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生院士访谈录
国有疑难可问谁,强国一代有我在
国有疑难可问谁,强国一代有我在国有疑难可问谁,强国一代有我在。具体如下:
国有疑难可问谁,强国一代有我在。一是坚定价值追求,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植根人民。
在两弹一星研制的过程中,中科院有一半以上的人参与了研发,培养了很多人才。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我们要为国家、人民做贡献,科技报国,创新为民。实现人生价值。弘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坚定“科技报国、创新为民”的初心和使命,将个人理想和价值追求,植根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是淬炼专业本领,锻造真才实学,服务人民。
中国还有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的人民,每个月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这就需要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内涵增长,攻关关键技术。“国有疑难可问谁?强国一代有我在。”在实验中创新创造,在服务人民中成长成才。国科大最美的风景就是同学们,拼搏进取,昂扬向上的模样。
三是淬炼品德修为,涵养家国情怀,造福人民。
国科大有两座雕像,李佩先生塑像和刘东生先生塑像。同学们要时常在塑像前驻足,从两位先生的故事中读懂“赤诚报国的家国情怀”“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坚持学以致用,造
福人民。
听完白院长的演讲,很受震撼,前段时间他在媒体上说的那句“我们要把“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攻关清单””,至今让我很受震撼。中科院作为国家的科技力量,学术高地,精英云集,只要我们团结起来,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绿美乡村 魅力中国——绿色中国十人谈聚焦绿美乡村建设
Green Beautiful Countryside and Charm China
绿美乡村魅力中国
----绿色中国十人谈聚焦绿美乡村建设文I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耿国彪
18ocm色中Bl
11月28日下午,大型电视访谈节目《绿色中国十人谈:两山路上看变迁(绿美乡村篇)》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拉开帷幕。全国政协常委、全国绿化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赵良平,浙江省林业局一级巡视员杨幼平,原浙江省农办副主任、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主任、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顾益康,」惊林业大学副校长、美丽乡村与乡村
振兴研究创新联盟负责人李雄,中共浙江省柯城区委
书记徐利水,中共河南省西峡县委副书记、人民政府
县长马俊,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
解放军文工团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周恩
来总理扮演者、北京世园会形象大使、关注森林活动
大使、绿色中国形象大使刘劲就“绿美乡村,魅力中国”
oo»色中ea
19
刘东生
的主题,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刘栋栋一同深入回顾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绿化美化取得的成效,探讨林草生态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交流乡村绿化美化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经验作法,共同谋划乡村绿化美化建设美好的明天。
刘东生在访谈中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林业地位独特,作用十分重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都与林业紧密相关。在产业兴旺方面,林业是乡村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能够将乡村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在生态宜居方面,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题中应有之义。无树不成村,没有绿色的村庄,不可能宜居。在乡风文明方面,发展林业、植绿护绿也是培养生态文明理念、弘扬传统生态文化的过程,有利于促进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在生活富裕方面,发展林业富民产业,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柯城区推进绿色期权的实践,使农民在绿化的同时,获得
刘东生简介
刘东生简介
中国“黄土之父”刘东生
中国院院士、中国“黄土之父”刘东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2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被授予中国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人各获奖金500万元人民币。
刘东生,男,中共党员,1917年11月22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刘东生1946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第四纪地质研究室主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专家小组组长,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主席等学术职务。
刘东生是中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在近60年从事地学研究中,对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他在理论研究中的杰出贡献主要是:从20世纪50年代起,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分布图、中国黄土分布图和3部专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说”,把风成沉积作用从黄土高原顶部黄土层拓展到整个黄土序列,并把过去只强调搬运过程的风成作用扩展到物源-搬运-沉积-沉积后变化这一完整过程。
新教材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 区域发展 第四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人
破坏植被
均
耕 地
土地退化
减
人
少
口
自然灾害频繁
增
长
燃
生态环境恶化 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料
需 求
毁林开荒
开百度文库荒地
破坏生态平衡
增
加
需要更多劳力
人口继续增长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 黄河下游为什么会形成“地上河”? • “地上河”有什么危害?
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
蓄 清 排 浑
“调水调沙”就是利用水库调节库容,人为制造“洪水”冲刷河道,从而减少下游河 道淤积甚至达到冲淤平衡,遏制河床抬高。自2002年开始,黄河小浪底水库连续实施了13 次汛前调水调沙,每年大约需要1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冲沙入海。经过10年的“冲澡、净 身”,黄河累计入海总沙量达7.62亿吨,河道下游主槽河底高程平均被冲刷降低约2.03米。
不合理的利用,如无规划地修建窑洞、修路、开矿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黄土的特性 降水集中,多暴雨
地质构造
植被稀少
黄
自
土
人
高
然
原
为
原
水
原
土
因
流
因
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开垦陡坡
毁坏树木
黄土与环境——刘东升
刘东生:黄土与环境
刘东生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7年成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及科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等职。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国际上的重视,很多科学工作正向全球环境变化的方向发展。地球科学界与生命科学界共同组织了庞大的国际合作研究。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国际科学联合会组织的“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即IGBP,又称“全球变化研究”,这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黄土高原的黄土研究
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气候环境变化。有人曾形象地指出,新近时期古气候环境的历史是藏在大自然用密码写就的一本本“秘笈”当中的,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正在解释和读
懂三本这样的“秘笈”:一本是深海沉积,一本是南极和格陵兰的冰盖,还有一本则是中国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研究对象。
为什么人们如此重视黄土高原?
首先,与极地和深海不同,黄土高原位于人类过去和正在居住的地球的陆地表面;另外,最近的研究还证实,它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历时最长约2200万年、最完整的古气候记录的保存者。
中国的土地上拥有这样的一本“秘笈”,而且已经被读懂了一部分,这令我们深感幸运。当然,还有很多更加引人入胜的故事等待我们去解释。这是一项严肃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一次振奋人心的挑战。黄土高原秘密的不断发现,提示着地球科学一个新时期的到来,至少在亚洲大陆上是如此。
采访院士的采访提纲
采访院士的采访提纲
根据《院士工作条例》的规定,院士每年都要接受国家和社会的表彰。记者是一名科学工作者,通过采访来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对他们的工作起到重要、深远并积极作用。
因此,采访院士对于一个科学家而言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我国科学院科研人员来说,不仅要研究学术、写出好的学术论文,还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在采访过程中如何把握一个度是非常重要且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如何与院士进行良好沟通
院士在我们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其价值和影响力都是巨大的。采访时,双方都应该做到实事求是、坦诚相待,并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如果一方觉得自己说得不够好,对方应该对自己予以理解并表示谅解。作为一名记者我有必要经常与那些对记者有较高要求的院士进行良好的沟通。沟通是相互了解的前提。没有沟通就没有了解。只有充分认识到你采访过程中所需要表达出来的观点,你才能得到最真实地信息,你才能了解到更多院士对你所做工作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你才能使他们感觉到你对他们所做出事业所做贡献如此重大,才能了解到你是如何看待他们的。
•二、为提高采访效率,在院士身边多观察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通过面对面交谈,会加深对当事人的了解。在院士身边多观察可以提高记者自身观察能力和采访效率,能够更加全面的去了解院士的工作情况、科研成果和学术思想。要在院士身边多观察,主要是多提问,并注意向有关人员反映与事实不符的情况;注意倾听对所提问题不太满意的院士讲话或专家发言;注意将自己看到的或了解到的信息反馈给当事人,让当事人回答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旁观者清”、“亲历者知”
黄土情未了--记2003年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东生
黄土情未了--记2003年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东生苏梅
【期刊名称】《国土资源》
【年(卷),期】2004(000)007
【摘要】@@ 有人说,20世纪初至中叶是中国地质学界产生泰斗级人物的时代.rn 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奠基人章鸿钊,地质力学的泰斗李四光,大地构造理论的大师黄汲清,古生物化石研究的巨擘杨钟健……高山仰止,在向科学顶峰攀登的梯级路上,从来不乏后来者.
【总页数】14页(P4-17)
【作者】苏梅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钻研黄土六十年--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东生院士 [J], 郑千里
2.破译“天书”造福人类——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东生院士 [J], 刘嘉麒; 丁仲礼; 蔡秉贵
3.破译“天书”造福人类——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东生院士 [J], 刘嘉麒; 丁仲礼; 蔡秉贵
4.旷野流韵——记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东生院士 [J], 张继民
5.著名黄土地质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东生逝世[J], 吴根耀;关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刘东生:研读“黄土”60 年
石油学家
PETROLEUM
EXPERTS
综合报道/本刊记者 高彤
刘东生:研读“黄土”60年
60载死磕黄土成因,破解了170多年谜团,重建了250万年以来最完
整的陆相古气候记录……刘东生,一生都在研读“黄土”。
地理学界有这样的说法:目前人类了解地球的自然历史有三部书,一部是深海沉积物,一部是极地冰芯,一部是中国的黄土。而把黄土这部书“读”得最好的就是中国的刘东生。
风沙掩不住
岁月吹不老,风沙掩不住。
2002年4月12日下午,刘东生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报告厅登上领奖台,捧取了世界环境科学的最高奖“泰勒环境奖”。历经70多年,中国的地质学研究成果,终于登上了国际舞台的制高点。
自1804年以来,对于黄土的成因,大家公认的学说有两种,分别是“风成说”和“水成说”。从20世纪50年代起,刘东生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等多部专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说”,把过去只强调搬运过程的风成作用,扩展到了物源-搬运-沉积-沉积后变化完整过程,并把风成沉积的作用,从黄土高原顶部的黄土层拓展到了整个黄土序列。理论的提出,平息了“风成”“水成”之说,为全球研究黄土的成因变化奠定了厚实基础。
1909年,国外学者提出的四次冰期理论,主导了20世纪前半叶的古气候学研究。1958年,刘东生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4次,对经典的4次冰期理论提出挑战,最终建立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理论,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大转折。
20世纪80年代,刘东生基于中国黄土重建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使中国黄土成为古气候变化记录的最重要档案库,与深海沉积、极地冰芯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由此拉开了将中国黄土纳入研究全球环境演化框架的序幕,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国际科学界所信服。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2020年以博士生身份开启研究之旅
56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21年第1期•图苑杂谈•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2020年以博士生身份开启研究之旅
杨妮12
(1.陕西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21;.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作为一名图书馆新人,如何认识图书馆事业?如何做自己的职业规划?如何开启工作和研究的结合?作者将本人工作和探索与同行分享,以期可对吾行同辈的新人有所启发,少些
摸索,早日成为一名专业的图书馆职业者。
关键词图书馆员职业发展阅读科研
中图分类号G251.6
2018年我与图书馆的相遇是人生一大转折,当时在《图书馆报》发表了一篇记录小文“我与图书馆的美丽相遇”。自此,我开始学做一名“图人”,开始思索和探求:高校图书馆的作用是什么,价值是什么,怎么发挥作用和价值?作为图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怎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但门外汉找门,总要颇费一番周折,寻寻觅觅、摸摸索索感觉门越来越近,道路也似乎越来越清晰,特此记录与同辈们共享。
1名家的精神引领
有幸在前辈的携领下,依次见到了徐建华教授、徐雁教授和朱永新教授。徐建华教授是我参加2019年南开大学主办的“第九届图书馆学实证研究”学术会议上见到的,该学术会议是由徐建华教授发起并连续举办了9届,为开展实证研究交流搭建了平台,为推广和规范实证研究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徐建华从2007年图书馆员职业发展及快乐指数的相关实证研究开始,开启了在实证研究领域的研究和引领,让我首次触碰到了社会科学实证研究方法,见到了业界大咖和青年精英,强烈感受到了学术气息。和南京大学徐雁教授的机缘是2019年他受邀来西安高校做讲座,听他的报告、参加座谈会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我在阅读推广、书香社会建设和家庭教育方面收获颇丰,思想触动很大,有了进一步开展阅读领域探索的想法。之后也许是因为一直阅读,也关注阅读,心有所想的缘故,2020年我成为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的第一天,在“庆祝第三十六个教师节暨2020中国教师发展论坛”上遇到了朱永新老师,见他前我特意带了手边正读的他的一本书。朱永新教授,他心被阅读点燃的过程又深深的触动着我: 1999年底,《管理大师德鲁克》一书中那句“仅仅凭自己的著作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你能够改变和影响人们的生活",深深震撼了他,从那以后,他走到了基础教育第一线,也走到了阅读推广的第一线。从他身上我感受到图书馆事业的基础和高尚,特别是高校图书馆,与教师和学的息息相,遇见我
学术谱系内合作网络研究_以刘东生为核心的第四纪学术谱系为例_常欢
Keywords: academic pedigree; S&T collaboration network; bibliometrics
科学计量学家凯兹和马丁认为科研合作是研究者为生 产新的科 学 知 识 这 一 共 同 目 的 而 在 一 起 工 作 的 活 动[1], 这种合作活动可能共享了匮乏的资源,促进了学术交流、 交叉融合和水平提升。根据合作关系的不同,科研合作可 分为导师与研究生的合作、同事之间的合作、机构之间的 合作、地区国家之间的合作,等等。在已公开发表的文献 中,关于机构之间 的 合 作、 交 叉 学 科 的 合 作 已 有 一 些 报 道[2-3],但是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合作网络却鲜有报道。
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
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
一、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
1、南迦巴瓦:云中的天堂
2、贡嘎:风停止了脚步
3、珠穆朗玛:心灵的守望
4、梅里:雪神的仪仗队
5、黄山:上帝的盆景
6、稻城三神山:香格里拉的地标
7、乔戈里:遥远的秘境
8、冈仁波齐:众神的居所
9、泰山:华夏的图腾
10、峨眉山:从盆地升向天庭
二、中国最美的五大湖
1、青海湖:陆心之海
2、喀纳斯湖:上帝的调色板
3、纳木错:与神耳语的地方
4、长白山天池:盛怒之后的平静
5、风雅西湖
三、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
1、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上帝画下的曲线
2、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大地的天体营
3、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大漠的血脉
4、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5、沙坡头:曳住流沙的脚步
四、中国最美的三大雅丹
1、乌尔禾:风受坎坷不喜平
2、白龙堆:群龙聚首天涯
3、三垅沙:戈壁的舰队
五、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
1、厦门鼓浪屿:听罢琴声听涛声
2、苏州老城:现代化包围的古老
3、澳门历史城区:西方文化由此登陆
4、青岛八大关:殖民者留下的风情
5、北京什刹海地区:紧临中南海的时尚
六、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
1、雅鲁藏布大峡谷
2、金沙江虎跳峡
3、长江三峡
4、怒江大峡谷
5、澜沧江梅里大峡谷
6、太鲁阁大峡谷
7、黄河晋陕大峡谷
8、大渡河金口大峡谷
9、太行山大峡谷
10、天山库车大峡谷
七、中国最美的六大旅游洞穴
1、梦幻织金洞
2、多彩芙蓉洞
3、全能黄龙洞
4、震撼腾龙洞
5、本色雪玉洞
6、九曲本溪水洞
八、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
1、亚龙湾:跌落在地上的天空
2、野柳:海浪留在大地上的作品
3、成山头:腹地对大海的渴望
4、东寨港红树林:留在陆地上的碧浪
绿色中国十人谈:聚焦践行“两山论”的彭水模式
绿色中国十人谈:
聚焦践行“两山论”的彭水模式
文/
摄 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耿国彪 符 超
“Green China Ten People Talk” Focus on the Practice of "Two Mountains" of Pengshui Model
7月7日上午,大型电视访谈节目《绿色中国十
人谈》:两山路上看变迁(彭水篇)在重庆市彭水县拉开帷幕。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副局长、全国关注森林执委会副主任、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会长刘东生,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主编邵益生,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王东明,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张炳南,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安黎哲,重庆市林业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王定富,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创会常务理事、《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读本》主编、教授黎祖交,中共彭水自治县委副书记、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陈清松,著名表演艺术家、周恩来总理扮演者、全国关注森林活动形象大使、绿色中国形象大使刘劲围绕“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主题,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主持人刘栋栋一同探讨民族地区践行“两山论”的彭水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共谋经济社会发展。这次大型电视访谈节目《绿色中国十人谈》:两山路上看变迁(彭水篇),就是要深入探讨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彭水县如何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总结民族地区践行“两山论”的彭水模式。
生活在阿勒泰地区的“东干人”
生活在阿勒泰地区的“东干人”
木哈买.贺宝山
【期刊名称】《中国穆斯林》
【年(卷),期】2004()5
【总页数】1页(P45-45)
【关键词】阿勒泰地区;“东干人”;哈萨克族;新疆;民族语言;民族文化
【作者】木哈买.贺宝山
【作者单位】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政协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92.445
【相关文献】
1.“我一般让年轻人放手干”——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刘东生院士访谈录 [J], 贾宝余
2.关于"东干"、"东干语"、"东干人的双语"和"东干学" [J], 胡振华
3.阿勒泰地区图瓦人井干式民居可持续发展探析 [J], 樊文忠;高宇;
4.生活在中亚的东干人 [J], 胡振华
5.生活在中亚的“东干人”见闻录 [J], 刘宝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风劲帆满海天阔 俯指波涛更从容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
作者:贾海琴
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年第10期
他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以坚定的信念擎起了“追梦”的科技创新旗帜;他的工作虽然也会带来各方不同的看法,但只要对国家有利,他从来就无所畏惧;他是一个将创新成果作为人生坐标,并坚毅的奋斗,从而达到人生与事业紧密交融、天人合际境界的实践者,一名绽放人生的圆梦人。
他就是安芷生。
似乎与地质学有着冥冥中的缘分,他先是进入大师辈出、人才渊薮的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毕业后又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师从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刘东生院士,开启了他的科研人生。
对于科研,他三十余年始终孜孜以求,致力于黄土与环境,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他以黄土及其他第四纪沉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黄土的堆积、演化及其与古气候、古环境的关系,明确了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的气候环境意义,较早指出中国黄土的形成不但与蒙古高压有关,还与西风环流、青藏高原隆升有关;率先引入第四纪磁性地层学测定地质生物事件年龄,确定了蓝田猿人的年代。他和同事一起,较早将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与深海沉积气候记录进行成功对比;以他为首的研究集体创造性的提出东亚古环境变化的季风控制论,解释了过去东亚环境变化的一系列现象,如巨厚的黄土堆积、黄土-古土壤序列的交替、沙漠的进退、湖面的波动、南海海面温度的变化、林线和雪线的移动、哺乳动物群和生物-气候带的迁移等,为探索东亚环境变化的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他重建了晚中新世以来不同时间尺度东亚季风气候变迁的历史、变率与动力学,以及东亚季风区黄土高原C4植被扩张的历史;揭示了亚洲季风演化和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耦合关系,从高原的环境效应反演了高原隆升生长的阶段;提出亚洲季风-干旱环境耦合系统的概念,探讨了亚洲季风变迁与全球气候的联系,阐明了冰期-间冰期印度季风变化的动力学。
“黄土之父”刘东生
没 有 改 变 自 己 的这 一 志 向 。 在 刘 东 生 看 来 .黄 土 就 像 一 部 神 秘 的 天 书 每 一 层 都 蕴 含 着 一 个 地 球 故 事 . 为 了 读 懂 这 些 故 事 .他 走 遍 了 每 一 寸 有 黄 土
东生便 跑 去请教 土壤 学 家朱 显漠 。 朱 显漠 院士 告诉他 .以前被 杨 钟 健 先 生 称 为 ” 色 的 土 ” 这 部 分 其 实 也 属 于 古 土 壤 层 。 回 红
如 履 平 地 ” 让 身 边 的 同 志 心 里 发 毛 , 乃 至 心 惊 肉 跳 。 大 部 分 . 队 员 有 高 山 反 应 , 普 通 食 欲 不 佳 ,头 痛 失 眠 , 甚 至 呕 吐 不 止 他 承 认 ,在 高 原 考 察 时 , 富 于 诗 意 的 生 活 总 是 少 于 艰 险 。 16 9 4年 .他 来 到 希 夏 邦 马 峰 考 察 。 宿 营 时 , 用 的 是 外 层 涂 有 橡
地球 的 ” 极 ” 也穿 越在 另一个 三 . ” 土 高 原 “— — 黄 土 研 究 领 域 黄
” 白 地 带 ” 空 。 14 2年 . 刘 东 生 毕 业 于 西 南 联 合 大 学 地 质 系 他 师 承 中 国 9
地 质 调查 所 著 名科 学家 杨钟 健 进 行鱼 化 石研 究 。但是 刘 东 生一 直 的 梦 想 就 是 成 为 ~ 名 地 质 勘 探 。 15 9 4年 .国 家 提 出 治 理 黄 河 , 进 行水 土保 持工 作 。 当时 3 7岁 的 刘 东 生 决 定 离 开 古 脊 椎 所 去
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2001年 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 年2月13日)生于上海,江苏 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 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汉字激 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 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 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 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
王振义,内科血液学 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振义(1924.11.30- ),江苏省 兴化人,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 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 他在医学上的最主要贡献是首次利用全反式 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 在临床上极大地提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病人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2011年1 月14日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孟超,肝胆外科学
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孟超(1922年8月31日-),男,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 得者,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著名肝胆外科专家。1922年生于 福建省闽清县,马来西亚归侨,1949年毕业于 同济大学医学院。擅长疾病肝胆疾病的各种外科 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肝癌、肝血管瘤等疾病的外 科手术治疗,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 国科学院院士,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 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性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 -6 题。
国家需求是我最大的动力(节选)
----刘东生院士访谈录:
命题人:开封市祥符高级中学张佳
要和一流科学家在“一个锅里吃饭”
刘东生1942年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到重庆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中央地质调查所是中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近代科学研究机构。1913年,地质调查所成立,由从英国学成归来的丁文江任所长。地质调查所早期设在北京,后迁往南京。由于抗日战争的影响,又曾迁到长沙、重庆。从1913年地调所成立,到1950年撤消,这一中国最早建立的地质科学研究机构走过了37年的光辉历程。中央地质调查所是近代中国最早从事地质科研与教育的机构,它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民族独立和科学振兴的需要。
刘东生认为,中央地质调查所是解放前中国一流的科研机构,“地质调查所有三个职能,科研、地质矿产调查和人才培养。在地质调查所成立30周年的时候,当时物理学界、工程学界等的专家认为,当时的地质学是中国自然科学方面的带头羊。走向世界的前面。”
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作为国立研究机构的中央地质调查所,为何能一支独秀?“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它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了,比如抗战期间,发现了玉门油矿,对抗战发挥了很大的贡献,这是地质调查所的光荣。另一方面,在研究方面,它不停留在完成政府交办的任务上。它立足于中国实际,站在国际同行的水平,和世界一流科学家在一个锅里吃饭。”
“比如,杨钟健先生研究恐龙,以前国内没有人研究过,他一发现新奇的东西,就直接和德国古生物学家许耐(Huene)直接联系,发现和他所研究的欧洲的恐龙是一回事,他们两个人就有效地沟通了。这说明他们的研究工作是在一个水平上,杨钟健先生是站在国际同行之中、而不是之外的。”
这对今天的研究生教育有什么启发意义?刘东生说,“我现在鼓励研究生、年轻人,不要认为我们的研究工作和国际同行从事的工作是两回事,而应该认为,我们研究的是同一个科学问题。要真正做到‘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
“国家需求是我最大的动力”
刘东生所带领的“黄土研究”队伍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除了坚实的科研基础、前人的积淀、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等“秘诀”外,刘东生认为,“这里面,也有个机遇。我研究的是中国有特色的黄土。”
“说老实话,我觉得真正支持我们的力量,还是国家的需求,国家的建设,国家的发展,国力的增强,这些是我们的动力。国家需要我们做,我们就有信心。我觉得,只要国家需要我们,我们就不会有什么吃亏的感觉。这是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我自己问心无愧。”
“别人还以为我在说大话呢,”他愿意在这个春日的上午,面对着笔者的纸和笔而娓娓道来,并准确无误地转述给年轻的研究生们:
“我这样做是对得起人民。一个人在遇到最大的困难的时候,需要一个支持你的信念。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我们最大的信念,这些信念可以支持我们克服一切困难。”
“我不需要外国人来承认我,我们对祖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就好。我们对黄土区的老百姓无愧。我们吃了他们的馒头,我们给他们做了工作。”
“所以,有人问我们,你几十年来坚持下来的动力是什么?我说,国家的需求是支持我们研究的最大的动力。”
创新型国家建设时期的研究生教育
刘东生给研究生们上的课,就叫“创新型国家建设时期的中国地质科学”。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他
有独特的见解:()“创新型国家也可以理解为不断前进的国家,总有新东西出现的国家。我们不能靠别人替我们来研究、解决我们的困难。创新型国家建设,就是要自己来做创新,要自主创新。当然学习别人也是必要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最主要的是人才。”
那么,包括研究生教育在内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怎样才能适应这一国家战略?刘东生认为,最主要的,是要树立人才是第一位的观念,要树立未来观念。教育要和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这个非常要紧。
其次,要系统性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过去有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果我们今天正确理解,就是基础的训练,基础的科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要有正确的科学态度。”
“对现在的研究生,很多人有相似的感觉,就是基础还很不扎实。主要原因是本科教育不够扎实。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老一辈的人,进大学之后英文已经很好了,用不着在研究生阶段学英语,再花很多时间学基础课。现在,研究生要用一年时间上基础课,这无形中缩短了用于科研训练的时间,这就自然降低了质量。我希望大学本科的教育应该大大加强。学生们在大学阶段应该把基础打好,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一个题目作研究。外语应该在中学、大学学好。”
“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中。新的东西正在建立,旧的东西还在运行,中间会有一个空档,这改进需要一个过程。”刘东生说,“比如,英语要学好,教育部必须对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提出一个系统化的改进方案。单靠某一个大学、研究机构的努力是不够的。”
第三,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不断失败、不断前进的过程。就科学本身来说,需要知难而进。这就需要一个人不怕挫折、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比如某种药品,作了数百次试验后才成功。“我在中央地质调查所的图书馆搬书、做校对,当初看来并没多少意义,但对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在研究生培养中,要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和教育。
第四,身体很要紧。过去听前辈的学生们说,在国外,我们中国学生在大学里面比外国学生学习好,但工作之后,到作研究的阶段,外国人有可能几天几夜连续坚持做实验,都不在乎,但是我们好多中国学生身体就支撑不住了。所以人才的培养是全面的、全方位的过程,身体素质本身也很重要。
“我一般让年轻人放手干”
几十年来,刘东生培养了大批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学生及科研骨干,现都成为科研战线的领导和中坚。他说:“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一直与年轻人在一起,认识到培养人才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我的学生或比我年轻的一辈对我也很重要,教学相长嘛。在人才培养上,我一般让年轻人放手干,今后要靠他们争取更大的成绩。”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刘东生认为,“主要是要发挥研究生、年轻人的积极性。他愿意做什么,导师帮着做就好了。我研究什么工作,不是找研究生来做,我的研究生和我的科研并没有直接相关。”
“导师要放手,导师对研究生的责任是引导他们,要让研究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你对那个有兴趣,你才能做好。”刘东生说,他不赞成研究生帮导师干活的做法,但他认为,“导师从事一个大课题,和年轻人在一起做,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研究生也挺好。”
刘东生认为,对研究生来说,发现自我、超越自我是非常重要的。“有人从小志向就定了,有人在工作中发现自己,有人是在失败后发现自己在另外的方面是成功的。要发现自己的志趣、能力,在这个基础上超越自己。兴趣、恒心、勤奋,都是从发现自己这儿来的。只有发现自己了,才能有兴趣,才能做出贡献、才能更进一步超越自己,这是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气质和条件。”
刘东生说,现在对很多研究生来说,有些专业课在大学阶段学得不扎实,回到所里面也不能学,所以,在研究生院集中学习很有必要。此外,一些研究所圈子很小,在研究生院的圈子里面大得多,接触的面大一点,让学生接触的更广阔一点,通过接触、交谈一下对研究生更好一点。
对于研究人员上讲台的问题,刘东生说:我去讲一次课,要准备很久。许多在一线工作的同志很忙,要他们花长时间准备课程也不现实。目前研究生院实行的夏季学期制度,主要是搞一些专题讲座,这样可以将前沿热点问 给研究生们讲讲。学校里也有些学术活动,这个很重要,这方面受到的教育有时候很大。()
最后,刘东生院士自谦地说,这是他个人的经历和一些简单的想法,并不一定有普遍的意义,“希望对研究生院和未来的科学家们提供一点参考。”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