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1关于静电感应演示实验的一些想法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3-1《静电屏蔽》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选修3-1《静电屏蔽》教学设计

《静电屏蔽》教学设计

【课题自选】静电屏蔽

【教材】人教版高二物理第13章第四节《静电屏蔽》

【设计思路】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堂教学思想;并针对基础较好的班级学生的教学,充分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启发者的作用;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合作探究意识、才能展示意识得到充分体现。

通过防电服的精彩演示引入同学们要共同研究的课题(静电平衡状态及特点)通过每个同学的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既经过理论探究得到静电平衡状态及其特点,又通过分小组实验验证了理论探究结果的正确性,紧接着教师通过引导将当下获得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既静电屏蔽,课后留疑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相关问题,这对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参与社会实践意识和增强社会责任感是大有裨益的。

【教材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经学习了静电场的力的性质、能的性质中的重要物理概念:电场强度、电场线、电势、电势差、电势线、电势面等知识及相关方法。从本节课开始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都是静电场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从本节课开始教学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意识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应用静电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节之前,已经学习了静电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电荷守恒定律、电场力、电场强度、电势差等知识和研究电场的基本方法。学生自觉应用这些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淡薄,相关能力也是不足的,针对该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觉应用静电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一章 静电场 7 静电现象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一章 静电场 7 静电现象的应用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1年11月2021/11/22021/11/22021/11/211/2/2021
点,则
(
)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都为零
B.a点的电场强度为零,b点的电场强度不为零
C.a点的电场强度不为零,b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D.a、b两点的电场强度都不为零
图17-5
备用习题
[答案] A
[解析]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其内部场强为零,即Ea=0;由于静电屏蔽,
球内空腔的场强也为零,则Eb=0,选项A正确.
2.金属导体的微观结构如何?自由电子会怎样移动?
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把金属导体放入电场中,导体上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知识必备
知识点一
静电平衡状态
1.导体中(包括表面)处处没有电荷 定向移动的状态,叫作静电平衡状态.
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的特点
(1)导体 内部
场强处处为零.
(2)导体表面上任一点场强方向与该点处表面 垂直,电场线与导体表面

高中物理物理 选修3-1(人教版)--拓展材料:电荷性质演示实验方案及静电发展史--优化方案

高中物理物理 选修3-1(人教版)--拓展材料:电荷性质演示实验方案及静电发展史--优化方案

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现象的简易演示

实验:将新塑料袋铺于平滑的木质桌面上,沿垂直于塑料袋底线方向剪下一条长15cm,宽3cm的双层塑膜条。捏住塑膜条的底线部位,平放在桌子上,另一只手用毛刷单方向在塑膜条上摩擦3~4次,再翻过塑膜条使另一面朝上,重复刚才的动作。然后将塑膜条提起,会看到两片塑膜条自然分开成90℃~120℃。

之后,将刚才用过的毛刷从下方伸入两片塑膜条的中间。这时会看到两片展开的塑膜条突然合拢且紧贴于毛刷上。

原因:毛刷与塑膜条摩擦后产生了静电,两层塑膜条上带有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使膜条分开。摩擦后的毛刷上带有等量异号电荷;将毛刷伸入两片塑膜条中间,塑膜条合拢且紧贴住毛刷,说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售货员为打开塑膜袋用两手揉擦表面的道理与此相同

静电学的发展

公元前600年前后,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发现了当时的希腊人摩擦琥珀吸引羽毛。但在当时人们认为“琥珀吸引微物是它们内在的能力”,并不能给出正确的结论。天上的雷电和手中的琥珀在人们看来这些现象与磁石吸铁一样,属于物质具有的性质此外没有任何联系。直到18世纪,通过美国人富兰克林著名的在雷雨中放风筝的实验,证明了雷电和摩擦带电具有同样的属性。在中国,西汉末年已有“碡瑁(玳瑁)吸偌(细小物体之意)”的记载;晋朝时进一步还有关于摩擦起电引起放电现象的记载“今人梳头,解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1600年,英国物理学家吉伯发现,不仅琥珀和煤玉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而且相当多的物质经摩擦后也都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他注意到这些物质经摩擦后并不具备磁石那种指南北的性质。为了表明与磁性的不同,他采用琥珀的希腊字母拼音把这种性质称为“电的”。吉伯在实验过程中制作了第一只验电器,这是一根中心固定可转动的金属细棒,当与摩擦过的琥珀靠近时,金属细棒可转动指向琥珀。也是大约在1660年,马德堡的盖利克发明了第一台摩擦起电机。他用硫磺制成形如地球仪的可转动球体,用干燥的手掌摩擦转动球体,使之获得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静电现象的应用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静电现象的应用  PPT课件

1、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静电感应的实 质是什么? 2、是什么力使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电荷重新分布后,导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 化呢?
把不带电的金属导体ABCD放到电场强度为 E0的电场中,结果如何呢?
1、金属导体的微观结构 如何? 2、自由电子如何移动? 3、自由电子会在什么地方聚积? 4、电子的聚积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5、最终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1、静电平衡状态 电场中的导体,内部自由电子不再定向移动
静电感应瞬间达到静电平衡
2、静电平衡状态的特征
①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
②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它的表面是个等 势面
地球是个大等势体,常被选为零势面
导体上的电荷怎样分布呢?
实验
二、导体上电荷的分布
①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 外表面 ②在导体表面,越尖锐的地方,电荷密度 (单位面积上的电荷量)越大,凹陷的位 置几乎没有电荷。
答案
Q Ek L 2 (R ) 2
Q
方向:由O
动态分析
一、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电场
1、静电平衡状态 电场中的导体,内部自由电子不再定向移动
静电感应瞬间达到静电平衡
2、静电平衡状态的特征 ①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
(1)静电平衡状态的导 体内部电场线的形状如 何? 内部没有电场线 (2)静电平衡状态的导 体内部电势如何变化? 不变

高中物理选修3-1静电现象的应用知识点

高中物理选修3-1静电现象的应用知识点

高中物理静电现象的应用知识点

一、静电感应现象

1.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2. 导体中存在大量自由电荷。常见的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等。

3. 静电感应现象:放入电场中的导体,其内部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电场的反方向作定向移动,致使导体的两端分别出现等量的正、负电荷。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现象。

4. 感应电荷:静电感应现象中,导体不同部分出现的净电荷。

二、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电场

1. 静电场中导体内电场分布

2. 静电平衡:电场中导体内(包括表面上)自由电荷不再发生定向移动的状态叫做静电平衡状态。

3. 静电平衡导体的特性:

(1)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2) 导体是等势体,表面为等势面

(3)导体外部表面附近场强方向与该点的表面垂直

三、导体上电荷分布

1. 法拉弟圆桶实验

2. 静电平衡时,超导体上电荷分布规律:

导体内部无净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

在超导体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的密度(单位面积上的电荷量)越大,凹陷位置几乎没有电荷。

四、静电屏蔽

1. 空腔导体或金属网罩可以把外部电场遮住,使其不受外电场的影响。

2. 静电屏蔽的两种情况:导体内腔不受外界影响;接地导体空腔外部不受内部电荷影响。

3. 静电屏蔽的本质:静电感应与静电平衡

4. 静电屏蔽的应用:

电学仪器和电子设备外面金属罩、通讯电缆外层金属套

电力工人高压带电作业,全身穿戴金属丝网制成的衣、帽、手套、鞋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一)预习

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预习。有的同学不注重听课前的这一环节,会说我在初中从来就没有这个习惯。这里我们需要注意,高中物理与初中有所不同,无论是从课程要求的程度,还是课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

高中物理选修3-1优秀教案静电现象的应用

高中物理选修3-1优秀教案静电现象的应用

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教学设计

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题设计的另一思路旨在让学生认真讨论,积极参与,体验探索自然规

律的艰辛和喜悦,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也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

2、本节教学设计的过程为:首先学生活动:对不带电的金属导体放入电场中

发生静电现象的讨论;然后学生归纳,教师总结得出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特点,最后通过两道例题巩固加深理解。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归纳、演绎推理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

过程。

2、通过概念建立、规律的得出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3、通过对静电场中导体的自由电荷运动情况的讨论,了解静电平衡的概念,

知道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的特征。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静电平衡的概念,理解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特征是本节的重点难点:应用静电平衡的知识,理解静电平衡的特征,认识导体的电荷分布特点是本节的难点。

四、学情分析

《静电现象的应用》是本章的难点内容,概念规律非常抽象。学生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探究全过程,才能深刻理解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特点、规律,克服思维定势的负移和主观臆断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探究品质。

五教学方法: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讨论、评议;再加动画演示和实验演示加深体会。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初步把握静电感应现象和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

场强的特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人教版选修3-1 1.7 静电现象的应用 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3-1 1.7 静电现象的应用 教学设计

《静电现象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思考与讨论:

(1)电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金属导体的微观结构如何?自由电子怎样移动?

(3)自由电子会在什么地方积聚?电子的积聚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4)最终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金属导体内部特征

2、问题:

当我们把导体放入电场中,导体上的自由电荷处于电场中将受电场力作用,这时的导体与无电场时的导体相比有什么不同特征?

(引导学生分析,介绍金属导体内部结构特点以及分析金属导体在放在电场中的现象.)总结:

若是金属导体,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将发生定向移动使两端出现不同的电荷分布,从而引起导体的某些新的性质.

二、新课内容:

(一)静电感应

1、演示实验:静电感应现象

静电感应现象:在电场中的导体沿

着电场强度方向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

荷,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现象.当外电

场撤掉,导体两端电荷又中和,可见静

电感应现象中导体上净电荷仍然为零.

将不带电的导体置于电场中时,导体那自由电荷受力,发生定向移动,从而重新分布.重新分布的电荷在导体内产生一个与原电场反向的电场,阻碍电荷定向移动,该电场与外电场叠加,使导体内部的电场减弱,只要内部场强不为零,导体两面的正负电荷便继续增加,导体的内部电场就会继续削弱,直至导体内部的合场强都等于零的时候为止,这时导体内自由电子不再发生定向移动.

导体中(包括表面)没有电荷的定向移动的状态,叫做静电平衡状态.

总结:①静电平衡状态:导体上处处无电荷定向移动的状态.

②特征:导体内部处处场强为零.在这个特征基础上进行推论,可得静电场中导体的特点.且导体表面附近任何一点的电场线与这点的表面垂直。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 D.b立即把a排斥开
a
b
• 例题,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
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
片,C是带负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B.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走C,A、
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测量出电子的电 荷量,获得193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 计算中,我们可以取
e 1.601019 C
密立根 Millikan (1868-1953)
电子的电荷量e与电子的质量me之比, 叫做电子的比荷(specific charge)。
课堂小结
一、电荷
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 2.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
接触起电
感应起电
二、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至另一 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至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系 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
三、几个基本概念 电荷量 元电荷 比荷
• 例.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 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a,然后用手指瞬 间接触一下金属杆c后拿开橡胶棒,这时验 电器小球a和金箔b的带电情况是( C)
• C.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其电量的绝 对值叫元电荷.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 7 静电现象的应用--学生版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 7   静电现象的应用--学生版

7静电现象的应用--学生版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1.知道什么是静电平衡状态,能说出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特点.2.知道导体上电荷的分布特征,了解尖端放电、静电屏蔽现象及其成因.

科学探究:1.观察演示实验并对实验现象分析,体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2.查阅并搜集资料,了解静电屏蔽在技术和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思维:会根据静电平衡条件求解感应电荷产生的场强.

一、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电场和电荷分布

1.静电平衡状态:导体中(包括表面上)没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状态.

2.静电平衡状态的特征:

(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电场处处为0.

(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外部表面附近任何一点的场强方向必跟该点的表面垂直.

(3)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的表面为等势面.

3.导体上电荷的分布:

(1)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表面.

(2)在导体外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的密度(单位面积的电荷量)越大,凹陷的位置几乎没有电荷.

二、尖端放电和静电屏蔽

1.空气的电离:导体尖端电荷密度很大,附近的电场很强,强电场作用下的带电粒子剧烈运动,使分子中的正负电荷分离的现象.

2.尖端放电:与导体尖端异号的粒子,由于被吸引,而与尖端上电荷中和,相当于导体从尖端失去电荷的现象.

尖端放电的应用与防止:

(1)应用: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避免雷击的一种设施.

(2)防止:高压设备中导体的表面尽量光滑会减少电能的损失.

3.静电屏蔽:金属壳(网)内电场强度保持为0,外电场对壳(网)内的仪器不会产生影响的作用叫做静电屏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1.7静电现象的应用(共25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1.7静电现象的应用(共25张PPT)
一图?(D )
4.如图,为一空腔球形导体(不带电)现将
一个带正电的小球A放入腔中,当静电平衡
时,图中a,b,c三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 D )
A.Ea>Eb>Ec B. Ea=Eb>Ec C. Ea=Eb=Ec D. Ea>Ec> Eb
b
ac
三、尖端放电
导体尖端附近的电场特别强,它会导 致一个重要的后果,就是尖端放电。 例如在导体尖端附近放一根点燃的蜡 烛。当我们不断给导体充电的时候, 火焰就好像被风吹动一样朝背离尖端 的方向偏移。这就是尖端放电引起的 后果。
1.7静电现象的应用
一、静电平衡
放入电场中的导体,最终会达到没有电荷定向
移动的状态,这种状态叫静电平衡状态。
(一)静电平衡的特点
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 为零。 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它 的表面是个等势面。
3、导体外表面处场强方向必跟该点的表面垂直。
地球是一个极大的导体,可以认为处于静电 平衡状态,所以它是一个等势体。这是我们可以 选大地做零电势体的一个原因。
(二)、导体上的电荷分布:
结论:1.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没有电荷,其 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 思考:电荷在导体外表面的分布又是怎样的 呢?
均匀百度文库形导体
结论:2.在导体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的 密度(单位面积的电荷量)越大,凹陷的位置 几乎没有电荷.

周至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教案

周至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教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教学设计中学物理

作者姓名:雷勇

工作单位:周至中学

区县:西安市周至县

联系电话:138********

邮政编码: 710400

物理选修3—1 第一章静电场

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这时把A 和B 分开,然后移去C ,金属又有什么变化?

(3)、再让A 和B 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

2、实验现象:

(1)、金属箔张开。 (2)、金属箔继续张开,但张角变小。

(3)、金属箔闭合。

3、解释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1)、当把带正电的球C 移近金属导体A 和

B 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导体上的自由电子被吸引到靠近

C 的一端,

因此导体靠近C 的一端带上负电,远离C 的一端带上正电。

(2)、分开A 和B 时C 还在导体的一端,C 上面的正电荷对自由电子的吸引力还在,所以正

负电荷还分别聚集在导体的两端,移走C 后,吸引力不存在了,电荷不再聚集,于是平均分布到导体的各处,所以金属箔张角变小。

(3)、再让A 和B 接触,此时由于C 对自由问题的实质.

体验的态度,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物理学中严密的逻辑思维.

使学生体会,归纳问题的实质,使复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 单位:库仑符号:C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是e的整数倍.

电荷量e的值:e=1.60×10-19C

比荷:电子的电荷量e和电子的质量m e的比值为1。76×10—19 C/kg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 )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 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 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蓟县一中 付海林
2008.9.12
第一章 静电场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 库仑定律 3 电场强度 4 电势能和电势 5 电势差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7 静电现象的应用 8 电容器与电容
9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2008考试说明
1 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
~体会控制变量法、对称法 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类比卡文迪许扭称试验
3、库仑定律
点电荷——理想化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只要带电体本身的大小跟 它们之间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带电体就可以看作点电荷.并非是体积小 就能当点电荷(理想化研究方法)
点电荷概念应当在定律形成之初建立
内容表述: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两个点电荷
知识结构
电容器与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电势.电势差.等势面
电场强度.电场线
电势能
电场
库仑定律
电场力
学习方法
一. 教材的设计有利于知识的类比:
定义式
决定式
电场强度
F/q
(点电荷) …
电势
E/q
(点电荷) …
电容
Q/U
(平行板电容器) …
二.方法的迁移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类平抛运动

2021届高中物理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1

2021届高中物理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1

2021届高中物理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教案新人教版

选修31

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

本节教材分析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白静电感应产生的缘故,明白得什么是静电平稳状态;

2、明白得静电平稳时,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

3、明白静电屏蔽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看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2、把握分析和综合等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在明白得知识、猎取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

2、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静电平稳导体的场强和静电荷分布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空腔导体静电平稳时空腔内的场强处处为零,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

四、教学建议

《静电现象的应用》是本章的难点内容,概念规律专门抽象。学生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探究全过程,才能深刻明白得电平稳状态下导体的特点、规律,克服思维定势的负移和主观臆断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探究品质。

建议本节能够如此设计:第一学生活动:对不带电的金属导体放入电场中发生静电现象的讨论;然后学生归纳,教师总结得出静电平稳状态下导体的特点,最后通过两道例题巩固加深明白得。

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

问题: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

将不带电的导体靠近带电体时,导体上就带电了,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

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现象。

过渡语:明白了电场中的导体会发生静电感应现象,那什么缘故会产生静电感应现象呢?产生静电感应现象会导致如何样的结果,导体又有何特点呢?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这些问题。

高中物理选修3-1人教版1-7 静电现象的应用

高中物理选修3-1人教版1-7 静电现象的应用

[易错分析]对易错选项及错误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易错 选项
错误原因
只考虑到点电荷对带电小球的作用,而忽视了金属板处在
点电荷的电场中,金属板表面是一等势面,电场方向与金 A项
属板平面垂直,小球受的电场力是竖直向下的,水平方向
不受力的作用。
对带电小球受力分析的错误,造成电场力做功分析的错误: C 项 误认为电场力对小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由动能定理知先
案例: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光滑金属板中心正上方 有一带正电的点电荷 Q,另一表面绝缘,带正电的金属小球 (可视为质点,且不影响原电场)自左以初速度 v0 向右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 )
A.小球做先减速后加速运动 B.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D.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做功为零
解析:带正电的小球 A 放在不带电的空心球 C 内,由于 静电感应,空心球外壳带正电,内壁带负电,因此 B 所在处 有电场,所以 B 在电场力作用下向右偏靠近 C;由于空心球
能屏蔽 B 球的电场,所以,A 所在处场强为零,故 A 球 不受电场力,位置不变。
答案:B
点评:注意电场的分布特点非常重要,C 球金属壳内无 电场,所以其内外没有力的直接联系,当 B 球靠近时,引起 C 球外壳的电荷分布的变化。
点评:静电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经常发生,有些是利用 静电现象工作的,如静电复印、静电除尘等,有些则会造成 危害需要消除。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第一章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第一章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设计)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一、课标解读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本节内容《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属于选修3-1,第一章第一节,课标要求学生能通过实验,了解静电现象。能用原子结构模型和电荷守恒的观念分析静电现象。观察静电现象,理解使物体带电的多种方式,并能分析静电感应现象。课标中主要提及两点:一是以实验为基础,二是以观察和理解为重点,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教材分析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是学生高中学习电磁学的第一个基础内容。学习电磁学,需要学生很强的想象能力。本节主要介绍电荷的基本概念、物体带电的原因、起电方式、电荷守恒定律、电荷量、元电荷及等基础内容,是学习《静电场》这一章的前提,对后面学习把握静电场的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教材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向学生渗透对待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初中已接触,电荷守恒定律对学生而言不难接受,在此从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做本质上分析,使学生体会对物理螺旋式学习的过程。本节的关键是从实验演示和从物质微观角度分析各种起电方式的成因,有了对物体带电本质的理解,电荷守恒定律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进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守恒思想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1.学生的物理观念素养

本课时安排在高一下学期的后半阶段,学生已经学习完毕高中物理力学部分,初步具备了高中生应具有的成熟的理性思考能力,对物理的认识也能从具象化的表面上升到对本质的探索。本节内容则是物理电学部分的起点,部分课堂演示实验会联系生活和一些学生的亲身体验,如摩擦起电,起电后吸引轻小物体等现象,但静电现象更多时候展示的是只有在实验室内才能展示的东西,尤其是起电本质和电荷守恒定律,这就需要通过实验结合理论、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加深理解抽象化的电荷概念、守恒概念、物质微观本质等。这些涉及物理核心素养中的“物理观念”,让学生逐步建立起物理科学观念,如: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守恒思想等。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现象的应用》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现象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7静电现象的应用

本节分析

本节是对静电感应的深入研究和具体应用.本节是这一章的难点,内容比较抽象,在生产生活中的涉及面广,但不是学习的重点.应用静电平衡知识,认识导体的电荷分布特点,尖端放电现象,静电屏蔽现象是本节的难点.学好本节的关键是做好静电实验,但静电实验的成功率低,一旦实验失败,将影响到学生的理解.本节也准备了实验的实录,播放录像同样具有说服力,但需要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接触过静电平衡,静电平衡是一个很快的过程,学生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所以理论讲解显得尤为重要.更重要的是通过演示,让学生见识这种现象,明白其中的奥妙.本节不是高考内容,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建议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静电感应产生的原因,理解什么是静电平衡状态.

(2)理解静电平衡时,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表面且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

(3)知道静电屏蔽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推理,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静电现象的应用.

●难点:静电感应现象的解释.

教学方法

推理归纳法、问题解决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验电器、法拉第圆筒、有绝缘柄的金属球一个、金属网罩、收音机、感应起电机、导线若干等.

教学设计(设计者:孙登照)

教学过程设计

三种情况均带负电

由做热振动的正离子和做无规则热运动的自由电子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感应演示实验的改进

高中物理新课标(选修1-1和选修3-1)安排了一个关于“静电感应”的演示实验,原实验如图所示。

由于实验室没有下部带有金属箔片的金属导体,所以按照教材介绍的方法来演示很困难,现改进为:

取一对箔片验电器A和B,使它们用带鱼夹的导线相连,起初它们不带电,里面的金属箔片是闭合的。

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导体A,金属箔有什么变化?

先把验电器A和验电器B相连导线的一端拿掉,然后移去C,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

再把验电器A和验电器B相连的导线接上,又会看到什么现象?

利用上面的实验,解释看到的现象。

巧用肥皂泡做静电演示实验

在高中物理(必修加选修)第117和118页,有图13-1和图13-2两个静电演示实验。可是要在课堂上做好这两个演示实验比较难,且对学生来说可见度不好,趣味性不强。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了一种用肥皂泡演示静电的实验,其可见度好,趣味性强。现介绍如下,以供同仁们参考。

一、材料准备

(1)儿童玩的吹肥皂泡的筒和肥皂水或一般的肥皂水;(2)铁架台;(3)直径为5mm两端弯曲的玻璃管;(4)手捏式橡皮打气囊和20cm~30cm长的乳胶管;(5)带绝缘手柄的方形或圆形金属板;(6)内径为5mm长5mm的小金属环;(7)静电起电机和若干节导线。

二、制作方法

如图1所示,将玻璃管固定在铁架台的直柱上,把乳胶管和小金属环分别套在玻璃管的两端,打气囊套在乳胶管的

另一端;在金属环和金属板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接到起电机的金属球上去。

三、演示方法及过程

1.演示同种电荷相斥现象

将金属环和金属板上的两根引线接到起电机的同一个金属球上,在金属环上蘸上肥皂水,捏打气囊使金属环出现肥皂泡,待肥皂泡出现时摇动起电机,金属环上的肥皂泡和金属板就会带上同种电荷。再用打气囊给肥皂泡突然充气,气流冲击肥皂泡使之脱离金属环,形成一个带电的能够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肥皂泡,如果这时用带同种电荷的金属板去接近肥皂泡,我们就会看到肥皂泡明显地受到排斥,如图2所示。

若在空中一定位置上,肥皂泡受到重力、浮力和静电斥力而平衡。这时我们可以使其托起在空中漫游,肥皂泡将随着球拍的升降而沉浮。在空中的存留时间可达到一分多钟,特别生动有趣。

2.演示异种电荷相吸现象

将金属环和金属板上的两根引线接到起电机的不同金属球上,其余的与上面做法相同。如果这时用带异种电荷的金属板去接近肥皂泡,我们就会看到肥皂泡明显地受到吸引,如图3所示。若在空中一定位置上,肥皂泡受到重力、浮力和静电引力而平衡。这时我们也可以使其吸引着在空中漫游,肥皂泡将随着球拍的升降而沉浮。在空中的存留时间也可达到一分多钟,这一现象更为有趣。

3.演示电荷在电场中的偏转

在演示异种电荷相吸现象的基础上,我们稍加改变,就可以演示电荷在电场中的偏转了。如图4所示,我们把金属板竖直地放在金属环的右侧,就会明显地看到,肥皂泡在带电金属板的电场中沿曲线向金属板运动,从而演示了电荷在电

场中偏转的情景。

研究电感、电容对突变电流的影响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演示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感性基础,是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重要环节。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十八章第三节中研究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实验电路如图1,是利用双刀双掷开关S可以分别把这个电路接到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上。教材要求在实验过程中取直流电压跟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相等。当开关S接通直流电源时,灯泡亮些;接通交流电源时,灯泡变暗,就表明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这个实验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既烦又难达到教材的要求。该实验的设计存在以下两点不足:

(1)实验中要求直流电压跟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相等,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电路来调节电压值,实行起来很不方便。

(2)当开关S从直流电源扳到交流电源时,让学生观察同一只灯泡在不同时间里的亮度变化并对其进行比较,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比较和判断有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确保效果明显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对该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并自制了示教板,经过多次反复演示,教学效果很好。

二、实验改进的设计思想

(1)为了达到实验的可比性,将两只相同的灯泡并联,如图2所示。为了调节在直流电源情况下,两只小灯泡的亮度相等。笔者在灯泡R2上串联了一个5Ω3A的滑动变阻器R’。

(2)无论电路是接直流电源还是接交流电源,只需观察两只灯泡的亮度变化便可直接比较判断电感和电容在交流(直流)电路中对电流的影响。

(3)在改进自制教具时尽量考虑普通高级中学现有器材的利用。

三、自制实验装置的要求

(1)改进后的实验示教电路如图2、图3所示。

(2)器材要求:R1、R2为规格完全相同的小灯泡(3.8V 0.3A或6.2V 0.3A);L为J2423的可拆变压器,用绿色线圈的0匝与400匝这两个抽头即可;R’为滑动变阻器,一般用阻值为5~10Ω的即可,阻值太大调节效果不明显;S 为双刀双掷开关;交、直流电源均可用J1202的高中学生电源;C为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容最好控制在20~300μF之间,可用电子线路实验箱中的电容器)。

四、演示步骤及现象分析

1.研究电感对突变电流的影响

(1)电路如图2先将绿色线圈取出(无铁芯)做纯电阻电路演示,将开关S先接通直流电源,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两灯亮度相同。然后再将开关S接通交流电源便会发现两只灯泡亮度仍然相同。

现象分析:当线圈是纯电阻时对交变电流无影响。

(2)将绿色线圈套入可拆变压器的U臂端,把开关S接通直流电源时,两只小灯泡的亮度相同。然后再把开关S接通交流电源,发现灯泡已明显比灯泡R2暗。

现象分析:电感有通直流、阻交流的作用。

(3)将可拆变压器的条形铁轭放上后,当开关S接通直流电源时,两只小灯泡亮度相同。再把开关S接通交流电源时,发现灯泡R2变亮,则R1微亮或不亮。

现象分析:电感越大,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也就越大。

通过以上三次对电感L变化的演示,学生不但能十分肯定的判断出电感具有“通直流、阻交流”的特性,而且对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这个概念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研究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1)如图3把开关S接通直流电源时,发现灯泡R1不亮、灯泡R2亮,再把开关S接通交流电源时,发现两灯泡均亮且灯泡R1要比灯泡R2暗,如又将电容C短接则会发现R1和R2亮度相同。

现象分析:电容有隔直流、通交流的作用,但对交流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