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想象与自我建构

合集下载

在“他者”中建构

在“他者”中建构

在“他者”中建构

近年来,新移民作家张翎小说中的跨越式书写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通观研究者视角,大都专注于从作品题材、语言及性别等角度进行阐释,而对于其小说中极具特色的“牧师”形象很少涉及。张翎作为一个基督徒,深受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牧师”在小说中

频频出现,颇有深意。作品中“牧师”形象的塑造凸显了张翎不同的文化选择和文化立场。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归属在她的笔下呈现了新的变化,已然超越了之前新移民作家惨烈的文化认同危机,代之以书写超越文化隔阂的普遍人性。因此本论文将致力于张翎的小说文本研读,运用后殖民理论中的“身份”、“认同”理论及形象学等理论,以“牧师”为窗口,充分挖掘、细致分析其作品中的“牧师”形象,并与其他新移民作家笔下的“牧师”形象进行横向比较,研读张翎对“牧师”形象的不同想象和表述。同时探寻在不同的历史空间和文化土壤下,“牧师”作为“他者”形象书写策略的背后张翎如何回望故国,从而传达出其重新建构自我文化身份的诉求和对于文化大同下人性共融

的渴望。同时也为能更好研究海外新移民作家张翎提供一个新的诠释视窗。

河流叙事与国族文化想象建构--以徐则臣《北上》为中心

河流叙事与国族文化想象建构--以徐则臣《北上》为中心

蒋林欣

河流叙事与国族文化想象建构

——以徐则臣《北上》为中心

自古以来,大江大河与国家版图形成、民族文化精神建构、住民生活习俗演化等密切相关。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大河文明之国,在国族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河流地理空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现代以来,国人开眼看世界,纷纷从河流出走,河流与家国情怀、国族文化想象等,都有不俗的文学表现,也是中国河流文学现代转型的重要表征。到了新时期,“寻根文学”成为新启蒙思潮中的一种创作潮流,而大地上的江河成了不少“寻根”作品的聚焦点,从河流寻根,几乎成为作家们的一种集体意识与行动,如张承志《北方的河》、张炜《古船》、齐邦媛《巨流河》等,均是在这一时代主题、文化背景下以河流为依托的文化寻根之作。最近,徐则臣凭借以大运河为主要叙述对象的《北上》斩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北上》是一部大气磅礴的史诗性作品,在大运河这一河流地理空间中浓缩了百年中国的历史风云与世态百相,被誉为一部“民族的秘史”a 。它延续了新时期文学寻根冲动的余绪,在当下寻求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话语中进行文学河流叙事与国族文化想象建构b ,这对于运河文学、河流文学以及徐则臣的文学创作历程均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从个体经验到国族关怀:河流叙事

的拓展

与张炜、苏童、迟子建等众多河流文学写作者一样,徐则臣的文学创作也离不开河流的启示与滋养。大运河是他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乐园,见证了他的青春时光,“这些被大河水汽笼罩的岁月,成了我写作最重要的资

源,河里总有良方……我的小说背景在这条大河上下游走,开辟出一个纸上的新世界”c 。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数都是以运河为背景,如《大水》《花街》《最后一个猎人》《刑具制造者》《水边书》等,以运河、石码头、花街为主要叙事空间,大河之水滔滔奔流其中,这种书写主要是基于作者的生活、生命体验的文学观照。

自我与他者的双向建构

自我与他者的双向建构

自我与他者的双向建构

自我与他者的双向建构

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自我是指个体对于自己的认知、意识和理解,而他者则是指与自己存在互动关系的其他人或群体。自我和他者之间的互动与建构是相互依存的,彼此之间不断地塑造和影响着对方。

首先,自我对他者的建构是通过社会交往和经验的累积而形成的。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去认知他者,进而形成对他者的印象和认知。这些印象和认知会反过来影响个体对自我身份的认识。例如,一个人在与朋友之间的互动中,可能会被称为幽默、友善或慷慨。而当这些评价被多次提及和认可时,个体会逐渐认为自己具有这些特质,形成了对自我身份的建构。

其次,他者对自我的建构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他者的评价、期望和态度会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个体会尝试去符合他者的期待,以获得来自他者的认可和支持。例如,一个学生可能会因为老师的高度期望而努力学习,以满足老师的要求。这种来自他者的评价和期望会塑造个体对自我能力和身份的认知。

同时,个体的自我认知也会影响对他者的看法和态度。个体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经验和知识来判断他人的行为和特征。例如,一个拥有自信心和乐观态度的人可能会倾向于看到他人的积极面,而一个自卑和消极的人可能会更容易看到他人的缺点和负面。

然而,自我和他者的建构并非完全独立存在的。个体的自我观念会通过与他者的互动得到验证和确认。当个体的自我认

知与他者的观点和态度一致时,个体会感受到来自他者的认同和支持,从而巩固和强化对自我身份的建构。相反,当个体的自我认知与他者的观点和态度不一致时,个体可能会面临认同危机和自我质疑。

解构“他者”

解构“他者”

解构“他者”之后殖民翻译研究

一、引言

“他者”(the other)是“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经常使用的术语之一。在后殖民理论中,他者起初曾被西方统治者用来代指殖民地的东方,这里的东方主要是指包括印度在内的远东地区。殖民地的他者是相对于西方自我(self)而存在的,西方将他者想象为神秘的、异质、低等的存在,从而将其区别于先进的、优等的西方主体之外。殖民地纷纷独立后,他者的范畴不再局限于殖民地,西方将不同于自我(self)价值观的一切统称为他者,不仅存在于相对于西方主体的殖民地,还存在于主体内部阶级、种族、性别等因素之间。比如,黑人是相对于白人的他者,女人是相对于男人的他者。客观而言,他者就是区别于主体又同主体相联系的存在,主体通过选择不同的他者有利于更好地认识自我,但同时也要警惕狭隘的自我中心主义或被他者同化而失去主体性。

二、从他者到解构他者

在哲学领域,其理论来源主要是黑格尔(Hegel)和萨特(Sartre)关于“自我意识”的理论。黑格尔曾在《哲学全书》第三部分《精神哲学》中“精神现象学”一章谈到普遍的自我意识把自身当成唯一的独立的,否定和取消其他自我意识(“他者”)的独立,正如主人和奴隶的关系,一方面,奴隶自我意识的独立被主人否定,成为无本质的存在;另一方面,主人自我意识的独立是依赖奴隶而存在的,因为其自我意识的独立必须通过否定奴隶的自我意识而实现(黑格尔著;杨祖陶译,2006:233-234)。萨特则在《存在与虚无》“他人的存在”一章中否定了唯我论(solipsism),提出了我所关心的正是我的主体,然而这种对“为我”的关心揭示了一个没有“为我的存在”的,是我的存在的存在;以庸俗为例,我之所以发现自己庸俗是因为我向他人显现,单独一个人是不会庸俗的,他者的存在揭示并构成了我,但这种对他人显现的新存在不居于他者之中(萨特著;陈宣良译,1987:297-299)。

拉康的镜像理论

拉康的镜像理论

拉康的镜像理论

作者:黄橙

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08期

摘要:雅克·拉康是二战后法国最具独立见解也是最有争议的精神分析学家之一。他的理论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和革命性,而他的镜像理论则是他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的起点。拉康认为,自我的建构离不开自身也离不开自我的对应物,即来自于镜中自我的影像;自我通过与这个影像的认同而实现。文章通过分析电影《楚门的世界》来看他者对自我构建的影响。

关键词:镜像理论;他者;自我构建

一、拉康的镜像理论

雅克·拉康是二战后法国最具独立见解也是最有争议的精神分析学家之一。他的理论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和革命性,在当时的理论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而他的镜像理论则是他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的起点。

拉康的镜像理论是从他观察婴儿在镜子面前的表现开始建立起来的。一个尚不能行走的婴儿“却会在一阵欢快的动作中力图摆脱支撑他的羁绊,并保持一种稍微前倾的姿态,以便感受镜中形象瞬间留下的印象,”这个镜中的形象就是拉康所说的镜像,拉康认为“是在一种典型的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象征性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我这个概念以一种原始的形式突然产生。此后,在与他者相认同的相互关系中,我才被客观化;并且也是在此以后,语言才给我恢复了在普遍意义上的主体功能。”以上是拉康对其镜像理论的大体表达。这个镜像形成的大体流程是:主体→自我映像→自我认证。拉康的镜像理论是与自我的认同紧密联系的。其实,这也是拉康镜像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他说:“我们只需将镜子阶段理解成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身份认同过程,即主体在认定一个镜像之后自身所起的变化。”自我在形成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旧的自我会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解体,而形成一个新的自我。

自我意识与他者意识的对立与统一

自我意识与他者意识的对立与统一

自我意识与他者意识的对立与统一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个体与集体,自我与他者,两者经常出现着对立与统一

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个体对于自我存在的认识,是我们对自身特质、行为以及内心感受的主观体验。而他者意识则是个体对于他人存在的认识,是我们对他人特质、行为以及内心感受的观察与理解。这两种意识之间的关系,既有对立与冲突,又有融合与共存。

首先,我们来看自我意识与他者意识的对立。个体往往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关

注自身的需求、感受和利益。这时,个体往往倾向于对他人产生一种无视或排斥的态度,无法真正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自我意识的强烈使人陷入自我的固化思维中,难以接纳他者的观点与意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往往只注重自我满足,忽视他人的感受和权益。这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紧张、矛盾的产生,甚至可能引发冲突与纷争。

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自我意识的重要性。自我意识是我们认识自己、理

解自己、建构自我身份的起点。只有通过清晰地认识自我,个体才能更好地找到自身的位置和价值,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同时,自我意识也是个体与他者建立联系的桥梁。当个体有足够的自我意识时,他可以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实现个体与集体的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个体中,自我与他者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个体

在与他者的互动中,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自我认知,形成更全面、深入的自我理解。从他者意识的角度来看,他者的存在和行为也会对个体产生深远的影响。在集体中,个体将自我融入其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与交流,构建起共同的价值观和规范,形成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

他者想象与自我表达——《魅力湘西》的原始主义视觉呈现

他者想象与自我表达——《魅力湘西》的原始主义视觉呈现

题的视觉呈现在漫长的历史中~直少有变动 。而从 中
国的 历 史来看 , 对文化他者的妖魔化 处理同样可 这样
以找到其 图像化 的证 据 。这 种证据 至少 可 以追溯 到
《 山海图》 。
的如 《 黑客帝 国》 糅 合了希 腊哲学 、 , 印度教 、 教 、 佛 道 教、 基督教 及诺斯替 主义 等多种 资源 , 电影 中的女 且 先知 、及主人公尼奥的精神 导师皆由黑人来承担 , 而
年 由卡梅 隆导演的《 阿凡达》 。作为这部 电影主 要场景 溪流顺流而 出 , 溪水从溪 面溢 出流 向舞台 , 夹岸桃花 , 天雨流芳。 悬崖 ” “ 升起 , 呈现后面一个更开阔的山水远 影, 其中各种怪异的动植物 , 参天 巨树所构 成的丛林景 景 , 山峰叠嶂 , 湖水幽渺 , 一条瀑 布飞泻于峰 峦之 间流 观 ,潘多拉 星球 上的的纳威人及其文化 表现 为一种强 入湖中。 翠翠与 天保 、 傩送 的爱情故事 以舞蹈形式呈现
“力 西研 总 4 12Cet n n r i l_ 啊 魅 湘 究I第1期I 1 Ira。 d t i _ I 3 2 . i A Cics 0 m
反抗母体 ( tx奴 役的解放 者大 多是有 色人种 , Ma ) i r 可以 主义话语的批判 ;第二个层面是以文化的 自我表达来 说 电影在主 题上具有颠 覆作用 。另外 , 诸如 《 哈利 ・ 波 对建立在书写文化基础上的一元化历史书写的质疑 。 特 》《 、指环王》 《 ・ 、达 芬奇密码》等 电影对凯尔特 文化 、

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

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

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在群体层面,自我与他者之间的

关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我是指一个人对自身身份、态度和行为的认知和理解,而他者则代表与自己有所联系的其他个体和群体。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它在塑造个体认同、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在个体的身份认同建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个

人的身份认同是指对自己所属的群体身份和特点的认知和接纳程度。通过与他者进行交流、沟通和理解,个体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比如,在家庭环境中,个体在亲人的关爱和教育中形成对家庭的认同感;在学校中,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中形成对学校的认同感。这些关系的建立和维系都是通过与他者的互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在建构身份认同的过程中,个体不仅要体验到与他者的情感共鸣,还需要通过对他者的观察和模仿来体会到与他们的共同点和差距,从而逐渐形成对自己的身份认同。

其次,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在价值观形成和价值判断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每个人的价值观念是在与他者的交往、社会化和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我们通过与他人的相处、对他人的观察和接触,逐渐接受并内化了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念。例如,公平正义、友善互助、诚实守信等都是社会价值观念,通过与他者的互动中获得并理解。与此同时,通过与他人和群体的比较,个体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这种通过与他者对比来认识自身的过程,使个体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价值观,并在行为中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进行选择和判断。

最后,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个体的行为模式和社交技巧的培养也具有重

自我与他者的身份建构——读《作为自我的稻米》

自我与他者的身份建构——读《作为自我的稻米》

自我与他者的身份建构——读《作为自我的稻米》

作者:韩飞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

《作为自我的稻米:日本人穿越时间的身份认同》的作者是日裔美籍学者大贯惠美子,

现任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人类学系教授,善长历史人类学和象征人类学的研究。她的学术

兴趣先由底特律华人研究转向日本原住民阿伊努人研究,后再次转向有文字记载的日本人研究。她先后发表《作为镜子的猴子:日本历史与仪式的转化》、《作为自我的稻米:日本人穿越时

间的身份认同》和《神风特工队、樱花与民族主义:日本历史上美学的军国主义化》等著作,

分别通过猴子、稻米和樱花三个象征符号与日本民族的身份认同、民族主义以及军国主义的变

化相联系,进而对日本历史文化进行了探讨。大贯惠美子在《作为自我的稻米:日本人穿越时

间的身份认同》一书中,应用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符号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把稻米

从食物属性的“能指”中分离出来,抽象为可以表达某种特殊意义的“所指”。由此,稻米作

为一种象征符号走上了由普通食物到建构日本身份认同的特殊历程,稻米问题也成为在自我遭受到他者威胁时的焦点。本文将以《作为自我的稻米》为基础,探讨稻米在日本历史文化上的重

要性,以及稻米这一象征符号在身份建构过程中,如何成为区分自我与他者的关键象征。

一、象征与日本稻作文化

象征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信息传递,它通过客观存在或想象中的东西来反映或暗示某种

事物的特点内涵,进而将象征符号所贮藏的深层意蕴表达出来。所以文化作为一个象征体系,包括“物化象征符号、行为象征符号、感觉象征符号、自然象征符号、社会象征符号和虚拟象征

“他者”与“自我”_中国女性导演电影中的母女关系建构——以《你好,李焕英》为例

“他者”与“自我”_中国女性导演电影中的母女关系建构——以《你好,李焕英》为例

“他者”与“自我”:中国女性导演电影中的母女干系建构——以《你好,李焕英》为例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蓬勃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导演涌现出来。这股潮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从中可以观察到中国女性导演对母女干系的奇特刻画。在本文中,我们将以2021年中国电影《你好,李焕英》为例,探讨中国女性导

演如何构建“他者”与“自我”的母女干系,并通过对电影中母女干系的分析,探讨电影如何揭示中国当代女性在社会变革中的狐疑、迷茫与坚持。

二、背景

随着中国社会的逐渐变革,女性从传统家庭角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然而,儿女离家独立已成为家庭常态,民营经济的进步也给女性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但是也在某种程度上撕裂了母女之间的干系。中国女性导演通过电影,试图从这个角度探讨母女干系的建构,反映中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转变。

三、电影《你好,李焕英》剧情概述

《你好,李焕英》叙述了一其中国女性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照顾母亲和亲情故事的温情喜剧。故事发生在浙江省一个小镇上,主人公李焕英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为了供女儿上高校而辛勤打工。然而,她突然意外离世,使女儿陷入了巨大的狐疑和悲恸之中。在一次意外的机会下,女儿通过时间观光回到了1981年,重新与已经去世的母亲相见。通过这次时空穿越,女儿深刻体验到母亲的顽强和牺牲精神。最终,女儿找回了对将来的信心,并意识到母亲一直在默默地支持着她。

四、“他者”与“自我”在母女干系中的体现

在电影中,女儿的时空穿越使她与已故的母亲重逢。这个奇特的经历让女儿重新熟识到母亲的努力和牺牲。母亲在女儿的记忆中形成了一个奇特的“他者”的形象,女儿把母亲和自己区分开来,母亲成为了女儿心中一个超出自我的存在。而女儿的角色则代表了“自我”,她通过与母亲的对话和共处,逐渐熟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成长的需要,最终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等待野蛮人》:自我解构的帝国与“他者”

《等待野蛮人》:自我解构的帝国与“他者”
* * [作者简介h 何 卫 华 .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外 国 语 学 院 教 授 ,目 前 主 要 从 事 族 裔 文 学 、剑 桥 批 评 传
统和创伤理论等领域的研究。
《等 待 野 蛮 人 》: 自 我 解 构 的 帝 国 与 “他 者 ”
• 301 •
Key words: 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 ;empire;the Other from within;the Other from outside
• 302 •
《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美 文 学 研 究 论 丛 》3 4 ( 2 0 2 1 年 春 )
一、帝国的“掘墓人”及其自我解构
对 财 富 、领 土 和 利 润 的 渴 求 ,滋 养 着 帝 国 的 开 拓 精 神 ,驱 动 帝 国 开 疆 拓 土 ,冲 破 国 与 国 之 间 的 界 限 ,全 球 化 的 历 史 进 程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就 是 这 种 不 断 扩 张 的 结 果 。火 光 、刀 剑 与 杀 戮 为 帝 国 铺 平 了 前 进 的 道 路 ,在帝国的 逻 辑 中 ,征 服 的 进 程 不 仅 将 完 成 对 被 征 服 地 域 社 会 结 构 和 生 活 方 式 的 重 构 ,同 时 还 将 为 昔日 的“荒 野 大 漠 ”开 启 文 明 的 大 门 ,将 他们 带人 现 代 文 明 的 烛 照 之 中 。正 如 在 评 价 英 国 对 印 度 的 殖 民 统 治 时 ,卡 尔 • 马 克 思 ( Karl M arx, 1818— 1883)强 调 说 英 国 在 印 度 必 须 完 成 双 重 使 命 :一个是毁灭 性 的 ,另 一 个 则 是 再 生 性 的 — 在 毁 灭 古 老 的 亚 洲 社 会 的 同 时 ,为在亚洲 建 立 西 方 式 的 社 会 打 下 物 质 基 础 ”(M arx& Engels 217—218)。理论家们 对 该 论 断 非 议 不 断 ,但 本 文 并 不 打 算 去 评 判 其 中 的 是 非 曲 直 . 而 只 想 表 明 ,在 该 历 史 进 程 的 背 后 . 推 动 力 显 然 不 是 博 爱 、道 德 和 教 养 ,而 是 贪 欲 , 无 止 境 地 攫 取 使 得 这 一 过 程 必 然 充 满 残 暴 、血 腥 和 杀 戮 。作 为 一 种 装 置 、 一 架 机 器 或 一 种 技 术 ,帝 国 一 旦 横 空 出 世 ,必 然 要 不 断 掠 夺 、杀 戮 和 吞 噬 “他 者 ”,其 目 的 就 是 征 服 和 获 益 ,为 自 身 供 养 。然 而 ,在 摧 毁 、奴役和统治 殖 民 地 的 同 时 ,帝 国 的 话 语 、逻 辑 和 机 制 同 样 会 给 帝 国 本 身 带 去 毒 害 、破 坏 和 毁 灭 。为 了 说 明 帝 国 带 给 自 身 的 伤 害 ,在 《帝 国 》一 书 中 ,著名理论家 迈 克 • 哈 特 ( Michael Hardt,1960— ) 和 安 东 尼 奥 . 奈 格 里 ( Antonio Negri,1933— )使 用 了 “帝 国 的 回 飞 镖 ”的 说 法 ,但 在 该 书 中 ,这一概念 更 多 是 指 “他 者 ”对 帝 国 的 挑 战 ,因为 “他 者 ”已 经“不 再是 稳 定 和 平 衡 的 力 量 ,被 驯 化 的 他 者 已 成 为 野 蛮 人 ,真 正 的 他 者 - 换 言 之 ,不 仅 会 以 牙 还 牙 ,还 具 有 独 立 意 志 ”(H ardt& Negri 130)。在 该 书 作 者 看 来 ,对帝国进 行 的 反 抗 不 仅 来 自 处 于 异 域 的 异 族 或 “他 者 ”,同 样 还 包 括 众 多 来 自 边 缘 , 但 旅 居 于 帝 国 内 部 的 作 家 、知 识 分 子 和 学 者 ;结 合 自 己 作 为 帝 国 受 害 者 的 经 验 ,这 些 人 同 样 在 不 断 挑 战 帝 国 的 说 辞 、档 案 和 权 威 ,帝 国 为 统 治 、管理 和 凌 驾 于 殖 民 地 之 上 而 援 引 的 逻 辑 、话 语 和 机 制 ,不 断 遭 到 质 疑 。通过反 击 ,“他 者 ”不 断 将 隐 藏 的 帝 国 的 虚 伪 、邪 恶 、贪 婪 、唯 利 是 图 和 暴 力 的 本 质 昭 彰 于 天 下 ,并 开 始 声 讨 自 身 的 权 利 。但 哈 特 和 奈 格 里 的 论 述 有 明 显 局 限 性 ,在 本 文 看 来 ,“帝 国 的 回 飞 镖 ”还 有 更 为 广 泛 的 含 义 。帝国 在本 质 上 是 非 道 德 的 ,这 一 本 性 会 导 致 帝 国 内 部 的 堕 落 。帝 国 的 残 暴 本 来 针 对 的 是 外 部 ,但 如 同 具 有 传 染 性 的 病 毒 ,这 种 非 道 德 性 终 将 会 侵 害 帝 国 的 内 部 肌 体 ,导 致 帝 国 内 部 成 员 的 非 道 德 化 。 为 了 资 源 和 财 富 ,在 不 断推 进的 征

成长中的“他者”建构与“自我”实现

成长中的“他者”建构与“自我”实现

成长中的“他者”建构与“自我”实现

作者:李青宸李新蕾

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12期

【摘要】主体的认知和成长是在与他者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影片《邪不压正》讲述的正是一个成长中寻找自我与主体的故事,其中李天然的人物塑造渗透着拉康关于主体自我成长的理论,本文旨在从拉康的理论出发对影响主体自我成长的因素进行探析,从欲望、他者、自我认知等理论进行解读。

【关键词】拉康;主体;欲望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2-0099-01

姜文作为中国电影界一个特殊的存在,其荒诞幽默、霸道凌厉的鲜明风格令他在众导演中独树一帜,影片《邪不压正》作为“民国三部曲”的终章,完美延续了其风格与内涵。在他的电影中讲述的始终是自我的成长,饱含着情感的男人的自述。电影中的人物成长正好契合了拉康理论中关于主体在他者建构下成长并逐步实现自我认同的过程。

一、欲望是无意识的欲望

“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说到底是一个欲望的存在依赖于另一个欲望的承认或认可。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看,欲望理论可以称得上是拉康思想的核心。拉康认为“欲望是存在的本质”,人的欲望就是去欲望他人欲望的东西。从根本上说,人的欲望就是成为他人的欲望对象,以及得到他人的承认。这里拉康所说的欲望其实是“无意识的欲望”,而不是自我欲望的萌生。李天然从小背负着为师报仇的欲望,而实际上,李天然为师父报仇本身就不是其自我欲望,而是被仇恨驱使的欲望,在其师兄朱潜龙的欲望未满足的情况下导致着李天然的复仇欲望。

女裁缝关巧红内心始终隐藏的为父报仇的欲望,在遇见李天然之后其欲望再次得到强化,与此同时萌生出对李天然的爱意。在助李天然复仇的过程中其为父报仇的欲望是消减的,而对李天然的情意是强化的,但此时她始终隐忍着、克制对李天然的爱。当她助李天然复仇成功后,对“正义”和“邪恶”有了全新的认识,最终把双重欲望转变为自我的回归与找寻。

从“他者”到“自我”——“身体”在教育学话语中的失落与重构

从“他者”到“自我”——“身体”在教育学话语中的失落与重构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No.9,2021 Sum No.525

2021年第9期

总第525期

从“他者”到“自我”——

—“身体”在教育学话语中的

失落与重构

薛江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4)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ki.kjwhc.2021.03.026

摘要“他者”是与“自我”相对而逐渐形成的概念,是除自我存在之外一切存在的统称。长久以来,

“身体”一直是教育学话语中的边缘性存在,在话语表征中往往被视作“秩序”“理性”和“心灵”的他者。在具体教育实践中,

“身体”则被视作规训的对象、肤浅需求的来源和冷漠的精神容器。因此,教育学应当从身体的价值、概念和教育理论本身出发,重新对身体进行认识,使身体从话语中的“他者”向“自我”回归。

关键词他者;教育学话语;话语建构

From“the Other”to“Self”:Loss and Reconstruction of “Body”in Pedagogical Discourse//XUE Jiang Abstract“The other”is a relative and gradually formed concept with“self”,which is a general name for all existence except self-existence.For a long time,“body”has always been a marginal existence in pedagogical discourse,which is often re-garded as the other of“order”,“rationality and soul”in the tex-tual representation of discourse.In practice,it is regarded as the object of discipline,the source of superficial demand and the spiritual container of indifference.Therefore,pedagogy should re-recognize the body from its value,concept and pedagogical theory itself,so as to make the body“return to itself”from“the other”in discourse.

自我的建构与解构——青年群体在微博中的自我呈现研究

自我的建构与解构——青年群体在微博中的自我呈现研究
用户会根据人际传播的需要进行媒介选择,Broadben( t 2011)指出“隐私性、社交性、严谨性、反馈及时性、 交流频率、时间便利性、交流质量”等因素是用户进行媒 介选择的关键因素。用户在进行社交媒体的选择时,会 结合平台特性、用户经验和感知选择合适的平台,同时 媒介背后的社会规范和人际网络也会影响用户的媒介 选择,比如正式场合选择企业微信或者邮箱,跟家人朋 友聊天则选择微信。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158 | RADIO&TV JOURNAL 2021.7
微博作为用户进行社交的重要平台之一,其特性一 方面吸引着用户留存,另一方面也在“遣散”用户。青年 群体是微博的重要用户画像,在一开始他们扎根于 QQ 和微博,后来微信的出现分离了部分用户,但当用户发 现微信的强关系链和严格的自我归训多有不便时,他们 又开始将目标转移到微博上。而以后用户是会沉淀在 微博,进行积极的自我建构,还是会产生社交媒体倦怠, 逃离微博这块土地,很难下定结论。
一、积极的自我建构
渊一冤多面体的自我呈现 根据研究调查,不少青年群体都会开通微博小号, 即使没有微博小号,也会在平常发微博的过程中注意分 组,针对不同的“观众”进行差异化展示。对于明星和达 人,微博小号成为他们释放自己的舞台。在微博大号上, 出于社会监督和规范,他们不得不进行自我规范,而在 微博小号上,他们不用担心既定“人设”,可以自由地释 放自己的情绪。 用户之所以进行多面体的自我呈现,是基于对“自 我”和“他我”的想象。微博平台本身就是一款信息分享、 获取、传播的即时通讯软件,在该平台上,用户之间的贴 近性较弱,即使是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也会因为用户的 某一条微博内容或者微博的风格而进行长期关注。用

在“他者”由中建构“自我”——解读陈河《红白黑》中华人自塑形象

在“他者”由中建构“自我”——解读陈河《红白黑》中华人自塑形象

第29卷第3期2018年5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Journal o f Guangdong University o f Foreign Studies

Vol.29,No.3

May2018

在“他者”中建构“自我”

一解

读陈河《红白黑》中华人自塑形象

邓珊珊

(华侨大学文学院,福建泉州36221)

摘要:华人“自塑形象”是指由中国作家或华裔作家塑造出的中国人形象。加拿大华裔作家陈河的小说 《红白黑》既从六十年前的历史记忆层面揭示了华人“自我”生存的现实困境,又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移植海外 的“他者”异域层面来刻画他们寻找生命的蝶变传奇。在经历对“他者”的仰视以及对“自我”文化身份的反思 后,他们的人生迷雾才得以肃清。正是在中国与西方两个地域、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中,杨虹、谢青、秋媚他们自身固有的意识形态束缚和文化历史记忆清晰地呈现了出来,激发出隐藏于身体内在的真实与勇敢、认同与抵抗。

陈河笔下的华人在他乡现实和故国历史的交叉之间,在“他者”与“自我”文化的对抗与对话中实现了“认识你自

己”这一人类的永恒命题。

关键词:陈河;《红白黑》;他者;自我;自塑形象;华人形象

中图分类号:10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0962(2018)03 -0104 -06

一、引百

自2006年开始,北美新移民作家陈河以“异军突起”的姿态出现在中国当代文坛,短短几年,他的文 学创作呈井喷之势,发表了一系列独具个人特色的作品,如《黑白电影里的城市》《沙捞越战事》《红白黑》《米罗山营地》等。在这些文学作品中,陈河以跨越东方与西方双重语境的独特文化身份且兼具“外在”和 “俯瞰”的立场(饶秡子、杨匡汉,2009),塑造了各色华人形象。其中长篇小说《红白黑》以宏大的空间构架 展现了近半个世纪父辈与子辈两代人的生命际遇,并以谢青远行巴黎为中心,书写了杨虹、秋媚等华人移 民在东西方文化交汇和冲突中一部惊心动魄的血泪史。萨义德(1999:331)认为,一个人离自己的文化家 园越远,越容易对其做出判断。小说中,女主人公杨虹在经历多元文化的冲击后,人生的迷雾才得以廓清; 秋媚最终难逃自身固有文化的强大束缚而走向“毁灭”;而男主人公谢青则在“自我”与异域文化的碰撞 中,创造了一段草根华人的传奇蛇头经历,实现了人格与命运的质变。小说的叙述者在自我与他者、原乡 文化与异域文化之间不断穿行。他先是展示走出国门前人物在精神或肉体上所遭受的挤压,同时又在异 质文化空间建构起一个全新的华人移民形象,在“母国”与“所属国”的交流冲击中,实现了“自我”在“他 者”中的重塑。

他者的凝视与自我建构作文

他者的凝视与自我建构作文

他者的凝视与自我建构作文

英文回答:

The gaze of other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self-identity. It is through the perception and evaluation of others that we come to understand ourselves and shape our self-image. The gaze of others can either validate or challenge our sense of self, and it often influences our behavior and choices.

When others look at us, their gaze can communicate various messages and expectations. For example, if someone looks at me with admiration and approval, it boosts my

self-esteem and reinforces my positive self-image. On the other hand, if someone looks at me with disdain or disapproval, it can make me question my worth and identity. These gazes from others can shape how we perceive ourselves and how we present ourselves to the worl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家界以自然风光取胜,其“奇峰三千、秀水八百”是国内外游客来张家界旅游的主要看点,但长期以来作为旅游另外半壁江山的文化旅游在张家界却一再遭到遗忘,面向旅游市场的本土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集中展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开发。这样一来,“白天看山头,晚上抱枕头”就成了张家界旅游现状的真实写照。为有效扭转这种局面,进一步丰富张家界的旅游内涵、优化张家界的旅游结构,自2000年以来,一部分本土人文知识分子受邀参与了张家界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意和开发。由著名文化学者张建永教授总策划,地处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的大型旅游演艺项目《魅力湘西》无疑是这种语境中的产物。经过十余年来的优化,《魅力湘西》日臻成熟与完美,目前已成为国内旅游演艺产品中的标杆与典范,得到了旅游市场和文化艺术界的充分肯定。《魅力湘西》从诞生开始,就孜孜不倦、自始至终以挖掘湘西文化、保护湘西文化、展示湘西文化、传播湘西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但在《魅力湘西》中如何有效地阐释湘西文化、理解湘西文化,向游客传播和展示湘西文化,是迎合他者对湘西的想象还是展示自我的主位理解?《魅力湘西》的主创人员对旅游文化景观生产中的这种冲突与矛盾进行了认真的思考,通过《魅力湘西》中的具体节目形态和内涵阐释作出了自己的独立判断和选择。

一、他者想象:《魅力湘西》创作的现实语境

作为文化旅游演艺产品,《魅力湘西》必须面对和研究它的受众——游客。失去了游客,《魅力湘西》也就失去了作为旅游演艺产品的存在基础。游客之于湘西,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它是作为一个他者的身份而存在。“‘他者’(the other)是相对于‘自我’而形成的一个概念,指自我以外的一切人与事物。凡是外在于自我的存在,不管它以什么形式出现,可看见还是不可看见,可感知还是不可感知,都可以被称为他者。”①在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的语境中,他者显然不是从哲学人类学的角度来思考的,不指向一个个具体的人类个体,重要的是将这种哲学人类学思维方式移用于文化间的文化身份的判定。如果可以把湘西作为一种文化整体来理解的话,那么湘西的本土居民,即为这种文化的自我,所有的外来者包括游客即为他者。在某种意义上说,旅游的动力来源于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既熟悉又陌生的张力。如果某一地完全鲜为人知,自然此地不可能成为旅游目的地;如果某一地对于人们来说是熟视无睹了,自然它也不可能成为旅游目的地。基于此,每一个来湘西旅游的他者,都是对湘西有所了解但又不完全了解的游客,他们对于湘西有着自己先在的一种理解与想象。

历史地看,塑造当下游客等文化他者对湘西的理解与想象主要有三种话语。其一,是地缘政治话语,主要依据湘西的地理特征和空间区位从政治与战略的高度来定位湘西,由此而形成了湘西在国家政治版图中的价值与地位。自战国以后,湘西境域就有相应的行政建制,但无论是战国时归属的楚黔中郡、西汉时期归属的武陵郡,还是元明时期归属的各种司、道等行政建制,在国家的地缘政治话语中,湘西都一直处于边缘地带,常用“边城”、“边地”来表征,是落后和欠发展的代名词。其二,是文艺表意话语,主要是指表达个体对湘西独特理解的各种文化艺术实践话语。先秦的神话中就有对当今文化意义上的湘西的描述,此后的各种诗词小说艺术对湘西的书写更是俯拾皆是,到沈从文达到了顶峰。当代以来,影视艺术迅猛发展,《乌龙山剿匪记》、《湘西风云》、《血色湘西》、《湘西往事》等影视剧作品向人们传达了对湘西的独特的诠释,经过历史的积淀,在文艺表意实践领域中湘西已经被凝固成“蛮”、“匪”、“世外桃源”三个套话抑或刻板印象②。其三,是旅游营销话语,这是配合湘西包括张家界在内的旅游经济开发而制作的各种表述湘西的话语。这种旅游营销话语是一种宣传和鼓动性话语,目的在于将湘西作为旅游消费对象推介给游客,使他们产生消费湘西旅游资源的冲动。因此这种面向游客或者潜在游客的话语尤为注重在比较的视野下表述湘西文化的独特性、差异性和神秘性。诚然,他者对湘西的想象,影响因素尤为复杂,但上述三种话语占

主导地位,它们合力塑造了他者对湘西的非体验性的理解与想象。在他者的想象中,湘西以蛮荒的边缘、楚巫的阴柔、非理性的浪漫、彪悍的匪气、封闭的原生态等特质而呈现。

从旅游心理学来看,游客的旅游行为带有极强的求证性和体验性,文化旅游更是如此。也就是说,作为他者的游客要将自己对旅游目的地的想象,诸如湘西,在具体的旅游实践中用自己的亲历性和接近性来验证或者改写。因此,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沉浸在东道主的“异文化”中,品当地美食、住当地民居、着当地服装、说当地方言、唱当地民歌、与当地人交流,在东道主的“他者”世界中,尽情享受异地风光与异域风情。但在这一过程中,游客是带着自己对湘西的先在的理解和想象来求证的,而且,这种先在的理解与想象带有极强的投射性和规约性。英国旅游社会家厄里将之称为“旅游凝视”,这种“凝视表达出游客欣赏旅游目的地的方式,包括浪漫的、集体的、观望的、环境的和人类学的,等等”③。作为他者的游客由上述三种话语塑造的对湘西的理解与想象成为凝视湘西这一行为的具体尺度和视域,它对湘西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着筛选。到湘西来进行文化旅游,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游客要看他们想看到的。基于此,在文化旅游中,各种文化资源经过创意展现出来的旅游景观在一定程度上说,要迎合游客的凝视需要,要将游客想看的文化要素呈现出来。由此而言,“‘游客凝视’是一种软暴力,对被凝视对象譬如旅游景观施加了文化迫力,使之符合自身的要求。”④他者对湘西的想象是一个客观存在,是游客走进湘西前对湘西文化的“前理解”,是《魅力湘西》创作必须面对的现实语境。摆在主创人员面前的是,《魅力湘西》的创作是一味地迎合游客的凝视要求,还是将湘西人对自我的独特理解展现给游客。自然,这是主创人员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凝视与反凝视:《魅力湘西》创作的艺术策略

文化,按照英国文化社会学家汤姆林森的说法,是人类生活方式的表征。文化具有多样性缘于人类生活方式的多样性。而且“在‘民主的人类学的’意义上,文化就是普普通通的,它描述了‘生活的全部方式’:它不是特权阶层的独有财产,而是包括了日常实践的所有方式”

⑤。由此而言,文化旅游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体验异族或者异域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历史地看,作为他者的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体验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深度接触的方式实现客位与主位的转换,即像本地人那样去生活来体验异族或者异域文化。另一种是以旅游观光的浅接触的形式去印象式地感受他者文化。《魅力湘西》无疑是为了满足后者的需要而创作的。作为旅游演艺产品,《魅力湘西》以舞台演出的形式来展示湘西文化,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将湘西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经过创意的处理来实现舞台化与景观化。正是在此意义上,《魅力湘西》实现了从生活方式向旅游创意产品的转化。面对他者的凝视,《魅力湘西》的主创人员在三个不同层面上以不同的策略进行了自己的回应。其一,在文化符号层面上,《魅力湘西》顺应游客等文化他者的凝视,对其需求进行有效的供给,进一步强化与印证他者对湘西的符号想象。在游客的先在的理解中,他们想体验的湘西是一种前现代的存在。基于此,《魅力湘西》作为一种文化景观的创作与生产,其使用的文化符号必须是与湘西人前现代生活方式相关联的文化符号。与湘西人前现代生活方式无关的文化符号,其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即便再高,也不能将其纳入。在文化符号使用的维度上,反对文化符号的“混杂化”与保持湘西生活方式的真实性与纯粹性便成为了《魅力湘西》主创人员进行文化创意与舞台景观生产的基本前提和自觉追求。正是在这一点上,《魅力湘西》将自己与国内外其他的旅游演艺区别开来。为了达到这种目的,《魅力湘西》主创人员通过两种基本方式来选用其景观生产的符号:一是通过田野作业的方式,从湘西地区受现代性影响甚少目前还相对封闭的村寨去集采湘西人遗留下来的各种文化符号。为此,主创人员常年扎根大湘西地区的原始村寨对湘西区域内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符号进行搜集与整理;二是从历史典籍与地方文献中查找和复原湘西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符号。主创人员中张建永是文化学者,王原平是民族音乐作曲家,以他们为核心还聚集了一批从事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研究的专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