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课题】《秋天的怀念》【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中描述母亲动作、神态的语句,理解母亲是怎样关心照顾“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父母亲的情感。
【学习重点】把握课文中描述母亲动作、神态的语句,理解母亲是怎样关心照顾“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父母亲的情感。
【学习难点】感悟平凡、无私的母爱。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勾画并思考本节重点内容,完成预习案,联系生活实际,尝试探究案问题,组长搞好督促与检查,确保每位同学能认真、高质量预习。
2、AB层完成导学案上所有问题,C层掌握基础知识,并完成除探究案6题之外的题目。
3、将预习时有疑问或不能解决的用红色笔标记,并总结到“我的疑惑”中,以备上课交流。
【知识链接】预习案1、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9年12月31日),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21岁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019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019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主要代表作: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2.读准字音瘫痪 ( ) 侍弄 ( ) 整宿( ) 憔悴 ( )仿膳 ( ) 豌豆( ) 诀别 ( ) 烂漫( )翻来覆去 ( ) 絮絮叨叨 ( )3、解释词语侍弄:经营照管。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诀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七年级语文上册 5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2、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过程和方法
一、自学展示
作者简介
ﻬ1、课文围绕我与母亲主要写了哪四件事?
(1)(2)为什么叫《秋天的怀念》?思考讨论文题“秋天的怀念”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可从“作者怀念谁?为什么会怀念?为什么在秋天怀念?”几个方面来理解文题。
)
三、质疑导学
1、说说母亲是怎样关心我?从哪些事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关心?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
2.母亲在世的时候,作者想过母亲的感情,关心过母亲的身体了吗?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会说些什么?
四、学习检测
板书设计秋天的怀念ﻫ
娘俩(苦)我俩好好儿活ﻫ我们
布置作业: 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预习《羚羊木雕》的字词、作者
进一步理解课文,理解“母爱”的内涵。
过程和方法:
在“怀念"的情意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爱母”的思绪。
情感态度价值观
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是本文写作上的又一特色,思考文章哪些地方使你体会到母亲那深沉而无私的爱?
(提示:细细体会文中直接描写母亲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词句,分析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还可以通过对“我”暴躁任性的描写和母亲的慈爱宽厚的描写相对照中体会母爱的深沉与无私。
)
三、质疑导学
母爱是,;母爱是, 。
秋天的怀念ﻫ隐瞒病情悄抚慰
相约看花多牵挂伟大的母爱深切的怀念
北海看花懂母心。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秋天的怀念》活动学案【活动类型】预习类【学习目标】1、了解史铁生及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通过反复朗读,勾画品味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母亲的形象。
【活动过程】【活动一】自主学习朗读课文三遍,完成下面任务。
1、史铁生,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
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2.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注音。
瘫痪()()暴怒()沉寂()捶打()憔悴()央求()侍弄()敏感()诀别()仿膳()淡雅()烂漫()整宿()絮絮叨叨()()3.解释下面词语。
喜出望外:泼泼洒洒:翻来覆去:絮絮叨叨:【活动二】整体感知合作探究1.课文标题是“秋天的怀念”,请问文中怀念的是谁?文中有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以“秋天的怀念”为题而不以“母亲或我的怀念“为题”呢?2、本文叙述了母亲那几件事?3、课文里写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提示:“看花”一线贯穿,是全文的中心事件,是情节发展的线索。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新人教版
秋天的怀念【学习目标】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能用自己的话概况文章的主要内容;4、走进母亲自身的“好好儿活”。
理解当时正值年轻的“我”在双腿瘫痪的情况下是怎样的暴怒无常、体会“我”当时那绝望的心理(语言和动作)。
【重点聚焦】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悄悄地躲”、“偷偷地听”、“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表现母亲时时关注着、无私地呵护着儿子。
母亲不忍心看下去了,就悄悄地躲出去,但又不放心,所以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来到我身边,眼圈红红地,是因为看到儿子这般模样,心疼而哭了。
依然看着我,目光始终陪伴着我,让内心孤独的我并不孤独。
【难点突破】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明确:盛开的菊花犹如坚强勇敢地活过来的“我”,艳丽的色彩是对“我”成功人生的描绘,我最终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的真正含义,而菊花却成为了我怀念母亲永远的寄托。
【走进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出处:《史铁生作品集》文体:散文.【拓展链接】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合欢树》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
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教师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教师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教师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教师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秋天的怀念》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主要讲述了作者怀念秋天的内容和理由。
二、教学目标1. 能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高级词汇、短语和句型结构;2. 能够理解文章大意,并从中推断作者的态度和观点;3. 能够理解文中表达的深刻思想,探究秋天的意义及对人们的影响;4. 能够感受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心态的积极性;5. 能够通过表述自己对季节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掌握高级词汇、短语和句型结构;2.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想;3.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感受、观察、体验为素材,运用语言表达生活中的秋天。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用于引导学生的问题;2. 准备PPT,为学生呈现语言学习、阅读理解、写作创作等环节;3. 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目和范文。
五、教学方案1. 阅读课文,通过提问逐段解析文章内容,同时介绍和讲解课文中的高级词汇、短语和句型结构。
2. 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想,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3. 通过让学生进行课内和课外秋景观察,学生自主搜索秋天的语言素材,让学生逐渐融入到秋天的怀念之中。
4. 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感悟,并选择一些优秀的秋季语言素材开展语言创作,并口头呈现给其他同学听。
5. 针对学生常见的写作难点,教师可以选择一部分学生的作文集中分析和讲解,让学生针对性地进行修改和改写,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六、教学效果评估1. 针对本次课程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测试;2. 对学生的读写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进行全面性评估;3. 旨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将会在阅读、语言表达和写作等方面得到提升。
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上册
《秋天的怀念》(一)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得分:【中考考点】字音字形【学习目标】朗读课文,识字正音。
【学习重点】重点字词的读音,释义以及个别字的笔顺。
【知识链接】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作家。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 年去延安插队。
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
1979年开始创作,其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属于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学习过程】导:视频导入。
思:朗读课文,解决重点字词的读音。
(7分钟)议:相互考察重点词语的释义,合作讨论个别字的笔顺。
(8分钟)展: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及时点评,并对重点字音字形再次强调。
瘫痪..( )( ) 暴.怒( ) 沉寂.( ) 侍.弄( )憔悴..( )( ) 捶.打( ) 央.求( ) 烂.漫( )絮叨..( )( ) 诀.别( ) 仿膳.( )喜出望.外( ) 翻来覆.去( )【课下注释】2、将括号的内容补充完整。
(6分)(1)用拳头或器物撞击物体;砸。
( )(2)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 )(3)形容说话啰唆。
( ) (4)文中指北京的北海公园。
( )(5)文中指北海公园内的一个饭庄,以制作宫廷菜而闻名。
( )3、将下列古诗补充完整。
(3分)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一字千金】悴(1分)【课堂小结】()叨念()侍弄叨()叨咕弄()叨扰()弄堂《秋天的怀念》(二)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得分:【中考考点】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2.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重点】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知识链接】朗读指导:1. 朗读时,要把握好本文深沉而忧伤的感情基调。
2. 第①③段,要准确区别叙述语言和对话,朗读时,叙述语言语气凝重,第①段的对话语气激烈,第③段的对话语气略微轻松,重点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3. 第②④⑤⑥段,要读出抒情的语气,以及作者懊悔的心理;最后一段,要读得有情味,读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无答案)
《秋天的怀念》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文章的生字词。
2、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3、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获得人生思考。
导
读
指
导
独
学
︻
5
+
3
分
钟
︼
1、作者介绍
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其后陆续发表了《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得传说》等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著有散文集《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病隙碎笔》。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标准
仪容仪表(0-2分)
吐字情感(0-2分)
评价内容(0-4分)
参与程度(0-2分)
加分
(1分)
分值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怀念的是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请找出表现“我”内心情感的语句。(在书本之中用铅笔划线)
3、文章是怎样写母亲的?哪些句子或词语特别让你感动,请说出理由。(在书中划线,并在旁边批注)
二、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课文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
(提示:可从“作者怀念谁?为什么会怀念?为什么在秋天怀念?”几个方面来理解文题。)
2、文章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3、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
【佳句赏析】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秋天的怀念一、课前先学1.了解作者。
2.准确美观地抄写下列词语及读音瘫痪 tān huàn 侍弄 shì整宿 xiǔ憔悴 qiáo cu ì仿膳shàn 豌豆 wān 诀别 jué烂漫 màn 翻来覆去fù絮絮叨叨 xù dāo3.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是怀念?为什么会在秋天怀念?4.预习中你有哪些疑惑?二、预习展示1.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或组内互查)。
2.学生交流预习中疑难问题,师生共同研讨。
三、课堂自学(一)我听我感1.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是怀念?为什么会在秋天怀念?“秋天”对于作者来说有着特殊意义:作者的腿是秋天瘫痪的;因为作者的母亲是秋天去世的;母亲最后的愿望是带“我”看秋天的菊花;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2.文中写了哪几件事情表现母亲对“我”的关爱?一、身患重病的母亲强忍着一颗破碎的心,宽慰因双腿瘫痪而暴躁绝望的儿子。
(第1节)二、在病危那天,母亲央求儿子去北海看花。
(第2节)三、在临终前,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
(第5节)(二)我思我悟1. 双腿瘫痪后,“我”是怎样的状态?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妈妈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的暴怒无常2.面对我的暴怒悲观,母亲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A 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品味“悄悄”,“偷偷”)B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品味“扑”,“抓’’,“忍”)C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新人教版
5.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人物性格,感知人物形象。
能力目标:学习阅读的方法,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父母的关爱,学习作者的坚强。
重点:感悟母亲对子女的关爱。
难点:学习作者的坚强。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5遍,完成下列各题: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二、学习探究1、抓住母亲的表情﹑动作﹑语言来说,体会母亲的心情。
2、现在,你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看菊花的原因了吗?你明白了母亲未说完的话吗?3、又一年的清明节到了,“我”来到母亲的墓前,请把想说的说给母亲听听吧!三、当堂达标(一)1、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填上正确读音。
宿舍()星宿()三天两宿()住宿()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侍弄:烂漫:暴怒无常: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巩固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
záshíyāng shàn()碎()养()求仿()二、辨字组词。
侍()踩()诀()悴()矫()待()睬()绝()碎()骄()碗()锤()狠()槐()谣()豌()捶()恨()愧()摇()三、按课文内容,然后背诵。
黄色的花(),白色的花(),紫红色的花()而(),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
四、将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1.喜出()外:2.翻来()去:3.恍然大():4.名()其实:5.深情厚():五、选词填空。
神情神态神色神气刚一上场,你看他那()样儿,好像稳拿第一,可是连输了几个球后,()就有些慌张了。
下半场开始,虽然()恢复正常了,但最终还是丢了关键的一局,你看他那(),显得十分沮丧。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成陈述句:2.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3.他很累。
用上“甚至”补充句子:知识链接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文学家。
1958年入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
2019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无答案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字词,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2.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理解母爱的内涵,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好好儿活”的思考。
二、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的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三、学习难点理解母爱的内涵,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好好儿活”的思考。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学习方法朗读法:小声试读全文,体会全文的感情。
选出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标画出重音、停连、语气,写提示语。
根据自己的标注反复朗读,读出感情。
学习过程预习导学1.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他双腿瘫痪,又长年患病,却一直在和病魔抗争,这种生存状况使他的作品带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体会文中流露的感情,反思一下:沐浴在亲情中,我们是否只知接受,不会感动,也不懂回报呢?2.朗读课文,查字典掌握生字新词。
找出文中蕴含着丰富情感的语句,细加体会。
3.将“读读写写”的字词在田字格本上写两遍。
课堂导学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瘫痪..()暴怒.()沉寂.()捶.打()憔悴..()央.求()诀.别()淡雅.()烂漫..()絮.絮叨叨()艰.难()仿膳.()翻来覆.去()2.根据所给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②:来回翻身。
③:脾气非常恶劣,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
④: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3.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二、初读感知1.谈体会: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关于“怀念的秋天”,你会想到并写些什么?齐读课题——秋天的怀念。
你的眼前会有一幅怎样的图画(景、事、人……)?三、合作探究(一)母亲自身的“好好儿活”。
导入:请阅读课文第1段,找出课文原句“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是母亲对儿子说的话,儿子是怎么不好好儿活了,母亲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请将课文中体现“我”不好好儿活的句子,朗读给大家听。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5 秋天的怀念教师活动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位儿子,在他二十一岁正值风华正茂之时,却不幸患病,导致双腿瘫痪。
他痛不欲生,不能自拔。
有这样一位母亲,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精心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他重新点燃生活的信心。
可就在北海的菊花烂漫开放的时候,母亲却带着无限的牵挂永远地离开了,而这个特别的秋天,也成了儿子永生的怀念。
(齐读课题)步骤二自学互研自我感悟【目标导学一知识卡片】1.作者名片史铁生(1951~2010),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1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2.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瘫痪..(tān huàn)雁.阵(yàn)捶.打(chuí)翻来覆.去(fù)絮.絮叨.叨(xù dāo) 整宿.(xiǔ) 仿膳.(s hàn) 烂漫.(màn)3.解释下列词语。
侍弄: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 5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新人教版1
七年级语文上册 5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新人教版1七年级语文上册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新人教版1秋天的怀念自学内容秋天的想念审查自学目标教研组主复习型新授使用者时间1、体会母灵秀、谦逊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祷告、内疚。
2、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自学在磨难中蜕变勇敢的品质。
3、自学作者运用细节描绘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衬托情感的文学创作手法。
自学重点1、体会母灵秀、谦逊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祷告、内疚。
自学难点2、自学作者运用细节描绘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衬托情感的文学创作手法。
学法导航系统独立自主自学,小组交流,教师指点自学活动环节一:激趣引入,目标领航(明标)一、朗读课文,特别注意标画、鼓腮文章中的关键字词。
二、读熟课文,能存有感情的朗诵,特别注意语速陡峭、口齿清楚,特别注意相同人物的语气语调。
三、再念课文,能认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环节二:学案导学,独立自主自学(自学-密)一、作者二、给以下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中断照看疲惫絮叨三、表述以下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蛰伏:______________诀别:______________照看:______________四、详细归纳本文的主旨。
环节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现(互学-密)1.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换成不好吗?为什么?2、这篇文章反反复复写下“看看花掉”这一内容的原因就是什么?3.文中存有几处倒叙的内容,恳请找到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道说道它在文中的具体内容促进作用。
环节四:通识科指点,布季谢排忧解难(导学-密)4.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拜托”改成“期盼”不好吗?为什么?15.第三段中写下“我”趴在窗前看看落叶,“母亲进去了,压在窗前”,你怎样认知母亲堵住落叶的犯罪行为?6最后一段,写下“我”和妹妹秋天一起看看菊花时,上国写下了各色花掉给人的体会,这能够并使人M18x至什么?环节五:学以致用,稳固开拓(评定)1、“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活著……”这名话的含义就是()。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1新人教版
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会朴实的语句中所蕴含着的丰富情感。
2.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描写的作用。
3.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培养在磨难中成长的坚强品质。
学习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会朴实的语句中所蕴含着的丰富情感。
2.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描写的作用学习难点.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培养在磨难中成长的坚强品质学法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知识准备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识记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简历及主要事迹。
备课组补充三、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课文标题是“秋天的怀念”,请问文中怀念的是谁?文中有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明确:文中怀念的是“母亲”。
两次写到秋天。
之所以是“秋天的怀念”,一是因为母亲是秋天病逝的,秋天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二是因为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三是因为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课文以此为题,是为了更好地抒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里写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母亲“我”第一次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不,我不去第二次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什么时候第三次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4..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请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明确:“我活着有什么劲”(绝望)→“要好好儿活”(再生)。
5.是谁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明确:是母亲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
创设情境,当堂达完成配练相关题目标作业本课《听课手册》1——8题布置课后反思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导学案5《 秋天的怀念》(无答案)
5.秋天的怀念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并积累生字、生词。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艺术形象,感悟作者意图。
3.学习作者运用细致的描写刻画人物和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艺术形象,感悟作者意图。
【学习难点】学习作者运用细致的描写刻画人物和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知识链接】走近作家史铁生 (1951-2010),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
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患病致双腿瘫痪,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他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主要作品还有《》《病隙碎笔》《》《务虚笔记》等。
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史铁生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给划线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瘫痪()沉jì()憔悴( ) 絮dāo( )侍弄() jué别()烂漫() chuí打()翻来fù去()喜出wàng外()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①憔悴:②絮絮叨叨:③烂漫:④喜出望外:二、【合作探究】(1)文章围绕“我”与母亲主要讲了哪几个小故事?(2)课文里写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思考结尾对菊花描写的作用。
(3)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有什么改变?(在文中画出表现作者对生活态度发生变化的语句。
)三、【难点质疑】1.文章三次用“悄悄地”这一词语描写母亲的行为动作,请琢磨第①段两个“悄悄地”和第②段中“悄悄地”分别折射出母亲怎样的心理状态?2.第①段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第⑥段中“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3.作者反复写“看花”,请揣摩揣摩“看花”有着怎样的蕴涵?4.本文写的是怀念母亲的内容,文题却是“秋天的怀念”,这里“秋天”有什么意蕴?5.用简要的话来概括一下母亲的形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2X部编版)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主备人:李称秀备课组长:学科组长: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2、了解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3、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中事件,理清文章结构。
【学习过程】一、自主先学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记并积累重点词语,注音或写字瘫痪()()憔悴()()整宿.()侍.弄()憎.恨()创.伤()jué( )别 xù xù( )叨叨二、交流展示作者相关资料史铁生,中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
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等,著名散文《》。
三、合作探究1、“秋天的怀念”作者怀念的是谁?2、本文围绕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照料,文中写了哪几件事?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理清文章结构内容。
4、文中母亲希望孩子能做到什么?(用文中母亲的话回答)并说说你的理解。
5、仿写示例:母爱是春天的阳光,温暖我幼小的心灵。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阅读重点语段,体会母亲的心情和其中蕴含的母爱;2、探究重点语句的内涵和题目的深意;3、品味作者情感,树立对母爱的尊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过程】一、合作探究1、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我”的暴怒无常?“我”为什么会这样?2、探究文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要好好活儿……”的含义。
3、探究文章标题“秋天的思念”中的“秋天”两字能否去掉?为什么?二、当堂检测1.文章三次用“悄悄地”这一词语描写母亲的行为动作,请琢磨第①段两个“悄悄地”和第②段中“悄悄地”分别折射出母亲怎样的心理状态?2.作者反复写“看花”,请揣摩揣摩“看花”有着怎样的蕴涵?1 / 23.用简要的话来概括一下母亲的形象。
2 / 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母爱的内涵,感受爱母的思绪,感悟生命之美。
3.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学习重点】读懂课文内容,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感悟常常的母爱。
【学习难点】通过朗读,感情“好好儿活”的深远含义。
【学习指导】品读――表达——体会——朗读【知识链接】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著名作家。
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
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
1974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学习过程】一、基础达标:(预习完成)(学法:轻声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注音释义)1..给下列字注音组词,认读3—5遍,再巩固几遍,会写为止。
瘫()痪()雁()侍()捶()絮()豌()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喜怒无常——央求——翻来覆去——诀别——喜出望外——敏感——絮絮叨叨——侍弄——淡雅——敏感——烂漫——3.释题: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二.初读,整体感知。
4.熟悉文本,把握脉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感悟理解。
5.简要说说母亲是怎样关心照顾“我的”。
6.找出描写母亲动作、神态的语句。
说说: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到母亲怎样的心理活动?四.品读,重点突破。
7.文中几次提到看花?(找出母亲是怎么说的,儿子是怎么回答的)你从中看出了什么?8.“从咱娘儿俩在一块儿。
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以体会到什么?五.精读,难点探究。
9.母亲昏迷前最后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说明了什么?10.(小组讨论)从“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人物性格,感知人物形象。
能力目标:学习阅读的方法,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父母的关爱,学习作者的坚强。
重点:感悟母亲对子女的关爱。
难点:学习作者的坚强。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5遍,完成下列各题: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二、学习探究
1、抓住母亲的表情﹑动作﹑语言来说,体会母亲的心情。
2、现在,你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看菊花的原因了吗?你明白了母亲未说完的话吗?
3、又一年的清明节到了,“我”来到母亲的墓前,请把想说的说给母亲听听吧!
三、当堂达标
(一)
1、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填上正确读音。
宿舍()星宿()三天两宿()住宿()
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侍弄:
烂
漫:
暴怒无常: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巩固练习
一、读拼音,写词语。
záshíyāng shàn
()碎()养()求仿()
二、辨字组词。
侍()踩()诀()悴()矫()
待()睬()绝()碎()骄()
碗()锤()狠()槐()谣()
豌()捶()恨()愧()摇()
三、按课文内容,然后背诵。
黄色的花(),白色的花(),紫红色的花()而(),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
四、将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1.喜出()外:
2.翻来()去:
3.恍然大():
4.名()其实:
5.深情厚():
五、选词填空。
神情神态神色神气
刚一上场,你看他那()样儿,好像稳拿第一,可是连输了几个球后,()就有些慌张了。
下半场开始,虽然()恢复正常了,但最终还是丢了关键的一局,你看他那(),显得十分沮丧。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成陈述句:
2.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
3.他很累。
用上“甚至”补充句子:
知识链接
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文学家。
1958年入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
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
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因脑溢血故于201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