第九章慢性白血病
内科学主要理论第九章白血病
![内科学主要理论第九章白血病](https://img.taocdn.com/s3/m/a4609d2e04a1b0717ed5dd58.png)
Ø 外周血涂片:可见原始和幼稚细胞
Ø 贫血:多为正常细胞性
Ø 血小板减少:约50%的患者血小板低于
60×109/L
13
内科学主要理论第九章白血病
实验室检查
❖ 骨髓象
Ø 是诊断AL的主要依据和必做检查 Ø 增生多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 Ø 约10%的AML患者骨髓增生低下,称低增生性
AML Ø 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
内科学主要理论第九章白血病
第二节 急性白血病
7
内科学主要理论第九章白血病
AML的FAB分型
❖ 1976年由法-英-美协作组提出 ❖ 以骨髓形态学为基础 ❖ 共分8型 ❖ 原始细胞比例下限为 30%
8
内科学主要理论第九章白血病
类型
简称
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 M0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1
原始细胞 (占NEC比例)
>30%
≥90%
其他
MPO阳性;髓系抗 原可呈阳性,淋系 及血小板抗原阴性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 M2 型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
M3
30% ~ 89% 早幼粒细胞≥30%
其他粒细胞≥10%, 单核细胞<20%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4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5
红白血病
M6
≥30%
原、幼单核≥30% 单核系≥80% ≥30%
内科学主要理论第九章白血病
发病情况
❖ 发病率约为3-4/10万 ❖ AML最常见,其次为ALL、CML ❖ CLL少见,发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 ❖ 成人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是AML,儿童则为ALL ❖ 占我国恶性肿瘤所致死亡率的第6位(男性)和第7位(女性) ❖ 占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位
【医学课件】慢性白血病-课件
![【医学课件】慢性白血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5daac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e.png)
根据病情的不同,慢性白血病 可以分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
慢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环境、生物等因素有关
其中一些因素可能与慢性白血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慢性白血病的症状表现
慢性白血病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症状表现多样化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贫血、出血、感染、肝 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常出现贫血、出血等症状,而慢性白 血病患者通常出现疲劳、乏力、消瘦、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 症状。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和基因检测常常异常,而慢 性白血病患者的染色体和基因检测通常正常。
慢性白血病与淋巴瘤的鉴别
淋巴瘤是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常表现为淋巴结肿 大、肝脾肿大等,而慢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
肿瘤,常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等。
淋巴瘤患者常出现免疫功能异常,而慢性白血病患 者免疫功能通常正常。
淋巴瘤患者的病理学检查可确诊,而慢性白血病 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活检才能确诊。
05
慢性白血病的案例分享与讨论
慢性白血病的病例分析
病例一
老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情发展迅速,治疗 难度大。
病例二
年轻患者,慢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过程中出现耐 药性。
康复训练
针对慢性白血病患者的身体状况 ,采取适当的康复训练措施,如 运动疗法、中医调理等,以促进 患者身体康复。
04
慢性白血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慢性白血病与急性白血病的鉴别
急性白血病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患者通常在短期内出 现贫血、发热、出血等症状,而慢性白血病起病缓慢, 病程较长,患者可能在较长时间内无任何症状。
慢性白血病-精品医学课件
![慢性白血病-精品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defc37a417866fb94a8e33.png)
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处于慢性期,自觉症状不明显。可有低热、 乏力、多汗、食欲减退等症状。脾脏肿大最为突出,淋巴结肿 大者少见,部分患者有胸骨中下段压痛。当白细胞极度增高时 (>200×109/L)可发生“白细胞淤滞症”,表现为呼吸困难、 言语不清、中枢神经系统出血、阴茎异常勃起等。疾病后期可 有贫血和皮肤出血、鼻衄、月经过多等出血症状。大多数患者 最终转化为急性白血病(急性变)而死亡,中位生存期为3~4 年,
40
41
(三)诊断
1.PB淋巴细胞﹥6 10⁹/L,BM≥40%,排除感染 2.从年龄分析,多为老年人 3.伴有淋巴结肿大 4.PB淋巴细胞持续性升高,观察﹥3个月
42
(三)诊断 2008国际慢淋工作组
1.外周血B淋巴细胞≥5 10⁹/L,血涂片显示不典 型细胞不大于55%;
2.细胞表达(1)B细胞 抗原表达( CD5、CD19、 CD20、CD23),无其他T细胞标志,(2)Ig轻链呈 单克隆К或λ型;(3)低密度的表面免疫球蛋白、 CD79a、CD20
共同特征:①病变发生在多能造血干细胞;②各 病以骨髓某系细胞恶性增生为主,同时均有不同程 度累及其他系造血细胞的表现;③各病症之间可共 同存在或相互转化,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转变为 骨髓纤维化;④细胞增生还可发生于肝、脾、淋巴 结等髓外组织,即髓外化生。
4
慢 性 粒细胞 血 病
5
概述
概念:起源于BM造血干/祖细胞的克隆性骨髓增殖性 肿瘤。异质性细胞群停滞在晚期细胞且失去分化能力, 并伴凋亡受阻,持续性粒细胞增高 发病情况:发病率高,居白血病的第三位,20-50岁 男性多见。与电离辐射有关。
33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一)概述 是一种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肿瘤性疾病。我
【医学课件】慢性白血病-课件
![【医学课件】慢性白血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267db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a.png)
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如发热、贫血、出血等,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护理方法
慢性白血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
慢性白血病的治疗需要长期服药,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避免擅自停药。
避免擅自停药
治疗慢性白血病的药物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患者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02
慢性白血病的症状
早期症状
慢性白血病患者在早期可能会感到疲劳,因为骨髓中异常细胞的增殖会消耗大量的能量。
疲劳
贫血
出血
淋巴结肿大
由于骨髓中异常细胞的增殖,正常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导致贫血。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导致出血倾向增加。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
晚期症状
肝脾是白血病细胞增殖的主要场所之一,因此肝脾肿大是慢性白血病晚期的常见症状。
注意药物副作用
注意事项
05
慢性白血病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
急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与急性白血病在白细胞数量、骨髓增生程度、细胞成熟速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急性白血病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骨髓增生极度活跃,而慢性白血病则表现为白细胞数量增多但骨髓增生程度相对较低,细胞成熟速度较慢。
与急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对于部分慢性白血病患者,干细胞移植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定期随访
01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注意事项
预防感染
02
由于患者免疫力较低,容易发生感染,因此需要注意预防感染,如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病原体等。
慢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
![慢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c5d0e411eb91a37f1115c49.png)
慢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文章目录*一、慢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二、慢性白血病的病因*三、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慢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对于慢性白血病的治疗不必操之过急,白细胞计数在100×109/L以下的患者不需立刻治疗、因为循环中主要是成熟的粒细胞,其体积较原始细胞小且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白细胞计数在200×109/L以上者需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当前慢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以作化疗为主。
对于那些因白细胞极度增生而出现的症状,如有阴茎异常勃起、呼吸窘迫、视力模糊、心理变态等,则应在进行急性的白细胞除去术的基础上联用骨髓抑制剂进行治疗。
慢性白血病的病因1、病毒感染近十年来的研究提示白血病很可能是病毒引起的。
病毒引起禽类、小鼠、大鼠、豚鼠、猫、狗、牛、猪、猴的白血病,此外,目前认为c型rna肿瘤病毒与人类白血病的病因有关。
2、化学因素某些化学物质如苯和氯霉素等通过对骨髓损害,也可诱发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与口服氯(合)霉素可能有关。
3、遗传因素先天性痴呆样愚型者发生白血病较正常儿童高15-20倍;其它伴有染色体异常的先天性疾病如bloom综合征、fanconi综合征、klinefelter综合征等患者中白血病的发病率也均较高。
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病人多系老年人,起病十分缓慢,往往无自觉症状,偶因实验室检查而确诊。
1、症状早期可有倦怠乏力、逐渐出现头晕,心悸气短,消瘦,低热,盗汗,皮肤紫癜,皮肤瘙痒,骨骼痛,常易感染,约10%病人可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体征2.1、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其次是腋窝、腹股沟和滑车淋巴结肿大,一般呈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无压痛,表皮无红肿,无粘连。
如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支气管引起咳嗽,声音嘶哑或呼吸因难。
CT扫描可发现腹膜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2.2、肝脾肿大:肝脏轻度肿大,脾肿大约占72%,一般在肋下3~4crn,个别患者可平脐,肿大呈度不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明显。
慢性白血病 PPT课件
![慢性白血病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7575f4b0717fd5360cdce4.png)
CML预后评估
通过Sokal预后积分公式评估: Sokal 积分=exp[0.0116(年龄-43.4岁)]+0.0345(脾脏大小-
7.51)+0.188([血小板/700]2-0.563)+0.0887(外周血原始细胞-2.1)
血小板计数(×109/L),年龄为岁数,脾大小为肋下厘米数
Sokal 积分临床意义
初始诊断检查结果: • 全血细胞计数
WBC:85×109/L Hb:68 g/L Plt:100×109/L
• 骨髓细胞遗传学检测:46,XY,Ph+ [20/20]
• Bcr-Abl融合基因:73%。
• Sokal:中危
ELN推荐CML的治疗
疾病类型 慢性期 一线 所有患者
治疗建议 伊马替尼400mg/d
6
12
18
24
30
时间(月)
IRIS研究中格列卫组八年总生存率85%
存活率(%)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预估8年总生存率为85% (仅考虑CML相关死亡为
9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存:与CML相关死亡 总生存
12
24
36
48
60
72
84
自随机分组开始的时间(月)
96
108
北医初诊CML-CP格列卫治疗十年OS 87.8%
n=56
OS PFS EFS
10年 87.8% (与CML相关 90.1%) 84.8% 61.0%
浙医初诊CML-CP格列卫治疗十年预估OS 85.7%
Cum Survival 累积生存率
慢性白血病PPT
![慢性白血病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c0ba4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2.png)
04
慢性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新的治疗药物研究
靶向治疗药物
针对慢性白血病的特点,研究开发出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细 胞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药物,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这些 药物能够精准地作用于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免疫治疗药物
利用免疫系统的力量攻击白血病细胞,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例如,CAR-T细胞疗法和PD-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物在临床 试验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慢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 选择。
2024-01-11
慢性白血病
汇报人:可编辑
目 录
• 慢性白血病概述 • 慢性白血病的治疗 • 慢性白血病的预防与护理 • 慢性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 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康复
01
慢性白血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慢性白血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 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由异常的 造血干细胞引起。
分类
慢性白血病主要分为慢性粒细胞 白血病(CML)和慢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CLL)两类。
脏等出血。
感染
白细胞数量异常,免疫 功能低下,容易感染各 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
肝脾肿大
由于白血病细胞在骨髓 中大量增殖,导致肝脾
肿大。
02
慢性白血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治疗
利用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药物 ,精准攻击癌细胞,减少对正
常细胞的损害。
免疫治疗
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 击白血病细胞,通过增强或调
慢性白血病的研究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慢性白血病的治疗将更加个性化、精准 和有效。新型治疗药物和方法的研发将为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预后。同 时,加强慢性白血病的早期筛查和预防工作,有助于降低发病率和提高患者的生 存率。
《慢性白血病》课件
![《慢性白血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4e800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a.png)
慢性白血病分为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两类,每种类型有其独特 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慢性白血病的病因
01
02
03
遗传因素
慢性白血病的发病与遗传 因素有关,部分患者携带 异常的染色体或基因突变 。
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放射线、化学物 质等环境因素可能增加慢 性白血病的患病风险。
研究中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慢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过程中易出现耐药性,且患者的生存质量需进 一步改善。
机遇
随着科研投入的增加和技术的不断创新,针对慢性白血病的新药研发和治疗手段 将不断涌现,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生活和工作能力。
心理影响
慢性白血病患者可能面临长期的 疾病困扰,产生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影响生活质量。
社会功能影响
慢性白血病可能导致患者社交活 动受限,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参
与度。
提高慢性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措施
药物治疗
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减轻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帮助患者调整 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 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不擅自 更改治疗方案。
关注病情变化
留意自身症状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 就医。
避免自行购药和使用偏方
以免延误治疗时机或造成不必要的身 体损害。
保持积极的心态
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参与治疗和护 理过程,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 质量。
【医学课件】慢性白血病-课件
![【医学课件】慢性白血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629bd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6.png)
患者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增强身 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04
慢性白血病的预防
减少接触诱发慢性白血病的因素
避免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
如苯及其衍生物,包括家具漆、装 修材料等。
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
如放射性核素、X射线等。
远离有害的工业环境
如染料厂、农药厂、皮革厂等。
避免感染
如病毒感染也可能诱发慢性白血病 。
慢性白血病的症状
慢性白血病患者在早期通常没有特殊的临床症状,表现为 乏力、消瘦、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贫血、出血、感染、肝脾肿 大、淋巴结肿大、骨痛、关节痛、内分泌失调、神经系统 受累等症状。
02
慢性白血病的病因
慢性白血病的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
慢性白血病患者家族中其他人也更容易患病,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针对 性治疗。
患者需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和规律作息。
慢性白血病的护理经验分享
针对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病情特点,需要制定个性化的 护理方案。
对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要密 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针对患者的治疗方案,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密切配合 ,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通过手术将健康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到患者的体内,以重建正常的造血 功能
慢性白血病治疗的关键
早期诊断
治疗方案选择
早期发现并确诊慢性白血病,以便尽早开始 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以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坚持治疗
定期复查
慢性白血病的治疗周期较长,患者需要按医 嘱坚持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
考研西医综合:慢性白血病
![考研西医综合:慢性白血病](https://img.taocdn.com/s3/m/e9c846ef04a1b0717fd5dd30.png)
考研西医综合:慢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起病缓慢,病程长,早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晚期病人乏力、消瘦、发热、脾脏肿大等。
慢性白血病可分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CLL为小淋巴细胞恶变而来,绝大多数CLL来源于成熟B细胞。
恶变的B细胞无免疫功能,不能转化为浆细胞,伴有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和自身免疫异常。
病理变化:由接近成熟的小淋巴细胞堆积而来。
1)周围血像:白细胞显著增多,可达(30~100)×109/L,增多的白细胞多为接近成熟的小淋巴细胞。
2)骨髓:骨髓内淋巴细胞增多,可呈结节状或弥漫性浸润,血像单一,主要为成熟的小淋巴细胞,原及幼淋巴细胞很少。
粒、细、巨核细胞系及血小板均减少。
3)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明显肿大,切面呈灰白鱼肉状,镜下:成熟小淋巴细胞浸润,破坏原有结构。
4)脾脏:肿大明显,肿瘤淋巴细胞主要浸润白髓,同时也可侵犯红髓。
5)肝脏:肝脏中度肿大,瘤细胞主要浸润汇管区及其周围肝窦。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慢性髓性增生性疾病的一种,是由可以向髓样细胞和淋巴样细胞分化的多能干细胞来源。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具有特征性的病变:伴有一种染色体异常,称为Ph'染色体,是指22号染色体长臂易位至9号染色体长臂上。
Ph'染色体存在与预后有关系。
阳性者,预后较好。
病理变化:1)周围血像:血细胞总数的增高较CLL更为显著。
可达(100~800)×109/L,绝大多数为较成熟的中、晚幼和杆状粒细胞,早幼粒和原粒细胞很少。
2)骨髓:增生极为活跃,以粒细胞系增生占绝对优势,以中、晚幼粒杆状和分叶核粒细胞为主,原始细胞较少。
3)淋巴结:在CML时轻至中度肿大不如CLL明显。
4)脾脏:显著肿大,是CML的主要特点,可达4000~5000g。
5)肝脏:沿肝窦呈弥漫性浸润。
类白血病反应临床上常出现有类白血病反应,通常由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溶血反应等造成。
医学专题第九章慢性白血病4498
![医学专题第九章慢性白血病4498](https://img.taocdn.com/s3/m/201e2f2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0.png)
第二十页,共二十一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九章 白血病(Leukemia)。诊断与鉴别诊断。慢性白血病是一种白血病细胞(xìbāo)相对 成熟的恶性血液病,自然病程较急性白血病长。属骨髓增生性疾患,是一种由多能干细胞 (xìbāo)病变所致、以粒细胞(xìbāo)系统无限制增生为特征的白血病。血象:外周血白细胞 (xìbāo)增高达100~1000x109/l,多为中幼粒细胞(xìbāo)阶段以下之粒细胞(xìbāo)。慢性淋巴细 胞(xìbāo)性白血病(慢淋)是淋巴细胞(xìbāo)系中某些免疫功能不全的淋巴细胞(xìbāo)恶性增生 性疾病。治疗苯丁酸氮芥
分类(fēn lèi)
根据其白血病细胞的形态类型,分为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后者尚包括(bāokuò)某些少见类型白血病,如
多毛细胞白血病、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成细胞白血病(慢粒) 属骨髓增生性疾患,是一种由多能干细胞
第九页,共二十一页。
实验室检查(jiǎnchá)
血象: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达 100~1000x109/l,多为中幼粒细胞阶段以 下之粒细胞;血小板早期不减少甚或增多。
骨髓(ɡǔ suǐ)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中幼粒及 晚幼粒细胞比例增高,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 胞<10%,巨核细胞多见,可有不同程度之 骨髓纤维化
外周血及骨髓检查粒细胞呈“五花八门”现 象。
第十页,共二十一页。
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诊断(zhěnduàn)
凡是巨脾、胸骨压痛,高度怀疑。 血象、骨髓象:粒细胞呈五花八门可确诊
。 (quèzhěn) 检测到Ph1染色体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纲要求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和分期实 验室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讲授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及诊断标准,治疗原则
概述
慢性白血病是一种白血病细胞相对成熟的 恶性血液病,自然病程较急性白血病长
概述
在目前慢粒病人难以治愈的情况下,慢性 期的长期,关系到患者的生存期,慢性期 越长,其生存期就越长。慢性白血病约经 过3-5年不等度加大,其生存期明显缩短,预后不良。
对马利兰有耐药性 血象:原+早>20% 骨髓象:原+早>30% 可确诊。
实验室检查
血象: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达 100~1000x109/l,多为中幼粒细胞阶段以 下之粒细胞;血小板早期不减少甚或增多。
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中幼粒及晚 幼粒细胞比例增高,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 胞<10%,巨核细胞多见,可有不同程度之 骨髓纤维化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成熟淋巴细胞≥40%, 伴有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则可确诊。
治疗
慢粒: 化疗 :首选马利兰 放疗 脾切除 慢淋 化疗:苯丁酸氮芥 放疗
知识小结
1、慢粒以脾肿大明显为突出特征,骨髓原 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10%,可以确诊。 治疗首选马利兰。
2、 慢淋骨髓成熟淋巴细胞≥40%,伴有 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则可确诊,。治疗苯 丁酸氮芥。
四、皮肤损害 约10%患者可有皮肤损害,呈散在性红色 或紫红色斑丘疹,系白血病细胞的皮肤浸 润所致。也可有非浸润性皮肤损害,如皮 肤搔痒、色素沉着、红斑、剥脱性皮炎及 带状疱疹。
诊断
外周血成熟淋巴细胞绝对值(>6×109/L) 持续增高而无其他原因解释者,应高度怀 疑本病,在较长时间(>3月)观察下仍高 或继续升高。
外周血及骨髓检查粒细胞呈“五花八门” 现象。
诊断
凡是巨脾、胸骨压痛,高度怀疑。 血象、骨髓象:粒细胞呈五花八门可确诊。 检测到Ph1染色体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慢淋:概述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淋)是淋巴细胞 系中某些免疫功能不全的淋巴细胞恶性增 生性疾病。这些成熟形态的淋巴细胞在体 内积累,可使淋巴结结构消失,血液和骨 髓内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最后还可累及淋巴系统以外的其他组织。
分类
根据其白血病细胞的形态类型,分为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后者尚包括某些少见类型白血病,如多毛
细胞白血病、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T细 胞白血病等。
临床表现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 属骨髓增生性疾患,是一种由多能干细胞
病变所致、以粒细胞系统无限制增生为特 征的白血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发病高 峰在40岁左右。90%本病患者可检测到 Ph1染色体。 本病起病隐袭,早期症状轻,有低热、盗 汗、消瘦等。脾肿大明显为本病特征。
临床表现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可分三期: (1)慢性期 症状较轻,约为3-4年;原+造 (2)加速期 出现较多症状及血液学改变,患
者可因感染或出血而死亡;原+早10% ~20% (3)急变期 症状及血液学改变均似急性白血 病。原+早>30%
慢粒急性变的表现
贫血、出血加重、脾脏进行性肿大,则应 高度怀疑。
概述
慢淋细胞系单克隆性。95%以上慢淋为B细 胞型,5%一10%病例为T细胞型。患者常 有免疫功能异常。本病发展缓慢,从诊断 时算起的平均生存时间约为4-6年。由于此 病发生于老年,约l/3病例死亡原因常与本 病无关
临床表现
一、一般症状 起病隐袭,进展缓慢,肿瘤本身可引起的 疲倦、乏力、消瘦等症状。 二、感染 由于免疫异常致免疫功能减退而发生各种 感染,最常见的感染有呼吸道、皮肤、胃 肠道、泌尿系、败血症等。
临床表现
三、肝脾淋巴结肿大 浅表淋巴结肿大是慢淋最常见的体征,随 着病情的进展,可由小变大,由少增多, 由局部至全身。肿大的淋巴结表面光滑、 无粘连、可活动、质地硬、无压痛等特点。 腹腔淋巴结可引起腹痛,纵膈淋巴结肿大 可引起咳嗽、声哑及呼吸困难等。肝多为 轻度肿大,脾肿大不如慢粒明显。
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