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绘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用点来绘画》教案

小学美术《用点来绘画》教案
-教学难点中的难点细节:在教授点的绘画技巧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不同大小、形状的点在纸上的视觉效果,通过实践来突破技巧应用的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用点来绘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点的存在和美丽?”比如,夜晚的星空、雨后的地面,都充满了点的元素。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点的绘画奥秘。
小学美术《用点来绘画》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用点来绘画》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了解点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运用点进行绘画的基本技巧。
2.通过观察和分析,学会运用不同大小、形状的点表达画面情感。
3.创作一幅以点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
-点的定义与分类:认识不同形状、大小的点,了解它们在绘画中的作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点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点的基本概念。点是绘画的基本元素,可以表达画面的明暗、质感、空间关系等。点是美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不同大小、形状和组合方式,丰富着我们的视觉世界。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幅具体的美术作品。这幅作品展示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点的运用来塑造画面效果。

2024年大班美术教案《拓印画》及反思

2024年大班美术教案《拓印画》及反思
专心
爱心用心3
大班美术教案《拓印画》及反思2
活动目标:
1、学会使用树叶进行拓印。
2、通过活动促进动手操作的能力、组合造型的能力。
3、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材料准备:
1、活动前捡各种形状的树叶,人手一张白纸、抹布、刷笔等。
2、幼儿已尝试过用树叶拼贴。活动设计:
一、根据活动前捡的各类树叶导入课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学生活跃了起来,相互说着魔术的神奇。
师:那老师来给大家变个魔术,好吗?
学生安静下来,注意力集中了。
师:看,我手中有张纸,两面都是空白的,(师出示一片树叶)现在老师要把这片树叶变到纸上去,告诉我,你想要什么颜色的?
生1:红色的。
生2:树叶变黄了,我想让它还是绿色。生3:我想让树叶上有各种颜色。
教室里笑了起来,说:“哪儿有彩色的树叶“
(三).总结
师:这节课玩得高兴吗?生:高兴.师:今天我们的方法叫拓印.(板书课题:拓印)师:你们觉得拓印有趣吗?生:有趣.(补充课题:有趣的拓印)师:大家下课后还可以去找更多有漂亮纹理的物品,把它变成美丽的画。教学反思: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们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并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动有趣的作品,课堂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反思这节课,有以下几点让师生共同受益.
许多物品有美丽的纹理,都可以拓印出来。电脑课件展示,让学生拓展思维。
师:大家觉得美吗?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你看看哪些可以用来拓印?
教师将物品按小组分发,让学生摸,体验纹理,找出能拓印的物品。师:下面大家可以选择你想拓印的物品,开始拓印吧。4.鼓励创造,体现个性。
师:在刚上课时,有同学想要彩色树叶,现在动手试试,看看谁能作业变得更漂亮.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时表扬,感染全体学生不断创新.结果:有的学生将树叶拓印成一朵盛开的花,有的印出彩色的树叶,有的将硬币印成五环??师:大家除了用蜡笔拓印还可以用什么拓印也能让花纹展现出来呢?生1:我今天没有带蜡笔,用铅笔侧着涂也可以印出花纹.生2:老师,我还有更好的办法,把东西直接盖在橡皮泥上,也能印出花纹.教师积极肯定学生做法.

美术第七课《新的实验》课件

美术第七课《新的实验》课件
美术第七课《新的实验》课件
目 录
• 课程介绍 • 实验一:色彩的探索 • 实验二:形状的创造 • 实验三:空间的构建 • 实验四:时间的表达 • 实验五:情感的传达 • 总结与回顾
01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掌握基本的实验技巧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习到如何进行 实验设计和操作,掌握实验的基本技 巧和方法。
情感的定义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 人的内心感受和主观体验。
情感的分类
情感可以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如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
情感的作用
情感对人的行为和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激发人的动力和创造 力,同时也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情感的表现手法
1 2
色彩表现
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如红色 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绿色代表生机等。
空间的表现要素
空间的表现要素包括透视、色彩、明 暗、线条等,这些要素通过不同的表 现手法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效果。
空间的表现手法
01
线性透视法
线性透视法是利用线条的变化来表现空间感的一种方法。通过调整线条
的长度、角度和交点等参数,可以营造出远近、大小、高低等不同的空
间效果。
02
色彩透视法
色彩透视法是利用色彩的冷暖、明暗等变化来表现空间感的一种方法。
时间的基本知识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顺序和持 续性,是客观存在的,是物质的
一种基本属性。
时间具有一维性,是不可逆的, 总是从过去、现在流向未来。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常用的时 间单位有小时、分钟、天等。
时间的艺术表现
时间可以通过绘画中的色彩、 线条、构图等元素来表现。
时间的流逝可以通过描绘光影 变化、季节更替、人物成长等 来表现。

高中美术绘画领域教学策略研究---- 绘画模块课程设计

高中美术绘画领域教学策略研究---- 绘画模块课程设计

高中美术“绘画”领域教学策略研究---- 绘画模块课程设计一、认识模块教学的特点制定模块课程实施方案新的高中美术课程提出模块教学方式,其理念和内容 ,是一个新的课题。

近几年来,美术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制定出合理的模块课程实施方案,可以使理想课程现实化,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模块化课程的特点:“在教法上强调知能一体,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集中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式、方法、方案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以实现具体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

(一)模块教学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模块教学可以理解为一个教育“专题”,如工艺专题、绘画专题等。

学习内容相对集中在一种表现形式上。

教师要对一个学期的教学进行统筹安排,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习作和创作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和教学进度。

教师要自主地按需组合教学内容,使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

(二)模块教学强调学生的实际体验以往的高中美术课,在一本教材中囊括欣赏课和各种实践类课程,学生很难留下几张完整、像样的作业。

高中模块课程的开展,使学生有较为充分的时间,围绕一种美术形式进行深入的学习,为学生认识、理解美术知识和初步掌握一种美术技能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美术模块教学中,鉴赏占 20%,教师应重视将欣赏的效果作用于创作,提高作业质量。

(三)模块教学使高中美术课程更具魅力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能有一两幅相对完整的绘画作品挂在家中,学会美化生活、装饰环境的本领,学生能掌握一门美术技能,培养一种爱好。

教师能为学生的爱好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引领和指导。

二、如何制定绘画模块课程实施方案(一)把握原则,明确教学目标1. 保证课时,才使学生有选择的可能,才能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的过程。

2. 巧定内容,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愿望。

(选择与学生生活结合密切的内容或主题吸引学生)3. 教材作为参考,重要的是发挥教师自己的创造性。

(二)把握资源,因地制宜1. 教师资源:发挥教师自身专业特长,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资源,大展身手。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教学设计)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教学设计)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色彩搭配对心情的影响?”比如,看到温暖的橙色和黄色,是否会感到温馨舒适?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色彩和谐的奥秘。
2.教学难点
(1)色彩搭配的实际运用:学生在理解色彩和谐原理后,如何在绘画过程中灵活运用,实现色彩搭配的和谐统一;
(2)情感表达的深度:如何通过色彩搭配,使作品传达出更丰富的情感和内涵;
(3)创意思维的拓展:引导学生跳出传统思维,激发创意,将色彩知识融入个性化创作。
举例:针对色彩搭配的实际运用难点,教师可设计分组讨论、示范讲解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搭配技巧。如让学生尝试将互补色运用于描绘同一主题,观察并讨论不同搭配效果,以突破这一难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色彩和谐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色彩和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绘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色彩和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画一画我们的学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一年级上册

画一画我们的学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一年级上册

第3课《画一画我们的学校》教案设计第3课时对应的小问题及课时教学目标小问题:如何通过绘画或手工的形式展现美丽的校园?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校园,感受校园的美,培养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2.让学生学会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校园的景物,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观察力。

3.通过小组或集体制作校园模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激发学生对班集体和学校的新希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校园,掌握绘画的基本方法,能画出校园的景物。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能通过多种材料制作校园小角落的模型。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画面中合理分配主题形象和细节,表现出校园的美。

怎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对校园的未来有新的希望和创意。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准备绘画工具,如彩笔、画纸等。

制作校园模型的材料,如纸板、橡皮泥、胶水等。

校园场景的图片或视频。

绘画工具,如彩笔、画纸等。

根据本课内容准备好绘画或手工的工具材料。

学习情境提问:学校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引导: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们一起发现校园的美!思考并回答问题,跟随老师的引导进入学习情境引发学生对校园的关注,激发他们发现校园美的兴趣问题导入(艺术欣赏)展示校园图书馆、操场、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等校园场景图。

提问:说一说学校里最喜欢的地方?观察图片,畅谈对校园的感受和喜爱之情通过欣赏校园场景图,引导学生感受校园的丰富多彩,激发他们对校园的喜爱之情环节一(感知体验)组织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实地游览校园,或者通过视频游览校园美景。

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的景物,感受校园的美。

实地游览或观看视频,观察校园景物,感受校园美让学生亲身感受校园的美,为后续的绘画和制作积累感性认识环节二(感知体验)1.认识绘画工具,展示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工具。

2.连线游戏,让学生将绘画工具与涂抹效果图进行连线,了解不同工具在画面中呈现的肌理效果。

3.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工具进行简单的涂抹,感受其特点。

《流动的颜色》教学反思--

《流动的颜色》教学反思--

《流动的颜色》教学反思–《流动的颜色》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颜色的混合和流动的原理。

学生能够掌握使用水彩颜料进行绘画的基本技巧。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创作,体验颜色的流动和变化,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颜色的混合和流动的原理,以及水彩颜料的使用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验和创作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颜色的混合和流动的原理,以及水彩颜料的使用技巧。

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颜色的流动和变化。

创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实验和创作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流动感的艺术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讲解:讲解颜色的混合和流动的原理,以及水彩颜料的使用技巧。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混合在一起,观察颜色的流动和变化。

创作: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创作,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颜色的混合和流动的原理,以及水彩颜料的使用技巧。

二、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了解了颜色的混合和流动的原理,掌握了使用水彩颜料进行绘画的基本技巧。

在实验和创作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颜色的流动和变化,培养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颜色的混合和流动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的组织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课题画一画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课题画一画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3、课题画一画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设想:《摸一摸、画一画》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课)。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摸一摸、画一画》中指出:“教学活动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

”《摸一摸、画一画》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验感觉、探索感觉、表现感觉,培养学生抽象的造型能力和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摸一摸、画一画》2、通过摸实物来感受,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

《摸一摸、画一画》三、教学流程:1、以“拍手”进行身体感触,体验“感觉”,探索“感觉”是否可以表现。

2、展示第一次尝试表现的作品,引导发展表现“感觉”的方法。

3、引导探究表现“感觉”的方法。

4、展示第二次作品、发现更多的表现方法。

5、欣赏范作,启迪更多的表现方法。

6、组织学生体验更多的触觉。

7、自由表现“感觉”。

8、交流作品,汇总表现“感觉”的形式。

9、小结,延伸教学活动。

————体验感受片段1:师:同学们,请跟教师做动作(拍手)生:(很兴奋,并认真地跟着老师“拍手”,由慢到快。

)师:好,请来说说刚才拍手时有什么感觉?生1:手感到很痛。

生2、手很麻、很酸。

生3、手有火辣的感觉。

生4、拍手时心情很激动……师:很好!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感觉,能不能把这种感觉画出来呢?(老师让学生尝试着画“感觉”,虽然第一次的作业并不理想,甚至有些学生是课无所适从,但从游戏活动中学生已经体验到“感觉”了,只是他们的表现意识还很模糊。

)以“拍手”这一游戏活动导入体验“拍手”时的感受,明白“感觉”是可以表现的。

同时针对课程的陌生与抽象,教师必须正视学生在经验世界的贫乏,允许学生暂时的“不会画。

”引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片段2:(完成第一次活动后,学生已经明白“感觉”是可以表现的。

实验绘画教学设计

实验绘画教学设计

实验绘画教学设计引言绘画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形式,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和表现,可以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想法。

在绘画教学中,实验教学设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独特的绘画技巧和风格。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实验绘画教学设计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艺术品味。

一、实验绘画教学设计的意义实验绘画教学设计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想象力。

在实验绘画教学中,学生将被鼓励尝试各种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巧,探索新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方式。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发展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风格,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二、实验绘画教学设计的步骤1. 创造性启发:在教学设计的初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创造性的启发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观察自然景物、绘画大师的作品等。

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2. 材料和技巧的介绍:在实验绘画教学设计中,学生将有机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巧,例如水彩、油画、素描等。

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这些材料和技巧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以及它们在艺术中的应用。

3. 实践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将被鼓励进行实践探索,尝试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绘画任务,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

同时,教师还需要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改善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

4. 创作展示:在实验绘画教学设计的最后阶段,学生将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小型的创作展览,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这将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创作,并提高他们对绘画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实验绘画教学设计的优势实验绘画教学设计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开放性:实验绘画教学设计鼓励学生表达个人的创作思路和想法,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表现方式。

这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将帮助学生培养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 多样性:实验绘画教学设计提供了各种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巧供学生选择,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艺术需求。

美术教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美术教学设计(通用1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美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学设计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由幼儿园转入小学,习惯比较差,易失去注意力。

2、学生的绘画习惯养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3、美术课的课堂常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内容,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指导。

4、学生来自不同的幼儿园,所学技能与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差别。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方面。

本学期美术共20课,教材的内容充分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异为目的,形式多种多样。

内容丰富,从而使学生的头脑中逐渐形成简单、具体的形象。

本学期在绘画的具体形象上有所要求,学习一些简单的简笔画,把基础打实。

1、全册教学目标要求: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

2、知识教育要点:(1)认识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色。

(2)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

(3)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

(4)欣赏祖国风光和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3、能力培养要点:(1)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想象过渡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

(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

(4)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

4、审美教育要点:(1)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美术:《新的实验》教案设计

美术:《新的实验》教案设计

美术《新的实验》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新的实验》作品的背景、作者及其艺术风格,分析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实践,学生将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1.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创新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章以《新的实验》为例,引导学生了解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通过分析作品的形式、色彩、线条等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主义美术的基本风格。

2.2 作品欣赏:介绍《新的实验》的作者、创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展示作品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

2.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新的实验》的作品特点及其艺术风格。

难点:如何将现代主义美术的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新的实验》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整体造型、色彩、线条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讲解与示范:分析《新的实验》的作品特点,讲解现代主义美术的基本风格,并在课堂上进行示范。

3.3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现代主义美术的手法进行绘画创作。

3.4 作品展示与评价:第四章:教学反思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新的实验》的作品特点及其艺术风格?是否能够将现代主义美术的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针对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第五章: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收集其他现代主义美术作品,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并简要介绍作品的特点及其艺术风格。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学生评估:通过课堂表现、作品展示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本次课程中对《新的实验》的理解程度以及现代主义美术技巧的应用能力。

6.2 教学方法评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讲解、示范和互动环节,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相关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探索《新的实验》作品以外的现代主义美术流派和代表作品,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小学美术《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美术《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3.色彩的魅力:学习色彩的混合、搭配和表现,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画面和表情,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以上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小学美术《单元教学设计》教案之核心素养目标,依据新教材要求,从学科核心素养角度出发,设定以下目标:
-色彩混合:学习红、黄、蓝三原色的混合,掌握间色和复色的形成。
-色彩搭配:学会色彩搭配原则,如对比色、互补色等,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
-色彩表现: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如温暖、寒冷、快乐、忧郁等,营造画面氛围。
(4)有趣的动物:重点观察和描绘动物的特征、动态和表情,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
-动物特征:观察并描绘动物的头部、身体、四肢等特征,如狮子的鬃毛、大象的耳朵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美术是通过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达情感和创意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够美化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但在讨论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由于缺乏自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鼓励这些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5.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描绘家园、瓶瓶罐罐等教学内容较感兴趣,而对色彩和动物的描绘相对较弱。针对这一点,我将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对色彩和动物描绘的训练。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使其能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发现并欣赏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
2.
3.
时控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导入3分钟
讲新课8分钟
步骤、方法讲解:
学生说步骤、
教师示范方法。

课前准备:播放PPT,背景音乐
PPT播放古今中外美术绘画作品。

一、导入:
导言:
大屏幕上播放的作品是美术门类中哪种类型?--------
绘画。

我们已经对美术的发展和许多大师的作品有了了解,
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齐白石徐悲鸿等等,
也有在美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毕加索、梵高等画
家,还有许多现在艺术流派的作品。

美术的发展有大
师的时代、他们如同高山让人仰视可望不可及,毕加
索到马蒂斯出现一批新的流派,就如平地拔起的丘陵
各自有着自己的风格。

现在,美术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具有普及性,美术创作
更接近人们,大家在探索、实验、创新,例如波普艺
术应用到广告与装饰中,作为美术学习我们也在尝试
和实验新的创作手段。

二、讲新课:
PPT出示课题:实验绘画——色彩肖像画
(一)欣赏、回顾
今天我们也做一种尝试:实验绘画。

我们已经介绍这种用小格放大,拼贴游戏式的绘画方
法,以前给大家欣赏过这方面的作品,这种方法对没
有上过美术院校的你,创作美术作品变得很容易实
现,这也是在尝试、实验。

边讲解边播放实验绘画作品。

(二)创作方法、步骤:
创作方法:选好题材和素材、利用电脑技术加工提炼,再造
型。

绘画步骤:
1.画格剪裁:
将图片画好小格标顺序号,按人数平均裁好小块。

2.标号翻转:
签字笔在小块画纸粗糙的一面下方按老师发给的图片号
码用签字笔标注、写姓名后水平(左右)翻转画纸。

按比例准确地将照图片上的图形用铅笔打稿画在画纸上
(打田字格的方法)。

3.着色方法:油画棒着色,介绍油画棒特性覆盖性、益修改。

色相、纯度、明度力求准确,先浅后深,可以画好后将图片放
在画纸上对比调整。

教师示范:强调油画棒与彩铅笔的特性与区别,示范油画棒涂
色均匀、渐变色过渡,色彩灰度调整方法。

1.学生进入教室
后就做,聆听音
乐、观看美术作
品,调整情绪,放
松心情,进入美术
学习状态。

2.回顾美术绘画
作品和流派、以往
知识。

3.回顾以往的学
习内容,欣赏作
品。

学习油画棒创作
绘画作品的方法。

观看教师示范。

1.课前准
备是为了
引导学生
情绪进入
美术课学
习状态。

2.欣赏作
品,引发
创作兴趣
3.学生尝
试实验绘
画的创作
方法,由
小见大,
由浅入
深,逐渐
提高造型
能力、色
彩技法能
力及创作
水平。

学生实践20分钟-25 三、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要求:
1.每桌6位同学一组,右面第一位是组长负责,检查
标号及方向正确,着色均匀准确。

收作品按由小到大
顺序排列。

2. 每人4-7块,要求造型比例准确,色彩注意明度、
色相、纯度过渡色等力求准确。

在规定的时间画完,粘贴在画板上
3、课代表调整画面。

其他同学收好学具。

学生尝试实验绘
画创作。

4. 这种
尝试使绘
画创作变
得更简
单、易操
作、出效
果、学生
体验到成
就感。

讲评、总结
3分钟四、课堂总结:
学生自评、互评
启发学生思考:
谈谈在集体合作创作中,每个人在造型比例掌握上对
整体形象的影响和作用?
这种方法学习对今后绘画水平提高具有意义?
教师总结:我们尝试实验绘画,对于美术作品的多元
化和新的形式的产生,我们要看到胆创新的一面,要
有包容之心、存在就有它的价值,要具有大美术观。

学生欣赏自己的
作品,评价、谈体
会。

体验集体
创作乐
趣,培养
集体创作
的团队意
识。

课后拓展1分钟看得出我们在创作中体会很多,也很享受美术。

在下一环节,我们将学习用水彩画的方法继续我们的
实验绘画,希望大家课后关注水彩画技法。

. 学生课后观察、
思考。

给学生引
到一个新
的空间去
探索
课后反思:
1.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课堂反馈。

2.学生创作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办法。

3.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学中的闪光点,加以固化(案例、教学故事、论文校本课程素材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