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 滑轮(教案)2
物理知识初中滑轮问题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滑轮问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定义、种类和特点,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能够运用滑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滑轮现象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1. 滑轮的定义和种类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3. 滑轮组的使用方法4. 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难点1. 滑轮的定义和种类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3. 滑轮组的使用方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滑轮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1) 滑轮的定义和种类:介绍滑轮的定义,讲解滑轮的两种类型——定滑轮和动滑轮,并展示它们的图片。
(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它们如何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3) 滑轮组的使用方法:讲解滑轮组的组成和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组装和运用滑轮组。
3.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滑轮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滑轮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滑轮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应用滑轮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滑轮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初中物理滑轮运动技巧教案
初中物理滑轮运动技巧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 学会使用滑轮组,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滑轮组。
3. 能够运用滑轮运动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
2. 通过分析滑轮的受力情况,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3.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注重安全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 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滑轮组的设计与分析。
2. 滑轮运动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滑轮小实验,引发学生对滑轮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滑轮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
3. 课堂讲解: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组装滑轮组,并观察滑轮组的工作过程。
5. 课堂讨论:分析滑轮组的优缺点,探讨如何设计滑轮组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6. 案例分析:运用滑轮运动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货物提升、水位调节等。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滑轮运动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滑轮运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滑轮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关爱生命的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年级物理122滑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滑轮的定义、性质和分类,掌握滑轮的使用方法;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滑轮系统的作用、力的分布和力的传递关系;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一、导入(15分钟):1.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入滑轮的概念,让学生观察滑轮的结构特点。
2.学生回答滑轮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二、学习与探究(30分钟):1.通过课件、实物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滑轮的分类及其特点。
2.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不同形式的滑轮实验,并进行实验记录和分析。
3.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滑轮应用场景及其原理。
三、理论概括(20分钟):1.学生集体讨论,总结滑轮的基本性质和作用。
2.教师讲解滑轮的力的传递关系与力的分布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传力比”和“轮反力”。
四、拓展与应用(30分钟):1.学生回顾滑轮的应用,讨论滑轮与其他物体的结合应用。
2.布置课后作业:设计一个有效利用滑轮原理的物理游戏或玩具,并写出制作步骤和原理分析。
五、实践操作(30分钟):1.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滑轮游戏或玩具进行实践操作。
2.学生归纳总结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相互交流经验。
六、综合评价(15分钟):1.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设计的游戏或玩具,并解释其原理和制作过程。
2.全班进行评价,着重从创新性、实用性和理论分析等方面进行评判。
七、小结与思考(10分钟):1.教师做一次全课的小结,引导学生对滑轮的学习进行整体回顾;2.学生个体思考:滑轮有哪些应用场景,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
拓展延伸: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更加复杂的滑轮系统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滑轮的应用价值,并培养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进行知识讲解和示范;2.小组合作和个人操作实践;3.学生提问、讨论、总结。
教学资源:1.实物滑轮、投影仪、计算机、课件;2.滑轮实验器材和材料。
滑轮 教案(北师大版)
通过任务展示,给出分类,
轮、动滑轮定义
教师提出问题:那我们下面就一起情景再现一下,看看不同的设计的可行性如何。
教师请同学上台,体会采用定滑轮、
各有什么优点呢?
设计实验,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利用手机进行现场直播,讲解电子测力计的使用。
进行实验要点和注意事项的讲解,规范学生实验操作。
利用手机投屏,展示同学们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①使用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______省力,但_____改变用力方向。
(均填“能”或“不能”)
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重物,______省力,但_____改变用力方向。
(均填“能”或“不能”)
②使用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拉力通过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物体通过距离。
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重物,拉力通过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物体通过距离观看操作规范
进行实验操作。
观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物理初三北师大版9.2滑轮教案2
物理初三北师大版9.2滑轮教案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够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2、会依照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3、能够依照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特点和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数据,感受收集数据信息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滑轮及滑轮组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然人类社会进展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1、复习引入〔边说边演示〕滑轮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简单机械之一,用它能够把重物提到高处。
滑轮与前面所讲的杠杆有什么联系吗?〔1〕什么叫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假如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杠杆一定是直的吗?不一定。
杠杆也能够是弯的或其它形状的。
〔3〕能够是圆的吗?能够。
2、新课教学问:那个滑轮能够看作杠杆吗?它符合杠杆的定义,是杠杆。
请你找出滑轮的五要素。
〔在黑板上画出定滑轮的示意图〕问:那个滑轮属于哪种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因为它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因此它是等臂杠杆。
刚才我们提到的滑轮始终固定在支架上不动,我们把它叫做定滑轮。
板书: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定滑轮在生产、生活中比较常见,比如每周一早上升旗时就要用到滑轮。
目的确实是要改变动力的方向,人站在地上就能够把国旗升到旗杆顶。
使用定滑轮能够改变动力的方向。
〔板书〕看图:什么原因会出现那个现象?因为定滑轮的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力一一阻力。
胖人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因此胖人能够安然地站在地上。
而瘦人受到的重力小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因此物体安然地在地上,瘦人却被升到空中。
看图,你觉得用哪种方法更省力?【实验1】装置如下图所示分析用哪种方法更省力?什么原因呢?〔师生一起分析动滑轮的五要素〕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什么杠杆呢?使用动滑轮什么原因能省力?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倍的杠杆。
初中物理滑轮移动教案
初中物理滑轮移动教案1. 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理解它们的工作特点和应用。
(2)学会使用滑轮组,提高物体的提升效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2)动手实践,学会组装和使用滑轮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感受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及应用。
2. 难点:滑轮组的组装和使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一个有趣的滑轮小实验,引发学生对滑轮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1)滑轮的定义:滑轮是一种能够绕轴转动的轮子,边缘有槽,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2)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定滑轮:轴固定,不能随物体移动,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动滑轮:轴随物体移动,能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但费力。
(3)滑轮组:由多个滑轮组成的系统,可以提高物体的提升效率。
3. 实验探究(1)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过程。
(2)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4. 动手实践(1)学生分组,动手组装滑轮组。
(2)实验演示,观察滑轮组的使用效果。
5. 课堂讨论(1)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如何选择合适的滑轮组来提高物体的提升效率。
6. 总结与反思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滑轮的基本知识,动手实践了滑轮组的组装和使用。
通过实验和讨论,我们了解了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滑轮组来提高物体的提升效率。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滑轮的基本知识,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2. 思考滑轮组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3.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滑轮组的省力效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有趣的实验和动手实践,让学生掌握了滑轮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2022年北师大版物理《滑轮2》精品教案
滑轮第2课时滑轮组、轮轴和斜面教学过程【知识与技能】1.通过图片介绍,让学生知道滑轮组的概念,使学生初步掌握滑轮组的特点。
2.知道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3.了解其他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过程与方法】1.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2.经历探究轮轴和斜面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比照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2.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开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知道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教具准备弹簧测力计、动滑轮、定滑轮、钩码、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多媒体展示:小孩吊起牛犊动画,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个小孩能自己把牛犊吊起来?这其中用到了什么原理呢?学完今天的课程我们就会知道。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滑轮组教师:我们先来回忆上节课的知识,请同学答复动滑轮、定滑轮的特点。
学生回忆、思考、作答。
教师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自然地引出滑轮组: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如果我们既想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大家想想有什么好方法?让学生们动手实验。
实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练习组装简单的滑轮组;二是探究滑轮组在工作时的省力情况。
1.提出问题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合起来提升重物,你能设计出多少种方法?每种方法分别能省多少力?2.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教师引导: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绳子的固定端与自由端的概念,提醒他们绳子的绕法是设计实验的关键。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科学地设计。
然后让学生交流设计的方案,并给予鼓励。
让学生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操作,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在课本表格中,引导学生观察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
再次提醒学生注意操作平安,加强合作。
3.分析论证与实验结论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可以得出结论: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假设动滑轮的重力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 =1nG 。
初中滑轮教案设计
初中滑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滑轮的原理和应用,能够运用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滑轮的原理和应用3. 滑轮组的设计和制作4. 滑轮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滑轮的定义、分类、特点、原理和应用。
2. 教学难点:滑轮组的设计和制作,以及滑轮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滑轮的奥秘。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滑轮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滑轮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滑轮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滑轮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滑轮。
3. 演示滑轮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滑轮实验,让学生亲眼见证滑轮的工作原理,并引导学生思考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4. 滑轮组的设计和制作:为学生提供材料和工具,指导学生动手制作滑轮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滑轮应用案例,让学生感受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滑轮的定义、分类、特点、原理和应用,强调滑轮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有关滑轮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练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实验演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滑轮的奥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滑轮的知识。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滑轮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初中物理滑轮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滑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滑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运用滑轮的原理解决相关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滑轮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滑轮的基本概念和运用,包括滑轮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滑轮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2. 教学难点:滑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形式复习学生已有的知识,例如:大家都看过或使用过滑轮吗?你们知道滑轮是如何工作的吗?2. 概念讲解(15分钟)a. 介绍滑轮的定义和分类,包括定滑轮、活滑轮和复合滑轮等。
b. 讲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即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实验演示(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滑轮实验演示,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滑轮的工作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
a. 实验一:比较不同数量滑轮所需的力的大小。
b. 实验二:比较不同类型滑轮所需的力的大小。
c. 实验三:比较使用滑轮系统和不使用滑轮系统时所需的力的大小。
4. 实验分析与讨论(2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回答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使用滑轮可以减小所需的力?为什么复合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同学们可以分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和学习。
5. 总结与小结(10分钟)综合概括滑轮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并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帮助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滑轮系统,要求达到特定的力的倍数,并写出实现该倍数的详细步骤和过程。
五、教学评价1. 通过教师的观察和问题解答,及时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
2. 针对课堂作业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
3. 教师可以利用小组讨论和全班讲评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北师大九年级滑轮第1课时完整教案
很高兴能够为大家分享北师大九年级滑轮第1课时完整教案。
滑轮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经常被用于解决物体受力平衡的问题。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探讨滑轮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且通过实验来加深对滑轮的理解和认识。
一、教学目标1.知道滑轮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能够应用滑轮的原理解决物体受力平衡问题;3.了解滑轮的特点和分类;4.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滑轮的基本原理;2.滑轮应用于物体受力平衡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视频或图片等展示一些滑轮应用场景,引出滑轮的定义和作用。
2.理论授课(1)滑轮的定义和分类滑轮是由一个或多个在轴上转动的园盘组成,通常用来改变力的方向或大小。
根据滑的结构和作用,可以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2)滑轮的应用滑轮的应用极其广泛,可以应用于起重机械、升降机、物流运输等场合,还可以用于解决物体受力平衡、增加力度等问题。
3.实验操作(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滑轮的原理和作用。
(2)实验材料木板、弹簧测力计、滑轮、绳子、重物等。
(3)实验步骤1)将木板固定在桌子上;2)在木板上装上一组滑轮,绑上重物(如书包);3)根据力的平衡原理,调整滑轮数目和位置,使书包能够保持在空中悬挂,并且测力计所测得的拉力等于书包的重力;4)拆下其中一个滑轮,调整力的平衡,测出拉力;5)比较两种情况下的拉力,得出滑轮的作用。
4.总结回顾并总结课程内容,展示一些滑轮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以实验操作为主,并注重启发式思维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自主探究、实践操作,进而巩固和拓展课堂所学知识。
五、教学延伸教学可延伸到更广泛的力学问题,例如杠杆原理、力矩原理等。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一些竞赛活动,锻炼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总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了理论和实验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滑轮的原理和作用。
同时,也在实验设计上做了一些改进,让实验更简单、易操作。
(新课标)九年级物理全册 9.2 滑轮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 2
滑轮
定义: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定滑轮
结论:
1.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距离,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省一半力费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合省力费距离,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为了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轮和动
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F F
滑轮组的作用 (若忽略了滑轮重和绳与滑轮的摩擦力)
1.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起物体.将物体提升的力等于物重的几 分之一,即(F=1/nG) 2.手拉绳子通过的距离等于物体上升的距离的n倍,即(S=nh)
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拉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
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拉住,所用的力就是物体与
接触面摩擦力的几分之一。即 F 1 f
n
F T
N
.
G
f
滑轮自重不计)
图(b)
4.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60N拉力下匀速
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___ N。(滑 120
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F
T
.
N f G
A
1 因得:
1.竖直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N和G
G=N=80N 2.水平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T和f T=f=120N
1 F f 如图所示,拉力F的大小等于____。 3
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端(或末端)在定滑轮上; 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端(或末端) 在动滑轮上。
1.如下图(a)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用下匀速 上升时,F应等于___ 100 N。(不计摩擦)
F
图(a)
2.如图(b)所示,物体A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承 受的拉力是___ 100 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__ 50 N(动
初中物理滑轮授课教案
初中物理滑轮授课教案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理解它们的作用;学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及特点。
2. 难点:动滑轮的支点位置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自制教具“神奇的盒子”,通过盒子用一个钩码提起两个钩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打开盒子,展示内部构造,引入滑轮的概念。
2. 新课讲授(1)滑轮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教具,总结出滑轮的定义:绕轴转动的、边缘有槽的轮子。
(2)认识两种滑轮:演示实验,展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过程,让学生观察滑轮的轮轴,总结出两种滑轮的特点。
(3)定滑轮的工作特点:分析定滑轮的使用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4)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分析动滑轮的使用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
3.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过程,验证滑轮的工作特点。
4. 滑轮组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吊车、升国旗等,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滑轮的定义、特点及应用。
2. 完成课后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学习轮轴作准备。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使学生掌握滑轮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滑轮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滑轮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滑轮的定义和作用,能够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
2. 掌握滑轮组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需求组装滑轮组。
3. 理解滑轮的原理,能够运用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滑轮的定义和作用。
2. 滑轮组的使用方法和组装。
教学难点:1.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判断。
2. 滑轮原理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具:单个定滑轮和动滑轮、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的滑轮组、钩码、弹簧秤、细线绳、剪刀、镊子、铁片。
2. 教学器材: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滑轮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作用和原理。
2. 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使用滑轮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5分钟)1. 滑轮的定义和作用:介绍滑轮的定义,展示滑轮的作用,如改变力的方向、省力等。
2. 定滑轮和动滑轮: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两种滑轮的工作特点。
3. 滑轮组的组装和使用:介绍滑轮组的组装方法,讲解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判断方法,演示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体验。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滑轮组的使用方法,组装滑轮组,并进行力的测量和记录。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并讨论滑轮组的优缺点。
四、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滑轮的定义、作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以及滑轮组的组装和使用方法。
2. 强调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使用滑轮。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作业,包括滑轮的定义、作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以及滑轮组的组装和使用方法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使用的滑轮,分析其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并撰写观察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演示和课堂实践,让学生深入了解滑轮的定义、作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以及滑轮组的组装和使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九年级物理第九章 第二节《滑轮》教案北师大版
它符合杠杆的定义,是杠杆.
因为它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所以它是等臂杠杆.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图乙的方法更省力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
不变,仍然
不能.拉力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拉力所通过的距离就是物体所通过的距离的几倍.
小结
请学生填写下表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定义
实质
特点
课后作业
《学物理》本节作业
因为定滑轮的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力一一阻力.胖人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所以胖人可以安然地站在地上.而瘦人受到的重力小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所以物体安然地在地上,瘦人却被升到空中.
看图4,你觉得用哪种方法更省力?
【实验1】装置如图5所示
用哪种方法更省力?
.
为什么呢?(师生一起分析动滑轮的五要素如图6所示)
教学课题
第二节滑轮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够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2)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3)能够根据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特点和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板书设计
二、滑轮
1、动滑轮
2、定滑轮
3、滑轮组
教学反思
动滑轮定滑轮的实质
滑轮组中s与hF与G的关系
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什么杠杆呢?使用动滑轮为什么能省力?
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倍的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滑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②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③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②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支架、滑轮(2个)、细绳(两端拴有小铁丝钩)、钩码、测力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杠杆的知识。
谁能举出两种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
什么样的杠杆省力?什么样的杠杆费力?什么样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谈话:
升旗的时候,旗子是怎样升到旗杆顶上的?
旗杆上有什么装置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它是什么样的?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构造及种类(出示滑轮。
)
讲解: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板书课题)
谈话: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滑轮?
讲解: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出示定滑轮图)像旗杆顶上这样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出示动滑轮图)有的滑轮不是固定在支架上,而是被套在槽里的绳子拉着,与下面的重物一起上下运动,这样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2.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的作用
(1)讲述:下面我们来研究滑轮有什么作用,首先研究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讨论:
你认为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要把旗子升上去,却把拴着旗子的绳子往下拉。
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这有什么好处?(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
)
使用定滑轮升旗或提起其他重物省不省力呢?
(3)讲解:为了弄清使用定滑轮省不省力,我们来做个实验。
实验的步骤是:
将滑轮挂在支架上,使其成为一个定滑轮。
把细绳套在定滑轮的槽内。
在绳的一端挂2个钩码当作重物。
试一试,在绳的另一端挂几个钩码能够平衡。
(4)分组实验。
(5)汇报实验结果。
(6)讨论:
以上实验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省力,费力,还是不省力也不费力?) 现在请你总结一下,定滑轮有哪些作用?
(7)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不省力也不费力。
3.指导学生认识动滑轮的作用
(1)讲述:下面我们来研究动滑轮的作用。
(2)讨论:
动滑轮的作用与定滑轮的作用是否相同?你认为会有什么不同?
只用一个动滑轮提起重物的时候,要使重物往上升,人必须往哪个方向拉绳子?这说明动滑轮能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动滑轮省不省力呢?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会想到因为有两根绳子拉着重物,而人只拉着一根,所以省力。
学生也可能会想到在重物上面又多了一个滑轮,因此会费力。
这没有关系,反而会使下面的实验更有趣。
)
(3)讲解:为了弄清使用动滑轮到底省不省力,我们来做个实验。
实验的步骤是:
用测力计测量1个钩码的重量。
将细绳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钩码挂在滑轮架的钩上,使滑轮成为一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
将绳的右端挂在测力计上,通过测力计将重物向上提起,稳定在一定高度,观察用多少力?
(4)分组实验。
(5)汇报实验结果:用了多少力?与不用动滑轮、直接把重物提起时用的力相比,是省力还是费力?
(6)讨论:现在你知道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7)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4.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组的作用
(1)提问:
根据用法分,滑轮有几种?
定滑轮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动滑轮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2)讨论:使用滑轮提起重物,能不能既省力又方便呢?
(3)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探究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4)汇报实验结果:你们是怎样做的?用多少力就把重物提起来了?操作方便吗?(请1个或2个组学生,到讲台桌上演示组装、操作方法。
)
(5)讲解:把定滑轮与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叫做滑轮组。
(6)讨论:滑轮组有什么作用?
(7)教师小结:使用滑轮组提起重物,可以既省力又方便。
我们组装的是一组滑轮组,实际应用时还可以组成两组、三组或多组。
使用的滑轮组越多,越省力。
5.指导学生认识滑轮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滑轮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谁知道哪些地方应用了滑轮?是定滑轮、动滑轮还是滑轮组?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2)读图9-19,提问:吊车上用的是什么滑轮?有什么作用?
(3)讨论:在一间房里,电灯的开关是拉线开关,在一进门的南墙处,床在北墙处。
如果想在床上控制电灯的开关,又不使房子的布置很乱,可以怎么办?需要安装几个定滑轮?
的空白。
6.指导学生填写教材P
7
7.讲解课本例题。
三、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滑轮的知识。
2.提问:(1)滑轮有几种?各有什么作用?
(2)在使用滑轮的时候,要既省力又方便,应该怎么办?
四、布置作业
1—3
P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