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1.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家和社会所有
的生产资料都由国家和集体所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
经济制度的基础。

2.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家对经济的
总体调节和全局规划是由国家计划机关负责的,计划经济是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

3.集体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一些生产资
料和生产单位由集体所有。

4.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家掌握主导
地位的经济部门和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国有的。

5.外商投资: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外商可以在中
国设立企业,并在中国市场进行生产和销售,但受到法律和
国家规定的限制。

5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5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3.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Private Sector of Economy ) 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 佣劳动关系的私有制经济。从本质上 说,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私营经济的主要功能 是带来竞争创新和增 加就业。
4.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State Capitalism)是指社会 ) 主义国家能够加以限制和规范的资本主 义。现阶段主要有三种形式:中外合资 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 资企业。 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 功能是资金、技术、 管理和信息。
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概念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Realized Form of Ownership)是指一种 ) 所有制形式所采取的经营方 式和组织形式。
2.国有制的实现形式转变
战略调整和资产重组
1989-2001,国有企业户数从10.23万户减少到 1989-2001,国有企业户数从10.23万户减少到 4.68万户。同期,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 4.68万户。同期,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 成工业增加值从3895亿增加到14652亿,实现 成工业增加值从3895亿增加到14652亿,实现 利润从743亿提高到2389亿,平均每户实现税 利润从743亿提高到2389亿,平均每户实现税 金从100万提高到782万,全员劳动生产率从 金从100万提高到782万,全员劳动生产率从 每人每年9115提高到54772元,国有企业固定 每人每年9115提高到54772元,国有企业固定 资产净值由7033亿提高到39588亿。( 资产净值由7033亿提高到39588亿。(人民日 报.2002-12-02) .2002-12-
二、现实社会主义经济 制度的探索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容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容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容摘要:一、引言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涵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1.全民所有制经济2.集体所有制经济3.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3.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关系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1.改革的目的和任务2.改革的主要内容3.改革的成绩与展望六、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趋势1.优化资源配置2.提高经济效益3.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正文:一、引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基石。

它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探索和改革创新,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本文将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制度。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涵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国家统一所有、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的经济形式。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共同所有的经济形式。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经济运行的高效、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导地位;(2)国民经济计划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3)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社会保障制度健全;(5)国家宏观调控有力。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1.全民所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主体,主要包括国家直属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参股企业等。

6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基本经济制度

6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基本经济制度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79年,邓小 年 平第一次提出了 社会主义也可以 搞市场经济; 搞市场经济; 十五大明确提 出要在在社会 主义条件下发 展市场经济; 展市场经济;
十二大报告充分 肯定了“ 肯定了“计划经 济为主, 济为主,市场调 节为辅” 节为辅”; 十四大确定了我国 的经济体制改革目 标是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 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 设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设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针对建国后经济 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 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 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 了积极的探索。 了积极的探索。
改革开放后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恩格斯: 反杜林论》 恩格斯:《反杜林论》: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 府状况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府状况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列宁:《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只有 列宁: 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 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 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 工厂、工具都转归工人阶级所有, 工厂、工具都转归工人阶级所有,才可能消灭一 切剥削。 切剥削。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是 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 公有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公有制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 关键性作用
2.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2.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不是任何一种形式上属于共同所有的企业和 组织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组织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我国的国有经济, 我国的国有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全体社会 成员共同所有、并与较高的社会化生产力相适应 成员共同所有、 的公有制经济。 的公有制经济。 我国公有制经济不局限于全民所有制和集体 所有制两种形式,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 所有制两种形式, 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初二人教版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初二人教版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初二人教版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公有制经济。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从国有经济、农村集体经济、私人经济等方面介绍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一、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有经济主要由国家所有和管理的企业组成,包括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国有企业可以对国家经济进行战略调控,推动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就业机会,承担社会责任等。

另外,国有企业也可以为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保证国家在关键领域的经济安全。

二、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集体经济以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基础,实行统一经营、统一支配和统一分配的制度。

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民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同时也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对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也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私人经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私人经济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私人经济主要指个体户经济和私营企业经济。

私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私人经济可以充分调动个体和私营企业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推动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私人经济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结果之一,通过私人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高效运行。

总之,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一系列的独特特点和优势。

深入了解并熟练掌握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对我们深入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加强对我国经济制度的学习和了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作出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和革命实现的一种经济制度。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定义、特点以及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比较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定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制度。

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工人阶级代表整个社会管理和运用生产资料,通过社会主义计划调控经济活动,实现按劳分配等原则,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1. 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特点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这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对土地、工厂、企业等生产资料实行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并由全体劳动者共同管理。

这种公有制的存在使得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现对经济的全面调控和计划管理。

2.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产的有序进行。

通过制定国家经济计划,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统一协调各个部门的生产活动,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3. 按劳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按劳分配是一种基本的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意味着每个人根据其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贡献程度和个人劳动的数量质量来获得相应的收入和福利。

这种分配方式能够激发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4. 社会主义所有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社会主义所有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

社会主义所有制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同时市场经济也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双重作用使得社会主义经济更加具有活力和韧性。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比较1. 生产资料所有权不同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而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生产资料则主要由私人占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包括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和其他形式的经济成分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这一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框架下,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经济体制,经过多年的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而成。

一、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和主体,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国有经济以国家所有的全民所有制和法人所有制为主体,以中央和地方两级人民政府及其代表机关、行政机关为主要依托,包括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等形式。

集体经济是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的经济组织,包括农村集体经济和城镇集体经济。

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对象,也是国家推动现代化建设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国有经济在战略性、基础性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通过坚持公有制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稳定器和参与者的作用。

二、私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私有制经济是指个体经济和各种形式的私营经济,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股份制企业等。

私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的积极主体。

中国的私有制经济得到了充分发展,为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市场繁荣和社会进步。

在尊重和保护私有制经济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加强了对私有制经济的监管和调控,防止其发展中出现不正当竞争、恶性垄断等现象,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正。

三、其他成分的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包括其他成分的经济,如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

这些经济成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我国经济的开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对这些经济成分也进行了规范和管理,促使其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发展壮大。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内容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内容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内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总和,它以公有制为基础,劳动者成为生产要素的主人,实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原则。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必须要有自己的政治前提——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只能在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后,依靠无产阶级政权的力量建立起来。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它的产生不是以一种私有制形式代替另一种私有制形式,而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是一场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深刻革命。

根据中国国情,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形式和步骤,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其具体途径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通过改造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分为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两个部分。

根据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性质,及其对待无产阶级革命的态度,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办法。

根据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反动本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后,对它采取无偿没收的政策,把它变成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在中国,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两重的革命意义: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消灭了它的买办性和封建性,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消灭垄断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第二,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赎买,采取了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即利用其对国计民生有利的作用,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作用,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第六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六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三、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在我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就进入 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过渡时期。 无产阶级在过渡时期的基本任务,就是 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农业、手工业中的 个体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建 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途径 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 所有制。 2、和平赎买民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 全民所有制。 3,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劳 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讲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建立、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经济 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本章共四节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2、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第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前提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劳动的特点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 接原因。 第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地物 质基础。 总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 分配,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在我国发展生产力重要意义
第一,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 雄厚的物质基础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最终 战胜资本主义制度。 第二,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 主义生产目的,改善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第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在高度物质文明 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总之,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 关键是发展经济。归根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制经济和集体 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 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不同形式,只是公有化范围不同, 不存在高级形式和低级形式之分。 ◆无论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还是混合所有制 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共同构成社会 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必须通过一 定的劳动报酬形式来实现。
目前,在我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 有制企业中的按劳分配形式有:
按劳分配 形式
工资 奖金 津贴
基本形式 辅助形式
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实现形式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具 有不同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某些新特 点: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 产力?
–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
的。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 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是解放生产力,只有解放生产力, 才能发展生产力。

解放生产力有两层含义:
– 一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 二是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社会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
心内容。 在一个社会形态中,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可能是单一 的,而是以一种所有制为主体或占统治地位,同时 并存着其他所有制形式。 其中,居主体或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该社会 经济形态的性质。
公私合营 和平赎买 全行业公私合营 社会主 义性质 的企业
工业: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 商业:委托经销代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2
实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 (1)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成果 (2)生产制度(生产方式)决定分配制度(分配方式)
※ 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是以按资分配为核心的, 按生产要素分配。
5
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依据 (1)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决定了每个社会成员不能在
凭借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参与分配。 (2)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分工依然存在,劳动还是谋生
8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制成分 (1)中外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制经济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2)国内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同国内私营企业合资、合作 个体经济
●劳动者所有生产资料,并直接从事劳动;(个体户) ●从属性质 私营经济 ●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 ●从本质上说,是资本主义性质。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的原因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只有实行公有制才能消灭剥削存在的经济基础 (2)我国实行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
次性决定的。
4
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是为了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条件与保证。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1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涵义
包括国家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国家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在生产关系的性质上都是社会主
义公有制,只是在所有制范围和公有化程度上存在差别。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不属于劳动人民所有,实质上是

初中政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知识总结

初中政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知识总结

初中政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知识总结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知识总结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制度。

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阶段的探索和实践的成果,是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创造和智慧结晶。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分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全民所有制是指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享有的生产资料制度。

全民所有制在国有企业中得到体现,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所有权。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和基础。

集体所有制是劳动群众和劳动者集体所有与经营的生产资料制度。

农民的土地、农田水利设施等属于集体所有制。

此外,还有个体经济与外商投资经济,它们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这些所有制经济在中国的经济制度中共同发展。

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人民民主。

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

人民民主是指人民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和自主权利,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中国的人民民主充分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方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先锋队。

其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同参与,共同参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制度。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制度中,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管理、经济发展、教育文化等具有相当的自治权。

三、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法律体系。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六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教学目的与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中,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基础,正是由于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除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分离的状态,才能摆脱资本家的剥削,获得主人翁的地位,实行按劳分配,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含义;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的原因;按劳分配的客观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难点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3.讲授时间:4学时本章集中讲三个大问题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与按劳分配(一)生产资料公有制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含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或一部分劳动群众在一定范围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新型所有制。

在我国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2.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的途径(1)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具体方法是没收官僚资本,改造民族资本。

(2)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具体方法是引导个体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3.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原因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只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条件和保证。

(二)按劳分配1.按劳分配的含义按劳分配就是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为社会进行劳动,其劳动产品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根据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新民主主义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理论。

毛泽东认为在实行社会主义之前,必须先经过新民主主义这一过渡性的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发生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它的直接起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款。

强烈的爱国主义导致了这场由学生发起进而发展到全国各阶层的抗议运动。

它同时引发了各种新思潮进入中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21年,毛泽东等12 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和全国解放战争(1945-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

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1.统一战线2.武装斗争3.党的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完全胜利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的斗争,而1949年建国初期,当时只是完成了反帝和一部分反封的任务,因为当时中国尚有未解放地区,并且封建土地所有制也并没有完全废除.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时间应该是1956年底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时。

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答案

第六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⒈解释下列概念: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指社会群体(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同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范围内,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进行生产劳动,共同分配所生产的产品,实现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方面的完全平等。

国有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国有制是代表全民所有制的形式。

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之所以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从根本上说,是由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特点以及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的。

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是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一定范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制形式,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作经济:个体生产者或消费者自愿联合起来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经济形式。

按照合作经营的业务范围划分,有信用合作、购买合作、供销合作、运输合作、农业生产合作、手工业生产合作、工业合作和消费合作等。

股份合作制: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

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其内容包括:第一,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劳动,才有权参与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第二,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不是全部社会产品,只是社会总产品中的个人消费品;第三,社会是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计时工资:计时工资是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算劳动报酬的形式。

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按工人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或工作量),以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来计算工资的一种工资形式。

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首先,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在旧中国,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分为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两个部分。

其中,官僚资本依附于帝国主义,并和封建主义相勾结,垄断了旧中国的经济命脉。

它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基础,代表着旧中国最反动、最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定的经济运行形式及经济体制,总是依托一定的所有制结构而存在。

市场经济的不同社会形式,是由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决定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也必然依托一定的所有制结构作为经济运行的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的构成状态,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所有制结构是由生产力的水平和结构决定的。

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应根据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来决定,凡是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能够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所有制形式都应允许其存在和发展。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关键。

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构建,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运行的效率和方向。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如下:1、它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我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化大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力系统中处于基本的和主要的地位,从而为公有制经济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因而,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另一方面,只有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物质基础,保证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保证创造的财富,第一归国家,第二归人民,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四、资源配置:采用一定的调节机制,在不同用途和不同使用者之间分配各种经济资源。

五、经济机制:是直一定的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功能。

六、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基础上形成的整个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七、经济制度:指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反映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建立、维护和发展有利于其政治统治的经济秩序,而确认或创设的各种有关经济问题的规则和措施的总称。

是人类社会历史阶段生产关系的总和。

八、价格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机制。

九、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广义的是指市场经济中微观经济主体的总和以及这些主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狭义的是指参与市场交换的利益主体。

十、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

十一.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一钟管理制度。

十二. 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是又译为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

狭义的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公司内部股东、董事、监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广义的公司治理还包括与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存款人和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关系。

是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十三. 按劳分配:是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十四. 技术效率: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根据各种资源的物质技术联系,建立起符合生产条件性质的经济关系,合理的组织各种生产活动,充分有效的利用资源,实现尽可能多的产出。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ppt.Convertor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ppt.Convertor

第六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教学重点、难点: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③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和实现形式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性质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的必然产物。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当时的基本矛盾发展和激化的必然结果。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P201-203)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2.改善民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3.改善个体经济,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是以PM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特征是PM公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经济特征是实行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

区别于资本主义重要标志之一。

社会主义不仅要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且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则体现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涵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形成的经济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以及各所有制之间的相互关系。

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决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社会的性质。

在起主导作用的所有制形式以外的其他多种所有制在社会所处地位、比重和作用,都要受到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的制约和影响。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条件:①是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这一讲主要介绍和学习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以及这种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主要讲三个问题:
第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第二,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中的所有制方面
第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分配方面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崭新的社会制度: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消灭了剥削的根源;实行按劳分配;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可见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上具有崭新的特征。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客观经济规律决定的。

这个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趋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是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理解)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初期,生产关系还能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开始不相互适应,矛盾逐步加深,资产阶级也做了一些局部调整,如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建立和发展了股份公司制度;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产社会化程度继续提高,生产的集中和资本的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表现出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并且进一步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这也是资产阶级在生产关系内部适当调整的反映。

如出现了“经济计划化”、“推行福利主义”等;通过“资本民主化”“管理民主化”“劳动人道化”等调整了劳资关系。

这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得到了暂时缓和,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并没有触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即生产关系的基础——私有制度,所以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得不到根本解决,只有突破和否定私有制度,建立起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使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得到根本解决。

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不会自行消亡,必须有代表新生产力的阶级在生产关系上进行自觉的革命,革命道路的选择和社会主义实现的过程还要取决于各国的国情等很多因素。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近代中国无法选择资本主义道路,只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2、经过新民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阶段)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即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
4、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
具体途径:第一,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成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第二和平赎买民主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主要通过公私合营;第三,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主要是针对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的改造。

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典型示范、思想教育和国家帮助,引导其走合作化道路,最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对农业: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对个体手工业: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三)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
1、经历了长期探索,邓小平的概括:略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本质中的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
3、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只有说清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才能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构成社会主义本质的一项内容。

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本质中的消灭。

消灭。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5、两个消灭和一个共同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6、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的本质要求。

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的所有制方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1、公有制的含义;即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

2、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者共同占有和
支配。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为什么必须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1)公有制才能决定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占有方面是平等的;才可
能是这种平等前提下的互助互利合作劳动关系;
(2)公有制才能实现个社会产品共同占有,个人消费品实现按劳分
配。

(二)公有制形式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不一样
公有制形式解决的是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社会主义公有制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者在全社会范围内运用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进行生产。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解决的是如何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的问题。

(三)我国现阶段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即国有制),集体所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有不同的解释甚至分歧。

(四)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1、我国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有制的形式,即国家代表全民所有。

2、采取国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由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特点以及
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的。

第一,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决定的,一方面,因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建立起来的。

社会化的生产体系要求存在一个实施宏观管理的中心,以保证社会化大生产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需要由一个能代表全体劳动者的机构来行使所有权,这个社会机构在现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国家。

试讨论:全民所有制能否理解为每个劳动者单独占有一份生产资料?
第二,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是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利益的代表,所以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掌握了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才能正真为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利益服务。

国有制是全民所有制的形式,不是实现形式,所有不意味着由国家机构直接占有和支配、使用生产资料,不意味着由国家直接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

所以全民所有制可以采取很多实现形式。

如股份制。

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发展股份制的意义。

教材123
(五)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1、集体所有制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一定范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
所有制度形式。

2、农业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农业集体所有制经济采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这是农业集体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也是
我国现阶段农村的一项最基本的经济制度。

城镇集体所有制中一部分是经过20世纪50年代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建立起来的,一部分是劳动者集资和组织街道闲散劳动力兴办的。

3、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和城镇出现合作经济和合作经济组织。

在各种合作经济中,大部分是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的股份合作经济。

在农村中存在和发展起来的合作经济,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实行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农村经济中专业分工和协作的产物。

合作经济的出现带动了合作组织的出现。

城镇中的合作经济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城镇还有一部分股份合作制企业是小型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的产物,通过职工持股的方式转变为股份合作制企业。

股份合作制的特点:教材124
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分配方面: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在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
(二)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区别还存在,使劳动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差异。

社会主义要承认这种差别。

(二)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三)按劳分配的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必须劳动才有权参与分配;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是社会产品做了一定社会必需扣除以后的部分;
以劳动作为分配的尺度。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如何理解形式上的平等和事实上的不平等?如何实施按劳分配的量化原则?
(四)按劳分配的形式问题
基本形式是工资。

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采取了计时职务等级工资、计时技术等级工资、计时岗位工资制等。

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补充形式是奖金和津贴等。

(五)现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
1、采取商品、货币形式。

不是马克思设想的劳动券,而是介入商品和货币。

在有商品和货币存在的经济形态中,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不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需要通过商交换,才能得到社会承认,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按劳分配在市场机制中完成的。

2、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到价格、货币价值以及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制约。

3、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
的。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必然与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

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在全社会范围还难以实现。

(六)按劳分配是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