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广播电视的特性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广播的性质及特点[12页]

第二章  广播的性质及特点[12页]
第二章 广播的性质及特点
广播是历史、科技发展的结果,广播 作为一种全新的大众传播媒介,是20世纪 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反过来给历史 以巨大的影响,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发挥了 极大的作用。
第一节 广播的定义
目前引用最多的广播定义是《辞海》 中的定义,它是这样表述的:“通过无线 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播送音响、图 像的节目,统称广播。”很多辞书、专著、 教材都使用这一定义,有的在文字上略有 改动。
(一)商业型 1、商业台特点 2、与政府关系 3、节目特色
(二)国家所有型
1、与国家(政府)的关系 2、节目特点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公共事业型
1、与政府关系 2、节目特点 3、经费来源
二、广播的功能
广播的自然功能是指它本身所具有的 能力,即它能干什么,这是由它的自然属 性决定的。自然功能说到底只有一个:传 播声音信息符号。
二、传播信号
广播的传播信号是声音,声音是广播 惟一的传输对象,无论是哪类信息都要首 先转化成声音,才能借助广播播出。
三、接收特性
广播电台长时间地向空中播出多路电 波、信号,只要是处于覆盖范围内、拥有 接收机就可以接收,无需像报纸那样靠由 “人链”组成的线性投递获得。
第三节 广播的社会属性
一、广播体制
三、广播的作用
(一)广播的舆论作用 (二)改变人与外界的接触方式
思考题
1、什么是广播(包括广义、狭义两种)? 2、广播的特点。 3、广播的信道、信号和节目接收是什么样的?
其各自特点是什么? 4、世界上各国广播电台的主要体制,它们各
有哪些特点? 5、广播的主要作用。
第二节 广播的特点
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一个事物其根本属性往往不止一个,广播 的属性也是如此,可以把它分为自然属性 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自然属性是广播客 观存在的、不以人的因素为转移的特性, 也就是我们这里说的特点。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总结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总结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总结第一章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广播电视人类传播史的五次“革命”(广播电视传播处于第四次革命)世界上第一家正式成立的电视台:KDKA电视之父:约翰贝尔德第一个播出黑白/彩色电视的国家:英国/美国中国彩色电视的制式:PAL制第二章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一座广播电台: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1923.1.23)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国民党统治下的民营电台3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广播电台种类6 P30中国人民广播创建纪念日: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珠江模式”:主持人中心制中国大陆建立第一座电视台: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现场直播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1978年5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中国电视业的发展:P42播出节目的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7 P43第三章我国港澳台地区广播电视的发展香港现有三家广播电台:香港电台、商业电台、新城电台香港电视“三台鼎立”:无线电视、丽的电视、佳艺电视TVB ATV :商业电视台澳门广播电视:对本地居民影响小台湾广播电视:广播:中国广播公司电视: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公视老三台(公共电视媒体)第四章世界广播电视的体制与发展广播电视取决于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4 P94三种理论模式:国有/国营型广播电视机构(VOA)公共机构型广播电视机构(BBC NHK)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ABC NBC TVB ATV)三种模式:美国模式、西欧/日本模式、中国模式1、美国模式商业型为主,其他形式补充2、西欧/日本模式双轨制:公营、商营共同发展3、中国模式新特点:3 P112我国广播电视经营现状5 P117我国广播电视经营体制的改革方向4 P118第五章广播电视传播的特性与社会功能广播电视的特点6广播新闻传播的特点:3+2 P130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2+2 P132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6巨大而深远1、传递信息、检测环境2、连接、协调、整合社会3、现代民主政治过程重要元素4、娱乐功能5、经济功能6、服务功能第六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声音与画面广播电视传播符号是指在广播电视信息传播过程中承载、传达信息的各类符号系统的总和。

《广播电视概论》习题与答案

《广播电视概论》习题与答案

《广播电视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广播电视: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大众传播媒介。

2. 电视台:是制作和播放电视节目的机构,包括新闻、教育、娱乐等多种类型的节目。

3. 广播电台:是制作和播放广播节目的机构,包括新闻、音乐、故事等多种类型的节目。

4. 电视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的电视图像和声音信息。

5. 广播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的广播声音信息。

二、填空题1. 广播电视是利用____和____两种技术手段,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网络向广大地区或特定受众传送声音和图像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介。

答案:无线电技术;电视技术2. 我国第一家电视台——____于1958年5月1日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答案:北京电视台(今中央电视台)3.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能够及时地反映社会现实,引导舆论。

答案: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4. 数字音频广播(DAB)与传统的模拟调频广播相比,具有____、____、____等优点。

答案:音质好;抗干扰能力强;频道资源利用率高5.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规定,我国广播电视必须坚持____、____、____的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答案:党性原则;正确的舆论导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广播电视的特点?A. 广泛性B. 即时性C. 选择性D. 互动性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电视信号的类型?A. 模拟信号B. 数字信号C. 音频信号D. 视频信号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广播节目的类型?A. 新闻B. 音乐C. 电影D. 体育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电视节目的类型?A. 新闻B. 电视剧C. 广告D. 体育答案:D5. 下列哪项不是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A. 地面波B. 卫星波C. 有线电视D. 光纤波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广播电视的功能包括哪些?()A. 新闻传播B. 文化教育C. 娱乐休闲D. 商业广告E. 政治宣传答案:ABCDE2. 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包括哪些?()A. 地面波B. 卫星波C. 有线电视D. 光纤波E. 无线电波答案:ABCDE3. 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包括哪些?()A. 前期策划B. 拍摄录制C. 后期编辑D. 播出E. 销售答案:ABCD4. 广播节目的制作过程包括哪些?()A. 选题策划B. 录音制作C. 后期编辑D. 播出E. 销售答案:ABCD5.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些?()A. 新闻传播B. 文化教育C. 娱乐休闲D. 商业广告E. 政治宣传答案:ABCDE五、判断题1. 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只有地面波。

广播电视节目的构成要素

广播电视节目的构成要素

(二)音乐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情感、反 映社会现实的艺术。
1)组成广播文艺节目; 2)充当广播电台和节目的标志(开始曲); 3)节目内容的间隔过渡; 4)深化节目主题; 5)渲染情绪,烘托气氛; 6)协调节目要素,提高表现力。
(三)音响
1、音响的概念
音响——指除语言和音乐之外所有声音的统称。 在广播新闻中,它被用来指报道、解说语言 (不包括采访对话语言)和音乐节目、节目音 乐以外的一切声音。
(2)一个长句改成几个短句
“今天上午,联想集团与全球半导体公司工业巨子美国国家半导体 公司,在北京联合宣布国内第一家合资信息家电产品实验室——‘联 想——国半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
“今天上午,我国第一家合资信息家电产品实验室正式成立。它是由 联想集团与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在北京合办的。实验室名为‘联 想——国半联合实验室’。‘国半’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简称, 它是全球半导体公司工业界的巨子。”
广播语言的特色——
1、口语化(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具体形象,好听顺耳,好说上口)
如:很鲜———味真美;很酸———酸溜溜;很脆———嘎 嘣脆;很硬———梆硬硬;很香———喷香等
(1)少用连接词,使句子变短
书面语言里经常用“因为——所以”、“虽然——但 是”、“与其——不如”、“不但——而且”之类的关联词, 口头语言里却很少使用,而是多用并列句,用上下旬之间的 内容来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
音色(music quality):声音的特性,由发声物体本身材料、结构 决定。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 声音强度的情况下,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人发出的。
响度(loudness):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 “振幅”(amplitude)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单位:分贝dB)

广播电视概论_课件精品

广播电视概论_课件精品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
(1)问世: 20世纪30年代 (2)概况:
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 事业的诞生
(3)现状(特点):
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 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 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 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3. 非规则化:国家放宽对广播电视产业结构和节目内容方面 为确保公共利益而曾经作出的种种限制。
——使商业广播电视在欧洲迅速发展,形成公共广播电视 与私营广播电视以及私营广播电视机构间的竞争格局。
3、私有商营型
按市场原则组建的。
由财团或个人所有和经营,以广播电视节 目和播出时间为商品,以受众为市场,以广告 为主要收入(其财政收入来源于商业广告、节 目销售和其他经营性收入),以赢利为重要经 营目的。
发射和接收的方法。
广播:以无线电波(或导线) 传送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1895年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 分别发明了无线电通讯技术。
1899年,马可尼成功地将电报自英国跨越英 吉利海峡拍发至法国。1901年又完成了横越 大西洋电报的发射。
当时无线电报主要用于航海通讯。
广播的诞生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一章 广播电视的发展与现状
广播:以无线电波(或导线) 传送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1)无线电的发明 1. 1820年---偶尔的发现电磁现象 2. 1831年---法拉弟发现电磁感应 3. 1864年----麦克斯韦(无线电之父)发现不
用导线就可传播的电波。 4. 1884年---德国的赫兹验证电磁波的产生、
实行原因:实行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便是 基于广播电视频谱资源的公共性和稀有 性这样的传统信条,通过国家特许和委 托公共机构经营广播电视媒介,以保障 社会公共利益。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的传媒媒体,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娱乐和教育资源。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广播电视的基础知识。

首先,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号的一种媒体。

广播主要通过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来实现,而电视除了通过无线电信号传输之外,还需要使用电视机等设备来接收和显示信号。

广播电视的传输距离一般较广,可以覆盖较大的地理范围,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收听收看节目。

其次,广播电视将音频和视频信号传播给大众。

广播主要传播各种声音,包括新闻、音乐、广告等,通过收音机等设备进行接收;而电视在传播音频的基础上,还能够提供丰富的视频信号,包括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通过电视机进行接收和播放。

广播电视具有广泛的传播途径和多样的节目内容。

广播通过调频和调幅等方式进行传播,人们可以通过收音机、汽车音响等设备接收广播信号。

而电视则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电视信号传播,人们可以通过电视机、电视盒子等设备进行接收和播放。

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新闻、娱乐、教育、体育等各种领域,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

广播电视的作用十分重要。

首先,它是一种重要的资讯来源,通过广播电视,人们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新闻和各种信息。

其次,广播电视还能够提供丰富的娱乐内容,让人们在生活中得到放松和享受。

同时,广播电视还扮演着教育和宣传的角色,播放各种教育节目和宣传片,提供给人们学习和了解各种知识和信息的机会。

总之,广播电视是传媒领域中的重要部分,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娱乐、教育和信息资源。

通过了解广播电视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种媒体,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知识。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无线电技术的兴起。

最早的广播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音频信号,使得人们可以在多米尼加共和国首次收听到无线电广播。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广播电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

广播电视的传输方式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通过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来传输声音和图像数据的一种方式。

第二章 电视的传播特性和功能

第二章   电视的传播特性和功能

据科学家们测定,在一般情况下,视听感官 并用,比之单靠视觉或单凭听觉系统往往能 收到更大的效果。从记忆效果看,听到的信 息能记住20%,看到的信息能记住30%,边看 过听的能记住50%。声画并茂、视听兼备的综 合传播,顺应人的生理特点,是电视得天独 厚的优势。 电视传播作为一个信息场,其声画语言符号 都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元素存在,它们是相 互依存、相互配合,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 传达出一个共同完成的双重信息的集合。
三、文化娱乐
电视提供文化娱乐的功能极其强大,以致人 们把电视看成是“第九艺术”。文化娱乐功 能成为电视传播区别于其他新闻媒体的重要 标志之一。 电视的娱乐功能由来已久,从电视的诞生初 期,就已见端倪。 历次全国观众调查中可以看出,观众调查排 名,对于"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满足了人民的精神需要"的赞成评价程度,均 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从1987年调查排名第一 位,到1997年调查排名第一位。
在跨度达10年的观众调查中,对同一内容赞 成程度惊人地趋于一致,并始终保持第一的 名次,充分说明电视传播的文化娱乐功能得 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认可。 观众的收视兴趣极大地刺激了电视传播机构 的制作取向,不少电视台投巨资筹办文艺晚 会,制作专题文艺节目,拍摄电视连续剧, 推出音乐电视,开办文艺频道,设置电影频 道,以满足广大观众的娱乐消遣需要。
四、线性连续传播
电视同广播一样,是按时间顺序播出的,有人称为 “直线式”播出,或者把它称之为线性结构。 由于电视传播的这种线性结构,按照时间顺序播出, 缺乏贮存性和复显性,因为在收看时给观众带来了很 多的不便。 从播出的内容上看,电视节目是连续传播。对新闻事 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发展进程进行追踪,观众 必须连续收看,才能完整地了解新闻事件。 而电视连续剧则只能由电视台安排,每天看多少集是 不能由观众决定的。 并且从接收的设备来看它也远比报纸和广播来的复杂, 这些都是电视不利的一面。

00639《广播电视广告》复习资料

00639《广播电视广告》复习资料

上篇广播广告第一章异军突起------电子传媒广播诞生考核知识点(一)广播诞生的条件和内在因素1.无线电学马可尼波波夫的发明2.经济的需要、政治的需要(二)我国的无线电广播事业1.民营广播我国的第一座广播电视台2.我党领导的人民广播事业延安新华广播电台3.台、港、澳广播事业考核要求识记:世界上及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领会:广播诞生的背景条件*************************************************************************************************** 1.1906年12月25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语言广播成功了。

KDKA是美国第一个试验性广播电台。

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开始播音。

2.1922年12月,奥斯邦在上海设立的“中国无线电公司”,并在1923年1月开始播音,这是我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

3.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XNCR。

1947年3月21日改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4.广播诞生的背景条件科学技术文化等的进步为无线电广播的诞生准备了物质条件。

经济、政治的需要是无线电广播产生发展的内在因素。

*************************************************************************************************** 第二章优劣长短-----广播及广播广告的个性考核知识点(一)广播所使用的无线电波1.懂得什么是波长、频率、振幅2.什么是调幅广播,电波使用范围3.什么是调频广播,电波使用范围(二)广播媒介及广播广告个性1.广播媒介及广播广告的优势2.广播媒介及广播广告的局限考核要求(一)识记:调幅广播调频广播调频立体声广播领会:不同形态广播的优劣长短(二)识记:广播及广播广告的6个优势和3个局限领会:6个优势3个局限对事业广播广告实践的意义应用:广播广告如何在实践中扬长避短***************************************************************************************************1.波长:是指每一个无线电周波的长度。

第二章 广播电视的体制和节目

第二章 广播电视的体制和节目
意大利:公营的意大利广播公司与私营的菲宁维特 集团
英国:公营的BBC和私营的ITV 法国:公营的 日本:公营的NHK和私营的四大电视网
-
欧日广播电视体制双轨制的原因:
1,在政治上,旨在防止少数人或少数集团垄断、 控制全国舆论。公司并存的双轨制有助于保持政治 上的多元化,保护西方的民主制度。
-
广播电视体制的起源与基础 1,影响广播电视体制的先决条件 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意识形态、国土幅员、人口、
语言、地理、地缘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 等许多种,而且相互作用。
-
2,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概念 与传统的报业不同,从广播电视初创阶段起,人们
就认为广播是“公共”的媒介,是应当严格管理和 认真规范的事业。这和电波频率的有限性和电子传 播范围的无边界有关。
2,在经济上,公私并存,相互竞争,但分灶吃饭, 从不同渠道获取利收益,避免在有限的广告市场上 恶性竞争,自相残杀。
3,在文化上,旨在保护本民族文化传统,尤其是 公营台的存在,对保护本民族文化,避免外来文化、 低俗的商业文化冲击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 广播电视的体制和节目
-
广播电视体制概述
广播电视体制是一国广播电视事业赖以建立和组成 的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法。广播电视体制包括“制 度”和“体系”两个部分,它既包含理念和法规的 基础,又包含组织和经营的内容。广播电视体制主 要取决于国家对广播电视事业进行管理的法律和行 政法规,特别是广播电视事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也包括广播电视媒介组成的方法和遵循的路线方针.
-
广播电视频率为公共资源,是公民人人皆可享有的 普遍权利,不过,由于电子资源有限,实施广播服 务的只能是被选中从事传播的专门媒介机构。这些 机构接受社会的委托,向人们提供广播电视服务。 于是“公共媒介”和“公众信托者”的概念就发展 起来了。这些见解逐步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

广播电视学概论习题解答

广播电视学概论习题解答
2、国外世界新闻频道之间不断角逐
当今的美国,广播电视领域的激烈竞争已由国内转向国际。雄厚的资金和发达的科技为他们提供了强大的后盾,而新市场的优厚利润回报率使得各大电视网纷纷加入了竞争的行列。而今美国在世界范围的竞争实际上是一场新闻频道之争。
二、英国广播电视发展的概况和特点
答:英国是世界是最早建立无线电广播电台的国家之一。1920年英国的马可尼开始了试验性广播。1922年英国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正式播音。1927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成立,1959年国内共有广播电台78座,普及率几乎达100%。1929年英国试播无声图像。1936(1936年11月2日)年英国第一座公共电视台在伦敦建成,同时这也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946年二战结束后的英国恢复了电视广播。1949年英国第二座电视台成立。1952年5座电视发射台在英国建成,覆盖了英国80%的人口覆盖区。1955年10月10日英国开始了彩色电视实验性广播。1962年英国首次通过“通讯卫星”转播黑白及彩色节目。1967年7月1日正式播出彩色节目。从1989年二月5日起,英国“天空电视公司”通过欧洲的一颗广播卫星,也开始向英国家庭直播电视节目。90年代以后,英国的广播电视网开始了亚洲、美洲、非洲和欧洲大陆的网络覆盖,并不断通过数字、有线和卫星传送,扩大电视观众。据1995年统计,英国5820万人共拥有2220万台电视机,平均每2.72人就有一台电视机。
五、人类社会中,传播媒介经历了那些变革?
答:经历了四次变革:最早的是语言媒介,口头传播是一种自由广泛的传播方式,它可以在语言共享区域中广泛地传播。这一传播方式至今不衰。文字媒介是人类传播方式的又一次革命,作为语言的书面符号,文字可以把语言记录下来,长期保存,长期传播。印刷术的发明和运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文字通过印刷术的武装而成为一种大规模的传播方式,报纸、刊物、书籍……均属此类。无线电的发明形成了一种现代的电子传媒,它是人类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广播电视概论重点汇总

广播电视概论重点汇总

第一章导言一、无线电的发明1、1820年,【丹麦】奥斯特孕育了电磁学的诞生。

2、1864年,【英】麦克斯韦发现了电磁学基本原理,他被公认为无线电之父。

3、1884年,【德】赫兹依据麦克斯韦的理论进行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产生、发射与接收的方法。

4、1894年,【俄】波波夫和【意大利】马可尼同时发明了无线电通信技术。

二、无线电广播的诞生1906年12月25日被定为无线电广播的诞生日。

三、广播电台的建立世界公认的第一个广播电台,是1920年11月2日开始播音的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

四、电视的诞生1、1873年,【英】约瑟夫·梅正式发表了硒的光电效应报告。

2、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柯发明了电视扫描盘,它是电视荧光屏的雏形。

3、英国人称贝尔德为“电视之父”。

五、广播电视的概念广播电视是运用电磁工具把信息信号同时供给特定地区大批受众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

六、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的三个不同知识领域1、广播电视技术工程2、广播电视的制作和发布系统3、广播电视的内容七、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新闻学之间的联系共同点:(1)新兴的学科(2)研究人类的传播现象广播电视学与现已形成的新闻学(诞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大众传播学(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从历史渊源以及理论到实践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是大众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基础上,结合广播电视媒介的规律而形成的。

它们都是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现代电子大众传播媒介为研究对象。

区别:(1)三个学科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传播内容不尽相同。

传播学涵盖了所有的内容,广播电视学的涵盖了新闻。

(2)三个学科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传播媒介不尽相同。

传播学涵盖了所有的媒介,而新闻学涵盖了广播电视的媒介。

八、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节目研究、研究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者与接受者、研究广播电视事业系统、研究广播电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2、研究方法:首先,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其次,要注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原理;最后,要运用一些研究学问的具体的操作方法。

广播电视总结

广播电视总结

广播电视总结
广播电视是一种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媒体的方式,向大众传播音频和视频内容的媒体形式。

它在信息传递、娱乐、教育和文化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对广播电视的总结:
1. 信息传递:广播电视是一种快速有效传递信息的媒体形式。

通过电台和电视台,人们可以及时了解到各种新闻、报告、天气预报、紧急消息和其他实时信息。

2. 娱乐:广播电视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节目,包括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音乐会等。

观众可以通过电视机或收音机享受到各种精彩的娱乐内容。

3. 教育:广播电视也扮演着重要的教育角色。

学校可以利用广播电视媒体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教育资源和知识。

同时,电视台也制作并播放一系列教育性质的节目,如纪录片、科普节目等。

4. 文化交流:广播电视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理解。

通过电视台和电台,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了解其他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音乐、电影等,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共享。

5. 广告宣传:广播电视也是商业广告宣传的重要渠道。

各种企业和品牌可以通过电视台和电台投放广告,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总之,广播电视在信息传递、娱乐、教育和文化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为大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娱乐,还对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章电视艺术特性与电视文化

第二章电视艺术特性与电视文化

二、电视文化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趋向
4、国际化。中国电视走向国际市场,开始在国
际电视界占有一席地位。第一,在电视运作模式 上,应遵循国际惯例与国际准则。第二,在意识 形态策略上既要“求同存异”,也要“内外有 别”,应当鼓励电视作品“国际版”的独立推出。 第三,实现电视文化“国际化”目标,关键在于 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三、电视艺术的即时性和普及性
电视艺术的“即时性”指电视节目 擅长于表现和反映正在发生的、时效性 极强的事态,完全做到现场可视性,其 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观赏魅力和心理刺 激。所谓“普及性”是指电视的广泛传 播范围。
四、电视艺术生动的视听逼真性
电视艺术素以“传真”取胜则真实 见长。电视是“实以形见”的影像形象, 又是“虚以思进”的非实体形象。“实 以形见”,是说电视本身就是“影像艺 术”,其以真实、精确地纪录并再现现 实生活为本体特征。电视的逼真性是最 切近现实生活原貌,是其他艺术难以企 及的。
二、电视文化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趋向
2、努力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继承民族传统 优秀文化成果,并不断开掘其富于时代感的 内涵,使之“化腐朽为神奇”,这就是继承 中的发展,同时,在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 锻造新的语汇、新的思维、新的创作方法和 表现方式也是继承中的发展。
二、电视文化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趋向
3、人文化。“人文化”指的是电视文化创造中
蕴含的人文价值,即电视文化创造中那些具有独 创性的,对人生有独到发现的,表达了独特人生 哲理、人文理想的价值存在。第一,应当重视对 现实生活中敏感、重要人生问题的表现与探索。 第二,应当重视从历史素材中发掘富于时代感的 新命题。第三,应当充分汲取中外电视文化乃至 中外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探索更具表现力 的多样的叙述方式与表现方式。

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

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

第一章广播电视新闻原理第一节广播电视新闻特殊的社会价值媒介在政治这一主要新闻领域中占据优势,从民主政治的角度看,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中的新闻至关重要,已成为多元政治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

电视新闻对大众生存及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不只在政治领域,但过分相信电视新闻也会产生问题当今时代,广播仍然是一个有着广泛大众基础的媒介,当代国际广播的特点之一是环球广播成为国际广播的重要形式第二节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内涵与特性广播新闻:运用声音符号体系以及广播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广播中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

广播新闻体裁可具体分为广播消息、广播通讯、广播系列报道、广播连续报道、广播新闻评论、广播对话等。

电视新闻:运用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以及电视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电视屏幕上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

电视媒介的特性:即时形声传播性。

电视的优势:传播形象化、传播及时化、传播内容广泛化、传播形式多样化综述:电视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品种,除具备一般意义上新闻的本质属性外,自身还有多符号性,运用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信息符号报道新闻事实,具有即时形声传播性、接近性、广泛性等传播特性与优势广播的特性:即时同声传播性第二章广播电视新闻体裁(上)第一节广播电视新闻消息广播电视新闻消息:运用广播电视媒介的特有手段,简明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题材,是广播电视新闻最普遍、最大量采用的报道形式。

广播电视新闻消息的特点1)广播消息强调反映事实发生、发展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差,语言通俗易懂,充分调动声音、音响的表现功能,短小精悍、简明扼要、具体形象地表现新闻事实。

2)广播消息按是否运用实况声音与音响分两大类。

运用实况声音与音响的消息是广播报道新闻事实的独特形式,能够给予听众较强的现场感,有利于增强报道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3)由于广播媒介手段的应用以及设备体系相对简单得多,因此在争抢时效性方面仍能和电视竞争。

611艺术基础考试大纲

611艺术基础考试大纲

611艺术基础考试大纲音乐编第一章概述第一节音乐的特性第二节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音乐第三节音乐的社会功能一、音乐的认识功能二、音乐的教育功能三、音乐的美育功能四、音乐的实用功能第四节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第二章音乐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第一节音乐的声音材料第二节节奏、速度与旋律第三节复调与主调音乐第四节曲式第三章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第一节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简况一、远古二、中古三、近古四、近代五、现代第二节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简况一、古代与中世纪二、文艺复兴时期三、巴罗克时期四、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五、20世纪第四章音乐体裁第一节中国传统音乐的体裁一、民间歌曲的主要体裁二、民间歌舞的主要体裁三、说唱音乐的主要体裁四、民间器乐的主要乐种五、文人音乐的主要体裁第二节西方音乐的重要体裁第三节世界音乐的多元性一、亚洲二、拉丁美洲第五章中外音乐名家名作第一节中国音乐名曲及作曲家一、传统名曲二、近现代名曲及作曲家第二节外国音乐名家名作戏剧编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戏剧的定义一、戏剧的本质:演员扮演人物故事二、“话剧”的由来三、不可取代的艺术第二节戏剧的功能一、审美功能二、娱乐功能三、教育功能四、交流功能第三节戏剧与其他艺术的关系一、艺术把握世界的独特形式二、现场的仪式感第二章戏剧的特性第一节"动作本质论"一、没有动作就没有戏剧二、动作的分类三、叙事与长度及动作的丰富性第二节戏剧冲突一、戏剧是对生活的提炼二、冲突与人物命运第三节戏剧情境一、人物关系与情境二、外来事件、矛盾冲突与情境第三章戏剧的审美特征第一节剧场性一、物理时空的直观性二、心理时空的无限性三、观演关系需要戏剧性的维持第二节假定性一、观演之间的互相暗示与默契二、变局限为优势三、假定——想象与真实第三节戏剧性一、戏剧性与戏剧技巧二、技巧应为内容服务第四节综合性一、时空——视听综合二、审美手段与表现元素的综合三、直观与想象的综合第五节作为综合艺术中心的表演艺术一、鲜明的综合艺术特点二、作为综合艺术中心的演员艺术第四章戏剧的体裁与戏剧创作的基本技巧第一节戏剧体裁的演变一、体裁的多样性二、体裁分类的复杂性第二节悲剧一、悲剧起源二、悲剧人物三、悲剧审美特点第三节喜剧一、喜剧起源二、喜剧人物三、笑与喜剧第四节正剧一、“正剧”的由来二、正剧的三个特点第五节戏剧创作的基本技巧一、情节二、戏剧结构三、戏剧情境第五章戏剧发展的历史线索第一节欧美戏剧概况一、古希腊戏剧二、中世纪宗教戏剧三、文艺复兴戏剧四、古典主义戏剧五、启蒙主义戏剧六、浪漫主义戏剧七、现实主义戏剧八、现代派戏剧九、美国戏剧十、现代西方演剧学派第二节中国话剧的历史发展线索一、概述二、经典作家作品戏曲编第一章一种独特的戏剧文化第一节“戏曲”一词的基本含义第二节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一、综合性二、虚拟性三、程式性第三节戏曲的活动方式第二章中国戏曲史第一节戏曲的起源与形成一、概述二、戏曲源头略说三、词语释例第二节宋辽金杂剧一、概述二、词语释例第三节宋元南戏一、概述二、词语释例第四节元杂剧一、概述二、词语释例第五节明清传奇与杂剧一、概述二、词语释例第六节清代地方戏一、概述二、词语释例第七节近代戏曲一、概述二、词语释例第八节现代戏曲一、概述二、词语释例第三章戏曲声腔剧种第一节戏曲声腔概述第二节戏曲剧种举要第四章戏曲文学第一节什么是戏曲文学第二节戏曲作家与作品一、宋元南戏的作家作品二、元杂剧作家与作品三、明清传奇杂剧作家作品四、清代地方戏作品五、近代现代戏曲作家与作品六、戏曲文学术语第五章戏曲音乐第一节戏曲音乐史词语释例第二节戏曲音乐声腔分类第六章戏曲表演第一节表演程式一、概说二、词语释例第二节脚色行当第三节戏曲基本功第四节戏曲表演艺术家第七章戏曲舞台美术第一节人物造型第二节景物造型第三节戏曲传统剧场电影编第一章电影基本概念第一节电影分类概念一、电影物质层面概念二、电影美学层面概念三、电影片种四、电影类型第二节电影的性质一、物质基础二、心理基础三、综合性四、产业性六、科技性第三节电影的功能一、再现功能二、表现意义三、教育功能四、审美价值五、传播媒介第四节电影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一、电影与戏剧二、电影与音乐三、电影与美术四、电影与电视第二章电影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第一节影像镜头二、构图三、光线与色彩四、运动与造型第二节声音一、人声二、音响三、音乐四、声画关系第三节蒙太奇一、蒙太奇概念意义二、蒙太奇类型功能第四节长镜头一、长镜头概念二、长镜头意义第三章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第一节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简况(包括港台)一、20年代以前电影概貌二、30年代电影艺术成就三、40年代战后电影成就四、50——60年代电影要况五、70——80年代改革开放高潮六、90年代以后的多元化局面七、香港电影发展概况八、台湾电影发展状况第二节西方电影的历史发展简况一、美国电影简况二、法国电影简况三、德国电影简况四、意大利电影简况五、前苏联与俄罗斯电影简况六、欧洲其他国家电影简况第三节东方电影历史发展简况一、日本电影简况二、伊朗电影简况三、韩国电影概况四、越南电影简况五、印度电影简况第四章电影的类型与体裁第一节中国电影的类型与体裁一、概念二、中国电影类型第二节西方电影的类型与体裁第五章中外电影名家名作第一节中国电影名家名作第二节外国电影名家名作广播电视艺术编第一章概说第一节广播电视的一般概念一、广播电视的性质三、广播电视的产生三、中国的广播电视第二节广播电视中的文艺节目一、广播中的文艺节目二、电视中的文艺节目三、中国新时期广播电视文艺的发展第三节广播电视文艺与广播电视艺术一、作为传播媒介的广播电视二、作为艺术载体的广播电视三、基本概念的理解第二章广播电视的艺术要素及艺术技巧第一节声音一、声音三要素二、广播电视中的声音三大类三、语言与播音四、播音员与节目主持人五、音乐六、音响七、录音与剪辑第二节画面一、电视画面三要素二、构图三、镜头四、景别与景深五、轴线六、光效七、影调八、色彩与色调九、画面特技第三节声像结合的表现技巧一、电视时空二、蒙太奇三、声像(音画)剪辑四、叙事剪辑与表现剪辑五、剪辑技巧第三章广播电视文艺的基本类型第一节广播文艺的节目分类一、文学广播二、音乐广播三、戏曲曲艺广播四、广播综合文艺节目五、广播剧第二节电视文艺的节目分类一、电视文艺节目二、电视艺术片三、电视剧第四章节目、栏目及作品举要第一节广播文艺的节目与栏目第二节广播剧作品第三节电视文艺的节目与栏目第四节电视专题片与艺术片第五节电视剧作品舞蹈编第一章舞蹈的定义第二章舞蹈的起源一、模仿论二、游戏论三、巫术论四、表情论五、性爱论六、劳动论第三章舞蹈的种类、作品与舞人第一节生活舞蹈一、习俗舞蹈二、宗教、祭祀舞蹈三、社交舞蹈四、健身舞蹈五、教育舞蹈第二节艺术舞蹈一、古典舞二、民间舞三、芭蕾舞四、现代舞第四章舞蹈基础知识美术编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美术一词的历史第二节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美术一、艺术的起源二、美术的发展第三节美术的社会功能一、认识功能二、教育功能三、审美功能第四节美术门类的划分一、现代美术门类二、中国传统书画门类第二章美术作品构成的要素第一节内容和形式第二节构思和构图第三节空间第四节笔触第五节素材第六节意境第七节节奏第八节风格第三章美术发展的历史线索第一节中国美术的历史发展简况一、先秦、两汉二、隋唐、五代三、宋元四、明清五、近现代第二节西方美术的历史发展简况一、古代与中世纪二、文艺复兴时期三、巴罗克时期四、洛可可时期五、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六、19世纪中后期以及20世纪第四章美术批评与鉴赏第一节中国一、传神论二、六法论三、南北宗论四、书画同源第二节西方一、黄金分割二、图像学第五章中外美术名家名作及风格流派第一节中国美术名家名作及风格流派第二节外国美术名家名作及风格流派艺术设计编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属性与特征第一节艺术设计的理念一、设计要素二、设计原则三、设计思维四、设计程序五、设计方法六、设计风格七、设计美学八、设计心理学九、设计教育第二节基本元素与构成一、点二、线三、面四、体五、空间六、平面构成七、色彩构成八、立体构成第三节造型与装饰的体现一、造型二、装饰三、人体工学四、工艺观念五、形式法则第二章艺术设计的领域与分类第一节工业设计一、产品设计二、公共设施设计三、展示设计四、交通工具设计第二节环境艺术设计一、室内设计二、景观设计三、家具设计第三节染织艺术设计二、服饰染织品设计三、染织工艺品设计第四节服装设计第五节陶瓷艺术设计一、日用陶瓷设计二、艺术陶瓷设计第六节装潢设计一、书籍设计二、视觉传达设计三、平面设计四、广告设计第七节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一、漆艺二、金属艺术设计四、玻璃艺术设计第八节信息艺术设计第九节动画设计第十节数字娱乐设计第三章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线索第一节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第二节商周时期的工艺美术第三节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第四节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第五节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工艺美术第六节隋唐时期的工艺美术第七节两宋时期的工艺美术第八节元代的工艺美术第九节明代的工艺美术第十节清代的工艺美术第十一节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一、工艺美术二、图案三、传统手工艺四、手工艺设计五、民间工艺六、特种工艺七、装饰艺术第十二节工艺美术品概览一、彩陶二、印纹陶三、黑陶四、玉器五、青铜器六、青瓷七、唐三彩八、五大名窑九、蜡染十、扎染十一、蓝印花布十二、青花十三、宣德炉十四、景泰蓝十五、明式家具第四章国外现代艺术设计线索第一节欧、美、日的现代设计一、德国现代设计二、英国现代设计三、意大利现代设计四、荷兰现代设计五、法国现代设计六、瑞典现代设计七、丹麦现代设计八、芬兰现代设计九、美国现代设计十、日本现代设计第二节包豪斯及其它一、格罗比乌斯二、包豪斯三、乌尔姆设计学院四、威廉.莫里斯五、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六、新艺术运动。

第二章 广播电视的特性 教案

第二章 广播电视的特性  教案

第二章广播电视的特性教学目标:1、掌握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2、理解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3、了解广播电视的负面功能。

教学重点:◐广播电视传播的特性:传播的迅速性、信息的直观性、选择的被动性、接受的随意性、信息难留存。

◐广播电视传播的社会功能:新闻功能、宣传功能、舆论功能、服务功能、娱乐功能。

第一节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一、传播的迅速性1、报纸、2、电影、3、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传播的速度之快,甚至达到报道与被报道的事件同步,即同步传播。

广播电视的同步传播主要依赖于现代化的传播设备。

①采用电子技术:信息载体是空气中的介质或导线;使用电子设备录制好的素材就在电脑上直接编辑,做好的节目也无须复制;节目直接通过电子设备发送到用户。

仅信息的发送,就能在瞬间实现:这是由电磁波的传递速度决定的,电波以每秒钟30万公里的速度进行传播,其时间差几乎为零。

②节目的直播,这种播出缩短了公众和媒介之间的距离,省略了节目制作的过程,缩短了信源(新闻发生)与信宿(受众)之间的距离,利用距离的缩短产生了快捷。

二、传播的广泛性1、地域广泛。

广播电视的传播可以跨越千山万水,到达地球的各个角落。

使人类真正实现了“千里眼、顺风耳”的梦想,使偌大的地球变成了“村庄”。

2、受众广泛。

广播电视的受众不受年龄、性别、民族、和文化程度等的制约。

只要能听、能看,就可以从广播电视中获得信息。

三、信息的容量大广播电视由于传播迅速,节目循环周期比较报刊的循环周期短得多。

广播电视传播内容丰富、功能多样,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新闻、评论、教育、文娱、体育、音乐、曲艺、文学作品演播、广播剧、电影录音剪辑等节目,都可以根据受众的需求播出。

为了适应不同的听众和观众的特殊需要,广播电视开设了许多专业电台和电视台,如新闻台、体育台、文艺台、经济台、音乐台等,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四、信息的直观性广播电视传输的是声像信号。

它可以将事物以原生形态(或接近原生形态)呈现于人的感官。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特性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特性

第一节广播电视的特性•广播电视的诞生,使人类实现了“千里眼、顺风耳”的传说。

•传媒学者麦克*卢汉比喻电子传媒是对人的延伸。

即眼的延伸和耳朵的延伸。

一、广播电视的共同特点•优点:1、传播迅速,时效性强电磁波传递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公里,可绕地球七圈半。

现场直播是事件的发生、拍摄摄制、播出与受众接收是“四位一体”,同步进行、0秒误差。

所以,世界上许多重大事件,人们都是从广播电视中获知的。

2、具有广泛性,渗透力强卫星电视传播,不受时空的限制,没有国界,使得世界成为“地球村”。

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只要能听懂话语、看懂图画的人都可以接受广播电视所传播的信息。

3、内容具有丰富性,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广播电视传播的内容丰富多样,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新闻、评论、教育、体育、音乐、影视剧等等,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4、信息直观可信,感染力强。

节目声画兼备、声屏并茂,出声入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而且可信度强。

(纪录片尤为如此)•广播电视的弱点1、传播的易逝性:稍纵即逝,失不再来.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没有思考的余地,比较深奥的问题不易及时理解。

2、视听的随意性:人们随时随地收听收看节目,往往是一心二用,边干活边收看,这种随意性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3、内容的表面性:与纸质媒体比较,形象是表面的,内容丰富的同时,常常使人眼花缭乱,缺乏深度。

•4、视听的被动性:节目安排是以时间为序的线性安排,同一时间只能收听收看一种节目,不能象看报纸那样,受众可以自由安排。

5、传播的单向性:广播电视的传播是单向的,传播者与受者不能面对面的双向交流,缺乏受众的及时反馈,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节目调整以满足受众需要的时机。

•广播电视的这些特性(优点、弱点)要求节目稿件从内容到形式,从整体的组合编排到单篇的结构语言,都要扬长避短,力求适听。

二、广播电视的不同特点•根本区别:广播是听的媒体;广播的信息符号是声音•电视是看的媒体,电视的信息符号是声音、画面和文字1、在传播手段上,广播的声波不容易隔断,具有听的随意性,既可以用心听,也可以随意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传播的广泛性
1、地域广泛。
广播电视的传播可以跨越千山万水,到达地球的各个角落。使人类真正实现了“千里眼、顺风耳”的梦想,使偌大的地球变成了“村庄”。
2、受众广泛。
广播电视的受众不受年龄、性别、民族、和文化程度等的制约。只要能听、能看,就可以从广播电视中获得信息。
三、信息的容量大
广播电视由于传播迅速,节目循环周期比较报刊的循环周期短得多。广播电视传播内容丰富、功能多样,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新闻、评论、教育、文娱、体育、音乐、曲艺、文学作品演播、广播剧、电影录音剪辑等节目,都可以根据受众的需求播出。为了适应不同的听众和观众的特殊需要,广播电视开设了许多专业电台和电视台,如新闻台、体育台、文艺台、经济台、音乐台等,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我国广播电视的基本属性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舆论宣传工具。广播电视通过信息传播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它的主要功能。
此外,我国的广播电视也同时具有经济属性,即第三产业的产业属性,这是对广播电视属性认识的新发展。第三产业的基本属性是服务性,广播电视提供的服务能直接、间接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思考题:
1、简述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及特性。
2、广播电视与经济、政治、文化有何关系?
3、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有哪些?如何理解?
4、为什么说广播电视具有双重社会功能?
一、传播的迅速性
1、报纸、2、电影、3、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传播的速度之快,甚至达到报道与被报道的事件同步,即同步传播。广播电视的同步传播主要依赖于现代化的传播设备。①采用电子技术:信息载体是空气中的介质或导线;使用电子设备录制好的素材就在电脑上直接编辑,做好的节目也无须复制;节目直接通过电子设备发送到用户。仅信息的发送,就能在瞬间实现:这是由电磁波的传递速度决定的,电波以每秒钟30万公里的速度进行传播,其时间差几乎为零。②节目的直播,这种播出缩短了公众和媒介之间的距离,省略了节目制作的过程,缩短了信源(新闻发生)与信宿(受众)之间的距离,利用距离的缩短产生了快捷。
第三节广播电视的负面功能
讨论:联系实际简述广播电视的双重社会功能。
1、电视出现使“地球村”成为可能,但同时也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电视帮我们打开视野,但同时导致社会麻醉。
3、电视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但同时也混沌了社会风气。
4、电视台进入市场经济,有可能导致文化沉沦。
5、电视虽为人们提供了方便,但却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节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1、新闻媒介从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又属于信息产业。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社会属性和商品属性。
2、双重属性的具体含义是:在新闻报道时始终坚持党性原则,承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社会功能;在经营方面,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行,每个媒体又是独立的法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政治家办报,企业化管理。
广播电视可以利用声音与画面的现场性,增加信息的传真效果。★当然它也容易为搞虚假宣传的人所利用。由于声音是广播的唯一表达手段,受众只能靠听觉接受信息,不能像看电视那样借助画面理解信息,加之电声画一瞬即逝,听众又多处于半看半听状态。因此,很容易出现误听和误判,导致信息变异。
五、选择的被动性
广播电视是线性传播,观众或听众在同一时间里只能收看或收听一种节目,选择一个频道,并且只能顺序收听收看,不能自由选择时间收听收看自己需要的内容。
六、服务功能
从广义上理解,即宏观看广播电视的服务性,所有节目都是为受众服务的;狭义上的服务性节目,特指实用的、能直接帮助受众解决工作、思想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节目。其特点是实用性强。
广播电视的服务主要有两种:
无偿服务——不收取收听收看费的节目播出。
有偿服务——收取一定收听收看费和广告、购物等费用的节目播出。
七、音像的易逝性(信息难留存)
由于广播电视以光速传播,广播电视节目的信号转瞬即逝,不留痕迹,收听看广播电视没有思考的余地,比较深奥的问题不易及时理解,不像报纸、杂志,能够给观众以时间研读。从某方面加重了受众对广播电视信息接受的负担。
◆后三点是广播电视的弱点。广播电视工作者在工作中应注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信息直观的特性,增强节目的吸引力,以克服广播电视接收随意的弱点。采用重播(在同一频道或不同频道的不同时间段,播放相同的信息或节目)、滚动播出(24小时定时或不定时地重播基本相同的信息,其中每次重播时删去前一次播放过的较次要的信息、增加最新的信息)、节目预告或节目前加内容提要、与多媒体技术融合(录像机、计算机的电视采集卡、制成音像制品、与互联网连接)等方法,弥补广播电视选择被动、信息难留存的不足。
2、形象可感
广播电视将现实中事物的声音和影像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因而能使人深切地感受事物本身,使传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
3、现场感强
广播电视的传播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是立体的传播。它全方位地再现当事人及其所处的环境;再现事件及其发生、发展的现场。受众容易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4、传真力强
广播电视的舆论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促成舆论。
广播电视通过广泛宣传、反复强调;使少数人的看法受到广泛的重视,继而被大多数人接受,最终形成社会共识(舆论)。
2、引导舆论
广播电视通过大力宣传正确的或对不同看法和某个现象加以评论,否定错的、肯定对的;引导公众与传播者所持的意见观点一致。
3、舆论监督
通过大力宣传正面的事物,促成正确的舆论形成和公众评判是非的正确标准形成;或通过暴露和批评违反公众意愿、社会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行为或现象,引起社会公众的警觉和一致谴责;给错误行为者或错误现象的制造者以舆论压力,迫使其自律或纠正。
广播电视娱乐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
1、引发审美活动
广播电视通过具有生动形象和富于情感色彩的节目揭示事物的美学特征和本质,从而引发人们审美活动,使之获得审美享受。
2、提供休闲消遣
广播电视通过游戏、体育、综艺等节目,使人们忘掉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压力,放松身心、尽兴愉悦。
3、帮助排遣宣泄
广播电视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使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得以释放、排遣和宣泄,从而恢复心理上的平衡。并由个体的心理平衡进而形成整个群体乃至社会的安乐、和谐。
六、接受的随意性
受众在接受广播电视信息传播时,如果广播电视节目没有吸引力,大多数人都转向其他的活动,造成了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随意性。
另外,接收广播电视节目的环境对受众的约束少、干扰多(不用到指定的公共场所、不用整齐着装、也不用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等);人们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一般是边干活,边收听,一心二用,而且精力主要花在手中的活,远不像看报纸那么专注。
四、信息的直观性
广播电视传输的是声像信号。它可以将事物以原生形态(或接近原生形态)呈现于人的感官。它比文字传递的信息更为直观可感,也更具丰富的表现力。
广播电视这种直观性的特点,所产生的传播效果有:
1、通俗易懂
广播电视可以通过图像声音等直观的符号传达抽象的信息内容,一般能正常进行社会交流的人,无论文化程度高低,都不需要特殊的学习和训练就能听懂看明白。
●广播电视的宣传功能与舆论功能的异同:
共同点:二者都具有倾向性。
区别:宣传功能侧重于让人们了解某个事物(方针政策、思想观点、法律法规、成就事迹等)。舆论功能侧重于争取大多数人形成共同的认识。
三、新闻功能
新闻信息的传播在广播电视传播中也占主导地位。办好新闻节目是各国主流媒体创办节目的重中之重,“新闻立社、立台”是我国建电台、电视台的原则。新闻节目(栏目)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电台、电视台水平的重要依据和媒体竞争的焦点。
广播电视的主要社会功能:
一、宣传功能
广播电视是执政党和政府用以宣传路线、方针、政策和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思想观念等的重要工具。除了方针政策和思想道德方面的宣传外,广播电视又肩负着对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宣传。
二、舆论功能
舆论是多数人的共同看法。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可以直接影响社会舆论。这是广播电视受众广泛的特性所决定的。
◎系统讲授学科知识——将学校开设的课程在广播电视中讲授。其内容和讲课方式基本一样,只是更直观、接收者更方便。
五、娱乐功能
广播电视的娱乐性节目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垂青,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受众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广播电视节目中最受欢迎的两类节目是新闻节目和娱乐节目。前者为人们提供新的新闻信息,使得人们得以及时地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后者则为人们提供消遣、娱乐,舒解了人们在社会生存中激烈竞争的压力。现代人的工作节奏很快,工作之余需要放松、娱乐,因此,各国广播电视媒体都很重视它的娱乐性。
第二章广播电视的特性
教学目标:1、掌握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2、理解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3、了解广播电视的负面功能。
教学重点:★广播电视传播的特性:传播的迅速性、信息的直观性、选择的被动性、接受的随意性、信息难留存。★广播电视传播的社会功能:新闻功能、宣传功能、舆论功能、服务功能、娱乐功能。
第一节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四、教育功能
由于广播电视对受众来说投资不多,容易普及;特别是它的传播形象直观,受众广泛,因此可以说广播电视是高效的教育工具。
广播电视的教育功能主要包括:
1、思想道德教育
其方式有两种:直接——通过宣传、评论等。◎间识——一般带有科普性质,非系统深入地讲授某一学科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