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能理论与实践(黄光亮)

合集下载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测试力量素质指标的筛查与实践研究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测试力量素质指标的筛查与实践研究

3青少年运动员体能测试力量素质指标的筛查与实践研究*龙国东1 刘剑虹1 王 斌2 吴 猛1 何卫龙 1(1.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510650;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训练基地,广东 广州510440)Research on the Screening and Practice of Tests Index for Youth Athletes ’ StrengthLONG Guodong, etal.(Guangzhou Institute of Sports Research Science, Guangzhou 510650,Guangdong, China)摘要:力量素质是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因素,力量测试是体能测试、身体素质测试、体质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报道并结合专家意见,初步选取19个通用力量素质指标,对击剑、羽毛球、跳水、篮球、田径短跳组、游泳、女子足球项目的161名运动员进行相关力量素质指标测试。

依据测试过程和结果,结合专家打分情况,在分析各测试指标的优缺点后,最终选取拉力计屈腿硬拉、握力、1RM 卧推、拉力计等坐姿后拉、1分钟仰卧起坐、McGill 腰部肌伸展测试、立定跳远、纵跳计纵跳作为青少年运动员力量素质测试通用指标,代表全身、上肢推、上肢拉、躯干屈、躯干伸、下肢的力量素质水平,以期为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能测试;力量测试指标;青少年运动员*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州市体育局课题。

作者简介:龙国东(1978—),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体能训练。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1]。

力量是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因素,力量评价结果可作为制定训练计划的依据。

由于青少年运动员技术尚未成型,无法完全体现竞技能力,力量素质的优劣还可用于评估青少年运动员的天赋。

因此,定量评价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是基层训练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青少年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刘庆伟

青少年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刘庆伟
2015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体育骨干教师专项培训
青少年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刘庆伟
目录
• 体能训练基本理论 • 青少年体能训练敏感期介绍 • 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体能发展
力量 速度
灵敏
身体素质
耐力 柔韧
身体素质分类
力量
最大力量 速度力量 力量耐力
反应速度 身体素质
速度 动作速度 位移速度 有氧耐力 无氧耐力
强大的核 心力量
核心力量训练
肌肉/筋膜系统
骨骼系统
稳定的核心肌肉骨骼系统
肩带
躯干
髋关节
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力量的缺乏 = 不稳定及运动能量的丢失
6-12 岁的体能训练等级
• 初级:练习非循环性的活动模式 (例如单 腿轮换跳跃) • 第二级:练习循环性的活动模式 (例如跳 绳,短跑等。) • 第三级:训练协调、反应和行动敏捷性
反应速度: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的快速应 答能力。
中枢神经系统 与神经肌肉之 间的协调关系
遗传效应
人的感受器及 分析器特征
反应 速度
动作速度: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完成 某一动作的能力。 • 是技术动作不可缺少的要素!
引起该部位 运动的肌肉 力量大小 技术动作的 合理性 中枢神经系 统功能
动作 速度
— 两组动作之间归位的时间也是休息的时间 (实际情况) — 每组练习之间约3-5分钟休息 — 套路组合轻微变化
请注意: 如果可能-有球训练尽可能接近实战 (停球和运球,射门,拦截球...)
- 主动性 - 但是:请注意太多射门会引起肌肉高度紧 张
敏捷性训练的注意事项与要求:
1、质量优于数量 2、松弛状态(在力量和耐力训练之前) 3、最大极限以致超负荷状态下运动速度 (极限以下 的运动速度也要学习!!!) 4、出现疲劳表象必须立即中断训练 (学习效果--球 员学习自我保护) 5、高速运转下的专注和意志力 6、敏捷性训练首先必须学会准确干净的技术动作, 然后才能在最大范围内进一步训练 7、进行多样化的训练来避免动作速度被阻碍降低=保 持敏捷度流畅性 8、不但要进行单纯的敏捷性训练,而且要针对运动 项目的特性。

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内容体系构建

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内容体系构建

2020年(第10卷)第01期社会体育学DOI:10.16655/ki.2095-2813.2020.01.185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内容体系构建①黄英 杜康力 李语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广东珠海 519000)摘 要:青少年健康就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本文致力于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内容体系的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特点并给予评价。

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当加大财力的投入和科研的保障;加大“体医融合”的力度,从健康的视角去审视青少年体育训练;加快制度并出台并完善《青少年体能健康管理制度》的系列规章制度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 健康 体能 体系构建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a)-0185-02①作者简介:黄英(1984,1—),女,江西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青少年体育、休闲体育、全民健身。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健康的体魄越来越成为评价现代人才的重要标准。

一个躺在病床上的人,即使有再多的学识,也难为社会做出大的贡献。

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又大大的降低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运动量;一系列的“慢性病”,诸肥胖、超重、近视眼、高血压等在我国青少年学生中时有发生。

卫计委发布会:中国人肥胖率12%左右,青少年增速较快[1]。

此外,近年来我国的中学生健康测试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年年下滑,现状令人不免担忧。

这与我国做为体育大国和世界第二在经济体急不相称,故亟待构建一个青少年健康体能系统。

1 中国青少年体能特点与评价关于“青少年”的定义,不同专家从心理学、生理学、历史、社会学、教育学及人类学等不同的视角都曾做出过解释。

为研究需要,本文暂且将青少年定义为13~19岁左右中学阶段的青少年。

体育教学训练的理论与实践

体育教学训练的理论与实践

▪ 比利时 10300 4400 5100 800
▪ 丹麦 10800 3600 5200 2000
▪ 中国 6394±683 1612±257 3627±490 1155±257
▪ 李霄鹏 10012 2313 4905 2794
血乳酸浓度(毫摩尔/升)

上半时
下半时
▪ 丹麦 比赛 6.6 结束 3.9 比赛 4.0 结束
进行比对采取决策的过程。 第四步,通过决策采取行动的过程。 第五步,对行动结果进行评估、反馈,调整知觉。
比赛行为的决策过程
四、教学训练与比赛过程的对比
1、思维过程的异同 认识、识别 --- 知觉、注意、记忆 评价、反馈 --- 评估、调整
2、行为过程异同 行动 --- 决策、行为
五、教学训练的依据
超出适度范围,将产生过度疲劳,这是我们要注 意避免的。
3、整体性
▪ 基本原理:系统论原理 对教学训练目标要有整体把握; 教学训练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训练方法的
安排要围绕教学训练的目标整体来实现,包 括比赛。每一次课、每一个教学训练环节, 都是教学训练整体的一部分。只对某一堂课、 某一个练习进行评价和分析是不客观的。
对运动学、供能特点的认识
▪ 1、任何运动项目都有自身的运动学特点和供 能特点.这是认识项目规律的重要内容;
▪ 2、教学训练要按照项目的运动学和供能特点 来安排,保持教学训练与比赛的一致性;
▪ 3、运动项目的运动学和功能特点是在发展和 变化的,这是技术战术发展的标志.要关注 它的发展变化,并在教学训练中发展创新.
3.9
▪ 德国 比赛 6.8 结束 5.9 比赛 5.2 结束4.9
▪ 中国
结束 7.6
足球运动的运动强度

青少年体能理论与实践(黄光亮)

青少年体能理论与实践(黄光亮)

5分钟以上 的循环练习
示例:无氧耐力训练
从起点开始,向前跑动踢 传球,通过规定距离后,两人 交叉运球,传接绕障碍(10个足 球,相距2米),然后跑动射门。 往返2次为一组,4~6组。组 间歇5分钟。强度60~65%。射 门时由一人传球,一人射门。 未射门的人,取球后两人向反 方向再做上述练习。
两人踢传球→ 绕障碍运球→ 跑动射门的组 合练习
短时间耐力指持续时间为 45秒~2分钟运动项目所 要求的耐力。运动中的能 量供应主要通过无氧过程 提供,氧债很高。
中等时间耐力指持续时间为2~8 分钟的运动项目所需要的耐力。 其供氧不能全部满足需要会出现 氧债,通过有氧和无氧的混合过 程提供运动所需要的能量。
长时间耐力指持续时间超过 8分钟以上的运动项目所需 要的耐力。整个运动过程, 人体心管和呼吸系统高度动 员,心率、每分钟心输出量、 肺通气量都达到相当的程度, 来保证运动的有氧过程。
5.速度素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
抢球游戏:用足球围成一个 圆圈,球数比练习人数少一 个,游戏开始练习者绕球圈 外慢跑,听到信号后各人就 近抢球,谁没有抢到即被淘 汰,并去掉一球继续进行, 每进行一轮成功者得一分, 得分多者为胜。
反应性 游戏
示例:反应速度训练
示例:动作速度训练
每人一球,在30米 的直线上设置8~10个 标志,练习者快速带球 依次绕过旗杆返回起点, 要求带球速度越快越好, 可计时进行。重复5~7 次,每次间歇6分钟。
指人体对各种信号 刺激(如声、光、触 等)的快速应答能力。
取决于信号通过神经传导所需时间的长短, 即机体的感受器感受到刺激时,由感觉神 经元传入至中枢神经,由中枢神经发出指 令,经运动神经元传出至效应器肌肉,肌 肉产生运动。(反应时)

2 王睿 100297130600331 运动训练(竞赛)理论与实践

2 王睿 100297130600331 运动训练(竞赛)理论与实践
向)
体育社会学(含社会体育、 奥林匹克运动)
休闲体育与棋牌
体育经济与产业(含体育法 学)
体育管理 体育新闻与传播(含武术文
化与国际传播)
体育赛事管理与营销
体育保健康复理论与应用
运动生理生化(健康促进与 运动能力)
体育工程与运动技术分析
1 李小鱼 100297142000531 2 王睿 100297130600331 3 白秀海 100297531100917 1 曾佳 100297413900791 2 徐正峰 100297422400867 3 杨迪 100297370300645 1 郭春明 100297370300646 2 丁壮壮 100297414000797 3 汪普奎 100297341200588 4 李小芳 100297141100485 5 孟令忠 100297130500315 6 刘晨昊 100297152600548 7 刘利龙 100297141000475 8 林在森 100297372300727 9 郭浩杰 100297141100480 10 王兴 100297414000804 11 张哲 100297341000578 1 邱云 100297422400866 2 王建 100297340800575 3 俞同武 100297341200593 4 侯杰 100297370400650 5 晏道炯 100297414000799 6 刘俊 100297140100422 7 周轩 100297140100421 8 张晶 100297370100627 9 刘艳婷 100297130900355 10 郭琳苹 100297411600762 11 孙婧纳 100297140900446 12 王玉晗 100297131400386 1 赵艺杰 100297414000794 2 王康 100297341200584 3 吴碧月 100297141100477 4 任星星 100297141200498 5 刘宇珍 100297131800404 6 储莉 100297340200572 7 朱秋林 100297340100569 8 白翠翠 100297140900454 9 张政 100297214700552 1 宋佳慧 100297130800346 2 丁海涛 100297340800573 3 杨茗钧 100297410500745 4 李冉 100297412200772 1 赵琰 100297141500519 2 崔小正 100297371100686 1 豆亚 100297414100807 2 林大鹏 100297130500318 3 许玉雄 100297141500517

青少年体能课程中功能训练实践研究

青少年体能课程中功能训练实践研究

教学的留白时间,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生身体运动为主要形式、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求“精讲多练”,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而运动认知的相关知识多为理论知识,如果在课堂上花过多的时间去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势必会降低课堂教学的密度,但是课堂的留白时间也必不可少。

所谓留白时间,就是由于学生不能持续的高强度的完成运动,在活动间隙必要的休息时间,看似留白,实则是有效休息,可以有效提升上课效果。

虽然是留白时间,但是却并不是“放空”时间,本例中学生不同的活动之间的休息时间就是必不可少的留白时间,学生进行运动认知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留白时间,探究心率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留白时间,并不仅指课堂上学生没有任务安排的休息时间,也可以是学生在进行静力性练习时相对“安静”的时间,此时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解而不影响练习效果。

比如,在学生进行平板支撑练习时,由于平板支撑属于静力性的运动,学生在练习时可以听教师的讲解,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解平板支撑的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这样可以更加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三、表现性评价——综合考查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案例三:S老师是高中体育教师,他上课的内容是羽毛球教学模块,在学期结束进行考核的时候,S老师并不是通过单个的技能考核来完成,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7人一组进行教学比赛,所有的比赛裁判工作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包括比赛的编排和最终的名次认定,学生在此过程中既要担任裁判员,做好整个小组成员的比赛安排,又要充当运动员,参加小组的激烈对抗赛。

最终,S老师根据学生在整个活动的表现给学生成绩总评。

学生的运动认知除了包括对学生进行羽毛球运动技能的认知之外,相关裁判法的知识也非常重要,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学习羽毛球运动模块的要求是不仅要能够掌握与运动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还要能看懂比赛,并能主动参与羽毛球课余锻炼,这就需要学生不仅仅拥有羽毛球运动技能和体能,更要有能力组织比赛,而对学生羽毛球运动认知的评价如果仅仅使用纸笔测验是很难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运动认知水平的,而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检验学生对于羽毛球运动的技能掌握情况,也是很好的考查学生对羽毛球认知水平的方法。

青少年体能理论与实践-校园足球师资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青少年体能理论与实践-校园足球师资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五、教学建议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生理发育特点,以及 各项身体素质的发展敏感期,进行有针对性的 练习。
六、场地、器材与资源
场地要求
– 力量练习需要在健身房和足球场内进行;速度、耐 力、柔韧、灵敏练习在足球场地进行。
器材准备
– 平衡垫、瑞士球、实心球、弹力带、软梯、标志盘、 标志桶、标志服、足球
习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
安全防护措施
多媒体教学与场地 练习之前需要充分的热
实践相结合
身。
三、教学内容设计
单元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5 了解灵敏素质的练 灵敏素质概述;灵敏素质的
习理论与方法
种类及特点;影响灵敏素质
的因素分析;发展灵敏素质
的注意事项;灵敏素质的练
习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
安全防护措施
明确在不同年龄阶段如何有针对性的发展学员的各 项身体素质,掌握各种身体素质的练习方法,并能 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应用到校园足球工作中去。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运动素质 5~8
最大力量
速度力量
力量耐力
反应速度
动作速度
位移速度
有氧耐力
无氧耐力 柔韧性 灵敏性
♂+♀+ ♂♀
8~10
♂♀ ♂♀ ♂♀ ♂♀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二单元:速度素质教学与练习(1学时)
– 基本要求
• 合理安排速度素质练习的时间与顺序; • 速度素质练习应与专项相结合; • 抓住速度发展的敏感期; • 合理安排练习负荷; • 通过发展力量和柔韧素质来提高速度素质。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三单元:耐力素质教学与练习(1学时)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衡水市区中学生体能促进理论与发展实践的文献综述

衡水市区中学生体能促进理论与发展实践的文献综述

衡水市区中学生体能促进理论与发展实践的文献综述第一篇:衡水市区中学生体能促进理论与发展实践的文献综述衡水市区中学生体能促进理论与发展实践的文献综述摘要:【1】体能主要指人体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与基本活动能力,体能作为一切人类生命活【2】动和目标行为的动力基础。

体能是人体运动中形成的能量储备,【3】是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面对学习和其它压力时为改善这些不利因素以适应环境,预防或抵抗疾病,身体各器官通过锻炼应具备的运动能力,在运动训练和大众健身领域都备受关注,而中学阶段作为个体一生体能发展的关键阶段,承载着发展与决定的功能和任务。

2005 年中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国中学生“部分体能素质指标多年来持续下降”。

为此,一些专家提出了这样的担忧:“国民是否会从面黄肌瘦的“东亚病夫”变成白白胖胖的“东亚病夫”?但愿这句耸人听闻的“幽默式”预言永远成不了现实”。

这一现状已高度引起国家决策部门的重视,2006 年底,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

针对中学生体能促进理论与实践,国内已有许多学者从不同侧面进行了研究,但还存在这些不足:(1)理论构建不够系统,缺乏对先进理论基础的引入,不利于体能促进理论科学指导实践功能的实现;(2)组织教学内容时,仍旧以学段为主线,没有真正提炼出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这条主线,不利于学科知识和教学内容逻辑层次性的体现;(3)练习方法和手段仍停留在田径和运动项目的辅助练习层面,忽略了新的课程内容资源和器材在促进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不利于提高体能促进和体育教学效果。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研究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学生体能促进理论进行修改和完善、制定了针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促进的不同实践方案、还对实践方案进行了个案的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中小学生体能促进理论是以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动作发展学、体能训练学、体育与健康课代体能训练的创新理念和 SPARK课程理念为理念基础,以现代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为方法基础的理论;理论内容主要包括体能促进的原则、体能促进的价值、体能促进的基本内容、体能促进的措施和体能促进的效果评价五部分;它是体能促进实践方案设计和实施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中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系比较研究

中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系比较研究

文体用品与科技总第461期2021年2月(下)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92018335)。

作者简介:庄韬光(1998-),男,汉族,福建泉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户外运动;张晓(1997-),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户外运动;王亮(1996-),男,汉族,河南鹤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户外运动;通讯作者:杨文革(1967-),男,汉族,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户外运动。

1、前言田径赛事作为奥运会的核心项目,据统计显示在奥运会历届田径总金牌榜之中,美国是田径金牌大户,共夺取335枚金牌,799枚奖牌,金牌和奖牌总榜都高居第一。

而我国8金,总奖牌27枚,与美国差距悬殊之大,表明了美国在田径项目的整体实力仍然十分强大,而奥运会冠军的产生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对于以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是作为奥运会田径项目输送人才的最基本的环节。

从历届的奖牌榜而言,美国作为世界田径的第一的强国,对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有其独特的体系,值得我国对于青少年田径运动的培养问题形成一定的思考。

2019年10月28日随着我国田径协会实体化改革,我国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也渐渐形成由政府管理主导方式向社会管理为主的方式进行转变。

本文拟通过对美国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系的视角出发,研究探讨中美两国培养体系之间的差别,促进中美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系之间的相互补充,为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2、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发展概况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田径运动场地设备简陋,科学研究设备短缺,相关的专业书籍一穷二白,我国对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体系一直借鉴和学习前苏联的模式。

在20世纪60-70年代,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经历了曲折性的发展,并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思潮也在田径运动项目发展中产生了影响,使得人们对奥运精神的“更高、更快、更强”不敢追求。

青少年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

青少年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

(一)注重运动员速度质量水平——加速度变化
高强度跑动距离 高强度跑动次数
红色代表上半场/黑色代表下半场高强度跑的距离和次数。 我们可以看出,加速度与高强度跑没有直接关系,一支球队可能还可以进行高强度跑动 距离和次数,但却是很低的加速度。例如,在比赛的最后阶段,运动员感到劳累的时候,他 仍然可以冲刺,但不具备很高的加速度值。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较低的加速度值意味 着队员已经疲劳了。
身体疲劳——精神疲劳——做出错误决定! 通过体能的优势弥补技战术上的弱点!
三、体能输出作用机理
磷酸元供能系统 糖酵解供能系统 产生乳酸 10 导致运动 30秒恢复50% 8 强度下降 60秒恢复80% 6 有氧氧化供能系统 乳酸 120秒恢复100% 4
产生乳酸和消化乳酸达成平衡
强度
ATP
氧气消化乳酸 4 10秒
宋端在本队综合素质最好,绝对速 度与急停变向启动能力出色,速度耐力 出色,整体素质均衡发展,爆发力强, 机体恢复能力较好。但在速度素质和速 度耐力测试中波幅较大,稳定性不高, 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速度耐力。
六、足球专项体能发展趋势
(二)注重运动员高速动作次数
2012年荷甲联赛与荷乙联赛不同位臵队员上下半时冲刺次数统计表
Distance Covered (m) Distance Covered (m) 10828.5 11541.9 10396,3 HI Distance Covered (m) HI Distance Covered413.2 (m) 537.1 592.0 HI Distance Covered (in poss) HI Distance Covered186.5 (in poss) 181.8 243.4 HI poss) Distance Covered (out poss) HI Distance Covered209.3 (out 336.1 327.8

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运用

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运用

文教Culture and education◎王楠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运用摘要:所有体育运动项目训练的基础环节都是以体能训练为主,多种有效的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合理的整合,运用到体能训练中帮助运动员提高体能训练为根本目的。

关键词:体能训练;体育理论;系统性;综合素质北京奥运会以后我国在体育科研、训练方法方面不断与外界交流,以体能训练为主体、以西方为代表的先进系统训练体系、训练理念、训练方法,得以进入我国竞技研究和训练领域,对我国在竞技体育训练方面,颇有深层影响。

核心力量训练、功能性训练、康复体能、动力链等新的训练理念或方法体系完善了我国传统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体系,带来竞技训练理论体系、训练理念及方法应用的革命。

初期运动能力在发展阶段中,着重注意发展动作环节训练,体能训练方法依靠科学化训练方法为主,体能训练的评价结果,通过运动员在阶段性训练中,自身的状态和在科学仪器监控下的各项指标为主要参考价值,体能训练指标是科学化监控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体能与体适能概念性梳理身体体能是通过灵敏、柔韧、协调、力量、速度、耐力等特征表现的运动能力,同时也是竞技能力的构成体现。

顾名思义“体能”,认为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组成是由灵敏、柔韧、协调、力量、速度和柔韧等身体素质基本运动能力。

目前,国内各项体育训练队伍都着眼于长期规划目标和发展方向,其中,竞技体育项目的训练队伍(国家队、省、市)也注重体能训练,通过长期的系统体能训练可以帮助和改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并且能够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

体能训练团队组建包括;专业性、科学性、综合性较为全面的体能专项教练,体能教练结合专项特点制定系统的训练方案,帮助运动员有效的提高身体专项机能为主。

从科学规划训练长远角度分析,以“能量物质代谢”为基础的训练监控的理论程度的情况,专项化能力训练离不开体能训练理论和科学化水平监控。

体能教练采取科学化训练方法和手段结合运用方式,帮助运动员在赛场中创造更优异的成绩。

体能训练在射击项目中的作用探讨

体能训练在射击项目中的作用探讨

运动训练572017年12月刊(总第 56 期)投稿日期:2017-10-15作者简介:黄永昆(1960~),中级,专科。

研究方向:青少年体育运动。

中图分类号:G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7)12-057-02体能训练在射击项目中的作用探讨黄永昆,麦安然(梧州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广西 梧州 543001)体能是人体所需的,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或者是能够满足某些任务的一种能力,体能训练也被人们称作为身体训练。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科学的手段、合理的体能训练,能够有效地增强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肌肉的耐受能力、敏捷度以及提升运动员的自信心。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进行体能训练能够增强运动员的体育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相关的运动水平,以及避免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受到伤害。

进行体能训练是各项活动的基础,对于运动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对于运动员的整体素养有着很大的提升作用。

同时,体能训练伴随着运动员的整个生涯,对于射击项目来说,进行体能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1 体能训练在射击项目中的作用对于射击项目来说,体能训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而且要求运动员在射击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准确性,对于这样的一种运动项目来说,需要相关运动员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耐压能力,同时还要求运动员具有较高的灵活度、良好的协调性以及稳定性。

要想射击运动员同时具备这些能力,且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运用,那么就一定要加大射击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而且在具体练习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各个细节,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养,从而激发出运动员的潜能。

要想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就要进行相对应的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以及心理训练,而体能训练是最为基础的,所以一定要培养运动员良好的体能基础,才能使运动员在其他方面有所提高。

对于射击项目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在具体训练过程中,教练忽略对于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就会使运动员的基础比较差,在进行锻炼时可能会使运动员产生疲劳感,从而影响技术表现。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桂教体卫艺〔2009〕22号关于公布2008年全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研讨活动获奖情况的通知各高等学校:2008年全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研讨活动已圆满结束。

经专家组评审,共有83名教师、236篇论文分别荣获本次研讨活动体育教学比赛、论文评比的一、二、三等奖,34篇论文荣获论文评比优秀奖。

现将获奖情况予以公布(见附件)。

附件:1.2008年全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研讨活动优质课评比获奖名单。

2.2008年全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研讨活动论文评比获奖名单。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二○○九年四月八日1主题词: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奖励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 2009年4月9日印发校对:范纯录入:郑安宁排版:黄静(共印6份)2附件12008年全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研讨活动优质课评比获奖名单本科组:一等奖(5人)颜丽君 广西大学蜜钟琪 广西师范大学邱晓玲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张静文 广西中医学院王缉辉 广西师范学院二等奖(7人)李容林 广西财经学院邓 伟 广西医科大学陈凤珍 广西民族大学凌柳雄 广西工学院覃立成 广西民大相思湖学院韦碧珊 右江民族医学院吴昭燕 桂林工学院南宁分院三等奖(41人)陈黎雁、郭伟杰、黄志华、刘 燏、广西大学王峦鸾、韦雪亮、朱奇志莫连芳 广西医科大学韦 谦 广西艺术学院韦杰宇 广西艺术学院郑 花、刘 芃、吕景章 广西财经学院陆海勇、宓钟琪、聂英涛 广西师范大学麦左山 桂林医学院吴 鹏 右江民族医学院郭彩珍、何丽添、黎 珍、李胜恒百色学院 刘其龙、陶红英、韦金将、许丽梅高 群 梧州学院潘 宇 钦州学院张 华 钦州学院王民强、何海霞、杨泽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杨翠丽 贺州学院李远华 玉林师范学院宾恩明、许志峰、周 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韦东谊 广西中医学院李 洪、潘聚仟、韦入予 河池学院3专科组:一等奖(6人)廖会军、杜宝栓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林丽珍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李冠霖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梁 源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姚天星 北海职业学院二等奖(6人)席杉杉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覃 云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黄宗能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姚进康 贵港职业学院黄 梅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李月红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三等奖(18人)袁晓春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王志斌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刁军辉、文 慧、钟贞奇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谢文龙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陈 静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李 尧 北海职业学院何海东 北海职业学院韦海峰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刘泽珩、李基柱、李 文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欧建华、沈桂平、黄 剑黄光亮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覃云飞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4附件22008年全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研讨活动论文评比获奖名单本科组:一等奖序号 姓名 单位 论文题目1 邓艳香 杨元英 广西大学 浅析高校大众健美操教学中大学生表现力的培养2 李 翎 韦旭强 广西大学 浅析基于商业视角下的中国业余篮球市场开发3 杨元英 颜丽君 广西大学 浅析主体教育理论与高校体育教学4 苏祝捷 罗心宇 广西师范学院 大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研究5 张俊斌 广西师范学院 阳光体育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活动开展状况与实践方案研究6 潘聚仟 河池学院 学生主体选择性体育锻炼的多维视角探析7 郑杰政 河池学院 科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8 杨杰夫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特征与对策研究9 聂英涛 广西师范大学 普通高校课外健美操俱乐部改革的思路与创新10 文丽妮 文永光 玉林师范学院 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分析11 韦碧珊 庞毓恩 右江民族医学院 论高校健美操、啦啦队音乐的简易合成12 韦军湘 韦金亮徐锡杰 黄华生广西中医学院 高等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研究13 刘德琼 伍广津 杨 琴梁华喜 李宗喜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精品课程建设与优质教学资源开发的研究14 梁 风 广西财经学院 对广西普通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5二等奖1 郑忠波 陈月佩刘 捷 陈满平广西财经学院 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校园阳光体育”实施的相关对策研究2 李玉华 广西财经学院 科学合理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3 陈月佩 郑忠波 广西财经学院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探索体育锻炼习惯的干预研究4 湛育明 广西财经学院 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阳光体育运动策略研究5 梁平安 广西大学 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法探讨6 刘 燏 广西大学 新《纲要》下的阳光体育在高校的实践与研究7 朱奇志 广西大学 论拓展训练在高校开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8 何丹卡 广西大学 科学健康的开展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9 蒋钢强 广西工学院 社会体育专业能力结构研究10 徐世军 广西工学院 运动性肌肉延迟性疼痛的组织学探讨11 罗 革 凌柳雄 广西工学院 篮球课创新教学模式与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实验研究12 张辉明 广西工学院 健美运动处方教学对大学生健身意识和课外锻炼的影响研究13 任振钢 广西工学院 阳光体育对普通高校实施对策的探讨14 杨 磊 广西工学院 教学风格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的启示15 覃 婷 广西工学院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与发展16 曾凡智 广西贺州学院 高校体育篮球专项课俱乐部式教学的研究17 邹志兵 广西民族大学 有氧健身跑对女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18 原秀丽 广西民族大学 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炮龙狂欢节仪式文化19 蒋东升 杨 放 何 林 广西民族大学 新课标理念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理论研究20 蒋东升 广西民族大学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必将成为世界主流体育文化----以文化学视角21 杨 琴 吕 伟 陈凤珍 广西民族大学 京族跳竹竿健身操CAL课件制作与教学应用研究22 陶 丽 广西民族大学 龙舟运动损伤原因的调查与分析23 冯丹丹 广西师范大学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拉丁舞课程的改革624 邱晓玲 广西师范大学 高校开设拉丁舞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25 赖福芬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民族地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26 黄家莲 广西师范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体育课中的传承研究27 陈菊平 广西师范学院 运用运动教育模式干预大学女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28 付克翠 广西师范学院 对广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29 靳卫平 广西师范学院 微格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研究综述30 李 英 余舒萍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思考31 李明川 广西医科大学 羽毛球正手发球运用“发力法”教学的实验研究32 宋建美 广西医科大学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校实施的分析研究33 关永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从阳光体育新视野中审视学校体育教学34 邓 云 桂林工学院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学分析及对策研究35 杨巧英 桂林医学院 广西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运动习惯之关系探讨36 李 健 桂林医学院 低温游泳联合银杏叶提取物降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作用37 苏建波 河池学院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与体育教育专业的武术教学38 韦善干 河池学院 让体育阳光沐浴中华儿女的健康与未来39 张 华 马小清 钦州学院 对广西沿海高校开发沙滩体育运动项目的思考40 蒙祖兵 玉林师范学院 “阳光体育运动”语境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41 沈柳红 玉林师范学院 将“体育学习卡片”引入高校健美操课的初步实验研究42 高会军 玉林师范学院 高校体育教学中差生体育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43 黄向平 陈 雄 阮 奎 玉林师范学院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的改革44 黎健民 熊开宇 玉林师范学院 健美操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的生物力学测力板测量45 蒋 宁 许 莉 玉林师范学院 西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差距分析46 梁 茵 广西艺术学院 我院体育选修课程与校园体育文化互动7三等奖1 罗智勇 广西大学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民族地区高校体育课的研究2 宁业梅 广西大学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3 赵长军 广西大学 对高校棒垒球教学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4 庄启林 广西大学 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研究5 何卫东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体育的现状及发展构想6 何卫东 马 军 莫再美 广西民族大学 中国、日本和泰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比较研究7 何卫东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壮族板鞋竞技的体育文化发展研究8 蒋东升 广西民族大学 对中国乒乓球“海外兵团”现象的理性思考9 李贤军 广西民族大学 中国炮龙狂欢节的社会功能探析10 覃明路 吴健俊 广西民族大学 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调查分析11 余文军 余师芳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特征及作用12 陈俊吉 广西师范大学 “YOYO”作为体能训练手段应用于高校足球运动队的可行性研究13 李 毅 广西师范大学 从体育教学新视野中探视个性化教育14 李新国 广西师范大学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差异性教学的应用15 周艳华 蔡 捷 广西师范大学 对体育作业运用于普通高校体育的探讨16 刘 波 广西师范大学 浅谈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体育疗法17 涂海宁 广西师范大学 浅谈影响篮球运动员比赛临场发挥的心理因素18 陈 鹏 广西师范大学 在阳光体育活动背景下的对师范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19 谢 义 广西师范大学 论阳光体育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20 杨容宁 黄佩兰 广西师范学院 少年短跑训练的研究21 唐 枫 广西师范学院 我国青少年竞技健美操多元化人才培养体制现状研究22 夏 伟 李 英 广西师范学院 对我校非体育专业07级女大学生在选择体育选项课时的心理动机的研究23 黄力艳 广西师范学院 论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的新思路24 黄 茜 广西中医学院 浅谈舞蹈教育对少儿的影响25 刘懿翀 张静文 广西中医学院 高校武术教学改革问题剖析26 唐 莹 林 娟 广西中医学院 健美操运动员的损伤与预防27 韦金亮徐锡杰 黄华生 广西中医学院 普通高校中医(运动医学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研究828 兰 兰 广西中医学院 太极拳学教研究29 陈冠全 广西中医学院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初探30 石荣群 兰树茂 吴世平陈 丹广西中医学院 影响我院学生羽毛球选项课因素的探讨31 冯 强 王 哲 广西中医学院 游泳运动员慢性腰肌劳损的手法治疗及预防32 陆春敏 黄琴玲 广西中医学院 高校体育教育乒乓球专项课教学模式的探析33 苏 奕 广西中医学院 女运动员月经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对策34 阮 奎 陈规宁 李远华玉林师范学院 论生态视角下的高校阳光体育35 朱波涌 杜 云 玉林师范学院 对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36 李新科 舒刚民 张 轩 玉林师范学院 多元智力理论与体育教学评价37 张 轩 李新科 玉林师范学院 投资学视域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的研究38 王晓晨 乔媛媛 党林秀 玉林师范学院 跆拳道运动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39 陈 雄 黄向平 玉林师范学院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教学能力培养的探究40 唐远金 唐 桂 玉林师范学院 刍议当代中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建构41 党林秀 高会军 王晓晨 玉林师范学院 对高校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思考42 刘志杰 广西工学院 我国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43 黄江涛 徐世军 广西工学院 广西少数民族中学生体质调查与健康教育——以毛南族为例44 吴俊杰 唐长菁 广西工学院 对我院体育产业化发展可行性研究与分析45 周海新 广西工学院 广西工学院学生体育运动损伤调查及预防对策46 潘宏波 广西工学院 论社会体育专业的教育质量观47 莫连芳 广西医科大学 体能训练在篮球训练中的地位、要素及训练原则48 穆 飒 广西医科大学 对培养健美操表现力方法的分析49 雷 星 广西医科大学 对广西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发展亟待解决问题之研究50 韦金将 百色学院 浅谈如何激发“3+2”小教大专女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51 许丽梅 百色学院 阳光体育运动视野下高校体育刍议52 刘其龙 百色学院 论新课标下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53 郭彩琴 百色学院 篮球后卫应具备的能力及影响因素54 蒋明军 百色学院 高校体育与大学生身心健康研究955 李 胜 恒 百色学院 论武举制度对我国武术发展的影响56 何丽添 百色学院 现代科技条件下高校体育的课堂教学57 郑 花 广西财经学院 健美操教学设计58 刘 芃 广西财经学院 浅析如何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传播武术文化59 李容林 广西财经学院 让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服务大学生全面成长60 杜小娟 广西财经学院 浅析健美操运动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61 周 斌 广西财经学院 男子110米高栏跨栏步摆动腿的技术特点62 兰 诚 韦瑞英 广西财经学院 从“体验”视角探究高校休闲体育的发展63 赵 原 广西工学院 现阶段我国城镇群众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思考64 冯婉娟 广西贺州学院 传统体育教学论与现代体育教学论研究65 陈家群 广西贺州学院 西部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66 岳 君 广西贺州学院 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整合教学的研究67 何兰英 广西艺术学院 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对策的探讨68 韦宇杰 广西艺术学院 浅谈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的教学69 周 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对桂林高校公共体育课“三自主”教学模式调查研究70 许志峰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探讨高校网球运动训练的心理品质71 刘 书 桂林工学院 双杠前滚翻教法新探72 余宏伟 刘明翠 桂林医学院 武术在我区中学体育教学内容中被弱化因素分析73 冯天瑾 吴 婷 桂林医学院 现代教学论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74 覃 强 桂林医学院 “阳光体育运动”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优化探究75 王维平 李 洪 河池学院 河池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报告76 李 洪 王维平 河池学院 河池学院229名大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不合格分析77 韦世温 河池学院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太极拳兴趣的方法78 陈 军 钦州学院 钦州学院阳光体育运动俱乐部模式教学的研究79 张 仕 梧州学院 浅谈群众性体育比赛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80 唐仁洁 梧州学院 对我院“阳光体育”运动俱乐部模式教学的实践与效果的调研1081 莫冬丽 吴 鹏 右江民族医学院 体育舞蹈与校园体育文化关系的研究82 韦碧珊 庞毓恩 右江民族医学院 论高校健美操、啦啦队音乐的简易合成83 康 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独立学院体育管理人才培养战略分析84 陆世斌 广西教育学院 以高校体育俱乐部为载体,积极推进体育课外活动的开展85 李 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我国“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品牌建设初探优秀奖1 陶红英 百色学院 浅谈情感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2 王民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北海市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3 张 冰 广西工学院 阳光体育在大学-自主参与的体育运动管理模式4 肖洪扬 广西工学院 如何提高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体育的意识5 徐 涛 广西民族大学 关于加强高校体育文化教育重要性的分析与研究6 李 广 广西民族大学 试论在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7 廖振军 梁华喜 关安霖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高校学生体育用品消费心理的分析研究8 唐小雄 广西师范大学 谈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有序管理和组织9 李 丽 广西医科大学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之刍议10 吴树彬 广西艺术学院 气排球运动适合在高校体育推广11 韦 谦 广西艺术学院 体育教师的现代意识12 张建召 桂林医学院 排球弹跳力构成因素及训练方法的探讨13 麦左山 桂林医学院 我区高等院校应为发展气排球运动推动阳光体育工程做贡献14 欧少刚 梧州学院 合理情绪疗法在推动阳光体育活动中的应用15 庄 雨 梧州学院 以先推软排后促硬排在普通高校中普及的可行性研究16 钟海明 梧州学院 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形式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17 岑 伦 潘宁敏 右江民族医学院 加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11专科组:一等奖序号 姓名 单位 论文题目1 梁干强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2 雍桂军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阳光体育运动环境下高校校运会改革的研究3 廖会军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拉丁舞练习对大学生身体形态影响的实验研究4 王志华 郝晓明杨泽鸿 韦桂舞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运动处方干预对体质影响的效果研究5 张 翠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阳光运动 拒绝损伤——浅析武术运动中常见下肢损伤及其预防6 王昌平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呼吸技术三要领教学法对初学游泳者的重要性研究7 李恒江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职高专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8 姚 卓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对影响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因素的分析9 刘 泉 欧海飚何卫东 莫再美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课外活动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10 陈贵春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实施奥林匹克教育 营造和谐校园体育文化氛围11 蒋雪娟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前景二等奖1 陈 功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高职院校实施阳光体育之研究2 曾慧芳 梁旭敏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对高职女生健美操选修课的教材选择及教法的研究3 覃少菊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124 肖 宁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高校体育教师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的培养5 蒋 伟 凌响超 朱小丽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浅谈旅游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特色旅游人才培养6 胡 加 郭 震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校啦啦操运动项目的功能探析及持续发展对策7 郭 震 胡 加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阳光体育如何为“病危”的高职高专体育教学“输血”8 刘丽萍 河池职业学院 合作学习在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体育课中的现状分析9 马燕虹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对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思考10 蓝照光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束缚桂中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的井绳及解决办法11 刘 洁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形体与健美操不同课型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12 何长德 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业余运动员400M跑赛前训练手段的探讨13 陈 静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影响14 李荣娟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游戏化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15 梁天昱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试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改革16 丁 宁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影响高职院校学生身体锻炼因素浅析17 苏文华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体育选修课教学的探讨18 邱 团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我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及对策19 梁 源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浅析排球比赛中运动员发球心理20 沈桂萍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浅析21 黄 伟 百色职业学院 浅谈青少年在篮球运动中进行智力训练的培养22 黄中日 百色职业学院 百色市在校大学生健康行为显性特征的调查与分析23 农红政 百色职业学院 论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奥运精神24 邱 兵 北海职业学院 “阳光体育”背景下广西区高职院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可行性13的探析25 苏小佳 北海职业学院 阳光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健康成长26 游伟民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浅谈“脚印”标记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27 朱武寿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浅析高职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28 唐花清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试论武术对青少年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29 丹慧芬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我院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践与思考30 李月红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论高职体育课中的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31 韦海锋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里课外快乐健身32 杨 明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浅谈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策略33 武松朋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篮球协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34 梁建南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谈在素质教育下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35 欧健华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发展排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认识及训练方法36 黄 剑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充分利用高校体育教师资源37 李 文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谈篮球组织后卫的培养与作用38 刘泽珩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对青少年篮球运动中罚球心理训练方法的研究39 覃 云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浅谈以啦啦操为载体推动阳光体育的开展40 黎嘉兴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异同41 张叙洪 曾兰芳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42 刘振华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怎样减少气排球比赛中的发球失误43 黄光亮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对我校田径普修课裁判法的教学改革探讨44 范然烽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转变体育观念,搞好课外体育活动14。

(ppt)青少年体能训练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的发展

(ppt)青少年体能训练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的发展
身体形态、身体机能是形成良好运动素质 的基础。
四:体能训练的种类
健康体能 是指为了生存进行的延缓其它器官机能衰退,
而进行的运动能力.(大众体育为主)
• 一般体能 是指从事一般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应该具备的基
本运动能力。(学校体育为主)
• 专项体能 是指运动员从事专项运动训练所必须具备的,
与运动项目的运动特征高度一致运动能力。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就应给予充分训练。
• 方法:参加各种游戏以及体操、溜冰、游泳、短跑、跳跃、
投掷、球类以及儿童广播体操等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以 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判断、理解能力。
4.小学阶段的身体素质的特征与发 展
• 忌:
• 此时期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缓慢阶段,其关节、 韧带、骨骼系统、肌肉系统都还未发育成熟,所 以力量训练以克服自身身体重量和轻负荷为好.
应专项需要的或能直接为专项服务的运动素质, 为创造优异成绩奠定坚实基础。
1.身体机能的发育与运动素质提高 的“敏感期”
• 由于人体的各器官组织系统的生长发育在不同年 龄存在着阶段性、不均衡性。
• 因此,依赖于不同器官组织系统机能能力作用表 现出来的运动素质,如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 也就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增长变化。
• 耐力素质爱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发育 程度的制约。
• 如肺活量:男性10-11岁、女性8-9岁时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达最高水平的一半,青春期开始后提高较 快,16-17岁可达最高水平,不过心肺系统 从发育到健全比其他系统晚,30岁才能定 型。
• 因此,青少年时期必须注意保护心肺系统,
5.2青春期阶段身体素质的特征与发 展(中期的特征)
• 青春中期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可进行有 氧耐力锻炼,如竞走、中长跑慢跑、跳绳、 游泳、溜冰、跳台阶等稍长时间的持续活 动,脉捕应保持在160次/分钟以下。

发展小学生身体素质课课练的理论与实践

发展小学生身体素质课课练的理论与实践

2023-11-12CATALOGUE目录•引言•发展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课课练的理论基础•课课练的实践应用•发展小学生身体素质课课练的挑战与对策•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引言身体素质的定义身体素质的分类身体素质的概念与分类身体素质发展的基本原理030201身体素质课课练的设计原则趣味性原则设计具有实际效果的练习内容,达到锻炼目的。

实效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发展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身体素质内涵身体素质的定义与内涵阶段性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早期阶段,身体素质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在身体素质表现上存在明显差异。

例如,小学生的肌肉力量和耐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

可塑性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其身体素质具有较高的可塑性。

通过合理的锻炼和训练,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肌肉力量、耐力、灵敏度等身体素质的发展。

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发展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01营养因素02锻炼与训练因素03课课练的理论基础课课练是指在一节体育课程中,针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设计一系列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

课课练的特点课课练具有目的明确、练习内容多样、练习时间充分、学生参与度高、效果显著等特点。

课课练的概念课课练的概念与特点VS课课练与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关系促进柔韧性素质发展通过课课练中的拉伸和柔韧性练习,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关节灵活性和肌肉伸展性。

通过课课练中的协调性练习和灵敏性练习,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灵敏度和协调性。

促进耐力素质发展通过课课练中的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

促进力量素质发展通过课课练中的力量练习,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肌肉力量,提促进速度素质发展通过课课练中的速度练习,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反应速度和移动速度。

课课练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理论依据根据小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身体素质发展的规律,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和手段,能够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

强化体能:青少年体育应有的本质观和价值追求

强化体能:青少年体育应有的本质观和价值追求

强化体能:青少年体育应有的本质观和价值追求吴旭东【摘要】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青少年体育现状和水平做基本判断与分析.认为青少年体育和体质健康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认识方面与没有弄清楚体育的本质内涵,混淆了体育的本体性功能和派生性功能有关;价值方面与因缺乏本真意义上的体育信念而急功近利有关.指出,青少年体育是以强化体能为本真的身体运动;强化体能是一种超越的主体精神追求;青少年体育诉求一种超越的体育观;强化体能是青少年体育应有的本质观和价值追求.【期刊名称】《体育研究与教育》【年(卷),期】2010(025)005【总页数】3页(P58-60)【关键词】青少年体育;强化体能;体育本体;体育本质观;超越性品质;体育价值追求【作者】吴旭东【作者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江苏,连云港,222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31 青少年体育现状诉求超越的体育观当今青少年体育实践中,体育运动被当成促进体质健康和学练运动技术的工具,“体育为健康,健康不体育”;体育课“兴趣至上”、“技术至高”是当下相当数量青少年的功利体育观和表现。

在体育竞赛和锻炼中,往往避重就轻,多数学生选择运动项目是从满足直接运动兴趣和娱乐角度出发,选择力量性项目和耐力性项目如投掷、中长跑、单杠、双杠等锻炼自身强壮和意志、毅力者少,喜好娱乐类、灵巧类项目者多,致使青少年体育实践呈现出娱乐性、技巧性有余,强体性、竞技性不足的特征。

这表明,我国青少年群体对通过体育运动获取强壮、坚韧、顽强、勇敢等超越性品质的动机偏低。

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和不良倾向。

长此以往,体育的功能将会异变,由强化体能、增强体质为主而转向游戏娱乐为主,这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是一个严重的误导。

造成这种体育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价值方面与因缺乏本真意义上的体育理想、信念而急功近利有关;认识方面与没有弄清楚体育的本体和本质,混淆了体育的本体性功能和派生性功能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 介
• 诸如单、双足站立于平衡球上,做各种上 肢持轻器械举、推、拉,下蹲,躯干扭转 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或坐于瑞士球上做各 种形式的练习等。
1.速度素 质概述
2.速度素 质的种 类及特 点
3.影响速 度素质 的因素 分析
4.发展速 度素质 的注意 事项
5.速度素 质的练 习方法 和手段
1.速度素质概述
1.柔韧素质概述 2.柔韧素质的种类及特点
3.影响柔韧素质的因素分析
4.发展柔韧素质的注意事项 5.柔韧素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
1.柔韧素质概述关节 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其他组织的 弹性和伸展能力。
1.2足球运动员柔韧素质的特点
——突出表现在髋、膝、踝关节活动幅度及下肢 肌肉和韧带的伸展能力上。例如:
人体生长发育 有关的因素
其他因素
肌肉的形态
训练因素
3.影响力量素质的 因素分析
组织结构
心理因素
营养系统 的供能能力
中枢神经系统 的调节机能
4.发展力量素质的注意事项
• 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 • 处理好一般性力量和专项力量的关系 • 训练中要采用大负荷与循序递增负荷 • 坚持经常性和注意训练间隙 • 注意练习安排的顺序 • 必须注意放松的训练
1.力量素质概述
1.1概念
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 (收缩和舒张)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
1.2足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的特点
——以爆发力为主的一种周期性肌肉活动。例如:
短距离快速 起动加速跑
突然变向 或转身
强有力 的踢球
空中争顶或凌 空倒勾射门
2.力量素质 的种类及特点
最大 力量
2.1力量素质 的种类
指人体对各种信号 刺激(如声、光、触 等)的快速应答能力。
取决于信号通过神经传导所需时间的长短, 即机体的感受器感受到刺激时,由感觉神 经元传入至中枢神经,由中枢神经发出指 令,经运动神经元传出至效应器肌肉,肌 肉产生运动。(反应时)
(2)动作速度
指人体或人体的一 部分完成单个动作 或成套动作的快慢 以及单位时间内重 复动作次数多少的 能力。
有机体的能量 储备与供能能力
4.发展耐力素质的注意事项
• 安排在基本部分末尾或作为基本部分进行。
• 注意激发练习者的主动性。
• 注意有氧耐力练习与无氧耐力练习相结合。 • 根据各专项的特点要求,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 • 重视恢复训练。 • 重视肌肉在收缩前的放松。 • 注重呼吸方法、节奏和深度。 • 抓好耐力敏感期的训练,并注意加强医务监督。
在曼联的6年里,C罗 的体能发展主要通过 力量训练和抓举挺举 练习爆发力,在抗阻 力和速度上都逐步得 到提升。
(4)力量耐力
指人在克服一定外 部阻力时,能坚持 尽可能长的时间或 重复尽可能多的次 数的能力。
好坏取决于神经过程 的强度、灵活性和延 续性,以及肌肉供能 过程顺畅性。
根据不同运动项目中 力量耐力的表现形式 不同,可分为动力性 力量耐力和静力性力 量耐力。
5分钟以上 的循环练习
示例:无氧耐力训练
从起点开始,向前跑动踢 传球,通过规定距离后,两人 交叉运球,传接绕障碍(10个足 球,相距2米),然后跑动射门。 往返2次为一组,4~6组。组 间歇5分钟。强度60~65%。射 门时由一人传球,一人射门。 未射门的人,取球后两人向反 方向再做上述练习。
两人踢传球→ 绕障碍运球→ 跑动射门的组 合练习
5.力量素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
• 是人体的中间环节, 就是肩关节以下、髋 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 内的区域,是由腰、 骨盆、髋关节形成的 一个整体。 • 指人体的中间环节, 是以腰椎—骨盆—髋 关节为主体,包括附 着在他们周围的肌肉、 肌腱及韧带系统。 • 是一种能力,是由附 着在腰椎、髋部和骨 盆联合周围的肌肉和 韧带产生的力量。
短时间耐力指持续时间为 45秒~2分钟运动项目所 要求的耐力。运动中的能 量供应主要通过无氧过程 提供,氧债很高。
中等时间耐力指持续时间为2~8 分钟的运动项目所需要的耐力。 其供氧不能全部满足需要会出现 氧债,通过有氧和无氧的混合过 程提供运动所需要的能量。
长时间耐力指持续时间超过 8分钟以上的运动项目所需 要的耐力。整个运动过程, 人体心管和呼吸系统高度动 员,心率、每分钟心输出量、 肺通气量都达到相当的程度, 来保证运动的有氧过程。
动作速度——快速 奔跑中,随时完成 各种有球无球动作
2.速度素质 的种类及特点
2.1速度素质 的种类
周期性运动中 的位移速度
反应速度
动作速度
2.2速度素质的特点
(1)反应速度
以神经过程的反应时(其 中包括感觉时间、思维 判别时间和动作始动时 间)为基础。其长短与刺 激信号的强度和注意的 集中程度与指向有关。
曲线带球
示例:位移速度训练
背对球门线蹲立,听 到信号后立即转身做全速 运球跑,到指定地点后折 回起点。要求起动速度快, 运球速度快,球不得远离 身体,也可计时进行。每 组3~5次,重复2~3组, 组间歇5分钟。
起动
运球跑
1.耐力素质概述 2.耐力素质的种类及特点
3.影响耐力素质的因素分析
4.发展耐力素质的注意事项 5.耐力素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
5.速度素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
抢球游戏:用足球围成一个 圆圈,球数比练习人数少一 个,游戏开始练习者绕球圈 外慢跑,听到信号后各人就 近抢球,谁没有抢到即被淘 汰,并去掉一球继续进行, 每进行一轮成功者得一分, 得分多者为胜。
反应性 游戏
示例:反应速度训练
示例:动作速度训练
每人一球,在30米 的直线上设置8~10个 标志,练习者快速带球 依次绕过旗杆返回起点, 要求带球速度越快越好, 可计时进行。重复5~7 次,每次间歇6分钟。
核心
核心区域
核心区力量
示例:核心力量训练
练习方法1 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力量练习
简 介 • 又称为身体 姿势的稳定 性训练,此 类练习适用 于核心力量 练习初始阶 段。
目 的
效 果
• 在于使运动 • 这种类型的 员深刻体会 练习得到了 核心肌群的 大多数专家 用力和有效 的认可和肯 的控制身体。 定,普遍认 为是最基础 的核心力量 练习的手段。
1.2足球运动员柔韧素质的特点
抬脚到一定 高度上接空 中球
练习方法2 运用单一器械进行的力量练习
简 介 • 如瑞士球、 平衡球、平 衡板、弹力 绳、垫上、 力量练习器 械等。
目 的
•可以有效的 动员躯干部 深层肌肉参 与运动,并 在动作过程 中控制躯体 始终保持正 确的运动姿 态。
效 果
•摒弃了传统 力量练习中 借助外力来 支撑躯体的 弊端。
练习方法3 使用综合器械进行的力量练习
补时花絮
巴西世界杯前52场比赛的 常规时间内共有145个进球, 其中有33个在终场前10分钟 (包括补时)内打进,约占总 进球数的23%。 其中,小组赛阶段一共 出现了30个“绝杀”,占该 阶段136个总进球数的22%。
巴西世界杯绝杀纪录
巴西3∶1克罗地亚 智利3∶1澳大利亚 哥伦比亚3∶0希腊 瑞士2∶1厄瓜多尔 阿根廷1∶0伊朗 葡萄牙2∶2美国 荷兰2∶0智利 希腊2∶1科特迪瓦 荷兰2∶1墨西哥 希腊1∶1哥斯达黎加 法国2 :0尼日利亚
影响反应速度 的因素分析
其他因素
3.影响速度素质的 因素分析
影响位移速度 的因素分析
影响动作速度
的因素分析
4.发展速度素质的注意事项
• 训练中应尽量模拟比赛情形,满足比赛需要为前提。
• 应在人体处在适宜的工作状态时进行。(基本部分开始时)。
• 注意合理安排速度素质练习的顺序与时间。 • 应结合专项的特点和形式来进行。 • 注意以发展力量和柔韧等来促进速度素质。 • 重视肌肉在收缩前的放松。 • 正确预防和消除“速度障碍”。 • 重视速度训练的敏感期。
(2)一般耐力 与专项耐力
工作持续时间长,不 间断,大肌肉群参加 工作,运动强度相对 不大,心血管系统的 功能与活动形式与时 间相适应。
突出体现专项特点,
满足专项运动的需求。
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 互关系,良好的一般耐力 水平都有助于运动员在专 项耐力的发展中获得成功; 常把一般耐力看成是专项 耐力发展的基础。
1.耐力素质概述
1.1概念
指人体在长时间进行工作或运动中克服疲 劳的能力。也是反映人体健康水平或体质 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1.2足球运动员耐力素质的特点
——非周期性不规则的、有氧与无氧混合供能、 大小强度和快慢速度交替的速度耐力。例如:
快速起动、全速跑、 冲刺跑等 进行适当强度的延 续到整个比赛时间 的有氧代谢运动
(3)心血管耐力和
肌肉耐力
肌肉耐力是人体肌肉系统在 一定的内部与外部负荷的情 况下,能坚持较长时间或重 复较多次数的能力。根据运 动时参与工作的肌肉群数量 或身体活动部位,可分为局 部耐力和全身耐力。
心血管耐力是影响耐力素 质最重要的内在因素。根 据运动时能量供应中氧参 加的程度,可分为有氧耐 力、无氧耐力、有氧无氧 混合耐力和缺氧耐力。
黄光亮 中国足协会员协会 裁判体能讲师
足球运动是典型的非周期性运动项目, 运动形式复杂多样—— 运动距离长,跑动次数多 以高速度变换比赛节奏
争夺时空主动权
1.力量素 质概述
2.力量素 质的种 类及特 点
3.影响力 量素质 的因素 分析
4.发展力 量素质 的注意 事项
5.力量素 质的练 习方法 和手段
1.1概念
指人体或人体某部位快速运动的能力。也 就是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快速作出运动反 应、快速完成动作、快速移动的能力。
1.2足球运动员速度素质的特点
——比赛中取得时间和空间优势的重要因素,是 攻守战术能否奏效的决定因素。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