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2.9有理数的乘法2.9.2第1课时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律练习新版华东师大版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9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有理数的乘方”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2.填空题:设计5-10道填空题,检测学生对有理数乘方运算规则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乘方的运算步骤、乘方的性质等。
3.解答题:设计2-3道解答题,检测学生运用有理数乘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计算物体面积、体积等。
4.实验操作题:设计1-2道实验操作题,检测学生进行有理数乘方实验操作的能力,如利用实验器材进行有理数乘方的验证等。
板书设计:
1.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有理数乘方的概念
-正整数乘方、负整数乘方、零的乘方、分数的乘方
2.有理数乘方的性质和应用
-乘方的性质(分配律、结合律、指数的加减法)
-乘方的应用(计算面积、体积等)
3.有理数乘方的估算方法
-有理数乘方的估算方法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有理数乘方的知识点和技能。
1.有理数的乘方概念:理解有理数乘方的含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2.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包括正整数乘方、负整数乘方、零的乘方以及分数的乘方。
七年级数学 第2章 有理数 2.9 有理数的乘法 2.9.2 第2课时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数学
(4)32-1112-1145×(-60). 解:原式=23×(-60)-1112×(-60)-1145×(-60) =-40+55+56=71.
第十八页,共二十六页。
6.[2016·河北]请你参考黑板中老师的讲解,用运算律简便计算: (1)999×(-15); (2)999×11845+999×-15-999×1835.
第2章 有理数
2.9 有理数的乘法(chéngfǎ) 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第2课时(kèshí) 有理数乘法的分配律
学习指南 知识管理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分层作业
第一页,共二十六页。
学习指南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法分配律,能熟练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2.能逆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情景问题引入 回答下列问题: (1)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 较两个运算结果:□×○和○×□,有什么发现?
③91189×15=10-119×15=150-1159; ④[3×(-2)]×(-5)=3×2×5.
A.1
B.2
C.3
D.4
第十四页,共二十六页。
2.3.14×(-23)-3.14×77=3.14×(-23-77)=3.14×(-100)=-314,这
个运算中运用了( D )
A.加法结合律
B.乘法结合律
第二页,共二十六页。
(2)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 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和□×(○×◇),又有什么发现?
(3)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 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和□×○+□×◇,又有什么发现?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2.9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有理数乘法是两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它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总价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有理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这两个重点。对于负数的乘法和分数的乘法这两个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有理数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有理数乘法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有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七年级的学生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实际例子和互动来学习。在学习能力上,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在学习风格上,有的学生喜欢听课,有的学生喜欢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学习。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法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
(3)已知a = 2,b = 3,求(a + b) × (a - b)的值。答案:(a + b) × (a - b) = (2 + 3) × (2 - 3) = 5 × (-1) = -5。
(4)已知a = 5,b = -3,求(a + b) × (a - b)的值。答案:(a + b) × (a - b) = (5 + (-3)) × (5 - (-3)) = 2 × 8 = 16。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9有理数的乘方教学
=11 18
2016
=8.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趣味 阅读 (qùwèi)
两个人打赌谁得到(dédào)的钱多,甲对乙说:我从明天 开始,每天给你100元,而你第一天只需给我1元钱,以后 你每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的2倍,时间为11天,乙欣然同意了. 你觉得(jué de),最后谁得到的钱多呢?
第九页,共三十一页。
归纳(guīnà) 总结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 负数(fùshù)的奇次幂是负数(fùshù),负数(fùshù)的偶次幂
是正数. 正数(zhèngshù)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正数(zhèngshù),0 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第十页,共三十一页。
你能迅速(xùn sù)的判断下列各幂的正负吗?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课堂(kètáng) 小结
乘方的意义
有理数的乘方
(chéngfāng)
乘方的运算
规律(guīlǜ)探究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第三十页,共三十一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导入新课。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2.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 方运算.(难点)。下图是日本某小学门前贴的一张海报,你懂其中的含义吗。请用算式表示.算
厚度为2×0.1毫米,求: (1)对折2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2)对折20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对折次数 1 2 3 4 … 20 纸的层数 21 22 23 24 … 220
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解:(1)∵厚度为0.1毫米(háo mǐ)的纸,将它对折一次后, 厚度为2×0.1毫米, ∴对折2次的厚度是0.1×22毫米. (2)对折20次的厚度是0.1×220=104857.6(毫米).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7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设计实践活动或计算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有理数乘法的应用,提高运算能力。
在有理数乘法新课呈现结束后,对乘法运算的规则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乘法运算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5.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
6.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能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
7.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思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8.学生能够积极分享学习有理数乘法的体会和心得,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课堂
1.课堂评价: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在布置的课后作业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计算准确性、解题思路和创新能力。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提供详细的解题指导和鼓励性的评语。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了解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掌握情况,为课堂教学提供依据。
(5)5 × (2 + 3) - 2 × (5 - 2)
答案:
(1)4 - 2 × 3 = 4 - 6 = -2
(2)3 × (5 - 2) = 3 × 3 = 9
(3)2 × 2 × 2 = 8
(4)-3 × 4 + 2 × 3 = -12 + 6 = -6
(5)5 × (2 + 3) - 2 × (5 - 2) = 5 × 5 - 2 × 3 = 25 - 6 = 19
(3)-6 ÷ 3 × 2
(4)12 ÷ 3 × (-2)
(5)-8 ÷ 4 × 3
岑溪市七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2.9有理数的乘法2.9.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会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使学生更多经历有关知识发生、规律发现过程。
教学分析:重点:对乘法运算法则的运用,对积的确定。
难点:如何在该知识中注重知识体系的延续。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有理数的乘法是小学所学乘法运算的延续,也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与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基础上所学习的,所以应注意到各种法则间的必然联系,在本节中应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多让学生经历知识、规律发现的过程。
在学习中应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二、新课: 1、知识基础:其一:小学所学过的乘法运算方法;其二:有关在加法运算中结果的确定方法与步骤。
2、知识形成:(引例)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爬行。
情形1:小虫向东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出发地点多少米?列 式:623=⨯即:小虫位于原来出发位置的东方6米处 拓展: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情形2:小虫向西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出发地点多少米?列式:62)3(-=⨯-即:小虫位于原来出发位置的西方6米处发现:当我们把“623=⨯”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3”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同理,如果我们把“623=⨯”中的一个因数“2”换成它的相反数“-2”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概括: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3、设疑:如果我们把“62)3(-=⨯-”中的一个因数“2”换成它的相 反数“-2”时,所得的积又会有什么变化?623=⨯62)3-=⨯6)2()=-⨯当然,当其中的一个因数为0时,所得的积还是等于0。
综合: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例:计算:(1) )6()5(-⨯- (2)41)21(⨯-三、巩固训练: P52.1、2、3 四、知识小结:本节课从实际情形入手,对多种情形进行分析,从一般中找到规律,从而得到有关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2.9.2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七年级数学教材《数学》第二章第九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掌握有理数乘方的定义:即对同一个有理数a连乘若干次,可以表示为a^n(n为整数),其中a称为底数,n称为指数。
2.学习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规则,包括: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实际计算,演示有理数乘方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有理数乘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4.难点解析:通过对比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以及零指数幂的特殊性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准确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2.9.2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多次重复的加减乘除的情况?”(如:计算一个数的平方、立方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有理数乘方的奥秘。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理数乘方的定义、运算规则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有理数乘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9有理数的乘方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6.学习平台:如果可能,准备在线学习平台或教学管理系统,以便进行在线教学、布置和批改作业,以及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和评估。
7.教学资源库:建立教学资源库,收集与本节课相关的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练习题、案例分析等。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实施。
④有理数乘方的注意事项:
1.防止乘方运算中的错误。
2.注意负数的乘方运算规则。
⑤有理数乘方的练习题:
1.计算a^n,其中a是任意有理数,n是正整数。
2.计算a^(-n),其中a是任意有理数,n是正整数。
3.计算(-a)^n,其中a是任意有理数,n是正整数。
⑥有理数乘方的拓展:
1.有理数的乘方在生活中的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乘方的运算法则和零指数幂、负指数幂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有理数乘方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有理数乘方的基本原理。
3.实验器材:本节课可能需要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如计算器、纸张、铅笔等,以确保学生能够进行乘方运算的实践练习。另外,如果有条件,可以准备一些物理实验器材,如测量工具、计时器等,以便进行与乘方相关的实验。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室进行适当的布置。将学生分组,设置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同时,布置一些展示区,用于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作品。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理解乘方的概念和意义,如何将乘方运用到具体的计算中,以及如何解决与乘方相关的实际问题。学生可能对于乘方的计算规则不太理解,或者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错。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如何将乘方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运用乘方的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石龙区第九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有理数2.9 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案 华东师大版
2.9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基本目标】1.使学生在了解有理数的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2.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问题1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以每分钟3m的速度向东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1)我们知道,这个问题可用乘法来解答,这里我们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3×2=6(2)你能用数轴来表示这一事实吗?请动手画一画.【教学说明】让学生将算式和数轴结合起来考虑,得出结果.使学生了解运动变化问题中,既要考虑运动的距离,也要考虑运动的方向,为后面的的学习奠定基础.2.如果上述问题变为问题2:小虫向西以每分钟3m的速度爬行2分钟,那么结果有何变化?(1)写成算式就是:(-3)×2=-6即小虫位于原来位置的西方6米处.(2)你能再用数轴表示一下这个事实吗?【教学说明】先写出算式,学生可能会猜测出结果,然后让学生画数轴验证猜想,使学生初步形成乘法积的符号概念.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1.我们来比较上面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当我们把“3×2=6”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3”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一般地,我们有: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教学说明】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记得符号变化规律,教师及时总结.2.试一试:(1)3×(-2)=?把上式与3×2相比较,则3×(-2)=-6.(2)(-3)×(-2)=?把上式与(-3)×2=-6相比较,则(-3)×(-2)=6.若把上式与(-3)×2=-6相比较,能得出同样结果吗?【教学说明】学生利用总结的规律得出结果,加深印象.3.我们知道,一个数与零相乘,结果仍为0.如 5×0=0; 0×(-3)=0.【教学说明】教学时,要注意负数和0的积仍然是0,教师可以多举几个例子来加深印象.4.概括综合上面式子(1)3×2=6;(2)(-3)×2=-6;(3)3×(-2)=-6;(4)(-3)×(-2)=6.(5)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请同学们观察(1)~(4)四个式子,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①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②积的绝对值与因数绝对值有什么关系?5.在学生交流后,归纳总结出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教学说明】请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后,总结出如何正确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学生交流后指出:有理数的乘法关键在于确定积的符号,当积的符号确定后,有理数的乘法,实质就转化为小学的乘法运算了.三、示例讲解,掌握新知例:计算:(1)(-5)×(-6);(2)(-21)×14. 解:(1)原式=+(5×6)=+30=30 (2)原式=-(21×14)=81- 【教学说明】例题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先尝试自己完成,教师强调思维过程和解题格式.四、练习反馈,巩固提高1.练习(口答)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1)5×(-3);(2)(-3)×3;(3)(-2)×(-7);(4)21×13. 注意:教学中应强调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2.计算:(1)3×(-4); (2)(-5)×2;(3)(-6)×2; (4)6×(-2);(5)(-6)×0; (6)0×(-6);(7)(-4)×0.25; (8)(-0.5)×(-8);(9)23×(-34); (10)(-2)×(-21); (11)(-5)×2; (12)2×(-5).【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通过训练,加强运用法则的熟练性,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教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和强调.【答案】1.(1)负 (2)负 (3)正 (4)正2.(1)-12 (2)-10 (3)-12 (4)-12 (5)0 (6)0 (7)-1(8)4 (9)-21 (10)1 (11)-10 (12)-10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2.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教学说明】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加深印象,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强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本课时对应的练习.本节课的教学,导入时要结合数轴得到积的结果,再让学生观察积的符号规律,总结得出乘法法则.通过训练,让学生总结进行乘法运算的思维过程,形成一定的经验.由一道习题想到的如果三角形三个角的比是:(1)1∶2∶3;(2)3∶4∶5;(3)5∶6∶7,求各个角的度数(见九四制初中几何第一册第160页)。
晋城市第七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2.9有理数的乘法2.9.2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新版
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使之计算简便.【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能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熟练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想一想上一节课大家一起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掌握得较好.那在学习过程中,大家有没有思考多个有理数相乘该如何来计算?做一做你能运算吗?(1)2×3×4×(-5)(2)2×3×(-4)×(-5)(3)2×(-3)×(-4)×(-5)(4)(-2)×(-3)×(-4)×(-5)(5)-1×302×(-2012)×0由此我们可总结得到什么?【归纳结论】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需要注意的是,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0.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教学说明】运用上面的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做教学中的例题.例 计算:(教材第31页例3)(1)(-3)×65×(-59)×(-41); (2)(-5)×6×(-54)×41.【分析】(1)先找出其中负因数的个数为3个,故积的符号为负,再将绝对值相乘.(2)同理,我们可以找出其中负因数的个数为2个,故积的符号为正,再将绝对值相乘.(1)(-3)×65×(-59)×(-41) =-3×65×59×41=-89(2)(-5)×6×(-54)×41=5×6×54×41=6.试一试 教材第32页练习.像上面的例题那样,规定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后,就可以使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在有理数乘法中仍然成立.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乘法运算律在有理数中的运用.探究 学生活动:按下列要求探索:1.任选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为负),分别填入□和○内,并比较两个结果: □×○=________和○×□________2.任选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为负),分别填入□、○和◇中,并比较计算结果: (□·○)·◇=________和□·(○·◇)=_________3.任选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为负),分别填入□、○和◇中,并比较计算结果: ◇·(□+○)=_______和◇·□+◇·○=_______ 【归纳结论】有理数的乘法仍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式子表示为a ·b=b ·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积不变.用式子表示成(a ·b )·c=a ·(b ·c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用字母表示成:a (b+c )=ab+ac.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计算(-2009)×(-2010)×(-2011)×(-2012)×2013×(-2014)×0 【分析】不管数字有多么复杂,只要其中有一个为0,则积为0. 例2 计算:(1)-43×(8-34-1514); (2)191918×(-15). 【分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 (2)将191918换成20-191,再用分配律计算. 学生板演、练习. 试一试教材第33页练习.2.计算题.【教学说明】以上两大题,均可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第1大题可让学生举手回答,第2大题可让4位学生上台板演.【答案】1.(1)±9或±6(2)ab>0 ab<0 (3)6.2832 (4)101 (5)-0.004 (6)-15141 -15 141 -5975 (7)0 (8)< < 2.(1)-151(2)68.78 (3)8 (4)-35995389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的成果是探究出多个有理数的算法,以及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并进行了应用.可见,运算律的运用十分灵活,各种运算律常常是混合应用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较好的掌握运算律进行计算的能力,要寻找最佳解题途径,不断总结经验,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4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3.选做题.(2)已知x、y为有理数,如果规定一种新运算※,定义x※y=xy+1.根据运算符号的意义完成下列各题.①2※4;②1※4※0;③任意选取两个有理数(至少一个为负数)分别填入下例□与○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与○※□④根据以上方法,设a、b、c为有理数.请与其他同学交流a※(b+c)与a※b+a※c 的关系,并用式子把它们表达出来.【答案】①9 ②1 ③相等④a※(b+c)+1=a※b+a※c本节课主要学习多个有理数相乘结果的符号的确定,乘法运算律在有理数乘法中的运用,教学时要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乐趣,形成主动探索问题的习惯.平移题型聚焦一、平移的概念及识别例1 下列D四幅图案中,能通过平移图案(1)得到的是()(1) A. B.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图形变换中的平移问题.图形的平移具有以下特征:(1)图形平移前后图形的大小、形状不变;(2)对应点的连线互相平行.根据这些特征观察图形可知:图形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但对应点连线平行的只有B.,故选(B).点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要把握平移的概念和特征,进而根据特征对给出的图形进行正确分析.二、平移的特征例2 如图,△A′B′C′是由△ABC沿BC方向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则点A与点A′的距离等于个单位.A A′C′解析:由平移的特征可知,平移时图形上每一点都移动了相同的距离.故应填3.三、平移的过程例3 在5×5方格纸中将图①中的图形N平移后的位置如图②所示,那么下面平移中正确的是()(A)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1格(B)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2格(C)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1格(D)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2格解析:右图可知,把N 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1格即可的到图②,故选(C ). 四、平移作图例4 如图,在1010⨯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将ABC △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A B C '''△,请你画出A B C '''△(不要求写画法).解析:本题要求作出平移后的图形,可根据平移的距离及平移的特征,作出平移后的图形(如上右图).点评:画出简单图形的平移后的图形,关键是先确定一些关键点平移后的位置,再按原来的方式连接相应各点便可得到所求图形. 五、利用平移设计图案例5 如图,这是一位同学制作的一串黑白相间的“不倒翁”, 你能叙述他的制作过程吗?请动手试一试.解析:从一个半圆出发,剪去最大的一个小圆,并将它贴到半圆的正上方, 即得一只“不倒翁”,多做几个,分别涂上两种颜色,再交替叠合平移排列而成,如图:ABCABCA 'B 'C '六、利用平移解题例6 如图2—1,多边形的相邻两边互相垂直,则这个多边形的周长为().(A)21 (B)26 (C)37 (D)42图1 图2解析:图中只给出了一个底边的长和高,所以要从现有的条件入手.我们可以利用刚学过的平移的知识来解决:把所以的短横线移动到最上方的那条横线上,再把所有的竖线移动到两条竖线上,这样可以重新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右图2—2),可得多边形的周长为2×(16+5)=42.故选(D).11。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 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
最可爱的老师作文600字最可爱的老师作文600字篇1“百花园中花似锦,花红要靠育花人。
”这诗一点都不假。
老师——我心中最可爱的人,犹如一股源泉,又如一条溪流,涓涓流着,滋润着我的心田。
老师,挂在脸上的总是那真诚的笑容,那微笑中透出的美丽与自然,似缕缕阳光,教室因为她的笑容而变得明亮温暖,我们的童年因为她的微笑而变得生机盎然。
老师,在我心目中是严厉的,但在那严厉中,却又充满了关爱,那种关爱把同学的心“包”得热乎乎的。
老师,在我心目中是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幽默的口才的,她让诸多枯燥无味的功课都变得趣味横生。
当学生有不懂的问题问她时,她有着足够的耐心,是个名副其实的“问不倒”。
老师,在我心目中是了解同学的,那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关心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不论“花朵”是名贵还是低廉,她总会让每一朵花都开得自信而有光彩。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老师:真诚、和蔼、善良、严厉、有着丰富知识和幽默口才、了解同学、关心同学的好老师。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在我们周围,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好老师,他们都怀着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呵护着每一位孩子。
从幼儿园到六年级,我见过许许多多的好老师,有好多我至今难忘。
我二年级的黄老师老师就是其中一个。
小时侯的我很胆小,上课时老师提的问题,我明知道,却不敢举回答。
记得有一次,有几个老师来听课。
上课时,老师要我们回答问题,我也举手了,但是举得很低很低。
虽然在整个教室中是那么的不显眼,但还是被黄老师发现了。
“张映棋!”老师叫到了我!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我慢慢地站起来,用蚊子一样的声音回答。
“请响一点好吗,不用害怕。
”老师用温柔的声音说。
我怯生生地抬头看了看老师,发现老师的目光中冲满了期待,那是一种力量在鼓舞着我。
于是,我终于鼓起勇气,放开嗓子,大声回答。
而正因为这次发言,使我对自己有了信心,在以后的学习路上,才有机会发光发热。
这一切不都是因为黄老师那一句话,一个眼神吗?因为这里面包涵着老师对同学的爱,那源源不断的爱!“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这不正是老师真实的写照吗?记得我四年级时,平日里最害怕写作文,有一次黄老师让班里作文好的同学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关于举例说明。
2022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有理数 2.9.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
•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2年3月 2022/3/12022/3/12022/3/13/1/2022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2/3/12022/3/1Marc h 1, 2022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2/3/12022/3/12022/3/12022/3/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2/3/12022/3/12022/3/1Tuesday, March 01, 2022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2/3/12022/3/12022/3/12022/3/13/1/2022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2年3月1日 星期二2022/3/12022/3/12022/3/1
2018年秋
数学 七年级 上册 • HS
第2章 有理数
2.9 有理数的乘法 2.9.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运算律:交换律:ab= ba ;结合律:(ab)c= a(bc) ;分配律:
a(b+c)= ab+ac .
2.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 是 偶数 时,积为正数;当负因数的个数是 奇数 时,积为负数.
自我诊断 1.下列乘积中,符号为正的是( C )
A.(-2)×0×(-3)×4
B.(-5)×(-21)×31×(-14)
C.-2×(-11)×(+3)
D.(-1)×(-9)×(-32)
易错点:运用分配律出错. 自我诊断 2.计算:-12×(172-56+41-1). 解:原式=-12×172+12×56-12×41+12=-7+10-3+12=1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9《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9《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9节的内容,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理解乘方的意义,并能熟练运用乘方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乘方的规律,从而达到理解乘方概念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乘方运算与普通运算有所不同,需要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方的意义和运算规律。
同时,学生可能对乘方运算感到抽象和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乘方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方概念的理解。
2.乘方运算的规律。
3.运用乘方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引入: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乘方的规律。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乘方运算的方法。
4.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乘方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例子,如计算砖墙的体积,引出乘方运算的必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乘法来表示砖墙的体积,从而引入乘方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呈现乘方的定义和运算规律。
引导学生理解乘方的意义,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乘方的运算方法。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乘方运算计算给定的数值。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反馈。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乘方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
南城县第一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2.9有理数的乘法2.9.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课时练习新版华东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有理数相乘,积为( )A.正数B.负数C.零D.负数或零2.a,b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0,b<0B.a<0,b>0C.ab>0D.ab≥03.有4张写着不同数字的卡片:-4 -5 +3 -2从中任取两个数相乘,所得积最大的是( )A.20B.-20C.-12D.10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4.欢欢发烧了,妈妈带她去看医生,结果测量出体温是39.2℃,用了退烧药后,以每小时下降0.8℃的速度退烧,则两小时后,欢欢的体温是________℃.5.叫做二阶行列式,它的算法是:ad-bc,请你计算=________.6.若|a|=5,|b|=3,则a·b的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26分)7.(8分)计算:(1)-1-(-5)×(+).(2)×(-)-(-1)×(-1).8.(8分)小明同学在自学了简单的电脑编程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程序:(1)若输入的数是-4,那么执行了程序后,输出的数是多少?(2)若输入的数是2,那么执行了程序后,输出的数是多少?【拓展延伸】9.(10分)观察下列各式:-1×=-1+;-×=-+;-×=-+.…(1)你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用含n的等式表示,n为正整数).(2)用规律计算:(-1×)+(-×)+(-×)+…+(-×).答案解析1.【解析】选 D.正数的相反数为负数,负数的相反数为正数,根据异号两数相乘得负,即积为负.0的相反数是0,所以积为0.综上所述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有理数相乘,积为负数或零.2.【解析】选A.由数轴可以看出:b是负数,a是正数,所以a>0,b<0,ab<0.3.【解析】选A.两两相乘的积分别为:-6,8,10,-12,-15,20,其中20最大.4.【解析】39.2-0.8×2=39.2-1.6=37.6(℃).答案:37.65.【解析】=(-2)×(-9)-(-)×4=18-(-2)=18+2=20.答案:20【变式训练】定义运算“@”的运算法则为:x@y=xy+(-x)(-y),则2@3=________.【解析】2@3=2×3+(-2)×(-3)=6+6=12.答案:126.【解析】因为|a|=5,所以a=±5,同理b=±3.则当a=5,b=3时a·b=15;当a=5,b=-3时a·b=-15;当a=-5,b=3时a·b=-15;当a=-5,b=-3时a·b=15.答案:15或-157.【解析】(1)原式=-1+×=-1+=.(2)原式=-(×)-×=--2=-2.8.【解析】(1)(-4-8)×9=-12×9=-108.答:输出的数是-108.(2)把2输入,得(2-8)×9=-54,因为|-54|<100,所以再把-54从头输入,得(-54-8)×9=-558.答:输出的数是-558.9.【解析】(1)-×=-+(n为正整数).(2)原式=-1+-+-+-…-+=-1+=-.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第1课时曲线型图像【知识与技能】能够从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明确图象上点所表示的意义,会利用图象找到准确的信息.【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预测能力,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情感态度】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并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间关系的信息.【教学难点】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用表格或关系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同时掌握了根据自变量的取值求出相应因变量的方法.请你根据前面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给定自变量x与因变量的y的关系式y=2x2-4x+8,填表:2.假设圆柱的高是5cm,当圆柱的底面半径由小到大变化时:(1)圆柱的体积如何变化?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2)如果圆柱底面半径为r(cm),圆柱的体积V可以表示为V=5πr2.(3)当r由1cm变化到10cm时,V由5πcm3变化到500πcm3.【教学说明】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巩固,为本节课的教学做铺垫.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某地某天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1)上午9时的温度是27℃;12时的温度是31℃.(2)这一天15时的温度最高,最高温度是37℃;这一天3时的温度最低,最低温度是23℃.(3)这一天的温差是14℃,从最高温度到最低温度经过了12小时,(4)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温度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温度在下降?(5)图中的A点表示的是什么?B点呢?(6)你能预测次日凌晨1时的温度吗?说说你的理由.【归纳结论】上图表示了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它是温度与时间之间关系的图象.图象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非常直观.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教学说明】让学生去体会温度这个变量和时间这个变量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去体会到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本节课的讲解做好铺垫.2.合作探究:你了解它吗—“沙漠之舟”.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1)一天中,骆驼的体温的变化范围是什么?它的体温从最低上升到最高需要多少时间?(2)从16时到24时,骆驼的体温下降了多少?(3)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4)你能看出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第一天8时有什么关系吗?其他时刻呢?(5)A点表示的是什么?还有几时的温度与A点所表示的温度相同?(6)你还知道那些关于骆驼的趣事?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学说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变量之间的关系,会利用图象解决实际问题.并清楚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内容.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问题中因变量是(B)A.沙漠B.体温C.时间D.骆驼2.根据生物学研究结果,青春期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呈现如下图规律,由图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男生在13岁时身高增长速度最快B.女生在10岁以后身高增长速度放慢C.11岁时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基本相同D.女生身高增长的速度总比男生慢3.某种动物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图如图示:(1)一天之内,该动物体温的变化范围是多少?解:34℃至40℃(2)一天内,它的最低和最高体温分别是多少?是几时达到的.解:最低体温是34℃,是4时和28时达到的;最高体温是40℃,是16时达到的.(3)一天内,它的体温在哪段时间内下降.解:0时至4时,16时至28时体温在下降.(4)依据图象,预计第二天8时它的体温是多少?解:36℃4.某市一天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天中什么时间温度最高?是多少度?什么时间温度最低?是多少度?解:这一天中15时温度最高,是24度;6时温度最低,是4度.(2)在这一天中,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温度开始上升?在这一天中,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温度开始下降?解:6时至15时,温度开始上升;0时至6时和15时至24时开始下降.5.小明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以每千克0.8元的价格从批发市场购进若干千克西(1)求降价前销售金额y(元)与售出西瓜x(千克)之间的关系式;(2)小明从批发市场共购进多少千克西瓜?(3)小明这次卖瓜赚了多少钱?解:(1)y=1.6x;(2)50千克;(3)36元【教学说明】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以巩固,对利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五、教学板书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3.3”中第1、2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检测内容: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若3x 2m -5+7=1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的值是(C ) A .1 B .2 C .3 D .42.下列方程中,解为x =-3的是(A)A .13 x +1=0B .2x -1=8-xC .-3x =1D .x +13 =0 3.如果2x +3=5,那么6x +10等于(B ) A .15 B .16 C .17 D .344.若关于x 的方程ax -8=3a +4的解是x =1,则a 的值是(A) A .-6 B .-2 C .6 D .15 5.下列变形正确的是(B )A .若3x -1=2x +1,则3x +2x =1+1B .若3(x +1)-5(1-x )=0,则3x +3-5+5x =0C .若1-3x -12 =x ,则2-3x -1=xD .若x +10.2-x 0.3=10,则x +12-x3=16.关于任意四个有理数a ,b ,c ,d ,定义新运算:⎪⎪⎪⎪⎪⎪ab c d =ad -bc .已知⎪⎪⎪⎪⎪⎪2x -4 x 1 =18,则x 的值为(C) A .-1 B .2 C .3 D .47.下列变形:①如果a =b ,则ac 2=bc 2;②如果ac 2=bc 2,则a =b ;③如果a =b ,则3a -1=3b -1;④如果a c 2 =b c2 ,则a =b .其中正确的是(B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③D .②④8.课外阅读课上,老师将一批书分给各小组,若每小组分8本,还剩余3本;若每小组分9本,则还缺2本,问有几个小组?若设有x 个小组,则依题意列方程为(B )A .8x -3=9x +2B .8x +3=9x -2C .8(x -3)=9(x +2)D .8(x +3)=9(x -2)9. 元旦前夕,某商店购进某种特色商品100件,按进价每件加价30%作为定价,可是总卖不出去,后来每件按定价降价20%,以每件104元出售,终于在元旦前全部售出,则这批商品在销售过程中的盈亏情况是(B )A .亏40元B .赚400元C .亏400元D .不亏不赚10.实验室里,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相同高度的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底面半径之比为1∶2∶1,用两个相同的管子在容器的10 cm 高度处连通(即管子底端离容器底10 cm),现三个容器中,只有乙中有水,水位高 4 cm ,如图所示.若每分钟同时向甲和丙注入相同量的水,开始注水1分钟,甲的水位上升3 cm ,则开始注入________分钟的水量后,甲的水位比乙高1 cm.横线上应填的数是(C)A .53B .6C .53 或203D .53 或6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方程6x -6=0的解是x =1. 12.若x +32与-3x -14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为7.13.当x =2时,单项式5a 2x +1b 2与8a x +3b 2是同类项.14.(河北中考)如图,约定:上方相邻两数之和等于这两数下方箭头共同指向的数. 则:(1)用含x 的式子表示m =3x ;(2)当y =-2时,n 的值为1.示例:即4+3=7第14题图第18题图15.在有理数范围内定义一种新运算“⊗”,其运算规则为:a ⊗b =-2a +3b ,如:1⊗5=-2×1+3×5=13,则方程x ⊗4=0的解为x =6.16.甲组人数是乙组人数的2倍,从甲组抽调8人到乙组,这时甲组剩下人数恰好比乙组人数的一半多3人.设乙组有x 人,则可列方程为2x -8=12(x +8)+3.17.(毕节中考)某品牌旗舰店平日将某商品按进价提高40%后标价,在某次电商购物节中,为促销该商品,按标价8折销售,售价为 2 240元,则这种商品的进价是 2 000元.18.图①是边长为的正方形纸板,裁掉阴影部分后将其折叠成如图②所示的长方体盒子,已知该长方体的宽是高的2倍,则它的体积是1 000.三、解答题(共66分) 19.(8分)解下列方程:(1)2(10-0.5x )=-(1.5x +2); (2)y +14-1=2y +16.解:x =-44 解:y =-1120.(8分)已知关于x 的方程2x -35 =23x -3和3a =3(x +a )-2a 的解相同,求a 的值.解:解方程2x -35 =23x -3,得x =9,把x =9代入方程3a =3(x +a )-2a 中,得3a =3(9+a )-2a ,解得a =27221.(8分)小明解方程2x -15 +1=x +a 2时,由于粗心大意,在去分母时,方程左边的1没有乘10,由此求得的解为x =4,试求a 的值,并正确求出方程的解.解:由题意可知,2(2x -1)+1=5(x +a ),把x =4代入,得a =-1,将a =-1代入原方程,得2x -15 +1=x -12,去分母,得4x -2+10=5x -5,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 =-13,解得x =1322.(10分)某区中学生足球赛共赛8轮(即每队均参赛8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0分,在这次足球联赛中,猛虎足球队踢平的场数是所负场数的2倍,共得17分,则该队胜了几场?解:设负的场数为x ,则平的场数为2x ,那么胜的场数为(8-x -2x ),由题意,得3(8-x -2x )+2x =17,解得x =1,则8-x -2x =5.答:该队胜了5场23.(10分)定义:如果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互为相反数,我们就称这两个方程为“兄弟方程”.如方程2x =4和3x +6=0为“兄弟方程”.(1)若关于x 的方程5x +m =0与方程2x -4=x +1是“兄弟方程”,求m 的值;(2)若两个“兄弟方程”的两个解的差为8,其中一个解为n ,求n 的值;(3)若关于x 的方程2x +3m -2=0和3x -5m +4=0是“兄弟方程”,求这两个方程的解.解:( 1 )方程2x -4=x +1的解为x =5,5的相反数是-5,将x = -5代入方程5x +m =0,解得m =25;(2)根据“兄弟方程”的定义可知另一解为-n ,则由题意可得n -(-n )=8或-n -n =8,解得n =4或n =-4;(3 )方程2x +3m -2=0的解为x =-3m +22, 方程3x -5m +4=0的解为x =5m -43, 则根据题意可得-3m +22 +5m -43=0,解得m =2. 所以,这两个方程的解分别为-2和2.24.(10分)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 500元提高到5 000元,其中规定个人所得税纳税办法如下:①以个人每月工资收入额减去5 000元后的余额作为其每月应纳税所得额;②个人所得税纳税税率如下表所示:(1)若甲、乙两人的每月工资收入额分别为6 000元和9 500元,请分别求出甲、乙两人的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若丙每月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80元,则丙每月的工资收入额应为多少?解:(1)甲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6 000-5 000)×3%=30(元),乙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3 000×3%+(9 500-5 000-3 000)×10%=240(元).答:甲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30元,乙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240元(2)设丙每月的工资收入额为x元,3 000×3%=90(元),90+(12 000-3 000)×10%=990(元).因为90<180<990,所以8 000<x<17 000,即丙每月应纳税所得额在第2级.根据题意得90+(x-5 000-3 000)×10%=180,解得x=8 900.答:丙每月的工资收入额应为8 900元25.(12分)今年我校准备购买一批办公桌椅,现从甲、乙两家家具公司了解到:同一款式的桌椅价格相同,一套桌椅总价280元,办公桌的单价是椅子的3倍.甲公司的优惠政策是:每买一张办公桌赠送一把椅子,多买的椅子按原价付款;乙公司的优惠政策是:办公桌和椅子都实行8折优惠.(其中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为一套桌椅)(1)求桌椅的单价分别是多少;(2)若购买20张办公桌和m(m不少于20)把椅子,当m为多少时,到甲、乙两家公司购买付款一样多?(3)若购买20张办公桌和30把椅子,可以到甲、乙任一家公司购买,请你设计一种购买方案,使得付款最少,并求出最少付款金额.解:(1)设椅子的单价是x元,则桌子的单价是3x元,依题意,得x+3x=280,解得x=70.所以3x=210.答:椅子的单价是70元,桌子的单价是210元(2)依题意,得70(m-20)+210×20=0.8×70m+0.8×210×20,解得m=40.答:当m为40时,到甲、乙两家公司购买付款一样多(3)到甲公司购买20张办公桌,到乙公司购买10把椅子,可以使得付款最少.最少付款金额是210×20+70×10×0.8=4 200+560=4 760(元)。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2.9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本部分将介绍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包括同号相乘、异号相乘以及零的乘法。
2.乘法分配律:学生将学习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并掌握如何运用该律进行简便计算。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2.9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2.9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有理数乘法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有理数乘法的教学目标和有理数乘法的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有理数乘法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有理数乘法的积极性。
2.有理数乘法的应用:探讨有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商业计算、物理科学中的比例计算等。
3.有理数乘法的扩展:介绍有理数乘法的扩展概念,如复数乘法、矩阵乘法,以及它们与有理数乘法的关系。
(二)课后探究
1.设计一个有理数乘法的数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乘法法则的理解。
2.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有理数乘法问题,如购物时的打折计算、比例尺的理解等,并撰写调查报告。
4.项目导向学习:我将布置一个与有理数乘法相关的项目,要求学生设计和实施一个数学实验或者制作一个教学演示。通过项目导向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华师版七年级初一数学上册 2.9有理数的乘法 2.9.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99
(3)计算:(1-2)×(2-3)×(3-4)×(4-5)×…×(2
018-12
019)=____.
9/12/2019
6
9/12/2019
7
16.四个互不相等的整数a,b,c,d,它们的积abcd=25,则a+b+c+dA等于( ) A.0 B.10
C.26 D.不能确定
9/12/2019
8
第2章 有理数
2.9 有理数的乘法
2.9.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华师专版·七年级上册
9/12/20191Biblioteka 9/12/20192
2.在4×(-7)×5=(4D×5)×(-7)中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对(-4)×(-7)×(B-25)计算最简便的是( ) A.[(-4)×(-7)]×(-25) B.[(-4)×(-25)]×(-7) C.-4×7×25 D.-4×(7×25)
9/12/2019
3
7.下列乘C 积的结果,符号为正的是( ) A.0×(-3)×(-4)×(-5)
B.(-6)×(-15)×(-0.5)×2 C.(-2)×(-12)×2 D.-1×(-5)×(-3)
8.如果四个有理数的积为正数,那么这四个有理数中负数D 的个数为( ) A.0个 B.2个
C.4个 D.以上都有可能
9/12/2019
4
9/12/2019
5
12.若有2 018个有理数相乘所得的积为0,那么这B2 018个数中( ) A.最多有一个数为0 B.至少有一个数为0 C.恰好有一个数为0 D.均为0
13.(1)计算99:(-4)×9.9×(-2.5)=___;
七年级数学上册2.9.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归纳
知2-导
有理数的运算仍满足分配律. 分配律: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 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 + c) = ab + ac.
(来自教材)
知2-讲
易错警示:运用分配律时,若括号前面为“-” 号, 去括号后,注意括号里各项都要变号.
d(ac)b.
2.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方法:先观察因数中有没有0, 若有0,则积等于0;若因数中没有0,先观察负因 数的个数,确定积的符号,再计算各因数的绝对值 的积,在求各因数的绝对值的积时要考虑运用乘法 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化计算,应用运算律时要 尽可能地将能约分的、凑整的、互为倒数的结合在 一起,以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
知识点 1 多个有理数相乘
知1-导
(1)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分别填人下列□和〇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 □ ×〇和〇 × □ ;
(2)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分别填入下列□、〇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 结果:(□×〇)× ◇ 和□×(〇 × ◇). 你能发现什么?
=8+3=11.
(2)
(- 3)创5
6
骣 珑 珑 珑 桫-
4 5
鼢 鼢 鼢?
骣 桫
1 4
= - 3创5 4 ? 1= - 1 . 654 2
(3)骣 ççç桫-
3 4
÷÷÷创5
0? 7 =0. 8
(来自教材)
知1-讲
思考 三个数相乘,如果积为负,其中可能有几个因
数为负数?四个数相乘,如果积为正,其中可能有 几个因数为负数?
要点精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9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处理方式:学生分小组讨论,以理解乘方的意义.
通过故事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如采用估测或查阅资料等解决问题.同时引入新课: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并从中获得启示.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探究】请同学们完成下列两组题目,并与同伴交流.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符号有什么规律?
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及乘方的符号法则.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有理数乘方的应用
有理数的乘方
运算法则:
例1
例2
投
影
区
学生活动区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①[授课流程反思]
在复习乘方和幂基础上,通过故事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引入新课.
②[讲授效果反思]
通过计算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乘方的符号的规律,并进行归纳总结,体会乘方运算时结果变化的幅度,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帮助.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4米.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
(1)纸的厚度为0.1mm,对折一次后,厚度为2×0.1mm,对折两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2)假设对折20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3)若每层楼高度为3米,这张纸对折20次后约有多少层楼高?
第2课时 有理数乘方的应用
课题
第2课时 有理数乘方的应用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
2.经历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的探究过程,通过实际计算发现底数为10的幂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2章 有理数
2.9 有理数的乘法
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第1课时 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
1.[xx 秋·南宁期中]计算(-5)×(-4)×(-6)×(-5)的结果是( )
A .600
B .-600
C .20
D .-20
2.[xx 秋·宝丰县期中]下列计算结果是负数的是( )
A .(-3)×4×(-5)
B .(-3)×4×0
C .(-3)×4×(-5)×(-1)
D .3×(-4)×(-5)
3.下列各式中,积为负数的是( )
A .(-5)×(-2)×(-3)×(-7)
B .(-5)×(-2)×|-3|
C .(-5)×2×0×(-7)
D .(-5)×2×(-3)×(-7)
4.在算式1.25×⎝ ⎛⎭⎪⎫-34×(-8)=1.25×(-8)×⎝ ⎛⎭⎪⎫-34=[1.25×(-8)]×⎝ ⎛⎭
⎪⎫-34中,运用了乘法( )
A .分配律
B .分配律和结合律
C .交换律和结合律
D .交换律和分配律
5.计算:(-8)×43×(-1.25)×⎝ ⎛⎭
⎪⎫-54=________. 6.若a =5,b =-16,c =-10,则(-a )(-b )c =________.
7.计算:
(1)-4×(-8)×(-25);
(2)⎝ ⎛⎭⎪⎫-35×⎝ ⎛⎭⎪⎫-327×⎝ ⎛⎭
⎪⎫+123; (3)(-4.5)×1.25×(-8).
8.[xx 秋·城关区校级期中]计算:
(1)-0.75×(-0.4 )×123;
(2)0.6×⎝ ⎛⎭⎪⎫-3
4×⎝ ⎛⎭⎪⎫-5
6×⎝ ⎛⎭⎪⎫-22
3.
9.五个有理数的积为负数,其中负因数的个数一定不可能是(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0.在-2,3,4,-5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所得的积最大的是( )
A .20
B .-20
C .12
D .10
11.若|x -1|+|y +2|+|z -3|=0,则(x +1)(y -2)(z +3)的值为( )
A .48
B .-48
C .0
D .无法计算
12.计算:
(1)(-10)×⎝ ⎛⎭⎪⎫-13×(-0.1)×6;
(2)-3×56×145×(-0.25).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12×⎝ ⎛⎭⎪⎫1-13=32×23=1; ⎝ ⎛⎭⎪⎫1+12×⎝ ⎛⎭⎪⎫1+14×⎝ ⎛⎭⎪⎫1-13×⎝ ⎛⎭⎪⎫1-15=32×54×23×45=⎝ ⎛⎭⎪⎫32×23×⎝ ⎛⎭
⎪⎫54×45=1×1=1. 根据以上信息,请求出下式的结果:⎝ ⎛⎭⎪⎫1+12×⎝ ⎛⎭⎪⎫1+14×⎝ ⎛⎭⎪⎫1+16×…×⎝ ⎛⎭⎪⎫1+120×⎝ ⎛⎭
⎪⎫1-13×⎝ ⎛⎭⎪⎫1-15×⎝ ⎛⎭⎪⎫1-17×…×⎝ ⎛⎭
⎪⎫1-121.
参考答案
【分层作业】
1. A
2. C
3. D
4. C
5.-503
6. 800
7. 解:(1)原式=-(4×25)×8=-100×8=-800;
(2)原式=35×237×53=⎝ ⎛⎭⎪⎫35×53×237=237
; (3)原式=4.5×(1.25×8)=4.5×10=45.
8.解:(1)原式=-0.75×(-0.4 )×123
=34×25×53
=12; (2)原式=0.6×⎝ ⎛⎭⎪⎫-34×⎝ ⎛⎭⎪⎫-56×⎝ ⎛⎭
⎪⎫-223 =-35×34×56×83
=-1.
9.C
10.C
【解析】 两两相乘,同号得正,3×4=12,(-2)×(-5)=10,所以最大的积为12. 11 B
【解析】 由已知得x =1,y =-2,z =3,所以(x +1)(y -2)(z +3)=2×(-4)×6=-48.
12. 解:(1)(-10)×⎝ ⎛⎭
⎪⎫-13×(-0.1)×6 =-⎝
⎛⎭⎪⎫10×110⎝ ⎛⎭⎪⎫13×6 =-1×2
=-2;
(2)-3×56×145
×(-0.25) =3×56×95×14
=98
. 13.解:原式=32×54×76×…×2120×23×45×67…×2021
=⎝ ⎛⎭⎪⎫32×23×⎝ ⎛⎭⎪⎫54×45×⎝ ⎛⎭⎪⎫76×67×…×⎝ ⎛⎭
⎪⎫2120×2021 =1×1×1×…×1
=1.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