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兴起
智慧树知到《四川近代史1840-1949》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四川近代史1840-1949》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不是沿西方现代转型的路径进行的,而是倒过来,循()的路径发展。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观念文化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答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2、物质文化转型也不是先从轻工业开始,而是从()开始。
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军事工业机械制造业答案:军事工业3、1872年,李鸿章创办(),这是一个军事兼民用的近代企业。
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江南制造局天津机械制造总局答案:上海轮船招商局4、四川地处边远,鸦片战争后,()输入有限,对本土产业冲击相对较小,原有传统工业未受到挤压。
洋务资本资本主义制度西方文化外国资本答案:外国资本5、随着现代金融业兴起,1905年重庆第一家银行()创办,此后,一些外省银行纷纷来得庆设立分行。
现代银行业很快发展起来。
江海银行四川银行濬川银行重庆银行答案:濬川银行第二章1、1901年7月25日,清廷签订()后,决心推行新政,进行改革。
马关条约江宁条约辛丑条约虎门条约答案:辛丑条约2、清政府原订计划以北洋新军为中央军、各省的新军为地方军,在全国一共编练()镇新军。
6122436答案:363、1904年,四川第一所()学堂开办,地址设在成都北校场。
政法武备讲武文化答案:武备4、清朝新军()为低级武官的通称。
弁目把总中士下士答案:弁目5、1910年,()开入西藏。
驻藏混成旅驻藏混成师驻藏混成协驻藏混成连答案:驻藏混成协第三章1、1911年清政府发布谕令将铁路干线收归国有,主要由于收路的细则中()的内容引发了四川保路运动。
归还湘、粤、鄂三省部分路款办法归还四川路款办法湘、粤、鄂三省的归还路款办法归还四川部分路款办法答案:归还湘、粤、鄂三省部分路款办法2、1911年6月27日,清政府不合时宜的铁路干线国有政策促成了四川()的成立。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历史变迁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历史变迁作者:李雨蒙来源:《中国民商》2019年第05期上世纪20至30年代,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历史上一个短暂的黄金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帝国主义列强忙于互相厮杀无暇东顾,这恰好给了中国工商业一次有利的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当时政府放松了对民间兴办实业的限制,允许私人开设工厂,许多怀揣“实业救国”理想的有识之士,开始筹资兴办工厂。
在民国成立以后,民族工商业者逐渐成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主体,自由主义经济有了广泛的市场,中国的民间资本开始活跃,在1936年达到了一个巅峰。
这一时期的工商业者,作为中国第一代的民族资本家,与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联系并不密切,思想较为开放,特别是长期从事经商活动,视野宽阔,为人精明,对开办实业雄心勃勃。
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也有所耳闻,像荣德生年轻时就曾读过“美国十大富豪传”,十分仰慕他们的商业成就。
此时,实业救国论已经成为一种流传于资产阶级上层人物间的普遍论调。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大批民族资本家投身于创办各种企业机构,兴办学校,以实业资助教育,又以教育改进实业,以实现“实业救国”的理想,凭借自身的努力,成为各自领域中的佼佼者,是当之无愧的实业大王。
面粉大王荣氏兄弟:1901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二人在无锡开办了保兴面粉厂,1905年,荣氏兄弟又在无锡创办了振新纱厂。
1912年后,荣氏兄弟将事业重心转往上海,他们先后在上海创办了福新面粉厂、申新纺织厂。
到1922年,荣氏兄弟已经拥有12家面粉厂和4家纱厂,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之一,被誉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民族对外战争期间,荣氏沿海的产业大多没能逃脱被摧毁和劫掠的命运。
可即便压力重重,荣氏兄弟不变初衷,坚决不肯出卖工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荣德生曾一度深居简出,搜购古籍字画,直到时局好转。
船运大王卢作孚:柳传志曾谈到,自己最佩服的近代实业家就是卢作孚,“我绝不敢跟他比,我做事情之前会盘算半天,而卢作孚完全是无私的”。
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商号重要精神
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商号重要精神在近代,在同外国势力的激烈竞争中,民族工商业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一批杰出的民族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在自强、自立的爱国精神的感召下,以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谋求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勇于献身的敬业精神奋力支撑企业的生存发展。
他们以强国惠民的精神在逆境中奋起,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地探索富国强民的道路;他们始终以弱敌强,不断创新,谋求发展;他们善于经营、勤劳节俭、巧妙地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共同融入企业管理,使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企业在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夹缝中成长起来。
一、近代民族企业家阶层产生的社会条件笔者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企业家产生前夕的社会条件做一简要分析。
1.资本主义萌芽。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在同一个资本同时雇佣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才开始的。
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
根据这个标准来衡量,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封建社会的母胎里早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并在有些地区和行业中有着突出和充分的表现。
如以南京、苏州、杭州为中心的江南手工丝织业,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广东佛山的铁器业,陕西汉中一带的冶铁业、木材业和造纸业,四川自贡的井盐业,上海的沙船业等等。
2.外国资本进入和买办商人出现。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凭借着以《南京条约》为先例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步侵入中国,成为促使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产生的催化剂。
外国资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大量设立洋行,“1843年间,上海等通商口岸还只有英美洋行11家;至1855年即增加为209家,……;至1872年已达343家,……;1894年更增加为552家,外商人数9350人。
2019-2020学年 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试卷共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根据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制机构。
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
这主要体现了西周时期A. 家国一体的政治B. 中央集权的建立C. 宗室血缘的亲疏D. 高度集权的统治【答案】A【解析】【详解】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该制度是依靠血缘关系的宗法制维系。
天子和诸侯在国的层面属于君臣关系,在家的层面属于兄弟关系,体现出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A正确;先秦时期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错误;宗室血缘的亲疏仅仅是宗法制的特点,C错误;西周时期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实现,D错误。
2.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 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B. 郡县制是秦朝开创的一项重要制度C. 两汉统治者直接沿袭秦朝的郡县制D. 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表格显示汉代地方制度实行郡县制或者州郡县制度都是延袭秦朝的郡县制,虽然在汉朝的时候有所改变,但是基本上政治体制保持了稳定性,故A项正确;郡县制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时期已经产生,故B项错误,西汉初期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在局部又实行了分封制,故C项错误;东汉时期地方行政体制并非发生的质的变化,而是郡县制基础上的发展,故D项错误。
3.《国史异纂》曰:“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其等第。
盖糊名考校,自唐始也。
今贡举发解,皆用其事曰弥封(指把试卷上填写姓名的地方折角或盖纸糊住)。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参考人员日趋多元B. 考试程序趋向公正C. 官员选拔方式多样D. 防弊措施流于形式【答案】B【解析】【详解】将考试者名字“糊上”,防止阅卷官徇私舞弊,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止询私舞弊现象,体现考试程序趋向公正,故B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参考人员的多元化,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度程序,无法体现官员选拔方式多样,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科举考试的程序,并非流于形式,排除D。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测试题及答案选择题[2022泰安]古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排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最受人们的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现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他是(A)A.张謇B.荣宗敬C.荣德生D.孙中山[2022河北]下列史实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是(C)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C.张謇兴办大生纱厂D.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2022怀化]清朝末年有一位状元与众不同,他中了状元却不做官,毅然回乡创办企业,致力于实业救国。
他是(B)A.荣德生B.张謇C.张之洞D.侯德[2022贵阳]下列企业中,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是(C)A.福州船政局B.汉阳铁厂C.大生纱厂D.湖北织布局[2022肇庆]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
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1913689家33亿元27万多19202295家50亿元55万多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2022茂名]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D)A.辛亥革命B.民族工业的实力C.实业救国思潮D.第一次世界大战[2022海南]从张骞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能认识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C)A.均衡发展B.迅猛发展C.曲折发展D.持续发展非选择题[2022河南]近代以来,随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民族工业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从l912年到l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
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1)据材料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具有什么特点(2)据材料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峰在何时造成此时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内地薄弱;以轻工业为主,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四川发展史——精选推荐
四川发展史根据考古发现,200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四川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
四川境内有已被命名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四处。
距今7~8千年的时候,四川地区逐渐进入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很广,目前已发现200多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广汉三星堆遗址、广元营盘梁遗址、西昌礼州遗址等。
约4~5千年前,四川地区进入上古传说时期,这一时期大约同中原的夏、商、周时期相当。
此时的古史传说内容主要关于上古四川先王世系和活动,较著名的有大禹导江、杜宇化鹃等。
尽管没有史料记载,但三星堆、金沙、十二桥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口头传说证明,最迟到商代,成都平原已经进入奴隶社会。
大约在夏商时期,蜀人部落从今茂县一带迁徙至成都平原。
“三代蜀王”之后,大约相当于中原西周末期,杜宇王朝建立,其间蜀国的都城迁至郫邑(今郫县),杜宇王朝采用君主世袭制,势力强大,其势力基本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地。
大约相当于春秋早期,杜宇氏禅位于治水有功的蜀相鳖灵,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
开明王朝定都于广都(今双流),起初国力强盛,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开明九世开始仿效华夏礼乐制度,并把都城从广都迁往成都,也就有了苌弘化碧的传说。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国为统一天下做准备,从石牛道讨伐蜀国。
秦攻占蜀国后,设蜀、汉中两郡。
四川地区逐步实行秦国的制度,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秦昭襄王至秦庄襄王年间(前227年~前247年),李冰担任蜀郡太守,采取了许多开发蜀地的重大措施,比如修建都江堰,疏通检、郫二江(今南河、锦江),使成都平原日渐富饶,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西汉以后四川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繁华程度超过关中地区而被誉为“天府之国”,美称相沿至今。
汉景帝年间,文翁出任蜀郡太守,在成都建立中国首个官办学堂“文翁石室”,从此蜀地学风大盛,可与齐鲁地区相媲美。
西汉末,公孙述占据益州,国号“成家”,建都成都。
东汉末,益州又被刘焉刘璋父子割据(189年~214年)。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历史变迁
正因为生活在那个屈辱的年代,他们在历史的夹缝中筚路蓝缕,打破技术封锁,竭尽全力兴办实业。
同时,还要忍辱负重,竭尽所能为民族发展贡献力量。
这样顽强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工商业者敬仰与传承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历史变迁上世纪20至30年代,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历史上一个短暂的黄金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帝国主义列强忙于互相厮杀无暇东顾,这恰好给了中国工商业一次有利的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当时政府放松了对民间兴办实业的限制,允许私人开设工厂,许多怀揣“实业救国”理想的有识之士,开始筹资兴办工厂。
在民国成立以后,民族工商业者逐渐成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主体,自由主义经济有了广泛的市场,中国的民间资本开始活跃,在1936年达到了一个巅峰。
这一时期的工商业者,作为中国第一代的民族资本家,与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联系并不密切,思想较为开放,特别是长期从事经商活动,视野宽阔,为人精明,对开办实业雄心勃勃。
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也有所耳闻, 像荣德生年轻时就曾读过“美国十大富豪传”,十分仰慕他们的商业成就。
此时,实业救国论已经成为一种流传于资产阶级上层人物间的普遍论调。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大批民族资本家投身于创办各种企业机构,兴办学校,以实业资助教育,又以教育改进实业,以实现“实业救国”的理想,凭借自身的努力,成为各自领域中的佼佼者,是当之无愧的实业大王。
面粉大王荣氏兄弟:1901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二人在无锡开办了保兴面粉厂,1905年,荣氏兄弟又在无锡创办了振新纱厂。
1912年后,荣氏兄弟将事业重心转往上海,他们先后在上海创办了福新面粉厂、申新纺织厂。
到1922年,荣氏兄弟已经拥有12家面粉厂和4家纱厂,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之一,被誉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民族对外战争期间,荣氏沿海的产业大多没能逃脱被摧毁和劫掠的命运。
可即便压力重重,荣氏兄弟不变初衷,坚决不肯出卖工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荣德生曾一度深居简出,搜购古籍字画,直到时局好转。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 如图为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器物。
自下而上分为兽形座、立人座、山形座和盏顶建筑四层,其中两层分别有站立和跪坐的成排人物,人皆执物作献祭状。
该器物可以体现古蜀文明的政治理念是()A.神权至上B.家国一体C.礼乐秩序D.专制集权2.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将“尧舜禅让”作为极力褒扬的美德,但却遭到法家的质疑和批判,韩非则认为权力的传递是“舜逼尧,禹逼舜”。
对此正确的看法是()A.对禅让的质疑毫无历史依据B.韩非的观点更符合客观事实C.真相因时间久远而无法得知D.现实政治诉求影响历史解读3. 秦代的《司空律》规定,(农户)一家不得同时有二人以上劳役抵罪、赎刑;《戍律》规定,不要把一家中的劳动力同时征发去服戍边的徭役。
这些规定是为了()A.实施轻徭薄赋B.确保农业生产C.废除严刑峻法D.践行仁政思想4.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时期,“故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子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百有余焉”。
与此局面形成相关的政治措施是()A.血缘世袭B.宗法分封C.王侯推恩D.郡国并行5. 拓跋鲜卑曾在西晋时被册封代王,后一度被前秦所灭。
拓跋珪复国后,采纳汉臣崔宏的建议,抛弃晋朝封号,继承“神州上国”曹魏的正统,故立国号为“魏”。
这一做法()A.恢复了曹魏旧制B.实现了民族融合C.完成了北方统一D.加深了华夏认同6. 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代设有“给事中”一职,对“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即封还诏书)”。
据此可判断“给事中”所在的政府部门是()A.中书省B.门下省C.御史台D.尚书省7. 如表为北宋时期赋税结构变化表,此表数据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C.政府收入持续增加D.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8. 从辽、金朝起,政治重心北移至燕京(今北京),使得长城南北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完全成为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整体,向北迁徙的中原汉族人口空前增加。
四川省拟任县处级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模拟测试6
1.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C.一般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则是(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3.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的生理过程,这种观点是(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4.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的意识可以(A认识和改造世界)5.对发展的实质的确切理解是(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6.矛盾是指(D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7.认识的本质在于(B能动反映)8.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9.决定社会形态性质的是(B生产关系)10.上层建筑的核心是(C.国家政权)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社会功能的是(C.强制功能)12.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C封建社会)13.1894年11月,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A.兴中会)1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5.1920年8月,中国最早建立的共产主义小组是(D.上海小组)16.毛泽东阐述关于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理论的著作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7.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D.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8.建国初期,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主要途径是(D.依靠苏联的援助)19.对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有重要意义的《共同纲领》确定于(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0.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城市,开始由城市领导农村新时期的是(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21.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2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C.实事求是23.“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是(B.根本任务问题24.我国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实际依据是我国正处于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5.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C.价格机制2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C.经济建设28.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特征是D.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0.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C.集体主义31.“一国两制”的前提是D.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32.社会主义各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33.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C.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34.可持续发展强调(A.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35“三讲”中的核心是(B讲政治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间的关系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2.唯物主义―元论与唯心主义―元论对立的根本问题是C.世界的本原问题3.形而上学认为静止C.无运动寓于其中4.“存在就是被感知”是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5.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指D.矛盾规律6.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C)C.事物自身的转化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是(A)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8.阶级现象D.是一个历史性范畴9.社会形态是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10.社会革命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生产力1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A.内容与形式的关系1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D.半殖民半封建社会13.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属于C.新民主主义14.俄国十月革命后,最早在我国宣传马克思主义、赞扬十月革命的是(B)B.李大钊15.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是(C)C.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16.标志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事件是D.护国战争的失败17.下面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宝的是(C)C.土地革命18.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经济纲领中规定,对民族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C.保护19.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中国进入D.新民主主义社会20.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21.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A)A.土地革命22.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件是D.《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23.邓小平理论中,反复强调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C.发展生产力2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6.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D.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2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9.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论依据是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动规律30.我国的国体是A.人民民主专政31.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是B.社会主义民主32.社会主义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性质的基础是C.社会主义33.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C.集体主义34.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D.总书记提出的八项主张3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C.依法治国1。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题22民国时期的民族工业课件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 1.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原因。 ①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②“_币__制__改__革__”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③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行动。 ④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心和利润的推动。
(2)表现: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 比重增加。 (3)结果: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限制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4)作用。 ①对列强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②为抗日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逐渐萎缩: (1)原因。 ①国民党发动内战,对经济造成破坏。 ②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 ③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致命打击。 ④_美__国__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⑤官僚资本的压迫和繁重的苛捐杂税。 (2)表现: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2.阻碍因素: (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 素。 (2)自身因素: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方向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通商 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 体系。 (3)政局动荡: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探究点二 近代后期的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情境素材】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发展 材料一
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重重,外患频频,民族火柴业 从无到有,工艺从落后到先进,资本从薄弱到增强,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 思维交互:(1)从材料一中找出支撑中国近代火柴业发展的动力。
陈琦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初步发展(20161016)
纺织业
缫丝业
面粉业
火柴展的主要特点 (1)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2)集中在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 系; (3)受到三重压迫,在夹缝中求生存(如一战期间) ,曲折发展。
历史阶段特征(横向比较)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历史大环境,你能想到多少?
主题三
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结合课本,以张謇为例,说说当时实业家积极投资创 办民族工业的历史条件? 他的什么地方值得我们赞扬?
实业救国
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 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 业 (即实业) 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 19 世纪末提出, 以张謇、 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他们宣扬此论的同时,却否定采取革命手 段改变落后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实业泛指农、工、商、交通等。
主题二
结合课本和下面习题 探讨: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除了外资入侵的影响外,还有什么因素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2015 年黄冈检测)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转石效应”——改 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 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 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 外部因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 内部因素:商品经济有所发展(手工工场主) ; 洋务运动的推动(地主、官僚)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小结: 1、民族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有发展,但不充分。 ①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薄弱 ②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集中在轻工业。 ③区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 ④具有双重性: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依赖性,同 时又有抵制的一面。 2、阻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①主要因素:帝国主义(外国资本)侵略、封建主义 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三座大山) ②其他因素: A.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弱 B.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不合理。 C.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3、短暂春天:1912-1919(一战前后、民国初年) (1)原因: ①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②民国建立,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2)表现: ①面粉、棉纺、卷烟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②重工业和新兴化学工业有一定发展,如范旭东、吴蕴初; ③对外出口数量急剧增加。 (3)影响: 4、1919-1924: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再遭打 击 Q:一战前后,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的变化,说明民族工业的发展受 到了哪个因素的制约?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 发昌机器厂发展很快, 但其自身的技术力量 还很薄弱,它制造的 小火轮船,发动机均 为英国制造。
项目 民族企业 官办企业 外商企业 311 931 企业数量 300
资金少 规模小 技术力量弱
①轻重工业结构 不合理; ②地理分布不均 衡:大多分布在 沿海、沿江或通 商口岸
一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
时
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比例
间 国 别 减少比例
1915年与 1914年相比
1918年与一 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 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 战前相比
欧洲列强
专题7 第14讲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专题7 第14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专题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空坐标专题概览]第14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对应学生用书第120页)考点1|“欧风美雨”下的求富求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原因(1)内因①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鸦片战争前夕,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2)外因: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表现(1)农业: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发展,生产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2)手工业:农村的家庭手工业遭破坏;城市手工业遭沉重打击。
(3)商业: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3.影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图解历史]自然经济的解体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
……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史料解读](1)史料一中注意观察数据的变化趋势。
由第一时间段“882 495镑”到第二时间段“2 090 406镑”,说明英国输华商品呈增长趋势。
但从第二时间段到第三时间段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其在华销售受阻。
(2)史料二中“1840年后”“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说明上海开埠后,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大量出口,对外贸易兴盛,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
[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分析说明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原因。
[提示]前期增长是开放五处通商口岸的结果;后期下降与自然经济对商品经济的本能抵制有关。
近代名人的爱国故事
近代名人的爱国故事在中国近代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爱国人士,非常令人崇敬。
那么你们还记得那些故事吗?下面小编就来分享近代名人的爱国故事,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严复的担忧】1912年严复担任北大校长之职,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
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他认为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
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
这一行为在当时称得上用心良苦。
【华罗庚立志回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
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
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被外国人称为“能抵五个师”的钱学森博士,1950年冲破美国的种种阻挠,回到祖国,决心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创造中国的火箭、导弹事业。
有人问他为什么归心似箭,他说:“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有人问他,中国既无人才又无设备,搞火箭导弹能行吗?他的回答是:“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钱学森的誓言最终实现了,中国卫星上天了,洲际导弹可以同外国“比武”了,载人航天事业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慷慨赴国难,誓死表忠心】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一直冲杀在前。
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舰多处受伤,船身倾斜。
邓世昌对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他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第一游击舰队旗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
五四运动与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崛起
32新西部 NEW WEST 2019年4月上旬刊1920至1921年的两年,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黄金时代”的顶点。
在五四运动中,学生发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对民族工商业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诞生了一批具有民族大义和社会责任的实业家,即使在偏僻落后的西部地区也是如此。
与此同时,民族工商业界对学生运动大力支持配合,也让五四运动不只简单地停留在学生层面,而是形成了各阶层的大融合,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
文丨张凌云五四运动与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崛起一百年前发生的五四运动,民族工商界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在历史学者傅国涌看来,过去我们研究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偏重于文化、政治这些侧面,其实中国企业史上同样有“五四”的刻痕。
由学生而始的爱国行动发展到各阶层的广泛参与,最终形成中国近代一次最广泛的社会参与,民族工商界的罢市、实业兴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这一时期,工商业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以上海、天津、广州、武汉为中心,但在经济基础薄弱的西部地区,比如重庆、广西、贵州等地,工商业发展也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工厂规模扩大、国货品类增加。
西部地区的工商界也给予了学生运动积极的支持。
法国学者白吉尔(Marie Claire Bergere)将1911年到1937年称为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她认为那个时代的银行家、实业家都是很有思想、才华的中国人,他们与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是“一珠双璧”。
重庆商学联合会:商学界抱团合作地处西南门户的重庆,五四时期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四川的经济中心、西南的交通枢纽。
1919年5月12日,重庆《国民公报》首次披露北京五四爱国学生运动的消息。
重庆青年学生奔走相告,奋起响应。
5月24日,“川东学生救国团”正式成立。
学生代表强烈要求争回青岛,惩办国贼,取消密约,抵制日货。
巴县人温友松作为重庆总商会会长,积极推动重庆工商界投入五四运动。
6月12日,温友松在重庆总商会召集各商帮召开特别会议,讨论提倡国货,一致对外问题。
中国近代史上的四川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四川一提到中国近现代史,大家首先想到的地方无非是武昌、黄花岗、南昌等,一般没有人会想到四川,虽然四川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会,其中的成都也是中国五大战区之一的西部战区司令部驻地,但是好像与中国近现代史没有什么关系,但其实,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川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100年前,四川爆发了以“破约保路”为宗旨的保路爱国运动。
这是一次全川各阶层群众广泛参加、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不但挫败了清政府“铁路国有”、出卖中国路权的卖国图谋,还促进了湖北新军发动武昌起义,为辛亥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四川的历史上,有过许多的苦难,明末清初的战乱,使昔日的天府之国,变为人烟俱灭之地。
战乱平息后,清顺治年间清理户籍,发现四川仅剩八万人左右,而明末崇祯以前,蜀地人口有三百万以上。
但是四川到底还是从灾难中走了出来,文明与历史并没有因此而中断。
近代年来,川人在革命中多有贡献。
首先不得不提的便是四川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包括了铸铁路风潮、出卖筑路权、四川保路同志会成立、川人自保商榷书、成都血案以及同志军围攻成都。
甲午战争之后,国人民智渐开,“要想富,先修路“,国人也渐渐明白铁路有很多的好处,而清廷则看到了铁路在国防上的战略意义。
随后,在政策的引导下,国内便掀起了建设铁路的高潮。
紧接着,新上任的邮传部尚书盛宣怀起用了前不久因照相问题被免职的端方为督办大臣,并强收川汉、粤汉铁路为“国有”,旋与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总额为六百万英镑,公开出卖川汉、粤汉铁路修筑权。
激起湘、鄂、粤、川人民的反对,保路风潮随之兴起,尤以四川最为激烈。
清廷劫夺商办铁路的“上谕”传到成都时,身居四川省咨议局和川汉铁路公司要职的立宪派绅商立即写文章,发通电,开会演说,指责铁路国有政策未经咨政院议决,违背法律程序,痛陈取消商办铁路是“务国有之虚名,坐引狼入室之实祸”,强烈要求清政府“俯顺民情”,收回成命,维持商办原案。
还恳请护理四川总督王人文代奏,乞求清政府暂缓接收川汉铁路,并用现金如数退还川路股款。
近代四川猪鬃业的开发与经营
重庆开埠后, 英商立德乐入川, 于重庆南岸 龙门浩开设猪鬃工厂。为达国际工业市场的要
求, 立德乐先后三次花高薪从天津、汉口引入技 术工人, 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 创设 27 号头出口 配箱, 对川鬃进行开发。1896 年立德乐洋行所 创# 鸡牌∃猪鬃, 在伦敦、纽约博得善价, 赢得市场 良好的声誉。[ 3] ( p395) 但是, 川鬃在国际市 场的畅 销, 并未迅速带动 出口业的发展。相当长 时间 里, 川鬃输出始终徘徊在5 500担左右, 低于同期 武汉、天津的输出。究其原因, 在于立德乐洋行 为维系垄断, 通过限制人事流动和技术扩散, 排 斥中外竞争对手, 对行业的发展进行严格控制。 当外埠技术工人来川时, 立德乐强行与其订立合 同, 规定# 合同期内, 扎猪毛工人只能在立德行做 工, 不能另借雇于他人∃, # 本行生意各事, 不能泄 漏, 亦不能自揽生意。倘违此条, 罚银五百∃。[ 4] 同时, 借贸易特权, 对以洋行名义开办此业的华 商, 要求官府予以禁止, 限制了内地猪鬃商的发 展。据巴县档案记 载, 光绪 三十年, 川东道 札: # 有华商串挂洋行牌号, 开设冒充洋行洗房, 此皆 无赖奸商希图偷漏税费, 挟制官长, 不惟有碍政 体且有损各国声誉, 此等风气断不可长, 亟应严 厉查禁。∃[ 5] 对富顺商民林竹辉借洋行名义, 避开 立德, 运货出川, # 札饬林竹辉到案, 迅速收旗歇 业, 姑免深咎, 如敢违抗, 即予封禁∃。[ 6] 此法严重 阻碍了四川猪鬃业的发展, 据 1902~ 1911 年重 庆海关十年报告, 1902 年重 庆经营猪鬃的公司 只有一家。1903 年, 安利洋行、怡和洋行、宝丰 洋行及单宇记在渝设厂, 才打破了立德乐洋行的 垄断。1904 年立德乐回国, 其工厂由隆茂洋行 # 顶打∃接管。隆茂洋行接管后, 为追逐更多的利 润, 放宽技术限制, 整合购销网络, 在资金、销售
四川抗战时期的工业发展述评
四川抗战时期的工业发展述评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
中国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受到日寇的严重威胁。
为了支持抗战,同时也防止工厂企业落入敌手,将工厂企业搬迁至内地继续生产刻不容缓。
因此,国民政府决定“将沿海或逼近战线之新式设备迅速内移,督促复工”,以“充分利用已有之机械以供内地建设,便可迅速成功,且可节省外汇”[1]。
7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密令设立国家动员委会,负责领导工厂企业的内迁工作。
工厂企业的内迁分别在公营兵工企业和民营企业两条线展开,兵工企业由兵工署负责,民营企业则指定资源委员会召集有关部门会商办理。
一、兵工企业的内迁兵工企业的内迁从实施的时间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37年9月至11月,第二阶段为1937年12月至1938年11月,第三阶段为1939年至1940年。
早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兵工署就确立了在内地建立新的兵器工业中心的方针。
然而,这个方针在战前实施得并不理想。
全面抗战爆发后,兵工署根据国民政府在抗战布局上的既定方针,作出了两个决策:一是为坚持长期抗战,以四川重庆地区为中心建立中国新的兵工生产基地;二是为配合作战需要,以洛阳、汉阳、衡阳为中心,分别建立临近抗战前线的兵工生产厂。
[2]为了落实这两个决策,兵工署即派遣技术司司长杨继曾入川考察,确定各兵工企业内迁地点以及所需资源情况。
首批搬迁的兵工企业中,上海炼钢厂1937年9月迁汉阳,济南兵工厂1937年9月迁西安,金陵兵工厂1937年11月迁重庆,巩县兵工分厂1937年11月迁四川泸县,军用光学器材厂筹备处1937年11月迁重庆(次年再迁昆明),巩县兵工厂1937年11月迁长沙,中央修械所1937年11月迁湖南衡阳。
从上述企业内迁的地区、时间和范围看,可以发现如下特点:1、都是受日寇直接威胁的企业。
因战事急需,兵工署严令各兵工企业必须坚持生产,“各厂非至不得已,不许作迁移之举”[3]。
2、搬迁时间明显迟于8月已进入高潮的民营企业内迁,基本上是在日寇迫近之时才撤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