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2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课件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时期——1949年至1976年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课件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时期——1949年至1976年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建立: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 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完善: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了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制建设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宪 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
2. 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①习俗:从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
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②生活水平: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
票证计划供应。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 体比较低。 (2)交通事业的进步 ①铁路: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 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②公路: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 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 (3)电视事业的发展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 的诞生。
3.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起,国家进行 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三 大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建 立起来。
(三)思想的发展与教育的奠基
1.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毛泽东发表 《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 准备。
(一)民主政治的挫折和外交突破 1.民主政治的挫折 “文革”期间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社
会秩序混乱。 2.外交突破 (1)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第
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 《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发表《中美建交联 合公报》;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3)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 日建交。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题23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题23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题23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1.背景:(1)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2)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2.措施: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1)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2)城市: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

②进行“五反”运动,建立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从1949年起,国家开始对粮食、食油、棉花实行统购统销,目的是保障城镇农副产品供应。

3.意义:经过3年多的努力,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背景:(1)条件: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

(2)决策。

①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制定,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

②“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过程:(1)工业化建设:①成果:到1957年,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建立起飞机制造、汽车制造等重要工业部门。

②意义: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三大改造。

①表现:②意义: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3.影响: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

中国现代史1956-1976

中国现代史1956-1976
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外交政策:
70年代:“一条线”|(发展与美日等西方国家的关系)“一大片”(发展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思想:《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文艺:“双百”方针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
科技:原子弹爆炸成功;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1973袁隆平:南优2号(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
文革对文艺、科学领域造成巨大破坏和损失。
2、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僵化。
三、对外:取得重大突破,巨大成就。
四、思想文化:受“左倾”思潮的影响,教育和文学艺术遭受严重破坏。
【知识框架】
政治
经济
外交
思想文化
1956

1976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文化大革命
中共八大;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第二阶段: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发展(1956——1976)
【涉及教材】
必修一4②,5②;
必修二3②、4①②③
必修三4②
选修四毛泽东
【阶段特征】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也造成严重失误。成就与失误并存,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基本线索】
一、政治:受“左倾”思潮的影响,民主法制建设遭受严重破坏。
二、经济:1、取得重大成就,也造成严重失误。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一、历史背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首先要从历史背景入手。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发生了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随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在欧洲和其他地区迅速传播开来。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苏联成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之后,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很多国家也相继在20世纪中期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试图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二、社会主义制度踌躇不前的挑战然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不一帆风顺,曲折前行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局限性以及面临的挑战。

首先,社会主义制度在初期建设阶段面临着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压力和敌对势力的挑战。

在冷战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经济封锁、军事压力和文化渗透,削弱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

这使得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内外部的困难和矛盾,导致社会主义建设面临了诸多困难和曲折。

三、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落差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路曲折前行的原因还在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落差。

社会主义理论主张以公有制为基础,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管理和公平分配,同时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计划。

然而在实践中,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管理和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和市场体制的转换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端和问题。

例如,计划经济体系下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市场经济体制下又可能出现私有制加剧社会分化和不平等的问题。

这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建设道路上曲折前行,难以找到一个合理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身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例如,在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难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速度。

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出现了权力腐败、官僚主义腐败等问题,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现象的滋生,使得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了曲折。

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发展过程。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却也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与困难。

本文将就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应的挑战进行探讨。

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取得政权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在新中国的成立初期,国家实行了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对传统农业经济进行改革和调整。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农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然而,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和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临了一系列的曲折与困难。

在1958年至1961年的"大跃进"运动中,由于一些错误的政策决策以及过分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实际情况,中国经济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这一时期出现了农村大规模的人工灌溉工程,导致农田退化,严重耗费了国家资源,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在“大跃进”之后,中国进行了严肃的思想启蒙和内部整顿,同时也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对经济发展策略的重新定位。

1963年,国家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为中国经济的曲折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然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并没有就此止步。

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中国再次陷入了苦难与挫折。

这个时期的动荡和制度的混乱导致了经济的大规模破坏,工业生产几乎停滞,农田耕作也遭受了严重的影响。

整个国家的发展都陷入了停滞与混乱之中。

直到1978年邓小平发起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才开始走出困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成功地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这些改革包括农村经济的改革、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

这些举措使中国经济得以重新焕发活力,走上了持续快速增长的道路。

然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还远未结束。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和挑战。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个体农业 个体手工业
其它经济成分
公私合营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全行业的公司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司 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 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 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 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 改造的创举。
个 体 经 营
公私合营、赎买
国 家 经 营
公有制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
上海市政府帮厂里申 请贷款,提供周转资金, 国家占一半股份,提供原 材料、市场、参与管理。 企业焕发了活力,工人的 积极性提高了,工业产值 比上年增加了32%。
公私合营
“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 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 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 会主义国家。”
中国现代史
(1949年10月----- 现在 过渡时期
)
1.1949年10月------1956年底 1949年10月----1952年底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 1953年-----1956年底 2.1956年-----1966年 3.1966年------1976年 4.1978年-------现在 三大改造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穷棒子精神
1952年秋,河北遵化王国范领导的合作社,23户贫农, 全社仅有一头驴,入社三条腿,还有一条腿是别社的,农 民家里是一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人们称这个社是 “穷棒子社”。但就是这么一个穷棒子社,不依靠政府的 财政,依靠自己的劳动,去离该村35里的深山打柴,1952 年冬季到1953年春季共打了400多元的柴,帮助一些困难 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为社里添置了1头牛、一头驴、30 只羊、一辆铁轮车,还有一些生产资料。到了1953年冬季, 社里又添置了1头骡子、5头牛、2只驴、65只羊、12只猪、 1辆铁轮车,还有喷雾器等生产工具。毛泽东听说后,豪 情满怀地说:“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 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个 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初期
根据材料,推断接下来新中国的主要工作将是什么?
开展工业化和进行三大改造
一、1949—1956年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
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二)1953--1956
1、方针: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 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 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 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 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内容:主要矛盾变化
主要任务变化
1956年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 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 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 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 力。
1956年中共八大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发展方针。
2、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八大二次会议、多快好省) “大跃进”(中心:大炼钢铁); 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三面红旗
【概念辨析】“大跃进”
高指标 瞎指挥
“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片面要
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追求经济建设的
1949年10月1日 新中国成立后
面临的困境
经济上,国 民经济全面
崩溃
军事上,国 民党还有上 百万军队在 负隅顽抗
国际上,美苏 冷战对峙,帝 国主义国家对 新中国孤立、
封锁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考点:20世纪50 年代至70年代探 索社会主义道路 的实践。总结其 经验教训

第十一讲中国现代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

第十一讲中国现代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

(3)国民经济的调整 ❶背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 观规律,导致1959—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❷调整:从20世纪60年代起,中共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 实、提高”的方针,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4)“文革”中的调整与整顿: 1971年,周恩来着手调整国民经济,1973年出现复苏局面; 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3.社会变迁 ❶物质: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凭票证计划供应, 反映了计划经济的特点。 ❷服饰:在着装上强化了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意识,着装风格 呈现出朴素节俭和实用、统一的特征。这一方面与经济水平的落 后有关,另一方面也是集体政治意识的反映。民主、艰苦奋斗和 集体主义等时代精神在服装上的体现是简朴和实用。 ❸交通:宝成铁路、兰新铁路等相继动工。
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中共八大20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等文化??主要体现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武器
高三二轮历史复习 中国现代史
通 史 概 览 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经历了一个 曲折的探索时期。 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付出了沉重代价。 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 了辉煌成就 ❶ 并正确分析其进步性和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与政治建设之间 的关系。 ❷ 从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客观评价 ❸ 分析不同时期科技成就的背景和意义; 分析不同时期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理解“国运 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把握不同时期“双百”方针的贯彻情况,总结正反两方面的 经验教训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❶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 ❷“大跃进”运动: 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 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❸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即生产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一切财产由公社 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PPT课件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PPT课件

国家所有,按资本家的股金发给年息百分之五的股
息,共领10年。
2021
19
历史再现:“亏了我一个,幸福全国人” ——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2021
20
互助组
农业 初级生产合作社
三 大
高级生产合作社 小组
改 手工业 供销合作社

生产合作社
加工订货
资本主义 工商业 经销代销
和平赎买 公私合营
2021

质:
25
(一)成功的探索
1、《论十大关系》 1956年
2、中共八大 1956年
(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2)内容:
①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落后的社会生产力
(人民内部矛盾)
②主要任务: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③方针:反保守、反冒进,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3)地位:路线正确,良好开端
由于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思想还不够成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1、背景: 建国初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措施: A.土地改革(农民私有)
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废除 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 有制。到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土改
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把官僚资本企业比较完整地转为社会主义企业, 恢复发展生产。同时接受了帝国主义在华资产。
到1956年底,全国手
工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
10万多个,占总数近 92%,基本上实现了对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天” ——兴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北京市手工业者登记入社
2021
18
(3)三大改造(1953-1956) 全行业公私合营(和平赎买)

高考历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高考历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心任务
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 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知识延伸:全面理解计划经济体制
(2012·天津文综,4)下图介绍信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介绍信
兹有本校胡世厚同志因返里事去河南洛阳,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
查验放行是荷。此致敬礼(限2月5日作废)
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印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线索: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 会主义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文革”十年时
十年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49 1953 1954 1956 1958 1961 1966

新 中 国 成 立
一 五 ” 计
宪 法 颁 布









三 社大 恢 大 会跃 复 改 主进 国 造 义、 民 完 建人 经 成 设民 济 , 总公 八 进 路社 字 入 线化 方 初 运针 级动 阶和 段
B
1963年1月10日
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
(1)建立:通 的过 社“ 会一 主五义”计计划划经和济三体大制改。造,逐渐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2)基本特征:高度集中统一,单一公有制、行政计划命令管理、平均分配
(3)积极作用:对超集额中 完人成力,、保物证力市、场财稳力定进和行 人国民家的重基点本建需设求,,发促挥进过“重一要五作”用计。划
◆知识延伸:三大改造前后中国社会结构对比
社会主义改造前
社会主义改造后
经济成分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讲解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讲解
(五)三年严重经济困难(1959—1961年)
业 和 交 通 运 输 业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1.目的: ①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 ②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措施:农业----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初级农业合作社—1955年高级农业合作社)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互助组合并为农业社(1954)
农业社的农民在分粮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1.目的: ①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 ②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措施:农业----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初级农业合作社—1955年高级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山西省太原市手工业者举行庆祝合作化的游行
毛主席接见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的老艺人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1953年个别行业公私合营—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
3.实质 变革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①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 ②政治: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社会:社会矛盾发生变化。
【牛刀小试】
1.过渡时期的总路中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之
A 间的关系是( )
A.同时进行,互相促进 B.先进行工业化,后进行改造 C.先进行改造,后进行工业化 D.完成改造后,再进行工业化
2.这一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精力来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 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方针:在综合平衡重稳步前进。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中国现代史第二单元 曲折探索的二十年

中国现代史第二单元  曲折探索的二十年

例5:(2016·江苏单科·12)对于即将参加
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 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
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 这次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例6:(2014·江苏单科·9)美国前国务卿杜勒 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
【主题深化】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突破
例1:(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1)1965
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 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 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例3:(2011·海南单科·25)《剑桥中华人民 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 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
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
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 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目录B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 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 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 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 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 1742年的英国 第二节 (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 编》,2011年版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

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

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进行全面盘点。

一、社会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起源于15世纪至16世纪的欧洲。

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加剧,一些思想家开始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制度来取代已经过时的封建制度。

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如法国的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等。

这些思想家提出了许多理想化的社会方案,但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二、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潮与低谷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人阶级队伍逐渐壮大,社会主义运动也进入了高潮时期。

各国工人阶级纷纷组织起来,开展了大规模的斗争和革命运动。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等,社会主义运动一度陷入了低谷期。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
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专题三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解析

专题三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解析

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1、国民经济陷入混乱:
①经济计划废置;②经济工作瘫痪;③交通运输阻塞; ④企业管理混乱;⑤物质供应紧张;⑥人民生活下降
2、1973、1975年经济复苏:
原因:周、邓主持工作
3、“文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①给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 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 ②更为严重的是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会 (20世纪70年代),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了。
1、1956—1966年十年社会主义建设 的探索,有哪些重要的经验教训?
① 经济建设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② 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 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③ 经济建设要注意综合平衡,稳步发展,不能急于求成
④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
【小结与升华】
2、“文革”十年,留给我们哪些重要的教训?
我们又失去了什么? 世界在做什么?
材料4:(1969年的)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第一 次登上了月球。全世界都通过电视广播关注着这 一重大事件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对此一无所知。 60年代末期,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经济振 兴迹象,后来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台 湾、新加坡和南朝鲜正是在这时开始起步。然而,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脚步却停滞 了整整十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3.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 4.1978年----199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十四大召开,改革开放进入新 阶段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曲折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3--1956年)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956--1966) “文革”中社会主义建设严重受挫(1966--1976)

下6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用)

下6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用)

孙 悟 空 当 作 火 焰 山
人民公社大力推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 活集体化,将劳动力按军队编制组成班排连营,采取 大兵团作战的方法,从事工农业生产。动辄夜以继日, 连续作战。还强调公社生产自给,努力扩大公社内部 的产品分配。农村原有的小商小贩、集市贸易以至家 庭副业都被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加以取缔。不少干 部认为商品交换越少,越接近共产主义。有的地方, 如河北徐水县和山东范县,甚至打算试验两三年“过 渡到共产主义”。为此提出“八包”,“十包”,宣 布对社员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男婚女嫁所需费用 都由公社供给。这些情况表明,初期的人民公社带有 浓厚的平均主义和军事共产主义色彩。
(1)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
(2)中共的积极努力探索 (3)全国人民自觉抵制错误,积极投身建设。 3、探索失误的原因 (1)缺乏经验,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 巨性认识不足。
(2)对国情认识不足 (3)经济建设上盲目求快,忽视客观规律,片面夸 大主观能动性。 (4)受国际形势的影响 4、启示
“卫星田”的稻穗竟能托住一位小姑娘
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以
高指标 瞎指挥 浮夸风 共产风 为主要标志
【(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 会后,为了在余下的四个月时间里(前八个月只生产 钢400万吨)完成追加的钢铁产量当年翻番达到1070 万吨的任务,在全国掀起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到1958年底,共生产钢1108万吨,其中合格的钢只 有800万吨。这一年工业总产值比上年猛增54.8%, 而农业由于数千万农村劳动力被占用,总产值后来核 实只比上年增长2.4%。基本建设投资比上年猛增 87.7%,全国职工总数也比上年猛增2/3以上,超过 国家财政的负担能力,使市场供应紧张,生产和人民 生活发生困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经济困难、政治挑战和社会变革等因素。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1.经济困难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经济困难是导致建设道路曲折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阶段,许多国家面临着资源短缺、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经济增长缓慢、生产力水平低下,限制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此外,社会主义国家还常常面临国际经济制裁和封锁,使得其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而且,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道路中往往采取了过分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导致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加剧了经济困难。

2.政治挑战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道路中还面临着政治挑战。

在一些国家,社会主义制度遭到反对力量的威胁,这些力量通过内部或外部干涉来削弱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定性和合法性。

这种政治挑战会导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使建设进程受到影响。

此外,社会主义国家还可能面临领导层内部的争斗和内讧,甚至出现政治腐败和权力滥用的情况。

这些问题都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产生负面影响,使其发展曲折不前。

3.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还受到了民众的观念和态度的影响。

在一些国家里,由于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影响,民众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另外,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上的调整和转型也往往伴随着社会变革。

这种社会变革可能会引发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使社会主义建设进程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困难、政治挑战和社会变革等因素都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影响。

只有针对这些问题,找到解决的途径,才能够推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顺利前行。

第2课时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曲折前进(1956—1978)

第2课时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曲折前进(1956—1978)

背景/国际,国内
特点
成就
政策:另起炉灶;打扫;一边倒; 成就:17国建交;五项原则;日 内瓦,万隆会议.
两大阵营对 立;美国敌 (奠基) 视中国
新中国成 立,百废待 一边倒 兴
美苏争霸,冷战 一大片; 与第三世界国家建立了友 左倾错误 加剧;中美、中 ﹝困境﹞ 两拳头打人 好关系 发展 苏关系紧张 一条线 美苏争霸美处 有利于改 (扩大外交, .中美关系缓和;恢复联合国席 70年代 劣势;中苏关 善地位和 改善与美国 位;中日关系正常化;三个世 ﹝突破﹞ 系恶化;美孤 解决台湾 等资本主义 界的划分 立中国失败 国家关系)
5、(2013海南) 1958年4月,《人民日报》 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 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 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 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 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知识梳理】
4、“文化大革命” :左倾错误的发展成“以阶级斗 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导致“文化大革命”。这是一 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 国家和人民带来最严重挫折和损失的内乱。社会主义 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经济建设受到沉重打击; 思想禁锢,就、科技文化教育事业严重受损。 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文革期间,由于周 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的努力和广大干部、群 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东方红-Ⅰ号”人造地球 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 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等,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 一定成绩。
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401860?中国近代化的起步18601895?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18951927?中国近代化的归宿19271949中国现代史1949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步1949195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曲折前进19561978?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后第2课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曲折前进19561978年必修1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曲折发展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3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7课毛泽东思想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知识结构政治?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制与政治协商制度遭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的原因之一是外部压力。

社会主义国家往往面临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压力和敌对势力的围剿。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长期的封锁、制裁和打压,通过各种手段阻碍和扼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此外,社会主义国家还面临来自外部的颠覆和干涉,例如在冷战时期,美国实施了多项干涉政策,试图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

其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的原因还包括内部矛盾和问题。

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政治体制不健全、经济体制不完善、社会制度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国家发生内部分裂和动荡。

比如,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出现了一些政治腐败、官僚主义、革命热情降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和建设。

另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的原因还包括经济发展的困难。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约和困难,比如长期以来存在生产力不发达、技术水平较低、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使得国家很难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此外,文化领域的问题也是造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的原因之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文化建设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往往会成为一种阻碍。

这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的软实力不足,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全民素质教育水平较低等方面。

总的来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外部压力、内部矛盾、经济发展困难和文化领域问题都是导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的重要原因。

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道路上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改革和完善自身制度和政策,以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渡时期 1949 195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10
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当时面临 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 级斗争问题(八大、文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一 个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速度问题(八大、八 大二次会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八字方针、农村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三大)。在前后约达二十 年(1956—1976年)之久的长时间中,我们党在这两 大问题上都一再发生严重失误,这两方面的失误又相 互影响,使探索过程出现歧途和曲折。
3、人民公社化运动 ⑴原因:领导人认为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发展 ⑵表现: 一大二公 一平二调(无偿调拨)
①生产分配规模大
②单一公有制,提高公有化程度 ③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⑶危害: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农村生产力 ⑷错误实质: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⑸教训:调整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水平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1、人民公社化的“一大二公”不是社会主义 优越性的表现,完全混淆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 义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2、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⑴表现:粮食产量锐减、人民营养严重缺乏 ⑵原因:①左倾错误的泛滥(根本原因)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运动) ②苏联的背信弃义 ③自然灾害严重
2、调整经济的措施:
⑴1960年11月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
⑵调整国民经济的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 字方针( 19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6.(2008宁夏,33)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 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
4、意义:
②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③但八大确定的路线并未坚持下来。
①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
二.经济建设的严重失误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⑴时间:1958 八大二次会议 ⑵内容: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⑶影响: ①它夸大主观能动性,严重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客观上催生了“左”倾经济思想,直接导致了“大跃 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损失。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 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 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为四五千 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 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 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 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 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 分的供给制。
——《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量翻一番 的伟大任务》《人民日报》1958年9月1日
大 跃 进 时 期 的 炼 钢 指 标
9000万吨
3000万吨
1070万吨
535万吨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2年
1958年山西省故县“小土群”的一
1958年常熟掀起大炼钢铁的热潮。40多个乡的土高炉集中在西门外虞山脚下
人民公社社员证
放 鼓 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 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实验, 开 足 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 肚 干 化。......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 皮 劲 公”,实际就是搞“一平二调” ,刮 吃 加 起了一股“共产风”,破坏了农村生 饱 油 产力,使农业经济的发展遭到了重大 饭 干
②要使经济建设持续稳步增长,必须搞好国 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③必须处理好国家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010年天津卷文综历史9)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 “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 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A.实行“二五” 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 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 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 必须摆脱贫穷”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
(二)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经济的调整与恢复 1、三年经济困难59—61 1960年同1957年相比,城乡人民平均的粮 食消费量减少了19.4%,其中农村人均消费量 减少23.7%。植物油人均消费量较少23%。猪 肉消费量较少70%。许多地区因食物营养不足 而相当普遍地发生浮肿病,不少省份农村人口 死亡增加。由于出生率大幅度大面积降低,死 亡率显著提高,据正式统计1960年全国总人口 比上年减少一千万。突出的如河南信阳地区, 1960年有九个县死亡率超过100‰,为正常年 份的好几倍。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4、(2008上海单科A,14)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 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5.(09江苏历史)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
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
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 平和广大群众与干部的觉悟程度,挫伤了他 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对我国社会主义 建设特别是农村建设和农业的发展,造成了 长期的消极影响。” ——张岂知主编《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 和国卷》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1956-196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①阶段特征
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 有成绩,有失误,在曲折中前进
②主要矛盾:人民群众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 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主要任务: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 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要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
④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要
急于求成。
1、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 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 开始于 B A、1949 B、1956 C、1966 D、1978 2、“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 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 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A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3、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 价正确的是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 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④完全 符合中国的国情 C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大跃进运动 ⑴原因: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和高指标 ⑵表现:工业——大炼钢铁
农业——“放高产卫星”
⑶危害: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③环境破坏。 ④城市人口增加
⑷错误实质:左倾错误,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⑸教训: ①必须把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放在切实可行 的基础上。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④主要内容
三年经济困难、调整“八字”方针、
十年建设成就等。
一.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 1、背景: 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②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2、召开:1956年9月 北京
3、内容:
①主要矛盾:
先进社会制度和落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一个
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经济的恢复与成就 1962年初步恢复 1965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建成大中型 项目五百多 个,工农业 总产值增长 近60%。钢铁、 石油、电力、 铁路发展迅 速。
成功试验第 一颗原子弹、 成功合成结 晶牛胰岛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和教训:
①要充分认识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生产关系变革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
北京市居民将自己家中 的铁制用具送去炼钢
家庭妇女也加 入了大炼钢铁 的行列
大炼钢铁
放高产卫星
人民日报报 道:截止9月 25日资料,小 麦亩产最高数 是青海柴达木 盆地赛什克农 场第一生产队 的8586斤, 稻谷亩产最高 数为广西环江 县红旗人民公 社130435斤。
“卫星田”的稻穗竟能托住一位小姑娘
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 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增至一 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 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翻一番,是 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 相信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 下,只要我们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动群众, 一千零七十万吨钢的任务不但能够完成,而 且一定能够超额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