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梳理
物理高中实验归纳总结大全
物理高中实验归纳总结大全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实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观察现象、感受物理规律,从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实验,我对我们进行过的实验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于日后的复习与参考。
一、力学实验1. 弹簧常数的测量实验实验目的:测量弹簧的弹簧系数。
实验原理:胡克定律实验装置:弹簧、质量砝码、托盘、测力计、尺子等。
实验步骤:根据给定的实验装置,先将弹簧挂在支架上,然后使用尺子测量弹簧的长度,再向托盘上加质量砝码,记录下测力计上的示数,然后逐渐增加质量砝码,重复测量示数,最后得到不同质量时示数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胡克定律的公式计算出弹簧的弹簧系数。
2. 弹簧振子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弹簧振子在不同质量下的振动规律。
实验原理:简谐振动实验装置:弹簧振子、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将一端固定住,然后将质点拴在另一端,对振子进行微扰,记录下振动的周期和振幅,然后分析数据得出振子的频率和周期。
实验结论:振子的频率和周期与质点的质量和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
二、热学实验1. 比热容实验实验目的:测量物质的比热容。
实验原理:热量守恒定律、比热容的定义实验装置:加热器、容器、温度计等。
实验步骤:将一定质量的物质加热至较高温度,然后放入一容器中,记录下物质的质量和温度,再将物质与容器放入水中,使其温度达到热平衡,记录下此时水的质量和温度,最后根据热量守恒定律计算物质的比热容。
实验结论: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2. 质量守恒实验实验目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实验皿、天平等。
实验步骤:将一定质量的物质放入实验皿中,使用天平精确称量。
然后对物质进行燃烧、溶解等实验操作,再使用天平进行称量,记录下不同实验操作前后的质量变化。
实验结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操作前后物质的质量应保持不变。
物理高中实验归纳总结
物理高中实验归纳总结一、引言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实验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亲自动手、触摸物理的本质,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实验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二、实验一:平抛运动实验平抛运动实验是物理课程中最常见的实验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研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匀速度推动后的运动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平滑水平的平面,一个小球和一个测量时间的装置。
首先,我们将小球放在平面上,并利用测量时间的装置计时小球运动的时间。
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可以确定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时间。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平抛运动的结论:在无阻力的情况下,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是匀速的,运动时间与水平位移是成正比的。
三、实验二:摩擦力实验摩擦力实验是研究物体之间摩擦相互作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探究摩擦力的大小和和摩擦力与物体质量、物体表面润滑情况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中,我们将准备一个水平放置的桌面,一块重物和一根绳子。
首先,我们将绳子固定在桌子上的一端,并在另一端挂上重物。
然后,我们会逐渐增加重物的质量,观察重物开始移动的瞬间。
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可以发现重物开始移动时的力的大小相等于施加在重物上的摩擦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得出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物体表面的润滑情况成反比。
四、实验三:杠杆平衡实验杠杆平衡实验是研究力矩和平衡条件的实验方法。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够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原理以及不同杠杆臂长度对平衡条件的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一个支点和两个不同长度的杠杆臂。
首先,我们将支点固定在某个位置,并在支点上放置一个重物。
然后,我们通过改变杠杆臂的长度,使系统达到平衡状态。
记录下杠杆臂各自的长度和重物在杠杆臂上的位置。
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平衡状态下,杠杆臂两侧的力矩相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杠杆臂长度越大,需要施加的力越小,这是因为力矩与杠杆臂长度成反比的原因。
高中物理实验的实验结论和总结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团队协 作的重要性,只有大家齐心协力, 才能顺利完成实验任务。
知识点回顾
力学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复习了牛顿运动 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力学知识 点,加深了对物体运动规律的认
识。
热学实验
通过热学实验,我们了解了热力 学第一定律、热传导等基本概念 ,对热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学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纸带等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
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 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打点计时器
使用交流电源,每隔一定时间(如 0.02s)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用于记 录物体的运动情况。
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 度为重力加速度g。
实验步骤
1.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接通 电源。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重锤下 落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g非常 接近,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
律。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实 验条件,如保证打点计时器的稳 定性、选择合适的纸带和复写纸
等,以减小实验误差。
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 作能力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加深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理解
。
2. 释放纸带
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打点计 时器会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4.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重锤在不同时刻的动 能和重力势能,并比较它们的数值关系。如果动 能和重力势能的数值相等或近似相等,则可以验 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重锤在下落过程中 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数值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误差允许 范围内,重锤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从而验证 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总结实验一:运用杠杆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杠杆的原理,利用杠杆实现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仪器杠杆装置、物品、斗秤。
实验过程1. 将货物放到一个杠杆上。
2. 调整杠杆的平衡点,使杠杆达到平衡状态。
3. 使用斗秤测量并记录所需的力。
实验原理物理学的杠杆原理。
实验结论可通过测量施加的力和所需的力来计算物体的质量。
实验二:用水银气压计测定大气压力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测量大气压力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仪器水银气压计。
实验过程1. 在一盆水中,先向上提高水银管口,以增加水银柱的高度。
2. 打开气压计的塞子,使水银柱缓慢下降。
3. 通过读取水银柱头部的数字,确定当前大气压力。
实验原理大气压力是通过将水银柱的高度转换为相应数字来测量的。
实验结论通过使用水银气压计,可以测量大气压力,并得出这一指数。
实验三:测量热传导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热传输的基本原理,掌握测量热传导的方法。
实验仪器3片相同的金属片,点火器,温度计。
实验过程1. 当前三个金属片平且靠近,然后将一个板加热15秒钟。
2. 使用温度计测量金属片的结束温度,并记录它。
3. 重复步骤1和2,直到所有金属片的温度都被计量。
实验原理热传导原理。
实验结论通过对三个金属片进行测量,可以比较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
实验四:研究串联电路的特性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串连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测量串连电路电流、电压的方法。
实验仪器电路板,电流计,电压表,开关。
实验过程1. 用电路板配置一个串联电路。
2. 使用电流计和电压表测量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3. 重复此操作,更改电路的电阻,以了解串联电路的特性。
实验原理串联电路理论。
实验结论通过对电流和电压的测量,可以比较串联电路中的不同电阻。
以上实验方法适用于高中物理实验培训,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物理课堂中的基础实验技能,并通过实验理解物理原理。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一、匀速直线运动实验1. 实验原理:通过纸带测量时间,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计算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2. 实验步骤:安装器材,打纸带,测量数据,处理数据。
3. 注意事项:平衡摩擦力,确保纸带匀速运动,避免手抖动。
二、牛顿第二定律实验1. 实验原理: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2. 实验步骤:安装器材,打纸带,测量数据,处理数据。
3. 注意事项:平衡摩擦力,控制小车的拉力,确保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三、自由落体运动实验1. 实验原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实验步骤:打开电磁铁,释放小球,打纸带,测量数据,处理数据。
3. 注意事项:确保小球在自由落体过程中不受干扰,测量多次取平均值。
四、碰撞实验1. 实验原理: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能量守恒。
2. 实验步骤:安装器材,打纸带,测量数据,处理数据。
3. 注意事项:确保两小球在同一直线上碰撞,控制小球的初始速度。
五、电磁感应实验1. 实验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是指磁场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2. 实验步骤:连接电路,调节磁场,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3. 注意事项: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注意磁场的变化和电流表的正负极。
六、电阻定律实验1. 实验原理:电阻定律是描述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关系。
2. 实验步骤:连接电路,调节电阻值,测量电流和电压。
3. 注意事项: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注意保护电阻不被烧坏。
七、焦耳定律实验1. 实验原理:焦耳定律是描述电热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
2. 实验步骤:连接电路,调节电阻值,测量电流、电压和时间。
3. 注意事项: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注意保护电热丝不被烧坏。
高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最新5篇(高三物理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最新5 篇(高三物理实验总结)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这段时间里,相信大家面临着许多挑战,也收获了许多成长,好好地做个梳理并写一份工作总结吧。
下面是我分享的高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最新5 篇(高三物理实验总结),以供参考。
高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最新 1高中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
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那就是:实验教学的重视与加强,实验设备的添置与更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如何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寻找一条最优的教学途径,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我在这儿仅以“稳恒电流”这一章的教学为例,提出“实验教学法”。
大家都知道,物理的教学离不开实验。
过去实验,主要是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机会少。
即使学生有机会分组实验,也是在给定的时间,给定的器材,甚至给定的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下按部就班的完成,绝大多数情况是在已知结论的基础下通过实验象征性的验证一下,实验做得失败的学生甚至在凑数据,这样的实验,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针对上述情形,有些章节可以进行“实验教学法”,以“稳恒电流”一章为例,大体可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熟悉教材。
让学生自己明确学习要求,熟悉一些仪器(电压表、电流表、蓄电池……)为学生下一步动手实验打下理论基础。
在学生看书时,应提倡自由讨论、提问。
并要求他们自己设计实验,实验室向学生开放。
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等一系列重要的结论。
遇到实验误差较大时,要求学生不凑数字,认真检查原因,反复进行实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具体实验操作时,要求他们自己体会归纳每个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允许学生充分自主的开展讨论。
第二阶段:教师答疑、小结。
着重讲解学生提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疑难问题;小结本章重点内容;评讲习题和实验情景;介绍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创见、体会和好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共同提高自学能力。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一、引言高中物理实验是学生掌握物理理论知识、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物理规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锻炼逻辑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本文将总结一些高中物理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实验结果与分析以及实验结论等内容。
二、实验一:杨氏静力学实验实验目的:验证胡克定律,研究绳线对物体的力学性质。
实验装置:弹簧,质量盒子,刻度尺,细绳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将弹簧固定在一个支架上,质量盒子挂在弹簧下方,实验者测量质量盒子位置和拉力的变化,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拉力和质量盒子位置的关系,绘制力与位移的图像。
根据胡克定律的公式,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实验结论:在弹簧的弹性变形范围内,拉力与位移呈线性关系,并且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成正比。
三、实验二:简谐振动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探究简谐振动的特性。
实验装置:弹簧振子,计时器,测量尺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将弹簧振子悬挂在一个支架上,拉动振子释放后,实验者测量振子的振动时间和振幅,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振动时间和振幅的关系,绘制振动周期与振幅的图像。
计算振动频率和角频率。
实验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振动周期与振幅呈线性关系,而振动频率与振幅无关。
四、实验三: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光的折射定律,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装置:光盒,三棱镜,刻度尺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打开光盒,通过狭缝射出单色光,实验者调整角度使光线经过三棱镜,并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验证折射定律。
计算折射率。
实验结论:光从一种介质向另一种介质传播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和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之间满足折射定律。
五、实验四:电磁感应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装置:导体线圈,磁铁,电流计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实验者将导体线圈放置在磁铁附近,快速改变磁场强度,观察电流计的指示。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3篇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第一篇: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实验。
该实验基于洛伦兹力的作用机理。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电子束在不同强度的磁场中的偏转情况,验证了洛伦兹力的存在和电子荷质比的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当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它所受到的洛伦兹力为F=q(v×B),其中F为电子所受到的洛伦兹力,q为电子的电荷量,v为电子的速度,B为磁感应强度。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在磁场中,电子的运动轨迹会被打偏。
如果电子束的速度、电荷量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都已知,那么通过测量电子束的偏转角度就可以计算出电子的质量。
实验步骤1.将阴极和阳极接通电源,使阴极发射电子束。
2.在电子束发射器的出口处放置一个铁环,其作用是增强磁场强度。
3.在电子束传输管中放置一个磁铁,这个磁铁的作用是在管内产生一个横向的匀强磁场。
4.测量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角度。
5.根据偏转角度和其他参数计算电子的质量。
实验注意事项1.需小心操作,防止高压和射线辐射的危害。
2.铁环和磁铁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相互干扰。
3.实验过程中应尽量减小外部干扰。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电子荷质比的近似值为:e/m = 1.76×10^11C/kg。
结论本实验验证了洛伦兹力的存在和电子荷质比的测量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电子的质量非常小,电子所受到的洛伦兹力很大,这也是电子在磁场中偏转的原因之一。
此外,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源如温度变化和实验环境的微小变化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尽量控制这些误差因素。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归类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归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理解物理规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精神。
下面我将对高中物理实验进行总结归类,以便于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内容和方法。
一、力学实验。
1. 弹簧振子实验,通过观察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了解振动的周期、频率和振幅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质量有关。
2. 斜面静力平衡实验,利用斜面上的物体静止不动的条件,研究物体受力平衡的原理,探究静摩擦力和斜面角度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通过测量物体受力和加速度的关系,验证牛顿第二定律F=ma。
二、热学实验。
1. 热传导实验,观察不同材料导热性能的差异,了解导热系数和材料的关系。
2. 热容量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热容量,探究热容量与物体质量和材料的关系。
3. 热膨胀实验,通过加热不同材料的棒材,观察其长度的变化,了解热膨胀系数和材料的关系。
三、光学实验。
1. 几何光学实验,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规律,观察成像的特点,研究物体、像的位置关系。
2. 衍射实验,通过狭缝衍射实验,观察光的波动特性,了解衍射现象和波长的关系。
3. 光的全反射实验,通过改变光线的入射角度,观察光的全反射现象,研究全反射临界角和介质折射率的关系。
四、电磁学实验。
1. 电阻定律实验,通过测量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验证欧姆定律,了解电阻的特性。
2. 电磁感应实验,利用恒磁场和变化磁场感应电流的原理,观察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3. 电场力实验,通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力的实验,研究电场力和电荷、电场强度的关系。
以上就是我对高中物理实验的总结归类,希望对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物理实验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延伸,更是学生培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物理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和指导。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高中物理实验总结高中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技巧。
下面是我在高中物理课程中进行的12个实验的总结。
实验一:测量重力加速度这个实验通过使用自由落体实验装置,测量自由落体的时间和下落距离,然后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到重力加速度是恒定的,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实验二:用光电效应测量普朗克常量这个实验使用光电管和不同波长的光源,通过测量光电流强度和电压的关系,计算出普朗克常量。
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光电效应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三:测量动量守恒这个实验使用弹簧振子和小球,通过测量小球和振子的质量和速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通过这个实验,我进一步理解了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物理现象中的应用。
实验四:检验斯涅尔定律这个实验使用光线经过透镜和凸面镜,测量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验证斯涅尔定律。
通过这个实验,我对透镜和凸面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实验五:探究光的干涉与衍射这个实验使用光栅和单缝光源,观察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入理解了光的波动性和干涉衍射的原理。
实验六:用示波器观察交流电信号这个实验使用示波器观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交流电信号的波形。
通过这个实验,我对交流电信号的特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实验七:测量电阻和电流的关系这个实验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大小,验证欧姆定律。
通过这个实验,我理解了电阻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实验八:探究电磁感应现象这个实验通过将线圈放置在磁铁周围,测量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的大小。
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入了解了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九:测量光的折射率这个实验使用石英棒以及测量装置,测量光在石英棒中的传播速度和折射率。
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了光的折射和光速的关系。
实验十:测量电容器的电容这个实验使用电容器和电桥测量装置,测量不同电容下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容的大小。
通过这个实验,我熟悉了电容器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物理实验知识点总结高中
物理实验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光学实验知识点总结1. Young 双缝干涉Young 双缝干涉实验是用来观察光的干涉现象的经典实验。
在实验中,光通过两个非常接近的狭缝后,形成了一系列的明暗条纹。
这些条纹是由光的波动性造成的,是光的干涉现象的结果。
实验目的:观察光的干涉现象,验证光的波动性。
实验原理:当两束相干光通过两个狭缝后,形成了一系列的明暗条纹。
这是由于两条光的相位差造成的干涉现象。
通过测量这些条纹的间距,可以计算出光的波长,从而验证光的波动性。
2. 赫兹实验赫兹实验是用来观察光的散射现象的经典实验。
在实验中,光通过一个狭缝后,会发生散射现象,形成了一系列的明暗条纹。
这些条纹是由光的波动性造成的,是光的散射现象的结果。
实验目的:观察光的散射现象,验证光的波动性。
实验原理:当一束光通过一个狭缝后,形成了一系列的明暗条纹。
这是由于光的波动性造成的。
通过测量这些条纹的间距,可以计算出光的波长,从而验证光的波动性。
3. 单色光的干涉条纹实验单色光的干涉条纹实验是用来观察单色光的干涉现象的经典实验。
在实验中,一束单色光通过一个狭缝后,形成了一系列的明暗条纹。
这些条纹是由光的波动性造成的,是单色光的干涉现象的结果。
实验目的:观察单色光的干涉现象,验证光的波动性。
实验原理:当一束单色光通过一个狭缝后,形成了一系列的明暗条纹。
这是由于光的波动性造成的。
通过测量这些条纹的间距,可以计算出光的波长,从而验证光的波动性。
二、力学实验知识点总结1. 弹簧振子实验弹簧振子实验是用来观察弹簧振子的振动现象的经典实验。
在实验中,一根弹簧上挂着一个质量,观察该质量的振动情况。
通过改变弹簧的劲度系数、质量和振幅,可以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
实验目的:观察弹簧振子的振动现象,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
实验原理:当弹簧振子达到平衡位置后,受到外力的作用,开始振动。
振动的频率与弹簧的劲度系数、质量和振幅有关,可以通过实验测量这些参数,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
2024年高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2篇)
2024年高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____年高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一、引言本年度,我作为高中物理实验室的负责人,致力于组织和推进学校物理实验的开展。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____年高中物理实验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二、总体情况____年,我校共有10个班级的学生参与了物理实验课程,涵盖了高一、高二和高三的学生。
根据实验的内容和难易程度,我们共进行了80个实验项目,每个班级平均每学期开展6个实验项目。
实验的内容主要包括力学、光学、电磁学和热学等方面。
实验设备齐全,有足够能满足学生实验需求的实验仪器。
三、实验项目的选择与设计在物理实验课程的开展中,我们注重实验项目的选择和设计。
首先,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教学计划,选择了与课程内容相符的实验项目。
其次,我们注重实验项目的设计,力求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强调学生动手实验和观察现象,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四、实验教学过程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的原则。
首先,我们在实验前进行了充分的实验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流程等。
其次,我们注重实验的指导和实践环节。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我们注重实验的讨论和总结。
在实验结束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总结实验的经验和教训,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
五、实验成果与效果____年,学校的物理实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效果。
首先,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了观察力、分析力和创新能力等能力。
其次,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热情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提高了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实验介绍在高中物理研究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验证物理原理,培养科学实验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下面是一份高中物理实验大全的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物理实验研究和探索。
1.力学实验1.1 弹簧振子实验:通过测量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和振幅,研究弹簧振动的规律。
1.2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通过测量物体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3 斜面静摩擦实验:通过改变斜面倾角和放置物体的质量,研究斜面上物体静止和运动的条件。
2.光学实验2.1 球面镜成像实验:通过调整凸凹球面镜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观察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2.2 透镜成像实验:通过调整透镜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观察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2.3 光的折射实验:通过改变光线入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研究光的折射现象。
3.热学实验3.1 温度测量实验:通过使用温度计或热敏电阻等测量仪器,测量物体的温度变化。
3.2 热传导实验:通过调整物体的材料和尺寸,研究热量在物体中的传导规律。
3.3 相变实验:通过改变物体的温度和压力,研究物质的相变过程。
4.电学实验4.1 电流测量实验:通过使用电流表或万用电表等测量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4.2 电阻测量实验:通过使用电阻表或万用电表等测量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大小。
4.3 并联电路实验:通过连接不同电阻的电路,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5.电磁实验5.1 电磁感应实验:通过改变线圈和磁铁的位置和相对运动方式,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5.2 磁场测量实验:通过使用磁力计等测量仪器,测量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5.3 电动机实验:通过在电动机中加入电流和改变电流方向,观察电动机的转动现象。
以上只是部分高中物理实验的归纳总结,希望同学们在实验研究中能够加强实践、自主思考,更好地掌握物理研究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资料- 高中物理实验教材- 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
本文档旨在对高中物理实验进行全面总结和归纳,为学生提供参考和研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实验及其相关内容。
1.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目的
测量物体的质量,了解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材料
- 电子天平
- 不同质量的物体
实验步骤
1. 首先将天平置于水平地面上,并调零天平。
2.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盘上,等待天平示数稳定。
3. 记录天平示数,即可得到物体的质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测量天平示数,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物体的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可以用质量单位千克(kg)表示。
2.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体积
实验目的
测量物体的体积,了解体积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材料
- 量筒
- 水
- 待测物体
实验步骤
1. 先将一定量的水倒入量筒中,并记录初始水平。
2. 将待测物体完全浸入量筒中的水中,观察水平变化并记录。
3. 计算待测物体的体积差,即为物体的体积。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测量水的体积变化,可以推算出物体的体积。
体积以立方米(m³)为单位。
......
通过以上示例可以看出,高中物理实验涵盖了不同的内容和实验方法。
这些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希望本文档对学生们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 高中物理教材,作者X
- 物理实验指导书,作者Y
> 注意:本文档中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验要根据教师指导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高中物理常见实验项目总结
高中物理常见实验项目总结1. 弹簧振子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
- 实验装置:弹簧、物块、支架、计时器。
- 实验步骤:1. 将物块与弹簧相连,固定在支架上。
2. 将物块拉至一定位置,释放并启动计时器。
3. 记录物块运动的周期及振幅。
- 实验结果分析:分别绘制周期和振幅与物块质量的图表,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斜面上滑动物体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 实验装置:斜面、滑块、固定支架、计时器。
- 实验步骤:1. 将滑块固定在支架上,放置在斜面上。
2. 记录滑块的下滑时间及滑过的距离。
3. 分别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分析:分析滑块下滑的时间与滑过的距离的关系,探究斜面的倾角对物体下滑的影响。
3. 光的折射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规律。
- 实验装置:光源、凸透镜、直尺等。
- 实验步骤:1. 将光源放置在一定距离外,以一定角度照射到凸透镜上。
2. 测量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角度。
3. 改变光线入射角度,重复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观察角度的变化,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规律。
4. 电流和电阻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 实验装置:电池、电流表、电阻器等。
- 实验步骤:1. 将电流表、电阻器依次与电池连接。
2. 测量电流表上的电流大小。
3. 分别改变电阻器的阻值,重复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分析:分析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通过绘制电流与电阻的图表得出结论。
5. 牛顿三定律实验- 实验目的:验证牛顿三定律。
- 实验装置:滑轮、弹簧、物块等。
- 实验步骤:1. 将滑轮和弹簧与物块相连,固定在支架上。
2. 以一定的力拉动物块,使其加速度产生变化。
3. 记录物块的质量、施加的力和加速度。
-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分析物块质量、施加的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验证牛顿三定律。
以上是高中物理常见实验项目的简要总结,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实验一:测量物体的密度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简单的公式密度=质量/体积,通过测量物体的重量和尺寸来计算密度。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实验二:测量力的大小和方向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同时也能够理解力的平衡和合力的概念,从而深入理解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
实验三:研究简谐振动现象这个实验主要让我们了解简谐振动的基本规律,包括振幅、周期和频率等概念。
通过调整不同参数,我们可以观察振动系统的变化,并深入理解振动的特性。
实验四:测量重力加速度通过实验四,我们可以通过自由落体实验来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这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重力的理解,还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和结论。
实验五:分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这个实验让我们研究了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动能和势能,并理解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实验六:探究压强与面积的关系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压强的概念,并探究压强和表面积之间的关系。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压力平台的面积来观察压强的变化,从而加深对压强的理解。
实验七:验证牛顿定律这个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受力情况,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正确性。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证明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定性关系,加深对牛顿定律的理解。
实验八:探究功和功率的概念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功和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测量物体所受的力和位移,计算所做的功,从而深入理解功和功率的物理意义。
实验九:研究波的传播性质这个实验让我们了解波的基本性质,包括波长、频率和波速等概念。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观察波的传播现象,加深对波的传播规律的理解。
实验十: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通过调整入射角度和介质的折射率,我们可以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加深对光学规律的理解。
高三物理实验知识点
高三物理实验知识点高三物理实验是学生们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高三物理实验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质量的测量在高三物理实验中,质量的测量是一个常见的实验内容。
实验中通常会使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的使用方法包括调整零位、放置待测物体、读数记录等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外界因素干扰,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 长度的测量物理实验中常常需要测量长度,比如光学实验中测量光程差、力学实验中测定弹簧的伸长量等。
测量长度通常使用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等仪器,需要注意读数的准确性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3. 时间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在物理实验中也很常见,比如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测量定常振动的周期等。
通常可以使用计时器或者示波器等设备进行时间的测量,需要注意开始和结束时间的准确记录。
4. 速度与加速度的测量在力学实验中经常需要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比如通过测量物体的位移和时间来计算速度,通过测量速度的变化率来计算加速度。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使用光电门、加速度计等,需要正确设置实验装置并进行数据处理。
5. 电流与电压的测量电学实验中需要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箱等。
在测量电流时要注意正确接入电路,避免对电路产生干扰。
在测量电压时要注意调整电压表的量程和选择合适的量程档位。
6. 波长与频率的测量光学实验中常需要测量波长和频率,比如测量光的干涉花样、测量声音的频率等。
测量波长和频率的方法包括光栅光谱仪、干涉仪、频率计等。
在进行测量时要注意实验装置的调整和数据的处理。
7. 温度的测量热学实验中需要测量温度的变化,常用的测温仪器包括温度计、热电偶等。
在进行温度测量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测量范围和精度,避免外界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8. 误差分析在高三物理实验中,误差是无法避免的。
因此,在进行实验时需要进行误差分析。
常见的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可以通过重复实验、比较测量结果和理论值等方法进行误差分析,得出合理的实验结果。
高中物理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实验知识点总结一、光学实验知识点1. 光的反射实验-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镜面反射:光线在光滑的镜面上发生反射,光线的反射角度与入射角度相等且在同一平面上- 运用反射定律解决光的反射问题2. 光的折射实验- 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在两种介质中恒定,这个比值被称为折射率-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 具体介质的折射率随波长有所差异,可用斯涅尔定律计算折射率3. 干涉与衍射实验- 点光源狭缝衍射- 双缝干涉实验及干涉条件- 物体表面的光的衍射现象4. 凸透镜成像实验-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像距离公式- 凸透镜的放大率和视角公式二、力学实验知识点1. 弹力实验- 弹簧伸长的背离力- 弹簧伸长的伸长量与力的关系- 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方法2. 摩擦力实验- 测定静摩擦系数和滑动摩擦系数- 应用沿斜面移动物体的摩擦力计算物体的加速度和斜坡角度3. 平衡力实验- 杆的平衡条件:力矩相等- 浮力的平衡条件:浮力等于所浸泡液体重力4. 牛顿运动定律实验- 牛顿第一定律:当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三、热学实验知识点1. 定压热容实验- 常压热容的测定方法- 定压比热容的测定方法- 比热容的应用2. 热传导实验- 测量物质的热导率- 热传导的条件:温度差,传导介质和传导面积3. 粘滞实验- 测量流体的粘滞系数- 流体内部分子的聚集程度对粘滞系数的影响4. 钟摆实验- 重力对摆动时间的影响- 摆频与摆长的关系- 如何提高钟摆的精确性四、电学实验知识点1. 电路连线实验- 构建各种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复式电路等 - 通过实验验证节点电压定律和欧姆定律2. 简单电流计的使用- 使用简单电流计测量电流的大小- 电流计的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3. 电阻与电导实验- 测量不同导体的电阻- 电阻与电导的关系- 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4. 磁场实验- 磁力线的实验观测- 磁感应强度的测量方法- 安培环路定理的实验验证五、声学实验知识点1. 声速的测量实验- 测量声音传播的速度- 声速与气体温度和压力的关系2. 干涉和共振实验- 声音的干涉与声纹的形成- 共振现象及其应用3. 声音的吸收实验- 材料对声音吸收的影响- 材料的吸声原理4. 声音的放大与录音实验- 使用扩音器对声音进行放大- 利用麦克风对声音进行录音以上只是高中物理实验的部分知识点总结,实验的种类繁多,每个实验也存在更多深入的内容和实际应用。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本文总结了高中物理学科中的12个实验,涵盖了力学、光学、电学等多个方面。
这些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思维和动手能力。
实验一:测量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并掌握使用天平和微量容器的实验技巧。
实验步骤1.使用天平称量小物体的质量。
2.使用水容器装满水,记录初始水平面。
3.将小物体放入水容器中,记录水容器的最终水平面。
4.计算小物体的体积,并计算出它的密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小物体的密度是与质量和体积相关的。
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应用于其他密度相关的问题。
实验二: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了解重力对物体的作用,并掌握使用计时器和测高器的实验技巧。
实验步骤1.在垂直高度上设置一个测高器。
2.从测高器的初始位置,让物体自由下落,并记录下物体下落所经过的时间。
3.重复上述步骤,分别记录不同高度下物体的下落时间。
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重力对物体的作用是使其以加速度自由下落。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我们还可以计算出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三:测量光的折射率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计算出介质的折射率,并掌握使用光源、直尺和量角器的实验技巧。
实验步骤1.设置一个光源和一个由折射介质构成的透明介质。
2.发射一束光线进入透明介质中,测量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3.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光线从空气中射入介质中时,其方向会发生改变。
这一现象是由介质的折射率引起的。
实验四:测量电阻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电阻的阻值,了解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并掌握使用电源、电流表和电阻器的实验技巧。
实验步骤1.使用电源、电流表和电阻器搭建电路。
2.分别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记录实验数据。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电阻的阻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梳理实验七: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原理】在只有重力作用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互相转化,但总机械能守恒。
方法(1):若某一时刻物体下落的瞬时速度为v,下落高度为h,则应有:,借助打点计时器,测出重物某时刻的下落高度h和该时刻的瞬时速度v,即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实验装置如图:方法(2):任意找两点A、B,分别测出两点的速度大小vA、vB以及两点之间的距离d。
若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应有。
测定第n点的瞬时速度的方法是:测出第n点的相邻前、后两段相等时间T 内下落的距离Sn和Sn+1,由公式,或由算出。
【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打点计时器;重锤(带纸带夹子);纸带数条;复写纸片;导线;毫米刻度尺。
除了上述器材外,还必须有电源。
【实验步骤】1、按图把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铁架台上,用导线把打点计时器与学生电源连接好。
2、把纸带的一端在重锤上用夹子固定好,另一端穿过计时器限位孔,用手竖直提起纸带使重锤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3、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
4、重复几次,得到3~5条打好点的纸带。
5、在打好点的纸带中挑选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在起始点标上0,以后各依次标1,2,3,......用刻度尺测出对应下落高度h1、h2、h3、......。
6、应用公式计算各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1、v2、v3、......。
7、计算各点对应的势能减少量mgh和动能的增加量,进行比较。
【注意事项】1、打点计时器安装时,必须使两纸带限拉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阻力。
2、实验时,需保持提纸带的手不动,待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工作正常后才松开纸带让重锤下落,以保证第一个点是一个清晰的小点。
3、选用纸带时应尽量挑点迹清晰的纸带。
4、测量下落高度时,都必须从起始点算起,不能搞错,为了减小测量h时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远一些,纸带也不宜过长,有效长度可在60cm~80cm以内。
5、因不需要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所以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问题与讨论】1.比较方法(1)与方法(2)的不同,你认为用哪种方法好?2.打点计时器安装时,必须使两纸带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为什么?实验时必须选用质量较大的重锤,为什么?3.动能和重力势能都跟物体的质量有关,本实验为什么不称物体的质量?4.本实验要用到重力加速度g。
g取9.8m/s2呢?还是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或者通过实验打出的纸带,用计算出来?实验八: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目的】1.利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巩固和加深对单摆周期公式的理解。
【实验原理】单摆在偏角很小时的摆动,可以看成是简谐运动。
其固有周期为,由此可得g=,据此,只要测出摆长和周期T,即可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
【实验器材】铁架台及铁夹,中心有小孔的金属小球;约1m的细线;秒表,游标卡尺,刻度尺。
【实验步骤】1.在细线的一端打一个比小球上的孔径稍大些的结,将细线穿过球上的小孔,制成一个单摆。
2.将铁夹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把做好的单摆固定在铁夹上,使摆球自由下垂。
3.用刻度尺测量单摆长(悬点到球心间的距离)。
或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直径2r,再用米尺测出从悬点至小球上端的悬线长',则摆长=。
4.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角度,使单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全振动30次(或50次)所用的时间,求出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的平均时间,这就是单摆的周期T。
反复测量3次,再算出测得的周期T的平均值。
5.将测出的摆长和周期T代入公式g=,求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
【注意事项】1、选择材料时应选择细、轻又不易伸长的线,长度一般在1m左右,小球应选用密度较大的金属球,直径应较小,最好不超过2cm。
2、单摆悬线的上端不可随意卷在铁夹的杆上,应夹紧在铁夹中,以免摆动时发生摆线下滑、摆长改变的现象。
3、摆球摆动时,要使之保持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不要形成圆锥摆。
4、计算单摆的振动次数时,应以摆球通过最低位置时开始计时,以后摆球从同一方向通过最低位置时进行计数,且在数"零"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计数。
5、为使摆长测量准确,从而减小实验误差,在不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的情况下,可以用刻度尺量出图中的1和2,再通过计算求得摆长。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问题与讨论】1.应该在单摆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时测量单摆的摆长,为什么?2.计算单摆的振动次数时,应以摆球通过最低位置时开始计时,为什么?3.实验中测量单摆的周期T时,为什么采用测30T-50T,而不是直接测量T?实验九: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目的】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原理】一滴油酸滴在水面上,它会在水面上形成一层薄膜,由于油酸分子一个挨一个排列,直立于水面上,所以可称为单分子层,只需测出该油酸的厚度,即为一个油酸分子的线度,油酸滴入水面后其体积V保持不变,因此油膜厚度d=V/S,式中S为在水面上所形成油膜的面积。
实验中用液滴和稀释的方法控制油膜的大小,用漂浮的粉粒来显示油膜的边界线。
【实验器材】浓度为1/1000的酒精油酸溶液,直径为40cm的浅盘,清水,痱子粉,滴管,玻璃板,水彩笔,注射器(滴管,坐标纸【实验步骤】1.往边长为30cm一40 cm的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然后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2.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事先配制好的酒精油酸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
3.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事先配制好的酒精油酸溶液滴在水面上一滴,油酸就在水面上散开,其中的酒精溶于水中,并很快挥发,在水面上形成如图所示形状的一层纯油酸薄膜。
4.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有机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酸薄膜的形状用彩笔画在玻璃板上。
5.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算出油膜面积,(求面积时以坐标纸上边长为1cm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大于半个的算一个。
6.根据配制的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
7.根据一滴油酸的体积V和薄膜的面积S,即可算出油酸薄膜的厚度,即油酸分子的大小。
【注意事项】1.油酸溶液配制后不要长时间放置,以免改变浓度,产生实验误差。
2.注射器针头高出水面的高度应在1cm之内,当针头靠水面很近(油酸未滴下之前时,会发现针头下方的粉层已被排开,是由于针头中酒精挥发所致,不影响实验效果。
3.实验之前要掌握好滴法。
4.待测油酸面扩散后又收缩,要在稳定后再画轮廓。
扩散后又收缩有两个原因:第一,水面受油酸液滴冲击凹陷后又恢复;第二,酒精挥发后液面收缩。
5.做完实验后,把水从盘的一侧边缘倒出,并用少量酒精清洗,然后用脱脂棉擦去,再用清水冲洗,以保持盘的清洁。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请自行设计表格记录和处理数据实验十: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一个平面上的等势线【实验目的】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一个平面上的等势线。
【实验原理】用导电纸上形成的稳恒电流场来模拟电场,当两探针与导电纸上电势相等的两点接触时,与探针相连的灵敏电流计中通过的电流为零,指针不偏转,从而可以利用灵敏电流计找出导电纸上的等势点,并依据等势点描绘出等势线。
【实验器材】学生用低压电源或电池组(电压约为6V);灵敏电流计;开关;导电纸;复写纸;白纸;圆柱形金属电极两个;探针两支;图钉;导线若干;木板。
【实验步骤】1、在平整的木板上,由下而上依次铺放白纸、复写纸、导电纸各一张,导电纸有导电物质的一面要向上,用图钉把白纸、复写纸、和导电纸一起固定在木板上。
2、在导电纸上平放两个跟它接触良好的圆柱形电极,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约为10cm,将两个电极分别与电压约为6V的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相接,作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再把两根探针分别接到灵敏电流计的"+"、"-"接线柱上(如图所示)3、在导电纸上画出两个电极的连线,在连线上取间距大致相等的五个点作基准点,并用探针把它们的位置复印在白纸上。
4、接通电源,将一探针跟某一基准点接触,然后在这一基准点的一侧距此基准点约1cm处再选一点,在此点将另一探针跟导电纸接触,这时一般会看到灵敏电流针的指针发生偏转,左右移动探针位置,可以找到一点使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用探针把这一点位置复印在白纸上。
5、按步骤(4)的方法,在这个基准点的两侧逐步由近及远地各探测出五个等势点,相邻两个等势点之间的距离约为1 cm。
6、用同样的方法,探测出另外四个基准点的等势点。
7、断开电源,取出白纸,根据五个基准点的等势点,画出五条平滑的曲线,这就是五条等势线。
【注意事项】1、使用的灵敏电流计,应选择零刻度在中间的那种,如果用低压学生电源做实验,一定要注意把两电极接到直流输出端。
2、安放导电纸时,有导电物质的一面应向上。
3、安放电极时,不能太靠近导电纸的边缘;电极与导电纸接触要良好,且与导电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4、寻找等势点时,应从基准点附近由近及远地逐渐推移,不可冒然进行大跨度的移动,以免电势差过大,发生电流计过电流现象。
5、探测等势点不要太靠近导电纸的边缘,因为实验是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导电纸边缘的电流方向与边界平行,并不与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分布相似。
6、导电纸上所涂导电物质相当薄,故在寻找等势点时,不能用探针在导电纸上反复划动,而应采用点接触法。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问题与讨论】1.电极与导电纸接触要良好,且与导电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为什么?2.探测等势点不要太靠近导电纸的边缘,为什么?3.能否用这种方法来描绘一个点电荷电场的等势线?若能,该如何进行实验?能描绘两个等量正电荷电场的等势线吗?实验十一: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原理】根据电阻定律公式,只要测量出金属导线的长度和它的直径,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并用伏安法测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
【实验器材】被测金属导线,直流电源(4V),电流表(0--0.6A,电压表(0--3 V),滑动变阻器(50Ω),电键,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毫米该度尺。
【实验步骤】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导线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
2、按如图所示的原理电路图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
4、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电键S,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的值,记入记录表格内,断开电键S,求出导线电阻R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