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和2指导书
物理实验作业指导书
物理实验作业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进行一系列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加深对物理理论的理解及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二、实验设备
本实验所需的设备包括:
- 实验器材1
- 实验器材2
- 实验器材3
...
三、实验步骤
1. 步骤1:描述步骤1的操作内容和注意事项。
2. 步骤2:描述步骤2的操作内容和注意事项。
3. 步骤3:描述步骤3的操作内容和注意事项。
...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应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2. 实验完成后,学生应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将结果
整理成报告。
五、实验安全提示
1.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学生应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2. 在使用实验器材时,学生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
避免操作失误引发事故。
六、实验评估与总结
1. 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根据实验数据及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并
撰写实验总结。
2. 实验总结应包括对实验过程、结果及可能的改进方向进行分
析和总结。
七、参考资料
1. 参考书籍1:作者,书名。
2. 参考书籍2:作者,书名。
...
以上是本次物理实验作业的指导书,请学生们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向实验教师咨询。
祝实验顺利!。
实验指导书一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学习如何在利用NLTK进行分词\词性分析与句法分析,同时将NLTK和结巴分词的结合中实现中文文本分词和词频统计。
通过次实验项目的练习,增强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以知识获取与自主实践相结合,学习对自然语言信息的处理以及结巴分词,文本相似度算法的实践。
二实验目标1. 了解自然语言处理的原理,加深对文本处理的理解;2. 熟悉文本分词、词频统计的原理;4. 掌握文本处理的其他的应用。
三实验要求1.实验前,请认真阅读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实验指导书,仔细听从老师的讲解。
2.实验前编好程序,实验时调试。
3.编程要独立完成,程序应加适当的注释。
4.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报告要求内页:实验n :1、实验目的:xxxx2、实验原理和内容:3、实验环境和编程语言:4、主要功能及实现:5、实验结论:文字用小4号或4号;程序和注释用5号以班为单位交.实验一:1.怎样载入自己的英文语料库(obama.txt),在自己的语料库中找出频率小于8,排名前5的词和其频率。
(使用nltk的英文分词函数tokenize)2.写程序处理布朗语料库,找到一下的答案:(1)哪些名词常以他们复数形式而不是它们的单数形式出现?(只考虑常规的复数形式,-s后缀形式的)。
(2)选择布朗语料库的不同部分(其他目录),计数包含wh的词,如:what,when,where,who 和why。
3.输出brown文本集名词后面接的词性,参考代码:4.句法分析演示>>> from nltk import *>>> f=open('F://obama.txt')>>> raw=f.read()>>> import nltk>>> tokens = nltk.word_tokenize(raw)>>> tokens>>> c={}>>> for i in tokens:if tokens.count(i)>72:c[i]=tokens.count(i)>>> print(c)Wh:>>> from nltk.corpus import brown>>> import nltk>>> import re>>> brown.categories()>>> romance_text=brown.words(categories='romance')>>> fdist = nltk.FreqDist([w.lower() for w in romance_text])>>> modals=set([w for w in romance_text if re.search('^wh',w)])>>> for m in modals:print m + ':',fdist[m],词性:>>> def findtags(tag_prefix,tagged_text):cfd=nltk.ConditionalFreqDist((tag,word) for (word,tag) in tagged_textif tag.startswith(tag_prefix))return dict((tag,cfd[tag].keys()[:5]) for tag in cfd.conditions())>>> tagdict=findtags('NN',nltk.corpus.brown.tagged_words(categories='news')) >>> for tag in sorted(tagdict):print tag,tagdict[tag]>>> wsj = nltk.corpus.treebank.tagged_words(tagset = 'universal')>>> word_tag_fd = nltk.FreqDist(wsj)>>> [word + "/" + tag for (word, tag) in word_tag_fd if tag.startswith('V')]Ofen:>>> brown_lrnd_tagged = brown.tagged_words(categories='learned', tagset='universal') >>> tags = [b[1] for (a, b) in nltk.bigrams(brown_lrnd_tagged) if a[0] == 'often']>>> fd = nltk.FreqDist(tags)>>> fd.tabulate()名词后面词性统计:>>> import nltk>>> brown_lrnd_tagged = brown.tagged_words(categories='learned', tagset='universal') >>> tags = [b[1] for (a, b) in nltk.bigrams(brown_lrnd_tagged) if a[1] == 'NOUN'] >>> fd = nltk.FreqDist(tags)>>> fd.tabulate()。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2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班级姓名学号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机电教研室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一、实验目的与实验要求1.学会根据各种机械实物或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2.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进一步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我们知道: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构件的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有关。
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不考虑构件的具体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
而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见教材中机构运动简图常用符号〕来代替构件和运动副,并选择适当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示机构的运动特征。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是:以便对机构进行结构、轨迹、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动力等分析研究。
它是工程技术人员从事机构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三、实验设备、工具1.典型机械的实物(如:缝纫机、牛头刨床、插齿机等);2.典型机械的模型(如:内燃机模型、油泵模型、牛头刨床模型等〕;3.钢卷尺、内外卡钳、量角器;4.三角板、铅笔,橡皮、草稿纸等。
四、实验步骤及测绘方法(1)正确选择投影面对于机械实物的测绘,为了将机构运动表示清楚,要洽当地选择测绘投影面。
为此,一般选择机构中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为投影面。
(2)确定机构的构件数目测绘时,首先找到原动件并使机构缓慢地运动,从原动件开始仔细观察机构的运动,分清各个运动单元,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3)确定机构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从原动件开始,根据相互连接的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的特点。
依此确定运动副的类型及数目:(4)画机构运动简图仔细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如转动副间的中心距和移动副导路的方向等,选定原动件的位置,在纸上按规定的符号及构件的连接次序,从原动件开始,并按确定的比例尺逐步画出机构的运动简图。
比例尺μl =实际长度L AB(m)/图上长度AB(mm)(5)标注各构件及各运动副从原动件开始,用数字l、2、3…分别标注各构件,用英文字母A、B、C…分别标注各运动副。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实验指导书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目录实验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验证性实验) (1)实验三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验证性实验) (9)实验三系统稳态误差分析(综合性实验) (15)预备实验典型环节及其阶跃响应一、实验目的1.学习构成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了解电路参数对环节特性的影响。
2.学习典型环节阶跃响应测量方法,并学会由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典型环节传递函数。
二、实验内容搭建下述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并测量其阶跃响应。
1.比例(P)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于图1-1。
2.惯性(T)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于图1-2。
3.积分(I)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于图1-3。
4. 比例积分(PI)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于图1-4。
5.比例微分(PD)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于图1-5。
6.比例积分微分(PID)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传递函数示于图1-6。
三、实验报告1.画出惯性环节、积分环节、比例积分环节、比例微分环节、比例积分微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图,用坐标纸画出所记录的各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2.由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出惯性环节、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并与由模拟电路计算的结果相比较。
附1:预备实验典型环节及其阶跃响应效果参考图比例环节阶跃响应惯性环节阶跃响应积分环节阶跃响应比例积分环节阶跃响应比例微分环节阶跃响应比例积分微分环节阶跃响应附2:由模拟电路推导传递函数的参考方法1. 惯性环节令输入信号为U 1(s) 输出信号为U 2(s) 根据模电中虚短和虚断的概念列出公式:整理得进一步简化可以得到如果令R 2/R 1=K ,R 2C=T ,则系统的传递函数可写成下面的形式:()1KG s TS =-+当输入r(t)为单位脉冲函数时 则有输入U 1(s)=1输出U 2(s)=G(s)U 1(s)= 1KTS-+由拉氏反变换可得到单位脉冲响应如下:/(),0t TK k t e t T-=-≥ 当输入r(t)为单位阶跃函数时 则有输入U 1(s)=1/s输出U 2(s)=G(s)U 1(s)= 11K TS s-+由拉氏反变换可得到单位阶跃响应如下:/()(1),0t T h t K e t -=--≥当输入r(t)为单位斜坡函数时 则有输入U 1(s)=21s输出U 2(s)=G(s)U 1(s)=2323R R C T R R =+2Cs12Cs-(s)U R10-(s)U 21R R +-=12212)Cs (Cs 1(s)U (s)U )(G R R R s +-==12212)Cs 1((s)U (s)U )(G R R R s +-==由拉氏反变换可得到单位斜坡响应如下:/()(1),0t T c t Kt KT e t -=--≥2. 比例微分环节令输入信号为U 1(s) 输出信号为U 2(s) 根据模电中虚短和虚断的概念列出公式:(s)(s)(s)(s)(s)U100-U U 0U 2=1R1R23(4)CSU R R '''---=++由前一个等式得到 ()1()2/1U s U s R R '=- 带入方程组中消去()U s '可得1()1()2/11()2/12()1134U s U s R R U s R R U s R R R CS+=--+由于14R C〈〈,则可将R4忽略,则可将两边化简得到传递函数如下: 2()23232323()(1)1()11123U s R R R R R R R R G s CS CS U s R R R R R ++==--=-++如果令K=231R R R +, T=2323R R C R R +,则系统的传递函数可写成下面的形式:()(1)G s K TS =-+当输入r(t)为单位脉冲函数时,单位脉冲响应不稳定,讨论起来无意义 当输入r(t)为单位阶跃函数时 则有输入U 1(s)=1/s输出U 2(s)=G(s)U 1(s)=(1)K TS S-+由拉氏反变换可得到单位阶跃响应如下:()(),0h t KT t K t δ=+≥当输入r(t)为单位斜坡函数时 则有输入U 1(s)=21s输出U 2(s)=G(s)U 1(s)=2(1)K TS S -+由拉氏反变换可得到单位斜坡响应如下:(),0c t Kt KT t =+≥实验一 二阶系统阶跃响应(验证性实验)一、实验目的研究二阶系统的两个重要参数阻尼比ξ和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实训指导书】1-2 电机的结构拆装
④ 工具使用后,应清洁并归还原处。
检测设备、工具、材料
序号
名称
数量
清点
1
电机
3台
□√已清点
BJEV 动力总成教学实
2
1台
训平台系统
□√已清点
3
拆装工具
1套
□√已清点
4
白手套
1副
□√已清点
5
螺丝盒
1个
□√已清点
四、计划实施
成绩:
1)请观察置于工作台上的电机,说明其类型及优缺点。
电机
类型
优缺点
优:结构简单、可靠性好、
名称 1 2
定子 定子铁心 定子绕组
3
动力线
名称 1 2
转子 永磁体 转子轴
3
转子铁心
3)请观察 BJEV 动力总成教学实训平台系统,查阅相关资料完成驱动电机的认知学习。
冷却方式 A B C
□风冷□√水冷 三相动力线 冷却液进出水口 接线盒
D
低压 19PIN 插件
E
电机输出轴
4)恢复场地。
作用 传输交流电 连接外部冷却液管路 安装固定三相动力线接头 将电机转子位置、温度、互锁等信息传输给 电机控制器控制单元 与减速器输入轴相连,传递动力
。 自我评价:
。
实训成绩单
项目 接收工作任务
信息收集 制订计划
计划实施
质量检查 评价反馈
评分标准 明确工作任务,理解任务在企业工作中的重要程度 掌握工作相关知识及操作要点 按照驱动电机认知流程,制订合适的行动计划 能协同小组人员安排任务分工 能在实施前准备好所需要的工具器材 规范进行实训前的工具准备 识别驱动电机的类型 掌握驱动电机的结构功能 掌握驱动电机的外部结构功能 清理场地,恢复设备 学生任务完成,操作过程规范标准 学生能对自身表现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发现自身问题
小学科学实验指导书
小学科学实验指导书一、引言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旨在为小学科学实验提供一份指导书,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
二、实验目的通过开展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观察和体验自然现象,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
三、实验设计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设计与学科内容和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实验。
确保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简便易得,操作步骤清晰易懂。
四、实验前准备在开展实验前,教师应对实验过程进行准备。
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根据需要准备好实验材料。
同时,教师还要对实验原理和步骤进行理解和备课,以便能够对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五、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前,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实验目的和操作步骤。
然后,学生们可以依照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指导和纠正错误。
六、结果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注重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他们可以通过绘图、记录数据等方式,将实验结果呈现出来。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结果比较和分析,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想。
七、结果分析基于实验结果,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同时,他们也可以思考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是什么等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促进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八、实验拓展在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验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拓展。
这样的实验可以是对基础实验的改进、扩展,也可以是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问题。
通过实验拓展,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和现象。
九、实验总结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安排一定的时间,与学生一起总结实验过程。
可以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学生的感受和体会。
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能力。
十、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时,学生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教师应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并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演示。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名称:试验一:SQL语言嵌套查询和数据更新操作所属课程:数据库原理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实验类别: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实验学时:4学时一、实验目的1.熟悉和掌握对数据表中数据的查询操作和SQL命令的使用,学会灵活熟练的使用SQL 语句的各种形式;2.加深理解关系运算的各种操作(尤其的关系的选择,投影,连接和除运算);3.熟悉和掌握数据表中数据的插入、修改、删除操作和命令的使用;4.加深理解表的定义对数据更新的作用二、预习与参考1.熟悉SQL SERVER 工作环境;2.连接到学生-课程数据库3.复习对表中数据查询的SQL语言命令;4.复习对表中数据的插入、修改和删除的SQL语言命令。
三、实验要求(设计要求)针对教材例子,通过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两种模式,熟悉数据嵌套查询、更新操作。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在表S、C、SC上进行简单查询;2.在表S、C、SC上进行连接查询;3.在表S、C、SC上进行嵌套查询;4.使用聚合函数的查询;5.对数据的分组查询;6.对数据的排序查询。
7.将数据插入当前数据库的表S、C、SC中;A:用SQL命令形式B:用SQL SERVER提供的企业管理器以交互方式进行8.将以上插入的数据分别以.SQL文件和.txt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上;9.修改表S、C、SC中的数据;A:用SQL命令形式B:用SQL SERVER提供的企业管理器以交互方式进行10.删除表S、C、SC中的数据。
A:用SQL命令形式B:用SQL SERVER提供的企业管理器以交互方式进行五、实验内容在表S,C,SC上完成以下操作:1.查询学生的基本信息;2.查询“CS”系学生的基本信息;3.查询“CS”系学生年龄不在19到21之间的学生的学号、姓名;4.找出最大年龄;5.找出“CS”系年龄最大的学生,显示其学号、姓名;6.找出各系年龄最大的学生,显示其学号、姓名;7.统计“CS”系学生的人数;8.统计各系学生的人数,结果按升序排列;9.按系统计各系学生的平均年龄,结果按降序排列;10.查询每门课程的课程名;11.查询无先修课的课程的课程名和学时数;12.统计无先修课的课程的学时总数;13.统计每位学生选修课程的门数、学分及其平均成绩;14.统计选修每门课程的学生人数及各门课程的平均成绩;15.找出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的学生,结果按系分组,并按平均成绩的升序排列;16.查询选修了“1”或“2”号课程的学生学号和姓名;17.查询选修了“1”和“2”号课程的学生学号和姓名;18.查询选修了课程名为“数据库系统”且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成绩;19.查询每位学生选修了课程的学生信息(显示:学号,姓名,课程号,课程名,成绩);20.查询没有选修课程的学生的基本信息;21.查询选修了3门以上课程的学生学号;22.查询选修课程成绩至少有一门在80分以上的学生学号;23.查询选修课程成绩均在80分以上的学生学号;24.查询选修课程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学号;25.选做:针对SPJ数据库中的四个表S,P,J,SPJ,完成教材P74-75--习题5中的查询及教材P127--习题5中的查询。
模电实验指导书
模电实验指导书篇一:模电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3、掌握万用表的使用及用万用表粗测晶体三极管、三极管的质量的好坏及管脚的判断。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1、函数信号发生器2、双踪示波器3、万用表4、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三、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
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1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1、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
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1)、寻找扫描光迹将示波器Y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
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
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
(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1”、“Y2”、“Y1+Y2”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
“交替”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
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指导书
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指导书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小学生了解和掌握某一科学原理
或现象,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实验材料
列举实验所需的材料,例如:试管、溶液、显微镜等。
实验过程
依次说明实验的步骤,并用简练的语言讲解清楚每个步骤具体
应该如何操作,引导学生完成实验。
实验结果和分析
学生应根据实验操作的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可以提出问题或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归纳能力。
实验注意事项
列举一些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安全事项、实验环境要求等,确保学生能够安全地进行实验。
实验延伸
提供一些与实验相关的延伸活动或探究题目,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实验评价与反思
对学生的实验表现进行评价,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结束语
简单总结实验的目的和重要性,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
参考资料
列出实验指导书编写所依据的参考资料,以便老师和学生深入研究和了解相关知识。
以上为《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指导书》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详细的指导和实例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内容进行编写。
希望这份指导书能够帮助小学老师们更好地进行科学实验教学。
研学实验指导书
研学实验指导书
摘要: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三、实验器材与材料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
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六、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正文:
研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现象,验证理论,锻炼实践能力。
本实验指导书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研学实验的参考,帮助大家顺利完成实验任务。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学实验在我国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
本实验旨在帮助同学们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实验原理:
本实验涉及到的原理为XXX。
实验方法:
本实验采用XXX 方法进行。
三、实验器材与材料
实验器材:
1.XXX
2.XXX
...
实验材料:
1.XXX
2.XXX
...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
1.准备工作
2.实验步骤
3.实验操作
...
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数据记录
2.数据处理
3.数据分析
...
六、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1.报告格式要求
2.报告内容要求
3.报告提交时间
...
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1.实验室安全规定
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3.实验意外处理方法
...
通过本实验指导书,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一、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1,2-二氯乙烷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1,2-二氯乙烷检测作业指导书1,2-二氯乙烷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1 适应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1,2-二氯乙烷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1,2-二氯乙烷的浓度检测。
2 引用标准GBZ/T 160.45-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烷烃类化合物。
3 工作目的与要求3.1 确保操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设备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3.2 熟知、熟练运用本指导书内容并严格执行。
4 工作原理及条件4.1 原理空气中的1,2-二氯乙烷用活性碳管采集,溶剂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4.2 仪器4.2.1 活性碳管,溶剂解吸型,内装100mg/50mg 活性碳。
4.2.2 空气采样器,流量0~500ml/min。
4.2.3 溶剂解吸瓶,5ml。
4.2.4 微量注射器,10 l。
4.2.5 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仪器操作条件。
a)色谱柱:30m×0.32mm×0.5um,FFAP;b)柱温:150℃;c)汽化室温度:200℃;d)检测室温度:200℃;e)载气(氮气)流量:25ml/min。
4.3 试剂4.3.1 二硫化碳,色谱鉴定无干扰杂质峰。
4.3.2 标准溶液:将5ml 二硫化碳加入10ml 容量瓶中,准确称量后,加入适量二氯乙烷,再准确称量。
加二硫化碳至刻度,由两次称量之差计算溶液的浓度,为二氯乙烷标准溶液。
5 样品采集、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
5.4.1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碳管两端,以300ml/min 流量采集15min 空气样品。
5.4.2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碳管两端,以50ml/mi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
5.4.3 个体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碳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mi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掌握化工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原理化工原理实验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反应平衡和化学动力学 2. 热力学计算 3. 流体力学和传质过程 4. 反应器与过程控制 5. 传热过程实验器材和试剂1.实验器材:反应器、加热器、冷却器、分离仪器、计量仪器等。
2.试剂:根据实验要求使用不同的化学试剂。
实验步骤实验一:反应平衡和化学动力学1.准备反应器和试剂。
2.将试剂按照给定的比例加入反应器中。
3.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反应温度。
4.开始反应,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数据。
5.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平衡和化学动力学。
实验二:热力学计算1.准备热力学计算所需的实验数据。
2.计算化学反应的焓变、熵变和自由能变化。
3.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实验三:流体力学和传质过程1.准备流体力学和传质实验所需的设备和试剂。
2.将试剂按照给定的比例注入传质设备中。
3.通过设备控制流体的流速和压力,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流体力学和传质过程的特性。
实验四:反应器与过程控制1.准备反应器与过程控制实验所需的设备和试剂。
2.将试剂按照给定的比例加入反应器中。
3.通过过程控制设备调节反应的温度、压力、流速等参数。
4.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反应过程的控制效果。
实验五:传热过程1.准备传热实验所需的设备和试剂。
2.将试剂加热并通过设备控制传热过程的温度和压力。
3.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传热过程的特性。
数据处理和实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对于实验中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实验探讨和解决,并得出实验结论。
安全注意事项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直接接触危险试剂。
2.注意实验室卫生,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3.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试剂。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书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书实验学时:32学时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实验目录实验一质粒DNA的提取、酶切与电泳鉴定 (1)实验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3)实验三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质粒DNA分子转化 (4)实验四植物基因组DNA提取及电泳 (6)实验五植物基因组RNA提取及电泳 (7)实验一质粒DNA的提取、酶切与电泳鉴定实验项目类型:综合性一、实验目的1. 学习质粒的相关基本知识,掌握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和掌握限制性内切酶的特性、掌握对重组质粒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原理和方法,并理解限制性内切酶是DNA重组技术的关键工具。
二、实验原理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的原理是根据共价闭合环状质粒DNA与线性染色体DNA的结构差异来实现分离的。
在pH12-12.5时,线性DNA被彻底变性,但共价闭环质粒DNA虽然氢键也发生断裂,但两条互补链仍会紧密缠绕结合在一起。
当在溶液体系中加入pH4.8的KAC时,溶液恢复中性,质粒DNA迅速复性,染色体DNA则由于变性而相互混乱缠绕,不能复性,从而离心即可以把变性的染色体DNA沉淀和蛋白-SDS复合物沉淀分离出来。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材料:含pSV的E.coli JM109菌株、1.5ml塑料离心管、离心管架、EB、酚、氯仿、异丙醇、乙醇、琼脂糖、吸头等。
2. 溶液或试剂:LB培养基、溶液Ⅰ、溶液II(0.4mol/L NaOH、2%SDS用前等体积混合)、溶液Ⅲ、分离液:酚/氯仿/异戊醇=25:24:1、无水乙醇、70%乙醇等。
3. 仪器或其他用具:微量移液器(20μl,200μl,1000μl)、恒温振荡摇床、高压蒸汽灭菌锅、涡旋振荡器、琼脂糖凝胶电泳系统、凝胶成像系统、恒温培养箱、制冰机等。
四、操作步骤质粒DNA的提取步骤:1. 用灭菌的牙签挑取白色单菌落接种于另外已制备好的LB琼脂平板上,保存菌种,并把牙签放入盛3 ml LB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37℃振荡培养过夜。
机械原理实验一指导书
前言实验是机械原理课程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实验不仅可以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为了搞好实验教学,对做实验的同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下是对实验的要求:一、预习实验在上实验课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讲义或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的目的、实验用仪器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复习与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
三、上实验1.按时上、下课,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
2.上课时要认真回答老师提问,要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
3.上课时遵守学生实验守则,精心操作,注意安全。
4.上课时要注意观察,认真分析,准确地记录实验原始数据,并经指导教师检查、签字。
5.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掉电源,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整理,恢复到原始状态。
6.经指导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
四、撰写实验报告1.实验报告要用学校统一的实验报告纸撰写。
2.实验报告由封皮及正文组成,要装订成册(装订线在左侧)。
(1)封皮由教务处统一负责印制。
(2)正文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仪器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实验步骤、实验原始数据、实验结果与分析等内容。
3.书写要工整。
4.对实验结果要进行误差分析。
希望同学们认真执行“规范”,并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定,爱护公物,保持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按照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和机械原理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了此实验指导书。
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来综合评定。
这里需特别强调的是:完成全部实验方能取得参加期末课程考试的资格。
实验一:机构认识、测绘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利用各种给定的平面机构,根据提供的拼装方案进行搭接,获得一个完整的机械传动方案,加强学生对机构组成原理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机构组成及其运动特性,为机构创新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利用各种给定的平面机构,根据想象力进行机构搭接,获得新的组合机构或机械传动方案,进行机械创新设计的实际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及动手能力。
电路实验1指导书.docx
实验一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与串并联的研究实验目的1、拿握建立电源模型的方法;2、常握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3、加深对电压源和电流源特性的理解;4、研究电源模型等效变换的条件。
二、原理说明1、电压源和电流源电压源具有端电压保持恒定不变,而输出电流的大小由负载决定的特性。
其外特性,即端电压U与输岀电流I的关系U = f (1)是一条平行于I轴的直线。
实验屮使用的恒压源在规定的电流范围内,具冇很小的内阻,可以将它视为一个电压源。
电流源具冇输出电流保持恒定不变,而端电压的大小由负载决定的特性。
其外特性,即输岀电流I与端电压U的关系I = f (U)是一条平行于U轴的直线。
实验小使用的恒流源在规定的电流范围内,具有极大的内阻,可以将它视为一个电流源。
2、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实际上任何电源内部都存在电阻,通常称为内阻。
因而,实际电压源可以用一个内阻RS和电压源US串联表示,其端电压U随输岀电流I增大而降低。
在实验屮,可以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与恒压源相串联来模拟一个实际电压源。
实际电流源是用一个内阻RS和电流源IS并联表示,其输出电流I随端电压U增大而减小。
在实验中,可以用一个大阻值的电阻与恒流源相并联来模拟一个实际电流源。
3、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互换一个实际的电源,就其外部特性而言,既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压源,又可以看成是一个电流源。
若视为电压源,则可用一个电压源Us与一个电阻RS相串联表示;若视为电流源,则可用一个电流源IS与一个电阻RS相并联来表示。
若它们向同样大小的负载供出同样大小的电流和端电压,则称这两个电源是等效的,即具有相同的外特性。
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为:(1)取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内阻均为RS;j =空(2)已知实际电压源的参数为Us和RS,则实际电流源的参数为S他和RS,若已知实际电流源的参数为Is和RS,则实际电压源的参数为5 = Ms和RS。
三、实验设备K MEL-06组件(含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2、恒压源(含+ 6V, +12V, 0〜30V可调)3、恒源流0〜500mA可调4、EEL-23组件(含固定电阻、电位器)四、实验内容1、测定电压源(恒压源)与实际电压源的外特性实验电路如图10-1所示,图中的电源US用恒压源中的+ 10V输岀端,R1 取200 Q的固定电阻,R2取可调电位器。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目录序言0 实验一金属材料拉伸实验 2 实验二金属材料扭转实验9 实验三纯弯曲梁正应力电测实验16 附件:1、实验报告册封面2、材料力学实验要求3、实验报告要求序言材料力学实验是材料力学的重要支柱之一。
材料力学从理论上研究工程结构构件的应力分析和计算,并对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设计或校核其可靠性。
材料力学实验从实验角度为材料力学理论和应用提供实验支持。
一、材料力学实验由三部分组成:1、材料的力学性能测定。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在力的作用下,材料的变形、强度等方面表现出的一些特征,如弹性模量、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疲劳极限、冲击韧度等。
这些强度指标或参数是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依据,而他们一般通过实验来测定。
此外,材料的力学性能测定又是检验材质、评定材料热处理工艺、焊接工艺的重要手段。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各种新型材料不断涌现,力学性能测定是研究新型材料的重要手段。
材料的力学性能测定一般是通过对标准试样加载至破坏,记录其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扭转破坏时记录其扭矩-扭转角或剪应力-剪应变曲线),测定材料的一些力学性能特征指标,如弹性模量、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冲击韧度等;因此,学会记录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成为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的一项重要任务。
2、验证已建立的理论。
材料力学的一些理论是以某些假设为基础的,例如杆件的弯曲理论是以平面假设为基础。
用实验验证这些理论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实验是验证、修正、发展理论的必要手段,是揭示材料受力、变形过程本质的重要方法。
3、应力分析实验。
某些情况下,如因构件形状不规则、受力复杂或精确地边界条件难以确定等,应力分析计算难以获得准确结果。
这时,采用如电测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构件的应力。
应力分析实验主要是对构件形状不规则、受力复杂或边界条件很难确定、计算法难以得到准确结果的情况,用实验方法测定构件的应力。
《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2_[1]...
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 JDK的安装和运行环境变量的设置 (3)实验二 JA V A语言基础实验 (3)实验三 JA V A面向对象特性实验 (5)实验四 Java输入输出实验 (6)实验五基于AWT及SWING的GUI及事件处理实验 (8)实验六Applet (11)附录Ⅰ (14)附录Ⅱ (15)实验一 JDK的安装和运行环境变量的设置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J2SDK安装和运行环境设置。
2.掌握java最简单的程序结构,会使用javac和java命令。
实验内容1.下载j2sdk1.4.2。
在网站的download链接中选择J2SE1.4.2链接,选择j2sdk-1.4.2-04-windows-i586.exe下载。
2.安装该程序。
默认安装路径为c:\jdk1.4.2。
3.设置环境变量。
主要有path和classpath两个环境变量需设置。
在windows98中的设置方式为:使用记事本打开autoexec.bat文件,加入:SET PA TH=%PATH%;c:\jdk1.4.2\binSET CLASSPATH=.; c:\jdk1.4.2\lib在windows2000按如下方法设置:进入“控制面板”->“系统”->“高级”->“环境变量”->“系统变量”后,双击path,在后面添加:c:\jdk1.4.2\bin,双击classpath,在后面添加:c:\jdk1.4.2\lib。
重新启动系统。
4、编写一个输出“这是我的第一个JA V A程序”程序。
5、示例程序:public class HelloWorld{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 args){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在记事本中编写该程序,并保存为d:\my\HelloWorld.java。
运行过程为:进入dos环境,切换到保存路径,然后在命令行中输入下列命令:javac HelloWorld.java编译通过后,在命令行中输入下面的命令java HelloWorld运行结果应该为:Hello World实验二 JA V A语言基础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JA V A变量、标识符以及语法规则。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指导书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指导书2022年3月-1-实验一他励直流电动机(2节)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机实验的基本要求与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掌握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接线方法,以及启动、换向、调速和制动的方法。
3、掌握使用相关仪器仪表测量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1、NMEL系列电机教学实验台的主控制屏(NMCL-II)。
2、电机导轨及涡流测功机、转矩/转速调节及测量组件(NMEL-13)。
3、可调直流稳压电源(NMEL-18,含直流电压、电流、毫安表)4、直流电压、毫安、安培表(NMEL-0010)。
5、直流他励电动机(M03)。
6、波形测试及开关板(NMEL-05)。
7、可调电阻箱(NMEL-03/4)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电路图1-1M:他励直流电动机(M03)。
U1:可调直流稳压电源(NMEL-18/1),为电枢绕组供电。
Uf:可调直流稳压电源(NMEL-18/2),为励磁绕组供电。
R1:电枢调节电阻(NMEL-03/4)。
-2-+AR112SRLIaV2M-mA+RfIf+U1V1UfUa--GIRf:励磁调节电阻(NMEL-03/4)。
RL:能耗制动限流电阻(NMEL-03/4中的900Ω可变电阻)。
S:能耗制动开关(NMEL-05)。
V1: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自带直流电压表(NMEL-18/1)。
A:可调直流电源自带直流电流表(NMEL-18/1),或量程为2A的直流电流表(NMEL-0010)。
V2:量程300V的直流电压表(NMEL-0010)。
mA:可调直流电源自带直流毫安表(NMEL-18/2),或量程为200mA的直流电流表(NMEL-0010)。
G:涡流测功机,涡流测功机的转矩/转速调节(NMEL-13)。
按实验电路图1-1所示连接好实验设备和线路。
经检查无误后,按以下项目及步骤进行实验,测量实验数据。
根据数据计算分析后完成实验报告。
1、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先励磁通电,后电枢通电)(1)将R1调至最大,Rf调至最小,将MEL-13“转速控制/转矩控制”选择开关扳向“转矩控制”,“转矩设定”电位器逆时针旋到底(转矩最小)。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寄存器试验,2运算器试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寄存器试验,2运算器试验实验指导书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师:班级:第⼀章系统概述1.1 实验系统组成第⼆章基础模块实验实验⼀寄存器实验实验⽬的:熟悉试验仪各部分功能。
掌握寄存器结构、⼯作原理及其控制⽅法。
实验内容:利⽤实验仪开关区上的开关sk23-sk16提供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将数据通过DBUS写⼊OUT 寄存器,并将OUT寄存器的内容送往扩展区通过数码管和发光⼆极管显⽰。
实验原理:实验箱⽤74HC273 来构成寄存器。
(1)74HC273的功能如下:(2)实验箱中74HC273的连接⽅式:(3)实验逻辑框图12、打开实验仪电源,按CON单元的nRST按键,系统复位;如果EXEC键上⽅指⽰灯不亮,请按⼀次EXEC键,点亮指⽰灯,表⽰实验仪在运⾏状态。
3、利⽤开关和控制信号将数据通过DBUS写⼊OUT寄存器,并将OUT寄存器的内容送往扩展区通过数码管和发光⼆极管显⽰。
并写出将数据5FH写⼊OUT寄存器的操作过程。
实验⼆运算器实验实验⽬的: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掌握运算器的⼯作原理和控制⽅法。
实验内容:利⽤实验仪提供的运算器,通过开关提供数据信号,将数据写⼊寄存器A和寄存器B,并⽤开关控制ALU的运算⽅式,验证运算器的功能。
实验原理:(1)实验逻辑框图:信号说明:IN0~IN7:ALU数据输⼊信号ALU_D0~ALU_D7:ALU数据输出信号:寄存器A写信号,低电平有效。
当T1节拍信号到来,该信号有效时,IN0~IN7数据可以写⼊寄存器A。
:寄存器B写信号,低电平有效。
当T2节拍信号到来,该信号有效时,IN0~IN7数据可以写⼊寄存器B。
:ALU计算结果读出信号,当T3节拍信号到来,该信号有效时,ALU计算结果送往ALU_D0~ALU_D7。
S3~S0,CN_I:ALU运算控制信号,控制ALU的运算⽅法。
T1,T2,T3:三个节拍信号,⾼电平有效,由con区的uSTEP按键控制,在运⾏状态时,依次按下uSTEP 键会依次发出T1、T2、T3节拍。
实验一到实验五指导书
实验一 寄存器实验【实验要求】利用CP226 实验系统上的K16..K23 开关做为DBUS 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将数据写入累加器A ,寄存器W 。
【实验目的】了解模型机中各种寄存器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实验涉及的电路及原理】寄存器的作用是用于保存数据的,因为我们的模型机是8位的,因此在本模型机中大部寄存器是8 位的,标志位寄存器(Cy, Z)是二位的。
用74HC574(八D 边沿触发触发器(三态))来构成寄存器。
74HC574 的功能如下:1. 在CLK 的上升沿将输入端的数据打入到8个触发器中2. 当OC = 1 时触发器的输出被关闭,当OC=0 时触发器的输出数据OC CLK Q7..Q0 注释1 X 高阻态 OC 为1时触发器的输出被关闭 0 0 Q7..Q0 当OC=0时触发器的数据输出 0 1 Q7..Q0 当时钟为高时,触发器保持数据不变X↑D7..D0在CLK 的上升沿将输入端的数据打入到触发器中【实验内容】1:A ,W 寄存器实验寄存器A 原理图或或或寄存器W 原理图连接线表:连接信号孔接入孔作用状态说明1 J1座J3座将K23-K16接入DBUS[7:0] 实验模式:手动2 AEN K3 选通A 低电平有效3 WEN K4 选通W 低电平有效4 CK 已连ALU工作脉冲上升沿打入系统清零和手动状态设定:K23-K16开关置零,按[RST]钮,按[TV/ME]键三次,进入"Hand......"手动状态。
(在后面实验中实验模式为手动的操作方法不再详述.)将8AH写入A寄存器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8A HK23 K22 K21 K20 K19 K18 K17 K16置控制信号为:K4(WEN) K3(AEN)1 0按住STEP脉冲键,CK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A的黄色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A寄存器。
放开STEP键,CK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8AH被写入A寄存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工业场所气候参数测定
[目的]
1、学会测定工业场所气候各种参数,并由此计算出空气密度。
2、学习使用测定气候参数的各类仪器仪表,熟悉它们的原理、结构。
[仪器与设备]
机械通风干湿表、电动通风干湿表、温湿度晴雨表、机械翼式风表、电子风表、风向风速仪、秒表等。
一、温湿度测定
测算空气湿度时,先测出相对湿度,再算出绝对湿度。
工业场所空气的相对湿度一般用机械通风干湿表、电动通风干湿表进行测定,如教材图中所示,它是由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水银球部包以湿纱布)组成。
用它测量时,通风干湿表悬挂好,首先用蒸馏水润湿湿球温度表的纱套测量值,然后上紧通风器发条,等通风器转动4分钟,进行干球、湿球温度表读数,并将读书进行温度表器差订正,根据订正后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在湿度查算表(气象常用表)中查得空气相对湿度。
即根据从温度计上分别读出的干温度t
干和时温度t
湿
查气象常用表可得到相
对湿度值ψ。
绝对湿度可用下式计算:
f=ψF饱
式中:f—绝对湿度g/m3
ψ—相对湿度%
F饱——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量,g/m3
二、大气压力测定
测量大气压力主要采用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精密数字气压计进行。
空盒气压计为一波状形金属盒,盒内压力为50~60mmHg。
外界空气压力的
变化可使金属盒伸缩,通过弹簧杠杆装置带着指针移动,指针下装有刻度盘,可从刻度盘上读出大气压力(mmHg ),测量时,将仪器水平的放置在测量地点。
停留10~20分钟后读数,此仪器的测量范围时600~800mmHg ,值得说明的是,空盒气压计出厂时都附有一个检定证,它给出了三种读数订正值,即刻度订正、温度订正以及补充订正,实验时,应注意它的应用。
三、 密度计算
精确计算公式:
t
P P b +-=
15.273)
379.0(003484.0ϕρ
式中:ρ—空气密度 Kg/m 3
P —测点空气的绝对静压,Pa ;
t —测点处空气的干温度,℃;
ϕ—t 、t w (湿温度)时空气的相对湿度,%;
P b —空气在t 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压力,Pa 。
四、 风速的测定
本次实验使用的风表有机械翼式风表、电子风表。
机械翼式风表按其构造不同分为翼式和杯式两种。
如教材图中所示,前者用来测量中速、微速;后者用来测量高速。
关于该类仪器的具体详细内容,诸如:构造、原理、技术性能、使用方法等请参阅教材述及,为避免重复起见,这里不作介绍了。
[注意事项]
⒈ 实验之前,必须认真做好预习工作,明确本次实验目的,任务和要求等。
⒉ 本次实验所用仪器大多是精密、易损仪器,应特别注意爱护。
⒊ 实验完毕后,将所侧数据送交有关人员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实验报告]
⒈测算记录
1 湿温度测定记录表
⒉计算空气密度
⒊详述机翼式风表的使用方法
实验二风流点压力和通风阻力测定
[目的]
1、加深在不同通风方式下,对全压、静压和速压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2、学习测算通风阻力及摩擦阻力系数的方法。
3、进一步了解差压计、皮托管等仪器设备的原理与构造。
[仪器与设备]
通风实验管网装置(如图2-1)、差压计、皮托管、气压计、三通管等。
[内容]
一、风流点压力测定
风流点压力是指在井巷和通风管道风流中某个点的压力,就其形成的特征来说,可分为静压、动压和全压(风流中某一点的静压和动压之和称为全压)。
根据压力的两种计算基准,某点i的静压又分为绝对静压(p i)和相对静压(h i);全压也分为绝对静压(p ti)和相对静压(h ti)。
静压作用在各个方向,流动着的空气除静压外还有速压,速压的作用方向与风流方向一致,因而只有与风流方向相垂直的面上才能感受速压,速压无绝对和相对之分,静压和速压的共同作用构成了全压,全压的作用方向与速压的作用方向相同。
㈠绝对压力测定
就绝对压力而言,无论是抽出式还是压入式通风,其绝对全压均可用下式表示:
p ti = p i + h vi
式中p ti——风流中i点的绝对全压,Pa;
p i——风流中i点的绝对静压,Pa;
h vi——风流中i点的动压,Pa。
㈡相对压力测定
就相对压力而言,则与通风方式有关,风流点压的相互关系如下:
抽出式通风 h ti =h i + h vi (1) 压入式通风 h ti =h i - h vi (2)
式中 h ti ——风流中i 点的相对全压,Pa ;
h i ——风流中i 点的相对静压,Pa ; h vi ——风流中i 点的动压,Pa 。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对(1)、(2)两公式进行验证。
不同通风方式下,风流中某点各种压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2-1所示。
p 0
图2-1 不同通风方式风流中某点各种压力间的相互关系
(a ) 压入式通风;(b )抽出式通风;
二、 通风阻力测定
1.通风阻力测定
对于一段通风管道,其摩擦阻力为:
3
2
S Q U L h fr ⋅⋅⋅=
α
式中 h fr ——摩擦阻力,Pa ;
α——摩擦阻力系数,42/m s N ⋅;
L——风道长度,m ; U ——风道周长,m ; S ——风道断面积,m 2
当风流流过通风道(1—2)段时,为了克服阻力而消耗的能量为:
22
2
2221211112
12
g 2g ρρρρv Z p v Z p h fr ++-++=-()()
这次实验的具体条件是:管道水平放置,两测点之间管道断面相等且没有局部阻力,所以两点间的位压差、速压差均为零,于是:
2121p p h fr -=-
相应地:
2Q h R 摩
= (82/m s N ⋅)
2
3Q
L U S h ⋅⋅=⋅摩α (4
2/m s N ⋅) αρ
α2
.1=
标 (42/m s N ⋅)
实验仪器安装示意图如图2-2所示。
图2-2 通风管路及通风阻力测定布置示意图
由图2-2 可知,用两台压差计测定1、2断面间的静压差,从而得到管道1—2段之间的通风阻力21-fr h 。
2.风量测定
管道风速测算通常采用等面积环法,步骤如下: ⒈ 将圆形断面分为n 个等面积环,n=10D (m );
⒉ 在各等面积环的面积平分线上对称布置速压测点2个,各测点距圆心的距离为n
i D R 81
21-=(m ),i 为从圆心起算的等面积环序号。
[注意事项]
1 实验之前,学生应认真阅读教科书及实验指导书的有关内容,了解压差计、皮托管等仪器的构造、原理以及使用方法。
2 已知参数:D=300mm ,21-=21.6m ,ρ=const 或参照实验一计算 [实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