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低碳经济报告
企业降碳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企业降碳经济效益分析报告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目标。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减少碳排放责任重大。
本次报告旨在分析企业降碳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为企业制定落实低碳策略提供参考。
碳排放与经济碳排放是指企业在生产与运营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过高的碳排放将导致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严重后果,并给企业带来经济风险。
因此,降低碳排放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随着环境法规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需要采取行动来减少碳排放,同时也可以获得经济效益。
降碳经济效益分析1. 能源成本降低降低碳排放的核心是减少对传统高碳能源的依赖,并转向更加清洁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这样不仅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降低能源成本。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普及使得相关技术不断成熟,并逐渐变得更加经济高效,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降碳经济效益。
2. 政府激励政策随着低碳经济的全球推行,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
例如,政府会给予减税优惠、资金补助、碳排放权交易等支持,以鼓励企业参与低碳发展。
这些政策帮助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盈利能力,并且为企业制定降碳策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 品牌形象提升降低碳排放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企业通过采取低碳策略,不仅为环境负责,还能提升自身品牌形象。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关注企业的环境责任感。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选择低碳发展不仅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的青睐,还能赢得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4. 未来市场机会低碳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随着碳排放管制的加强以及清洁技术的不断创新,低碳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
对企业而言,拥抱低碳经济可以打开新的市场机会,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企业应积极抓住这个机遇,增加在低碳领域的投资和研发,以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企业减少碳排放不仅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环境风险,还能获得经济效益。
低碳试点评估报告
低碳试点评估报告近年来,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各国纷纷推行低碳试点政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
本文将对低碳试点进行评估,分析其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一、低碳试点的背景和意义低碳试点是指在特定区域或行业范围内,采取一系列低碳措施,包括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等,以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
低碳试点的目的在于探索可行的低碳发展模式,为全面推行低碳经济奠定基础。
低碳试点的意义在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同时,低碳经济也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
此外,低碳试点还能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低碳试点的成效评估1. 环境效益低碳试点在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推广清洁能源和能源节约技术,大幅度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同时,低碳试点还促进了能源结构的优化,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了能源安全性。
2. 经济效益低碳试点对经济发展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一方面,推广清洁能源和能源节约技术,降低了企业的能源成本,提高了竞争力。
另一方面,低碳试点还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如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为经济增加了新的增长点。
3. 社会效益低碳试点对社会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低碳试点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了环境污染问题。
其次,低碳试点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低碳生活理念的普及也引导了居民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行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低碳试点的问题和建议低碳试点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低碳技术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技术的普及度。
其次,低碳试点政策需要更加精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此外,低碳试点还需要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建议在低碳试点中,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科技创新,降低低碳技术的成本,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
关于低碳经济的调查报告五篇范文
关于低碳经济的调查报告五篇范文第一篇:关于低碳经济的调查报告关于低碳经济的调查报告【简介】不论一切是人为原因还是自然形成,在气候变化现象越来越引人注目的今天,UNFCCC也成了近年来各个模联会议都无法忽视的委员会。
当我们在不停地讨论新能源、碳排放和低碳经济的时候,这个解决方案在实践层面究竟有多大的可行性?关于对发展低碳经济的研究,本人通过材料调查的方式对此次研究做了调查。
【前言】“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实施以下政策和措施。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调查内容】当前,中国在很多方面和西方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对中国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历史上,中国错过了好几次科技革命的机会,这一次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否则,只会重蹈受制于人、被动挨宰的沉痛历史。
有人说,低碳经济是一个陷阱。
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近期纷纷调整外交战略,将气候外交作为重点,并打起“碳关税”牌,变相实施贸易制裁,遏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发展,我们必须保持警惕,积极展开有理、有力、有利的外交斗争和政治博弈。
与此同时,只有警惕、反对是远远不够的,多管其下,突破核心技术,跨越发展,夺取制高点,才是明智选择。
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两大瓶颈。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一场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全球性崭新理念。
顺应世界大势,实现低碳发展,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的客观需求和必然选择。
一、推行低碳生产,实行可持续的生产模式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要实现低碳生产,就必须实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2022-2023)》发布
《中国低碳经济进步报告蓝皮书(2022-2023)》发布近日,《中国低碳经济进步报告蓝皮书(2022-2023)》在北京发布。
这份报告是由中国绿色能源基金会、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殊代表办公室、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等机构共同编撰发布的,旨在总结分析我国低碳经济进步的现状、问题和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增进低碳经济的可持续进步。
报告指出,我国低碳经济进步取得了显著进展。
2015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能源消费强度也在不息降低。
这一系列效果得益于政府低碳战略的深度实施,包括能源转型、工业升级、交通运输改革等方面的举措。
同时,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技术创新、环境保卫等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低碳经济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然而,报告也指出我国低碳进步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起首,能源结构依旧不够清洁。
虽然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很大冲破,但煤炭等传统能源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导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依旧较高。
其次,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进步依旧相对滞后。
尽管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重大冲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进步方面仍有差距。
再次,环境保卫依旧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多年来,我国在环保方面做出了浩繁努力,然而环境问题依旧存在,并且在一些地区和行业依旧比较突出。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在能源领域,报告建议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支持力度,并逐步缩减对传统能源的依靠。
在产业升级方面,报告建议加大对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进步的支持力度,加强技术研发和转化,推动低碳产业的快速进步。
在环保方面,报告建议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出台更加严格的环境政策和措施,提高环保意识和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除了政策建议,报告还提出了一些案例和实践阅历。
例如,报告介绍了北京市在交通运输领域推行的低碳政策和措施,通过控制机动车的数量和排放,推广公共交通工具和鼓舞非机动交通的使用,有效降低了车辆排放量,改善了空气质量。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
能源结构优化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我 国将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比重,降低化 石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结构的低碳化 。
产业转型
低碳经济将推动我国产业向绿色、低 碳方向转型,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 能源等低碳产业,淘汰高耗能、高污 染产业。
城市绿色发展
城市将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未来我国将加大城市绿化、建筑节 能等领域的工作力度,推动城市绿色 低碳发展。
能源结构优化
清洁能源
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 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减少碳排 放。
能源效率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进步和 设备更新,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 。
节能减排技术
节能技术
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如高效电动机、节能灯具等,降低能 源消耗。
减排技术
研发和应用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废弃物处理技术等,减少温 室气体排放。
深入发展阶段
2010年至今,我国在低碳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大力推动清洁能 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低碳经济的现状分析
能源结构调整
我国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目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逐年增加。
绿色产业发展
我国大力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包括节能环保、清洁能源 、新能源汽车等。这些产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规模方面都 取得了显著进展。
政策支持
国家对低碳经济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政策支持 力度不断加大。
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低碳经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和管理经验。
ABCD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低碳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1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
广 西
0.800
-3.36
-6.13
-0.28
海 南
0.692
5.23
12.53
3.94
重 庆
0.953
-3.81
-5.31
-1.63
四 川
0.997
-4.23
-7.78
-1.87
贵 州
1.714
-3.51
-8.02
-1.70
云 南
1.162
-3.22
-9.92
5.47
西 藏
陕 西
0.846
指标值
(吨标准煤/万元)
上升或降低
(±%)
(±%)
(±%)
北 京
0.459
-6.94
-18.50
-6.10
天 津
0.708
-4.28
-7.48
-7.48
河 北
1.300
-3.69
-6.68
-0.36
山 西
1.762
-3.55
-5.82
0.03
内蒙古
1.405
-2.51
-4.39
4.38
辽 宁
1.096
4、根据能源消费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结果计算,2011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0.793吨标准煤/万元,降低2.01%。
5、西藏自治区的数据暂缺。
6、公报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3.40
-5.02
-3.15
吉 林
0.923
-3.59
-4.19
-3.90
黑龙江
1.042
-3.50
-5.17
2011年煤炭经济运行分析及走势预测
2011年煤炭经济运行分析及走势预测梁敦仕【摘要】Our country economic operation of coal industry remained stable and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coal market in 2011. The author firstly discusses economic operation of coal industry in 2011, analyzes its trend of coal market at the end of 2011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2012, predicts supply and demand of coal market in 2012. At las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o suggestions which acceler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2011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市场供需基本平衡.本文首先讨论了2011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了2011年年末至2012年年初煤炭市场供求走势,预测了2012年煤炭市场供需,最后提出了促进煤炭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2(021)002【总页数】3页(P13-14,26)【关键词】煤炭市场;供需分析;经济运行【作者】梁敦仕【作者单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北京1007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7.212011年,我国煤炭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煤炭需求旺盛,供给总量增加,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价格波动较小。
2011年末到现在,炼焦煤市场需求放缓,煤炭价格整体回落。
预计2012年第一季度煤炭市场供需总体将呈现基本平衡、略显宽松的态势。
1 2011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1.1 煤炭产量平稳增长2011年,煤炭产量平衡增长。
解读低碳经济的开题报告
解读低碳经济的开题报告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以高效节能、清洁能源为发展方向,以实现经济、环保、社会三重效益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
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经济、环保、社会等方面有着极大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低碳经济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降低生产成本,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经济竞争力。
其次,低碳经济可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产生,预防环境恶化,提高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次,低碳经济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
在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技术、市场、政策、管理等方面的因素。
需要进行技术创新,改进现有技术或开发新技术,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需要优化市场机制,建立适应低碳经济的市场环境和价格机制。
需要调整政策体系,制定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激励企业和公众参与低碳经济建设。
需要加强管理,强化企业和政府的责任意识,实行监管和评估,确保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关系分析 - 修改版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关系分析摘要:我们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在追求着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则应运而生。
正确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字: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一、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含义及发展(一)低碳经济的含义及发展低碳经济简称ECO,又称为生态经济,“ECO”取自“经济的(economic)”和“生态的(ecological)”两个英文单词的词头。
薛维忠(2011)在《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关系分析》中指出,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1】目前, 对“低碳经济”概念的阐述主要是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IPCC的一些报告、决议、倡议书、行动指针,以及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些提法和学术界对中央精神的一些认识和体会,尚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9)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最终把“低碳经济”界定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
”【2】“低碳经济”问题,源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大背景。
瑞典科学家阿列纽斯在1896年预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 年《京都议定书》获得通过。
2003年英国政府在《我们的能源未来——创造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
特别是自从《斯特恩气候变化报告》(2006)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报告(此前于1990年、1995年和2001年,IPCC已经相继完成三次评估报告)发表及“巴厘岛路线图”决议(2007) 之后,低碳经济无论是在国际舞台上还是在国内,都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2011年我国能源结构分析
2011年我国能源结构分析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宏观经济调控基调下,2011年能源生产、消费结构调整未见实实在在的进展,清洁能源所占比重依然偏低。
据最新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不升反降,由2010年的8.6%下降至8%左右。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十二五'时期,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年均增长3.1%,到2015年达到11.4%。
在上述约束性目标面前,2011年能源结构调整反而拖了'后腿'。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能源专家表示,能源结构调整积重难返,很大程度反映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和不可持续的粗放发展方式,过度依靠能源资源投入支撑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明显改变。
煤炭生产、消费占比均有增长2011年,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一家独大的格局仍未被撼动。
从国家能源部门公布的数据看,2011年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均有较快发展,但非化石能源开发规模和利用总量依然偏低。
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水电装机达到2.3亿千瓦,在建规模5500万千瓦;新开工糯扎渡等9个大型水电站,装机规模1260万千瓦。
2011年风电并网容量新增1600万千瓦,累计达到4700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一;年发电量8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以上。
光伏发电增长强劲,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比上年增加3倍以上。
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底全国电力总装机达到10.5亿千瓦。
其中,火电7.6亿千瓦,占装机总量72.4%;水电装机2.3亿千瓦,核电装机1191万千瓦,风电装机47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为27.5%。
对比201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
据行业统计,2011年非化石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比重约为8.7%和8%,分别比上年下降约0.5个百分点。
2011年中国经济状况回顾和总结(最全)
201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1%。
GDP总值以及增速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6.6%。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0%。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1%。
农产品(11.73,0.15,1.30%)生产价格[3]上涨16.5%。
2011年CPI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逐步增加。
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为52个,比1月份增加49个。
商品住宅价格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4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
全年农民工[4]总量为25278万人,比上年增长4.4%。
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长3.4%;本地农民工9415万人,增长5.9%。
城镇新增就业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1811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3338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3009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5.1%。
外储增速全年公共财政收入[5]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其中税收收入89720亿元,增加16510亿元,增长22.6%。
2011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2011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一)国际经济环境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可谓“冰火两重天”: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前景莫测,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面临过热;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试图采取更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新兴市场国家已启动加息进程,货币政策趋向从紧。
IMF对世界房地产市场的预测颇显悲观,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房地产市场泡沫严重。
发达国家出于恢复贸易收支平衡的动机要求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中的磨擦加剧,外贸企业经营风险上升。
对于发达国家,IMF在2010年10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认为,2010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25%,高出此前预测值0.5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8%,2011年为4.2%。
IMF同时预测发达国家经济体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7%,2011年为2.2%。
本轮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在2009年下滑3.2%。
总体来说,对世界经济影响举足轻重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是世界经济实现复苏的前提。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高失业率与低迷的房地产业是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
美国经济在2010年二季度实现了3.7%的增长,尽管较上季度回落1.1%,但已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增长,表明经济已开始复苏。
另外,美国经济先行指标——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由美国供应管理协会每月公布)——9月份为54.4,已连续14个月超过50这一经济扩张与收缩的分水岭,预示美国经济未来仍将保持扩张势头。
然而,美国9月份的失业率为9.6%,与8月持平,比危机前高出约4个百分点,这对依赖消费推动的美国经济增长构成了威胁。
数据显示,美国8月份的成屋销售中位价环比下跌1.9%,较危机前最高价位下跌23%,7月份成屋销售量环比大跌27%,8月份销售量环比仅增长8.55%,这显示出住房补贴政策退出对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冲击,预计2011年美国房价仍将在底部震荡。
受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和高失业率困扰的美国经济复苏“步履蹒跚”,IMF 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7%,明年经济增长率为2.2%,但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不大。
全世界2011年二氧化碳排放统计(二)
0.54
267.4
0.04
79.41
138.4
4.62
9019.52
266.5
6.69
40.27
45.6
5.72
1.17
12.8
2.13
72.42
26.3
1.56
0.16
104.8
0.22
2.25
89.2
0.54
0.07
216.8
3.42
7.84
165.4
1.70
6.45
11.2
0.31
20.92
-10.4
6.68
155.3
1.10
6.69
5427.8
8.91
0.52
0.11
18.43
-49.8
13.88
7.54
149.9
0.08
0.57
-8.8
11.72
0.06
49.9
19.26
1.24
51.1
1.42
摘编自《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8》
每平方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吨/平方公里)
7.51 105.48 24.83 11.90 55.81 2208.71 0.46 0.42 105.02 939.83 36480.71 38870.00 63.43 70.56 6.57 295.34 153.50 19.99 369.62 326.91 817.88 1459.06 610.42 1.46 1055.26 20.39 166.05 449.72 139.36 220.35 317.71 238.44 4.43 407.44 6.83 408.04 4.52 67.63
2011年公需科目《低碳经济》考试试卷及答案
1.温室气体是指一系列能够吸收阳光中的热红外线阻止其向太空辐射的气态物 物质的统称 正确√ 错误 2.气候变化关系到各国的利益和世界的公平与正义,哥本哈根会争议的实质并 非是发展权、排放空间之争 正确 错误√ 3.低碳经济与减少人类对碳的依赖无关 正确 错误√ 4.要强化节能目标的责任考核,实行严格的问责制,不仅对未完成目标的地区, 对相应的监管部门都要追究责任,给予处分 正确√ 错误 5.坚持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相结合;与节能减排相结合;与 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相结合 正确√ 错误 6.低碳经济化则是指低碳技术、产业、低碳生活方式本身在技术上可行的同时 要实现经济上的可行性,既包括了更多的经济手段、措施激励,还应包括要让 其成为赢利的产业技术的目标 正确√ 错误 7.在工业结构方面,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轻工业比重过高是制约低碳发展的 关键因素 正确错误√ 8.世界正处在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的开端,这一新的科技革命由低碳技术驱动, 他要求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 正确 错误√ 9.政策保障是实施低碳系统工程的重要支撑平台,应主要从低碳政策体系、低 碳市场体系和低碳考核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低碳模式政策保障体系 正确√ 错误 10.能源结构向低碳化、多元化、均衡化有序的方向发展,既是能源战略转移的 核心问题,更是国民经济宏观战略朝向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理性选择 正确√ 错误 11.未来,能源公司的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都将以低碳为重点 正确√ 错误 12.为了达到清洁新能源的目的,氢的利用将充满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确√ 错误 13.就目前来说,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已进入成熟阶段,主要有太阳能集热、太 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暖房、太阳能发电等方式 正确 错误√ 14.低碳农业是生产绿色产品的过程,既要收获优质产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生产生态双安全正确√ 错误 15.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尤其是构建以碳 交易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碳金融体系,国有商业银行的参与必将成为重要的支撑 力量 正确√ 错误 16.目前国内中小型风电的技术中“低风速启动、低风速发电、变桨矩、多重保 护”等等一系列技术得到国际市场的瞩目和国际客户的一致认可,已处于国际 领先地位 正确√ 错误 17.碳基能源也可称为化石能源。
关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范文两篇
关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范文两篇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深入地分析了低碳经济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理论,考察了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布局,总结了低碳技术、产业、能源等相关领域的发展态势和经验,提出了中国的应对策略和重点路径,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思维。
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关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范文两篇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1碳远期现货有助于进一步活跃碳市场蓝皮书指出,碳远期现货兼具有现货与期货的部分特征,是控排企业进行碳资产管理的一种新型方式。
对于期货市场来说,它以现货市场为依托,但交割发生在未来,又具有远期的特征。
目前我国的远期现货交易绝大多数采用电子交易平台,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出合约交割的形式,而且也具备双向交易机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更类似于期货交易。
由于企业在碳市场中存在配额分配、实际排放和最后的履约阶段,即整个过程中有一个时间差,仅在现货市场无法有效地经营碳资产,而通过远期现货等衍生品交易,有助于控排企业实现碳资产的优化配置,兼具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促使企业提高生产力水平。
(一)及时发现价格,引导现货市场价格,提高碳市场运作效率碳远期现货市场是以现货市场为基础的,产品种类、产品特征等与当时的现货市场是同质的,唯一不同的就是交割的时间,因而远期现货价格的形成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与现货市场价格无差别,主要受经济环境、社会因素、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从长期来看,价格波动呈现高度的一致性。
但是短期内,二者的变化并不是一致的,而是会不同程度地偏离长期均衡值。
在偏离长期均衡之后,二者便会以不同的速度向均衡值调整,且远期现货价格的调整速度快于现货价格的调整速度。
由于远期现货市场考虑了市场预期,其价格是未来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化趋势的反映,因而对市场信息的反应很敏感,对价格的调节很灵活、迅速。
而现货市场则相对是一个信息接收的市场,主要反映的是当前价格的变化,而对未来市场价格的波动缺乏前瞻性。
碳减排报告
中国网3月22日讯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院亚洲核心项目、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可持续发展项目22日联合在北京举行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1)》发布会。
该报告是中国第一本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系列研究报告,发布了《中国绿色现代化和减排路线图(2006-2050)》。
中国绿色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第一步(2006~2020年):为减缓CO2排放、适应气候变化阶段。
到202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到达顶峰。
力争到2020年控制在80亿吨左右(即便如此,中国也占世界总量的20%左右)。
这就要求在“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大大减少排放速度;在“十三五”(2016~2020年)时期,排放量趋于稳定且达到高峰。
第二步(2020~2030年):进入CO2减排阶段。
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度下降,力争达到2005年水平。
199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22亿吨,2005年增加至52亿吨(IEA,2007)。
到那时,中国农业占GDP比重只有5%左右,工业比重只有30%左右,服务业比重接近60%左右;城市人口比重在65%左右;可再生能源比重超过25%,煤炭消费比例降至45%~50%,清洁利用率很高;森林覆盖率24%;HDI达到0.93;本国居民国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二名;中国GDP居世界第一位,GDP(PPP)居世界第一位。
第三步(2030~2050年):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继续大幅度下降,与世界同步,达到1990年水平的一半。
到那时,中国农业比重只有2%~3%,工业比重下降至不足20%,服务业比重接近80%;城市人口比重在78%以上;可再生能源比重超过55%,煤炭消费比例降至25%~30%,全部清洁利用;森林覆盖率26%;HDI达到0.98;本国居民国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一名;基本实现绿色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真正对人类作出绿色贡献。
2011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1年)2013-10-18201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环保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把环境保护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环境治理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环保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2011年各项任务。
与2010年相比,2011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2.04%、1.52%、2.21%,氮氧化物排放量上升5.74%。
2011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59.2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0.9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5.0%;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427.9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4.9%;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不含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量0.4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0.1%。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499.9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54.8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14.2 %;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938.8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7.6%;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186.1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7.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不含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0.1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0.8 %。
氨氮排放总量260.4 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中氨氮排放量28.1万吨,占氨氮排放总量的10.8%;城镇生活污水中氨氮排放量147.7万吨,占氨氮排放总量的56.7%;农业源氨氮排放量82.7万吨,占氨氮排放总量的31.8%;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不含污水处理厂)废水中氨氮排放量2.0万吨,占氨氮排放总量的0.8%。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3.1%。
2011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217.9万吨。
其中,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017.2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91.0%;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200.4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9.0%;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不含污水处理厂)二氧化硫排放量0.3 万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低碳经济报告:提防减排致经济滑坡
于华鹏向记者提问分享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网
搜狐微博
豆瓣网
人人网
开心网
转发本文
2011-03-22 15:36共有0条评论订阅大中小
经济观察网记者于华鹏今日(22日)发布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1)》称,我国在提出减排目标,改善环境的同时应警惕出现产业空洞化、经济超低速增长问题,而且我国人均收入只有4000美元,距离碳排放拐点还有3倍差距,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处理经济发展前提下进行的节能减排。
报告指出,从1960~2004年的45年间有相关数据的38个国家的经验统计分析来看,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是一种倒U形的关系,即高速增长必然带来高碳排放,而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碳排放会逐步下降。
碳排放从递增到递减的转折点即碳排放的拐点,发展中国家是人均收入到达24517美元,发达国家的转折点是31235美元。
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按美元计算是4000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是7000美元,距一般国际转折点还有3倍以上的差距。
报告同时指出,从日本的经历来看,20世纪60年代日本实现了高速增长,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公害,1970年后日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严格规范企业的污染排放,1973年的石油危机迫使日本实行节能措施和发明节能产品,这使得日本从一个公害大国变为环境优美的国家,从一个高耗能的经济体成为一个节能减排的模范经济体,环境保护、环保与低碳技术、低碳社会成为日本的代名词。
但是这一成就的背后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的低速增长和90年代以后的产业空洞化、经济的超低增长或负增长。
报告认为,中国目前面临日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处境,如果过分强调减排而使经济增长急刹车,可能会重蹈日本的覆辙,甚至比日本更严重,因为日本的环境改善发生在人均收入达到11000美元的1970年以后,而经济增长减速发生在人均收入达到16000美元的1985年以后。
因此,中国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节能减排的原则。
与此同时,报告数据显示,,如果按照美国的碳税方案,中国四大能源密集型出口部门每年最多需要支付22.53亿美元,如果按照欧洲方案,最多需要支付76.75亿美元。
不同部门碳税额度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差异较大,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有色金属行业所受到的影响会比较大,在高碳税情景下,碳税最高可达出口总额的32.8%行业总的碳税成本可达总的主营业务成本的13.4%。
“这对中国出口企业而言确实较难承受。
在中等碳税情景下,碳税总额最高可达出口总额的10%,而在低碳税情景下,碳税总额占出口总额的3%~7%。
我国有色金属2007年的毛利率为12.1%,所以即使是中等碳税情景,利润率被压缩的比例仍然很高,只有在低碳税情景下才基本可以接受,如果是高碳税情景,那么出口企业根本无利可图。
”报告主编薛进军表示。
报告预测,随着核能、可再生能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效果更加突出,CCS技术在发电行业和高耗能工业逐渐普及以及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大规模应用,2050年前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可下降至目前水平。
【经济观察网】本文网址:/Politics/beijing_news/2011/03/22/1970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