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病中医护理方案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喘病中医护理_方案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
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外寒饮证:受凉后出现头痛、身痛,发热畏寒,咳嗽,气急,喉中痰声漉漉,痰色白清稀,胸闷气憋。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或弦紧。
(二)风热犯肺证:发热,恶风或恶热,头痛、肢体酸痛,咳嗽咽痛,气急,痰黄质稠。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脉浮数。
(三)痰浊雍肺证:咳嗽喘息,咯唾痰涎,量多色灰白,心胸憋闷,气短,不得平卧,脘痞纳少。苔白腻,脉弦滑。
(四)肺气郁闭证:常因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甚,或无痰声。平素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苔薄,脉弦。
二、常见症状/ 证候施护
(一)咳嗽咳痰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
18-22 C,湿度控制在50%-60%。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避免寒冷或干燥空气、烟尘、花粉及刺激性气体等。
2.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咳嗽胸闷者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持续性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以减轻咽喉部的刺激。
3.每日清洁口腔 2 次,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口腔
感染、增进食欲。
4.密切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咳痰的颜色、
性状、量及气味,有无喘促、发绀等伴随症状。
5.加强气道湿化,痰液粘稠时多饮水,在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天饮水1500ml 以上,必要时遵医嘱行雾化吸入,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可行机械吸痰。
6.协助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7.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及时送检。
8.遵医嘱给予止咳、祛痰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
喘病是指患者反复发作性咳嗽、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多见于过敏性哮喘、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中医认为,喘病的发生和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因此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调理肺脏、调理脾胃、调理肾脏以及调理心理等方面。下面是一份中医喘病护理方案:
一、调理肺脏
1.空气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清洁,避免吸入过多的灰尘、烟雾等刺激物质。
2.喝温开水或淡盐水:多喝温开水或淡盐水,有助于保持肺部湿润,促进痰液排出。
3.喝梨汁:梨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经常喝梨汁可以缓解喘病症状。
4.调节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食品等。
二、调理脾胃
1.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减少身体虚弱引起的喘病发作。
2.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冷、过热、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规律,避免过饥过饱。
3.忌烟酒:禁止吸烟、饮酒,这些会进一步加重喘病症状。
4.中药调理:可选用健脾益肺的中药,如党参、白术、黄芪等,具体
用药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三、调理肾脏
1.避免寒冷刺激: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寒冷刺激对肾脏的伤害。
2.锻炼身体: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肾脏功能。
3.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熬夜、剧烈运动等过度劳累,以免造成
肾脏功能紊乱。
四、调理心理
1.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通过放松的方式调节心理状态,
减少喘病的发作。
2.参加社交活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扩大交际圈,可以转移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
3.学习放松技巧:学习一些放松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有助于
喘证中医治疗及护理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宜宾市第二中医医院
一、基本情况
喘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2014年1月至12月,宜宾市中医医院在内一科应用“喘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92例,患者平均住院日14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57例:外寒内饮5例,风热犯肺13例,痰浊壅肺39例,肺气郁闭证0例。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有效咳嗽咯痰、深呼吸,口腔护理,气道湿化,翻身拍背,氧疗,活动,缩唇、腹式呼吸,监测体温,情志护理。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穴位贴敷、耳穴贴压、艾灸、中药雾化、穴位按摩、拔火罐、穴位注射。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中药穴位贴敷,其次是耳穴贴压。分析其原因:
1.中药穴位贴敷主要是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实施,应用方便,效果明显,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2. 耳穴贴压对于帮助睡眠,调理胃肠功能都有明显的作用,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正在逐渐推广,开展。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中药穴位贴敷。分析其原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2.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中药穴位贴敷。分析其原因:中药穴位贴敷操作简单,无损伤性,患者易于接受;能减轻踹病咳嗽、咯痰等不适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
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外寒内饮证:受凉后出现头痛、身痛,发热畏寒,咳嗽,气急,喉中痰声漉漉,痰色白清稀,胸闷气憋。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或弦紧。
二)风热犯肺证:发热,恶风或恶热,头痛、肢体酸痛,咳嗽咽痛,气急,痰黄质稠。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脉浮数。
三)痰浊雍肺证:咳嗽喘息,咯唾痰涎,量多色灰白,心胸憋闷,气短,不得平卧,脘痞纳少。苔白腻,脉弦滑。
四)肺气郁闭证:常因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甚,或无痰声。平素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苔薄,脉弦。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咳嗽咳痰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控制在50%-60%。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避免寒冷或干燥空气、烟尘、花粉及刺激性气体等。
2.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咳嗽胸闷者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持续性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以减轻咽喉部的刺激。
3.每日清洁口腔2次,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口腔
1
感染、增进食欲。
4.密切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咳痰的颜色、性状、量及气味,有无喘促、发绀等伴随症状。
5.加强气道湿化,痰液粘稠时多饮水,在心肾功用正常的情形下,天天饮水1500ml以上,必要时遵医嘱行雾化吸入,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可行机械吸痰。
6.协助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7.指导患者精确留取痰标本,及时送检。
8.遵医嘱给予止咳、祛痰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外寒内饮证、风热犯肺证、痰浊雍肺证、肺气郁闭证
二、常见证候要点/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一)外寒内饮证:受凉后出现头痛、身痛,发热畏寒,咳嗽,气急,喉中痰声漉漉,痰色白清稀,胸闷气憋。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或弦紧。
1、发热
(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空气清新流通,温湿度适宜。
(2)体温37.5℃以上者,每6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体温39.0℃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3)采用温水擦浴、冰袋等物理降温措施,患者汗出时,及时协助擦拭和更换衣服、被服,避免汗出当风。
(4)进食清热生津之品,如:苦瓜、冬瓜、绿豆、荸荠等,忌煎炸、肥腻、辛辣之品。
(5)遵医嘱使用发汗解表药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2、咳嗽咳痰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控制在50%~60%。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避免寒冷或干燥空气、烟尘、花粉及刺激性气体等。
(2)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咳嗽胸闷者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持续性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以减轻咽喉部的刺激。
(3)每日清洁口腔2次,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口腔感染、增进食欲。
(4)密切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咳痰的颜色、性状、量及气味,有无喘促、发绀等伴随症状。
(5)加强气道湿化,痰液粘稠时多饮水,在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天饮水1500ml以上,必要时遵医嘱行雾化吸入,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可行机械吸痰。
(6)协助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7)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及时送检。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喘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医护理方案在喘病的治疗中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本报告旨在对喘病中医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中医护理方案针对喘病的病因病机,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包括辨证
论治和调摄阴阳两个方面。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基本理念,也是中医护理方案的核心。根据患
者的特点,中医护理人员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
行全面的辨证分析,确定适合其病情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阳虚型喘病
患者,中医护理人员会采用补阳的方法,如祛寒驱邪、暖肺化痰等,以调
整体内阳气的平衡,促进气机的正常流通。而对于阴虚型喘病患者,中医
护理人员会采用滋阴养肺的方法,如清热润燥、益气养阴等,以补养肺肾
阴虚,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调摄阴阳是中医护理方案中的重要环节。中医护理人员通过饮食调养、药物疗法、针灸推拿等手段,对患者进行疏导、调理和保健,以恢复人体
阴阳的平衡,促进病情的好转。例如,中医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
特点,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适当降低食物中的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富
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改善机体的免疫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我们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从临床观察的角度来看,中医护理方案在喘病的治疗中起到了良好的
效果。通过辨证论治,中医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深入的分析和
了解,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调摄阴阳,中医护理人员能够有效地
调整患者的体质平衡,促进机体的康复。许多患者在中医护理方案的治疗下,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体力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
喘病(慢性堵塞性肺疾病急性发生期)
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有证候重点
(一)外寒内饮证:受凉后出现头痛、身痛,发热畏寒,咳嗽,气急,喉中痰声漉漉,痰色白清稀,胸闷气憋。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或弦紧。
(二)风热犯肺证:发热,恶风或恶热,头痛、肢体酸
痛,咳嗽咽痛,气急,痰黄质稠。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
滑或脉浮数。
(三)痰浊雍肺证:咳嗽喘气,咯唾痰涎,量多色灰白,气度憋闷,气短,不得平卧,脘痞纳少。苔白腻,脉弦滑。
(四)肺气郁闭证:常因情志刺激而引发,发时忽然呼
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甚,或
无痰声。向来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苔薄,脉弦。
二、常有症状 /证候施护
(一)咳嗽咳痰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合,温度保持在 18-22℃,湿度控制在 50%-60%。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防止严寒或干
燥空气、烟尘、花粉及刺激性气体等。
2.使患者保持舒坦体位,咳嗽胸闷者取半卧位或半坐卧
位,连续性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以减少咽喉部的刺激。
3.每天洁净口腔 2 次,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口腔
感染、增进食欲。
4.亲密察看咳嗽的性质、程度、连续时间、规律以及咳
痰的颜色、性状、量及气味,有无喘促、发绀等陪伴症状。
5.增强气道湿化,痰液黏稠时多饮水,在心肾功能正常
的状况下,每天饮水1500ml 以上,必需时遵医嘱行雾化吸
入,痰液黏稠无力咳出者可行机械吸痰。
6.辅助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咳痰、深呼
吸的方法。
7.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实时送检。
8.遵医嘱赐予止咳、祛痰药物,用药时期注意察看药物
喘病2016总结doc
2016年度喘病疗效分析总结与评估、优化
2016年度我科共收治喘病患者约102例,有效100例,有效率98%,通过对喘病实行规范化管理,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按相关诊疗护理常规诊治患者,并在治疗过程中,对其优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根据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要求,我可制订了喘病的诊疗方案和护理常规,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对其优化,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按照诊疗方案和护理常规诊治患者。
二、诊疗方案中体现的中医药特色
以宣肺平喘,化痰止咳为基本治法,以协定处方为基本处方,根据患者病情随症加减,即辩证运用中成药,并配合中药穴位敷贴、中药雾化、中药浴足、机械辅助排痰等中医综合治疗手段。
三、疗效评估
通过实行特色病种规范化管理,在病区中形成了规范化的诊疗途径,全科医护人员基本明确了相关病人入院后应进行的常规检查、治疗措施、护理规范等,有利于对患者病情的诊治工作开展,有利于实行“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减轻病人的负担,提高疾病的有效率。在诊治过程中,病人有效率达97%,极大地提高了病人的满意率。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中医辨证诊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中医鉴别诊断内容不丰富,针对性不强。
3、三级医师查房中体现中医疗效的指导作用不强。
4、诊疗计划欠具体、欠全面。
五、改进方案
1、加强中医基本技能培训,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充分运用中医四诊技能诊治患者;
2、努力提高四诊合参,辩证论治等中医诊疗水平,并在病历中体现出来;
3、三级医师查房中,要充分体现中医内容,提高上级医生的中医治疗指导作用;
4、进一步丰富诊疗计划,充分体现中医特色和病种特色,逐步完善和优化诊疗方案和护理常规,提高临床疗效,如拟增加辩证使用中药汤剂雾化,以解决中成药雾化受辩证型的限制等
6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年龄: ID: 肺气郁闭证□ 其
中医护理技术
咳嗽/咳痰 □
1.体 位□ 2.有效咳痰/深呼吸□ 3.口腔护理□ 4.气道湿化□ 5.翻身拍背□ 6.其他护理措施:
次数/天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可行机械吸痰。 6.协助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7.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及时送检。 8.遵医嘱给予止咳、祛痰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
反应。 9.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
情需要,可选择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位。 10.穴位贴敷:遵医嘱穴位贴敷,三伏天时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
部,各重复10次。两手自两侧肺尖部开始沿胸廓自上而下拍打各10次。 注意事项:拍肺力度适中。
2.胸部叩击:患者侧卧位或在他人协助下取坐位,叩击者两手手指 弯曲并拢,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 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胸壁。每一肺叶叩击1~3分钟,每分钟叩击120~180 次,叩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拍击音则表明叩击手法正确。注意事项: ①叩击前听诊评估;②用单层薄布覆盖叩击部位;③叩击时避开乳房、 心脏、骨突部位及衣服拉链、纽扣等处;④叩击力量应适中,宜在餐后 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
患者易于接受和理解。 4.鼓励病友间沟通、交流,争取亲友等社会支持,提高患者训练的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外寒内饮证、风热犯肺证、痰浊雍肺证、肺气郁闭证
二、常见证候要点/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一)外寒内饮证:受凉后出现头痛、身痛,发热畏寒,咳嗽,气急,喉中痰声漉漉,痰色白清稀,胸闷气憋。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或弦紧。
1、发热
(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空气清新流通,温湿度适宜。
(2)体温37.5 C以上者,每6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体温39.0 C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3)采用温水擦浴、冰袋等物理降温措施,患者汗出时,及时协助擦拭和更换衣服、被服,避免汗出当风。
(4)进食清热生津之品,如:苦瓜、冬瓜、绿豆、荸荠等,忌煎炸、肥腻、辛辣之品。
(5)遵医嘱使用发汗解表药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2、咳嗽咳痰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 C,湿度控制在50%~60%。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避免寒冷或干燥空气、烟尘、花粉及刺激性气体等。
(2)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咳嗽胸闷者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持续
性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以减轻咽喉部的刺激。
(3)每日清洁口腔2次,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口腔感染、增进食欲。
(4)密切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咳痰的颜色、性状、量及气味,有无喘促、发绀等伴随症状。
(5)加强气道湿化,痰液粘稠时多饮水,在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天饮水1500ml以上,必要时遵医嘱行雾化吸入,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可行机械吸痰。
(6)协助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喘病的中医护理方案
注意避免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 失调、劳欲久病等喘病诱因,以减少 病情发作。
饮食调养与宜忌原则
饮食调养
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如实喘者可食 用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食物,虚喘者可食用补肾益气、养 阴润肺的食物。
宜忌原则
喘病患者应忌食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 病情。同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宜食食物。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患者受凉,特别注意保 护胸部和背部。
中药热敷
可选用具有温肺散寒作用的中药进行热敷,缓解 喘息症状。
饮食调理
给予温热性食物,如姜、葱、蒜等,以驱散体内 寒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
针灸治疗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可选用相 关穴位进行针刺治疗。
风热犯肺型实喘护理
室内通风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情志失调
长期情志不畅,忧思恼怒等导 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犯 于肺,肺气失宣而发喘病。
劳欲久病
长期过度劳累、纵欲过度等损 伤肾气,肾不纳气导致喘病。 同时,久病体虚也易导致喘病 的发生。
辨证分型与治疗原则
实证喘病
以祛邪利气为主,根据具体病情分别采用宣肺散寒、清热化痰、行气解郁等治 法。
虚证喘病
以培补摄纳为主,根据具体病情分别采用补肺益气、健脾化痰、补肾纳气等治 法。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调整脏腑功能,以恢复机体阴阳平衡。同时,还需 注意患者的生活调养和情志护理,以促进康复。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外寒内饮证、风热犯肺证、痰浊雍肺证、肺气郁闭证
二、常见证候要点/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一)外寒内饮证:受凉后出现头痛、身痛,发热畏寒,咳嗽,气急,喉中痰声漉漉,痰色白清稀,胸闷气憋。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或弦紧。
1、发热
(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空气清新流通,温湿度适宜。
(2)体温37.5℃以上者,每6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体温39.0℃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3)采用温水擦浴、冰袋等物理降温措施,患者汗出时,及时协助擦拭和更换衣服、被服,避免汗出当风。
(4)进食清热生津之品,如:苦瓜、冬瓜、绿豆、荸荠等,忌煎炸、肥腻、辛辣之品。
(5)遵医嘱使用发汗解表药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2、咳嗽咳痰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控制在50%~60%。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避免寒冷或干燥空气、烟尘、花粉及刺激性气体等。
(2)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咳嗽胸闷者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持续性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以减轻咽喉部的刺激。
(3)每日清洁口腔2次,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口腔感染、增进食欲。
(4)密切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咳痰的颜色、性状、量及气味,有无喘促、发绀等伴随症状。
(5)加强气道湿化,痰液粘稠时多饮水,在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天饮水1500ml以上,必要时遵医嘱行雾化吸入,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可行机械吸痰。
(6)协助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7)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及时送检。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2022年收治喘病70例患者进行分析统计如下:痰浊壅肺48例、肺肾气虚4例痰热郁肺14例、阴虚水泛3例、肝肾气虚1例,平均年龄:75岁,平均住院日:10天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一)咳嗽咳痰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C,湿度控制在50%-60%o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避免寒冷或干燥空气、烟尘、花粉及刺激性气体等。
2.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咳嗽胸闷者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持续性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以减轻咽喉部的刺激。
3•每日清洁口腔2次,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口腔感染、增进食欲。
4.密切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咳痰的颜色、性状、量及气味,有无喘促、发绡等伴随症状。
5.加强气道湿化,痰液粘稠时多饮水,在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天饮水1500ml以上,必要时遵医嘱行雾化吸入,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可行机械吸痰。
6.协助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7.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及时送检。
8.遵医嘱给予止咳、祛痰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9.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位。
10.穴位贴敷:遵医嘱穴位贴敷,三伏天时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俞、膏盲、定喘、天突等穴位。
11.拔火罐:遵医嘱拔罐疗法,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俞、膏盲、定喘、脾俞、肾俞等穴位。
1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避免油腻、辛辣刺激及海腥发物°可适当食用化痰止咳的食疗方,如杏仁、梨、陈皮粥等。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
引言
喘病,又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主要特征是阵发性气喘、喘息和呼吸
困难。中医认为,喘病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肺气失调,阴阳失衡而引起的。在中医中,
喘病被归类为“喘证”,而非“喘病”。中医护理方案秉承整体观念,注重调理平衡,对喘病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本文将介绍喘病的中医护理方案,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护
理措施。
中医护理方案
喘病的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气功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是喘病中医护理的核心方法之一。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中医师会开
出不同的中药方剂。常用的中药有麻黄、杏仁、石膏等。这些中药能够清热化痰、解
表发汗、平喘止咳等,从而缓解呼吸困难和喘息等症状。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应按
时服用,并根据中医师的建议适当调整剂量。
针灸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气血和脏腑功能的方法。在喘病的中医护理中,
针灸被广泛应用。常用的穴位有肺俞、肺穴、关元等。针灸可以舒缓肺部气滞,平喘
散寒,增强体质。患者需要在专业的中医师的指导下接受针灸治疗,根据病情进行相
应的频次和疗程。
气功
气功是一种通过调整呼吸、体位和精神状态来达到调理身体的功法。在喘病的中医护
理中,气功也被视为重要方法之一。通过练习气功,可以改善呼吸道通畅度,增强体
质,缓解喘病症状。常见的气功包括八段锦、五禽戏等。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适合的气功练习,并每天坚持练习。
生活方式调整
喘病的中医护理中,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患者应注意以下方面:
- 避免接触和过敏原。喘病患者往往对某些物质过敏,例如花粉、尘螨等。要尽量减少接触这些过敏原的机会,保持室内环境清洁。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
对相关穴位进行艾灸,如大椎、风门等,以温阳散寒、调理肺气。
中药熏蒸护理
药物组成
选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等中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配伍。
操作方法
将中药煎煮后,利用蒸汽对呼吸道进行熏蒸,以缓解喘憋症状。
05
喘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
护理效果评价标准
症状改善程度
评估患者喘息、咳嗽、咳痰等主要症 状的改善程度,以及活动耐受能力的 提高。
喘病的中医诊断标准
舌象
舌质淡红或红,舌苔白或黄。
肺部听诊
肺部可闻及哮鸣音或干湿啰音 。
临床症状
呼吸急促、气短乏力、喉中痰 鸣等。
脉象
脉象细数或沉细无力。
其他检查
血常规、胸部X线或CT等辅助 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02
中医护理原则
整体护理原则
整体护理原则要求在喘病中医护理过程中,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患者的生理、心 理、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施护。
虚喘
多因久病体虚、肺肾亏虚所致, 表现为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 、自汗、心悸、面色苍白或浮肿 等症状。
喘病的病因与病机
喘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六淫邪气、内伤饮食、情志、房劳 等。其中,外感邪气是导致实喘的主要原因,而内伤饮食、 情志、房劳等则是导致虚喘的重要因素。
病机方面,喘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肺、脾、肾等多 个脏腑。其中,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脾为气血生化之 源。当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时,就会导致气机不畅,出 现喘病的症状。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外寒内饮证:受凉后出现头痛、身痛,发热畏寒,咳嗽,气急,喉中痰声漉漉,痰色白清稀,胸闷气憋。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或弦紧。
(二)风热犯肺证:发热,恶风或恶热,头痛、肢体酸痛,咳嗽咽痛,气急,痰黄质稠。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脉浮数。
(三)痰浊雍肺证:咳嗽喘息,咯唾痰涎,量多色灰白,心胸憋闷,气短,不得平卧,脘痞纳少。苔白腻,脉弦滑。
(四)肺气郁闭证:常因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甚,或无痰声。平素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苔薄,脉弦。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咳嗽咳痰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控制在50%~60%。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避免寒冷或干燥空气、烟尘、花粉及刺激性气体等。
2.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咳嗽胸闷者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持续性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以减轻咽喉部的刺激。
3.每日清洁口腔2次,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口腔感染、增进食欲。
4.密切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咳痰的颜色、性状、量及气味,有无喘促、发绀等伴随症状。
5.加强气道湿化,痰液粘稠时多饮水,在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天饮水
1500ml以上,必要时遵医嘱行雾化吸入,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可行机械吸痰。
6.协助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7.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及时送检。
8.遵医嘱给予止咳、祛痰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对我科10月12月8例患者进行分析统计如下:平均住院天数
9、7天,痰浊阻肺证1例,肺气郁闭证1例,痰浊雍肺证6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观察咳嗽咳痰、喘息气短、发热等情况。
应用的主要护理技术:拔火罐、耳穴贴压、穴位按摩、刮痧。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主要症状病例数辨证施护方法实施人次百分比咳嗽咳痰5有效咳嗽、翻身拍背、体位、湿化气道5100%喘息气短4氧疗、缩唇训练、体位4100%发热1检测体温、物理降温、口腔护理1100%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主要症状病例数中医护理技术实施人次百分比咳嗽咳痰5耳穴按压拔火罐刮痧31160%20%20%喘息气短4耳穴压豆4100%发热1刮痧1100%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耳穴按压,分析原因:
1、耳穴贴压主要是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实施,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
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
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项目例数人依从性(%)满意度(%)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满意一般不满意耳穴贴压77100%00228%572%0刮痧2150%150%0150%150%0拔火罐11100%0000011000 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压豆和拔火罐。分析原因: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刮痧。分析原因:它能减轻患者咳嗽咳痰、发热等不适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
三、本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如下:主要症状病例数(人)护理效果好较好一般差咳嗽咳痰501(20%)4(80%) 0喘息气短401(25%)3(75%)0发热1001(100%)0 通过开展辨证施护、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和中医个体化健康指导,85%以上的患者认为中医护理配合治疗对配合喘病治疗的主要不适症状有良好的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