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凝血与抗凝血功能紊乱资料

合集下载

凝血与抗凝血功能紊乱

凝血与抗凝血功能紊乱
血管性血友病
由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基 因突变,导致血浆vWF数量减少或 质量异常,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 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
肝脏疾病
如肝硬化、重症肝炎等,导致肝脏合 成凝血因子减少,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
维生素K缺乏
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辅酶, 长期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可导致维生 素K缺乏,进而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
形成的风险。
自身免疫性疾病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抗磷脂综合 征等可导致抗凝物质减少或功能异 常,引发抗凝血紊乱和血栓形成。
遗传因素
部分遗传性疾病如凝血因子缺陷等 可导致抗凝物质缺乏或功能异常, 引发抗凝血紊乱和出血倾向。
04 诊断方法与标准
临床表现及病史采集
出血表现
皮肤瘀点、紫癜、鼻出血、 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
凝血与抗凝血功能紊乱
contents
目录
• 凝血与抗凝血概述 • 凝血功能紊乱 • 抗凝血功能紊乱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策略与措施 • 预防措施与生活习惯调整建议
01 凝血与抗凝血概述
凝血系统组成及功能
01
02
03
血小板
在血管损伤时迅速黏附、 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起 到初步止血作用。
凝血因子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如鱼、瘦肉、豆类等,以维持血管壁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适当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 促进血液循环。
力量训练
适量进行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有助于 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密度。
拉伸运动
进行瑜伽、太极等拉伸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 改善睡眠,从而降低凝血功能紊乱的风险。

凝血与抗凝血紊乱

凝血与抗凝血紊乱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内源性凝血系统
表面接触
激肽释放酶
XII
XIIa
激肽释放酶原
外源性凝血系统
组织损伤 释放
组织因子(III)
XI XIa
IX
IXa VIII
X
Ca2+
VII Ca2+
凝 血
Xa V Ca2+

凝血酶PF原3 激活物
纤溶过程
纤溶酶原
纤 溶
凝血酶原
凝血
XIIa
物可以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 ❖ 胰蛋白酶入血后可以直接分解纤维蛋白原或
纤维蛋白
DIC病因和发病机制
蛋白C缺乏或活性下降
❖ 蛋白C(protein C,PC)是体内重要的抗凝系统 ❖ 组成:蛋白C、蛋白S(protein S,PS)、血栓调
节蛋白(thromnomodulin,TM)和PC抑制物 ❖ PC由肝脏合成,正常情况下无活性,被内皮细胞上
❖ 恢复凝血和纤溶的正常的动态平衡:抗凝治
疗为主,即使是以纤溶为主的病人也不主张单独使用抗纤 溶药物
1. 抗凝药物的使用:肝素 2. 抗纤溶药物的使用:6-氨基乙酸,常和肝素并用。
血管内皮损伤 血小板、红细胞破坏

XII
XIIa

弥系
蛇 毒 凝血酶原 激活物
外 凝
组织损伤 中性粒细胞损伤

III

❖ DIC与休克的恶性循环
❖ DIC诱发休克的机制:
1.
由于毛细血管和微静脉中广泛的血小板微聚体和纤维蛋白性微血栓形成,微循环严重障碍,回心血
量减少,心搏出量减少,动脉压下降。

病理生理学复习资料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复习资料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第14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一、选择题【A型题】1.DIC时血液凝固功能异常表现为A.血液凝固性增高 D.血液凝固性先降低后增高B.血液凝固性降低 E.血液凝固性增高和降低同时发生C.血液凝固性先增高后降低[答案] C[题解] 在DIC发病中,早期凝血过程被激活,血液处于高凝阶段,形成大量微血栓。

随着凝血过程的激活,凝血物质不断被消耗,同时继发性纤溶活性不断地增强,故在DIC晚期时血液又转为低凝状态,临床发生多器官明显出血。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特征是A.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激活D.纤溶亢进B.凝血酶原的激活 E.凝血功能异常C.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答案] E[题解]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特征是凝血功能异常,包括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激活和消耗,凝血酶原的激活,纤溶系统的亢进。

3.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最常见的疾病是A.败血症D.胰腺癌B.宫内死胎 E.器官移植C.大面积烧伤[答案] A[题解] 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常见病有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妇产科疾病、创伤及手术。

其中感染性疾病居首位,约占所有原发病的1/3。

4.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触发是由于组织细胞损伤释放出的组织因子与下列哪一凝血因子结合而开始的?A.凝血因子Ⅹ D.凝血因子ⅧB.凝血因子Ⅸ E.凝血因子ⅦC.凝血因子Ⅺ[答案] E[题解]外源性凝血系统是由于损伤组织细胞释放出组织因子并与凝血因子Ⅶ结合而开始的。

5.激活的凝血因子Ⅶa与组织因子(TF)复合物可激活A.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ⅩD.凝血因子Ⅺ和凝血因子ⅫB.凝血因子Ⅹ和凝血因子ⅨE.凝血因子Ⅸ和凝血因子ⅪC.凝血因子Ⅲ和凝血因子Ⅷ[答案] B[题解] Ⅶa-TF复合物既可激活Ⅹ因子(传统通路),也可激活Ⅸ因子(选择通路),从而启动凝血反应。

6.内皮细胞受损,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是通过活化A.凝血酶原 D.Ⅻ因子B.维蛋白原 E.组织因子C.钙离子[答案] D[题解] 多种病因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广泛受损,使内皮胶原暴露,因其表面带有负电荷,因此血流中的带正基团的因子Ⅻ与其结合,转变为有活性的因子Ⅻa,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

Ⅶa
TF Ca2+
(+) 组织损伤
Ⅹ 传统通路
Ⅹa
Ⅸ 选择通路
Ⅸa
Ⅶa激活Ⅹ因子的活性可因TF的有无相差40000倍
第28页/共71页
28
二、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激活Ⅻ,启动内凝系统
启动步骤:Ⅻ因子活化 原 因:异物入血,激活 Ⅻ
VEC 损 伤 , 胶 原 暴 露 , 激活 Ⅻ 机制:
1)固相激活:因子Ⅻ与表面带负电荷的物
血小板激活过程
第7页/共71页
7
第8页/共71页
8
DIC病因 如内毒素等
Ⅻ 激肽释放酶原
纤溶酶 激肽原
激肽
激肽的激活
Ⅻa
激肽释放酶 低血压
第9页/共71页
9
凝血系统
纤溶酶原活 化素原

激肽释放酶原
Ⅻa
Ⅻf 激肽释放酶
纤溶酶原 活化素
激肽系统 激肽原
激肽
纤溶酶原
纤溶酶
补体系统
纤溶系统
C1 C1a
2.外科手术及外伤:约占12.7~15% 见于:胃、肠、肾脏、胆道等手术,大面积烧伤 挤压综合征
3.肿瘤组织大量破坏:约占20~28.3% 多发生于癌肿晚期,临床表现以慢性型为主。可
见于前列腺、肺、肾、乳腺、胰腺、胆道等癌肿, 以广泛转移者诱发DIC。 4.感染性疾病
第27页/共71页
27
机制:
ⅫaⅩa
23
DIC的病因
一、急性感染 二、1.妊细娠菌:并革发兰症氏阴性菌(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绿脓
杆菌、变形菌);
三羊、水恶栓性塞革肿、兰瘤胎氏盘阳早性期菌剥(离金、黄死色胎葡滞萄留球、菌感、染溶流血产性。链球 菌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初级药师考试辅导《基础知识》第三章讲义4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初级药师考试辅导《基础知识》第三章讲义4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基础知识》第三章讲义4病理生理学的缺氧和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缺氧一、概述1.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2.应激原凡是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皆可为应激原。

应激原包括环境因素、机体内在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

二、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1.神经内分泌反应(主要表现)(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激活。

2.细胞体液反应 主要是细胞在应激原作用下,表达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如急性期反应蛋白,热休克蛋白,酶或细胞因子等。

(1)热休克蛋白为热应激时细胞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

(2)急性期反应蛋白:应激时由应激原诱发的机体快速启动的防御性非特异反应,称急性期反应;伴随急性期反应,血浆某些增多的蛋白质称急性期反应蛋白。

3.机体功能代谢变化——【一枚钢镚的正反面——利弊均有】。

(1)中枢神经系统:● 紧张、专注程度升高;● 过度则产生焦虑、害怕或愤怒等。

(2)免疫系统:● 急性应激反应时,机体非特异性抗感染力加强;● 但持续强烈应激可造成免疫功能抑制或紊乱。

(3)心血管系统:●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强心、缩血管(部分收缩,部分舒张)。

● 总外周阻力视应激情况而定,但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也可致心室纤颤; ● 一般应激,冠脉流量增加,但某些精神应激可致冠脉痉挛,心肌缺血。

(4)消化系统:慢性应激时,可致厌食;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易造成胃黏膜缺血、糜烂、溃疡、出血。

(5)血液系统:● 急性应激时,外周血白细胞增多、核左移,血小板增多,凝血因子增多,机体抗感染和凝血功能增强; ● 慢性应激时,可出现贫血。

病理生理学整理14.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整理14.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第一节凝血系统功能异常二、凝血因子的异常(一)与出血倾向有关的凝血因子异常1 .遗传性血浆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是FVIhFIX或FXl缺乏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是vWF缺乏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2 .获得性血浆凝血因子减少:(1)凝血因子生成障碍:FII、FVIKFIX、FX的生成需维生素K的参与。

维生素K缺乏和肝功能严重障碍会导致凝血因子生成障碍。

(2)凝血因子消耗增多:DlC时广泛微血栓的形成会导致凝血因子消耗过多。

(二)与血栓舫成倾向有关的凝血因子异常1.遗传性凝血因子异常2.获得性凝血因子增多第二节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一、抗凝系统功能异常(一)抗凝血薛-川减少或缺失(1)产生抗凝血酶-III主要由肝脏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2)灭活抗凝血酶-川单独灭活慢,与肝素或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硫酸乙酰肝素结合后灭活速度增加约100o倍。

(3)减少或缺失原因:1 .遗传性缺乏抗凝血酶-川基因变异2 .获得性缺乏(1)抗凝血薛-HI 合成减少:肠道消化吸收蛋白质障碍导致底物不足:肝功能严重障碍;口服避孕药(雌激素)(2)抗凝血酶Tll 丢失或消耗增多:肾病患者从肾脏丢失抗凝血酶-川;大面积烧伤患者随血浆丢失抗凝血酶-川;DIC 消耗抗凝血酶-川增多(二)蛋白C 和蛋白S 缺乏(1)蛋白C 、S 作用:蛋白C(PC)在肝脏合成,以酶原形式存在血液。

凝血悔活化PC 为APCoAPC 可水解灭活FVa 、FVIIIaoAPC 还可限制FXa 与血小板结合,灭活纤溶酶原抑制物。

蛋白S 是APC 辅助因子,促进APC 清除FXa 。

血栓调节蛋白(TM)与凝血畴结合降低其活性,显著增加APC 的作用。

蛋白C 凝血酹激活的蛋白C(APC) 灭活FVa,FVia!++(2)缺乏原因:1 .遗传性缺乏或异常和APC 抵抗1)遗传性蛋白C 、蛋白S 缺乏或异常包括数量缺乏和结构异常。

临床上多发生深部静脉血栓症。

关于凝血和抗凝血平衡与紊乱处理方式

关于凝血和抗凝血平衡与紊乱处理方式

DIC的常见病因
感染性疾病 细菌、病毒、螺旋体、真菌、某些寄生虫等感染都 可以引起DIC发生。感染性疾病是DIC最重要、最 常见的病因。 主要见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呼吸、消化、生殖及 恶性肿瘤 泌尿系统肿瘤。恶性肿瘤位居DIC第二位原因。 妇产科疾病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宫内死 胎滞留、感染性流产、刮宫术、子宫癌、子宫内膜 异位症等。妇产科疾病位居DIC第三位原因,DIC 是产科大出血及产妇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手术及创伤 富含TF器官的外科大手术、大面积烧伤、严重冻 伤、严重软组织创伤、挤压综合征等。手术及创伤 位居DIC第四位原因。 其它 某些毒蛇或有毒动物咬伤、某些昆虫叮咬等
主要表现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实验室检查
凝血时间缩短 血小板 粘附性↑
DIC的发生机制
高凝期:血小板的激活
1) 血小板激活物:凝血酶, ADP, TXA2 , PAF, 胶
原, FN, vWF 等, 2) 血小板的作用: *为凝血因子提供表面反应场所
表面反应场所
VIIIa Va
激活的血小板
DIC的发生机制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全身性血管内凝血系统激活为特征的获得性综合征表现为先发生广泛性微血栓形成继而因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耗有时伴有纤溶亢进导致多部位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及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关于凝血和抗凝血平衡与紊乱处 理方式
布道军师网
健康组(张月)
一.正常机体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 二. 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紊乱的基本类型 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抗 凝血系 统
1、体液抗凝系统 (续) l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抑制Xa、VIIa l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AT-Ⅲ, HC-Ⅱ, PN-1,α1-AT) 灭活凝血因子Xa、XIa 、XIIa 和 VIIa l蛋白质C系统(protein C , PC) 抑制凝血酶活性 灭活VIIIa, Va 抑制X, Ⅱ的活化 促t-PA, u-PA释放,促纤溶 l肝素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产生, 增强AT-Ⅲ, HC-Ⅱ活性,促TFPI释放。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

D-二聚体检查 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重要指标
凝血酶
纤溶酶
Fbg
Fbn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多 聚体
整理ppt
高凝期特点
• 凝血系统:被激活,大量的凝血物质入血, 凝血酶含量增多,有微血栓形成,血液呈 高凝状态。
• 纤溶系统:纤溶过程尚未开始,FDP含量较 低。
• 临床表现:病人抽血困难,易发生凝固。 • 实验室检查:凝血时间明显缩短,血小板黏
整理ppt
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临床表现:严重而广泛的出血,血液呈低 凝状态。 实验室检查: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延 长,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
整理ppt
五、DIC的功能代谢变化
(一)出 血
是DIC最早的临床表现,也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70%-80%的DIC患者有多部位 程度不一的出血倾向:
皮肤:瘀斑,紫癜 消化道:呕血,便血 呼吸道:咯血,鼻出血 泌尿道:血尿 生殖系统:阴道出血
激活 促进
灭活 抑制
整理ppt
肝脏的调节
1.合成大部分凝血因子,又参与其灭活 2.合成蛋白C、AT-Ⅲ等抗凝物质
整理ppt
小结
综上,凝血与抗凝血是平衡的,一旦失衡 将引起: 出血倾向或血栓倾向。
接下来学习凝血与抗凝血失衡的一种常见 情况----DIC.
整理ppt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DIC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二、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三、DIC的分期 四、DIC的功能代谢变化 五、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Hale Waihona Puke 整理ppt——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第十二章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
医学院 刘靖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1)化学本质:276个氨基酸构成的糖蛋白 2)产生部位:
主要有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巨噬细胞 和某些恶性肿瘤细胞也可合成 。 3)存在形式:游离型、结合型 4)作用:游离型TFPI,抑制Ⅹa、Ⅶa
7
① TFPI的K2区的精氨酸残基与FⅩa结合成 FⅩa- TFPI复合物,抑制FⅩa的活性;
② FⅦa-TF中Ⅶa再与复合物中 TFPI的K1区 的丝氨酸残基结合成FⅩa- TFPI- FⅦa-TF 四合体,使Ⅶa-TF失活。
8
⑵ 抗凝血酶Ⅲ( AT- Ⅲ )
①化学本质:糖蛋白 ②分子量:60000 ③产生部位:
主要由肝脏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④作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9
一、凝血和抗凝和纤溶
⑷蛋白C(PC)系统
凝血活 性降低
凝血酶原
凝血酶
血栓调节蛋白
内皮细胞表面
蛋白C 蛋白S
活化蛋白C
TM (APC)
灭活
Ⅴa Ⅷa
蛋白C、蛋白S及血栓调节蛋白的作用
形成,激活激肽和补体系统促进DIC发生
17
三、原因和机理
㈢ 血细胞的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⒈ 红细胞破坏
原因:异型输血、疟疾等 机制: RBC内ADP释放血小板激活
RBC膜磷脂浓缩、局限凝血因子
⒉ 白细胞破坏或激活
原因:白血病放、化疗和感染 机制: WBC破坏释放组织因子
WBC激活表达组织因子
⒊ 血小板激活
ⅩⅢa
Ca2+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单体 稳定的纤维蛋白
TF组织因子 PK激肽释放酶原 K激肽释放酶 HK高分子激肽原 PL膜磷脂 3
一、凝血、抗凝和纤溶
机体的凝血功能
组织因子 tissue factor TF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ppt课件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ppt课件
35
(2)缺氧、酸中毒使RBC脆性增大,易 受机械性损伤。 (3) RBC可通过血管内皮细胞间裂隙挤 压到血管外,使RBC变形、破裂。 周围裂体细胞达到2%时有辅助诊断意义。
36
37
38
六、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 2、3P实验:鱼精蛋白副凝实验. 原理:鱼精蛋白与FDP结合,将与FDP结 合的纤维单体分离出来,并凝固。
31
③应激时肾上腺素可使血管内皮细胞释 放tPA。 ④缺氧使内皮细胞损伤,使tPA释放增 加。 (3)FDP的形成:具有
抗凝血酶 抗血小板黏附、聚集 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
32
(二)微循环功能障碍-休克 1、症状:突发。伴广泛出血,紫绀,多器 官功能障碍。 2、机制: (1)微血栓形成:造成微循环淤血,使回 心血量减少;出血使血容量降低。 (2) Ⅻa激活激肽、补体系统导致激肽及 补体增多,使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扩张,微循环淤血。 (3) FDP增强激肽、组胺的作用,使微 血管扩张。
41
42
33
(三)广泛微血栓形成-器官功能障碍 最易栓塞的部位为:皮肤>肾>肺>脑>心> 肝。 发生肾、肝、呼、心衰。 肾:急性肾衰,表现腰痛,少尿,蛋白尿, 血尿 肺: 肺出血、呼吸困难、呼吸衰竭 肝:黄疸,肝衰 心脏:缺血、梗死、心源性休克
34
(四)RBC机械性损伤-微血管病性溶血 性贫血 1、特点: RBC镜下呈盔型、星型、新月 型。称裂体细胞。 2、机制: (1)微血栓形成细网,使RBC黏附。在 血流冲击下, RBC破裂。
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出血, 贫血,
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14
15
16
发生率0.2-0.5‰,死亡率50-60%。 二、病因与诱因 (一)病因:感染(败血症)、恶性 肿瘤、妇产科-产科意外、大手术(器 官移植、体外循环)、创伤,等。

第九章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第九章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纤溶抑制物
纤溶酶抑制物(plasmin inhibitors) 2纤溶酶抑制物(2-plasmin inhibitor, 2 –PI) 2巨球蛋白(2-macroglobin, 2-MG)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s,PAI) PAI-1, PAI-2 C1酯酶抑制物(C1-esterase inhibitor) 蛋白酶连接素(protease nexin) 纤溶拮抗物(attenuator) 凝血酶活化的纤溶抑制物(thrombin-activatable fibrinolysis inhibitor, TAFI)
内皮细胞的促凝作用
纤维蛋白 形成
Thrombin(T)
TF/Ⅶa
血小板黏附聚集
PAI > t-PA
TF
vWF
白细胞
凝血活化
血小板活化 TXA2 > PGI2
TNF、IL-1、PAF ET
FN
FN
VN
collagen
损伤VEC具有促凝作用
二、凝血、抗凝和纤溶相关因子异常与血栓形成
凝血因子异常
凝血因子增多:如糖尿病、肥胖时Fbg增多 数量异常
FDP
Thrombin
TAFI
TAFI
TAFI由肝细胞合成,是分子量为60 kD的单链糖蛋白。 可被凝血酶活化,在TM存在下,这种活化作用增强上千 倍。活化的TAFI(TAFIa)能够通过其羧肽酶活性,去除 纤维蛋白羧基端的赖氨酸残基,阻碍t-PA、PLg与纤维蛋 白的结合,从而发挥其拮抗纤溶的作用。
红细胞异常与血栓形成
①在心肌梗死和恶性肿瘤等疾病中,循环中有大量的红细胞 聚集体,影响微循环血液灌流。 ②红细胞增多和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时,能使血黏度增加, 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 ③在高切变应力下,红细胞释放ADP可诱导血小板聚集。 ④红细胞释放少量血红蛋白也可形成自由基诱导血小板聚集。 ⑤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有1/3患者发生血栓形成。 ⑥ 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反应,可激活凝血系统。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二)器官功能障碍
纤维蛋白、血小板微血栓栓塞 局灶性坏死 肾衰 呼衰 肝衰 沃—沸综合征等 器官缺血
曾用命名,如: 消耗性凝血病 (consumption coagulopathy) 去纤维蛋白综合征 (defibrination syndrome) 血管内凝血-纤溶综合征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with fibrinolysis)
二、病因学 (Etiology)
促t-PA,u-PA 释放
限制Xa与pt结合
抗凝血酶III(antithrombin III,AT-III)
肝脏、VEC合成, 主要作用: 与凝血酶结合成复合物,使凝血酶灭活。 灭活凝血因子Xa、XIa、XIIa和 VIIa。 能抑制因子Xa所致的血小板聚集反应。
AT-Ⅲ,HC-Ⅱ等都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
诱因类型
表9-2 DIC的常见诱因 作用机制
单核吞噬细胞 处理及清除活化凝血因子的能力降低。 系统功能障碍 (Shwartzman ) 肝功能严重障碍 合成凝血、抗凝血及纤溶物质的平衡发生严 重紊乱。 妊娠4个月以后,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到 妊娠 妊娠末期最为明显。 使血液凝固性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及内 酸中毒 皮细胞损伤。 微循环障碍 血浆成分外渗、血细胞聚集、血液粘度增加、血 流淤滞,血液甚至可呈淤泥状。酸中毒、内皮细 胞损伤、组织损伤。 应用纤溶抑 造成纤溶系统过度抑制,血液粘度增高。 制剂不当 遗传性血液 各种相关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使抗凝因子 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如APC抵抗 高凝状态
蛋白质C(protein C, PC)
肝脏合成,以酶原形式存在 经凝血酶作用而被有限水解后即具有活性 活性蛋白C(APC)与蛋白S,使凝血因子Va,VIIIa失活; 限制Xa与pt结合; 促t-PA,u-PA释放,促纤溶.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

常见因素
机制
单核-吞噬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具有清除循环血液
细胞系统 中的活化的凝血因子作用,如:凝血
功能受损
酶、纤维蛋白;清除促凝物质的作用, 如:内毒素。
肝功能 障碍
正常肝细胞能合成多种血浆凝血因子 及抗凝物质,也能清除激活的凝血因 子和纤溶物质;机体的单核-吞噬细胞 80%位于肝脏在凝血和抗凝血的平衡中 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第九章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
凝血系统 血小板
纤溶系统 抗凝血系统
凝血功能 凝血系统
TF
Ⅸa
TF
Ⅷa
VIIa
APC
Ⅹa
TM
Ⅴa
TFPI
PC

AT-Ⅲ
血 凝血酶
酶 血小板
纤溶酶
FDP
第九章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
微血栓
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
血小第板一节 概述 抗凝血系统
第二节 血栓形成
第三节 止凝血功能障
血液 凝固性
升高
降低
降低
实验室 凝血时间↓ 检查 血小板
粘附性↑
血小板↓ Fbg↓
血小板↓↓ Fbg ↓↓, FDP↑
凝血酶原时间↑ 3P试验(+)
凝血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纤溶酶 FDP FgDP
(X、Y、D、E)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单体(FM) 沉淀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
(FM+X)
脑VEC损伤 50
释放ADPase PGI2

肺脏
50
TM-PC
胎盘蜕膜
2000
HS-ATⅢ
抗凝纤溶
TFP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血物质消耗 继发性纤溶亢进 FDP的形成 FDP具有强烈的抗凝作用 ,可加强抗凝过程引起出血。大部分FDP 均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 血管壁损伤
分型
微循环障碍—休克
发生率:50~80%
分型
微循环障碍导致休克的机制
DIC引起
微血栓形成----回心血量不足
心 输
出血---循环血量减少
出 量
第二节 DIC的诱发因素
DIC的诱发因素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降低 血液高凝状态 肝功能降低 其他
DIC的诱发因素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功能:清除循环血液中的凝 血酶、纤维蛋白、纤溶酶、FDP及其它促凝物质 功能障碍的原因: 功能封闭 大量吞噬细菌、内毒素和坏死组织 功能抑制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后果:凝血和纤溶系统动态平衡被破坏,诱发 DIC。
DIC的诱发因素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降低 血液高凝状态 肝功能降低 其他
典型病例
• 患者,女,29岁。因胎盘早期剥离急诊入院。
• 妊娠8个多月,昏迷,牙关紧闭,手足强直;眼球结 膜有出血斑,身体多处有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血 尿;血压10.64/6.65kPa(80/50mmHg),脉搏95次/分、细 数;尿少。
溶 系
凝血酶原
凝血酶
XIIa 激肽释放酶
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单体
Ca2+ 可溶性纤维蛋白
Ca2+ 稳定性纤维蛋白
FDP
纤溶酶

内源性
固相激活 酶相激活
Ⅻa
凝血系统 Ⅺ、Ⅸ、Ⅷ
Ⅲ(TF)
外源性 凝血系统
TF-Ⅶ、
Ca2+
凝血酶原 激活物形成
ⅩⅩa
(Ⅴ+Ca2+、PL)
凝血酶形成 凝血酶原凝血酶
纤维蛋白形成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激肽释 放酶原
凝血酶原
统 凝血酶
血小板聚集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高凝状态)

微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溶酶原
纤维蛋白溶酶

生 机 制
激活物 (血液,组织)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低凝状态) 多发性出血
血小板减少
破坏凝血因子
大量凝血因子消耗
DIC的发病机制
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
损伤因子: 细菌及内毒素、病毒、 螺旋体、抗原抗体复合物、 缺血、 缺氧、 酸中毒、高温
凝血
抗凝血
纤溶系统
凝血作用增强
抗凝血机制减弱

纤溶系统功能障碍
DIC概念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指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
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可溶性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
一个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特征: 1、弥漫性的,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是局限于某个器官 的。 2、 血液凝固性先升高而后降低,先发生广泛性微血栓形 成,而后转为出血。
• 4h后复查血小板75 109/L,纤维蛋白原1.6g/L。
诊断:胎盘早期剥离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休克
思考题
• 哪些疾病容易引起DIC的发生? • 组织因子有何作用? • DIC时血液凝固性失常的特点及其
发生机制. • DIC与休克之间的辨证关系及其发
生机制.
损伤部位:血管内皮细胞 损伤结果:胶原暴露,Ⅻ因子激活,
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
内皮细胞损伤,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正常内皮细胞(电镜扫描)
血小板附着受损的内皮细 胞表面(单箭头指示)。
胶原暴露,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系 统;
损伤的VEC促进与中性白细胞、 单核细胞、T细胞及血小板的聚集
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出凝血 时间延长。
分期
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 临床表现:严重而广泛的出血, 血液呈低凝状态。
• 实验室检查:凝血时间和凝血酶 原时间延长,血浆鱼精蛋白副凝 试验阳性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
分期
纤溶系统被激活的机制
激肽释放酶原
• Ⅻa、Ⅻf
激肽原
激肽释放酶
纤溶酶原
纤溶酶原
缓激肽 纤溶酶原激活
X、Y碎片 + 纤维蛋白单体 无酶聚合
分型
凝血功能障碍—出血 微循环障碍—休克 器官功能障碍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DIC出血(腹主动脉瘤术后)
分型
凝血功能障碍—出血
特点:出现在消耗性低凝期和继发
性纤溶期,为多部位出血,用一般止 血药物无效,常为DIC的首发症状。
分型
凝血功能障碍发生机理
图示在ADP作用 下,血小板变形。
图示血小板聚集 在损伤血管内膜 周围
DIC的发病机制
其他促凝物质入血
大分子颗粒:羊水内容物、免疫复合物、 癌细胞 、细菌等,可激活XII因子. 胰蛋白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 白。
凝血系统被激活的机制
外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组织、细胞严重损 伤,组织因子大量暴露或释放入血。 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激活凝血因子XII, 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血小板被激活或血细胞大量破坏,促进DIC 的发病 其他促凝物质入血
DIC的原因
产科意外(胎盘早期剥离、宫内死胎滞留、羊 水栓塞) 感染性疾病(如细菌、病毒感染等) 恶性肿瘤(白血病等) 大手术、严重创伤、组织坏死、烧伤等 血管内溶血、毒蛇咬伤、肝脏疾病、心脏和外 周血管疾病等。
DIC可以由单一原因或同时由多种原因引起
凝血系统被激活的机制
外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组织、细胞严重损 伤,组织因子大量暴露或释放入血。 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激活凝血因子XII, 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血小板被激活或血细胞大量破坏,促进DIC的 发病 其他促凝物质入血
心肌缺血、缺氧--收缩力减弱
下 降
分型
微循环障碍导致休克的机制
激肽产生增多 补体系统激活 FDP产生增多
微动脉、毛细血管前 括括约肌舒张 微血管通透性增加
外周阻力下降,血管容量增加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休克
分型
器官功能障碍
DIC--->微血栓形成--->器官缺血、 缺氧--->脏器实质细胞损伤--->功能障 碍
结果:大量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外源性 凝血系统
DIC的发病机制
血细胞大量破坏

病因:恶性疟疾、异型输血、溶血性贫血 损伤细胞:红细胞破坏,释放磷脂和ADP 后果:磷脂可直接促凝或促进血小板释放凝 血物质,ADP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和释放
DIC的发病机制
白细胞
病因:严重感染、体外循环、早幼粒细胞 性白血病 损伤细胞:白细胞破坏,释放大量组织因 子 后果: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器官功能障碍
DIC时,器官功能 障碍主要由于微血
栓大量形成!
肺--呼吸功能障碍 肾--肾功能障碍 心--心泵功能障碍 肾上腺皮质—
华-佛综合症 垂体--席汉综合症
心肌中的微血栓 肝内微血栓
肺内微血栓
肺泡
肾内微血栓 (纤维蛋白特殊染色)
分型
器官功能障碍
肾脏:肾皮质坏死和急性肾功能不全 临床表现:少尿或无尿,血尿,蛋白 尿,氮质血症
重点复习
DIC的概念
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 机体凝血系统被激活,引起以广泛的微血 栓形成和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 过程。
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几种关键因子或 关键酶
内源性:VEC,因子Ⅻ(接触因子),激 肽释放酶 外源性:组织因子(因子III) 凝血的共同通路:因子Ⅹ,血小板, Ca2+ ,凝血酶 纤溶系统:纤溶酶
• 实验室检查(括号内是正常值):Hb70g/L (110~150),RBC2.71012/L(3.5~5.0 12/L),外周血 见裂体细胞;血小板85 109/L(100~300 109/L),纤维 蛋白原1.78g/L(2~4g/L);凝血酶原时间20.9秒 (12~14),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阳性(阴性)。 尿蛋白+++,RBC++。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刘亚伟
正常的凝血系统
内源性凝血系统
外源性凝血系统
表面接触
激肽释放酶
组织损伤
XII
XIIa
释放
激肽释放酶原
组织因子(III)
XI XIa
IXa
IX
VIII X
Ca2+
VII Ca2+
凝 血
PF3

Xa V Ca2+
纤溶过程

PF3 凝血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为出血、休克、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和器官功能 障碍。
发病急、发展快、病情复杂、 诊断困难、预后差、死亡率高。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DIC的原因
产科意外(胎盘早期剥离、宫内死胎滞留、 羊水栓塞) 感染性疾病(如细菌、病毒感染等) 恶性肿瘤(白血病等) 大手术、严重创伤、组织坏死、烧伤等 血管内溶血、毒蛇咬伤、肝脏疾病、心脏和 外周血管疾病等。
DIC时由于广泛的微血栓形成,流动的红 细胞通过纤维网眼时,受到机械性损害引 起变形破裂,出现溶血现象,所引起的贫 血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机制:
#RBC挂在纤维蛋白丝上,再不断
受血流的冲击而引起红细胞破裂; #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脆性增加。
DIC血象 (裂体细胞)
• 纤溶系统:纤溶过程尚未开始,FDP 含量较低。
• 临床表现:病人抽血困难,易发生凝 固。
• 实验室检查:凝血时间明显缩短,血 小板黏附性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