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 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必修4 人物列传

合集下载

2011高考语文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新人教必修4)

2011高考语文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新人教必修4)

必修四[教材篇目]——《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考点知识巩固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 指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廉颇蔺相如列传》(1)臣愿奉璧往使通:,(2)召有司案图通:,(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4)拜送书于庭通:,(5)可予不通:,“否”不给“捧”双手捧着“按”审察、查看“熟”仔细“廷”朝廷《苏武传》(6)信义安所见乎通:,(7)不顾恩义,畔主背亲通:,(8)与旃毛并咽之通:,(9)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通:,(10)空自苦亡人之地通:,(11)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通:,通:,通:, (12)前以降及物故通:, “现”表现“叛”背叛“毡”毛织的毡毯“弆”收藏“无”没有“沾”沾湿“襟”衣襟“诀”辞别“已”已经《张衡传》(13)员径八尺通:,(14)形似酒尊通:,(15)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通:,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廉颇蔺相如列传》(1)窃计欲亡走燕:(2)使人遗赵王书:(3)曲在于赵:(4)均之二策:“圆”圆周“樽”酒器“擒”擒拿、捕捉私下送给理亏权衡、比较(5)臣请完璧归赵:(6)相如奉璧奏秦王:(7)礼节甚倨:(8)不如因而厚遇之:(9)左右欲刃相如:(10)秦王不怿:(11)位在廉颇之右:(1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把和氏璧完好无缺地送回赵国。

捧着傲慢招待、款待身边的侍从高兴、喜悦上誓同生死的朋友《苏武传》(13)武帝嘉其义:(14)因厚贿单于:(15)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16)武复穷厄:(17)独有女弟二人:赞许赠送礼物暗中陷于困境妹妹《张衡传》(18)游于三辅:(19)遂通五经:(20)公车特征拜郎中:(21)再迁为太史令:(22)又多豪右:(23)视事三年:(24)上书乞骸骨:游学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汉代官署名升官豪族大户官员到职工作大臣年老请求辞职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廉颇蔺相如列传》(1)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今义: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 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 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第二节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从高考来看,对思想内容的考查就是对诗歌的情感考查,至于观点态度,时有考查,但不是太多。

诗歌总是要表达一定情感的,所以古诗鉴赏总是难以避免考查情感,因此,此考点是考查频率最高的考点。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情感有以下几个方面:1.思念离愁与寂寞孤独型。

此类情感最为常见的。

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聚;并且通信不便,难以沟通与交流。

所以诗词中的思念离愁与寂寞孤独是一个普遍的话题。

2.愤世嫉俗与怀才不遇型。

对统治者不满,抱怨无人赏识,个人事业与理想无法实现。

南宋的辛弃疾写的不少词都是这一类。

5.自得其乐与惜春悲秋型。

一些古代诗人不去关注社会与国家,而只是把情感停留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当然他们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在官场打击或备受挫折后的无奈选择。

寄情山水、登高览胜、归隐田园、惜春伤秋等等。

2009年全国大多数高考试题都专门设题考查。

常见设问方式有:1.诗中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3.这两首诗中的情感有何不同?4.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怎样作答诗歌或其中的某一句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春日□(南宋)吴锡畴①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抓字眼。

如“韶光匆匆”“落花风”可暗示出惜春之情。

“无赋招魂”“且排”都暗示了诗人的忧虑。

②明写法。

律诗的上下四句之间,以及词的上下阕之间,一般都是上为铺垫,下为真正的中心所在。

问题上段一般是写眼前之景,下段写心中之情。

所以下阕往往是针对国家命运、个人前途所抒发的情感。

③看注解。

本题中的注解①就明显暗示出本诗是对国运衰微的感叹。

【答案】“幽情”在本诗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伤春之情。

语文:2011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

语文:2011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一、教学目标1。

第二轮文言文复习以翻译为切入口。

2。

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二、教学重点难点1。

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

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三、教学课时:7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的:1、掌握翻译的一般目标及翻译的基本方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2、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在翻译中碰到的困惑和不足一、复习巩固(请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举天下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5、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二、了解有关文言文翻译的常识1、标准简言之三个字: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

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直译的方法—-“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①对――对译。

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②换――替换。

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不用或不常用,或词义已经转移。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里的词去替换原文里的词。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卑鄙”一词古今汉语都常用,但词义已转移,所以译文用“地位低微、见识浅陋”来替换它。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 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必修5 抒情古文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 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必修5 抒情古文

必修5 第二单元 (抒情古文)一、古字通假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____”通“____”,________2.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____”通“____”,________ 3.曷不委心任去留“____”通“____”,________ 4.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通“____”,________5.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____”通“____”,________6.北冥有鱼“____”通“____”,________ 7.而后乃今培风“____”通“____”,________8.小知不及大知“____”通“____”,________9.此小大之辩也“____”通“____”,________10.而征一国“____”通“____”,________11.旬有五日而后反“____”通“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12.御六气之辩“____”通“____”,________13.常在床蓐“____”通“____”,________14.零丁孤苦“____”通“____”,________15.臣以险衅,夙遭闵凶“____”通“____”,_____【自我校对】 1.衡横与“竖”相对 2.景影影子3.曷何为什么 4.销消消散 5.机几预兆6.冥溟大海7.培凭凭借8.知智智慧9.辩辨区别10.而耐能11.有又还多;反返回来12.辩变变化13.蓐褥草垫子,草席14.零丁伶仃孤独的样子15.闵悯指可忧患的事二、古今异义1.幼稚..盈室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见识少,没经验。

2.悦亲戚..之情话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4.千里逢迎..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说话做事故意别人。

5.四美..具,二难并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心灵美、语言行为美、环境美。

高考语文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 必修5【精品】

高考语文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 必修5【精品】

必修五[教材篇目]《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考点知识巩固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归去来兮辞并序》(1)乃瞻衡宇通:,(2)曷不委心任去留通:,“横”“何”横木,横木为门为什么《滕王阁序》(3)所赖君子见机通:,(4)俨骖马非于上路通:,(5)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通:,《逍遥游》(6)北冥有鱼通:,(7)小知不及大知通:,(8)小大之辩通:,(9)御六气之辩通:,(10)而征一国者通:,“几”“严”“消”预兆整齐的样子消散“溟”“智”“辨”“变”“耐”海智识、智慧分别变化能·《陈情表》(11)夙遭闵凶通:,(12)零丁孤苦通:,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归去来兮辞并序》(1)生生所资,未见其术:(2)会有四方之事:(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4)三径就荒:(5)知来者之可追:(6)聊乘化以归尽:孤独的样子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凭借恰逢不久接近补救姑且“悯”“伶仃”《滕王阁序》(7)识盈虚之有数:(8)气凌彭泽之樽:(9)时维九月,序属三秋:(10)时运不齐,命途多舛:《逍遥游》(1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2)野马也,尘埃也:(13)未数数然也:《陈情表》(14)行年四岁,舅夺母志:(1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定数超过时序(春夏秋冬)有蹉跎,有坎坷旋风游动的雾气拼命追求的样子改变授予官职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逍遥游》(1)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

(2)腹犹果然古义: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3)之二虫又何知古义:今义:虫子。

虽然这样。

很饱的样子。

古代泛称动物。

《陈情表》(4)九岁不行古义: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表示否定。

(5)至于①成立②①古义: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②古义:今义:指(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理论、意见)有根据。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必修2-记游古文-14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必修2-记游古文-14

必修2 第三单元(记游古文) 篇目通览复习导航《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本单元文本均为古代山水游记名篇。

复习时除了梳理文中重点字词句式等知识外,要注意体会写景、记事中倾注的个人感慨和志趣。

近几年记游类文言文开始进入高考并有增加的趋势。

篇目通览复习导航《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以2009年为例,安徽卷、浙江卷就考了这类文章;就知识点而言,2009年安徽卷、天津卷考查了《游褒禅山记》的字词,浙江卷考查了《赤壁赋》的文言基础知识,2009年湖北卷、江苏卷、福建卷考查了《赤壁赋》的默写。

或取诸怀抱..俯察品类..之盛一、古字通假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____”通“____”,________2.趣舍万殊“____”通“____”,________3.举酒属客“____”通“____”,________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____”通“____”,______5.长乐王回深父“____”通“____”,________【自我校对】 1.悟 晤 面对面 2.趣 趋 往,取 3.属 嘱 劝 4.冯 凭 乘 5.父 甫 古对男子的美称二、古今异义1.列坐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次第较后;第二;次要的地位。

2.古义:____________;今义:物品的种类。

3.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怀里抱着。

4.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文雅。

5.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低头抬头。

其次..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6.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貌美的女子。

7.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失意的样子。

8.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9.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望美人..兮天一方 凌万顷之茫然..徘徊于斗牛..之间于是..余有叹焉10.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副词,十分、极。

高中语文必修1-5册文言文课文复习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1-5册文言文课文复习学案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一、通假字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2、虽有.槁暴.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非异也二、词类活用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6、用心一.也三、古今异义1.故木受绳.则直古义:;今义:泛指所有绳索。

2.金.就砺则利古义:;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今义:。

4.君子..曰:古义:;今义:。

5.蚓无爪牙..之利古义:;今义:帮凶、走狗。

6.用心..一也古义:;今义: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今义:。

四、特殊方式。

(1)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固定用法。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輮以为轮六、一词多义。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必修3论说古文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必修3论说古文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必修 3第三单元( 论说古文 )篇目通览复习导航《寡人之于国也》本单元文本为古代谈论性散文。

近几年已有先秦、《劝学》诸子、唐宋八大家、明清散文小说,甚至一些杂家作品《过秦论》入围。

这四篇课文中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和句式也是《师说》历年高考的要点。

篇目通览复习导航《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2009 年四川卷考到《师说》的字词,山东卷考到《劝学》的字词,安徽卷考到《劝学》和《寡人之于国也》的字词,2009 年全国卷Ⅱ、四川卷、重庆卷、山东卷、安徽卷、天津卷、江苏卷 7 套试卷观察了《劝学》的默写,其余三篇也有不一样省份观察,一定坚固掌握。

一、古字通假找出并解说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__”通“ ___”, __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____”通“ ____”, ____3.无失其时“ ____”通“ ____”, ________ 6.君子生非异4也.以“为____轮”“通“””,________通“____”,________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通“ ____”, ____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7.合从缔交“ ____”通“ ____”, ________8.倔起阡陌之中“ ____”通“ ____”, ________9.赢粮而景从“ ____ ”通“ ____”, ________10.孝公既没“ ____”通“ ____ ”, ________1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通“ ___”, ___12.或师焉,或不焉“____”通“ ____”, _____【自我校正】 1.颁斑花白 2.涂途道路 3.无毋不要 4.车柔煣用火熨木使曲折 5.知智智慧 6.生性资质,天赋7.从纵纵向8.倔崛突出9.景影影子 10.没殁死11.受授教授12.不否不从师学习二、古今异义1.养生丧死无憾..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养护身体。

2011高考语文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新人教必修3)

2011高考语文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新人教必修3)

必修三[教材篇目]——《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考点知识巩固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寡人之于国也》(1)直不百步耳通: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4)涂有饿莩通:,(5)以为轮通:,“只”“毋”不要“斑”头发花“途”道路“煣”使弯曲只是、不过(6)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通:,通:,《劝学》(7)知明而行无过矣通:,(8)君子生非异也通:,《过秦论》(9)合从缔交通:,(10)倔起阡陌之中通:,(11)赢粮而景从通:,“又”再“曝”晒“智”智慧“性”资质、禀赋“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崛”兴起“影”影子·《师说》(1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13)或师焉,或不焉通:,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寡人之于国也》(1)河内凶:(2)不违农时:(3)数罟不入洿池:(4)涂有饿莩:(5)非我也,岁也:(6)谨庠序之教:(7)申之以孝悌之义:“授”传授,教授“否”不,没有荒年,谷物收成不好耽误细密的网;池塘饿死的人年成尊敬父母,敬爱兄长学校《劝学》(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9)金就砺则利:(10)不积跬步:《过秦论》(1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12)氓隶之人:(13)然秦以区区之地:验、检查;省察磨刀石古代半步。

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下层人民狭小《师说》(14)句读之不知:(15)君子不齿: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即断句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寡人之于国也》(1)寡人之于国也古义:今义:形影孤单之人。

(2)河内凶古义:今义:泛指河流。

(3)弃甲曳兵而走古义:今义:一般行走。

古代君主的自称。

黄河。

逃跑。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义:今义:保养身体。

《劝学》(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今义:知识、学识渊博。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_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必修2_古诗词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_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必修2_古诗词
必修 2 第二单元 篇目通览 篇目通览 《诗经 · 氓》 复习导航
(古体诗)
本部分文本为古典诗歌,是高考必考内容。 《考试大 纲》 对 “古诗鉴赏 ”这一考点的要求是: ①鉴赏诗歌的
《离骚》 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 《孔雀东南飞并序》 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考查唐宋诗和宋词,明清诗 《涉江采芙蓉》 歌也占了一定的比例,2007 年北京卷还考查了《诗 《短歌行》 经》中的《周南 · 芣莒》 。考查范围进一步扩大,体裁 《归园田居 (其一 )》 也日益丰富。
4.氓 之蚩蚩 . 古义: ____________; 今义: 流氓, 读 má nɡ。 5.泣涕 涟涟 .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鼻涕。 6.自可断来信 ..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寄来的信。 7.偭规矩而改错 ..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改正错误。
12.宁溘死以流亡 兮 ..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 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13.长余佩之陆离 ..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14.便利 此月内 ..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方便。 15.叶叶相交通 ..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多指运输事业。
4.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____”通 “____”, ________ 5.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____”通 “____”, ________ 6.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____”通 “____”, ________ 7.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____”通 “____”, ________ 8.偭规矩而改错“____”通 “____”, ____ 9.忳郁邑余侘傺兮 “____”通 “____”, ____ 10.进不入以离尤兮“____”通 “____”, ________ 11.府吏见丁宁 “____”通 “____”, ____ 12.合葬华山傍 “____”通 “____”, ________ 13.何方圜之能周兮“____”通 “____”, ________ 14.岁亦莫止 “____”通 “____”, ________ 15.芳菲菲其弥章 “____”通 “____”, ________ 16.匪来贸丝 “____”通 “____”, ________ 【自我校对】 1.于 吁 感叹词;无 毋 不要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 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古代诗歌形象、语言与表达技巧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 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古代诗歌形象、语言与表达技巧

第一节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与表达技巧一、形象概括地讲,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人物形象既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是诗中所描写的主人公。

常见的有:1.忧国忧民、青衫泪湿的形象。

2.戍守边陲、建功立业的形象。

3.豪放洒脱、怀才不遇的形象。

4.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

5.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6.独守闺房、心怀凄婉的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松竹梅菊等自然景物;事物形象指人们在生活中使用或常见的东西,如琴、画等。

有时,二者也可笼统地说成是自然形象。

我们常说的意象也就是体现了诗人情感的自然形象,人物形象虽然也属于意象,但在古诗中最常用的还是这些自然类的意象。

常见的有:3.表现手法。

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忆王孙·春词□李重元萋萋芳草忆王孙①,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①王孙:本指贵族公子,此处指主人公的丈夫。

怎样分析诗词中的自然形象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解析】①用名词性短语概括。

如果问有哪些意象,从诗中提炼概括即可,一般应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如本题中的“萋萋芳草”等。

如不好组织,也可用主谓或动宾短语。

②用形容词性短语概括。

有的时候问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实际上就是让考生找出其定语,而定语主要是由形容词性短语来充当。

如“诗中描绘了高洁、孤傲的梅花形象”。

如问到自然性意象的作用,一般可从烘托人物心情,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主旨,渲染氛围等角度来作答。

【答案】作者精心选取了萋萋芳草、青青杨柳、悲啼杜宇、雨打梨花等四种意象。

这些意象的组合营造出暮春时节令人伤感的氛围。

分析人物的形象,从本质上讲还是分析人物的情感、志向、追求等。

解答时首先从相关诗句中确定诗人或主人公的心情基调,然后结合注解、题目、时代背景、相关诗句来确定忧愁或快乐的原因。

高考语文总复习 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 史传古文15全部学案 必修1

高考语文总复习 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 史传古文15全部学案 必修1

☆第一编教材梳理巩固☆——古诗文回眸必修1 第二单元(史传古文)一、古字通假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____”通“____”,_____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____”通“____”,_____3.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通“____”,________4.失其所与,不知“____”通“____”,________5.往而不反者“____”通“____”,________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____”通“____”,____7.秦王还柱而走“____”通“____”,________8.卒起不意,尽失其度“____”通“____”,____9.距关,毋内诸侯“____”通“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10.张良出,要项伯“____”通“____”,_____1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通“___”,_____1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通“____”13.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通“____”,______14.燕王拜送于庭“____”通“____”,_____1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____”通“____”,_____16.因击沛公于坐“____”通“____”,_____【自我校对】 1.已矣了 2.共供供给 3.说悦高兴 4.知智明智 5.反返 6.振震震颤,惧怕7.还环绕8.卒猝突然9.距拒把守;内纳接纳10.要邀邀请11.倍背违反,忘记12.蚤早尽早13.郤隙隔阂,嫌怨14.庭廷朝堂15.不否否则16.坐座座二、古今异义1.敢以烦执事..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必修4人物列传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必修4人物列传

必修 4 第四单元(人物列传) 篇目通览复习导航《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本单元文本是人物传记,为高考必考内容。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文言字词历年来都有考查,有的年份(如2006年)多达7个省份考查,2009年也有四川卷、安徽卷、天津卷考到。

名句默写也多出此文。

另外两篇也有时考到,不可放弃。

此单元文本对阅读高考人物传记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应认真复习掌握。

一、古字通假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____”通“____”,____2.拜送书于庭“____”通“____”,________3.召有司案图“____”通“____”,____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____”通“____”,____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____”通“____”,____6.畔主背亲“____”通“____”,____7.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____”通“____”,____8.空自苦亡人之地“____”通“____”,________9.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____”通“____”,____10.信义所见乎“____”通“____”,________11.请毕今日之“____”通“____”,________12.因泣下霑衿“____”通“____”,________13.与武决去“____”通“____”,________14.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____”通“____”,________15.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____”通“____”,________16.傍行八道,施关发机“____”通“____”,________17.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____”通“____”,______【自我校对】 1.不否表否定 2.庭廷朝廷 3.案按察看,审察 4.缪穆姓 5.孰熟仔细6.畔叛背叛7.去弆读jǔ,收藏8.亡无没有9.亡无没有10.见现出现11. 欢欢聚12.霑沾沾湿;衿襟衣襟13.决诀辞别14.员圆圆周15.尊樽古代盛酒的器皿16.傍旁外面17.禽擒捉二、古今异义1.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古义:____________;今义:①方位词,左和右两面;②支配,操纵。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 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分析综合与语句翻译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 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分析综合与语句翻译

第二节分析综合与语句翻译文言文的分析综合从试卷上的题目来说,通常表现为最后两题:一是“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一组是”;二是“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前者是筛选文中信息的试题,后者包含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文言语句翻译是文言文复习中最重要的部分,从2009年看,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题,除北京卷外均就此设题考查,而且分值最高可达10分,一般也在6分以上。

翻译时需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

所谓“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保持原文风格。

“达”,就是文句要通顺,表达要准确。

“雅”,就是文字简明、优美。

中学生在翻译文言文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此外,文言句式虽然不直接考查,但在翻译文言语句时,如不懂句式的相关知识,也会影响到翻译的正误,因此,在下面的知识讲解中,也会对句式知识作以介绍。

一、命题原则从考试说明的角度而言,文言文的分析综合包括以下内容:(一)“筛选文中的信息”,是指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出符合指令的信息。

它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理解的程度。

文言文的分析综合历年高考试题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是:①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②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③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才智的信息;④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要求学生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

这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综合能力。

考查的内容有:①某个论点的依据;②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③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发展所导致的结果;④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

(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的最高层级,它是前面各项内容的综合体现,只有准确把握了语句含义,对文章的有关信息进行辨别和筛选后,才能对文章的基本倾向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归纳概括和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 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必修3 论说古文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 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必修3 论说古文

必修3 第三单元 (论说古文)一、古字通假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__”通“___”,__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____”通“____”,____3.无失其时“____”通“____”,________4.以为轮“____”通“____”,________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通“____”,____6.君子生非异也“____”通“____”,________7.合从缔交“____”通“____”,________8.倔起阡陌之中“____”通“____”,________9.赢粮而景从“____”通“____”,________10.孝公既没“____”通“____”,________1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通“___”,___12.或师焉,或不焉“____”通“____”,_____【自我校对】 1.颁斑花白 2.涂途道路 3.无毋不要 4.车柔煣用火熨木使弯曲 5.知智智慧 6.生性资质,禀赋7.从纵纵向8.倔崛突出9.景影影子10.没殁死11.受授传授12.不否不从师学习二、古今异义1.养生..丧死无憾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保养身体。

2.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读书用功或对肯动脑。

3.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泛指学术上有4.小学..而大遗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指对儿童、少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把希望、感情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6.蚓无爪牙..之利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比喻坏人的党7.以为..桂林、象郡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认为8.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山东9.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10.吾从而..师之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合成一个表目的或结果。

高考语文总复习 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 抒情古文全部学案 必修5

高考语文总复习 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 抒情古文全部学案 必修5

必修5 第二单元(抒情古文)一、古字通假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____”通“____”,________2.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____”通“____”,________3.曷不委心任去留“____”通“____”,________4.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通“____”,________5.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____”通“____”,________6.北冥有鱼“____”通“____”,________7.而后乃今培风“____”通“____”,________8.小知不及大知“____”通“____”,________9.此小大之辩也“____”通“____”,________10.而征一国“____”通“____”,________11.旬有五日而后反“____”通“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12.御六气之辩“____”通“____”,________13.常在床蓐“____”通“____”,________14.零丁孤苦“____”通“____”,________15.臣以险衅,夙遭闵凶“____”通“____”,_____【自我校对】 1.衡横与“竖”相对 2.景影影子 3.曷何为什么 4.销消消散 5.机几预兆 6.冥溟大海7.培凭凭借8.知智智慧9.辩辨区别10.而耐能11.有又还多;反返回来12.辩变变化13.蓐褥草垫子,草席14.零丁伶仃孤独的样子15.闵悯指可忧患的事二、古今异义1.幼稚..盈室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见识少,没经验。

2.悦亲戚..之情话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3.尝从人事..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4.千里逢迎..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 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必修4 宋词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 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必修4 宋词

必修4 第二单元(宋词)一、古字通假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早生华发“____”通“____”,________2.一尊还酹江月“____”通“____”,________3.玉枕纱厨“____”通“____”,________【自我校对】 1.华花花白 2.尊樽酒杯 3.厨橱纱二、古今异义1.便纵有千种风情..古义:____________;今义:①情怀,意趣;②色情;③风土人情。

2.大江..东去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大的河流。

3.千古风流..人物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①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③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④轻浮放荡。

4.回首向来..萧瑟处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从来,一向。

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次序,一个挨一个地。

【自我校对】 1.指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深情 2.长江 3.杰出的 4.刚才 5.光景,状 三、一词多义 (一)实词1.堪⎩⎨⎧①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②休说鲈鱼堪.脍2.发⎩⎪⎨⎪⎧①兰舟催发. ②早生华发. ③东窗事发.【自我校对】 1.①经受住,忍受 ②能够,可以 2.①出发 ②头发(fà) ③暴露,显(二)虚词1.更⎩⎪⎨⎪⎧①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②更.与何人说 ③少不更.事2.可⎩⎪⎨⎪⎧①可.惜流年 ②可.堪回首 ③饭菜可.口【自我校对】 1.①又,再 ②又,却 ③经历 2.①值得 ②怎么不,加强否定语气 ③适四、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①异日图.将好景____________②嬉嬉钓叟莲.娃____________③都门帐.饮无绪____________④竹杖芒鞋轻胜马.____________⑤遥岑远目.____________⑥金戈铁马....____________⑦尚能饭.否____________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________(2)①大江东.去____________②樯橹灰.飞烟.灭____________③赢得仓皇北.顾____________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________ 2.动词的活用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________ 3.形容词活用①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②乱石穿空.____________③回首向来萧瑟..处____________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________【自我校对】 1.(1)①画②采莲③设帐④骑马⑤看⑥操金戈跨铁马⑦吃饭小结:名词用作动词(2)①向东②像灰一样;像烟一样③向北小结:名词作状语 2.为……而伤感小结:动词的为动用法 3.①多情的人②天空③风雨的声音小结:形容词用作名五、文言句式写出句式特点及标志。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必修3唐诗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特级教师指导复习文言文(必修1--必修5)全部学案:必修3唐诗

必修3 第二单元(唐诗) 篇目通览复习导航《蜀道难》《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道(其三)》《登高》《琵琶行并序》《锦瑟》《马嵬(其二)》本部分文本是唐代诗歌。

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也是高考名句名篇出题的重点单元。

2009年全国卷Ⅰ、广东卷、湖北卷都考查了《蜀道难》中的名句,辽宁卷考查了《琵琶行》中的句名,山东卷、安徽卷、江苏卷考查了《锦瑟》中的句子,篇目通览复习导航《蜀道难》《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道(其三)》《登高》《琵琶行并序》《锦瑟》《马嵬(其二)》所以复习时要过背诵、默写这一关。

总之,复习这一部分要从诗歌鉴赏、名句默写、梳理文言基础知识、积累作文素材等方面备考。

一定要抓知识点的落实。

一、古字通假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____”通“____”,________2.家在虾蟆陵下住“____”通“____”,________3.曲终收拨当心画“____”通“____”,________【自我校对】 1.匪非不是 2.虾蛤蛤蟆 3.画划划一二、古今异义1.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连词,表承接。

2.百年..多病独登台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一百年的时间。

3.明年..秋,送客湓浦口5.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较长的句子。

6.似诉平生不得志..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志愿实现,多指足名利的欲望。

7.铁骑突出..刀枪鸣8.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使紊乱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9.秋月春风等闲度..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寻常,平10.弟走从军阿姨..死11.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指色彩12.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兄弟排一的为老大。

13.去来江口守空船14.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朝前【自我校对】 1.这以后 2.晚年 3.第二年 4.于是作 5.指七言诗 6.称心如意7.突然爆发出8.整理9.随随便便10.指妹妹11.脸色12.年龄大13.走了以后14.副词,刚才15.为什三、一词多义(一)实词1.度①猿猱欲度.愁攀援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③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④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2.尔①尔.来四万八千岁②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③无他,但手熟尔.3.是①是.夕始觉有迁谪意②自言本是.京城女③觉今是.而昨非④是又在六国下矣4.尚①黄鹤之飞尚.不得过②宫中尚.促织之戏③而无骄尚.之情④尚.贤使能5.去①连峰去.天不盈尺②欲呼张良与俱去.③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④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⑥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⑦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6.危①危.乎高哉②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③危.如累卵④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⑤君擅楚国之势,而无以自结于王,①独留青冢向.黄昏②回车叱牛牵向.北8.徒①海外徒.闻更九州②班白者多徒.行③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④孔门之徒.9.及①蚕丛及.鱼凫②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③方急时,不及.招下兵④怀王悔,追张仪,不及.⑤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⑥一人飞升,仙及.鸡犬⑦其贤不及.孔子10.坐①因击沛公于坐.②项王、项伯东向坐.③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④以手抚膺坐.长叹⑤王曰:“何坐.?”曰:“坐盗。

2011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2011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2011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以虚词,实词翻译为切入口,落实文言文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3.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设想】1.依据辽宁省考纲对文言文的要求着重落实18个虚词和120个实词的意思,4种文言句式的运用,常见的通假字的运用。

2.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一轮复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3.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4.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学时数】2周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高考对文言文的要求及主要题型教学重点:1、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高考文言文的几种题型2、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在翻译中碰到的困惑和不足一、导入:这节课我们进入高考文言文阅读古文翻译专题的复习。

文言文是对学生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考查。

近几年来,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分值基本保持不变,共计15分,设两至三题选择题,每题3分;设一道翻译题,每题两到三句,此题为9分。

那么针对于这些题型,怎么做好复习呢?二、考纲阐释: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能力层次均为B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4 第四单元(人物列传)一、古字通假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____”通“____”,____2.拜送书于庭“____”通“____”,________3.召有司案图“____”通“____”,____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____”通“____”,____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____”通“____”,____6.畔主背亲“____”通“____”,____7.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____”通“____”,____8.空自苦亡人之地“____”通“____”,________9.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____”通“____”,____10.信义所见乎“____”通“____”,________11.请毕今日之“____”通“____”,________12.因泣下霑衿“____”通“____”,________13.与武决去“____”通“____”,________14.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____”通“____”,________15.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____”通“____”,________16.傍行八道,施关发机“____”通“____”,________17.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____”通“____”,______【自我校对】 1.不否表否定 2.庭廷朝廷 3.案按察看,审察 4.缪穆姓 5.孰熟仔细6.畔叛背叛7.去弆读jǔ,收藏8.亡无没有9.亡无没有10.见现出现11. 欢欢聚12.霑沾沾湿;衿襟衣襟13.决诀辞别14.员圆圆周15.尊樽古代盛酒的器皿16.傍旁外面17.禽擒捉二、古今异义1.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古义:____________;今义:①方位词,左和右两面;②支配,操纵。

2.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____________;今义:①上级对下级或长辈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____________;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明年..复攻赵:____________;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____________;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7.臣所以..②而事君者..①去亲戚①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8.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岳父。

9.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11.太夫人已不幸..古义:____________;今义:除特指死亡外,灾祸,也作形容词,意为不幸运。

1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事业上的成绩;完13.卧起操持..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料理、筹划。

15.举孝廉不行..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16.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点的征象、标志等。

17.覆盖周密..无际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周到而细密。

18.振声激扬..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激动或激励使振作19.寻其方面..古义:____________;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自我校对】 1.侍从 2.指给……看 3.遵守约定 4.(事件发生的)第二年 5.走上前去进献 6.扬言7.……的原因;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兄弟8.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9.一般财物10.年龄11.文中指去世12.栽培,提拔13.拿着14.结交15.不去(应荐)16.特地征召17.四周严密18.激越、传扬,此处指清脆响亮19.方向20.官吏初到三、一词多义⎧ (一)实词1.幸⎩⎪⎪⎪⎨⎪⎪⎪①今仆不幸.,早失父母 ②大王亦幸.赦臣 ③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④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⑤缦立远视,而望幸.焉2.徒⎩⎪⎪⎨⎪⎪⎧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③徒.以吾两人在也3.引⎩⎪⎪⎪⎪⎨⎪⎪⎪⎪⎧①引.而不发 ②欲引.相如去 ③引.赵使者蔺相如 ④相如引.车避匿 ⑤恭疏短引.⑥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4.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 ⑤人皆得以隶使之5.负⎩⎪⎪⎪⎪⎨⎪⎪⎪⎪⎧①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④相如度……决负.约不偿城 ⑤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⑦苍山负.雪,明烛天南⑧如释重负.6.得⎩⎪⎪⎪⎨⎪⎪⎪⎧①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②卖炭得.钱何所营 ③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④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⑤未得.与项羽相见 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7.知⎩⎪⎪⎪⎨⎪⎪⎪⎧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②子产将知.政矣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8.复⎩⎪⎪⎪⎨⎪⎪⎪⎧①愿勿复.再言②红罗复.斗帐 ③便复.在旦夕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10.精⎩⎪⎪⎨⎪⎪⎧①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②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③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⑤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①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自我校对】 1.①幸运 ②侥幸、幸亏、幸而 ③亲近,宠爱 ④侥幸、幸亏、幸而 ⑤皇帝到某处,得到宠幸 ⑥希望 2.①同伙,一类人 ②徒然,白白地 ③只,不过 ④只,只不过 ⑤门人、弟子 3.①拉弓 ②拉 ③延请 ④牵,拉,引申为掉转 ⑤序 ⑥后退、退却 ⑦连接 4.①派遣 ②出使 ③让 ④使臣 ⑤使唤 ⑥假使 5.①托起,承载 ②使……承担 ③倚仗④违背 ⑤失败 ⑥辜负,对不起 ⑦覆盖 ⑧负担 ⑨背着 6.①获得,此指收获 ②得到 ③能,能够 ④心得,收获 ⑤能够 ⑥应该 ⑦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⑧合适 7.①懂,知道 ②执掌 ③同“智”④了解 ⑤了解 ⑥知识8.①副词,又,再 ②形容词,双层的,夹层的 ③动词,回答,答复 ④恢复 ⑤再,又,更 ⑥回答 9.①调升官职 ②改变 ③贬谪,放逐 ④迁移 10.①纯 ②精心 ③精华 ④精锐 ⑤精通 11.①右边,与“左”相对 ②秦汉以前以右为尊,因而指较高的地位,引申为上 ③古称世家大族为“右族 (二)虚词1.与⎩⎪⎪⎪⎨⎪⎪⎪⎧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②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③不与.秦塞通人烟 ④则与.一生彘肩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2.为⎩⎪⎪⎪⎪⎨⎪⎪⎪⎪⎧①兄弟并为.郎 ②汝为.人臣子 ③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④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 ⑤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⑥窃为.大王不取也 ⑦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⑧何以汝为.见 ⑨为.仲卿母所遣 ⑩为.武置酒设乐3.以⎩⎪⎪⎪⎨⎪⎪⎪⎧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②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③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④匈奴以.为神 ⑤赐钱二百万以.葬 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⑦人以.类聚,物以群分4.乃⎩⎪⎪⎨⎪⎪⎧①遂乃.研核阴阳 ②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③十年乃.成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⑤此乃.勇士头也 ⑥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自我校对】 1.①连词,和,跟,同 ②介词,和,跟,同 ③介词,和,跟,同 ④动词,给予,授予 ⑤动词,结交,亲附 ⑥动词,赞许,同意 ⑦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2.①做 ②是 ③给,替 ④成为 ⑤动词,认为 ⑥以为,认为 ⑦表被动 ⑧语气助词 ⑨介词,读w éi ,被 ⑩介词,读w èi ,替,给 3.①表时间,在 ②用以,用来 ③凭借 ④把 ⑤用来 ⑥因为 ⑦依靠 4.①副词,就 ②于是 ③才,再④表判断,是,就是 ⑤判断词,是 ⑥只,四、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①舍.相如广成传____________②左右欲刃.相如____________③乃使其从者衣.褐____________④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____________⑤秦御史前书.曰____________⑥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____________⑧羝乳.乃得归____________⑨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____________⑩孺卿从祠.河东后土____________⑪武能网.纺缴,檠.弓弩____________⑫因厚赂.单于____________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________(2)①相如廷.叱之____________③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____________④夜.见汉使____________⑤时.天下承平日久____________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________ (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____________ 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________ (4)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____________2.动词的活用(1)因泣.下霑衿____________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________(2)①秦王恐其破.璧____________②宁许以负.秦曲____________③毕.礼而归.之____________④单于愈益欲降.之____________⑤反欲斗.两主____________⑥尽归.汉使路充国等____________(3)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_______3.形容词活用(1)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_______(2)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___________②大王必欲急.臣____________(3)①完.璧归赵____________②何久自苦.如此____________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________(4)①单于壮.其节____________②诚甘乐.之____________③大将军邓骘奇.其才____________【自我校对】①安置住宿②杀③穿④走上前⑤写⑥向人进酒或献礼⑦下、降⑧生子⑨执、拄祭祀⑪结网;用檠矫正⑫赠送财物小结:名词用作动词(2)①在朝堂上②从小路③向上④在夜间⑤当时小结:名词用作状语(3)以……为先;以……为后小结:名词的意动用法(4)使……肥沃小结:名词的使动用法 2.(1)眼泪小结:动词用作名词(2)①使……破碎,可译为“撞破”②使……承担③使……完成;使……回去④使……投降⑤使……争斗⑥使……归小结:动词的使动用法(3)为……而忧伤小结:动词的为动用法五、文言句式写出句式特点及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