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名校名师试题评析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试题专家评析

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试题专家评析

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试题专家评析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试题专家评析如下:一、突出基础性,回归教材和教学实际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对教材和教学实际的回归。

许多试题的素材都来源于教材,引导学生打好学习基础,促进课堂回归教材。

例如,化学试题中对于元素周期表、化学键、有机物等基础知识的考查,生物试题中对于细胞结构、基因工程等基础知识的考查,都是对基础知识的重点检验。

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应用能力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

许多试题都以实际情境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物理试题中对于电磁感应、交流电等实际应用的考查,化学试题中对于化学实验操作、化学反应工程等实际应用的考查,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

三、注重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试题注重对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的考查。

许多试题都涉及到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

例如,物理试题中对于电学实验、光学实验等实验操作的考查,化学试题中对于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的考查,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素养。

四、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强调社会责任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试题也关注了社会热点问题,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

例如,化学试题中对于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生物试题中对于健康生活、食品安全等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注度。

综上所述,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试题突出了基础性、应用性、实验性和社会热点问题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通过强调教材和教学实际、回归课堂,也促进了中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2020年高考全国I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评析

2020年高考全国I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评析

2020年高考全国I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评析作者:***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20年第12期[摘要]针对2020年高考全国I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进行评析。

其命题体现人文关怀,坚持选拔,稳步前行。

试题总体优化了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在助力考生增长见识和知识的同时,能较好地实现高考育人选材的功能。

[关键词]2020年高考;全国I卷;生物试题;评析[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 35-0075-03因疫情影响及新旧高考平稳过渡的需求,2020年高考全国I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的命题素材紧跟时代,贴近教材,注重基础,彰显生物学学科特色,对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平实中透着灵活,突出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查。

相比2016年至2019年高考全国I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2020年高考全国I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的选择题干扰性降低,非选择题难度适中,但需考生准确归纳和阐释生命现象背后的生物学原理的题目数量增加,书写量增大。

本文就其中部分选择题和简答题做如下评析。

【选择题3】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命题评析:本题通过设置4组加法实验和减法实验创设4种不同情境,考查考生对脊椎动物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考生需要正确理解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包括下丘脑及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垂体及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狀腺及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以及甲状腺激素的促进分解代谢使机体产热增加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功能。

聚焦关键能力彰显时代精神——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卷试题评析

聚焦关键能力彰显时代精神——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卷试题评析

聚焦关键能力彰显时代精神——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卷试题评析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卷试题聚焦了学生的关键能力,并在其中彰显了时代的精神。

本文将从试题形式、题目策略、知识点覆盖以及能力培养等方面对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卷试题进行评析。

首先,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卷试题在形式上突出了多样性与综合性。

试题采用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型题目等多种形式,考察了学生的不同能力和素质。

这种多样性的形式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各类题型的练习,提升自己的应对能力。

其次,试题策略上注重了思维的拓展和创新。

试题中多用案例和情境化的描述,旨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拓展思维。

例如,在某个多项选择题中,题目描述了一种涉及基因突变的遗传病,要求学生根据描述能够推测出发病原因和症状。

这种策略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拓展自己的思维边界。

再次,试题内容覆盖面广,注重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

试题从细胞、遗传、植物和人体生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涵盖了生物学的核心内容。

但与其他学科试题相比,生物试题更加注重学科的应用与实践,对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要求更高。

例如,在一个填空题中,要求学生根据动物的特征和活动方式判断其生活环境,考察了学生对生物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最后,试题注重能力培养,强调信息搜索和科学实践的能力。

试题中多选题和综合题都要求学生通过查找和分析信息来解答问题。

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强调了在21世纪背景下的科学实践。

例如,在一道综合题中,要求学生通过综上所述,高考生物试题的特点包括多样性形式,注重思维拓展和创新,广泛覆盖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注重能力培养和科学实践。

通过这些特点,试题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促使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应对能力和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科综合生物学部分试题评析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科综合生物学部分试题评析

2020年9月1日理科考试研究•综合版•61•2020年高考全国I卷理科综合生杨学部分试题评析杨京举(安徽省铜陵中学安徽铜陵244100)摘要:本文对2020年高考全国I卷理科综合生物学部分试题进行评析,希望能为高考复习和教学提供参考.关键词:2020年高考;全国I卷;生物学试题;评析2020年高考全国I卷理科综合生物学试题依据“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以生物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为导向,命题立足教材、体现时代性,注重和实际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突岀了生物学生命观念下的分析和应用能力等学科思维品质的考查•生物学试题部分由6道选择题、4道必修和2道二选一选修的简答题组成,试题难度较去年略有降低.现就部分选择题和简答题作如下评析.选择题1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C.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命题评析题目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命题情境,从免疫学的角度对阻止、切断病原微生物(病毒)传播的一些有效措施的基本原理进行考查•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传染病预防与消毒灭菌的认知基础,正确理解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一核心概念,明晰病毒必须借助活细胞才能增殖的重要事实,从而作出理性的分析与判断.本题渗透了结构与功能观的考查,同时,契合了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引导树立去伪存真的科学观和健康生活观的教育意义.参考答案B选择题3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命题评析题目基于动物和人的激素调节相关科学探究实验情境,对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及分级调节机制进行考查.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和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是通过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并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再作用于甲状腺,并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而实现的;激素随体液运输并具有靶向性作用的特点.因此,切除小鼠垂体会直接导致促甲状腺激素缺失,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代谢减慢,机体细胞呼吸能力下降,产热和耗氧量都会减少.此外,切除垂体会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失去其作用的靶器官(细胞)而无法达到分级调节作用,机体代谢也就不可能恢复正常•本题具有在生命活动调节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信息系统论与稳态平衡观的指向作用,同时,选项中融入“切除、注射”等激素研究的方法,则有基于“结构与功能观、技术与原理观”的科学探究思维与能力的考查功能.参考答案D选择题5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作者简介:杨京举(1971-),男,安徽桐城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生物学教育研究.•62•理科考试研究•综合版2020年9月1日命题评析本题以果蝇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例为情境,对分离定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方法进行考查.多对长翅果蝇进行单对雌雄交配,子代果蝇中都出现长翅:截翅=3:1的性状分离比,表明该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长翅对截翅为显性;由于没有对子代出现的性状是否与性别相关联的统计分析与比较,因而无法知晓该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但无论何种情况,雌性果蝇含有两条X染色体,所以亲代雌蝇均是含有该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且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本题看似常规,但由于雄性果蝇具有一对XY性染色体,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雄性果蝇体细胞中会成单存在,由此,“B”“D”选项中作了“雌蝇”性别条件限制.彰显了严谨的科学分析态度和缜密的逻辑判断思维.参考答案C选择题6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志重捕法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命题评析题目以土壤小动物生境为背景,着重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物种丰富度”以及“分解者的生态功能”等生态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考查•种群密度调查的基本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样方法主要是针对以植物为代表的相对静态种群;标志重捕法则主要针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但是,对活动能力强且身体微小不易标记的土壤小动物来说,以上两种方法都不适合,所以,通常采用取样器取样调查的方法.丰富度不同于种群密度,它是衡量一个群落或类群物种多样性的数量特征,丰富度越高即意味着物种数目越多•仅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的角度来说,土壤小动物作为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质转化为无机物,这种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无机盐的相对含量进而影响植物生长.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实现碳循环的两大主要生理途径,生产者、各级消费者以及分解者的呼吸作用都能将生物群落中的部分有机碳转化为C0?返回大气,参与碳循环.本题立足课本,立意局部与整体观,倡导走进自然、了解并尊重自然的生态理念.参考答案a题30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等目的,回答下列问题:(1)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去除杂草并进行松土的一项栽培措施,该栽培措施对作物的作用有减少杂草对水分、矿质元素和阳光的竞争;增加土壤氧气含量,促进根系的呼吸作用(答岀2点即可).(2)农田施肥的同时,往往需适当浇水,此时浇水的原因是肥料中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答出1点即可).(3)农业生产常采用间作(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的方法提高农田的光能利用率•现有4种作物,在正常条件下生长能达到的株高和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光照强度)见表1,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考虑,最适合进行间作的两种作物是A和C.选择这两种作物的理由是作物A光饱和点高且长得高,可利用上层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作物C光饱和点低且长得矮,与作物A间作后,能利用下层的弱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表1作物A B C I)株高/cm1706559165光饱和点/umol-m-2-s'11200118()560623命题评析本题具有浓厚的生产实践气息,题目以促进农作物增产的一些栽培措施为引线,主要考查学生依据生物学所学进行分析、解释与判断的科学思维与能力,对中学生物学教学强化学科本质、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和培养劳动观具有积极导向作用.同为植物,在生态位上,作物和杂草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叠,对水分、矿质养料和阳光有竞争,中耕松土去除杂草以消除竞争可让更多的物质和能量流向作物,同时,疏松的土壤含氧量会增高,有利于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进而为根细胞主动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肥料中的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形成离子才能更好的被根系吸收,所以,农耕中施肥通常伴随着浇水.间作可谓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光能利用率的角度,其实质是提高有效光合面积,增加单位土地作物的输出量;由于间作的两种作物会处于同一块土地和同一生长期.因而,选择时需尽可能避免相互竞争,要产生类似于自然群落垂直分层分布的效果.才可以实现资源和空间的最大化利用.题31某研究人员用药物W 进行了如下实验:2020年9月1日理科考试研究•综合版•63•给甲组大鼠注射药物W,乙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大鼠的相关生理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乙组大鼠无显著变化;与乙组大鼠相比,甲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升高,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进食量增加,体重下降.回答下列问题:(1)由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药物W破坏了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使细胞失去功能,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2)由上述实验结果还可推测,甲组大鼠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导致肾小管液的渗透压比正常时的高,从而使该组大鼠的排尿量壇加.(3)实验中测量到甲组大鼠体重下降,推测体重下降的原因是甲组大鼠胰岛素缺乏,使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获得能量,导致机体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增加.(4)若上述推测都成立,那么该实验的研究意义是获得了因胰岛素缺乏而患糖尿病的动物,这种动物可以作为实验材料用于研发治疗这类糖尿病的药物(答岀1点即可).命题评析题目以药物W的相关实验研究为情境,主要对血糖调节与稳态进行综合考查•胰岛中,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具有降低血糖功能的胰岛素,而胰岛A细胞合成并分泌具有提升血糖功能的胰高血糖素;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在甲、乙两组对照实验中,甲组大鼠出现了血糖浓度升高和尿糖,所以,如果药物W是破坏了胰岛A细胞而使其功能丧失的话,那么丧失的应是降低血糖功能,因此,破坏的是胰岛B 细胞.甲组大鼠的原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会使其渗透压升高从而带来肾小管对水分重吸收能力下降,所以,尿量会增多•胰岛素降低血糖主要是通过加快细胞对血糖吸收、氧化分解、转化为糖原或脂肪等非糖物质来实现的,甲组大鼠因胰岛B细胞破坏而胰岛素缺乏,使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获得能量,导致机体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增加,进而引起体重下降•本题前三小题重在基础性概念和简单分析与判断思维的考查,第四小题则是生物学在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生活质量等重要学科价值取向方面的直接体现.题37某种物质S(—种含有C、H、N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细菌能降解S.研究人员按照图1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S的细菌菌株.实验过程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甲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S,乙的组分为无机盐、水、S和Y.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盛有水或培养基的摇瓶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乙培养基中的丫物质是接种m稀释涂布平板②八③淤泥型,挑单菌落接种冃多次筛选⑤高效降解-----S的菌株无菌水乙图1甲甲琼脂.甲、乙培养基均属于选捶培养基.(2)实验中初步估测摇瓶M中细菌细胞数为2x IO?个/mL,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100uL稀释后的菌液,且保证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不超过200个,则至少应将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型倍.(3)在步骤⑤的筛选过程中,发现当培养基中的S超过某一浓度时,某菌株对S的降解量反而下降,其原因可能是S的浓度超过某一值的时候会抑制菌株生长(答出1点即可)•(4)若要测定淤泥中能降解S的细菌细胞数,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取淤泥加入无菌水中,梯度稀释涂布到乙培养基上,培养后计数.(5)上述实验中,甲、乙两种培养基所含有的组分虽然不同,但都能为细菌的生长提供4类营养物质,即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命题评析题目以高效降解S的细菌筛选实验技术为情境,主要对选修1有关微生物的培养、分离、纯化、计数等技术实践环节所涉及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进行综合考查,倡导运用所学从实践和技术层面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主要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针对培养基则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可很好地保持培养基原有组分不被破坏;微生物生长需要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根据甲、乙两种培养基的组分,其中的碳源和氮源都只来自物质S,所以,理论上只有能降解S的细菌才能在其上生存并生长,可见,二者在功能上都属于选择培养基•但是,甲培养基要用于稀释涂布,在形态上需要是液体,乙培养基要充当涂布平板,因此,要加入琼脂制成固体培养基•稀释涂布平板是以菌落数代表菌体数,采用活菌计数法,可以设至少稀释X倍,再根据2X107-1000X=200-100,求解.即便是能高效降解S的一些细菌,不同的类型对S的耐受性往往也不同,所以,当S浓度过高时就会出现耐受性相对较低的菌株生长被抑制,从而造成对S的降解量下降.要测定淤泥中能降解S的细菌细胞数,首先得要分离纯化,借助稀释涂布平板可以集分离、纯化和计数为一体,题图中①②③步骤其实就已做到.(收稿日期:2020-07-13)。

2020高考试题分析1

2020高考试题分析1

9/24/2020
2.注重知识在情景中的应用 在情景中灵活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
应用中考查生物学科素养也是生物试题的一大特点。 如第1题、第6题、第31题、第38题,设置了生活及科研 中常见的情境,试题较为灵活,既考查基础也考查思维 。第1题结合社会热点,在考查生物知识的同时也在向 社会传递问题解决要以科学知识为依托的信号。
9/24/2020
4.关注生态治理 关注生态文明,倡导环境保护理念,落实社会责任。
试题坚持学科素养导向,着意传递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 意识与建设生态文明的使命担当。
如第38题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问题,创设无废 弃农业、污水净化灯等情境,考查考生对生态工程、生 物净化的理解和运用。
总体而言,2020年全国Ⅱ卷理综试卷生物试题,立 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注重必备知识和学科素养 的考查,很好地实现了引导教学和立德树人的功能。
3.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 观察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可以用健那绿染液进行 染色
B.探究人体红细胞因失水而发生的形态变化时,可用肉 眼直接观察
C.观察细胞中RNA和DNA的分布时,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 色剂染色
D. 用细胞融合的方法探充细胞膜流动性时,可用荧光 染料标记膜蛋白
四、试题解析
1.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 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 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 质合成 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 相同的 D. 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 体免疫反应 本题为新冠病毒相关知识点考查,今年热点。 相关考点:1.病毒和原核的区别。

2020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评析及建议

2020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评析及建议

2020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评析及建议
2020年高考尘埃落定,带着考前各种猜想,庐山全貌已现。

今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遵循高考评价体系理念,全面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核心价值引领,突显对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测评考生学科素养发展水平,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基本要求。

试题特点
01关注生命健康,落实社会责任
三套全国卷均有1道试题关注新冠疫情,要求考生应用生物学知识进行科学认识和防治新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Ⅱ卷第38题以植树造林、“无废弃物农业”、污水净化为情境,要求运用生态工程原理进行生态修复,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02联系生活实践,考查生命观念
Ⅱ卷第31题以人的剧烈奔跑运动时机体生理变化为情境,。

2020年高考全国三套试卷理综生物试题评析

2020年高考全国三套试卷理综生物试题评析

体重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甲组大鼠胰岛素缺乏,使机体不能充分利
(4)若上述推测都成立,那么该实验的研究 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用葡萄糖来获得能量,导致机体脂肪和蛋白质的 分解增加 (4)获得了因胰岛素缺乏而患糖尿病的动物,
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
C6H12O6
2 C2H5OH(酒精)+ 2 CO2 +少量能量
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
呼吸底物是葡萄糖时,若只进行有氧呼吸,则消耗的O2 =生成的CO2 ;若只进行无氧呼吸,当呼吸产
物是酒精时,生成的酒精量=生成的二氧化碳量。
答案: 2.D
高考真题解析
答案:
(1) 胰岛B
(2)高
增加
高考真题解析
31.(10分) 某研究人员用药物W进行了如下实验:给甲
【解析】 (3)甲组大鼠注射药物W后,由于胰岛素分泌
组大鼠注射药物W,乙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 不足,使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来获得能量,
盐水,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大鼠的相关 导致机体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增加,体重下降。
在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的方法提 高农田的光能利用率。现有4种作物,在正常 条件下生长能达到的株高和光饱和点(光合速 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光照强度)见下表。从提
适宜在弱光下生长,综合上述特点,应选取作物 A和C进行间作,作物A可利用上层光照进行光合 作用,作物C能利用下层的弱光进行光合作用, 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
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 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生物学部分试题评析

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生物学部分试题评析

・64・生物学教学2020年(第45卷)第10期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生物学部分试题评析陈腊琴石磊(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北京100022)摘要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生物学试题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评价导向,突出了学科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体现了学科特色,聚焦于学科关键能力检测。

本文重点解析了部分有特色的试题。

关键词高考生物学试题评价学科核心素养1试题总体评价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生物学试题,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评价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在保持题型和难度稳定的基础上,突出生物学学科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聚焦学科关键能力,情境设计贴近学生实际,注重生物学知识在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体现学科特色,突出价值导向$题目设置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必考题、选考题),考查内容涉及必修1细胞膜、高尔基体、类囊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应用;必修2分离定律应用、伴性遗传、遗传变异与育种;必修3神经兴奋的传递、激素调节、生物与环境;选修1微生物的培养、筛选和分离;选修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均为学科主干知识,且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充分体现了对核心主干知识考查的基础性、全面性,引导中学生物学教学回归基础和科学本质,体现学以致用。

2部分试题评析2.1关注热点,增强社会责任试题开篇(第1题)融入新冠疫情素材,突出生物学学科特点,主要考查病毒组成、生命活动特点和增殖方式、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在学习与实验过程中将思维路径用科学语言记录,经过修正优化,可有效提升科学素养$2.3讲求方法,规避套路泥淖当前的复习备考中普遍存在模式化答题套路。

这种作法看似降低了入题门槛,但却与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和解决背道而驰,更贻误人才培养与未来发展。

从考试引导教学出发,高考创新试题呈现方式与设问角度,将固化思维与作答套路引入预设陷阱,希冀考生由此能够反思归正。

从例3数据可看出B项选择比例最高,甚至高于正确选项,说明套路化问题依然严峻。

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卷分析

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卷分析

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卷分析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卷分析2020年高考已经结束,对于许多省份来说,高考生物卷是理综卷的谢幕战。

今年,高考生物全国Ⅰ、Ⅱ、Ⅲ卷的主要特点是“回归教材”、“情境化试题比例提升”、“有着历年高考题的影子”。

一、回归教材今年的高考生物卷回归了教材,考查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新课标Ⅰ卷考查了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在必修3中,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要求考生分析实验结果。

此外,一道关于实验材料的题目也要求考生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理解。

二、情境化试题比例提升今年的高考生物卷情境化试题比例有所提升。

例如,必修3中的一道题目考查了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到的重要作用,要求考生分析叙述中的错误。

这道题目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土壤小动物的了解,还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有着历年高考题的影子今年的高考生物卷中也出现了历年高考题的影子。

例如,必修1中的一道题目考查了真核细胞膜结构的功能,要求考生填写表格。

这道题目与2018年高考生物卷中的一道题目非常相似。

总的来说,今年的高考生物卷考查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注重情境化试题的提升,也有历年高考题的影子。

这对考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考验和挑战。

成分在缩手反射中,参与兴奋的传递。

参与豚鼠胰腺分泌K。

参与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

参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参与细胞分泌递质的功能。

过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参与缩手反射。

豚鼠胰腺分泌K时参与胰岛素的分泌。

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时参与根瘤菌的共生。

细胞分泌递质时参与腹泡的分泌。

30.(节选)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等目的。

回答下列问题:1)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去除杂草并进行松土的一项栽培措施,该栽培措施对作物的作用有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持土壤湿度的作用。

2020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答案

2020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答案

2020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答案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答案【试题分析】一、选择题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的选择题部分涵盖了生物学的多个基础知识点,包括细胞结构、遗传与进化、生态学和生物技术等。

题目设计注重考查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填空题部分要求学生对生物学的某些概念进行填空,考查学生对生物学术语的掌握程度和对生物学现象的描述能力。

三、简答题简答题部分要求学生对生物学的某些现象或问题给出简要的回答,考查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实验设计题实验设计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生物学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五、论述题论述题部分要求学生对生物学的某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科学表达能力。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答案1. A2. B3. C4. D5. E(注:此处答案仅为示例,具体答案需根据实际题目确定)二、填空题答案1. 细胞膜2. 基因重组3. 光合作用4. 物种多样性5. 克隆技术(注:此处答案仅为示例,具体答案需根据实际题目确定)三、简答题答案1.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其过程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三个阶段。

2.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之一,它可以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为自然选择提供多样性。

四、实验设计题答案1. 设计实验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可以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光照,实验组遮光,观察两组植物的生长情况。

五、论述题答案1.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等多种方式。

【结束语】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全面考查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次考试,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0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Ⅰ卷)生物学试题对科学思维的考查与分析

2020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Ⅰ卷)生物学试题对科学思维的考查与分析

2020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Ⅰ卷)生物学试题对科学思维的考查与分析科学思维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素质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考中,生物学作为理科综合试卷的一部分,对学生的科学思维有着较高的考查要求。

本文将针对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生物学试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2020年高考生物学试题主要包括选择题和主观题两部分。

选择题一共有60道,全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概念的掌握和相关知识的应用。

通过选择题的答题情况,可以初步了解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掌握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主观题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理论,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解答。

首先,选择题中考查了学生对生物学基础概念和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第16题中,考察了学生对激素作用机制的理解。

这道题目要求学生对激素分泌和目标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分析,并选出正确的选项。

通过这样的题目,能够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其次,选择题中还考察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例如,在第31题中,考察了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需求的理解。

这道题目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过程进行分析,并选择正确的结论。

通过这样的题目,能够考察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除了选择题,主观题也是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考查和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例如,在第2题中,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结合实际问题分析蒸发对人体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题目,能够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和运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生物学试题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考查非常全面。

通过选择题的答题情况,可以了解学生对生物学基础概念的掌握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而主观题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要提高科学思维的能力,首先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对基础概念和知识的掌握,通过反复练习巩固记忆。

2020年高考全国1卷生物试题解析解读分析

2020年高考全国1卷生物试题解析解读分析

2020年高考全国1卷生物试题解析解读
分析
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生物试题的设计遵循了高考评价体
系理念,重视了学科素养的发展和核心知识、关键能力的考查。

试卷整体稳中有新,通过创设新情境、运用必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彰显了生物学科的特点。

首先,试卷注重基础综合,引导“中学教学”。

必备知识是学科素养的基础支撑,因此试卷考查了细胞呼吸、群落、细胞结构与功能、微生物培养等核心主干知识的准确记忆,以及对课内基础实验的精确记忆和运用。

其次,试卷重视“关键能力”,助力人才培养。

关键能力是高水平人才的必备素质,因此试卷通过实验探究题、综合运用题、开放性试题等方式,考查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思维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最后,试卷立足情境创新,突显素质教育。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向,因此试卷通过
创设新情境、设置开放性题目,考查了学生在新颖和陌生的情境中,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主动思考,大胆创新,完成开放性或探究性任务,并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成为创新型人才。

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生物试题评析

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生物试题评析

GUAN GDONG JIAO YU GAO ZHONG广东教育·高中2020年第9期表12020年和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I 卷生物试题知识点分布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I 卷生物试题评析■华南师大附中游江涛2020年高考是现有高考模式的最后一年,2021年广东将采用新的高考模式。

处于“新旧更替”的重要节点,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全国I 卷),既延续了往年的基本特点,又体现了新课程、新高考的理念和要求,分析其命题理念及试题特点,对把握正确的备考方向、提升备考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一、总体特点作为过渡期的高考,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全国I 卷)是稳中有新,素养立意。

稳体现在试题类型、试题风格、试卷难度和内容分布保持相对稳定,命题指导思想依然是立足教材、联系实际、突出能力。

整套试题都是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围绕中学生物教材主干知识展开,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内环境稳态调节、遗传变异、微生物培养和应用、基因工程等重点知识(表1)。

在知识考查的基础上,注重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试题的难度和梯度合适。

注:表中用“Ⅰ、Ⅱ、Ⅲ”分布代表“必修1、必修2、必修3”;“选Ⅰ、选Ⅲ”分别代表“选修1、选修3”新体现在四个方面:新考点———第32题考查生物变异与育种,而近10年中第32题都是考查遗传规律,考查相关的遗传学实验设计;第38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而往年的38题则多考查基因工程;第2题以种子生理考查呼吸作用的过程,近10年来也是比较少单独考查呼吸作用过程。

新题型———第29题以表格形式考查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新角度———第30题改变传统的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结果分析的考查,而是从教材课后拓展题中选取农业生产措施中能够增产的中耕松土、施肥浇水及间作等方面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宏观理解;第31题考查实验设计的研究意义,设问的角度比较新颖。

2020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名师评析

2020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名师评析

2020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学科试题分析一.考点分析:2020年江苏生物高考试题,秉承江苏卷一贯的风格特征,充分体现学科特质和时代精神,凸显价值导向;情境设计源于生活实际,强化社会责任;立足核心素养,紧扣教学重点;把控难度梯度,保持平稳平和。

必修一合计约33分,必修二合计23分,必修三合计22分,选修一合计14分,选修三合计17分,实验与探究合计11分,总计120分。

由此可见,必修一是高中生物学的基础,也是考查的重点部分,必修二和必修三是次重点考查部分,选修和实验部分也与往年分值相当。

试题难度如何呢?学生是否容易得分呢?下面对高考试题进行详细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不直接参与生化反应B.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中C. 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不参与有机物的合成D. 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答案】D本题难度系数:☆【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各设置两个选项。

学生依据掌握的知识,能通过直选法得到D选项为正确的。

【详解】A、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有些水还直接作为反应物参与生物化学反应,如有氧呼吸,A错误;B、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主要存在形式是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成为生物体的构成成分,而液泡中的水属于自由水,B错误;CD、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能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也能参与有机物的合成,如Mg2+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C错误、D正确。

2.下列关于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 碳链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基础B. 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都是生物大分子C. 细胞利用种类较少的小分子脱水合成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D. 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需要酶来催化【答案】B本题难度系数:☆【考点分析】本题的考点是生物大分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强调生物大分子时,一般从两个角度:①类型:多聚体包括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由单体脱水缩合而成;②结构基础:碳链为基本骨架。

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综生物试题及解析

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综生物试题及解析

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综生物试题及解析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科综合试题(生物部分)一、单选题1.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

以下哪个叙述是正确的。

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2.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以下哪个是自身免疫病。

A.艾滋病B.类风湿性关节炎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D.抗维生素D佝偻病3.以下哪个生物学实验叙述是错误的。

A.观察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可以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B.探究人体红细胞因失水而发生的形态变化时,可用肉眼直接观察C.观察细胞中RNA和DNA的分布时,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D.用细胞融合的方法探究细胞膜流动性时,可用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4.以下哪个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是错误的。

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5.某植物的成熟叶片被取出,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

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的溶液浓度在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被检测,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

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

根据此判断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6.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

2020年高考试题分析

2020年高考试题分析

2020年高考试题分析(全国Ⅰ卷)郑州市上街实验高中王占海2020年全国Ⅰ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紧密围绕“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展开,在考查生物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生物必备知识的过程中,引导考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核心。

在考查方式上,保持生物试卷一贯的风格特征,稳中有进,突出基础性和应用性,倡导学以致用。

在考查内容上,重视核心概念与主干内容,强化基础,引导教学回归本质,助力推进素质教育。

与2019年相比实验分值明显提高,体现了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的特点。

此外,试卷涉及到的知识点覆盖范围广,以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为重,以《考试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为主要考查内容,体现了对理解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的考查要求,同时继续重视对学生考获取文字,图表等信息,以及表达等基本能力的考查。

一、2020年全国Ⅰ卷生物试题细目表二、整体分析及备考建议1、整体分析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以考查生物核心素养为重点,结合科学素养、必备知识、核心价值和关键能力等有机结合起来,凸显生物学科鲜明特色,聚焦科学探究与生活实际以及农业生产,关注当下新冠疫情,引导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试题结构与往年相比没有变化,分值略有变化。

题目总体难度系数较往年有所降低,突出对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考查的同时,强调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实验与探究部分的分值跟往年相比有所提高,更关注学生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是否能灵活应用生物学知识,同时继续重视对学生获取文字,图表等信息以及表达等基本能力的考查,具体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重视主干知识试题,围绕中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与识记展开,比如29题考察到细胞结构的名称、成分与功能,学生需要对基础知识和概念记忆和理解到位。

二是强调实验探究,试题中51%的分数与实验相关,包括课本上的基础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现象等多方面,同时也考查了实验探究的能力,比如第3题和第31题考察了激素的调节相关实验,学生需要对实验进行分析,深入思考实验意义,并且答题规范语言要严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评析融入新冠疫情,体现社会责任。

结合学科特点,高考生物试题有机融入新冠疫情素材,从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免疫应答、疫情防控措施中的生物学原理,以及疫情所致的生活方式改变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考查,体现时代主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意识。

如全国II卷第1题,要求学生对能引发肺炎的病原微生物新冠病毒和肺炎双球菌在遗传物质、遗传信息传递、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应答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以生物学视角加深对新冠病毒致病方式和防治措施的理解。

结合生态保护,倡导绿色发展。

高考生物试题精选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素材,体现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工程技术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的显著优势,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提升生态意识。

如全国II卷第38题以植树造林、“无废弃物农业”、污水净化等运用生态工程原理进行生态修复的实际案例,传达生态修复时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地位,强调修复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凸显生物方法处理污染的优势,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发挥育人功能,突出价值导向。

高考生物试题在评价学生学科文化素质水平的同时,注重传递生物学科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建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促进高考育人功能的发挥。

如全国III卷第5题,选取“每天适量饮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的不当疫情防控措施,要求
学生能审慎看待问题,引导学生形成帮助他人科学解读问题的意识,激发乐于助人、不信谣不传谣的责任担当意识。

结合农业生产,弘扬劳动精神。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积累了丰硕的劳动实践经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结晶。

全国I卷第30题选取中耕、施肥、间作等农作物栽培措施为素材,从植物生理调节的角度,考查对这些栽培措施的生物学原理的分析和解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内在机制,以更好地领略中华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

种子保藏是保障农作物产量的先决条件,全国I卷第2题创设种子贮藏问题情境,考查植物细胞呼吸作用方式,渗透了控制细胞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可作为种子保藏方式的信息。

展现生命之美,提升美育素养。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涵盖从宏观到微观的多级尺度,缤纷多彩的生命现象赋予生物学特殊的审美体验。

全国III卷第3题展示了携带氨基酸的三叶草型tRNA,mRNA所含密码子与tRNA所含反密码子的精准配对模式,以及稀有碱基次黄嘌呤的特殊配对方式,呈现了微观世界的生命之美。

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既保证了生命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又丰富了配对方式的多样性,保持了蛋白质翻译在准确性和灵活性之间的平衡。

通过图形呈现试题信息,对tRNA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考查,深化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有助于提升美育素养。

思索体育运动,倡导强健体魄。

健康的身体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高考生物试题通过对体育运动生物学现象和原理的考查,倡
导健康生活理念。

全国II卷第31题,以人剧烈奔跑运动时机体生理变化为素材,考查肌肉酸痛感的生理变化,运动过程中胰高血糖素维持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以及运动大量出汗后补充电解质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方式,引导学生注重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凸显学科特质,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所涵盖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实践操作能力群”的重点,也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重点关注的核心能力。

针对一线教学依然存在的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足现状,高考生物试题继续加强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意在促进中学实验教学改革。

全国I卷第37题考查从淤泥中分离污染物降解菌,全国II卷第37题考查SDS这一核心组分在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质电泳实验中的作用,全国I卷第38题考查以小鼠脾脏为实验材料制备单细胞悬液的主要实验步骤。

注重语言表达,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

3套全国卷的非选择题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意在引导学生注重思维的严谨性、逻辑性。

全国II卷第37题要求解释相同pH条件下相对酶活性有差异的原因,并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全国I卷第5题要求根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在性状显隐性、亲代雌蝇是否纯合、基因的染色体位置等维度的推测进行判断。

考查获取信息能力,助力增长知识见识。

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能够从文本、图表等信息载体中获取生物学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全国I卷第30题给出4种农作物的株高和光饱和点,要求学生根据对间作措施的介绍,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根据株高和
光饱和点选择适宜间作的2种作物并说明理由。

全国III卷第2题给出蔗糖协同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生长作用机理的实验结果,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流程的描述对蔗糖及IAA的作用方式进行判断。

这类试题提供的信息量相对丰富,不仅有学生作答所必须的全部信息,还有学生学习内容之外的知识拓展和延伸,对于学生开阔学科视野、增长知识见识非常有帮助。

丰富信息载体,优化作答任务。

试题呈现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改善学生作答感受,激发学生思考。

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以图表形式呈现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信息完成表格或画出示意图。

全国III卷第5题围绕真核细胞ATP的合成过程为主线设计表格,要求学生在反应部位、反应底物、能量来源、终产物等方面进行比较。

全国III 卷第31题要求画出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相比于文字描述能够显著减少作答时间,提高作答效率,优化应答表现。

关注学情变化,保持稳步前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复习备考较往年有较大变化,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力求体现人文关怀,充分考虑学生作答感受,在保持试题风格和难度稳定的基础上,注重搭桥铺路,引导学生思考方向,同时合理控制试题信息量,优化作答书写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