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铜仁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大学生对铜仁经济发展看法
大学生对铜仁经济发展看法一、铜仁市高铁未开通前的状况1.地理环境铜仁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西北高,东南低。
在远离河谷的山原面上岩溶、丘陵、洼地较多,地面起伏不太大,全境以山地为主,占全区总面积的67.8%,其次是丘陵占28.3%,坝子及其它地貌面积仅占3.9%。
以梵净山为主峰的武陵山脉成为铜仁市东西部的分水岭,全市最高海拔2572米,最低海拔205米,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
地势落差大,地形复杂。
2.经济发展情况铜仁虽然矿藏丰富但是储量较低,交通运输不便,开采成本较大,由于铜仁地理环境原因不便发展重工业,所以没有重工业作为城市经济的支撑。
但是生态资源丰富,旅游业作为铜仁龙头产业的目标已经确定很久,以梵净山为旅游发展中心向各县特色旅游线路进行扩散开,旅游收入逐年增加,旅游配套设施也逐步完善,如梵净山的索道,九龙洞的观光车等,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铜仁市政府打造精品旅游的思想,铜仁旅游业虽然取得初步成效,得到了省内外一直肯定,但是铜仁闭塞的交通还是对旅游这个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阻碍。
因为交通闭塞的原因,人才流通率也比较低,无法吸引有针对性的高层次人才来到铜仁就业,人才的匮乏也是经济无法发展的重要因素。
3.交通情况铜仁刚修好的高速公路直达梵净山,但是如果从省会贵阳驾车到梵净山快的话大概需要6-7个小时,如果是坐火车贵阳到玉屏需要5-6小时再从玉屏到梵净山快也需要2个小时,在高速铁路未通之前飞机是最快的贵阳龙洞堡机场到铜仁凤凰机场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再从铜仁到梵净山大概需要近2个小时,其中城市交通未计算在内。
也就是说贵阳要到铜仁梵净山来最快坐飞机也需要近3个小时,而且飞机并不是很多游客的首选。
这仅仅是省内,省外的话时间将会需要得更长,这对铜仁整个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交流是一大障碍。
二、高铁开通后的状况1.铜仁高铁开通的意义刚修建好的沪昆高铁全长2264公里,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贵州段全长559.5公里,总投资680.08亿元。
铜仁发展建设情况汇报稿
铜仁发展建设情况汇报稿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贵州省第三大城市,也是黔东南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铜仁市地处云贵高原和湘赣高原的交汇处,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
铜仁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苗、侗、水、瑶、彝、布依等少数民族。
近年来,铜仁市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密团结,攻坚克难,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铜仁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下面,我将就铜仁市的发展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铜仁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城市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改善和加强,城市交通更加便利,人民群众出行更加舒适安全。
同时,铜仁市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村公路、供水、供电等设施得到了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其次,铜仁市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铜仁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工业方面,铜仁市加大了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引进新兴产业,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再次,铜仁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铜仁市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铜仁市加强了对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的环保监管,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
最后,铜仁市在民生改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铜仁市加大了对教育、医疗、文化、就业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城乡居民的教育水平和医疗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总的来看,铜仁市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铜仁市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强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奋力谱写铜仁市发展的崭新篇章!。
SWOT战略分析视角下铜仁旅游业发展的策略探讨
SWOT战略分析视角下铜仁旅游业发展的策略探讨作者:王旭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23期摘要:本文根据铜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详细探讨铜仁旅游业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并根据SWOT战略态势分析,对铜仁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SWOT;铜仁;旅游业;发展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一、铜仁区位基本情况铜仁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处于贵州与重庆、湖南的交界处,是贵州通往中原的要区,武陵山区腹地。
向东临近湖南湘西自治州,北接重庆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相邻,是连接中原地区与西南边陲的桥梁和纽带,素有“黔东门户”及“舟楫往返,商贾云集”之称,成为湖南、四川、贵州、重庆等省市边区的商品集散地。
铜仁2011年撤地设市,辖八县一市一特区,土地面积18023平方千米,总人口达四百多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8﹪,其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十分浓郁,境内以梵净山为分水岭,有沅江、乌江两大水系,另有锦江河流穿市而过。
全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100~1400毫米,日照数1100~1300小时,无霜期长[1]。
二、铜仁旅游景点基本情况1.全市旅游发展定位铜仁市以“一山两江四文化”,即梵净山;乌江、锦江;民族文化、佛教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构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既有名山、大川、溪流、溶洞、石林、温泉等自然景观;又有文化遗址、红军遗迹,民族风情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城古村古寨等人文景观。
近年来,铜仁立足本地区实际,以“两圈两带,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为指导,大力实施旅游兴城战略,提出了建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
从全市旅游资源的分配来看,铜仁市以梵净山为旅游龙头辐射四个旅游景点,即“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即梵净山;四个基本点,即铜仁市区旅游点、石阡旅游点、沿河旅游点、松桃旅游点。
浅析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
1 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随着现代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大大加快,同时因为经济投资需求的增加,人民福利的改善和产业的结构调整等许多地方,这些方面的变化导致了城市资源的变化。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情况下,城市人口大量增加,与之对应的城市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在上升,而且需求上升幅度远远大于人口增长的速度[1]。
土地资源的需求对于城市的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土地之上的,经济的发展以一定的投入作为前提,可以具体的分为土地资源投入和资金、物质投入这两部分。
而目前,由于资金、物质的投入快速增加,与之相对的土地资源的需求剧增。
总体上,现阶段城市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就是城市土地需求总量的增加,而总量就只有这么多,如何去增加去分配是一个问题。
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不当的土地利用规划会降低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率,使得城市建设成本大大提高,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会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好的后果[2]。
因此,在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何发挥城市土地资源的最大化效益,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是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十分关心的一点。
1.1.2研究意义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里面,土地资源管理作为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实际建设当中,在预期目标中,其土地利用并没有按照其所来开展利用,而是在其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很多的地方都出了较大的漏洞,所以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碍[3],所以研究城市土地资源管理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是以贵州省的铜仁市为例子,分析研究铜仁市的土地资源情况,分析铜仁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建设用地现状及土地市场现状等问题。
找到其中的问题。
寻求其中包含的规律,使得土地市场运作有序,提升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加快城市的经济发展,扩大城市化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的品位,实现土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张泽森等学者们指出了我国目前是处在一个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一个阶段里[4],人口和经济活动在不断地向城市中心靠拢,城市所需用地日渐增加,而目前我国的城市土地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完善总结,各级的政府因为眼前可以看见的利益蒙蔽了眼睛,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随意规划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使得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得不到合理的使用与规划,同时因为城市的用地结构规划不当,造成了城市土地资源极大的浪费,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铜仁市乡村振兴年终总结
铜仁市乡村振兴年终总结一、引言铜仁市作为我国贵州省的重要地级市之一,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乡村振兴工作。
今年,我们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本文将对我们今年乡村振兴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工作亮点、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
二、工作亮点 1.政策支持:铜仁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优惠税收等,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
2.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我们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修建道路、改善供水电设施等,有效提升了乡村的基础设施水平。
3.农业产业发展:本年度,我们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引导农民开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并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4.乡村旅游推广:本年度,我们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进行整合,打造了一批吸引力强的乡村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三、存在问题 1.资金不足:乡村振兴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我们目前的资金投入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
2.人才匮乏:乡村振兴需要具备相关技能的人才,但我们在此方面存在一定的人才匮乏问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3.基础设施滞后:尽管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乡村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需要加快改善。
4.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科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但我们目前的农业科技水平相对较低,需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四、未来发展方向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出台更多的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包括加大财政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等,提升乡村振兴的政策效果。
2.加大资金投入:增加财政投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乡村振兴项目,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对乡村振兴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引进更多优秀人才参与乡村振兴。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改善乡村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
铜仁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铜仁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和低碳生活方式的追求,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以铜仁市为例,探讨铜仁市装配式建筑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现状分析1. 装配式建筑在铜仁市现阶段的应用情况目前,铜仁市地区的装配式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
尽管存在一些装配式建筑项目,但整体规模较小,覆盖面积有限。
这主要是由于传统建筑工艺在铜仁市仍然占主导地位,并且很多人对装配式建筑还不够了解和接受。
2. 优势与挑战(1)优势:相比传统施工方法,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质量可控、资源节约等优点。
另外,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山区地区,装配式建筑具有更好的抗震、防火性能。
(2)挑战:装配式建筑在铜仁市还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公众对新型建筑模式的认知度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
此外,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发展也尚未完善,这给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前景展望1. 政策支持铜仁市政府已经意识到装配式建筑的潜力,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措施。
政府可以继续推动加大对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补贴、优惠税收等方式吸引更多企业和个人投入到装配式建筑领域。
2. 提升宣传与教育力度为了提高公众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铜仁市可以加大宣传与教育力度,通过媒体、展览会、培训班等形式向公众普及装配式建筑的知识和优势。
同时,在学校教育中也应当加强对装配式建筑的教育,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3. 建立健全产业链铜仁市可以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建立完善的产业链。
与材料供应商、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等进行密切合作,增加产能和降低成本。
此外,还可以组织行业协会等机构,促进装配式建筑各环节的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
4. 推动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铜仁市可以加大对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并推广应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
铜仁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铜仁 市位于 贵州省东 北部 , 地处武 陵 山脉 中部 , 紧 邻省湘西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 、 怀化市 , 重 庆市 秀山县 , 处 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度 的斜坡地带 , 武 陵山主峰在 境 内, 气 候受季风 影响 明显 。 铜仁 市有着 “ 西 部名城 ” 的 美誉 , 其 历史文 化悠久 , 自然风光秀丽 , 旅游 资源得天独 厚, 有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梵净 山 , 曾荣膺 “ 中国十大 避暑名 山” 称号 和是全 国著名 的弥 勒菩萨道 场 ; 有 国家 级风景名胜 区九龙洞 ; 有“ 戏剧 活化石” 傩堂戏 、 有2 0 0 多 年历史 的木偶戏 、 有浓郁 地方特 色的思南 花灯 、 石 阡茶
灯、 德江龙灯文化 。 近几年来 , 在政府 主导下 大力开展旅 游资源推介活动 , 铜仁市丰 富旅游资 源的优 势得到了充
XU S hi - q i a n g
( S c h o o l o f E c o n o mi c s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 T o n g r e n U n i v e r s i t y , T o n g r e n , G u i z h o u 5 5 4 3 0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e t o u is r m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i s t h e e o r e o f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t o u is r m i n d u s t r y . T h i s p a p e r f i r s t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T o n g r e n ’ S t o u i r s m i n f r a s t uc r t u r e d e v e l o p me n t , s u mma r i z e s t h e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s , a n d p u t s f o r wa r d t o p r o mo t e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o u i r s m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i n f o u r sp a e c t s : i n c r e a s i n g i n v e s t me n t ,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t o u i r s m i fr n a s t uc r t u r e,
铜仁体育发展现状
铜仁体育发展现状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理位置独特,山川秀丽,气候宜人。
近年来,铜仁体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铜仁市先后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如铜仁体育中心、体育馆和游泳馆等,为体育项目的举办和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和设施保障。
二、体育项目多样化。
铜仁市积极推广各类体育项目,尤其注重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除了传统的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项目外,市内还积极组织羽毛球、健身操、太极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丰富了市民们的体育选择。
三、学校体育重视程度提高。
铜仁市各级学校重视体育教育,注重学生体质的培养。
学校加大了体育设施的建设和体育课程的设置,增加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
同时,还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学校间的体育比赛,提高了学生们的竞技水平和团队意识。
四、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铜仁市每年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文化体育活动,如铜仁马拉松、龙舟赛等,吸引了大批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参与。
这不仅促进了体育运动的发展,也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五、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铜仁市积极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建设了一批体育产业园区和专业体育培训机构,培育了一批优秀的体育产业企业和人才。
同时,还加大了体育旅游的开发与宣传,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和参与体育运动。
然而,铜仁市体育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体育设施分布不均衡,城区的体育设施相对较多,而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体育设施则相对较少。
二是体育资源利用率不高,很多体育场馆在工作日和晚上都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是体育人才培养不足,尤其是专业教练和裁判员的数量不足,瓶颈制约了体育项目的发展。
综上所述,铜仁市体育发展正呈现出蓬勃的态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体育项目多样化,学校体育重视程度提高,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体育设施分布、提高体育资源利用率以及加大体育人才培养力度,以推动铜仁市体育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基于SWOT分析法的铜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基于SWOT分析法的铜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①刘瑞芳摘要: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对铜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挑战、机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铜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建议:有效融合;合理规划;深度挖掘;多渠道推广。
关键词:SWOT分析法;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一、引言铜仁的文化旅游资源别具特色,结构相对比较完整。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综合自然旅游资源和综合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铜仁地区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活方式催生了丰富、独特的地方民族文化。
苗族文化、侗族文化、仡佬族文化、土家族文化等等,各民族各自传承的民族文化相互独立、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具有明显的异他性。
无论是从体验、休闲还是养生、娱乐甚至科学考察,都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如果能够得到合理开发,将会对整个铜仁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文化形象的提升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SWOT分析(一)优势一是资源优势。
铜仁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可观,而且相当一部分资源价值、资源品质比较高,开发潜力较大。
二是区位优势。
铜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还有着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铜仁地处黔东北,位于湖南、贵州、重庆三省(市)交界处,是连接中国中部、南部、西部的交通要道,位于“金三角”腹地,不仅是四川通往张家界的必经之路,也是四川重庆通往东南沿海的通道,是省际陆路交通的枢纽,这一区位优势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及铜仁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二)劣势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程度不高。
铜仁文化旅游资源在知名度、配套服务水平、市场开发投入、资源的承受能力与保护意识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当一部分价值极高的古迹就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被损毁;部分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渐渐失去原真性,文化旅游资源面临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威胁。
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旅游产品多以传统的观光型产品为主,对优质的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导致部分旅游资源的闲置;参与型产品稀缺、特色专项产品各类不多,导致旅游产品的供给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
铜仁市发展调查报告
铜仁市发展调查报告一、引言铜仁市是位于中国贵州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被誉为“中国最美河谷”。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铜仁市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备受关注。
本报告将对铜仁市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了解其经济、产业、基础设施和人口等方面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二、经济发展状况1. 经济总体情况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铜仁市的经济总体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2019年,铜仁市GDP达到3000亿元,同比增长8.2%。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4%,第二产业增长9.1%,第三产业增长8.8%。
这一数据表明,铜仁市经济结构正逐渐向着服务业和制造业转型。
2. 产业结构铜仁市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能源、矿产、制造业和旅游业等。
农业是该市的支柱产业,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蔬菜和水果。
能源产业以水电为主,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潜在的水电开发潜力。
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铜、锌和铅等有色金属资源。
制造业方面,铜仁市以冶金、机械制造和建材为主要支柱,已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建材、食品和医药为主的工业体系。
旅游业是铜仁市的新兴产业,仅2019年接待游客就超过了6000万人次。
3. 对外贸易铜仁市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铜仁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0亿美元,同比增长13.5%。
其中,铜仁出口额为20亿美元,进口额为20亿美元。
主要的出口产品包括冶金产品、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等。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1. 交通运输铜仁市的交通运输发展比较成熟。
市内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的交通网络,方便了货物和人员的运输。
此外,铜仁市还设有机场,方便了与其他城市的联系。
城市内还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公交车和出租车等。
2. 水电能源铜仁市的水电能源发展潜力巨大。
市内有多个水电站,能够为城市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此外,铜仁市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为水电发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通信网络铜仁市的通信网络覆盖面广,通信设施比较完善。
铜仁战略实施方案
铜仁战略实施方案铜仁地处贵州省东南部,是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区。
为了更好地推动铜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一份科学的战略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本方案旨在全面分析铜仁地区的发展现状,提出有效的发展战略,为铜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铜仁地区发展现状分析铜仁地区地处黔中高原南部,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资源丰富。
但受限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铜仁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人口素质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亟待加强。
因此,铜仁地区面临着诸多发展难题和挑战。
二、铜仁地区发展战略1.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铜仁地区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特色产业等,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同时,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技术含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发展动脉铜仁地区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交通、水利、能源等方面的投入,加快推进交通网络建设,打通发展的“毛细血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铜仁地区应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留在铜仁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铜仁地区应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加强生态修复,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铜仁地区发展战略实施路径1.政府引导,多方合作政府应加大对铜仁地区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铜仁地区的投资建设,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多方合作格局。
2.加强规划引领,科学谋划铜仁地区应加强对发展战略实施的规划引领,科学谋划,确保实施路径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加大政策扶持,激发活力政府应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身到铜仁地区的发展建设中,激发社会活力,推动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四、结语铜仁地区作为贵州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全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铜仁改变的趋势
铜仁改变的趋势铜仁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中国的一个地级市。
近年来,铜仁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发展趋势。
下面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阐述铜仁改变的趋势。
首先,铜仁的经济发展迅速。
不久前,铜仁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县市,但近年来,铜仁积极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经济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铜仁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投资和开展商业活动的政策措施,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和企业发展。
随着投资的增加和市场的扩大,铜仁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
特色农产品、旅游业、能源产业等领域蓬勃发展,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铜仁社会的改变也十分显著。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教育水平的提升也成为铜仁的一大亮点。
学校数量增加,教育资源丰富,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加强。
医疗卫生服务也得到改善,医疗设施和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居民的医疗保障有了很大的提升。
此外,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受到高度重视,艺术、体育等领域的活动丰富多样,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社会风气逐渐良好,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第三,铜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铜仁境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美丽的山水风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等。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资源,铜仁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
大力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和恢复工程,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
同时,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动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铜仁还加强了对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和管理,促进了旅游业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避免了过度开发和破坏。
此外,铜仁还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通过发展智慧农业,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
综上所述,铜仁改变的趋势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都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随着铜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断推动,相信铜仁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并成为一个更加繁荣、宜居的城市。
铜仁市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思考
铜仁市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思考铜仁市,这座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好这片美丽的土地,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铜仁市环境保护的现状,并思考相应的对策。
一、铜仁市环境保护的现状1、空气质量铜仁市的空气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工业排放、交通运输和建筑施工等活动的影响。
尤其是在冬季,静稳天气条件下,污染物容易积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2、水资源水资源方面,虽然铜仁市拥有众多河流和湖泊,但部分水体受到了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废水排放和生活污水的影响。
一些河流的水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化,水生态系统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
3、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如过度开垦、滥砍滥伐等,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问题。
同时,工业和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土地污染也不容忽视。
4、固体废弃物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不断增加。
垃圾处理设施的不足和处理方式的不完善,使得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成为了一个难题。
5、生态系统破坏一些地区的森林砍伐、湿地开发和矿产开采等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二、造成铜仁市环境问题的原因1、经济发展方式长期以来,铜仁市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资源开发和传统产业,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往往伴随着高能耗、高污染。
2、环保意识淡薄部分企业和居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环保意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没有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
3、监管力度不够环境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对违法排污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导致一些企业存在侥幸心理。
4、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导致污染物得不到有效处理。
三、铜仁市环境保护的对策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基于SWOT分析法的铜仁旅游商品开发研究
石阡苔茶
梵净山茶 翠峰、藤茶
国内宏观政策环境支 持旅游 产业 做大做 强 。随着 大旅 游时代 的到 来 ,中国的旅游业正步人一个新 的历史时期 。 。中国正在形成全球最大 的 国内旅游市场。作为一种绿色产业 ,旅游业 已经成为经济落后地 区实现 跨越式发展的首选。2 0 0 8 年 ,作为一重要节点 ,铜仁 提 出 “ 两圈两带 , 六个新跨越” 发展战略,把梵净 山文化旅游圈作 为重点打造 。之后 ,一 系列重点围绕梵净山景区的投 资纷至沓来 ,民俗民族村寨打造 、索道开 通 、房屋立面改造 、环线开通 , 梵净 山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对外宣传也 常态推动 。铜 仁文 化 旅游 呈现 出以梵 净 山为 龙头 的快 速 发 展态 势 。 《 国务院关于进一 步促进 贵州经济社会 又好 又快发展 的若干意见 》 ( 国 发 [ 2 0 1 2 ]2号 ) 、《 武 陵山片 区区域扶贫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 2 0 1 1 — 2 0 2 0 ) 》 的出台实施 ,为铜仁旅 游产业发展提 供了绝佳 的历史时机 。当 地政府也 出台各种政策扶持、推动旅游商品制造加工业的发展 ,并举办 诸如能工巧匠工艺大赛等活动来推动旅游商 品的创新。
2 .4挑 战
苗族银饰 、刺绣
土 家织 锦
山野菜 ( 蕨菜 、野山菌 等等)
豆 腐 乳
苦养系列
天 麻
朱砂 、朱砂 画 土家织锦
竹编 藤 编 民族 服饰 玉屏箫笛 傩面具
牛干巴 ( 牛 肉干 ) 江 口豆腐干、米豆腐
锅巴、绿豆、盘子粉 寨英米豆腐
葛根系列
周边城市积极营销 ,旅 游商品行业竞争激烈。铜仁市 中心 以东是颇 有名气 的旅游 区湖南凤凰 ,以西是 民俗文化旅游名地凯里 ,西北 的遵义 则 以其红色旅游及茅台酒文化 蜚声海 内外 。这些旅游名地旅游商 品开发 较早 ,市场多 已成熟 ,对铜仁地 区旅游商品的发展而言具有较强 的竞争 力 。随着社会发展 ,旅游者本身对旅游商 品品位 、质量 、性价 比的要求 也越来越高。随着旅游业的发 展,如何保持旅游 商品本 身的地方特色 、 整合地方文化 ,在保有真实性的同时开发 出能契合旅游者需要 的旅游商 品,对于铜仁地 区旅游商品开发工作而言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 3 .策略研 究 3 .1策略分析 综上分析 ,铜仁地区旅 游商品开发优势与劣势并存 ,机遇与挑 战同 在 。其发展有如下四种组合 :
铜仁地区旅游发展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一)
铜仁地区旅游发展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一)摘要通过对铜仁地区旅游业的SWOT分析,认为铜仁旅游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铜仁旅游景点的分布特点,总结为一个增长极和四个增长点,并分别对其发展重点和发展战略作出分析。
关键词铜仁旅游SWOT分析战略铜仁地区位于贵州东北部,全区南北长219km,东西宽171km,行政区域面积18003km2,总人口374.7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68.4%,主要有土家族、苗族、侗族、讫佬族、回族、布依族等。
辖铜仁市、江口县、石阡县、德江县、思南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万山特区等8县1市1特区,这里山水秀丽,动植物品种繁多;民风朴实,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历史悠久,各种文化源远流长;是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理想场所。
1铜仁旅游业SWOT分析1.1铜仁旅游业的优势(Strenth)1.1.1丰富的旅游资源铜仁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有梵净山、乌江画廊、九龙洞、石阡温泉等100余处自然风景区,有不可移动文物1000余处,非物质文化遗产100余项(详见表1)。
1.1.2地方政府重视铜仁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首先,加大力度搞基础设施建设。
铜仁到贵阳的高速公路已经开通,思南到煎茶、铜仁到江口、江口到梵净山的路面扩宽改造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开通了贵阳到玉屏(铜仁)旅游列车。
出台了《铜仁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十一五”规划》,启动了总投资达14亿元的7大项目,2006年5月,在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共签约43个项目,签约金额29.0997亿元。
成功举办了梵净山第三届国际汽车拉力赛、梵净山攀岩比赛、“梵净山邮票”发行、梵净山国际旅游节等多种节事宣传活动。
1.2铜仁旅游业劣势(Weakness)(1)区位劣势。
铜仁地区,地处武陵山区,区位经济发展水平低,远离大都市。
铜仁是贵州省离省城贵阳最远的地级政府所在地,到邻近省市的长沙和重庆也很远。
铜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
铜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导读:通过对铜仁市发展食用菌产业进行SWOT分析,发现铜仁市发展食用菌具有菌类资源优势、自然环境优势、政策扶持优势、产业发展优势、生态循环优势及文化优势,市场需求较大,但也存在产业基础设施不足,人才、技术缺乏、市场竞争力大等问题,建议今后政府应高度重视,连续重点扶持;由简入繁,发挥区域优势;加强原料基地建设;快速建成食用菌安全生产体系;扶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快速扩大规模。
铜仁市地处黔东,与重庆市、湖南省交界,是传统农业老区,被联合国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中国第4个国际生物圈保护区“梵净山保护区”位于铜仁市中央区域,生态环境优良,有着丰富的食用菌资源和一定的生产历史。
近年来,随着湘黔高速、杭瑞高速、酉榕高速等交通网络的建设,制约铜仁市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逐步被打破,自2010年始,市内印江县食用菌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3年生产4 200万棒,产值超2亿元,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好,使食用菌产业成为全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目标。
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了铜仁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劣势,以明确发展重点,以期为产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铜仁市食用菌产业发展SWOT分析1.1 优势分析(S)①菌类资源优势铜仁市山峦起伏,地形复杂,海拔190~2 457 m,相对海拔高度达到2 000 m,垂直气候明显。
随海拔升高,分为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和中温带,分布了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荒地等林型,使得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梵净山区域大型真菌种类共计365 种124 属41 科,可供食用的种类达105种,约占已知贵州食用菌总种数的43%[1],常见的有松乳菇、红汁乳菇、香菇、白粘密环菌、猴头菇、竹荪、羊肚菌、银耳、牛舌菌、鸡油菌、冬菇等。
②自然环境优势铜仁市与食用菌产业发达的浙江省龙泉市、庆元县,福建省古田县等同处北纬30°附近,气候环境相似。
铜仁市茶产业区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商品 与质量
经 济 与 法
铜仁市茶产 业 区域经济发展 的 SW0T分析
陆 静 (铜仁 职 业技 术 学 院 ,贵 州 铜仁 5 5 43 00)
【摘 要 】铜 仁市茶 产业经济发展具 有资源优 势、行业优势和政 策优势 。本 文运用 SW OT分析法 对铜仁 市茶产业 经济发展的优 势、劣 势 、机 会 和 威 胁进 行 了分 析 ,并 提 出相 关 对 策 。
率达 100%。
产业经 济的集 中程度 仍然较低 ,不能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同时 ,铜仁
② 茶园面积 大 ,品牌基本 形成 。
市茶叶生产销售 的基 本是初级产品 ,茶叶深加工基本处于空 白 ,产业
2013年全市投产茶园面积52.4万亩 ,茶 叶总产量 3.53万 吨,tL2o12 链 短 ,产 品附加值低 。
指标 。 铜 仁市地 处 武陵 山脉 ,其 独特 的地 理位置 、土 壤环境 和气 简陋且老化 、卫生条件差 、加工水平及管理落后 ,对茶叶进行初加工 , 候条件造 就 了茶 叶独特 的品质 。经 国家权威 机构检测 ,铜仁茶 叶氨 产 品结构单一 ,导致茶 叶生产力低下 ,茶 叶的质量 卫生难以保证 。近 基酸含 量为 3%~5%,水浸出物含量 一般在 45% 以上 , 而江浙茶叶仅 年 来 ,铜 仁 市 采 取 “茶 产 业 园 区 +基 地 (企 业 )+农 户 (大 户 y’形式
铜仁 市全面推行 “梵净 山”茶 品牌 ,全市茶叶生产企业将进行 申报和 在着一 些困难 ,县区盘 山公 路且弯道多 、坡度大 ,雨季容易发生山体
筛选 ,在审查合格的基础上使用 “梵净山”茶品牌商标 、包装等。同时 , 滑坡泥石等 自然灾害 ,甚至存在有些乡镇甚至不通公路 由于公 路交通 铜仁市将对 “梵净 山”茶 品牌 实行统一 商标 、统一标 准 、统一质检 、 的不畅 ,严重 制约 了一些地 区的茶产业 经济 的发展 。
铜仁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
铜仁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一、基本认识(SWOT分析)发展优势1、优质的旅游资源资源丰富。
根据国标《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规定,全国旅游资源分为8主类、31亚类共155个基本类型。
铜仁市的旅游资源包括了全国8个主类的全部,旅游资源涵盖了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与人文活动等,具有开发价值的重要景区、景点41处。
品位较高。
铜仁市旅游资源没有一个是等外级。
以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以秀丽的十里锦江为代表的自然风光,以川主宫和周逸群烈士故居为代表的人文景观,相结合使其具有鲜明的特色。
特别是傩堂戏被中外戏剧界认为是“戏剧艺术之源”、“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美国《戏剧评论》的主编李查德?谢纳克认为:日本及印度的面具戏都来源于中国。
因此,傩堂戏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周边资源互补性较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铜仁市相邻地域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突出的既有自然风光也有人文景观,而铜仁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在体量规模、级别上(九龙洞的国家级和本身的优势及锦江、古城)都有鲜明特色,互补性较强。
资源的供给条件较好。
从资源的供给条件看,梵净山、十里锦江、九龙洞、铜仁古城等资源的体量较大,有较大的环境容量和客容量,同时可进入性、通讯条件、接待设施都有一定基础,供给条件较好,具备大规模旅游开发的潜力。
景点有一定的炒作空间(旅游形象设计中还将展开)。
如茶园山庄和傩堂戏就是旅游资源中的亮点,有国际市场吸引力,具有一定程度的新闻炒作价值。
2、良好的交通和区位优势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铜仁市大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
铜仁大兴4C级支线机场可起降波音737型飞机,目前开通了贵阳、广州、深圳、重庆、等航线,贵阳到铜仁仅需飞行30分钟;经铜仁市的渝怀铁路将建成通车,使全国各地特别是重庆、长沙乘火车到铜仁的铁路交通更为方便;按照贵州“两横两纵四联线”主干公路网建设规划,贵州通往湖南的东出口公路-贵阳至玉屏高速公路,已建成贵阳至凯里的高速公路,铜仁至玉屏高等级公路已建成通车;到2006年,贵阳到铜仁的乘车时间将缩短到4个小时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SWOT分析铜仁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作者:曾星来源:《管理观察》2015年第03期摘要: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建设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引导和支撑作用。
本文对铜仁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进行阐述,运用SWOT分析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探索适合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方向。
关键词:SWOT分析基础设施武陵山片区铜仁基础设施是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一般包含六大系统:能源系统、水利及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生态环境系统、防灾系统。
作为物质生产、人民生活的“共同基础”,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新型城镇化加速的根本,是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尤其是对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011年底,国家启动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扶贫攻坚试点,率先实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区域范围包括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11个地(市、州)的71个县(市、区),片区国土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该片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
本文以片区规划中的六中心城市之一的铜仁市为例,在阐述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探索适合该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方向,以更好的发挥示范效应推动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建设和发展。
1.铜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电力与能源供应系统建设。
铜仁市电网建设在贵州省地级市中位居前列,全市有3座500千伏变电站、7座220千伏变电站和37座110千伏变电站,基本形成了智能电网主网架的骨干网布局。
2013年完成电网投资4.25亿元,在建输变电工程项目200多个,有24个110千伏及以上主网项目,盘石风电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形成了水、火、风力互补的供电格局。
水源与给排水系统建设。
铜仁市在贵州省率先实行涉水事务统一管理,水利扶贫模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2013年铜仁全市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5亿元,快速推进了江口鱼粮溪等6座续建水库和万山小云南等4座新建中型水库,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6.万亩;解决了3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全市区县以上日供水能力新增13万方/日。
交通运输系统建设。
随着铁路、高速、航空、水运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铜仁渐成武陵山区的新兴交通枢纽。
铁路建设方面,横贯东西的沪昆客运专线和铜(仁)玉(屏)城际铁路建设正酣,铜仁迈向“高铁时代”;渝怀铁路二线铜仁段和昭黔铁路两条铁路建设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公路建设方面,杭瑞高速铜仁段、思剑高速已经全线贯通,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56公里,已有8个区县通高速。
(瓮)安江(口)、松(桃)铜(仁)、沿(河)至德(江)等3条高速公路在建,建成后将实现全市“县县通高速”的目标。
铜仁率先启动国省干道和县乡村公路两年行动计划,截至2013年,全市公路总通车里程达到22759公里,农村客运线路460条,农村客运招呼站亭1506个,建制村客车通达率达8270。
航空方面,铜仁市共投入4.29亿元实施了铜仁·凤凰机场改扩建工程,目前已通过国家民航局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机场已开通了飞往贵阳、广州、北京、长沙等地的航班。
水运方面,启动了乌江航道整治工程和沿河、思南水运港口建设项目以及沙沱、思林水电站过船设施工程。
邮电通讯系统建设。
2013年完成信息产业投资9.8亿元,新增移动基站411个、通宽带行政村240个、数字电视用户1万户。
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综合运用示范项目中的旅游、交通项目落户铜仁。
截止2013年底,固定电话用户21.2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94.64万户,互联网用户18.74万户,电话普及率为部69.67/百人。
环境保护系统和防灾系统。
铜仁从2012年开始启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启动实施环保“十件实事”包括污染治理、污水和垃圾处理、饮用水源地环保、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区等一系列建设项目。
已基本建成10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0.4万吨,垃圾处理设施已初具规模,城市道路日益畅通。
2.铜仁基础设施建设的SWOT分析SWOT分析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英文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挑战)的缩写。
其中,SW(Strengths and Weaknesses)是指内部优势和劣势,OT(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是指外部机遇和挑战。
2.1 优势(Strengths)分析政策优势。
2011年11月8日,国务院(2011)131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
撤地设市使铜仁由省的一个派出机构变为市级行政机构,铜仁在行政区域、法理意义上进入了城市时代。
撤地设市有利于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变革,更能促进政府职能职责和利益格局进行良性调整。
铜仁市享受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54条政策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先行先试、同等享受少数民族地区优惠等叠加政策,处于“政策高地”的有利位置。
同时,国家水利部、贵州省政府从2006年在铜仁地区开展的新农村水利扶贫试点工作(现在铜仁市继续第二轮水利扶贫试点工作),国家发改委同意铜仁市按照市场筹集模式发起成立武陵山片区扶贫产业发展基金、国家财政部把铜仁市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创新试验区等,这些全国性的试点试验给铜仁带来的政策效益日益凸显。
经济发展迅速。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高,相应财政收入增加显著,对基础设施投资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又能有效地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二者相辅相成。
近年来,铜仁的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撤地设市之后财政实力得到显著增强,2013年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亿大关,全年实现535.22亿元,经济实力的逐渐壮大和财政收入的逐年增加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资金保障。
2.2 劣势(Weaknesses)分析区位劣势。
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腹地,东邻湖南凤凰,北接重庆秀山,南连本省黔东南州,西接遵义市,历史上的铜仁曾因水而兴,陆路兴起水运阻隔后,铜仁逐步被边缘化。
现在铜仁是贵州省内距离省会城市最远的市,与邻近省市的长沙和重庆距离都在400公里以上,区位明显处于劣势。
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的公共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财政支持和公共投资。
铜仁市2013年城镇化率是38%,要达到当前全国城镇化建设的平均水平城镇化率53.73%,据初步测算资金缺口约为800亿元。
然而,铜仁市经济不发达,财税收入少,财政收支缺口大,2013年铜仁市财政总收入77.41亿元,全年财政总支出296.77亿元,财政正常运转大量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投入显著不足。
2.3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国家的宏观政策和经济支持是当前铜仁基础设施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机会。
2011年底,国家启动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扶贫攻坚试点,率先出台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对铜仁的定位是:“连接贵州、云南通道上的节点城市,建成商贸、旅游的核心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特色食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等相关产业。
”2012年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支撑能力等方面,对贵州的发展提出了详细的规划。
国家层面的《规划》、《意见》的出台对铜仁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机遇。
2.4 挑战(Threats)分析对于后发展地区而言,完善基础设施是地方发达的标志,更是“筑巢引凤”、构筑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手段。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确定的多中心发展模式形成了片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竞争激烈的局面。
《规划》明确: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吉首市“是与长株潭经济圈、湖南各城市对外联络通道上的节点城市,建成商品贸易集散地和以民族风情旅游为主导的生态园林城市”;湖南省张家界市是“承担武汉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及长江中游城市的辐射和对接功能,建成旅游产业高效发展”;湖南省怀化市是“承担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的辐射和对接功能,建成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
这些城市的定位、发展方向与铜仁有交叉、重合,对铜仁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结论及政策建议在国发“2号文件”与武陵山片区《规划》带来的重大机遇中,铜仁市加大了在区域内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投资,一些偏远乡村已通路通电,促进了人员和信息的流动,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但由于积贫积弱现象历史久远、生态脆弱,经济社会发展受自然条件制约较大,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薄弱,极大地钳制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要认清本地特点和优劣势,根据发展现状确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着力点,避免“大而全”、“小而全”和重复引进、重建设所带来的资源使用的低效益和无谓浪费。
具体包括如下政策建议:规划引领。
政府制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十分重要,要科学制订发展规划,规划一定要有现代意识、超前意识、领先意识,既要科学合理,又特色鲜明、精准细致。
要强化规划执行力度,长期坚持,落实到位,严格执行,不随意变更,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保持规划的完整性、连续性。
创新开发模式,加大投资力度。
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完全依靠市场来提供往往会导致供给不足,仍然应当以政府投资为主,积极探索互利、互惠、互动型的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模式。
引进竞争机制,吸收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进市场化运作,探索投融资主体、渠道、方式的多元化,弥补政府财力和投资低效率的不足,逐步发挥市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主导作用。
提升建设水平,促进产业发展。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加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发展速度,促进经济发展。
第一,加快区域间以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的高效陆路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区域内高速公路与其它等级公路的联系,建立大型交通转换枢纽,实现高速公路与铁路、民航、水运等网络化布局。
第二,建立多元化的能源供给体系和合理的能源模式,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能源与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加强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环保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设施水平和接待能力,推进旅游服务产业的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