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盘点中国园林发展历程

盘点中国园林发展历程

盘点中国园林发展历程展开全文中国、西亚和古希腊这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

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赞中国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说:“一切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如果幻想也有原型的话)。

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库,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18世纪英国宫廷建筑师威廉姆·钱伯斯也称赞说:“中国花园的实际设计原则,在于创造各种各样的景,以适应理智的或感情的享受的各种各样的目的。

”1、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中国的园林文化成熟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

最初的形式是“囿”或“苑囿”。

即圈出一块空地,让草木鸟兽在其中自然生长繁育,并挖池筑台,供帝王和大臣们狩猎和游乐。

此时的“圃”、“园”和“苑”、“囿”呈现不同的价值功能:前者主要是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而“囿”“苑”则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园林艺术虽然和精神文明密切相关,但物质文明是它的基础,园林的建造和管理,必须依赖于蓄养、种植乃至建筑等物质生产技术。

商周时代的园林文化带有原始古朴的特点,基本上是天然状态的地形、地貌和自然风物,人工因素极少,具有浓厚的自然野趣。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园林开始有了成组的风景,即有土山又有池沼和台。

自然山水的主题开始萌芽,并且在园林中构亭营桥、栽花种树,中国园林的构成要素都已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

在中国园林美的历程中,秦、汉以前是第一大阶段,而秦、汉的苑囿体现了第一阶段的最高成就。

秦统一中国后,在国都咸阳大兴宫室,以炫耀文治武功。

又在渭南建上林苑,置离宫别馆。

但一座阿房宫,就“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史记·秦始皇本纪》)。

阿房宫赋图汉代是中国园林史上的第一次飞跃,其表现之一是营建规模更加宏大。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

2
严。例如,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等
3
私家园林则是以文人雅士的宅院为基础,以小巧玲珑、精致雅致为特点。 其布局紧凑,景致细腻,多以山水花木、亭台楼阁等为主,体现出文人的
清雅与品味。例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
寺庙园林则是以寺庙为中心,融合了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营造出一 种宁静、神秘的氛围。其特点是布局规整,植物繁茂,以佛道教义为主题,
历史发展
1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周时期,当时出现了囿 和圃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园林的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逐步形成了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等不同类型的园林
皇家园林是以皇家禁苑为基础,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其特点是规模宏大, 建筑华丽,植物种类丰富,以山水布局为主,展现出皇家的富丽堂皇和威
饰,都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平
3
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儒家思想:儒家 思想强调中庸之 道和礼乐文化, 对中国古典园林 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在园林布局 上,讲究对称与 均衡;在园林题 词上,注重道德 教化与人文关怀
道家思想:道家 思想追求自然无 为和天人合一的 境界,影响了园 林师法自然的设 计理念以及崇尚 清静、幽雅的园 林氛围
文化内涵:中国古典园林不仅是 自然景色的展现,更是文化的传 承与表达。通过园林的布局、建 筑的形式以及题词、书画等元素,
传达出浓厚的文化内涵
1
2
3
4
5
诗情画意:园林中的景致常常以 诗词、画境为灵感来源,通过借 景、对景等手法,创造出富有诗
意的画面
细节之美:园林中的每一个细节 都经过精心设计,无论是花木的 种植、山石的摆放还是建筑的装 Nhomakorabea4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一、引言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世界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不仅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象征。

本文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进行梳理,分析其风格变迁及成因,以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独特艺术形式。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沿革1.萌芽期:商周至汉代商周至汉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萌芽期。

这一时期的园林主要以皇家园林为主,如汉代的上林苑、建章宫等。

这些园林规模宏大,布局严整,显示了统治者的威严与尊贵。

2.发展期:魏晋至唐代魏晋至唐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期。

随着士人阶层的兴起,私家园林逐渐崭露头角。

这些园林以山水为骨架,建筑为点缀,体现了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

如王羲之的兰亭、谢安的东山等。

3.成熟期:宋代至清代宋代至清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期。

这一时期的园林在布局、建筑、山水、植物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宋代的艮岳、清代的颐和园、圆明园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特点1.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它以自然山水为骨架,通过人工手段进行改造和点缀,使自然美与人工美相互融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

2.诗情画意的表达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诗情画意的表达。

它通过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创造出富有诗意的景观。

同时,园中的景题、景联、景诗等也丰富了园林的文化内涵,使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四、总结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以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诗情画意的表达等风格特点,成为了中华文明的精神象征。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借鉴和学习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贯穿了多个历史时期。

下面将从六个时期,即商周时期、汉代、隋唐时期、宋代、元代和明清时期,分别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

1.商周时期商周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萌芽期,主要的园林形式是囿和宫室。

囿是指利用自然山水林木等元素所构成的皇家园林,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洛阳的囿。

宫室则是指城市中的园林建筑,这一时期也有一些私人园林开始出现。

2.汉代汉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兴盛时期,园林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出现了池、台、山、石等元素。

汉武帝时期,皇家园林规模空前,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林苑。

同时,私人园林也开始流行起来,一些士大夫阶层的人开始营造自己的园林。

3.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融合时期,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园林的形式和内容出现了新的特点,佛教园林的出现加速了唐宋园林的发展。

隋唐时期,皇家园林达到了鼎盛,其中最著名的是长安城的皇家园林。

同时,私家园林也开始繁荣起来,一些文人墨客开始参与到园林的营造中来。

4.宋代宋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致时期,园林的设计和建造都出现了空前的精致和优美,出现了写景园林和文人园林等新的园林形式。

宋代园林注重山水的表现,强调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一。

宋代的皇家园林如艮岳、寿山等成为后世园林建造的典范。

同时,私家园林也开始在设计和意境上追求精致和优美。

5.元代元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蜕变时期,由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园林的形式和内容出现了新的蜕变,出现了山水园林和写意园林等新的形式。

元代园林以自然为主,追求简朴和自然,着重于山水的再现和意境的表达。

元代的皇家园林如北京的北海公园、琼华岛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同时,私家园林也开始追求更加个性化的发展。

6.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总结时期,园林的形式和内容在宋元的基础上更是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出现了宫廷园林、江南园林等许多不同地域和类型的园林。

明清两代的皇家园林如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等以其规模宏大、设计精美而著称于世。

我国园林发展历史阶段

我国园林发展历史阶段

一、发展简史(一)、我国园林起源于商周时期商周时的园林叫做“囿”,是供帝王、后妃、大臣及奴隶主贵族们游览、观赏及打猎的地方。

从商周到秦代,“囿”的范围一般都很大,《孟子》中记载,周“文王有囿方七十里”,“囿”中饲养珍禽异兽,栽种名贵花木,还要修建大量的楼台殿阁,供统治者享受。

(二)、秦汉时期大筑宫苑秦汉时,帝“囿”改称“苑”或“苑囿”、“宫苑”。

“苑囿”就是古代的帝王园林。

秦汉时期“苑囿”规模极大,如《三秦记》中记载,秦时在咸阳筑上林苑,“作长池,引渭水……筑土为蓬莱山。

”汉武帝把秦的上林苑又扩大充实,在园中建离宫七十余所,名花异草、珍禽异兽莫不具备。

汉武帝又经营了规模更为宏大的甘泉苑,周围五百四十里,苑内宫殿楼台不下百余处。

他还在建章宫内开辟了太液池,池中造海上三座仙山“蓬莱”“瀛洲”“方丈”,开创了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主要模式,此种造园手法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模仿,延续了两千多年。

(三)、魏晋的转型时期这一方面是受我国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动荡,玄学受崇。

这一时期佛教已传入中国,受宗教玄学思想的影响,当时贵族士大夫阶层追求精神解脱,陶醉于山水园林之中,尤其钟爱自然山水。

(四)、唐宋为成熟时期唐宋时期是我国造园艺术的成熟时期。

这一时期,不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人园林,都规模空前。

唐时的大明宫、兴庆宫、华清宫,宋时的艮岳等,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建筑辉煌。

(五)、明清时期为造园高峰明清时期造园艺术达到高峰。

这一时期,一是造园理论成熟。

明末吴江人计成是我国杰出的造园艺术家,他著的《园冶》一书,是我国最杰出的一部造园艺术专著,从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叠石、借景等十个部分,全面评述造园手法艺术和经验技巧。

二是园林规模前所未有。

二、中国园林特点概括起来主要为三大方面:一是崇尚自然,二是追求三境,三是构景手法多样。

(一)、崇尚自然中国园林艺术的灵感来源于自然山水,“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式造园艺术的基本准则。

中国园林概述

中国园林概述
除此外还有其他风格的造园手法,例如上海的凡 尔登公园(现国际俱乐部)和法国公园的沉床园, 都具有法国勒诺特式风格;河南鸡公山的颐楼和无 锡锡山南坡的水阶梯,显然具有意大利台地园风格; 上海的汇山公园(现杨浦区劳动人民文化宫)局部 风景区是荷兰式的风格。
新中国诞生后,不少城市人民政府把原来仅供少数 人享乐的场所改造为供广大人民群众游览、休息的 园地,很少新建公园。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我国 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城市 园林绿化也由恢复变成有计划、有步骤的建设阶段。 许多城市开始新建公园,加强苗圃建设,进行街道 绿化,并开展工厂、学校、机关等单位以及居住区 的绿化,使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由于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和经济工作上的失误, 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国民经济建设面临严重困难, 转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时期,在严重困难 的形势下,园林绿化的资金大大压缩,建设工程被 迫停了下来。片面强调“园林综合生产”、“以园 养园”,出现了公园农场化和林场化的倾向。
在“文化革命”中借口反对“封、资、修”和破 坏“四旧”,园林绿化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城市中 特别是居住区、单位庭院内的绿地大量被侵占,与 此同时,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机构、科研院校也遭 到厄运。中央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已陷于停滞。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
萌芽期—形成期—转折期—成熟期—高潮 期—变革期—新兴期 萌芽期:殷、周
园林雏形——园、圃、囿(台) 功能:狩猎场地—游乐、礼祭—游观 代表:周文王灵囿 形成期:秦、汉
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 代表:阿房宫、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 一池三山:太液池、蓬莱、方丈和瀛洲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自然山水园林 寺庙园林
成熟期 : 隋、唐、宋
山水建筑宫苑、 自然山水园林 、写意山水园林 代表:王维“辋川别业”、白居易“庐山草堂”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到宋代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到宋代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及园林特点?一、生成期——商、周、秦、汉(公元前16世纪——公元220年)概述: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商、周、秦、汉。

商、周为奴隶制国家,奴隶主贵族通过分封采邑制度获得其世袭不变的统治地位。

贵族的宫苑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滥觞,也是皇家园林的前身。

秦、汉,政体演变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确立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的统治,儒学逐渐获得正统地位。

以地主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大帝国形成,相应地,皇家的宫廷园林规模宏大、气魄浑伟,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

特点:1. 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

2. 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

3. 由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山川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再加上神仙思想的影响,大自然在人们的心目中尚保持着一种浓重的神秘性。

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概述:小农经济受到豪族庄园经济的冲击,北方落后的少数民族南下入侵,帝国处于分裂状态。

而在意识形态方面则突破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呈现为诸家争鸣、思想活跃的局面。

豪门士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以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的统治,民间的私家园林异军突起。

佛教和道教的流行,使得寺观园林也开始兴盛起来。

形成造园活动从生成期到全盛期的转折,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大发展的基础。

特点:1. 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直接影响下,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由单纯地摹仿自然山水进而至于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

2. 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上消失或者仅保留其象征性的意义,生产和经济运作则已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惟一的功能。

3. 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异军突起,集中地反映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4. 寺观园林拓展了造园活动的领城,一开始便向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园林发展史发展史

中国园林发展史发展史

明清北方皇家园林 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区别
• 皇家园林: 宏伟壮观,富丽堂皇; 建筑形体高大华美、厚重封闭; 意境较多社会伦理成份。
颐和园
• 私家园林: 灵活布局,以小见大; 手法细腻、玲珑精致、 淡雅幽静;
南京瞻园 意境多表现文人士大夫 怡情自然山水的情绪。
上海豫园快楼
拙政园
•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个时期,中国园林发 生的变化是空前的。园林为公众服务的思想,把园林作为 一门科学的思想得到了发展。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 国的传播,清朝末年便出现了首批中国自建的公园。辛亥 革命后,北京的皇家园囿和坛庙陆续开放为公园,供公众 参观。许多城市也陆续兴建公园,如广州的中央公园、重 庆中央公园、南京的中山陵等新园林。到抗日战争前夕, 在全国已经建有数百座公园。抗日战争爆发直至1949年, 各地的园林建设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
中国园林发展史
一、中国传统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 1、从苑囿到园林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畋猎-囿-苑-园林)
• 2、形神兼备,诗情画意 ——唐宋时期
• 3、南北竞秀,兼收并容 ——明清时期
在奴隶社会为适应奴隶主狩猎的需求而 产生了囿
• 囿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1、四周有墙

2、园内养禽兽
商周时期开始人工囿苑的营造
唐宋时期
• 大型宫庭园林 • 文人府宅园林 • 邑郊公共园林
园林设计从模仿自然走向写意山水
• 形成以山水画为蓝本,诗词 为主题,以画设景,以景入 画,寓情于景,寓意于形, 以情立意,以形传神的造园 风格。
• (四)成熟期
中国园林在隋、唐时期达到成熟,这个时期的园林主要 有隋代山水建筑宫苑、唐代宫苑和游乐地、唐代自然园 林式别业山居和唐、宋写意山水园、北宋山水宫苑。

中国园林发展史

中国园林发展史

中国园林发展史中国园林有着三千年的历史,从殷商时代开始。

各个时代的有各自的特色。

一、商周的“囿”——园林的雏形[萌芽期]园林最初的形式为“囿”。

“囿”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加以范围,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还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们狩猎和游乐。

“囿”是园林的雏形,除部分人工建造外,大片的还是朴素的天然景色。

二、秦汉时的宫苑和私家园林[形成期]秦汉建筑宫苑和私家园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了大量建筑与山水相结合的布局,我国园林的这一传统特点开始出现了。

历史上有名的宫苑有:“上林苑”、“阿房宫”、“长乐宫”、“未央宫”等。

这一时期,寺院园林也极兴盛。

三、隋、唐、宋宫苑与唐、宋写意山水园[成熟期]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的全盛时期,宫苑园林在这时有很大的发展。

由于南北方的园林得到交流,北方的宫苑也向南方的自然山水园演变,成为山水建筑宫苑。

这个时期有很多著名的宫苑。

唐宋时期山水诗、山水画很流行,这必然影响到园林创作,诗情画意写入园林,以景入画,以画设景,形成“唐宋写意山水园”的特色。

由于建园条件不同,可以分为以自然风景加以规划布置的自然风景园和城市建造的城市园林。

唐宋时期山水诗、山水画很流行,这必然影响到园林创作,诗情画意写入园林,以景入画,以画设景,形成了“唐宋写意山水园”的特色。

由于建园条件不同,可以分为以自然风景加以规划布置的自然风景园和城市建造的城市园林。

唐宋写意山水园开创了我国园林的一代新风,它效法自然、高于自然、寓意于景、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为明清园林,特别是江南私家园林所继承发展,成为我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

唐代的私家园林也很兴盛。

唐代的园林主要集中在长安、洛阳。

北宋园林多集中于东京汴梁和西安洛阳两地。

南宋政治中心南移,临安是南宋的都城,西湖及其周围兴建园林之多不可胜数,其中皇家苑囿不下十处,其余则分属寺庙园林和朝贵们的私园。

四、明清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高峰期]明代宫苑园林建造不多,风格较自然朴素,继承了北宋山水宫苑的传统。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一、先秦时期(起源阶段)1. 起源背景2. 功能特点- 这一时期园林的功能以实用为主,如狩猎、通神等,但也开始有了初步的观赏游乐性质。

二、秦汉时期(发展阶段)1. 园林规模与类型的发展- 汉代的园林类型更加丰富,除了宫苑外,还有私家园林的出现。

西汉的上林苑是这一时期宫苑的代表,它是一个大型的皇家园林,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有灞、浐、泾、渭、沣、滈、涝、潏八水出入其中。

苑内有众多的宫、观等建筑,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一个集游憩、居住、朝会、娱乐、狩猎、通神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

2. 园林造景手法的初步形成- 在造景手法方面,秦汉园林开始注重对山水的利用和改造。

例如上林苑中,既有天然的山水地形,又有人工开凿的池沼,如昆明池。

同时,园林中建筑的布局也开始与山水相结合,形成了初步的山水园林格局。

而且,在植物配置方面,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规划,上林苑内种植了大量的奇花异木,种类繁多。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转折阶段)1. 社会背景对园林发展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思想文化却非常活跃,玄学兴起,佛教传入并逐渐兴盛。

这种社会文化背景对园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士大夫阶层在政治上不得意,往往寄情于山水,追求自然之美。

2. 园林风格的转变- 园林风格从秦汉时期的宏大、华丽向自然、质朴转变。

私家园林大量兴起,如石崇的金谷园。

金谷园位于洛阳城西北郊的金谷涧中,园内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蔽翳,还有水碓、鱼池等景观。

园主在园中过着饮酒赋诗的生活,园林的设计注重自然山水的营造,追求一种清幽、淡雅的意境。

四、隋唐时期(兴盛阶段)1. 皇家园林的繁荣-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唐代的大明宫是当时最重要的皇家宫殿园林之一。

大明宫位于长安城北的龙首原上,建筑宏伟壮丽,园林景观丰富。

太液池是大明宫的重要水景,池中有蓬莱山等岛屿,象征着海上仙山,体现了秦汉以来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传统布局模式。

中国园林发展史发展史

中国园林发展史发展史

庐山草堂
• 另一方面,该时期文人士大夫长期为官于都市,官务之余, 他们渴求有一个自由舒适的场所可供随时抚慰劳倦的身心 , 或需要一个隐秘的天地可以接纳文人墨客诗酒聚会 ,于是 城市园林便迅速崛起 。当时京城长安城郊的樊川、杜水之 间 , 园林密布,号称“东都 ”的洛阳城内外亦遍布私园。 由于城市私园的主人大多饱读诗书、文化素养较高 , 因此 他们在景观设计和园林生活上必然多下功夫 , 以白居易为 代表的文人士大夫 ,其造园的目的首先是出于自身休闲的 需要 ,是自娱而非娱人 ,故不必为了声望或炫耀而大兴土 木 ,规划布局、景观修造都遵循简淡的原则 ,不追求房舍 亭阁的繁复和华美 。 白居易的《闲居自题》诗说:“波闲 戏鱼鳖,风静下鸥鹭 。寂无城市喧,渺有江湖意 。”履道 里宅园中水占了五分之一 ,竹占了九分之一 , 四望渺弥苍 翠 ,故居于城中而有水乡之感 。园中还建有琴亭、石樽、 中岛亭、环池路等用于游园赏景的园林小品 。此外 ,他命 乐童登中岛亭奏乐的做法为后世园林创设戏台和曲房提供 了依据 ,而音乐、戏曲的渗入也使得物质的园林从此具有 了更多的精神内涵。
魏晋南北朝时期
• 寺庙园林的产生与繁荣 • 文人园林的兴起
金谷园
魏晋南北朝时期 ,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化思想领域异常活跃 ,佛教的渗透和清淡玄 学的盛行 ,又为隐逸清静或及时行乐的生活主张提供了理论依据 。私家园林作为 一个与世暂绝的个人展地 ,作为一个自由自在的私密场所 ,逐渐赢得了众多名士 文人的青睐 , 因此 , 园林的崛起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这一时期的园林虽然主要还 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基地,但在讲究奢华或喜好艺术的文人的治理下, 已不乏游乐 观赏的内容。 如西晋以奢侈闻名的石崇 ,有金谷园建于洛阳 ,“却阻长堤 ,前临清渠 。百木几 于万株 ,流水周于舍下 。有观阁池召 ,多养鱼鸟。家素习技,颇有秦、赵之声 。 出则以游目弋钓为事 ,入则有琴书之娱 。”可见园中有水有树 ,有鸟有鱼 ,还有 一班艺伎可供赏乐之需。

园林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园林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园林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园林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以下是园林专业在中国的主要发展阶段:1. 古代园林艺术(公元前1046年-公元221年):•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商代和西周时期。

•周代的皇家园林,如西周的岐山园和东周的樊仲谋园,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园林建筑。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和富豪逐渐兴建私家园林,展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审美追求。

2.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隋唐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鼎盛时期。

•隋唐皇家园林以大明宫为代表,形成了具有宏伟规模和精湛技艺的园林风格。

•文人雅士兴起,提倡山水田园诗意,私家园林多以山水画意为主题,如李白的梁甫吟园。

3. 宋元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宋代园林注重以水为中心的园林设计,形成了具有独特特色的水景园林。

•宋代文人雅士推崇“山水田园”的理念,形成了园林诗意的风格。

•元代的园林风格更加开放,注重营造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4.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1911年):•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更加注重造型和装饰,以苏州的拙政园、留园为代表。

•清代园林注重庭院布局和山水构图,形成了清代园林的特有风格,如颐和园、圆明园等。

5. 现代及当代(20世纪至今):• 20世纪初,中国园林艺术受到西方园艺理念的影响,开始注重植物学、园艺学等专业知识。

•文化大革命时期,园林建筑遭到破坏,但在改革开放后,园林专业逐渐复苏,引入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

•当代,中国的园林专业在城市规划、旅游景区设计、公共绿地建设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园林专业学科得到了更为完善的发展。

总体而言,中国的园林专业发展历程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园林艺术体系。

中国园林发展史

中国园林发展史

中国园林发展史发布时间:2006-4-14 14:37:00中国园林有着三千年的历史,从殷商时代开始。

各个时代的有各自的特色。

一、商周的“囿”——园林的雏形[萌芽期]园林最初的形式为“囿”。

“囿”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加以范围,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还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们狩猎和游乐。

“囿”是园林的雏形,除部分人工建造外,大片的还是朴素的天然景色。

二、秦汉时的宫苑和私家园林[形成期]秦汉建筑宫苑和私家园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了大量建筑与山水相结合的布局,我国园林的这一传统特点开始出现了。

历史上有名的宫苑有:“上林苑”、“阿房宫”、“长乐宫”、“未央宫”等。

这一时期,寺院园林也极兴盛。

三、隋、唐、宋宫苑与唐、宋写意山水园[成熟期]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的全盛时期,宫苑园林在这时有很大的发展。

由于南北方的园林得到交流,北方的宫苑也向南方的自然山水园演变,成为山水建筑宫苑。

这个时期有很多著名的宫苑。

唐宋时期山水诗、山水画很流行,这必然影响到园林创作,诗情画意写入园林,以景入画,以画设景,形成“唐宋写意山水园”的特色。

由于建园条件不同,可以分为以自然风景加以规划布置的自然风景园和城市建造的城市园林。

唐宋时期山水诗、山水画很流行,这必然影响到园林创作,诗情画意写入园林,以景入画,以画设景,形成了“唐宋写意山水园”的特色。

由于建园条件不同,可以分为以自然风景加以规划布置的自然风景园和城市建造的城市园林。

唐宋写意山水园开创了我国园林的一代新风,它效法自然、高于自然、寓意于景、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为明清园林,特别是江南私家园林所继承发展,成为我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

唐代的私家园林也很兴盛。

唐代的园林主要集中在长安、洛阳。

北宋园林多集中于东京汴梁和西安洛阳两地。

南宋政治中心南移,临安是南宋的都城,西湖及其周围兴建园林之多不可胜数,其中皇家苑囿不下十处,其余则分属寺庙园林和朝贵们的私园。

四、明清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高峰期]明代宫苑园林建造不多,风格较自然朴素,继承了北宋山水宫苑的传统。

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

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

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中国园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公元25年-公元220年)。

那个时候,中国的园林开始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

东汉时期的园林注重自然景观的再现,主要通过园林布局来展示大自然的美景。

这种园林布局通常包括花园、山水和人工湖泊等元素。

同时,园林还通过树木、亭台和池塘等景观来增添美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园林在中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特别是在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和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时期,园林艺术达到了巅峰。

这两个朝代的园林以大规模的建筑和丰富繁复的装饰而闻名。

唐朝时期的园林以安国寺为代表,该寺庭院依山而建,景色壮丽。

宋朝时期,园林的建设更加追求和谐与平衡。

《园冶》是当时的一本著作,记录了很多关于园林设计的思想和技巧。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是中国园林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在明朝时期,园林的设计更加注重智慧和严谨。

设计师们采用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材料,创造出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景点。

皇家园林颐和园就是明朝时期的杰作之一,它的设计结合了自然山水和人工建筑,展示了中国园林的精华。

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时期,中国的园林艺术进一步发展。

清朝的园林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艺术的元素。

这时期的园林注重空间和景观的变化,设计师们通过布局和景观组合来创造出令人赞叹的效果。

颐和园的设计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将中国传统园林和西方庄园景观完美结合在一起。

20世纪以来,中国园林继续演变和发展,保留了传统的特色,同时也吸收了现代设计的元素。

中国的园林设计师们开始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各地的园林艺术在设计理念和风格上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总的来说,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经历了各个朝代的演变和发展。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中国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艺术成为国际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园林设计师们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国园林的美妙传统,同时也注重创新和发展,为人们创造美丽和宜居的生活环境。

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

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

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园林艺术在中国
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以下是中国园林发展的主要历程:
1. **古代的园林**: 早在周、秦、汉时期,中国的皇家和贵族
就开始建造园林。

这些园林多为皇家园林,主要在宫殿和寺庙
之中,旨在表现权力和地位。

例如,西汉时期的“阿房宫”即
是一例。

2. **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这个时期,私家园林开始兴起。


族和士大夫为了逃避战乱和政治压迫,开始在郊外建造私人园林。

这些园林注重山水结合,注重自然美和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

3. **唐宋时期**: 这一时期,园林艺术达到了高峰。

唐代的大
明宫园林、宋代的汴京瓦岗和南宋的临安都有著名的园林。


些园林注重规划、水系和建筑的和谐统一。

4. **元明清时期**: 随着元、明、清三代的统治,园林艺术逐
渐成熟和完善。

元代的园林多为皇家和贵族,如北京的颐和园;明清时期,私家园林更加盛行,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
林等,这些园林不仅注重美学,还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5. **现代园林**: 进入近现代,尤其是20世纪,受到西方园
林设计的影响,中国园林开始追求现代化和实用性,但同时也
注重传统文化和审美的传承。

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现代城市
仍然保留和建设了传统的园林和公园,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和文
化需求。

总体来说,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文化传承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

从古至今,园林不仅是建筑和美学的艺术品,更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

中国园林发展史

中国园林发展史

中国园林史第一章绪论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第一节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大约持续了二百多万年。

原始文明后期,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公社和人类聚居的部落。

人们把采集到的植物种子选择园圃种植,把猎获的鸟兽圈围起来养殖。

于是在部落附近及房前屋后有了果园、菜圃、兽场等在逐渐满足了人们祭祀温饱需要之后,其中某些动、植物的观赏价值日益突出,园林由此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

原始文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

第二阶段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此阶段内,园林经历了萌芽、成长而臻于兴旺的漫长过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最后终于三分天下,形成具有一定的国家地域范围、一定的造园思想与规划方式、一定的园林类型和形式,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⑴欧洲园林体系基督教的《圣经》里记载的“伊甸园”;《旧约·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

⑵伊斯兰园林体系《古兰经》中的“天园”的旖旎风光:长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味道纯美的“酒河”、清澈见底的“蜜河”。

⑶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瑶池”和“悬圃”;文字记载的“囿”、“圃”。

第二阶段园林的特点:⑴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⑵主流是封闭型、内向型的;⑶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的愉悦,没有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

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

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

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五个时期: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时期和成熟后期。

1.生成期:相当于商、周、秦、汉时期,这个时期的园林主要以囿和苑的形式出现,最初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因此也叫游囿。

汉朝起称苑,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

贵族的宫苑是皇家园林的前身。

2.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普遍风尚。

佛教、道教的流行使得寺观园林兴盛,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山水式园林发展的基础。

3.全盛期:隋、唐时期,这个时期的园林设计愈发精致,宫殿建筑雕栏玉砌,格外显得华丽。

中央集权逐渐健全,思想基础上形成以儒家为主导,儒释道互补共尊的体系,中国园林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基本形成。

4.成熟时期:两宋到清初,这个时期的城市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市民文化兴起,园林的发展由盛年期升华为富有创造进取精神的成熟时期。

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

同时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

它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

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

5.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这个时期的封建社会盛极而衰逐渐趋于解体,园林的发展一方面继承了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趋于精致,另一方面丧失了前一时期的积极创新精神,出现衰颓倾向。

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

到了清末,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加之社会由于外来侵略,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经济的崩溃等等原因,使园林创作由全盛到衰落。

但中国园林的成就却达到了它历史的峰巅,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
一、最初的园林(夏商周时期)
周朝时期,前有周文王建灵囿,周边圈围,其内放养珍禽奇兽,以供观赏。

四时花木繁盛,水中鱼跃。

这就是最初的囿。

后有吴王夫差建姑苏台,可在宅内观赏水中的鱼,这是前所未有的。

二、秦汉时期园林发展
秦汉时期园林处于由囿向苑转变发展的阶段,它除了继承囿的传统特点,还设有大量的园林建筑,形成了苑中有苑,苑中有宫,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

如汉武帝的“上林苑”,大量运用叠山理水的园林工程手法,有名的是“太液池”、“建章宫”,开我国造园“一池三山”人工山水之先河,首创雕塑装饰园景的艺术。

后来私家园林又得到了发展,如:梁冀的苑囿、袁广汉园都是当时非常有特色的私园,其中袁广汉创造了石假山的记录,是古代园林的神来之笔。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发展
这个时期的园林由秦汉时期的宫苑向自然山水园林转变,造园不再追求高大雄伟,而在“穷极技巧”上下功夫,使楼阁为景所设,苑囿精巧雅致,由再现自然进而表现自然。

但由于当时人们苦于战乱,只好人心向佛,以修来世,这样促进了佛寺园林的出现和发展,比如有名的“寒山寺”、“永宁寺”。

四、宋代时期园林发展
两宋时期的园林受当时诗画的影响较大,所以出现了以自然山水为蓝本而建造的写意山水园,诗画与园林之间相互影响渗透,使得宋代文人园林兴盛,园林趋于小型多样化、趣味化,向宅邸园林发展,并在各地大量兴建。

我国以自然山水为主体的写意山水园在宋代已趋于成熟,为以后明清园林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辽夏金元时期的园林发展
这个时期园林极力吸取汉族的文化,极力继承宋代园林风格,如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的“西夏王陵”,人工再现自然山水的典范——万岁山的太液池,还有位于苏州的狮子林,远看有如狮子吼、狮子舞,狮子斗、狮子滚,最高处石峰为狮子峰,有如置身于石林之中。

六、我国明清时期的园林发展
明清时期园林是我国诗情画意的山水园进入大规模、高档次、高质量、全面发展的阶段,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

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等。

私家园林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如“沧浪亭”、“拙政园”等。

明末还出现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

在创作思想上,沿袭了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

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

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

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