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教学设计4: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探究使学生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2)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2、过程性目标:通过探究使学生能够结合我国及本地经济建设的现状,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充分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越性。
使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信心,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四、教具和手段:练习册,黑板,ppt五、教法学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模式有机整合,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综合活动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布置作业七、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1、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有哪些?2、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主要目标和手段是什么?(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导入新课:新世纪新气象,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新名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新名词始终都围绕着一个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有的同学可能要说:我们早就实现小康了,怎么还有一个小康目标?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有关小康的话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ppt展示)“三步走”战略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1981 ~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1991 ~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到20世纪末,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津,感受它的巨变。
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从而进行新课的教学
学生配合老师的提问进行回答
PPT展示名言
第一层级
环节一
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本课内容。
2.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填写P75《知识体系梳理》中的内容。
3.在教室走动观察学生阅读课文、填写内容的情况
阅读课文,通过自学,填写《知识体系梳理》中的空白处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课题
第十课第1课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化的新要求;知道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老师归纳点评:对各小组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多肯定、鼓励,并指出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分小组共同讨论问题,人人参与,有疑惑举手问老师,并积极举手抢答。一方面对本组代表发言进行补充,加一方面注意倾听其他小组的发言,做好补充的准备
PPT展示
合作探究二
老师布置P77《重点难点探究》(二)中的问题,要求同上。
环节二
老师提出《导学案》P76《基础学习交流》中的问题: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比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新要求是什么?要求学生同桌讨论,点同学回答问题并进行点拨、归纳
根据P76《基础学习交流》中的问题阅读教材,同桌互学,完成问题,养成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
通过黑板或投影仪逐一呈现问题和答案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10.1【教学设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对于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来说,十分重要。
本框题,设计两个目录。
第一目“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这一部分的逻辑结构如下:首先讴歌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接着具体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分别展示总体小康的成果,但是,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第二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这一目录是本框题的重难点把握。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与宏观表现;知道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方面的新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总体小康成就与不足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分析我国发展现状的能力,在对数据材料的分析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
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小康社会历史性跨越的感受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通过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差距的对比,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描绘,激励学生为创造更加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难点】全面小康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了解思考:你的家乡近些年有什么变化?现代人生活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新课导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中华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探究一】①现代人生活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②你的家乡近些年有什么变化?③你憧憬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三步走”发展战略和总体小康(1)展示小康一词的由来(2)“三步走”发展战略(展示)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学案12: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学案12: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学习目标』了解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知道全面小康社会化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知道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课前预习』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1)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______________明显提高;困扰中国人的______________从此得到解决。
(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小康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集中力量,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______________的小康社会。
具体目标:(1)将成为______________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2)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______________良好的国家。
(3)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______________、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4)成为各方面制度______________、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5)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______________、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发展目标:经济______________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______________和城乡居民______________比2010年翻一番。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民生目标:人民生活水平______________。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就业更加充分。
3.生态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高考政治复习教案:必修1第10课考点一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Word版含答案
前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前自我把脉1.从根本上治理污染应将污染产业转移到其他落后国家(×)[2015·重庆高考·6A]2.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扩大城市规模和坚持速度优先(×)[2014·安徽高考·2②④]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013·海南高考·13④]4.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2013·天津高考·1③]5.把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作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2012·福建高考·28④][提示]1.从根本上治理污染应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知道全面小康社会化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知道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活动中去。
3.情感目标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对宏观调控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增加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教具准备】学案、多媒体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1979年对我们来说是个具有非常意义的年份,为什么呢?同样也是在这一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了用于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概念“小康”——所谓小康,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
从此,实现小康理想成为全国人民奋斗的目标。
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进行新课(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1)成就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过渡:那现在我们所达成的总体小康社会是不是最终的目标?(不是)那就说明它有不足之处,我们一起来分析。
(2)总体小康水平存在的不足(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①利用图表《2010年世界GDP排名》和《2010年世界人均GDP排名》说明当前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低水平②通过教育、社会保险、资源环境生态的资料和图片反映了总体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不全面③通过图片、图表、漫画对比得出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的小康水平差距很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教学设计10: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说出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三、教学方法1、学生合作探究与教师讲授相结合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四、教学过程『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提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是什么?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但不管是经济的发展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需要正确目标的指引和正确纲领的指导。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讲授新课】(一)多媒体展示本课的自学提纲,引导学生结合教材P85~87自主学习本课知识(二)知识的具体分析和讲解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素材:现代“小康”的提出: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时提出:“中国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
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
”)(教师提问)为了实现小康,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战略”,我们现在实现了几步了?(学生回答)两步,实现了总体的小康。
(1)总体小康的成就学生讨论:近10年来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可喜的变化?观看“数字十年GDP和人民生活水平变化”视频,学生思考视频内容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教师总结)没错,我们在2000 年已经实现了总体的小康。
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也要看到不足。
(2)现阶段实现的总体小康的特点(教师提问)现阶段实现的总体小康有什么样的特点?材料一:至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二位,但人均GDP5414多美元,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世界排名在89位,仍属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必修一(人教版)第10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必修一(人教版)第10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10.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
学情分析本框题的教学内容理论性比较强,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归纳和总结,但是理论框架内的具体问题,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已有所理解,因此,学生应该是由一定的知识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是可以结合社会现实生活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歌曲《好日子》引入新课:从这首歌曲唱出了中国近年来的巨大变化。
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我们已经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活动2【导入】学习目标展示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阅读学习目标。
活动3【讲授】讲授新课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第一篇:忆往昔看成就合作探究一:1、“三步走”战略是谁提出来的?我国现在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中的几步?总体小康什么时候实现的?2、总体小康有哪些成就?3、总体小康的实现有哪些原因?学生展示后教师补充,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三步走”,之后重点讲解总体小康的成就与特点。
(一)总体小康1、总体小康的成就学生看视频《中国奇迹三连看》总结总体小康的宏观成就。
学生看漫画感悟人民生活的改善,总结总体小康的微观成就。
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4.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科目:教师: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年月日单元(章节)课题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本节课题围绕主题抓住主线三维目标(一)知识目标1.全面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2.理解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二)能力目标感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
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提炼的课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教学重难点重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难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资源选择PPT、练习册教学过程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新课导入材料导入:中国与世界部分经济指标对比回想、交流在自己生活中见到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经济发展的和在媒体中看到的经济发展的正有何成就与不足?反事例,感悟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和由“经济增长”过渡到“经济发重要性。
展”教师通过对指标的解读和对比,分析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性,引入本节课题学生认真听讲,并且切身感受本课题的重要性自主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内涵:1.地位2.基本内涵: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并列出学习提纲,要求学生按照学习提纲去看书,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并且理出条理,然后举手回答教师的问题问题探究总体小康的表现:人民生活上:国家实力上:探究问题:到20世纪末,我国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1)微观表现:城乡居民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可强化知识点,汲取不同观点,不断充实自己的论点和论据。
在书上完善笔记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消费结构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富裕型服务类消费迈进。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2007年中国的GDP世界排名引导学生阅读课本86页“名词点击:GDP的含义”提问:结合课本P86第一段内容,说明图片反映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2)宏观表现: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一必修1教案:第4单元第10课第1框_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word版有答案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
2.知道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
3.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4.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些新要求。
重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难点:正确区分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基础·初探]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1)标志: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
(2)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4)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2.全面小康:到2020年全面建成且惠及十几亿人口。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预习·提升]1.判断(1)到20世纪末,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基本完成。
(×)(2)实现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表明我国已达到总体小康。
(×)(3)我们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4)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想一想你了解“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吗?【提示】“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战略构想。
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七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1.教材P85探究问题【提示】(1)人民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乡村基础设施改善,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2)略。
2.教材P86探究问题【提示】(1)约10%。
【K12学习】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上课班级科目政治时间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课题 1.知识目标:执教者⑴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的新要求。
⑵理解总体小康的特点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不平衡性。
2.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小康的提出“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来和现实涵义“小康”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是指比较富裕的、中等的、温饱有余的居民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状态。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温饱后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按照国际惯例来划分,小康生活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此后,邓小平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5页内容,并联系上面四则材料思考现阶段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处于什么状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教师点拨:到20世纪末,我国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1、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总体小康的表现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消费结构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富裕型服务类消费迈进。
宏观上: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告别了商品短缺时代,国民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总量居世界前列。
[高考精品资料]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教案.doc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及不足;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学生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教学手段:投影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旧知巩固:投影问题,学生背诵,组内互查,教师抽查背诵或默写。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基本特征有哪些?2.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3.如何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导入新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振奋人心。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水平。
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经济建设,先来学习第一课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1.正确区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难点)2.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重点)让学生拿出下发的导学案,带着“自主学习”中的问题,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
1.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特点目标分别有哪些?2.如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经济方面的新要求?学生看书找出答案,存疑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
(略)进行新课:1、学生通过材料,了解小康的由来及发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我国目前已实现了总体小康,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意义2.掌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和措施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和措施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和要求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
2.知识讲解(15分钟)理解什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提出的目标。
小康社会是指经济比较富裕、社会比较和谐、人民比较幸福的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和措施:-经济发展:稳定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国民经济核心竞争力。
-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民生改善: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
-党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3.案例分析(15分钟)呈现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系,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4.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如就业、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设计相应的措施,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5.小组展示和总结(15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进行总结,突出各组的创新和可行性。
6.课堂练习(10分钟)布置练习题,检测学生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教学方式:1.教师讲解2.案例分析3.分组讨论4.小组展示和总结五、教学资源1.电子设备2.网络资源3.课堂练习题六、教学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创新性和合理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学案3: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知道全面小康社会化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知道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
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学习重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三、学习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四、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五、特别提醒:1、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比较: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全面小康的目标与全面小康的经济目标不是一回事,二者不能等同。
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是使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失,并非使所有贫困人口都过上小康生活。
(2)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并非轻而易举,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是继续消除贫困的阶段,是由片面发展转向全面发展的阶段,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不是全国同时同步实现小康社会。
(3)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发展,即实现全面小康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六、知识梳理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总体小康的特点:我国现阶段小康水平的特征是、、的小康。
3、全面小康的目标:本世纪头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政治》教材第九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部分,具体内容为第一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掌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教学重点: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意义。
2. 讲解:讲解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 板书内容:(1)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和要求(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如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2)关注国家发展,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国家建设献计献策;(3)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倡导绿色生活,保护生态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高中政治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必修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一、课前准备1.学生学习准备:预习课本内容,基本理清知识网络。
2.教师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教案准备。
二、学生讲堂学习活动设计在教师的启迪下,分小组议论问题,踊跃参加教课。
三、讲堂学生学习成效评测工具和方法设计1.小组合作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依据所学,独立达成本课习题,达成教课目的。
四、教师讲堂教课活动设计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展现教课目的,使学生明确本课的要点。
教师导入:我的微信群里发来一个链接,是对于湛江这三十多年变化的图片信息。
多媒体课件展现图片:1.2 80年月湛江的大街与今日湛江大街研究活动1依据上述图片展现联合个人的感觉跟同学们的沟通一下,你以为和过去的生活对比,现在有些什么样的变化?(主要从城市建设和个人的衣、食、住、用、行的变化几个方面进行议论。
)学生活动:小组议论并选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展现。
教师活动:这些明显的变化说明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获得了重要成就,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
什么是小康社会?幻灯片展现:“小康社会”观点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涵义“小康”一词出自中国古代文籍,是指比较富饶的、中等的、饱暖有余的居民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状态。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饱暖和富饶之间的生活情况,是在解决饱暖后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依据国际老例来区分,小康生活大概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教师活动:为了实现小康社会,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步走”战略。
幻灯片展现:“三步走”战略1师生互动:大家比较一下,我国当前走到了第几步?整体小康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显然提升。
实现了由贫穷到饱暖、再由饱暖到小康的历史性超越。
教师活动:为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使我国由整体小康向全面小康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师生互动:我们此刻处于新“三步走”战略的第几步?研究活动2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请你描述一下你心中的中国梦。
(能够从经济、政治、文化、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考虑,联合国家层面或许个人生活层面均可。
高中政治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建成全 面小康社会时将成为基本实现、
显著增强、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普遍提高、明显改善、 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 、具有更高和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 收入比2010年。(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作为第一要义;必须把作为核心立场;必须把作为基本要求;必须把作为根本方法。
3、课堂训练: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影响深远,盛行千年不衰,成为普通百姓对生活的追求目标。而今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进程必须保持各地区平发展
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A.B.C.D.
四、小结
做一做
构建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科学发展观
1、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新要求:
2、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1)第一要义:(2)核心立场
(3)基本要求:(4)根本方法:
作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总结升华
了解学习任务
读书填空,把握基本知识点
熟记这四句话;
了解“五位一体”
“五统筹”
练一练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学案5: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原因、措施):①、原因: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②、措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加强和,增强。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5)推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引入教师引导:讲解下列材料“我国三步走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
”引出课题,为学习新课做铺垫讲授新课第十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板书)探究活动:(课本P85页)结合你个人的感受以及和同学们的交流,你认为我们的家乡近几年有什么变化?学生讨论,发表感受。
教师引导:结合探究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5页内容,并联系图片思考现阶段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处于什么状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积极思考教师点拨:到20世纪末,我国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1)微观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消费结构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富裕型服务类消费迈进。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86页“名词点击:GDP的含义”提问:结合课本P86第一段内容,说明图片反映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2)宏观表现: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告别了商品短缺时代,国民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总量居世界前列。
1.我国总体小康的表现:(板书)①微观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板书)②宏观表现,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板书)材料:东南部地区经济与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探究活动:以上材料说明了小康社会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这说明总体小康社会的第三个表现: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我国只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我国现在达到的总体小康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与全面小康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此,我们必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共同富裕。第三,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面临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国内国际环境有利于聚精会神谋发展。
(2)总体小康的不足:的、的、的小康。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
(2)
(3)
二、新知应用Βιβλιοθήκη 知识拓展1、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区别有
a、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全面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b、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c、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重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阐明科学发展观的的涵义
学 习
难点
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学 习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学
习
过
程
学
习
过
程
一、探究新知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的表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到的历史性跨越。从微观上看:;从宏观上看:。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四、反思质疑
C.已从小康型消费过渡到比较富裕型消费
D.已从比较富裕型消费过渡到高度富裕型消费
2.当前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确立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
A.可以促使人们按价值规律办事 B.能够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C.能够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D.能够确保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被拉大
3.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体现了 ( )
A.全面发展思想B.协调发展思想
C.可持续发展思想D.以人为本思想
4.与过去“又快又好”的提法不同,200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两字对调,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理念正在悄然转变。这一转变表明 ( )
①我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②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 ③我国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④经济发展必须做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
三、当堂检测
1.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带领人民奔小康。至20世纪末,我们顺利走完了第一步、第二步,并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成就从微观上看,现阶段人们的消费( )
A.已从贫困型消费过渡到温饱型消费
B.已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
年级:高一主备人:审核:
教学内容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一课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教师个案
学生笔记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技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过程与方法:阐明科学发展观的的涵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