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开发
《2024年低渗透油藏井网部署的油藏工程方法研究》范文
《低渗透油藏井网部署的油藏工程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变得日益重要。
低渗透油藏因其储层特性,开发难度大,需要精细的井网部署和高效的开发策略。
因此,研究低渗透油藏的井网部署及相应的油藏工程方法,对于提高采收率、降低开发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低渗透油藏的井网部署策略及其在油藏工程中的应用。
二、低渗透油藏特征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其储层特性决定了其开发难度。
低渗透油藏的主要特征包括:储层渗透率低、孔隙度小、非均质性强、含油饱和度低等。
这些特征导致油藏开采过程中存在采收率低、产能递减快等问题。
三、井网部署原则针对低渗透油藏的特性,井网部署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规划井网密度和井距:根据储层特性和产能要求,合理规划井网密度和井距,确保井网能够覆盖整个油藏。
2. 优化井位选择:根据地质资料和储层特性,选择合适的井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
3. 考虑经济因素:在满足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开发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油藏工程方法研究针对低渗透油藏的井网部署,可采用以下油藏工程方法进行研究:1. 地质建模与储层评价:通过地质建模和储层评价,了解储层的空间分布、渗透率、孔隙度等参数,为井网部署提供依据。
2. 数值模拟技术: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油藏模型,模拟不同井网部署方案下的油藏开采过程,评估各方案的采收率、产能及经济效益。
3. 历史拟合与优化:根据实际生产数据,对历史拟合结果进行优化,调整井网部署方案,提高采收率。
4. 动态监测与调整:通过动态监测技术,实时监测油藏开采过程中的产能变化、压力变化等数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井网部署方案。
五、实例分析以某低渗透油藏为例,采用上述油藏工程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地质建模和储层评价,了解储层的空间分布和特性。
其次,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油藏模型,模拟不同井网部署方案下的开采过程。
通过历史拟合与优化,确定最佳井网部署方案。
(完整版)低渗透油藏开采技术
探明低渗透储量增长很快
我国低渗透储量探明状况比例图
9
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
第一节 概 论
1.3 我国低渗透储量探明、动用、分布状况和特点
1、低渗透储量探明和动用情况
我国低渗透储量动用状况比例图
10
近期探明储量和累积探 明未动用储量中,低渗透储 量占主要部分。
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
1、采出程度高 地质储量采出程度24.63%,可采储量采出程度70.7%。
2、综合含水率高 总平均达到82.98%,生产水油比4.9,产量占全国45%的最大主
力油田-大庆喇萨杏油田更高,综合含水88.8%,生产水油比为8。
4
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
第一节 概 论
1.1 我国当前油田开发简况
3、剩余可采储量开采速度高 2001年为8.4%,而剩余可采储量开采速度一般控制在6-7%左
唐曾熊(1994)划分的低渗透油田储层渗透率为10-100×10-3m2,小于 10×10-3m2为采技术
第一节 概 论
1.2 低渗透油田的定义
低渗透油田指储层渗透率介于0.1~50×103m2之间的油田(李道品等,1997)。
低渗透储层的典 型特征是具有启动压 力梯度,呈现出非达 西型渗流特征。
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
第二节 低渗透储层地质特征
2.1 低渗透储层成因和沉积特征
1、低渗透储层成因类型-①沉积成因
近源沉积物多以 三段式为主,远源沉积 物多以两段式为主。
低渗透储层多段式粒度曲线(近源沉积)
27
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
第二节 低渗透储层地质特征
2.1 低渗透储层成因和沉积特征
1、低渗透储层成因类型-①沉积成因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低渗透油藏是指孔隙度低、渗透率小的油藏,由于其储层特性的限制,常常导致产量低下。
为了充分挖掘低渗透油藏的潜力,提高其产量,石油工程技术中涌现出了一系列适用于低渗透油藏的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
一、水驱技术水驱技术是低渗透油藏常用的一种开发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注入大量的水来增加油层的压力,从而推动油藏中的油向井口运移,提高产能。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水驱前进、水驱替代和水驱后驱等方法。
二、化学驱技术化学驱技术是通过注入一定的驱油剂,改变油藏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改善油水相渗透能力差异,提高采收率。
具体的化学驱油剂包括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和复合驱等。
化学驱技术适用于常规石油、稠油和凝析油等不同类型的低渗透油藏。
三、致密油开发技术致密油是一种渗透率极低的油,其开发技术相对较为复杂。
在致密油开发过程中,常采用水平井、水力压裂和CO2驱等技术。
水平井可以提高油井的接触面积,增加产能;水力压裂是通过注入高压水来破碎岩石,改善油层渗透性;CO2驱是注入二氧化碳,以改变油藏的物理化学特性,提高采收率。
四、增注技术增注技术是通过注入一些辅助物质,改善油藏的物理状态和流动特性,从而提高产能。
常见的增注技术包括聚合物、凝胶和微生物驱油等。
五、人工举升技术人工举升技术是通过电泵、柱塞泵、气引泵等设备将地下的油液举到井口,提高产能。
人工举升技术适用于低渗透油藏中的液相油和重质油。
六、辅助热采技术辅助热采技术是通过注入热流体(如蒸汽、热水和热气等)来增加油藏温度,从而减小油的黏度,提高流动性,增加采收率。
这种技术适用于重质油、高粘度油和特殊油藏等。
七、提高油井效率技术提高油井效率技术是通过完善油井工艺和控制管理,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和产能。
常见的提高油井效率技术包括增加井网密度、人工开孔、改造生产工艺和增加注采比等。
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是提高低渗透油藏产能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油藏特性和开发阶段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采收率,并实现可持续的油田开发与生产。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低渗透油藏是指地下储存油气的岩石层,其中的渗透率较低,使得油气开采难度增加。
如何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是石油行业一直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地质条件、开发技术、环境因素等方面探讨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地质条件1.岩石渗透性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受到岩石渗透性等地质条件的影响。
岩石的渗透性影响着油气在地下的运移和储存,决定了油层的动态性和静态性能。
若渗透率太低,油气难于在岩石层中流动和聚集,开采难度相应增加。
2.岩石孔隙度岩石孔隙度指地下岩石中空间的占有率。
低渗透油藏常常以砂岩、石灰岩等多孔介质形式储存,因此孔隙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油气储存的空间和容量。
若孔隙度太小,则储油体积受到限制。
3.油藏成型时期油藏成型时期对开发效果也有很大影响。
一般认为,若油藏成型时间越早,地质条件较好,那么油藏中的油气数量和含气率相对较高,储层性能也优良。
若油藏成型时间越晚,则开发难度也相应增加。
二、开发技术1.开采模式低渗透油藏的开采模式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动态变化和开发效果。
常见的开采模式有常规开采、大型注水开采、水平井开采等多种形式。
选择合适的开采模式需要充分考虑储层特征、产能及成本等方面因素。
如采用大型注水开采可增加地下水压力,提高油气的运移速度;水平井开采则可提高开采效率。
2.注水量适量注水对于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有积极作用。
注水可以增加井底压力,改善渗透性,促进油气聚集。
但是注水过多则会导致水分压削弱地下油气的压力,使得开采效果减弱。
3.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手段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手段包括增加原油驱动力、改善渗透性、改变孔隙结构等。
其中,增加原油驱动力可通过注水、气体驱动等方式实现,改善渗透性则可通过钻井、压裂等方式实现。
三、环境因素1.油品质量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也受到油品质量的影响。
一般来说,油品质量越好,其可开采的范围和开采速度相对较高,也能够保证采收率。
而质量不好的油品则需采取更多的开采手段,增加成本,同时开采效果也会相应减弱。
低渗透油藏开发方法
02 低渗透油藏的渗流特征
2.低渗透储层岩石比表面积大
岩石的比表面积是度量岩石颗粒分散程度的物理参数。 一般岩石颗粒越细、越分散,比表面积就越大;反过来说,比表面积越大,颗粒越细、 越分散,渗透率就越低。
3.低渗透储层毛细管力对渗透影响显著
低渗透储层是由无数小颗粒和无数小孔道组成,这些小孔道可以看作众多直径不同的 毛细管。当油水在这些毛细管中流动时,由于油水对毛细管壁润湿性不同,在油水界 面上产生毛细管力,毛细管力表达式为: pc 2 cos
03
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
低渗透油藏的储层物性差、岩性变变化大、孔隙结构复杂、非 均质性严重、天然能量低等特点,决定了低渗透油藏在开发过程中 具有与中、高渗透油藏不同的开发特征。
03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特征
低渗透油藏天然能量开发阶段压力、产量统计表
产量年递减率:在25%~45%之间,平均最高可达60% 每采1%储量压降:3.2~4.0MPa
04 低渗透油藏开发对策
1
主要问题:暴性水淹 解决方法:采用沿裂缝注水的线状面积注水方式, 井距适当加大,排距适当缩小。为了沿裂缝先形成 水线,注水井要先间隔地排液拉水线,排液井水淹 后转注,形成线状注水方式。排液井转注后,采油 井要逐题:渗流阻力大、能量消耗快、 压力产量不断下降。 解决方案:早期注水或超前注水保持 地层压力开采
具有裂缝的低渗透油藏吸水能力强裂缝性砂岩油藏注水后,注入水很容易沿裂缝 窜进,使沿裂缝方向的油井很快见水,甚至暴性水淹这是裂缝性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的普 遍特征。
火烧山油田第三批上返注水井
04
低渗透油藏开发对策
低渗透油藏由于其油层物性和渗流规律的特殊性,需要在开发过 程中从各个方面进行仔细研究,优选出合理的开发策略和对策。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低渗透油藏是指储量与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其开发难度较大,开发效果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面就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浅析。
1. 油藏特征:低渗透油藏的储量较低,且渗透率低,导致油藏中的原油流动性较差,难以有效开采。
油藏中的孔隙度、砂岩粒径、渗透率等特征也会直接影响油藏储量和开采效果。
2. 堆积相和岩性:低渗透油藏的堆积相和岩性对于油藏的有效开发也有重要影响。
对于低渗透砂岩油藏而言,粒度细、结构紧密的砂岩堆积相具有较高的渗透率和较好的流动性,因此对于开发的效果更好。
3. 开发方案: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方案也是影响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开发方案能够充分发挥油藏的潜力,提高开采率和开采效果。
常用的开发方案包括常规注水开发、采用人工增透剂技术、水平井开发、多级压裂技术等。
4. 采油压力:低渗透油藏的采油压力对于油藏开采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采油压力都会导致油田开采效果不佳。
过高的采油压力容易引起水窜,导致大量的水进入油井,降低了采油效果;过低的采油压力则难以使原油从储层中流动到井筒中。
5. 技术手段:合理的技术手段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应用水平井技术可以增加油井的产能;利用压裂技术可以提高油藏的渗透率,增加油井的产能。
6.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也有较大的影响。
地质构造和背景地层会直接影响油井的产能和开发效果。
在选择开发区块时,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的优劣,选择有利的开发区域。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油藏特征、堆积相和岩性、开发方案、采油压力、技术手段以及地质条件等。
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开发方案和技术手段,以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
《2024年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其应用》范文
《裂缝性特低滲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其应用》篇一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其应用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利用逐渐成为石油工业的焦点。
其中,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因其独特的储层结构和渗流特性,对开发技术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物理模拟实验作为研究此类油藏的有效手段,能够为实际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本文将介绍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物理模拟实验以实际地质条件为基础,通过对油藏储层结构和流体的特性进行简化与再现,对油气开采过程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观测和分析。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物理模拟方法模拟储层内部的多尺度孔隙结构和复杂的流动过程,揭示特低渗透油藏的渗流规律。
三、实验方法(一)实验设备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需要使用专门的物理模拟设备,包括模拟储层、流体注入系统、压力测量系统等。
其中,模拟储层应能够模拟实际储层的孔隙结构、裂缝分布等特性。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样品:根据实际储层条件制备相应的实验样品,如模拟岩心等。
2. 建立实验装置:搭建物理模拟设备,设置相关参数,如压力、温度等。
3. 注入流体:通过流体注入系统向模拟储层注入原油或其他流体。
4. 观测记录:通过压力测量系统等设备观测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5.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四、应用实例以某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为例,采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对储层特性和流体流动规律进行了研究。
首先,通过物理模拟设备建立与实际储层相似的物理模型;然后,向模型中注入原油,观测其渗流过程;最后,通过压力测量等手段收集数据,分析得出该油藏的渗流规律和开发策略。
根据实验结果,优化了开采方案,提高了采收率。
五、结论与展望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为研究此类油藏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储层的特性和流体的流动规律,为实际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较低、蓄积能力较弱的油藏,开发难度较大。
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是油田开发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将介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的方法及应用。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物质平衡法、生产数据法、数学模型法和综合指标法等。
物质平衡法是通过分析油藏物质平衡的状态,来评价开发效果。
这种方法将油藏当作一个封闭系统,通过对进出油、水和气的平衡进行分析,判断开发效果是否良好。
该方法适用于已有一定生产历史数据的油藏,能够较准确地评估开发效果。
生产数据法是通过分析油田生产数据,来评价开发效果。
根据油田的生产曲线、产能曲线、水驱曲线等,来判断油藏的开发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该方法侧重于评估油井产能和产液能力,适用于评估单井或局部区域的开发效果。
数学模型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油藏开发过程,来评价开发效果。
这种方法需要收集大量的采油数据、地质数据和物性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模拟,从而判断开发效果。
该方法较为准确,但是对数据要求较高。
综合指标法是通过对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来评价开发效果。
这种方法可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如产量增长速度、采收率、油水比、综合经济效益等,来综合评价开发效果。
该方法比较简单实用,适用于评估整个油田的开发效果。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油田管理者了解油藏的开发状况,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开发策略。
通过评估开发效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油藏的开发效率和经济效益。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包括物质平衡法、生产数据法、数学模型法和综合指标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通过评估开发效果,来指导油田的开发管理。
对于油藏的有效开发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较低(小于1毫达西),导致原油在地层中难以流动和产出的油藏。
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其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为对这些因素进行浅析。
地层特征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低渗透油藏通常具有高孔隙度和低渗透率的特点,其中孔隙度反映了储集岩的孔隙空间大小,而渗透率则反映了孔隙间的连通性和岩石渗流能力。
如果孔隙度较高、连通性好、渗透率较大的低渗透油藏,往往更易于产出油藏中的原油。
岩石物性参数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岩石物性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压力等,这些参数对原油的流动性和流动方式有着直接的影响。
渗透率较低的低渗透油藏,需通过施工增渗措施(如水力压裂)来提高渗透率,从而增加原油产量。
油藏开发方式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常见的油藏开发方式包括自然驱动、水驱、气驱、辅助压裂等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油藏类型和开发效果。
对于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和辅助压裂是常用的增产措施,通过增加裂缝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提高原油的流动性和产量。
油藏开发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也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产生影响。
随着油藏开采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被应用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中,例如水平井、多级压裂、地震勘探等。
这些技术手段和设备的应用可以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增加产量。
经济因素也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而且开发周期较长,回报周期也相对较长。
经济因素的考量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高油价环境下的低渗透油藏开发更具有经济效益,而低油价环境下的开发则可能难以获得满意的收益。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层特征、岩石物性参数、油藏开发方式、技术手段和设备、经济因素等。
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合理的开发策略和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
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渗流理论和方法
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渗流理论和方法一、渗流理论:1. Darcy定律:Darcy定律是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基本理论,它描述了非均质介质中的渗流现象。
Darcy定律认为流体在岩石介质中的流速与渗透率成正比,与渗透物组成、界面张力和压力差成反比。
2. 新渗流理论模型:针对低渗透油藏的特点,目前已有一些新渗流理论模型被提出,如:多重尺度渗流理论模型(Multiscale Flow Theory)和非线性渗流理论模型(Nonlinear Flow Theory)。
这些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低渗透油藏中的渗流行为,预测储层的物态参数。
二、渗流方法:1.水平井开发:水平井是一种在地层中水平或接近水平地钻进的井眼,通过增加垂直投影面积来提高油藏的渗流能力。
水平井开发在低渗透油藏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够增加井底压力,提高油井产能。
2.压裂技术:压裂技术是一种通过在井眼中注入高压流体,使岩石裂缝形成的方法。
通过压裂可以增大储层的有效渗透率,提高油井的产能。
在低渗透油藏中,采用水力压裂技术能够将突破压力降低到经济范围内,提高油藏的开发效果。
3.酸化处理:酸化处理是一种通过注入酸液来溶解岩石矿物或沉积物,改善储层渗透性的方法。
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酸化处理可以改善储层的渗透性,增加产能。
4.气体驱替技术:气体驱替技术是通过注入气体来驱替或溶解油藏中的原油,提高采油率的方法。
在低渗透油藏中,由于水驱效果差,可以采用气体驱替技术来提高采收率。
5.颗粒调剖技术:颗粒调剖技术是在井眼中注入颗粒物质,改变岩石孔隙结构,增强岩石渗流能力的方法。
通过颗粒调剖可以改变低渗透油藏的渗流路径,提高储层的渗透率和产能。
综上所述,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渗流理论和方法有Darcy定律、多重尺度渗流理论模型、非线性渗流理论模型等。
在渗流方法上,水平井开发、压裂技术、酸化处理、气体驱替技术、颗粒调剖技术等都可以有效应用于低渗透油藏开发,提高油井的产能和采收率。
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与开发方法
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与开发方法
1.渗流机理:
-毛细管压力:在低渗透油藏中,由于孔隙尺寸较小,油液进入孔隙
中时会受到毛细管压力的作用,导致渗透率下降,渗流过程变慢。
-几何因素:低渗透油藏中,孔隙之间的连通性较差,使得油液无法
充分流通。
此外,岩石孔隙表面的表面张力和孔隙形状也会影响渗流能力。
-电性因素:一些低渗透油藏中,岩石中存在可移动的离子,会产生
电性效应,对渗流过程有一定影响。
2.开发方法:
-压裂:压裂是通过在井孔中注入高压液体,使岩石发生裂缝破裂,
以增加渗流通道的方法。
低渗透油藏中,压裂可以大大提高油藏的渗透率,增加油井产能。
-水驱:水驱是通过在注入井中注入水,以推动原油向采油井流动的
方法。
在低渗透油藏中,由于自然产能较低,通过注水可以增加地层压力,促使油液向井筒移动,提高采收率。
-注水压裂组合:注水和压裂的组合应用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
首先通过压裂增加渗流通道,然后注水提高地层压力和采收率。
这种方法
适用于较厚的低渗透油藏。
此外,为了更好地开发低渗透油藏,还可以使用增粘剂和块剂等辅助
技术。
增粘剂可以改变原油的流动性,增加原油在孔隙中的有效流动面积。
块剂则可以填塞孔隙中的大孔洞,提高渗流通道的连通性。
总之,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和开发方法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渗流机理,并结合合理的开发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发低渗透油藏,提高产能和采收率。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油藏特征、开发工艺和技术、油
藏管理等。
低渗透油藏的特征对开发效果有很大影响。
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低,储量分布不均匀,孔隙结构复杂,导致油藏对流和展开性差。
低渗透油藏中的原油黏度大,地层温度高,使
得原油流动性差,采油困难。
低渗透油藏的特征决定了该类油藏的开发难度和开发效果。
开发工艺和技术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也很大。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主要采用压裂、水驱、气驱等增产技术,通过改善油藏的渗透性和流动性来提高采收率。
压裂是最常
用的增产技术之一,通过注入高压液体使岩石裂缝扩展,增加流通路径,改善储层渗透性。
水驱和气驱则通过注入水或气体来增加油藏的压力,推动原油向井口流动。
还可以采用
CO2驱、聚合物驱等技术来增加原油的流动性。
开发工艺和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对提高低渗
透油藏的采收率和开发效果有重要影响。
油藏管理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油藏管理包括注水、注气、注聚
合物等措施,旨在维护油藏的压力和温度,提高原油的流动性。
合理的油藏管理可以延缓
油藏压力下降速度,提高采收率。
油藏管理还包括合理的井网布置、注采关系的调整、拟
定合理的开发方案等。
通过科学的油藏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油藏资源,提高低渗透
油藏的开发效果。
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受到油藏特征、开发工艺和技术、油藏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开发策略和措施,才能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和开
发效果。
低渗透油田开发概论
低渗透油田开发概论
1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定义
低渗透油田指位于沉积岩地层中孔隙度低、渗透率小的油藏。
低渗透油藏具有储量大、开采难度大等特点。
2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挑战
低渗透油田开发面临着油藏储量巨大、开发难度大、勘探成本高等挑战,同时还需要克服油藏成因专一、地质储量难以确定等问题。
3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类。
物理法主要包括人工增透、水平井、多点压裂等技术;化学法主要包括聚合物驱、微生物改造等技术。
4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案例
我国盆地中低渗透油田发现较多,如鄂尔多斯盆地须家河油田、渤海湾盆地渤海油田等。
在这些油田的开发中,先进的开发技术得以应用,成功地克服了油藏难开采的问题,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低渗透油田开采技术得到不断完善,低渗透油田成为了重要的石油资源。
因此,不断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实现高效开发利用将是未来石油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低渗透油藏是指地下储层的渗透率在1×10^-3mD以下的油气藏,是石油勘探与开发中的重要资源。
由于低渗透油藏的地质条件复杂,油藏开发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深入研究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对于指导和优化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首先是储层的渗透率和孔隙度,低渗透油藏的储层渗透率较低,使得油气开采难度增加。
其次是储层构造,低渗透油藏常常伴随着复杂的储层构造,构造对于原油的运移和富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还有储层中地层流体的性质,如粘度、饱和度等,这些地质条件都会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产生影响。
2. 成本投入成本投入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低渗透油藏的复杂地质条件和采油技术要求高,使得其开发成本较高。
如何合理控制成本,提高开采效率,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可持续开发至关重要。
降低成本投入、提高开采效率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3. 注水技术注水技术是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
由于低渗透油藏的地层渗透率较低,油水比较大,单纯依靠自然产能难以达到预期的开采效果。
通过注水技术,可以提高储层的有效渗透率,促进原油的流动,从而提高采收率。
合理的注水技术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4. 压裂技术5. 采油工艺6.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低渗透油藏的开采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对于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合理控制环境污染,降低环境影响,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地质条件、成本投入、注水技术、压裂技术、采油工艺和环境因素是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以提高开发效果,实现可持续开发。
低渗透油藏开发
低渗透油藏的特点
(1 )低渗、低孔、自然产能低,常规投产甚至不出油,注水困难; (2)原油粘度低,密度小、性质较好; ( 3 )储层物性差,粒细、分选性差、胶结物含量高; ( 4 )油层砂泥岩交互,砂层厚度不稳定,层间非均质性强; ( 5 )油层受岩性控制、水动力联系差,边底水不活跃; ( 6 )流体的流动具有非达西流的特征。
1.泡沫驱技术是一种利用表面活性剂产生泡沫,提高油藏驱动效果的 技术。泡沫驱技术在低渗透裂缝油藏中有较高的驱油效率,且具有较 强的适应性。在低渗透裂缝油藏中,表面活性剂通过填充油藏裂缝,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提高油藏的驱油效率。而泡沫驱技术将进一 步提高油藏的开发效果 2.化学驱是通过向油藏注入不稳定水溶液,这种不稳定剂在注入后会
不稳定注水技术具有多种优势:
。
优点一
1.不稳定流场可以降低地层中的 损伤,从而延长油藏的开发寿命 ;。
优点二
2 。 不稳定流场有助于提高注水效 率,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优点三
3.不稳定流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降低注水过程中的能耗,实现绿 色环保开发
03
不稳定注水技术在低渗透裂缝油藏的应用
四种核心技术 1注水方式 2泡沫驱技术 3化学驱技术 4水力裂缝技术
微生物采油技术
通过向储层注入微生物,改善 储层渗透性,提高原油流动速
度,从而提高采收率。
超低渗透油藏规模开发面临的储集层地质条
水
件越来越复杂, 单纯靠定向井技术提高单井
平
产量难以满足生产的需求。2010年长庆油 田制定了以提高油层钻遇率、满足体积压裂 和能量补充要求为主攻方向的开发策略, 大
井 开
低渗透油藏开发
目录
• 引言 • 低渗透裂缝油藏开发技术-不稳定注水技术 • 不稳定注水技术在低渗透裂缝油藏的应用பைடு நூலகம்• 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影响因素与提高途径 • 结论与展望
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措施
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措施摘要: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特别是石油资源的需求量更是逐渐加大。
低渗透油藏是一种基质渗透率较低且蕴含丰富石油资源的物质,并且这种低渗透油藏的分布范围较广。
如果能够优化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就可以开采出大量的石油,从而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紧缺的危机。
本文主要就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措施1低渗透油藏的简要分析通常情况下,低渗透油藏有三种:①普通的低渗透油田。
这种油田产生出的油流标准能够满足工业的标准需求,但由于其没有较高的产量,因此必须要应用一定的压裂措施,促使其产能的提升。
②特低渗透油田。
这种油田之中有着很高的油层束缚水饱和度,因此油流通常是不能达到工业标准要求的,只有开展大型的压裂措施才能够实现开发要求。
③超低渗透油田。
这种油层是极为致密的,且有着极高的束缚水饱和度,若缺乏自然产能,那么是没有什么开发价值存在的。
但是此类油藏也有着很多的优势,比如油质较好、埋藏较浅且油层比较厚等,因此要将其作为后备能源进行开发。
但是在低渗透油田开采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产量下降、油井含水量不断增高,以及设备老化与效率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油田企业的开采效益。
低渗透油田对于我国的石油开发工作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地位,并且低渗透油藏有着储量较大、类型非常多且分布较广等优势,甚至占据了当前已探明石油储量之中的2/3以上,因此有着极大的开发潜力,因此就必须要对于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进行探究。
2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2.1油藏表征技术油藏表征技术也就是通过在低渗透油藏的表面对其存在的裂缝状态进行分析,对地层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来进行相关技术的应用。
而油藏表征是一种动态化的技术应用方式,不断地通过多种措施来使得出油藏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开采。
可以通过三维和四维等方式更加综合地实现表征信息的汇总,油藏表征技术一般是通过定量定性的方式不断地对地层中的低渗透情况进行汇总,对分布状态进行分析,利用表征预测油藏的方式来制定相关的开发计划。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较低,且储层孔隙连通度差的油藏。
由于储层孔隙连通度差,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质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三个方面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进行浅析。
地质因素是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是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
低渗透油藏的孔隙结构往往复杂多样,孔隙体积小且分布不均匀,这使得油藏中的原油难以流动和聚集,从而影响了油藏的有效储量和开发效果。
其次是储层含油饱和度的影响。
低渗透油藏的含油饱和度一般较低,而且分布不均匀,这对开发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低渗透油藏的岩石力学性质也是影响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
低渗透油藏的岩石力学性质一般较差,强度较低,易于破坏和塌陷,这会导致油井产能下降和油藏开发困难。
化学因素也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是水和岩矿反应的影响。
低渗透油藏中的水与岩矿之间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如溶解、沉淀等,这会导致储层孔隙的改变,从而影响原油的流动和聚集,降低了开发效果。
其次是水和油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
低渗透油藏中的水和原油之间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如乳化、溶解等,这对原油的流动和采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受到地质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影响。
地质因素包括储层孔隙结构、含油饱和度和岩石力学性质;物理因素包括渗透率、孔隙连通度和孔隙压力;化学因素包括水和岩矿反应以及水和油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实际的低渗透油藏开发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技术手段,以提高开发效果。
国内外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调研
九
六
○○
年 十
二
月
设计生产井
○ 152
注:底图为96年沙三上10顶构造图
文33块沙三上采油速度—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采 3.5
油
速3
度
2.5
%
2
采油速度 采出程度
25 采
出
20 程
度 %
15
1.5
10
1 5
0.5
0 9001
9201
9401
9601
时间
9801
0 200001
水 驱 控 制 储 量 提 高 49%, 可 采 储 量 增 加 23×104t,提高采收率10个百分点。
低渗透砂岩油藏采收率对比
采 收 率 20-50%
%
23.3%
24.2%
21.2% 18.7%
国外 国内 中石油 中石化 胜利
汇报内容
一、低渗透油田开发现状
二、低渗透油田重点开发技术 三、对胜利油田低渗透油田开发的 一点建议
二、低渗透油藏重点开发技术
(一)注水时机 (二)井距优化 (三)井网部署 (四)注气开发低渗透油田 (五)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油田 (六)油层保护技术
大庆永乐油田肇291地区超前注水实例
地质特点:构造岩性油藏,砂体规模小,分布 零散,油层薄,渗透率低,天然能量不足。
目的:为提高开发效果,摸索经验,在整个区 块实现同步注水的基础上,在州184井区进行超 前两个月注水的试验,经过一年的生产证明, 超前注水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油井产油量对比表
分区
充分利用天然能量开发
适时补充能量开发
保持地层能量, 提高采收率
注水开发
浅析低渗透油藏渗吸采油技术现状
浅析低渗透油藏渗吸采油技术现状低渗透油藏是指储层渗透率低于10×10^-3μm2的油藏。
低渗透油藏开发一直是油田开发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渗吸采油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开发方法。
本文将从渗吸采油技术的定义、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浅析,为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参考。
一、渗吸采油技术的定义渗吸采油技术是指通过在低渗透油藏中注入相应的驱油剂(如水、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改变储层孔隙结构或表面性质,从而提高原油相对渗透率,增加驱油效果,实现有效采收原油的一种采油技术。
1. 适用范围广:渗吸采油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低渗透油藏,包括砂岩、碳酸盐岩、页岩等不同类型的储层;2. 高效节能:渗吸采油技术可以减小地面采油设备的能耗,提高采油效率,降低开发成本;3. 环保节水:采用渗吸采油技术可以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减轻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达到环保节水的目的;4. 可持续发展:渗吸采油技术可以有效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提高油田的可持续开发能力。
1. 注水驱油技术:通过在低渗透油藏中注入水来提高原油相对渗透率,加速原油的驱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渗吸采油技术之一。
通常情况下,注水驱油技术需要考虑水的成本、地下水位及水质等问题,才能保证注水驱油技术的有效性;2. 聚合物驱油技术:通过在低渗透油藏中注入聚合物来改变储层孔隙结构,减小原油与岩石表面的粘附力,提高原油相对渗透率。
聚合物驱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采油效率,但是需要考虑聚合物的选择、调配和注入工艺等问题;3. 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通过在低渗透油藏中注入表面活性剂,改善原油与岩石表面的相互作用,减小界面张力,提高原油相对渗透率。
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需要考虑表面活性剂的选择、调配和注入浓度等问题。
1. 多技术综合应用:未来渗吸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多技术综合应用,比如注水驱油技术、聚合物驱油技术和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等的组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采油效果;2. 精细化管理:未来渗吸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储层微观性质的调查与分析,采用先进的储层地质评价技术,以实现采油工艺的精细化管理;3. 环保节能:未来渗吸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环保节能,采用先进的注水回收技术、再利用技术,实现对地下水资源和能源的更加节约利用;4. 智能化设备:未来渗吸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智能化的设备应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采油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 11% 9%
扎伊尔 巴西 加拿大 澳大利亚 爱沙尼亚 法国
国外致密油资源分布饼状图
意大利 约旦 摩洛哥 合计
3912.38
开发低渗透油藏,是大势所趋,也是石油工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致密油资源国内外分布
中国的页岩油与致密油主要发育于中生界地层中的陆相泥页岩、泥
岩与砂岩、灰岩互层中,页岩油资源量476.44亿吨 。主要分布于准 格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松辽盆地三大盆地,致密油资源量为
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
6、超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强,非达西渗流特征明显,普遍存在 应力敏感性和启动压力梯度,且当储层渗透率小于0.5mD时,应力
敏感性更强,启动压力梯度会快速上升,导致有效压力驱替系统
建立难度大 7、裂缝发育。超低渗透油田储层的裂缝大多是构造裂缝,其分布 比较规则,常成组出现;裂缝切穿深度大,产状以高角度裂缝为主,
(2)正方形反九点井网,井排方向与裂缝平行
该井网由于主侧向井排距相同,主向油井见效见水快,侧向油井见效程度低,储量动 用程度低。安塞油田坪桥、杏河区采用该井网,井距250m~300m
(3)正方形反九点井网,井排方向与裂缝呈45°夹角
这种井网加大了裂缝主向油井与水井的距离,延长裂缝主向油井见水时间,但 侧向油井由于排距仍较大,见效较慢,且侧向排距始终为井距之半,进一步放 大井距或缩小排距受到限制。该井网适用于天然微裂缝不发育、平面渗透率各 向异性不明显的储层,用正方形反九点面积注水井网、正方形对角线与最大地 应力方向平行。其优点是延长了人工裂缝方向油井见水时间。
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 感对纵向动用程度(单 井产量)的影响
井网形式
井排方向
井 网 优 化 技 术
考虑天然裂缝的井网和开发技术政策优化技术
小水量超前注水技术
超前注水是指注水井在采油井投产前投注,油井投产时其泄油 面积内含油饱和度不低于原始含油饱和度,地层压力高于原始地
层压力,并建立起有效驱替系统的一种注采方式。它是针对超低
(d) 菱形井网
对角线与裂缝方向平行行
(e) 矩形井网
井排与裂缝方向平行
图4-3-1 长庆低渗油田井网形式演化示意图
井网优化技术
(1)正方形反九点井网,井排方向与裂缝呈22.5°夹角
这种井网的目的是减慢裂缝线上油井见水时间、延缓水淹,但由于天然裂缝与人 工裂缝共同作用,注入水沿裂缝方向窜进,与水井相邻的角井或边井都有可能形 成水线,且调整难度大。安塞油田最早投入开发的王窑区即采用该类型井网,井 距250m~300m
低渗透油藏产能特征及影响因素
储层应力敏感性对产能的影响
超低渗透多孔介质的毛细管较细,介质的渗透率随压力变化非
常敏感,压力变化对渗透率的影响不可忽略。由于油藏开发过
程中的地层压力下降,使储层受到有效围压的作用,渗透率不 断降低;有效围压越大,渗透率降低幅度越大;渗透率越低,
这种关系越明显,并且这种过程是不可逆的。
4、超低渗透储层的孔喉细小(喉道半径一般小于1.0μm),溶蚀孔发
育,孔隙以粒间孔隙为主,原生粒间孔隙和次生粒间孔隙都发育,另外 还有微孔隙,晶间孔和裂隙孔。
5、储层非均质性严重。这主要是受水进、水退形成储层纵向上的沉积旋
回规律而造成储层不同微相之间的储层物性差异。层内非均质性受沉积 韵律的变化和成岩作用而表现出明显不同
低渗透油气田开发
1.引言
关于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几个问题
1.(超)低渗透油藏的划分界限(国内?国际?)
2.(超)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前景?(国内?国际?)
3.(超)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特征及难点或技术瓶颈?
4.(超)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方式?(注水?)
2
低渗透油气藏开采技术
低渗透油藏分类(中国)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油气储层评价方法》(SY/T6285-1997) 将储层正式划分七类:
366.4亿吨,占国内致密油资源量的76.9%。
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
1、油藏驱动类型单一,超低渗透油藏属于常规油藏类型,以岩性和 构造岩性油藏为主,主要为弹性驱动油藏 2、岩石颗粒细小,岩性致密 3、超低渗透储层敏感性强。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碎屑颗粒分选差,粘 土和基质含量高,成岩作用强,油层孔喉细小,容易造成各种损害
科威特学者阿齐兹· 艾尔沙德对致密油的概念进行了论述(2009,
SPE126716),认为致密油是指在当前技术与原油价格条件下很 难开发的一类油藏,需采用大规模的改造措施与特殊的开发工艺
才能实现有效开发,但没有给出明确的分类界限。
艾哈迈德.谢哈塔(Ahmed.shehata,埃及)在2010年埃及举办的SPE技 术会议将储层渗透率0.1mD<K<10mD油藏定义为致密性油藏 奥马森(E.N.Omatsone,加拿大)在 2010年加拿大举行的非常规油藏
度、提高单井产量及延长稳产期,又减缓了角井水淹速度;同时缩 小排距,提高侧向油井受效程度。后期裂缝线上油井含水上升到一
定程度,对其实施转注,形成排状注水,最大限度地提高基质孔隙
的波及体积
井网优化技术
裂缝性地 质模型 加载人工缝产 状:直线缝、S型 人工裂缝和缝网 系统 采用真实 砂岩 储层特征 数值模拟 电模拟 物理模拟 经济政策 最大主应力测试 天然裂缝主向和侧向比例 Kx/Ky 储层物性 启动压力 应力敏感 纵向动用程度 经济效益 井排距
低渗透油气藏开采技术
如何建立有效的驱替系统?
注 水 井
采 油 井
由于渗透率低和启动压力的作用,导 致注采井间无法建立有效的水动力系 统,致使注水压力上升,采油井压力 下降--注不进、采不出!
井网优化技术
井网优化的目标就是建立有效的驱替压力系统、提高单井产量。特低
渗岩性油藏均不同程度发育天然裂缝,为建立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根据 储层物性、裂缝发育程度,为延缓裂缝主向水淹时间,提高侧向井见效程
裂缝密度受构造部位、砂岩厚度、岩性控制十分明显。超低渗透油
田裂缝宽度一般都很小,多数在十几到几十微米之间,裂缝的延伸 长度大多小于100米。天然裂缝的存在可改善储层的渗流能力,但
同时也增强了储层的非均质性,增加了注水开发的难度,容易造成
裂缝性水淹。
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
8、油层原始含水饱和度较高。低渗透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较高,
国际技术会议上将储层渗透率小于5mD的油藏定义为致密性油藏
萨尔玛.赫杰里(Salma Al Hajeri,阿拉伯)、本拉切赫伯
(M.Benlacheheb,阿拉伯)、克拉克森(C.R.Clarkson,加拿大)三位
学者分别于2007年、2008年和2010年提到目前开发的致密油储层的 平均渗透率小于1.0mD
致密油资源国内外分布及开发前景
美国 加拿大 意大利
俄罗斯 澳大利亚 约旦
扎伊尔 爱沙尼亚 摩洛哥
巴西 法国 中国
国家 美国 俄罗斯
资源/亿吨 3035.66 387.7 143.1 117.34 63 45.31 24.94 10.02 14.31 52.33 18.67
评估日期 2003 2002 1958 1994 1997 1999 1998 1978 2000 1999 1984
特高渗透:k≥2000 mD 高渗透:500≤k<2000 mD
中渗透:50≤k<500 mD
低渗透:10≤k<50 mD 特低渗透:1≤k<10 mD
超低渗透:0.1≤k<1mD
非渗透:<0.1mD
低渗透油藏分类(国外)
从国外文献调研的情况来看,国外对超低渗透油藏并没有分类
标准,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非常规油气资源,所谓非常规 油气资源是指尚未充分认识,还没有可以借鉴的成熟技术和经验进 行规模开发利用的一类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包括致密砂岩油、页岩 油和致密气。 tight oil-致密油,目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概念,2009年,
启动压力梯度后所剩余的用于有效驱油的压力比例,它表征开
发过程中超低渗透储层真正的驱动能量大小。
低渗透油藏产能特征及影响因素
当有效驱动因子较小时,即用于克服启动压力梯度要消耗 较大比例的生产压差时,油井产能很低。随着有效驱动因 子的增加,即用于有效驱油的生产压差的比例增加,油井 产能增加,当有效驱动因子大于80%后油井产能急剧增加。 因此,从增加产能的角度来看,超低渗透油田开发应注重 提高有效驱动因子,改善开发效果。对一定性质的流体, 有效驱动因子与渗透率成正比,与注采压差呈正比与注采 井距成反比。
宽度5-12km,胶结物成分以绿泥石等酸敏矿物为主,水敏矿物少,原油粘
度低、流动性好等,这也是超低渗透油藏得以经济有效开发的重要基础。
低渗透油气藏开采技术
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
非达西渗流,存在启动压力梯度
毛管力大,贾敏效应显著 两相渗流特征:Swc 和Sor高,两相 流动范围窄,Kro下降块, Krw上升慢, 见水后产液指数大幅度下降,提液困 难,加剧产量递减 存在压敏效应(流固耦合),孔隙 度和渗透率随地层压力变化,地层压 力下降,采油指数急剧减小(不可逆 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菱形反九点井网(图4-3-1d)及矩形井网
井网优化技术
(4)菱形反九点井网及矩形井网
综合以上各种井网的优缺点,以井网与裂缝的合理匹配为中心,开
展了大量室内研究及灵活多样的井网调整试验。对于裂缝较发育油 藏采用菱形反九点井网,使菱形的长对角线与裂缝方向平行,即放
大裂缝方向的井距,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压裂规模、增加人工裂缝长
启动压力梯度对产能的影响
油井的产油量随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大而 减小,且近似满足线性关系
低渗透油藏产能特征及影响因素
储层渗透率对产能的影响
低渗透油藏产能特征及影响因素
有效驱动因子对产能的影响
有效驱动因子是一个超低渗透储层所特有的,反映启动压力梯 度与驱动压力梯度综合效应的系数,其物理意义为在克服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