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精选考题训练”名师精讲(宏观经济学 第十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第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说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区别。
答: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也称为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继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之后的又一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与90年代初期,代表人物有罗默、卢卡斯和阿罗等经济学家。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提出的,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与整个60年代。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三个:(1)假设条件不同。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假设资本边际收益不变,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假设资本边际收益递减。
这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关键区别。
另外,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和资本一样,是“内生”的,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假设技术是外生的。
(2)储蓄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
在索洛模型中,储蓄引起暂时增长,但资本收益递减最终迫使经济达到稳定状态,在这一稳定状态下经济增长只取决于外生技术进步。
相反,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储蓄和投资可以导致经济持续增长。
(3)结论不同。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结论是经济增长率为内生的,即促使经济增长的因素是模型内决定的,储蓄和投资会引起经济的长期增长。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结论则是经济增长取决于外生的技术进步,而储蓄只会导致经济的暂时增长,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最终使经济增长只取决于外生技术进步的稳定状态。
2.某生产函数为古典增长模型:0.50.5Y K N =,Y 代表总产出,K 代表总资本存量,N 代表劳动数量。
假设劳动数量以0.07n =速度增长,K 以0.03δ=速度折旧,求:(1)资本与劳动的收入份额各是多少?(2)如果储蓄率0.2s =,求稳定状态下人均资本k 和人均产出y 的值?(3)稳定状态下的人均产出y 的增长率是多少?总产出Y 的增长率又是多少?解:(1)由生产函数0.50.5Y K N =以及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性质可知,资本与劳动的收入份额均为0.5。
(2)由生产函数可得,0.5y k =,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稳定状态条件()sy n k δ**=+,可得: ()0.50.20.070.03k k ⨯=+⨯解得:人均资本4k =。
人大经济学考研:802经济学综合参考书解读
人大经济学考研:802经济学综合参考书解读一、微观经济学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有两本教材【《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尼克尔森】。
第三本【《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大家选择去看,如果是现在准备的同学,还是建议你买一下,因为你的时间肯定是够的。
第一本西方经济学,高鸿业老先生这一版是首先推荐的,因为这本书是很经典的,当然如果他出了新版的话,你也可以去购买新版,不一定非要买第六版。
其次是尼克尔森,那么这本书我这标红了,也就是说这本书是整个802复习里边,微观部分最重要的一本教材。
人大本来就是比较看重这本教材,他的好多信息都是从(这本书里来的),好多的真题都是从这本教材里边找出来的。
这个我推荐的是第九版,现在新教材已经出到第11版了。
但是第九版配套的教辅会比较齐全一些,第11版的话可能找不着配套教辅,尤其是习题答案,找不着会比较难受,所以说大家如果说是能找到的话,淘宝上应该是有的,如果能找到建议你去购买第九版,如果没有找到的话,那么可以考虑买第11版,可以买到新书。
微观经济学18讲,平新乔这本教材作为一个补充,它里边有几章是不用看的,只需要对应着去看尼克尔森里边有的内容,这样就OK了,那么这本教材也是可以放到后面去看,不一定第一遍的时候去看这个教材。
买了几个教材之后,对应金圣才复习笔记和答案详解,最主要的当然是这个答案详解了,当然也可以用这个复习笔记复习,但是我个人感觉价值不高。
因为别人帮你总结的东西没有自己总结的好,也没有自己总结的印象深刻,所以我当时主要还是把它当一本答案书来看。
二、宏观经济学部分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老先生这本书还是拿来这个入门的。
其次可以用曼昆的那一本经济学原理。
微观无论是用高鸿业的,还是用曼昆的都行。
宏观的话,建议还是一定要看一下高鸿业老先生这本,因为它里边关于流派一些的总结是曼昆的教材里边没有的,所以说这本教材是必然要看的。
而且它作为入门看着比较轻松。
2015-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第一部分:政治经济学(50分)一、(10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二、(15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工资实质上是由什么决定的?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三、(15分)现有土地位置相同,但肥沃程度不同的优等、中等和劣等的三块等面积的土地,其产量正好满足市场对该农产品的需求。
假设社会平均利润率为20%,投资这三块土地的资本家预付资本及其产量情况如下:试计算:(1)每担谷物的市场价为多少?(2)级差地租Ⅰ分别是多少?四、(10分)如何正确、全面的理解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论述?第二部分:微观经济学(50分)五、(13分)假设小明喜欢吃羊肉串(x)和啤酒(y),两者的价格分别为p x、p y,收入为I,其效用函数为u(x,y)=min(x,y/2):(1)如果羊肉串和啤酒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是否会改变小明对这两种物品的消费组合?(4分)(2)计算小明对羊肉串和啤酒这两种物品的需求函数。
(5分)(3)计算小明的间接效用函数和支出函数。
(4分)六、(12分)已知一个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4KL-K2-L2)/11,其中K和L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且要素市场价格分别为v和w,产品的市场价格为P,而该企业仅仅是一个价格接受者:(1)该企业现有资本存量K=_K,当面临短期的产品价格波动,它将如何生产?(4分)(2)假设企业处于长期生产中,w=1,v=4,企业最优生产方式是什么?企业的长期生产成本函数是什么?(4分)(3)假设该厂商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a-0.5P,若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求该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函数。
(4分)七、(15分)假设某大宗商品的国际需求函数为Q=a-p,两个寡头公司1和2向该市场提供同质产品,拥有不变的单位边际生产成本,分别为c1和c2,且有a>c2>c1:(1)若两个寡头公司展开古诺竞争,则各自的纳什均衡产量q1和q2是多少?(10分)(2)若两个企业的供给能力充足而展开伯川德(Bertrand)竞争,则各自的纳什均衡价格策略是什么?(5分)八、(10分)2011年3月福山核泄露后,中国消费者大量囤积碘盐,这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消费者(A类消费者)错误地认为碘盐能够防辐射,增加了对碘盐的需求;另一部分消费者(B类消费者)并不相信这个,对碘盐的需求没有变化,假设碘盐的供给曲线是传统的斜向上曲线,没有发生变化:(1)福山核泄露危机如何影响中国碘盐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育明教育-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真题及复习方法
育明教育-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真题一、简答与作图(每题9分,1~5,共45分)1.为什么说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2.微观经济学讨论市场失灵时,通常会举公共品供给的例子。
请问:为什么通常经济学家会认为,类似国防等公共品不能通过市场来有效提供?如果经济学家的看法正确,那为什么社会上会经常出现做好事、见义勇为、献血、自愿者等公共品自愿供给现象?你如何用经济学理论来反驳经济学家?3.什么是商品价格变动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画图说明微观经济学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吉芬难题”的解释。
4. 2010年12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布什政府实施的全部减税政策再延长两年,根据这个政策,年收入4万美元以下的人将减税800美元,年收入10万美元的人将减税2000美元。
请说明,奥巴马政府为什么要继续实施减税政策?5.在不考虑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中,假设经济最初处于非黄金规则稳定状态水平,并且人均资本存量K高于黄金规则水平Kg(上标)。
为了实现向黄金规则水平变化,储蓄率该如何调整?如果储蓄率调整的时刻为t,自此以后人均产出、消费和投资将会如何变化,在下图中画出各变量的变化轨迹,并阐明其原因。
二、计算与证明(每题15分,6~9,共60分)6.假设社会两大部类预付资本情况是:Ⅰ.24000C+3000V Ⅱ.6000C+1500V两大部类C中固定资本都各占50%,使用年限均为5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m’为100%试计算:(1)当年两大部类生产产品价值各为多少?(2)为实现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积累率为60%,第Ⅰ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11:1,其他条件不变,则第Ⅱ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应是多少?(3)根据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请计算两大部类生产的发展速度各为多少?7.在两种商品交换的经济体中,两个人(a,b)有如下的效用函数:U a(X a)=lnX1a+2lnX2a;U b(X b)=2lnX1b+lnX2b,假定a这个人最初的资源禀赋R a=(9,3),即可以消费9个X1和3个X2;而b最初的资源禀赋为R b =(12,6)。
人大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802经济学综合历年真题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考研备考指导-育明考研考研真题,考研资料,考研分数线,考研大纲,考研经验,状元笔记,专业课资料,复试保过,复试真题,考研参考书一、2016年人大经济学院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育明考研)政治经济学部分:1、为什么说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育明强调过的题目,劳动价值论的问题,难吗,肯定不难,送分题。
)2、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什么?其和资本积累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这个题目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把政治经济学的内容答上。
)3、甲乙丙三块地生产小麦,每块地投入100元资本,平均利润率10%,每块地交绝对地租10元。
甲地产量75公斤,乙地产量65公斤,丙地产量60公斤。
求(1)每公斤小麦的社会价值是多少?(2)甲地和乙地的级差地租是多少?(3)三块土地总共交了多少地租。
(看到这道题时育明的学员和老师表示很淡定,这道题与2015年的题相似度不小,我们非常重视命题趋势,有的学生说毕竟这么多年来两年连续考相同知识点的可能性很小,结果2016年……,这再次看出又是师生博弈的结果,为了打破政经计算题隔年考一次和不再重复考相同知识点的“一致性预期”,这招快准狠,如果准备足了也就简单,没咋重视就遗憾了叩叩: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4、(前面有一段废话,不记得了)如何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土地价格?为什么没有价值的土地会有价格?(难度不大,容易拿分。
)微观经济学部分2016年的微观都是计算题,没有简答题,这么一来之前每年微观都是考三计算一简答的“规律”也被打破了,不过就难度而言,感觉用高鸿业的书就能应付,白费了那么长时间去看尼克尔森和平新乔18讲,不过2017年考试准备可以不看尼克尔森吗?还是前面的话,这得看出题人心情和你的运气了。
5、考的是行业供给曲线,挺简单的。
(育明点评:这道题是基础题,但与18讲162页第4题十分相似,这种题比较常规,故不多言。
)6、考的是效用函数和征税(点评:此题也比较常规,第二问如果先前做过类似的应该也就还好,第三问在比较时,算出的数值比较大导致两者不好比较(虽然肯定是所得税导致的效用损失更小)7、考古诺模型和反弹性公式(这道题前两问也是常规题,而且2015年也考过了古诺模型,所以原本预期今年会考垄断或者其他什么的,看来,出题人偏不按套路出牌,要的就是超预期啊!最后一问看起来很唬人的样子)8、考的2*2的一般均衡。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精选考题训练”名师精讲(微观经济学第一章需求和供给)【圣才出品】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精选考题训练”名师精讲(微观经济学第一章需求和供给)【圣才出品】第一章需求和供给1.2010年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迅猛的上涨态势。
根据中国新闻社一个记者的追踪调查:一车西红柿,千里进京,成本为每斤1元。
送菜进城的菜农每斤赢利为0.1元。
然而,西红柿在从批发市场到市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其价格却“野蛮上涨”,连翻几个跟头,从1.1元涨至3元。
请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从需求、供给和一般均衡的角度分析这种涨价现象,并提出抵制价格上涨的政策建议。
答:(1)涨价现象的经济学分析西红柿在从批发市场到市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其价格“野蛮上涨”的原因可以从需求、供给和一般均衡的角度来进行分析:①成本增加。
西红柿等蔬菜价格在“最后一公里”狂飙,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蔬菜经营者的生活和销售成本一直在增加。
随着整体物价的上涨,蔬菜经营者的生活和销售成本不断增加,如摊位租金费、管理费、蔬菜经营者生活成本等。
为了分摊这部分成本的上涨,蔬菜中间商、菜摊主等,提高了西红柿等蔬菜价格。
②供需矛盾。
之所以会出现菜价在“最后一公里”价格飙涨,根本原因在于北京市蔬菜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蔬菜是低质、低价、易腐的商品,需要高效率的配送条件,但北京的菜市场却呈现出减少、缩小、缺失等现状,再加上在京配送蔬菜的运输成本,远高于蔬菜从产地到批发地的运输成本,近年来房租等又不断飙升,最终造成了‘最后一公里’菜价远高于批发价。
”③垄断经营。
由于部分市民身边的菜市场规模小,导致一些菜市场可以在一定区域内垄断经营,而市民对蔬菜的需求是“刚性需求”,对菜市场的选择余地变小。
④配送率低。
事实上,西红柿等蔬菜价格在“最后一公里”狂飙,关键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蔬菜供应效率的问题,如果配套菜市场建设到位,蔬菜配送效率提高,根本不会出现菜价涨起就难落的现象。
(2)抵制价格上涨的政策建议为解决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并存等问题,可采取具体措施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考研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考研真题政经:一(10分)简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这题是西南财经大学05和南开大学07原题圣才书里40有可惜一般人都不会当做重点宋涛书里也只有一种解释目测好多人要扣一半多得分我只答了课本里的含义蒙了第二种是劳动生产率以及两者和商品价值的关系)二(15分)社会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圣才书第二页三(15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的涵义实际就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圣才书里240页人大0611年原题)四(10分)论述我国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关于按劳分配的都扔上去就行了我写了基本分配制度劳动分配管理资本按贡献参与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兼顾效率公平再分配更公平+社会主义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主体多种并存的原因)微观经济学:一(10分)用经济学观点分析下环境污染问题对环境污染治理是不是越严厉越好?(外部性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如何解决)二(15分)老王卖冰粥天气未知晴天卖粥30雨天卖20冰粥成本C=0.5q^2+5q+100晴天几率50%下雨50%1.老王的期望利润最大是多少2.如果老王的效用函数式U=根号下π问老王是什么类型的人他的期望效用是多少3.如果有天气预报准确获知天气老王的期望效用是多少因为天气的不确定性老王的效用损失时多少三(10)关于拟线性偏好的题目效用函数是U=alnx1+x2p1=2p2=4a=1/3问当2的价格变化时对x1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当p2变为5时需要给他多少补偿才能让他保持原来的效用(用个马歇尔需求函数补偿需求函数间接支出函数)四(15)垄断企业的生产成本是C他的替代弹性是21.垄断企业的市场价格是多少如果是竞争的呢两者差多少2.如果ZF向垄断企业征收t的从量税价格会怎么变化如果是从利润中收取τ的税率价格怎么变3.如果ZF希望价格和竞争时的价格一样应该怎么补贴(脑残题就不说了可惜脑残的我第二问t那直接乘了t而忘了(1-t)当时检查τ看出了就没有顺便看看上边那个)宏观经济学一(12).c=1200+0.5y i=400-40r M/P=0.5y-20r sorry具体数字记不清了大家理解精神1.推导出IS曲线2.推导出LM曲线3.求出总需求函数(强烈抗议出题敢不敢再用点心这是人大的水平吗送了10分吧不知道是不是屌丝没理解人大教授深意)二(14)总产出Y=K^(1-a)*【L(1-u*)】^a还给了折旧δ人口增长率n u*是自然失业率公式编辑器坏了大家将就看吧1.求人均收入y(y=Y/L)ps:你是人大啊如果考生连人均收入都不知道是啥要他作甚还好心给个公式!!2.求稳态人均资本和稳态时y3.失业率上升会到时产出下降从两个方面回答(1种是L劳动力下降使Y下降2是滞后效应使u*上升y下降Y下降)三(12)什么是货币政策规则并简述其中三种(我答了啥是货币政策而规定何时何地如何使用货币政策就是货币政策制度1凯恩斯相机抉择2单一货币政策3新古典综合派理性预期货币政策无效4通货膨胀目标值5美国的泰勒规则当时想不起是啥规则谢了具体的公式)四(12)就是曼昆书里原材料262页美国79年用货币紧缩政策后名义利率从10%上升为80年12%和81年14%,然而在1986年名义利率下降到6%分析为什么(短期IS-LM 长期费雪方程费雪效应)研究生优势原因一:人才市场竞争加剧满大街都是大专生、本科生,对于一个刚刚本科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工资甚至不如农民工,并且在职场打拼几年之后,依然无法脱颖而出,甚至原本的激情都被消磨殆尽。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考研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考研真题政治经济学1、请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15分)2、请论述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本质上由什么决定?并受什么因素影响?(10分)3、地租问题:社会平均利润是20元。
土地级别土地产量初期投资平均利润优等地610020中等地410020劣等地310020请计算每单位粮食的市场价格?并计算级差地租I?(10分)4、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请论述其含义?(15分)微观经济学5、某人的炸鸡(x)啤酒(y)的效用函数是u=min(x,y/2),收入为I,请计算消费者对炸鸡和啤酒的需求函数?(4分)如果啤酒和炸鸡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会不会影响其对于二者的需求?(4分)请计算出该消费者的间接效用函数和支出函数?(4分)6、我国在日本核辐射时会产生两类消费者,A类消费者:会产生错误的观念认为海盐能够有效预防,于是疯狂购盐;B类消费者:是理性的,对于海盐的需求没有变化。
请论述海盐市场的均衡价格和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5分)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角度来阐述谁是这场海盐大战的获利者?(5分)7、有一个厂商,生产函数Q=,L劳动,K资本,v、w分别为资本和劳动的价格,市场上商品价格为p,(1)短期情况下,假设资本K=,求商品价格变动对厂商有没有什么影响,(2)假设需求函数,求厂商最优生产情况以及成本函数(3)在第二题的情况下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函数8、在市场上有两个寡头,两个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a-P,两个厂商的单位边际成本分别为C1和C2,且C1>C2,请计算古诺竞争下最终纳什均衡下的最优产量策略?(10分)若两个厂商实行波特兰竞争,请计算最终纳什均衡下两厂商的最优策略?(5分)宏观经济学9、在索洛模型中,其生产函数为Y=AL(0.4)K(0.6),折旧率为Δ=5%,(1)若A=1,请计算人均生产函数。
(4分)(2)消费c=f(k)-Δ*k,请计算黄金律水平下的人均资本存量,人均投资,人均消费,人均产出?(7分)(3)若A不是常数,请论述影响A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会和L、K有关系吗?(4分)10、某国为刺激经济准备从2014年开始施行减税政策,但其减税政策并不是线性减税,而是在2014年-2015年施行小幅减税,在2015年之后提高减税幅度。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政治经济学(50分)一、请详述政治经济学中社会资本再生产分析的两个基本前提是什么?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是什么?(每小问5分,本题总计10分)二、什么叫资本积累?影响资本积累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每小问5分,本题总计10分)三、根据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资本家集团是怎样分割剩余价值的?(10分)四、如何正确认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分)宏观经济学(50分)五、如果一国政府削减个人和企业所得税,请运用IS-LM模型说明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减税的经济效果有什么不同?(1)中央银行保持利率水平不变。
(2)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供应量不变。
(每小问5分,本题总计10分)六、考虑包含技术进步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的总量生产函数为:()()()()1Y t K t A t L t αα-=⎡⎤⎣⎦资本和知识积累方程为: ()()()d d K t K t sY t t== ()()()d d A t A t Y t tϕ== 其中:s 为储蓄率,φ∈(0,1),人口增长率为n 。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给出知识积累方程的经济学解释。
(2)将资本和知识积累的增长率()()()K K t g t K t =和()()()A A t g t A t =表示为A (t ),K (t )和L (t )的函数。
(3)经济存在资本和知识积累增长率为常数的稳态吗?如果存在,请计算出资本和知识积累的稳态增长率。
(4)储蓄率如何影响稳态人均产出增长率?(每小问5分,本题总计20分)七、在劳动供给函数上,凯恩斯不同意古典学派看法的理由是什么?(10分)八、请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差别。
(10分)微观经济学(50分)九、假定有2家相同的厂商处于古诺均衡中,边际成本大于零。
证明:均衡点市场需求曲线弹性的绝对值一定大于1/2。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模拟题及答案(一)-简答题.doc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模拟题及答案(一)-简答题简答1卖方垄断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及其需求曲线2理性预期学派是怎样否定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的?这种否定意味着什么?3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比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怎样说明在公共物品的生产上市场是失灵的4说明对付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
5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答案:简答1 1、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总体使用原则:任何一个厂商(不论性质如何)使用因素的原则均是使用因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的边际收益。
2、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一一要素价格(1)要素市场上,卖方垄断厂商是完全竞争者;由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价格,因此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仍等于不变的要素价格。
(2)产品市场上,卖方垄断厂商是垄断者,因此,卖方垄断厂商在产品市场上,所面临的产品价格不再是常数,而是取决于产量和销售量的一个变量,从而使用因素的边际收益也不再是边际产品价值。
3、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收益产品(1)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其收益函数对要素的导数,它反映了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2)卖方垄断厂商的收益函数:厂商的收益是产量的函数R(Q),而产量是要素的函数Q(L);因此厂商的收益函数是要素的函数R(Q(L))O根据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可以知道:dR/dL=(dR/d Q)-(d Q/dL)其中,dR/d Q是产品的边际收益MR ,反映了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d Q/dL是要素的边际产品MP ,反映了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品。
(3)卖方垄断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边际收益MR和要素的边际产品MP的乘积MR.MP,称作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
MRP=MR・MP4、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具体使用原则在卖方垄断条件下,厂商在要素市场上是完全竞争的,所以,要素价格不变,因此就有:MRP=MR MP=W(可以分别从MRPxW两个方面进行论证)5、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卖方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完全重复。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9年中国⼈民⼤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2019年中国⼈民⼤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政治经济学(50分)⼀、请详述政治经济学中社会资本再⽣产分析的两个基本前提是什么?社会资本扩⼤再⽣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是什么?(每⼩问5分,本题总计10分)答:(1)社会资本再⽣产分析的两个基本前提①社会资本再⽣产的核⼼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考察社会资本的再⽣产,不仅要说明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价值补偿问题,⽽且也要说明它的实物补偿问题。
只有在⽣产社会总产品时所消耗掉的⽣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正好从社会总产品中找到相应的物质资料加以补偿时,社会资本再⽣产才能顺利进⾏。
②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区分为三个部分和按产品的实物形态把社会⽣产划分为两⼤部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再⽣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各物质⽣产部门在⼀定时期(通常是⼀年)内所⽣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是由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所构成,⽽它的实物形态,按产品的最终经济⽤途,则区分为⽣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类。
与此相对应,社会⽣产也划分为制造⽣产资料的部类即第⼀部类(Ⅰ)和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即第⼆部类(Ⅱ)。
③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就是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包括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如何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如何通过商品的销售,以货币形式收回,以便补偿预付资本的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就是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其中,相当于不变资本的价值,从哪⾥和怎样重新获得所需要的⽣产资料,相当于可变资本的价值和资本家⽤于个⼈消费的剩余价值,从哪⾥和怎样获得所需要的消费资料。
只有使社会总产品既从价值上得到补偿,⼜从物质上得到补偿,才能保证整个社会资本再⽣产得以正常顺利地进⾏。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精选考题训练”名师精讲(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圣才出
第二章资本与剩余价值1.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角度,谈谈如何认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人大2012年考研真题]答:(1)资本总公式是:货币—商品—货币(G-W-G')。
这一公式既适应于商业资本,也适用于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因此称为资本总公式。
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同价值规律相矛盾。
其矛盾表现在:按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应按其价值等价交换。
在等价交换情况下,无论是G—W,还是W—G',商品的价值量都不会变化,不会发生价值增殖。
但是资本总公式表现出来的却是经过流通过程,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
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2)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是要说明价值增殖从哪里产生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首先分析价值增殖产生与流通的关系:①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在流通中。
等价交换不可能产生价值增殖;不等价交换中,一方之所得正是另一方之所失,也不可能产生价值增殖。
②剩余价值产生又离不开流通。
离开流通,商品生产者只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发生关系,劳动产品是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用来交换,资本也就无从实现价值增殖。
进一步分析价值增殖产生的条件:①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这个价值规律的要求,又必须满足资本价值增殖的要求。
②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根本(前提)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货币所有者必须在市场上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及价值增殖的能力,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更大的价值。
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二是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只有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谋生。
③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更大价值的源泉,这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区别于其它商品使用价值的最本质的特点,是资本家通过购买、消费劳动力商品而得到价值增殖的秘密。
2019考研中国人民大学802专业课经验分享
802感想:今年802不算难,我得了120出头,跟估计得差不多,不算高但是也还好了,但是很多同学说经济学院压分严重,因为分数跟所想的跟实际的相去甚远,我觉得造成这个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以为自己计算题对了但是出现了计算错误,或者有的题答得不全面而自己不知道,比如宏观经济学中关于供给侧改革减税的影响问题,我个人觉得这个要从三方面答:首先,根据凯恩斯主义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需求增加,其次,根据供给学派厂商积极性提高供给也增加。
最后,不能片面地说哪一种发挥作用,现实生活中两者相互结合。
注意不要只用单薄的文字表达,要画图!具体的题目我就不再分析了,我看有别的同学已经发过了,大家可以去看看。
我就谈一下复习方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有道理的,踏踏实实,整理框架和笔记才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做笔记是学习宏观经济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重点在于你能自己整理出框架,比如先把短期长期超长期的整理思路弄明白了,然后再往里面填充东西。
宏观要背的东西还是挺多的,建议后期单用一个笔记本整理可能出论述的题目。
曼昆那本书一定要看的非常细致,去年大萧条那一节考了两题我也是服气了,一题也不会所以很惨。
觉得宏观还是很经常考时事的,比如这次的供给侧改革和美国减税,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比较大,所以能提前关注一下,往这方面想想考试就比较省事,这些都是马后炮了,当时的我根本没有关注时政,包括国民经济学的复试面试考的基本都是时政,所以,还是劝大家提前关注一下比较好。
至于做题,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做一下的,首先一定要把课后题做的滚瓜烂熟,然后真题要全部弄懂,不要存在考过了就不考了的侥幸心理,最后可以找一些其他学校的题目思考一下。
真题和课后题最为重要。
其他的题目量力而行,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你做的每一道题要有助于你去理解这个知识点。
很多人觉得微观经济学很难,但是我不这么认为,第一遍觉得很多数学知识理解不了,但是看了真题会发现人大考的并没有那么难。
我觉得微观经济学的套路是一样的,每年都是如此,就是建立一个拉格朗日方程求最优解,最后都会转化成数学问题,最后赋予经济学的含义。
人大802经济学综合模拟题答案全
人大802经济学综合模拟题答案(二)人大802经济学综合模拟题及答案(二)答案:2 (1)当产品市场均衡时,有:y=C+I+G 即:y=100+0.8(y-50)+150-6r+40 整理后,我们得到IS方程为:y=1250-30r (2)当P=1时,IS、LM方程分别为: IS:y=1250-30r LM:y=750+20r 从IS和LM联立方程求解,即可得:y=950;r=10% 当P=1.2时,IS、LM方程分别为: IS:y=1250-30r LM:y=625+20r 求解可得:y=875;r=12.5% 同理在P=1.5的水平下,求解: IS:y=1250-30r LM:y=500+20r 可得:y=800;r=15% 这就意味着,总需求水平随价格水平的上升而减少,即AD曲线为负斜率,在一定的M水平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利率水平上升。
(3)如果在P=1的价格水平下,名义货币供给从150下降到125和100美元,实际货币供给水平也就相应从150下降到125和100美元。
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将从950下降到875和800美元。
三论述 1 1通过在对新古典增长缺陷的思考,新增长理论是指用规模收益递增、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差异而展开研究的理论总称。
其重要特征是试图把增长率内生化,因此,新增长理论又成为内生增长理论。
2.类型由于经济增长可分为资本或劳动等要素推动,和由技术进步推动的两种类型,因此,内生经济增展也分为:要素投入内生增长和技术进步内生增长两种类型(1)要素投入内生增长资本内生增长模型:资本积累依靠经济自身,将储蓄率作为内生的引入模型,考察家庭消费行为,储蓄率取决于家庭在消费和储蓄间的选择,家庭跨期最优消费模型就是内生储蓄率的经济增长模型。
劳动内生增长模型:劳动的供给取决于人口增长率、移民和人们对工作和闲暇的选择,因此,居民对生育、移民和工作时间的选择是从劳动内生决定的角度考察内生经济增长的模型。
19人大经济学考研真题解析
19人大经济学考研真题解析政治经济学部分第一题【真题回忆】简述剩余价值的主要内容。
【答题心得】作为人大802经济学中政治经济学第一题,考查了一道基础的核心知识点。
平时,在整理剩余价值知识点的时候,主要有剩余价值的概念、产生的前提条件、剩余价值的本质和剩余价值率以及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最后,简单回答以下剩余价值与经济危机产生的关系和影响。
我将涉及到的剩余价值知识点全都写上了。
第二题【真题回忆】此题引用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一段话,问“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基础的占有规律”的含义,“本身的、内在的、不可避免的辩证法”是指怎样的过程,并指出这段话的现实意义。
【答题心得】这道题引用了一则高大上的材料,看似难度很大,但是只要将材料的含义与政治经济学中的考查知识点联系起来,就相对容易很多了。
实际上,这道题考查的核心是分析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商品所有权规律如何转化成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剩余价值的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刚开始我也有点蒙,不知道从而下手。
后来,最后结合之前在课上讲述过的内容,再结合所给出的材料,硬生生的写了一页纸。
写后,感觉很好。
第三题【真题回忆】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之间的关系。
【答题心得】相对来讲,本题属于相对开放的一道题,主要考察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关系。
这题我就不多说了,考人大的应该都会。
不过这题目,我觉得我能得高分,因为我临考前重新看了下之前的专题,当时讲过答题框架。
微观经济学部分第四题【真题回忆】告诉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以及两个厂商各自的需求函数:(1)这两个厂商将针对两个市场制定何种价格策略?两个市场各自能够销售多少产品?厂商实现多少总利润,在两个市场分别造成多少福利损失?(2)假设企业被禁止使用价格歧视策略,那么该企业采取何种价格策略?能够在两个市场上各自销售多少产品?两个市场总共实现多少利润?在两个市场上分别造成多少福利损失?【答题心得】本题主要考察价格歧视的有关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复试真题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9讲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经济效率1.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1)实证经济学的含义: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
2)实证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第一,“描述”,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描述性经济学的任务主要是把有关经济现象的数据整理和汇编起来,用这些经过处理之后已经“井然有序”的数据来描述经济现象的一些重要特征。
第二,“解释”,即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解释性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已知经济现象的分析来说明隐藏在其背后的原因。
第三,“预测”,即回答“会如何”的问题预测性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理论和假设去发现原来未知的经济现象。
3)规范经济学的含义及其要回答的问题但是,除了“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和“会如何”)的问题之外,西方经济学家还试图回答“应当是什么”(以及“应当如何”)之类的问题,即他们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阶,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
这些分析属于所谓规范经济学的内容。
例如,尽管西方经济学说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但这种一般均衡状态是否对整个社会是“最优”的呢?即是否还存在其他更好的经济状态,在这些状态下,每个人从而整个社会的“福利”要更大一些呢?这些都牵涉到优劣、好坏的问题,即价值判断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属于规范经济学。
4)福利经济学的概念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的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研究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精选考题训练”名师精讲(政治经济学 第三章 资本积累)【圣才出品】
第三章资本积累1.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人大2010年考研真题]答:(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这种过剩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生产相对过剩。
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的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另一方面,工人的有效需求却被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一个原因是因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使得工人所得工资部分的比例缩小,另一个原因是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使得工人获得的收入被压低在劳动力价值以下,这也限制了有效需求的增加。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化的程度时,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可通过这个矛盾的具体表现反映出来。
①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从一个企业来看,企业内部的生产是在资本家的指挥和监督之下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
但是整个社会的生产却处于一种盲目的无政府状态,这种盲目的生产,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生产的比例失调,并导致经济危机。
②另一个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资本家为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就必然要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但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家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劳动人民购买力较之于生产的增长相对缩小了,因此,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2.论资本有机构成变化对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影响。
[人大2009年考研真题]答:(1)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就物质形式来看,生产资料的数量同使用它们所需的劳动力数量的比例,就是资本技术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政治经济学(50分)一、请详述政治经济学中社会资本再生产分析的两个基本前提是什么?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是什么?(每小问5分,本题总计10分)答:(1)社会资本再生产分析的两个基本前提①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考察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不仅要说明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价值补偿问题,而且也要说明它的实物补偿问题。
只有在生产社会总产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正好从社会总产品中找到相应的物质资料加以补偿时,社会资本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②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区分为三个部分和按产品的实物形态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是由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所构成,而它的实物形态,按产品的最终经济用途,则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
与此相对应,社会生产也划分为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即第一部类(Ⅰ)和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即第二部类(Ⅱ)。
③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就是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包括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如何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如何通过商品的销售,以货币形式收回,以便补偿预付资本的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就是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其中,相当于不变资本的价值,从哪里和怎样重新获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相当于可变资本的价值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从哪里和怎样获得所需要的消费资料。
只有使社会总产品既从价值上得到补偿,又从物质上得到补偿,才能保证整个社会资本再生产得以正常顺利地进行。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学含义①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就是,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
这就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所必须保持的两大部类之间的基本比例关系。
用Δc表示追加的不变资本,Δv表示追加的可变资本,上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基本的实现条件,可用公式表示如下:Ⅰ(v+Δv+m/x)=Ⅱ(c+Δc)。
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这个基本实现条件,同样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Ⅰ(c+v+m)=Ⅰ(c+Δc)+Ⅱ(c+Δc)Ⅱ(c+v+m)=Ⅰ(v+Δv+m/x)+Ⅱ(v+Δv+m/x)②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经济学含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要求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些基本比例关系如果不能保持,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
二、什么叫资本积累?影响资本积累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每小问5分,本题总计10分)答:(1)资本积累①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的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以继续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②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
首先,这是由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贪求是无限的。
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以外,还必须增加资本的数量,以扩大剥削的规模。
这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其次,这是由竞争规律决定的。
在竞争中,大企业在生产、销售和信贷方面比小企业具有优越的条件。
资本家只有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才能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免遭破产的命运。
这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2)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①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一般地说,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越高,剩余价值量也就越大。
资本家除了采用延长劳动时间、加强劳动强度、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方法以外,还用压低工资的方法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以便增加剩余价值,加速资本积累。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价值会下降。
首先,这会使劳动力价值下降,剩余价值率提高;其次,同样数量的资本可以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资本家能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再次,由于商品价值下降,资本家在实物上保持原有的消费甚至增加消费时,却只需在剩余价值中以较少的部分用于自己的消费,从而相应增大积累的数量。
此外,在原有资本进行更新时,由效率更高的生产资料代替旧有的生产资料,也会产生超额剩余价值或相对剩余价值。
③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差额的大小。
所用资本是指投入生产中的全部资本,所费资本是指生产中耗费掉的资本。
投入生产的资本并不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都消耗掉。
例如,机器等劳动资料全部用于生产过程,但它们是逐渐地被消耗的,价值是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产品中去的,这样,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就存在着差额。
这个差额的大小,取决于劳动资料的质量和数量。
在所用资本一定的条件下,劳动资料的质量越好,越经久耐用,所费资本就越少,从而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就越大;劳动资料的数量越多,上述差额的总额则越大。
在生产过程中,随着劳动资料的逐渐消耗,消耗的那部分劳动资料的价值(即所费资本)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而收回。
但由于原有的劳动资料并未全部损耗,仍可在生产中继续使用,因而资本家便可将已收回的那部分劳动资料的价值,作为折旧基金提取出来,并在劳动资料完全更新之前,把这部分收回的折旧基金暂时作为积累基金使用。
因此,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暂时闲置的折旧基金也就越多,从而越有利于资本积累。
④预付资本的多少。
在剥削程度已定的条件下,剩余价值量取决于被剥削的工人人数。
如果预付资本中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不变,则预付资本总量越大,被剥削的工人就越多,剩余价值量也就越大。
三、根据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资本家集团是怎样分割剩余价值的?(10分)答:(1)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①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商品的价值本来是由c+v+m三部分构成,m是由v产生的。
但是,当c和v合在一起独立化为生产成本后,m就表现为商品价值中在生产成本以外的一个增加额,即剩余价值成了资本家所耗费资本的产物。
资本家投入的资本虽然不是全部进入生产成本,但它们作为物质要素全部参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样,剩余价值也就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②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意味着剩余价值被看成了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这样,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之间便有一个比率,这个比率就是利润率。
由此,剩余价值率便转化成了利润率。
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如果p′代表利润率,C代表预付总资本,m代表剩余价值,则利润率的公式可表示为:p′=m/C。
③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那些资本有机构成高和资本周转速度慢,因而利润率较低的部门的资本家,不会甘于这种状况,于是同别的部门的资本家展开争夺有利投资场所的竞争,这就是部门之间的竞争。
竞争的手段是进行资本转移,由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资本有机构成低、资本周转速度快因而利润率高的部门。
竞争的结果是利润率的平均化。
平均利润本质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其形成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④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许多生产部门所得到的利润与本部门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在数量上出现了差别。
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剩余价值,有些部门的利润则低于剩余价值,这样,这些部门的商品在出售时不再与其价值一致,而是以生产成本加上平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出售,即以生产价格出售。
因此,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2)资本家集团分割剩余价值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理论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和整个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
整个资产阶级都参加了社会总剩余价值的瓜分,每个资本家得到多少利润,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取决于全体资本家对全体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剩余价值总量越大,平均利润也越高。
因此,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虽然也有矛盾,但在剥削无产阶级这一根本问题上,他们的利益却是完全一致的。
②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经营商业所获得的利润,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在量上等于平均利润,体现了商业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共同分配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
商业利润的获取是通过价格差额的方法来实现的,即产业资本家按低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按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其中的差额就是商业利润。
③借贷资本家获得利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息是借贷资本家因贷出货币资本而从职能资本家那里获得的报酬。
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也相应地分割成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对借贷资本家出让资本使用权的报酬,采取了利息的形式;另一部分归职能资本家所有,采取了企业利润的形式。
④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资本主义地租是指农业资本家为了取得土地使用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地租的本质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超额利润)。
农业资本家因为租用了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这部分超额利润,便成为地租。
四、如何正确认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分)答:(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