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选择理论的重构_品牌与数量选择的两步法经济分析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在本章中你将——明白预算约束如何代表消费者能够承受的选择熟悉能够如何用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的偏好分析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如何决定的说明消费者如何对收入变动与价格变动作出反应把价格变动的影响分解为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把消费者选择理论运用于家庭行为的四个问题当你走进商店时,你会遇见成千上万种你能够买的物品。
当然,由于你的财力是有限的,你不能买你想买的一切。
因此,你考虑各类供销售的物品的价格,并在你的财力为既定时购买最适合你需要与合意的一组物品。
在本章中我们提出说明消费者如何作出购买什么的决策的理论。
到现在为止,在本书中我们一直用需求曲线来概括消费者决策。
正如我们在第四章到第七章所讨论的,一种物品的需求曲线反映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支付意愿。
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只对较少该物品有支付意愿,因此,需求量减少。
现在我们深人考察需求曲线背后的决策。
本章中所提出的消费者选择理论对需求提供了更全面的解释,正如第十四章的竞争企业理论对供给提供了更全面的解释一样。
第一章讨论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是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消费者行为理论考察了人们在作为消费者时面临的选择。
当一个消费者多购买一种物品时,他只能少买其他物品。
当他把更多时间用于闲暇并少工作时,他的收入就减少,并只能少消费。
当他把收入更多地用于现在并少储蓄时,他必定同意未来的低消费水平。
消费者选择理论考察面临这些交替关系的消费者如何作出选择,与他们如何对环境的变动作出反应。
在提出消费者选择的基本理论之后,我们把它用于几个家庭决策问题。
特别是我们要问:◎所有需求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吗?◎工资如何影响劳动供给?◎利率如何影响家庭储蓄?◎穷人偏好得到现金还是实物转移支付?乍一看,这些问题大概是毫不有关的。
但正如我们将说明的,我们能够用消费者选择理论来解决这每一个问题。
预算约束:消费者买得起什么大多数人都喜欢增加他们所消费的物品的数量与质量—度更长的假期、开更豪华的车,或者者在更好的餐馆吃饭。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第2章消费者最优选择和需求分析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第2章消费者最优选择和需求分析消费者最优选择和需求分析是高级微观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它研究了消费者在面对有限的资源和多种选择时如何做出最优的消费决策,以及如何分析和解释消费者的需求行为。
消费者最优选择涉及消费者对不同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选择、消费决策的考虑因素以及消费者如何通过调整消费组合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需要考虑到需求的弹性、预算约束以及边际效用等方面的因素。
消费者最优选择的理论基础是效用理论。
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的目标是在给定的预算约束下,追求最大的效用满足。
效用函数是描述消费者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程度的函数,而边际效用是效用函数的导数,表示消费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
消费者最优选择的原则是消费者应当使边际效用相等的条件下,将剩余的预算用于其他商品。
这个原则称为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条件。
需求分析是对消费者的需求行为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在需求分析中,经济学家使用需求曲线来描述消费者对商品数量的需求关系。
需求曲线是表示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函数关系。
需求曲线通常是向下倾斜的,表示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越少;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越多。
需求曲线的斜率被称为价格弹性,它表示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大于1的情况称为弹性需求,消费者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价格弹性小于1的情况称为非弹性需求,消费者对价格变化不太敏感。
除了价格之外,需求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替代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需求曲线的变动,从而对消费者的需求行为产生影响。
消费者最优选择和需求分析的研究对于生产者和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生产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分析消费者的需求行为来确定产品的定价和市场推广策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行为来制定合理的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提升。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是一种描述和解释消费者选择行为的理论框架,它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消费者的决策过程。
根据这一理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价格、产品特性、品牌声誉、个人喜好等,并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需求来做出最理性和最有利的选择。
根据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的选择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阶段来描述。
首先,消费者会对市场上的不同产品进行认知和评估,了解它们的特性、功能和价格等因素。
然后,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来筛选和比较这些产品,找出那些符合自己要求的产品。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可能会参考其他人的意见和评价,或者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更多信息。
最后,消费者会根据评估和比较的结果做出决策,选择一款产品进行购买。
消费者选择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是基于效用最大化的原则。
即消费者会尽可能选择那些能够提供最大满足和价值的产品。
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会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价格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消费者会比较不同产品的价格,寻找到价格与产品价值相匹配的产品。
其次,产品的特性和功能也是消费者的重要关注点。
消费者会评估产品的性能、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因素,以确定产品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
此外,消费者还会考虑品牌声誉和口碑信息,以及自己对特定品牌的好感度。
最后,消费者的个人喜好和兴趣也会对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那些与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相契合的产品。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研究对企业和市场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了解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原理,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制定更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以提高产品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市场分析师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选择理论,预测和解释市场上的消费行为和趋势,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总的来说,消费者选择理论是解释和预测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理论框架。
它强调了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综合考虑和效用最大化原则,并提供了一种分析消费者选择行为的方法。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重构——品牌与数量选择的两步法经济分析
维普资讯
的产 品和满 足 生 理 需 求 的 产 品 是不 同 的 , 者 强 成 本最 小化 原 则 进 行 品 牌 选 择 ; 本 身 , 者 强 调 的 却 是 附 加 在 阶段 , 前 由于 物质 资源是 稀缺 的 , 因此 消费 者 在不 同
冲突之二 : 大部 分 现代 经 济 学 的 研究 仍 然 是
在 这样一 个 隐 含的假 定 上进 行 的 , 即偏 好 的 主要 决 定 因素是人 们对食 物 、 料 、 所 和一些 消遣娱 饮 居
乐的 基本 生 理需 要 …… 在 现代 经 济生 活 中 , 食 对 物、 住房 和休 息 的基本 需 要 与 普通 人 的消 费选 择
物质 产 品上 的信息 。 而每 一个 信息都 是 由符 号构 商品 的 数 量 上 是 依 据 效 用 最 大 化 原 则进 行 选 择 成 的。 品牌 作 为 符号 的一种 , 人 们带 来 的 就是 的 。下 面我们 分两 步对此 进行 分析 。 给 心理 需求 上 的 满 足 , 这 种满 足却 是建 立 在 产 品 而 ( ) 费者品 牌选择 分 析 一 消 在选 择和 购 买 行 为 做 出之 前 , 费者 都 有 一 消
a d To n wy,2 0 0 0;P n n l r ,1 9 。 ie a d Gi mo e 9 9) @而
约束 下使 效用 最 大 化 , 用被 假定 是 商 品消 费 数 效
量 的函 数 , 在 边 际 效 用 递 减 规 律 (h a f 存 telw o
传统 的消 费者 理论 忽 视 了 品牌 选 择 , 没有 对 注 更
及其他行 为 几乎 没有 什 么 必 然 的联 系 。 人 们 的 需求 可分 为心理需 求和生 理需 求 ,满 足 心理需求
需求理论-消费者的选择
第二讲 需求理论
“需求”的几种表达方式
需求是指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 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价格 需求量 (P) (Q)
PD
A
1.8
200
B
1.9
150
C
2.0
100
D
2.1
80
E
2.2
50
O
Q
2020/12/2
Qd=a-b·P 第二讲 需求理论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全部个人需求的加总。
起实际收入减少)需求量减少。
2020/12/2
第二讲 需求理论
需求定理的应用
美国面临的许多环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处理家庭和企 业每1天98产8年生,的珀大卡量西垃开圾始。改在变19收60费年方,法美。国市平政均当每局人要丢求弃所 的有垃的圾垃为圾每都天装2在.6由磅市,政可当是局今出天售(的上专世门纪的90垃年圾代袋中里期。)例这 个如数,目一为只3容.6积磅为。4随0磅着的垃大圾垃的圾增袋加收,费现1有.5垃美圾圆堆。积因场此都,已居 经民填丢满弃,垃要圾在的城边区际附成近本寻就找从新零的增堆加积到场每所磅已约经4美越分来。越未困经 难批了准。的垃圾袋不得使用。另外,市政当局还实施了一项 废物再利用计划。它发给每个家庭主妇一个桶用来装罐 头和有瓶一子个,小每的周社收区集利一用次了。需此求外法还则每,月使收垃集圾一的次收旧集报问纸题。 得到了缓解。1987年,宾夕法尼亚州珀卡西的居民,每 人每结年果向和市预政料当的局一交样纳,固人定们的开垃始圾减收少集丢费弃12垃0美圾圆。,第当一时年 他就们见每效人,每每年人丢每弃天的丢垃弃圾的为垃2圾.2减磅少。到由1于磅收以集下费。是珀固卡定西的居, 居民民开如始果受再益增,加因丢为弃他量们,比这以增前加可的以部少分付就30不%再的收费费用,,因市 此政对当居局民收来集说垃,圾对的减成少本垃也圾减丢少弃了量40就%没。有利益驱动。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1. 引言消费者选择理论是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旨在解释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是如何做出决策的。
消费者选择理论探讨了消费者的偏好和决策过程,并研究了价格、收入以及其他因素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假设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消费者偏好与效用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喜好程度。
消费者选择理论假设消费者是理性的,他们会根据自身的偏好最大化效用。
效用是指消费者从购买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感或福利。
消费者因为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所以会对不同的商品或服务产生不同的效用。
3. 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一个额外单位的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额外满足感。
边际效用递减的概念说明了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次消费带来的满足感会逐渐减少。
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会考虑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
边际成本是指购买一个额外单位的商品或服务所需支付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货币成本。
消费者会综合考虑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来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4. 收入与替代效应消费者选择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其购买决策有着重要影响。
收入增加会使得消费者能够购买更多的商品或服务,从而提高满足感。
替代效应是指当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消费者会调整购买决策,寻找替代品以提高效用。
替代效应的存在使得消费者能够根据价格来做出购买决策,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
5. 购买者行为与市场竞争消费者选择理论认为购买者的行为对市场竞争产生重要影响。
在竞争市场中,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商品或服务。
市场竞争促使企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而消费者的选择则通过购买行为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因此,理解消费者选择理论对于企业和市场的成功至关重要。
6.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应用消费者选择理论在市场营销和策划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企业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和购买决策过程,来制定合适的产品定价、市场定位和推广策略。
西方经济学之消费者选择
西方经济学之消费者选择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者选择理论是研究消费者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进行消费决策的一门学科。
在这一理论中,经济学家致力于分析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以及其如何在市场中作出最佳的选择。
首先,消费者选择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效用。
经济学家认为,消费者追求的是最大化总效用,即在有限的预算下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这种满足感可以是物质上的,如购买商品的享受,也可以是非物质上的,如获得社交认可或满足自我价值观。
其次,为了达到最大化总效用,消费者需要做出决策,包括选择哪些产品和服务以及购买的数量。
这些决策是基于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和预算限制。
经济学家通过构建偏好函数和预算线的模型,来分析消费者在各种选择下的最优策略。
预算线表示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与物品价格的关系,而偏好函数则表示消费者对不同物品的喜好程度。
此外,消费者选择理论还涉及到了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的概念。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购买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时所获得的额外满足感的增量,而边际成本则是指购买这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需付出的额外成本。
经济学家认为,理性的消费者应该在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的时候停止购买,以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最后,消费者选择理论还会受到市场力量的影响。
供需关系、商家竞争、产品差异化等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例如,商品价格的变动和其他因素的变动都会导致消费者重新评估其选择。
此外,消费者还会受到广告、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对产品的需求和选择产生影响。
总而言之,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者选择理论强调消费者在有限资源下的选择行为。
通过分析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以及市场因素,经济学家可以预测消费者的行为,并为经济决策提供指导。
这一理论不仅对个体消费者有指导作用,也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政府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启示。
消费者选择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探讨了消费者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如何做出购买决策的过程。
消费者选择理论对于理解市场经济中的消费行为以及市场运作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ConsumerChoiceTheory)指的是一种经济分析模型,用于分析决定消费者的行为的因素。
消费者选择理论假设消费者在购买时是理性的,希望通过不断的比较和选择,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欲望。
这种理论旨在解释消费行为,以及如何消费者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价格和质量之间做出抉择。
消费者选择理论建立在一些基本假设之上,这些假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
这些假设包括消费者是理性的,他们在购买物品时希望通过购买满足自身的欲望,购买的量由价格和欲望决定,存在有限的购买收入和能力,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消费者会考虑产品的价格和品质等。
从供求的角度来看,消费者选择理论倾向于认为,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会根据价格来权衡效用,在支付最小的浪费时,尽可能获得最大的收入。
换句话说,在同等价位的产品中,消费者会优先选择价格较低而效用较高的产品,消费者往往会投入大量工夫进行选择,直到找到适合的产品为止。
从消费者的行为角度来看,消费者选择理论主要涉及消费者的消费原则、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
消费者选择理论指出,消费者在决定购买产品时,除了考虑价格和质量之外,还考虑产品的其他特性,如外观、品牌、社会地位等。
这些可以让消费者拥有一种特殊的消费体验,从而满足某种心理需求。
此外,消费者选择理论研究还将注意力转向消费者的社会特征,如经济状况、媒体影响、文化观念,以及政治背景等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研究着重于消费行为的社会性质,其中也包括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心理变化。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消费者选择理论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对价格和质量的考虑,以及消费者对消费态度和行为的不断变化,都受到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影响。
据测算,消费者选择理论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理论,其作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实践中。
综上所述,消费者选择理论主要指的是一种经济分析模型,用于分析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通过一系列的决策过程来选择最合适的产品或服务。
这一理论包括了多个因素,如需求、价格、品质、信任度等,消费者在做出选择时往往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首先,需求是决定消费者选择的首要因素。
消费者通常会先确定自己的需求,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例如,一位买家需要一台电视机,那么她会首先确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样的电视机,例如大小、功能等。
消费者还会考虑到自己的个人喜好和兴趣等因素,这也会对选择产生影响。
其次,价格也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预算来选择商品或服务。
如果一个商品的价格过高,消费者可能会放弃购买或选择其他代替品。
因此,生产商和销售商需要根据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来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品质和性能也是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
消费者通常倾向于购买高品质、耐用、安全的产品或服务。
他们会通过查看产品的规格和检查产品的质量来评估产品的品质。
此外,消费者还会参考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和口碑来判断产品的性能和品质,以作为自己选择的依据。
消费者对品牌和信任度的认可度也对选择产生影响。
知名品牌通常具有较高的信任度,消费者更愿意选择这些品牌的产品或服务。
品牌的声誉和过去的客户满意度会对消费者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促使他们作出选择。
最后,消费者在做出选择时还会考虑到其他因素,如售后服务、购买便利性等。
好的售后服务能够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和提供支持,购买便利性则可以减少购物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综上所述,消费者选择理论涵盖了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
消费者会根据自身需求、价格、品质、信任度和其他因素进行选择。
了解消费者选择理论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好的营销策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提高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量。
消费者选择理论是经济学和营销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对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市场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消费者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选择,而消费者选择理论则为我们分析消费者在选择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提供了一个框架。
消费者的选择理论知识
消费者的选择理论知识引言消费者行为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消费者选择理论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从而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
本文将介绍消费者的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
1. 消费者的选择过程消费者的选择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需求识别、信息搜索、评价和决策、后购行为四个阶段。
1.1. 需求识别阶段需求识别是指消费者对自身的需求进行认知和界定的过程。
消费者可能由内部或外部刺激触发需求,比如感到饥饿、逛商店看到心水商品等。
1.2. 信息搜索阶段在识别到需求后,消费者开始寻找相关的信息以满足需求。
信息搜索可以通过内部搜索和外部搜索两种方式进行。
内部搜索是指消费者回忆和重新评估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外部搜索则是通过媒体、朋友、亲戚等途径获取更多的信息。
1.3. 评价和决策阶段在获取到足够的信息后,消费者会对不同选择进行评估和比较,以便做出最终的购买决策。
评价和决策的过程受到个体的主观偏好、购买意愿、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1.4. 后购行为阶段购买完成后,消费者会对所购买的产品或服务进行评估和反馈。
他们的满意度和体验将影响其未来的购买决策和品牌忠诚度。
2.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消费者选择理论主要包括效用理论、需求曲线和边际效用定律三个基本原理。
2.1. 效用理论效用理论是消费者选择理论的核心。
它认为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或服务时会追求最大化效用(满足程度)。
效用的概念是主观的,不同的个体可能有不同的效用函数和偏好结构。
2.2.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描述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种图形化表示。
需求曲线表明了商品价格和购买数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需求曲线的斜率可以判断商品的价格弹性,从而预测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2.3. 边际效用定律边际效用定律指出,当某种产品的消费量增加时,其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也就是说,消费者会因为边际效用的下降而减少对一种产品的消费。
这个原理对于企业定价和促销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消费者选择理论与需求分析
消费者选择理论与需求分析一、引言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的选择决定了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策略。
消费者选择理论和需求分析是研究消费者决策背后的心理和经济动力,对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探讨消费者选择理论及其对需求分析的影响。
二、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主要包括边际效用理论、比较收益理论和心理成本理论等。
边际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会在获得单位商品的满足后,考虑下一个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当边际效用递减时,消费者便会减少购买数量。
比较收益理论则认为,消费者在不同商品之间进行比较时,会根据商品的价格和效用来做出选择。
心理成本理论则强调了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消费者往往会在购买决策中,考虑到时间成本、心理成本等非经济成本。
例如,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某个品牌的手机时,可能会考虑到品牌形象、口碑等因素,而不仅仅是商品的价格和性能。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研究为企业提供了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价的参考依据。
通过深入理解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商品的价格和性能等方面,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三、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实践应用,旨在了解市场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情况。
需求分析可以通过市场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以获取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和购买意愿。
同时,还可以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了解不同消费者群体对商品的偏好和需求差异。
需求分析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并根据需求情况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
例如,一家手机企业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可以针对这一群体推出价格更低、功能更实用的手机型号。
同时,需求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企业可以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从而调整产品结构和商业模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四、消费者选择理论与需求分析的意义消费者选择理论和需求分析对企业的市场营销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ConsumerChoiceTheory)是指消费者在施行其决策时,会根据不同的因素,做出最终的选择。
这一理论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消费,分析消费决策,以及优化消费组合。
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让多萝瓦(Jean-Baptiste Say)提出,从而可以帮助消费者在制定消费策略时,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消费者选择理论是根据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特定状况而提出的,其中包括收入水平、偏好、价格、经济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
有时,消费者的决策不一定会根据最低价格来定,而是会根据消费者的个人情况和偏好,做出让自己满意的选择。
因此,消费者的决策更像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而不是完全依照价格来判断。
拿苹果手机来说,消费者可能会考虑苹果手机的先进功能,优质的质量,稳定的系统,以及优秀的使用体验等因素。
当消费者对手机选择有了足够的了解后,他们会考虑价格的因素,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和其他因素,从而做出最终的选择。
消费者选择理论不仅用于单一的购买决策,也被用于衡量消费者在不同条件下的选择行为,以及消费者在不同时期对商品及服务的偏好和满意度。
例如,假设一家百货公司更改了其售卖的商品或提高了服务水平,此时,它可以通过评估消费者选择理论,来了解消费者对这一变化的反应。
此外,消费者选择理论也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消费者营销策略,借助这一理论,企业可以明确消费者的偏好,以及消费者最有可能购买的商品种类。
企业还可以通过研究不同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行为,来进一步完善其营销策略,从而有效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量。
总之,消费者选择理论在消费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消费,分析消费决策,以及优化消费组合。
同时,企业也可以利用这一理论,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是消费行为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探讨消费者如何做出购买决策的过程,以及他们为何会做出某些选择。
这个理论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目的是为了研究消费者的决策和购买行为,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行为和需求,以提高销售和市场份额。
下面文章将介绍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历史、主要假设和应用。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初期,伯莱特(E.H. Berleth)于1913年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及“消费者选择”这一概念,探讨了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如何进行决策,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设。
20世纪40年代末,塞缪尔森(H.A. Simon)提出了维修保养规模理论(Satisficing Model),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并不一定追求最佳解决方案,而只需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即可。
20世纪50年代,比较成熟的消费者选择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从心理学、经济学、决策科学、社会学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
其中,经济学领域中的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和系统性误差模型(Systematic Error Model)是较为成熟的理论模型。
1. 有理性假设消费者选择理论的最基本假设是消费者是完全理性的个体,在做出购买决策时能够对可得的选择进行比较,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最优的方案。
在这个模型中,偏好是通过对所有可行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得出的。
2. 边际效用递减假设该假设认为在消费者处理商品和服务时,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逐渐降低,即难以满足所有需求,消费者需在限制资源下做权衡和选择。
边际效用递减是一个经济理论中普遍使用的概念,它有助于解释消费者赋予不同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3. 风险规避假设消费者选择理论认为,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会考虑到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尽可能避免损失。
这意味着消费者不会单纯地追求最大的收益,而会考虑到商品和服务质量、价格、品牌声誉和售后保障等多个因素,进行权衡决策。
消费者选择理论[1页]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描述了人民如何做出决策。
正如我们所说明的,它有广泛的适用性。
它可以解释一个人如何在百事可乐与比萨饼之间、工作与闲暇之间、消费与储蓄等等之间进行选择。
但是,现在你也许会对消费者选择理论有一些怀疑。
毕竟你也是一个消费者。
你每次走入商店时都要决定买什么。
而且你也知道,你并不是写出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来做出决定。
你对自己做出决策的了解是否证明了与这种理论不一样?
回答是否定的。
消费者选择理论并不想对人民如何做出决策提供一种忠实的描述。
它是一个模型。
而且,模型并不打算是完全现实的。
评论消费者选择理论的最好方法是把它作为消费者如何做出决策的一个比喻。
没有一个消费者(除非一位职业经济学家)是明确地借助这种理论中包含的最大化来做出决策的。
但消费者知道他们的选择要受到自己财力的约束。
而且,在这些约束为既定时,他们所能做的最好的就是达到最高满足程度。
消费者选择理论努力用使之明显的,即经济学分析方法来描述隐含的心理过程。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整理
消费者⾏为学重点整理1. 消费者⾏为:指消费者为获取、使⽤、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动的决策过程。
1. 消费者决策过程的5个阶段:问题认知---信息搜索---评价与选择---购买---购后评价2. 消费者决策类型(1)扩展型决策属复杂决策。
对产品不熟悉,消费者介⼊程度⾼,备选产品或品牌差异程度⼤,购买的时间压⼒⼩。
特点:消费者进⾏⼤量的信息搜集;⼤量的⽐较、评价。
决策过程:认知问题---⼤量的内、外信息搜集---复杂的产品评价---购买---复杂的购后评价。
举例:住房、汽车、电脑等(2)有限型决策特点:消费者对产品了解有限;被选品差异性不⼤且数量有限;有限的外部信息搜集;介⼊程度不很⾼;所花时间较短。
决策过程:认知问题---以内部信息搜集为主---有限的产品评价(规则简单、属性少、品牌少)---购买---有限的购后评价追求多样化的购买、在它⼈影响下或某种情绪下的购买决策,⼀般属有限型决策。
举例:⽜奶、酒等。
(3)名义型决策特点:购买介⼊程度低、购买基本不⽤决策、购后基本不评价。
决策类型:忠诚型购买(品牌忠诚)、习惯性购买(原因:减少购买风险、简化决策程序)?决策过程:认知问题---有限的内部信息---购买---基本不评价举例:⽛膏、洗发⾹波等。
消费者具体的购买动机有:(1)求实动机(2)求新动机(3)求美动机(4)求名动机(5)求廉动机(6)求便动机(7)模仿或从众动机(8)好癖动机影响消费者的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的所有因素,包括:⾮营销因素和营销因素(企业可控)。
(1)⾮营销因素时间。
购买或使⽤时间越长,差异越⼤。
环境的改变。
会激发许多新的需要。
产品获取。
获得⼀件产品会激发对配套或相关产品的需求。
产品消费。
好的消费体验会激发需求。
个体差异。
如,有⼈⽤完⼀件产品才买新品,有⼈会因潮流替换刚买不久的产品。
(2)营销因素企业利⽤营销⽅法来激发消费者对问题的认知。
①⼀般性问题认知与选择性问题认知⼀般性问题特征:所涉及产品在⽣命周期的前期;该公司的此产品市场占有率很⾼;外部信息搜集有限;需要全⾏业协作。
经济学原理之消费者选择理论
经济学原理之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研究了消费者在有限资源下如何进行最优的选择。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消费者会在追求最大满足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偏好和预算限制进行购买决策。
消费者选择理论认为,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或服务时,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偏好来评估不同商品的效用,并将有限的预算分配到使得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上。
这意味着消费者会根据商品的价格和自身的收入来决定购买多少数量的商品。
在消费者选择理论中,有两个关键概念:边际效用和预算约束。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一单位商品中所获得的额外满足程度,而预算约束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所面临的预算限制。
消费者选择理论利用边际效用和预算约束来解释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当消费者增加某种商品的购买量时,其边际效用会递减,也就是说,额外的满足程度会逐渐减少。
消费者会在边际效用递减的前提下,购买不同商品组合,以使整体的满足程度最大化。
另一方面,预算约束则表明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所面临的限制。
消费者的购买力受到收入水平和商品价格的影响。
消费者需要在预算约束下进行选择,以使得购买的商品总额不超过可支配的收入。
基于以上观点,消费者选择理论可以进一步解释为什么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根据商品的价格和自身的需求进行选择。
例如,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认为其边际效用相对较高,从而更倾向于购买更多的该商品。
相反,当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认为其边际效用相对较低,从而减少购买量。
此外,消费者选择理论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消费者会在有限预算下选择购买多种商品。
消费者会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来确定购买组合,以使总体效用最大化。
他们可能会将较高边际效用的商品购买量提高,而将较低边际效用的商品购买量减少,以获得更大的满足程度。
综上所述,消费者选择理论通过考虑边际效用和预算约束来解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这一理论对于企业和政府制定市场策略和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济学如何解释消费者理性选择
经济学如何解释消费者理性选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消费者每天都在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小到购买一杯咖啡,大到购置房产、汽车等重大资产。
这些选择看似简单随意,但背后其实蕴含着一系列复杂的思考和决策过程。
而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学科,为我们理解消费者的理性选择提供了深入而系统的理论框架。
消费者的理性选择首先基于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消费者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
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总是自私自利,而是说他们在做出决策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期望获得最大的满足感或效用。
例如,当我们决定购买一件商品时,会考虑它的价格、质量、功能、品牌形象等多个方面。
如果一件商品价格过高,但质量和功能并不能匹配其价格,我们可能就会选择放弃购买,转而寻找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
在经济学中,消费者的效用是一个关键概念。
效用可以简单理解为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效用是主观的,因人而异。
对于同一件商品,不同的消费者可能会赋予不同的效用值。
比如,对于一个热爱音乐的人来说,购买一张高品质的音乐专辑可能会带来极大的效用;而对于对音乐不感兴趣的人来说,这张专辑可能毫无价值。
消费者在做出选择时,还会受到预算约束的影响。
每个人的收入都是有限的,因此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必须在自己的预算范围内进行选择。
假设一个人的月收入是 5000 元,扣除必要的生活开支 3000 元后,剩下 2000 元可用于自由支配。
那么在这 2000 元的范围内,他就需要权衡各种消费选项,以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是解释消费者理性选择的重要理论之一。
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逐渐减少的。
比如,当你非常饥饿时,吃第一个面包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满足感,但随着你吃的面包数量越来越多,每多吃一个面包所带来的满足感会逐渐降低。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考虑到边际效用的变化,避免过度消费某种商品。
消费者最优选择
消费者的偏好关系可以用效用函数来描述。如果一个商品或 服务组合的效用值高于另一个,那么消费者会偏好前者。通 过比较不同商品或服务组合的效用值,可以确定消费者的最 优选择。
最优选择的理论模型
约束条件
最优选择需要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如预算、时间、可获得性等。约束条件可以是线性的(如预算约束 )或非线性的(如时间或努力的成本)。
现状
当前,消费者最优选择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多个领域,包括市场营销、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研究方法也日益 多样化,包括实验研究、调查分析、数值模拟等。同时,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消费者最优选择 的研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02
消费者最优选择的理论框架
效用函数与偏好关系
效用函数
效用函数是描述消费者对于不同商品或服务组合的偏好和满 足程度的函数。它可以将各种商品或服务组合映射到一个代 表满足程度的数值上。
产品定制
企业或商家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 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的特殊需求。
定制成本与收益
消费者在考虑定制产品时,需要权衡定制成 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以做出最优选择。
04
消费者最优选择的挑战与对策
虚假宣传与信息不对称
挑战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消费者难以判断 商品或服务的真实质量,容易受到虚假宣 传的影响,导致选择并非最优的商品或服 务。
外部效应与市场失灵
挑战
在市场交易中,某些行为会产生外部效应, 如污染环境、损害他人利益等,这些外部效 应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影响消费者最优选择 。
对策
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对产生外部效应的 行为进行干预和调控,以维护市场公平和秩 序。同时,消费者也应当提高环保意识和社 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到解决外部效应的行动
《消费者选择理论》课件
偏好的变动与传递Biblioteka 01 02偏好变动
消费者的偏好可能会随着时间、个人状况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这种变化可能源于消费者自身认知和情感的变化,也可能受到外部因 素的影响。
偏好传递
偏好传递是指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或服务的偏好可以推及其他相关商品或 服务,例如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偏好可能会延伸到该品牌的其他产品。
03
弹性与稳定性
偏好的变动和传递程度因个体而异,有些偏好相对稳定,而有些则容易
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消费者
行为。
03 消费者预算约束
预算约束的概念与类型
总结词
理解预算约束的概念和类型是理解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基础。
详细描述
预算约束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面临的财务限制。根据预算约束的性质,可以分为固定预算约束和可 变预算约束。固定预算约束指消费者的收入和支出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而可变预算约束则指消费者的收入和 支出可以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最优选择的基本原则
效用最大化原则
消费者在有限的收入约束下,会选择能带来最大效用的商 品组合。
边际替代原则
消费者会按照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用一种商品替代 另一种商品,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收入增加或减少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从而影响其消费 选择,产生收入效应;而商品价格变化则会影响消费者的 购买选择,产生替代效应。
偏好的形成机制
个人经历与环境影响
消费者的偏好受到个人成长经历、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 因素塑造了消费者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念。
学习与适应
消费者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积累,形成对商品或服务的偏好,同 时也会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己的偏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3期新疆财经学院学报No.3.2006(总第24期)Journal of Xinjiang Finance &Economics InstituteG enerl No.24消费者选择理论的重构———品牌与数量选择的两步法经济分析刘华军(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100)摘 要:传统经济学中的消费者选择理论中的效用函数只考虑了商品数量对效用的影响,而在品牌时代,随着可供选择的多样化,消费者在选择数量之前必然首先对品牌做出选择。
因此可分两步来构建消费者选择理论:第一步是研究品牌与选择行为,消费者依据约束条件下选择成本最小化原则进行品牌选择;第二步是数量与选择行为,消费者依据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数量选择。
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可以重新构建品牌时代较为完整的消费者选择理论。
关键词:品牌经济学;消费者选择理论;需求;品牌选择;效用中图分类号:F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40(2006)03-0054-05 一、引言:现实与理论的冲突经济学是研究人类选择问题的科学。
消费者选择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消费者选择所决定的需求也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分析工具———供求分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现在流行的众多经济学教科书中,第一部分也往往是消费者选择理论或消费者理论。
消费者选择理论或需求理论的基础是假设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使效用最大化,效用被假定是商品消费数量的函数,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the law of marginal utility diminishing )。
然而随着产品数量、种类和品牌的增多,现实与理论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冲突之一:品牌数量的增多,必然使消费者在选择消费数量之前对品牌做出选择,品牌选择将是消费者选择的第一步。
同时,品牌作为一种符号,是信息的一种,品牌的增多也是网络时代或信息爆炸时代的一个表现。
而人们的注意力焦点是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
①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品牌时,必然受到注意力焦点的影响。
注意力却是网络经济时代最为稀缺的资源。
②因此,品牌选择将是注意力资源的配置问题,即注意力资源这种稀缺资源是怎样配置的以及何种配置方式才是有效率的(Shapiro and Varian ,2000;Tapscott ,Ticolland Towy ,2000;Pine and G ilmore ,1999)。
③而传统的消费者理论忽视了品牌选择,更没有对注意力资源的配置做出解释。
冲突之二:大部分现代经济学的研究仍然是在这样一个隐含的假定上进行的,即偏好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人们对食物、饮料、居所和一些消遣娱乐的基本生理需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对食物、住房和休息的基本需要与普通人的消费选择及其他行为几乎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④人们的需求可分为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满足心理需求 收稿日期:2006-05-20 作者简介:刘华军(1979—),男,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博士,主要从事品牌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
①西蒙:《西蒙选集》,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年版,第345页。
②李涛:《从“注意力经济”看传统经济理论的回归》,载于《学海》,2000年第5期。
③汪丁丁:《“注意力”的经济学描述》,载于《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④贝克尔:《口味的经济学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4页。
45的产品和满足生理需求的产品是不同的,后者强调产品的物质实体本身,前者强调的却是附加在物质产品上的信息。
①而每一个信息都是由符号构成的。
②品牌作为符号的一种,给人们带来的就是心理需求上的满足,而这种满足却是建立在产品物质本身对人们生理需求满足的基础之上的。
传统的消费者理论对此没有做出合理的解释,因为传统的消费者理论中根本就没有品牌选择。
冲突之三:传统的消费者理论认为价格是消费者选择的代价或成本,而随着品牌的增多,在消费者的品牌选择时,除了产品价格代价外,还要有选择成本(the cost of choice)的存在。
选择成本包括对不同商品或品牌进行比较的时间成本等等。
③随着品牌的增多,在分析消费者选择行为时必须要考虑到选择成本这个因素。
在品牌较少的情况下,选择成本相对于价格来说可以忽略,而在品牌增多的情况下,则必须考虑选择成本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我们可以把选择成本理解为消费者选择过程中的“摩擦力”,这种摩擦力的存在对消费者选择效率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这类似于交易费用作为生产过程中的摩擦力对生产效率或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因此,传统经济学中的消费者选择理论中的效用函数只考虑了商品数量对效用的影响,已经暴露出对现实经济现象缺乏解释力的缺陷。
而在品牌时代,随着可供选择的多样化,消费者在选择数量之前必然首先对品牌做出选择。
我们分两步来重新构建消费者选择理论:第一步是研究品牌与选择行为;第二步是研究数量与选择行为。
最后将两步结合起来解释消费者的品牌与消费数量选择行为。
二、消费者选择的两步法经济分析我们讨论消费者选择行为,仍然遵循新古典经济学中对消费者的“经济人”假设。
将消费者选择行为分成品牌选择与消费数量选择两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消费者“经济人”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在品牌选择阶段,由于信息相对于消费者的注意力是供给过剩的,因此消费者将依据选择成本最小化原则进行品牌选择;在消费数量选择阶段,由于物质资源是稀缺的,因此消费者在不同商品的数量上是依据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选择的。
下面我们分两步对此进行分析。
(一)消费者品牌选择分析在选择和购买行为做出之前,消费者都有一个动机或目的(也可称为“目的理性”),④都为了获得一定的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情感利益,这两种利益之间根据消费者偏好的不同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成一个利益点,为了后文分析的方便,我们将该利益点称之为“品类”。
品类可以理解为西蒙所说的“注意力焦点”(focus of attention),因此品类决定了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我们可以把品牌看作是包含有品类信息的一个集合,并且假设消费者知道这些信息(如果消费者不知道这些信息,那就不会有选择行为的出现)。
为了分析的方便,假设消费者需求两类商品或服务,如面包和饮料,分别用A和B来表示。
其中A、B中有多个品牌可供选择,因此A、B可以看作是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品牌集合,可以表示为:A={X1,X2,……X i};B={Y1,Y2,……Y j};其中是X1,X2,……X i是A类商品中的不同品牌,1,2……i表示A中的第i个品牌。
Y1,Y2,……Y j是B类商品中的不同品牌,1,2……j表示B中的第j个品牌。
同时假设品牌是包含有品类信息的集合,即: A BX1={x11,x21,……x1m1} Y1={y11,y21,……y1n1}X2={x12,x22,……x2m2} Y2={y12,y22,……y2n2}…… ……X1={x1i,x2i,……x i m i} Y i={y1j,y2j,……y j n j}其中,x i m i、y j n j为消费者需求A、B类商品中的品类,m i、n j为A、B中第i、j个品牌所包含的品类个数,且满足:(1)m1≥1,m2≥1……m i≥1;n1≥1,n2≥1……n j≥1;,即某个品牌至少包含一个利益点,否则该商品对消费者没有任何利益,则消费者也不 ①王新新:《制造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符号》,载于《经济问题》,1998年第12期。
②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页。
③孙曰瑶,刘华军:《经济永续增长的品牌经济研究》,载于《福建论坛》,2006年第2期。
④刘华军:《品牌与选择行为的经济分析:基于目的理性假设》,载于《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55会对该商品产生需求。
(2)A 类商品中消费者需求的是某一品类,假设为x h e ,满足:x he ∈X i ,即所有A 类的品牌中皆包含有消费者所需要的那个品类,否则该品牌进入不了消费者的选择集合;假设B 类商品中消费者需求的品类为y f g ,满足:y f g ∈Y j ,即所有B 中的品牌中皆包含有消费者所需要的那个品类,否则该品牌也进入不了消费者的选择集合。
(3)每个品牌商品的价格是既定的,并且假设消费者知道这些价格信息,同时进入消费者选择集合的品牌都是消费者能够买得起的。
首先来看消费者从A 中选择品牌(从B 中选择品牌的分析与从A 中选择品牌的分析是一样的)。
假设消费者在每个品牌所包含的任意两个品类之间进行比较的时间为t (t >0)。
我们用比较时间来表示选择成本(稍后的分析中我们将把学习成本引入到选择成本之中),那么对于每个品牌来说,消费者的选择成本用T i 来表示为:T i =t ・C 2m i若消费者认为某个品牌信息中只包含某单一品类,那么无需比较,因此选择成本为0。
上式中,C 2m i 为第i 品牌品类数的组合数,所以:T i =t ・C 2m i =t ・m i (m i -1)2由于我们假设在品牌选择阶段,消费者是按照选择成本最小化原则进行的,因此在此阶段消费者的均衡问题为选择成本最小化,即消费者的均衡问题为:min T i =t ・m i (m i -1)2s.t. m i ≥1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得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即:m i =1,也就是说,若消费者认为某个品牌就只包含某单一品类,那么选择成本为0,因为此时消费者不用在不同品类之间进行选择。
因此,理性的消费者将选择m i =1的品牌。
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用比较时间来代替选择成本,下面我们将“学习成本”引入到选择成本之中。
学习成本是消费者在学习品牌信息的过程中所花费的成本或代价。
由于存在学习成本,因此对任何一个品牌的选择成本都不可能为零,但是存在一个先验性的规律,即随着消费者对该品牌商品的重复购买,其学习成本是逐渐降低的,由于学习成本是选择成本的一部分,因此也可以说随着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重复购买,其选择成本是逐渐降低的,我们可以将此先验性的规律称之为“边际选择成本递减规律”(the law of marginal choice cost diminishing ),即每增加一单位某一品牌商品的购买,其选择成本是逐渐降低的。
同时如果考虑到有两个品牌或多个品牌都只包含有消费者所需求的那个品类的情况,那么第一个进入消费者注意力范围的那个品牌将成为消费者的选择。
因为在转换品牌的时候,存在转换成本(transferring cost ),转换成本将增加消费者的选择成本。
也就是说,既然这些品牌都包含有那个品类,即都能满足消费者的利益,那么转换成本的存在对于消费者的选择来说是不经济的,不符合选择成本最小化的假设。
因此,在品牌选择阶段,在价格一定或已知的条件下,理性的消费者将倾向于选择那些选择成本较低的品牌,因此这些品牌相对于消费者选择集合中的其他品牌来说,其需求量就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