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曾繁开)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第3讲 等高线地形图
B
B
C
读右侧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6题。4.图中A的海拔大致为( )A.300米 B.360米 C.400米 D.450米 5.相对而言,图中四个点,上山最容易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6.在A、B、C、D四个部位最容易形成河流的是( )A.A B.B C.C D.D
(7)示坡线指向海拔低的方向
地形部位及特点
字母
地形部位
等高线特点
A
.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
B
.
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凸向高处),一般成为河谷
C
.
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
D
.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在图中用“ ”符号表示
1 000
2、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
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深线
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距
两条相邻等高线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2)“同图等距”——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3)“密陡疏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越缓。(4)“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5)“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6)“重叠为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2)两点都不在等高线上
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
(n-1)d<△H<(n+1)d
估算陡崖的高度
项目
计算公式
实例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陡崖的相对高度
B
C
读右侧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6题。4.图中A的海拔大致为( )A.300米 B.360米 C.400米 D.450米 5.相对而言,图中四个点,上山最容易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6.在A、B、C、D四个部位最容易形成河流的是( )A.A B.B C.C D.D
(7)示坡线指向海拔低的方向
地形部位及特点
字母
地形部位
等高线特点
A
.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
B
.
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凸向高处),一般成为河谷
C
.
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
D
.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在图中用“ ”符号表示
1 000
2、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
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深线
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距
两条相邻等高线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2)“同图等距”——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3)“密陡疏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越缓。(4)“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5)“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6)“重叠为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2)两点都不在等高线上
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
(n-1)d<△H<(n+1)d
估算陡崖的高度
项目
计算公式
实例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陡崖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 图
目录
01 地形图介绍
03 判读
02 表示方法 04 剖面图
目录
05 确定方法
07 量读距离方法
06 换算距离公式 08 判定方位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 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线重合处,必为峭壁。若等高线成较小的封闭曲线时,这一地区便是山峰、 洼地或小岛。等高线的形状是从山顶起逐渐向外凸出的为山脊,山脊的连线称为分水线。等高线形状逐渐向山顶 或鞍部方向凹八的为山谷,谷地的连线私:为集水线。两条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称为山的鞍部。
确定方法
两个图形下中央,方圆三角当中量;底部宽大底中间,下有直角角顶上。
换算距离公式
(1)1:2.5万地形图换算,1:2.5万图,用4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实例计算:在1比2.5万的地形图上,量得某线段长为8厘米,求相应实地医寓为多少公里?根据口诀换算: 8/4 =2(公里)。相应实地距离为2公里。 量得从张庄到李庄实际距离为16公里,求在1比2.5万地形图上为多少厘米?根据口诀换算:16×4=64(厘米)。 在1:2.5万的地形图中,每4个厘米为实地1公里. (2)1:5万地形图换算 1比5万图,用2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3)1:10万地形图换算 1:10万图,用1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量读距离方法
地图比例先搞清,计算消去两个零;若要求出未知数,图上用除实地乘。 (二)比例尺量读 图上量,尺上比;看分划,读距离。 (三)里程表量距: 针归零,盘向已;起点推.终点起;按比例,读公里。 用坐标尺量读精确坐标 纵边压纵线,横边通过点;公里看图廓,米效看图边。 用坐标尺量读图上目标 纵边压纵线,米数对交点;横边米数处,就是目标点。 以目标清晰程度目测距离 距离250米一300米,墙可见续,瓦能数沟,人脸五官分不清,衣服颜色可辨明。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 图
目录
01 地形图介绍
03 判读
02 表示方法 04 剖面图
目录
05 确定方法
07 量读距离方法
06 换算距离公式 08 判定方位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 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线重合处,必为峭壁。若等高线成较小的封闭曲线时,这一地区便是山峰、 洼地或小岛。等高线的形状是从山顶起逐渐向外凸出的为山脊,山脊的连线称为分水线。等高线形状逐渐向山顶 或鞍部方向凹八的为山谷,谷地的连线私:为集水线。两条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称为山的鞍部。
确定方法
两个图形下中央,方圆三角当中量;底部宽大底中间,下有直角角顶上。
换算距离公式
(1)1:2.5万地形图换算,1:2.5万图,用4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实例计算:在1比2.5万的地形图上,量得某线段长为8厘米,求相应实地医寓为多少公里?根据口诀换算: 8/4 =2(公里)。相应实地距离为2公里。 量得从张庄到李庄实际距离为16公里,求在1比2.5万地形图上为多少厘米?根据口诀换算:16×4=64(厘米)。 在1:2.5万的地形图中,每4个厘米为实地1公里. (2)1:5万地形图换算 1比5万图,用2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3)1:10万地形图换算 1:10万图,用1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量读距离方法
地图比例先搞清,计算消去两个零;若要求出未知数,图上用除实地乘。 (二)比例尺量读 图上量,尺上比;看分划,读距离。 (三)里程表量距: 针归零,盘向已;起点推.终点起;按比例,读公里。 用坐标尺量读精确坐标 纵边压纵线,横边通过点;公里看图廓,米效看图边。 用坐标尺量读图上目标 纵边压纵线,米数对交点;横边米数处,就是目标点。 以目标清晰程度目测距离 距离250米一300米,墙可见续,瓦能数沟,人脸五官分不清,衣服颜色可辨明。
4地形剖面图(曾繁开) 绘制原理和方法
四、地形剖面图
(一)概念 (二)绘制原理和方法: (三)作用(意义) (四)其它剖面图
(一)概念
地形剖面图亦称断面图,是以垂直地面的平 面切割地面后得到的图形。这好比一个立 体地形模型,用刀沿竖直方向切开,其切 面即为剖面或断面。将剖面上地表的起伏 状况按比例制成图,即剖面图。就是好象 把放在水平面上的蛋糕用刀切开,可以从 切面看出蛋糕的厚薄。
定性判断1: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 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
A
①地能看到A村吗? (能)
400
B
350
丙地能看到B村吗? (不能)
[例三] 立在下图中A点,能否观测到B、C两点?
定性判断2:观测点与目标点没有被任何地物(尤其
是山脊和山顶)所切断,表示通视良好;否则就不能通视。 (2001年全国卷文综试题)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 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下图,判 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 辆的是 处。
等深线
100m
200m 300m
等高线
最高处[300, 400)
最低处(-400,-300]
情况2: 基准线倾斜
在下面空白处作出垂直比 例尺为1:500的剖面图
60 50 40 40
60 70 60 50 40 步骤:1、设坐标系 50402、转绘标志点
3、用圆滑曲线连接标志点
在下面空白处作出垂直比 例尺为1:500的剖面图
西
100 900 700 500 300 300
800
700 500
东
100
(1) 更直观 的表示地面的 高低起伏和坡 度陡缓
等高线上 密下疏为 凹形坡
500 400 600
(一)概念 (二)绘制原理和方法: (三)作用(意义) (四)其它剖面图
(一)概念
地形剖面图亦称断面图,是以垂直地面的平 面切割地面后得到的图形。这好比一个立 体地形模型,用刀沿竖直方向切开,其切 面即为剖面或断面。将剖面上地表的起伏 状况按比例制成图,即剖面图。就是好象 把放在水平面上的蛋糕用刀切开,可以从 切面看出蛋糕的厚薄。
定性判断1: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 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
A
①地能看到A村吗? (能)
400
B
350
丙地能看到B村吗? (不能)
[例三] 立在下图中A点,能否观测到B、C两点?
定性判断2:观测点与目标点没有被任何地物(尤其
是山脊和山顶)所切断,表示通视良好;否则就不能通视。 (2001年全国卷文综试题)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 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下图,判 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 辆的是 处。
等深线
100m
200m 300m
等高线
最高处[300, 400)
最低处(-400,-300]
情况2: 基准线倾斜
在下面空白处作出垂直比 例尺为1:500的剖面图
60 50 40 40
60 70 60 50 40 步骤:1、设坐标系 50402、转绘标志点
3、用圆滑曲线连接标志点
在下面空白处作出垂直比 例尺为1:500的剖面图
西
100 900 700 500 300 300
800
700 500
东
100
(1) 更直观 的表示地面的 高低起伏和坡 度陡缓
等高线上 密下疏为 凹形坡
500 400 600
等高线地形图PPT课件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 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 陡崖
峡
等 高 线 图 与 景 观 图 对 比
10
2、判读地形类型: ①平原:海拔在 20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②丘陵: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大于 100 米,等 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③山地: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100 米,等 高线较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④高原:海拔高度大(1 0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 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⑤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 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⑥海岸线:0 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2021/3/12
13
等陡高线 密坡集
陡崖E
A
山顶
2021/3/12
等高距:50米
山 谷低
F
山脊C 低
鞍G部 高 B高
250米
等缓高线 稀坡疏
150米
50米
14
• 例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陡坡、缓坡、山顶、 盆地、峡谷,判断: 甲处是 ;乙处 是 ;丙处是 ;丁处是 ;戊处 是。
陡 坡
盆地
山顶
峡谷
缓 坡
2021/3/12
15
• 例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 (1)将下列地形名称的代号填在图中恰当位置。
• A鞍部、B陡崖、C山脊、D山谷、E小河
• (2)图上的比例尺是l: ,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
• (3)甲乙两山顶的图距为 厘米,实地距离为
千米。
• (4)甲山在乙山的 方向,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是
悬崖顶的海拔:250≤H <300 悬崖底的海拔: 50< H ≤100 悬崖的相对高度:150≤ H <250
(公开课)等高线地形图3稿 课件ppt(20张PPT)
(5)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问题,该地区应该在__④___处修建水库大
坝,选择该处建坝的理由是
_峡__谷_地__带__,__筑_坝__工__程_量__小__,_投_资__省_;_其__上_游_为__盆_地_,__集_水_面__积大; 但随之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淹_没_村__庄_和_农__田_(_需_要_移__民_)______ 。
4.实际应用
b a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 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c d
(1).图中显示有a、
b、c、d四条河流,
上游流速最急的支
c 流是(
),
理由是
c 河流上游等高
线较其余几处密
集,坡度相比更
陡峭,河流流速
最急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欲从河流引水到村
庄,图中显示引水线有
处再建一个以最大限度扩大瞭望 范围。
冲关演练 1.数值的读取和计算
读左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A、D两村测得实地距离是1千米,
则两村的图上距离为( A ) 厘米
A 2 B 1 C 0.2 D 5
解题思路: 1.比例尺=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注意:单位要求一致
2.方向的判断
e、f、g,最合适的是
f (
ef g
),理由是
f线路线短,可
自流
(3)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__②__(② 或③),理由是_沿__等__高__线__修__建__,__坡__度__小__,_。工程量小
(4)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 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丁__村,理由是_地__势__平__坦__开__阔__,__水__陆__交__通__便_。利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等高线地形图
(一)等高线的概念和绘制
1、概念: 概念: 等高线:地面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地面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就是等高线。 就是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 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等深线: 等深线: 绘制: 2、绘制:
N
风向 (西北风) 西北风)
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迎风坡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度较陡。 迎风坡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度较陡。
阶梯状地形
(3)两条等高线之间闭合等高线的地形 )
例:判断图中A、B的海拔 判断图中 、 的海拔 范围各是多少? 范围各是多少? 答案:150米>HA>100米 答案: 米 米 ;50米>HB>0米。 米 米
坡度较 陡, 沟 谷较深
坡度 平和
四周高 平坦 中间低 广阔
判断图中地形类型的名称: 判断图中地形类型的名称:
1 5 3
2
4
1.高原2.山地3.丘陵4.盆地 5.平原
例16:根据图四中等高线的分布、比例尺、东西部 16:根据图四中等高线的分布、比例尺、 的地形及经纬网判断这是我国的哪一个地形区? 的地形及经纬网判断这是我国的哪一个地形区?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等高线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性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性
米等高线表示海岸线。 ①同线等高 。0米等高线表示海岸线。 米等高线表示海岸线 等高距全图一致。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但因纸张关系,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但因纸张关系,在一 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 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陡崖处 等高线可以 重合;风蚀蘑菇图可能相交。 重合;风蚀蘑菇图可能相交。 ⑤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指向低处。 (陡崖等高线图中的一排短线也是示坡线)
(四) “小地形”与等高线的关 小地形” 系
• 山顶:中间高,四周低 山顶:中间高, • 洼地(“小盆地”):中间低,四周高 洼地( 小盆地”):中间低 中间低, • 山谷:等高线从低处凸向高处的地方(山谷线: 山谷:等高线从低处凸向高处的地方(山谷线: 等高线中曲率最大处的连线。也是集水线,可 等高线中曲率最大处的连线。也是集水线, 能形成河流的地方。) 能形成河流的地方。) • 山脊:等高线从高处凸向低处的地方(山脊线: 山脊:等高线从高处凸向低处的地方(山脊线: 等高线中曲率最大处的连线。也是分水线。) 等高线中曲率最大处的连线。也是分水线。) • 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两侧高,两侧低, 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两侧高,两侧低, 成对称地形—鞍部处地势十分平缓 鞍部处地势十分平缓。 成对称地形 鞍部处地势十分平缓。山脊线的 最低处,山谷线的最高处。 最低处,山谷线的最高处。 • 陡崖:两条以上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陡崖:
高原 等高线 特征 高度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中间疏 四周密
密集 高, 超过 500米 500米
稀疏
中间疏 稀疏 四周密 平直
较高
较低, 较低,一 200米 200米- 低, 般(相对 500米 500米 高度) 高度)不 0米-200 高于500 高于500 米 米
地表起 伏程度
起伏不 大, 边 缘陡峭
≥500米,<600米 ≥500米,<600米 600
崖顶高度: 崖顶高度: 重叠处最大值≤△ <重叠处最大值+d 重叠处最大值 △H<重叠处最大值 崖底高度: 崖底高度: 重叠处最小值- 重叠处最小值-d < △H≤重叠处最小值 重叠处最小值
>200米,≤300米 相对高度: 200米 300米 相对高度:
分水岭 集水线 500 400 300 500 400 300
山脊
山谷
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例1、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 、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
甲或乙), (1)沿AB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乙 (甲或乙), AB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CD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甲或乙) 沿CD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甲 (甲或乙) (2)在等高线图上标出山脊和山谷的位置
(1)等高线图上相对高度的计算
这座山的高度范围是:大于250米,小于300米 BC的高度是: 150米 AC的高度范围是:大于150米,小于200米 AD的高度范围是:大于150米,小于250米
①两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两地的海拔差。 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两地的海拔差。 ②一地在等高线上,一地不在等高线上。 ③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 <(n+1)d( n两地之间的等高线条数,d等高 两地之间的等高线条数, 等高 (n-1)d<△H<( - ) < <( ) ( 两地之间的等高线条数 距)
(n-1)d≤△H<( - ) △ <(n+1)d )
n重叠等高线条数, d等高距 重叠等高线条数, 等高距 重叠等高线条数
(5)典型例题 )
例1:右图的陡崖相对高度是 :右图的陡崖相对高度是___。山顶和山脚的最大 。 温差是____。 温差是 。
100 200 300 400
(4)坝高计算和最大库容面积估算 )
高地)( 洼地) (A高地)( 洼地)规律: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高地)(B洼地 规律: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 同理,可应用于等温线或等压线 等温线或等压线。) (同理,可应用于等温线或等压线。)
(六)等高线图的相关计算
(1)计算相对高度; )计算相对高度; (2)计算坡度 ) (3)计算陡崖:顶部海拔高度、底部海拔高 )计算陡崖:顶部海拔高度、 相对高度。 采用图解法) 度、相对高度。(采用图解法) (4)水库库容面积的计算 ) (5)高差与温差的转换计算:海拔每升高 )高差与温差的转换计算: 1000m,气温降低 ℃。 ,气温降低6℃
300
(六)其它地貌等高线图
沙丘地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沙丘地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风力沉积
作用下所形成。在等高线图上,形似新月, 作用下所形成。在等高线图上,形似新月,相对高 度小,凹坡等高线密,凸坡等高线稀。( 。(风从凸坡 度小,凹坡等高线密,凸坡等高线稀。(风从凸坡 处吹来,坡陡处为背风坡,坡缓处为迎风坡) 处吹来,坡陡处为背风坡,坡缓处为迎风坡)
解题思路:根据等高线分布中低周高的特点, 解题思路:根据等高线分布中低周高的特点,知是 盆地地形, 米的高峰, 盆地地形,且西侧有海拔 7556 米的高峰,东侧高度 米的山地。再根据比例尺, 在 1000 米的山地。再根据比例尺,判断这是一个较 大的盆地, 大的盆地,结合 30 ° N , 105 ° E, 可推断该地 四川盆地。 为:四川盆地。
等高线相交的特殊图形: 等高线相交的特殊图形:风 蚀蘑菇图
示坡线与地形
(三) 等高线与五大地形
• 平原:海拔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米以下, 米以下 等高线稀疏, • 丘陵:海拔 丘陵:海拔200米以上,小于 米以上, 米以上 小于500米,等高线弯 米 但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 曲,但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 米 • 山地:地形组成与丘陵相似,但海拔在 山地:地形组成与丘陵相似,但海拔在500米以 米以 相对高度一般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弯 上,相对高度一般大于 米 等高线密集、 曲。 • 高原:海拔高度大于 高原:海拔高度大于1000米,相对高度小,等 米 相对高度小, 高线在边缘较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 高线在边缘较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 • 盆地:海拔无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高。 盆地:海拔无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高。 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低。边缘地势陡峻,等 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低。边缘地势陡峻, 高线较密集。 高线较密集。
(3)地形与房屋、工厂建筑 地形与房屋、 地形与房屋 居民区最好建: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并且要交通 便利,远离污染。 山区村落地址的选择:一般选择河谷地带处,要求地势平坦开阔, 山区村落地址的选择:一般选择河谷地带处,要求地势平坦开阔, 靠近水源,交通便利、向阳等。宿营地的选择与此类同。 靠近水源,交通便利、向阳等。宿营地的选择与此类同。 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地势坡度较缓、清静,空气 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气象观测站:选择地势适中、地形较开阔、周围没有或很少有其他 地理事物屏障的地点。 工业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 工业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 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结合地质地形条件, 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宜放在 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 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 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 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 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 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 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 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
山谷 山脊 山谷 山脊
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 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并说出字母所在 地表示的地形名称。 地表示的地形名称。
A 山峰
E
山谷
B 鞍部
C 山脊
D
山谷
700 500
0
500
1000米
鞍部 山顶 山 体 的 不 同 部 位 陡 坡
缓 坡
归纳:等高线疏密与坡度关系 等高线疏密与坡度关系
• 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表示坡度越平 缓,越密集的地方表示坡度越陡; • 等高线重合表示陡崖; • 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坡,等高线 上密下疏表示凹坡。
(一)等高线的概念和绘制
1、概念: 概念: 等高线:地面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地面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就是等高线。 就是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 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等深线: 等深线: 绘制: 2、绘制:
N
风向 (西北风) 西北风)
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迎风坡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度较陡。 迎风坡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度较陡。
阶梯状地形
(3)两条等高线之间闭合等高线的地形 )
例:判断图中A、B的海拔 判断图中 、 的海拔 范围各是多少? 范围各是多少? 答案:150米>HA>100米 答案: 米 米 ;50米>HB>0米。 米 米
坡度较 陡, 沟 谷较深
坡度 平和
四周高 平坦 中间低 广阔
判断图中地形类型的名称: 判断图中地形类型的名称:
1 5 3
2
4
1.高原2.山地3.丘陵4.盆地 5.平原
例16:根据图四中等高线的分布、比例尺、东西部 16:根据图四中等高线的分布、比例尺、 的地形及经纬网判断这是我国的哪一个地形区? 的地形及经纬网判断这是我国的哪一个地形区?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等高线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性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性
米等高线表示海岸线。 ①同线等高 。0米等高线表示海岸线。 米等高线表示海岸线 等高距全图一致。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但因纸张关系,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但因纸张关系,在一 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 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陡崖处 等高线可以 重合;风蚀蘑菇图可能相交。 重合;风蚀蘑菇图可能相交。 ⑤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指向低处。 (陡崖等高线图中的一排短线也是示坡线)
(四) “小地形”与等高线的关 小地形” 系
• 山顶:中间高,四周低 山顶:中间高, • 洼地(“小盆地”):中间低,四周高 洼地( 小盆地”):中间低 中间低, • 山谷:等高线从低处凸向高处的地方(山谷线: 山谷:等高线从低处凸向高处的地方(山谷线: 等高线中曲率最大处的连线。也是集水线,可 等高线中曲率最大处的连线。也是集水线, 能形成河流的地方。) 能形成河流的地方。) • 山脊:等高线从高处凸向低处的地方(山脊线: 山脊:等高线从高处凸向低处的地方(山脊线: 等高线中曲率最大处的连线。也是分水线。) 等高线中曲率最大处的连线。也是分水线。) • 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两侧高,两侧低, 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两侧高,两侧低, 成对称地形—鞍部处地势十分平缓 鞍部处地势十分平缓。 成对称地形 鞍部处地势十分平缓。山脊线的 最低处,山谷线的最高处。 最低处,山谷线的最高处。 • 陡崖:两条以上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陡崖:
高原 等高线 特征 高度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中间疏 四周密
密集 高, 超过 500米 500米
稀疏
中间疏 稀疏 四周密 平直
较高
较低, 较低,一 200米 200米- 低, 般(相对 500米 500米 高度) 高度)不 0米-200 高于500 高于500 米 米
地表起 伏程度
起伏不 大, 边 缘陡峭
≥500米,<600米 ≥500米,<600米 600
崖顶高度: 崖顶高度: 重叠处最大值≤△ <重叠处最大值+d 重叠处最大值 △H<重叠处最大值 崖底高度: 崖底高度: 重叠处最小值- 重叠处最小值-d < △H≤重叠处最小值 重叠处最小值
>200米,≤300米 相对高度: 200米 300米 相对高度:
分水岭 集水线 500 400 300 500 400 300
山脊
山谷
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例1、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 、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
甲或乙), (1)沿AB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乙 (甲或乙), AB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CD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甲或乙) 沿CD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甲 (甲或乙) (2)在等高线图上标出山脊和山谷的位置
(1)等高线图上相对高度的计算
这座山的高度范围是:大于250米,小于300米 BC的高度是: 150米 AC的高度范围是:大于150米,小于200米 AD的高度范围是:大于150米,小于250米
①两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两地的海拔差。 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两地的海拔差。 ②一地在等高线上,一地不在等高线上。 ③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 <(n+1)d( n两地之间的等高线条数,d等高 两地之间的等高线条数, 等高 (n-1)d<△H<( - ) < <( ) ( 两地之间的等高线条数 距)
(n-1)d≤△H<( - ) △ <(n+1)d )
n重叠等高线条数, d等高距 重叠等高线条数, 等高距 重叠等高线条数
(5)典型例题 )
例1:右图的陡崖相对高度是 :右图的陡崖相对高度是___。山顶和山脚的最大 。 温差是____。 温差是 。
100 200 300 400
(4)坝高计算和最大库容面积估算 )
高地)( 洼地) (A高地)( 洼地)规律: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高地)(B洼地 规律: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 同理,可应用于等温线或等压线 等温线或等压线。) (同理,可应用于等温线或等压线。)
(六)等高线图的相关计算
(1)计算相对高度; )计算相对高度; (2)计算坡度 ) (3)计算陡崖:顶部海拔高度、底部海拔高 )计算陡崖:顶部海拔高度、 相对高度。 采用图解法) 度、相对高度。(采用图解法) (4)水库库容面积的计算 ) (5)高差与温差的转换计算:海拔每升高 )高差与温差的转换计算: 1000m,气温降低 ℃。 ,气温降低6℃
300
(六)其它地貌等高线图
沙丘地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沙丘地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风力沉积
作用下所形成。在等高线图上,形似新月, 作用下所形成。在等高线图上,形似新月,相对高 度小,凹坡等高线密,凸坡等高线稀。( 。(风从凸坡 度小,凹坡等高线密,凸坡等高线稀。(风从凸坡 处吹来,坡陡处为背风坡,坡缓处为迎风坡) 处吹来,坡陡处为背风坡,坡缓处为迎风坡)
解题思路:根据等高线分布中低周高的特点, 解题思路:根据等高线分布中低周高的特点,知是 盆地地形, 米的高峰, 盆地地形,且西侧有海拔 7556 米的高峰,东侧高度 米的山地。再根据比例尺, 在 1000 米的山地。再根据比例尺,判断这是一个较 大的盆地, 大的盆地,结合 30 ° N , 105 ° E, 可推断该地 四川盆地。 为:四川盆地。
等高线相交的特殊图形: 等高线相交的特殊图形:风 蚀蘑菇图
示坡线与地形
(三) 等高线与五大地形
• 平原:海拔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米以下, 米以下 等高线稀疏, • 丘陵:海拔 丘陵:海拔200米以上,小于 米以上, 米以上 小于500米,等高线弯 米 但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 曲,但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 米 • 山地:地形组成与丘陵相似,但海拔在 山地:地形组成与丘陵相似,但海拔在500米以 米以 相对高度一般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弯 上,相对高度一般大于 米 等高线密集、 曲。 • 高原:海拔高度大于 高原:海拔高度大于1000米,相对高度小,等 米 相对高度小, 高线在边缘较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 高线在边缘较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 • 盆地:海拔无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高。 盆地:海拔无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高。 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低。边缘地势陡峻,等 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低。边缘地势陡峻, 高线较密集。 高线较密集。
(3)地形与房屋、工厂建筑 地形与房屋、 地形与房屋 居民区最好建: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并且要交通 便利,远离污染。 山区村落地址的选择:一般选择河谷地带处,要求地势平坦开阔, 山区村落地址的选择:一般选择河谷地带处,要求地势平坦开阔, 靠近水源,交通便利、向阳等。宿营地的选择与此类同。 靠近水源,交通便利、向阳等。宿营地的选择与此类同。 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地势坡度较缓、清静,空气 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气象观测站:选择地势适中、地形较开阔、周围没有或很少有其他 地理事物屏障的地点。 工业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 工业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 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结合地质地形条件, 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宜放在 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 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 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 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 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 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 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 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
山谷 山脊 山谷 山脊
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 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并说出字母所在 地表示的地形名称。 地表示的地形名称。
A 山峰
E
山谷
B 鞍部
C 山脊
D
山谷
700 500
0
500
1000米
鞍部 山顶 山 体 的 不 同 部 位 陡 坡
缓 坡
归纳:等高线疏密与坡度关系 等高线疏密与坡度关系
• 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表示坡度越平 缓,越密集的地方表示坡度越陡; • 等高线重合表示陡崖; • 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坡,等高线 上密下疏表示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