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_葡萄促干剂的毒性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19468例果糖类注射液合理用药评价
19468例果糖类注射液合理用药评价党安建;严明兰;于倩【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use of fructose-containing injection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and analyze the rationality of their medication. Methods: The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19468 cases using fructose-containing injections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 The use of fructose-containing injections and relevant adverse drug reaction was analyzed in terms of indications, dosage, combined use with a variety of fructose-containing injections, using as a part of parenteral nutrition or drug solvent, etc. The application of fructose-containing injections was also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re were totally 13 ADRs associated with fructose-containing injections or its solvent in 2016. From January 2016 to June 2016, the numbers of cases using fructose-containing injections with inappropriate indication, overdose, other multiple fructose-containing injections, using fructose-containing injections as a part of parenteral nutrition and a solvent, contraindication were 12386, 853, 5742, 3971, 3400, 508 respectively, while those numbers from July 2016 to December 2016 were 6180, 194, 2763, 83, 377, 323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monitoring and intervention, the cases with irrational use of fructose-containing injections dropped from 26960 during January to June 2016 to 9920 during July to December 2016. The overall rate of decline was 63.20%. The use amount of fructose-containing injections also dropped from 86604during January to June 2016 to 26362 during July to December 2016. The rate of decline was 69.56%. And 3.4 million yuan was saved simultaneously. Conclusion: Fructose-containing injections should be strictly used in accordance with drug instructions. Rational use of fructose-containing injections could reduce usage amount, save drug cost, ensure drug safety.%目的:了解果糖类注射液在我院住院患者的临床使用情况,并分析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2016年1-12月全院19468例使用果糖类注射液的住院患者,分别从适应证、给药剂量、多种果糖类药物联合使用、作为肠外营养使用、作为药物溶媒、禁忌患者用药等方面对果糖类注射液使用的合理性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对干预前后果糖类注射液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解析.结果:2016年由果糖类注射液或其作为溶媒所致的药品不良反应共13例.2016年1-6月和7-12月果糖类注射液适应证不适宜分别为12386例和6180例、超剂量使用分别为853例和194例、多种果糖类注射液联合使用分别为5742例和2763例、作为肠外营养使用分别为3971例和83例、作为溶媒使用分别为3400例和377例、禁忌者用药分别为508和323例.通过管控,果糖类注射液不合理用药病例数由2016年1-6月26960例降至2016年7-12月9920例,总体下降63.20%,其用量也由2016年1-6月的86604支降为2016年7-12月26362支,下降率为69.56%.2016年7-12月较1-6月果糖类注射液节省药品费用约340万元.结论: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使用果糖类注射剂,规范该类药品的使用能够降低其用量,节省一定的药品费用,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期刊名称】《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年(卷),期】2017(014)005【总页数】4页(P301-304)【关键词】果糖类注射液;合理用药;处方点评【作者】党安建;严明兰;于倩【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药学部,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药学部,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药学部,吉林长春 13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KEY WORDS] Fructose-containing injections; Rational drug use; Prescription comment果糖类注射液(包括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主要成份为果糖,近年来广泛用于胰岛素抵抗等患者的补液治疗[1]。
葡萄促干剂是什么?该如何使用?
葡萄促干剂是什么?该如何使用?近年来,随着葡萄被果农们广泛种植,它的市场竞争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再加之新鲜葡萄不耐储存与运输的缺点,部分果农逐渐开始将其转变成葡萄干的形式。
而这却又从另一个角度打开了一片新的市场,引得众多农户们纷纷效仿。
那么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制作葡萄干普遍使用的药剂:葡萄促干剂。
葡萄促干剂是什么?葡萄促干剂就是一种能促进新鲜葡萄变干的药剂。
一般情况下要制得葡萄干有晾干和阴干两种,晾晒得到的葡萄干味道发酸且容易变成褐色,而采用效果较好的阴干则又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
因此,为了缩短葡萄晾干的时间周期,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提高效率,葡萄促干剂也就这样诞生了。
葡萄促干剂有什么作用?1、使用过葡萄促干剂后,原本需要一至两个月才能晾好的葡萄只用半个月就能完成,极大地缩短了时间,显著提高了葡萄干的产量。
2、经过促干剂作用过的葡萄干的含糖量能得到很明显的提高,达到了60%-70%左右,对果实的品质提高非常明显。
3、使用过促干剂的葡萄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依赖性,能够使用晾干、阴干、烘干等各种方式快速脱水成干,减少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葡萄促干剂怎么使用?先将适量的葡萄促干剂加入到水中并不断搅拌,直至水溶液呈现出乳白色为止,然后将需要晾干的新鲜葡萄浸没在该溶液中大约30秒到1分钟的时间。
浸泡完后将葡萄拿出来用普通的方式将其晾干脱水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用葡萄促干剂配置的水溶液的浓度尽量控制在3%-4%之间,以免影响葡萄干的品质。
葡萄促干剂怎么制作葡萄促干剂主要由氢氧化钾、碳酸钠、乙醇、上色剂、食用油、白矾和乳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其中比例因产品不同而略有不同。
对于果农们来说,由于其本身的生产方式非常简单,成本价很是低廉,所以无需自己制作,购买正规生产产品反而更加实惠便捷且安全。
最重要的是,葡萄促干剂本身是无毒无害的,对果实并不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适当使用是没有问题的。
了解更多农业相关知识与技术,欢迎访问!。
葡萄干中的促干剂有毒吗
流言:葡萄干制作过程中使用了一种化学添加剂———促干剂,这种物质有毒。
真相:葡萄干一般有两种制作方法,一种是在阳光下直接暴晒,晒出的葡萄干容易发酸,呈褐色。
另一种是晾房阴干法。
这种方法制出的葡萄干品相好、味道佳,但缺点是周期长,且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为此,新疆农科院园艺所的科研人员于1992年研制出了促干剂。
促干剂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化学制剂,其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钾、碳
酸钠、脂类和乳化剂等,它的水乳是一种强碱溶液,能破坏葡萄表皮的蜡质层和果皮的韧性,使葡萄更易脱水。
促干剂不仅无毒,还能大大缩短晾制时间。
真相:专家表示,没有食物能主动吸附病菌,“房间内放入洋葱,靠其气味杀灭病菌、预防流感”的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洋葱鳞茎和叶子里种硫化丙烯的油脂性挥发物,种物质抗寒,有较强的杀菌作
流言:在家里放一些洋葱可以吸附病菌、预防流感。
这是真的吗?
葡萄干中的。
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管理措施的探讨
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管理措施的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管理措施一直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西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药物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频繁发生,给患者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
如何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升医护人员的用药管理水平,促进医疗机构的安全用药管理体系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围绕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其管理措施展开探讨。
我们将对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概念进行界定,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及意义。
接着,我们将介绍安全性评价指标,探讨如何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然后,我们将讨论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管理措施,包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管理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的预防与处理。
通过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重要性、提升医护人员的用药管理水平、促进医疗机构的安全用药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希望能为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提升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1.2 问题意义对于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管理措施进行探讨,有助于加强医护人员的用药意识和管理水平,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医疗风险,实现医疗质量的提升和医疗安全的保障。
本文旨在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管理措施,以期为临床医师、药师与患者提供更为科学、合理和安全的药物治疗方案。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管理措施,旨在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
通过对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概念进行阐述,分析安全性评价指标,介绍合理用药管理措施,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管理、药物相互作用的预防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加强医护人员对用药安全的重视,提升其用药管理水平,促进医疗机构的安全用药管理体系建设,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减少用药风险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概念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概念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进行治疗,以达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和不良反应的最小化。
中药新药研发申报流程及相关材料说明
中药新药研发申报流程及相关申报材料说明一、中药新药的注册分类及说明1.1注册分类中药新药注册按审批管理的要求分以下几类: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
2.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
3.新的中药材代用品。
4.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7.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的制剂。
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的制剂。
9.仿制药。
1.2说明注册分类1-6的品种为新药,注册分类7、8按新药申请程序申报,注册分类9的品种为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
二、中药新药的研发及申报流程中药新药的研发申报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选题立项——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申报审批——正式生产,其中,新药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分别列举如下:2.1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一)主要内容: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主要包括制备工艺(中药制剂包括原药材的来源、加工及炮制)、理化性质、纯度、检验方法、处方筛选、剂型、稳定性、质量标准、药理、毒理、动物药代动力学等研究。
新发现中药材还应包括来源、生态环境、栽培(养殖)技术、采收处理、加工炮制等研究。
(二)注意事项:从事新药安全性研究的实验室应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的相应要求,实验动物应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要求,以保证各项实验的科学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2 新药的临床研究(一)主要内容:新药的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
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
Ⅰ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
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Ⅱ期临床试验: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Ⅲ期临床试验: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procymidone标准
procymidone是一种广泛用于植物保护的杀菌剂,常用于水稻、水果、蔬菜等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
但是,随着人们对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注不断增强,procymidone的使用标准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procymidone的相关标准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procymidone的化学特性1. procymidone(丙环唑醇)是一种杀菌剂,化学上属于二氢嘧啶类化合物。
2. procymidone在水中溶解度较低,不易被水分解,对土壤有一定的残留。
二、procymidone的应用领域1. procymidone主要用于水稻、葡萄、苹果、梨等农作物的病害防治。
2. procymidone可以有效控制植物病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三、procymidone的安全性1. procymidone经过多次毒理学研究和农药安全性评价,被确定为低毒农药。
2. 在合理使用下,procymidone对人体和环境影响较小,不会对作物和土壤产生长期影响。
四、procymidone的标准1. 目前,我国对procymidone的农药残留标准以及最大允许残留限量等进行了规范和要求,以确保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
2. 对于procymidone在不同农产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国家相关部门有相应的监测和检测要求,确保农产品的安全。
五、procymidone的未来发展1. 针对procymidone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未来可能会有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出台,以适应人们对食品和环境安全的需求。
2. 未来procymidone可能会逐渐被更环保、更安全的替代品所取代,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procymidone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农药,其标准对于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对procymidone的标准化管理,在确保农产品质量的也能保护环境和人们的健康。
未来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以满足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的不断提升的需求。
环境毒理学
第一章绪论1.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和人群,以及相关生物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外源化学物:不是人体的组成成分,也非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或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但它们可通过一定途径与人体接触并从环境中进入人体。
3.生态毒理学:是研究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特别是环境污染物对非人类生物个体和群体以及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
4.环境易答基因(环境易感基因):人类的某些基因对环境因子具有特定的反应,这些反应影响着人体对有害环境因子(特别是环境化学物)的易感性。
5.人群调查:是环境毒理学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
即采用医学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根据动物试验的结果及对环境化学物毒理作用的预测或假设,选用适当的观察指标,对接触该环境化学物的人群进行调查,分析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损害的关系。
第二章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1.生物转运:环境化学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具有类似的机理,均是反复通过生物膜的过程,统称为生物转运。
2.生物转化(代谢转化):环境化学物在组织细胞中发生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过程,称为生物转化或代谢转化。
3.ADME: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4.许多化学物质在溶液中呈离子状态时脂溶性低,不易通过生物膜;反之容易。
解离度越大,越难通过。
体液的pH可影响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度。
5.吸收(1)经消化管吸收①有机酸主要在胃内被吸收,有机碱主要在小肠内吸收②消化管对环境化学物的吸收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消化管中的多种酶类和菌丛,可使某些化学物转化成新的化学物而改变其毒性;胃肠道内容物的种类和数量、排空时间及蠕动状态都会影响消化管对环境化学物的吸收;环境化学物的溶解度和分散度也是影响吸收的因素。
(2)经呼吸道吸收颗粒物的吸收主要受颗粒大小的影响。
颗粒物直径大于10m者,因重力作用迅速沉降,被吸入后因惯性碰撞而大部分沉积在上呼吸道;直径5~10m者因沉降作用而大部分阻留在气管和支气管;直径为1~5m者可随气流到达呼吸道深部,并有部分到达肺泡;颗粒直径小于1m 者,可在肺泡内扩散而沉积下来。
高二【生物学(人教版)】第5章 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课件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 响,要综合考虑气候条件、施药时间、施药浓度、 施药方法、施药部位、施药次数,以及作物本身 的吸收、运转、整合和代谢等,都将影响到其作 用效果。
还有考虑药物毒性、药物残留、价格等因素。
高中生物学
探究·实践 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一、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富贵竹 连翘 迎春花
高中生物学
不同植物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
作 品 展 示
高中生物学
实验步骤(20分)
研究人员利用紫背天葵作为实验材料,试图找 到某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简称NAA溶液)促进插条 生根的最适浓度。 实验步骤如下: ① 选用长势、长度、粗细等均一致的紫背天葵插条 若干,随机均分成6组,每组3~5枝,分别编号为A、 B、C、D、E、F;
——参考视频来自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参考文献来自人教版《稳态与调节》教师教学用书
高中生物学
利用多种媒体,搜集“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的视频操作、文献等资料,形成查阅文献的意识和习惯。
小结
(1)适当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要合理合法的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理性评估其利与弊 ; (3)基于“探究性实验评价量规”的指导,初步学会科学的、
事例3 在蔬菜、水果上残留的一些植物生长
调节剂会损伤人体健康。例如,可以延长马 铃薯、大蒜、洋葱储存期的青鲜素(抑制发 芽)可能有副作用。
理性分析和评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利与弊
高中生物学
2017年,欧盟委员会发布(EU)2017/1777号法 规,规定樱桃中乙烯利的最大残留限量为5 mg/kg, 葡萄中乙烯利的最大残留限量为1 mg/kg,苹果中 乙烯利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8 mg/kg,梨、杏、桃 子、草莓、芒果和香蕉中乙烯利的最大残留限量 为0.05 mg/kg。
葡萄干真的会烧坏肠胃?
龙源期刊网 葡萄干真的会烧坏肠胃?作者:来源:《华声文萃》2019年第06期葡萄干是人们很喜欢的零食。
但近日,不少微信群流传着一段“葡萄浸泡促干剂制作葡萄干”的视频。
视频拍摄者称:“市场上买的葡萄干,不要直接拿出来就吃,里面有促干剂,直接吃会把肠胃都烧坏。
”这种骇人听闻的说法是真的吗?在制作葡萄干时,人们总是希望葡萄能够尽快失水变干,以便缩短制作周期,降低晾晒过程中葡萄干沉积灰尘、被细菌侵蚀、氧化变色的可能性。
传统葡萄干制作工艺主要有晾晒和阴干两种,晾晒制得的葡萄干口味发酸、易褐变,目前普遍采用阴干方法,但阴干所需周期较长,短则30~45天,长则需要60天之久,并且易受气候变化影响。
为扭转这一局面,科研人员研制出了促干剂。
既可在葡萄上使用,也可在枸杞、杏等其它果品上使用。
那么,促干剂到底含有哪些成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果蔬加工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继红表示:“促干剂是一种用于鲜果干制的粉末状化学制剂,将其放入水中就形成了促干剂水乳,其实质上是一种强碱溶液,能破坏果实表皮的蜡质层和果皮的韧性。
”有了促干剂,只需将鲜葡萄在浓度为3.5%左右的促干剂水乳中浸泡1分钟,取出后用清水洗净,晾制15~20天,就能收获晶莹剔透的葡萄干。
促干剂的使用,大大缩短了制干周期,最大限度地摆脱了气候因素的限制,还能让葡萄干的含糖量高达60%~70%,质量提升一两个等级。
对于其安全性问题,科研人员多年测试后发现,促干剂无毒,残留量很低。
加之鲜葡萄在促干剂水乳中短时浸泡后,果农会对葡萄進行清洗,附着于葡萄表皮的强碱溶液很容易被水洗掉。
因此只要是从正规渠道购买的葡萄干,就无需担心促干剂残留超标等潜在风险。
(摘自《百科知识》)。
完整毒理学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毒物单纯扩散正确的是AA.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不消耗能量 B.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消耗能量C. 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不消耗能量 D.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消耗能量2.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一般需要经过BA.一个阶段 B.两个阶段 C.三个阶段 D.四个阶段3.食品毒理学研究食品中化学物的毒性主要采用BA.体外试验 B.体内试验C.流行病学研究 D.人体观察4.影响化学物毒性的实验条件主要是DA.实验动物的物种、实验动物的品系以及实验动物的个体因素与毒性反应B.温度与湿度、昼夜节律以及动物的饲养条件C.实验动物的性别、年龄、生理状况和营养状况D.途径和溶剂、染毒次数以及动物的饲养条件5.外源化学物致敏作用研究的首选动物为AA.豚鼠 B.大鼠 C.家兔 D、小鼠6.亚慢性毒性试验染毒期限一般为BA。
24小时 B.1—3个月 C.1年 D.2年7.慢性毒性试验中,高、中、低各剂量组间的剂量组距一般相差不小于CA.4倍 B.3倍 C.2倍 D.1倍8.基因中DNA序列的改变.通常称为A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畸变C.染色体的结构改变 D.染色体的数目改变9.细胞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叫做BA.整倍体 B.非整倍体 C.断裂 D.断片10.有些化学物质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其原形或其化学水解产物就可以引起生物体的突变,该化学物称为DA.染色体畸变剂 B.间接诱变剂C. 基因突变剂 D.直接诱变剂11.化学致癌的多阶段学说认为,化学致癌一般包括CA。
致癌和促癌阶段 B.致癌、促长和进展阶段C.引发、促长和进展阶段 D.促癌、致癌和进展阶段12.哺乳动物致癌试验中,整个试验结束后,患瘤动物总数在有效动物总数中所占的百分率,称为DA.癌变发生率 B.癌变发生数C.肿瘤发生数 D。
肿瘤发生率13.从孕体的主要发育阶段来看,对外源化学物损伤极为敏感的胚胎时期是BA.着床期 B.器官形成期C.胎儿期 D.原肠期1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第三阶段试验中的最敏感指标所得的NOAEL,若小于或等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100倍,则说明CA.该受试物可考虑允许使用于食品 B.该受试物毒性较弱C 该受试物毒性较强 D.该受试物应进行慢性毒性试验15.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AA,解磷定 B.石灰水 C.乙酰胺 D.美兰16.动物试验结果已证明,黄曲霉毒素主要诱发CA.皮肤癌 B.淋巴癌 C.肝癌 D.肺癌·17.在进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时,凡属毒理学资料比较完整,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日允许摄人量或不需规定日允许摄人量者,要求进行CA.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B.急性毒性试验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C 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D.急性毒性试验18.慢性锌中毒的临床表现是CA. 便秘 B.神经性皮炎C.顽固性贫血 D.血红蛋白含量升高19.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DA.神经系统症状 B.心血管病变C.胃肠道症状 D.牙齿和骨骼的损害20.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BA.微生物 B 外来化学物质C.寄生虫或虫卵 D.环境污染物21.若想定性描述一种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可能性,宜选用AA.危害性 D.毒性 C.危险性 D.毒效应22.一般认为,外源化学物的致突变作用属于AA.迟发毒性作用 B.可逆毒性作用C.一般毒性作用 D.无阈毒性作用23.在生物体内可测量的生化、生理、行为、病理组织学或其他方面的变化,称为DA.接触生物学标志 D.反应生物学标志C.效应生物学标志 D.易感性生物学标志24.苦杏仁中毒属于AA.氰苷中毒 B.皂素中毒 C.真菌中毒 D.霉菌毒素中毒25. 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著名水俣病是由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引起的,主要含重金属( B )A.铜B.汞C.铅D.铁26.按照丙烯酰胺来源推断,下列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最高的是( D )A.大米B.面粉C.黄瓜D.薯片27.关于半数致死剂量叙述正确的是( A )A.半数致死剂量是一个统计学数值,能够全面反映外源化学物的毒性特征B.半数致死剂量只与毒物本身和实验动物有关C.半数致死剂量越大,表示毒物毒性越弱D.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时,必须注明染毒时间28.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类是( A )A.B1B.G1C.M2D.G229.就营养因素而言,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属于有效促长剂的是( ?A )A.碳水化合物合理脂类B.维生素AC.维生素CD.维生素B2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慢性毒性试验一般连续染毒为3个月B.亚慢性毒性试验应连续染毒3周C.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2周D.急性毒性试验应选用初断乳的动物31.致畸指数是( ?C )A.母体LD50与胎仔最小摄入量之比B.母体LD50与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之比C.母体LD50与胎仔最大致畸作用剂量之比D.母体LD50与致畸危害指数之比32.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是1993年投放美国市场的( B )A.大豆B.西红柿C.玉米D.马铃薯33.下列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A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B2D.维生素C34.危险度是( ?A )A.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能力B.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C.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性估计D.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量估计二、填空题1.毒理学中的剂量通常是指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量或给予机体化学物质的量,一般以mg/kg 表示。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与不良反应监测及安全性评价
3
4 5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背景及现状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从FDA监管历程看我国监管方向
1
基础知识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药品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相关 概念
药品严重不良反应 药品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药品不良事件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
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 控制的过程。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为控制药品安全性 问题提供预警,因此决定在实际工作中监测 的范围远远大于药品不良反应本身!
药 品 不 良 反
应
相 关 概 念
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
病例太少
1
试验设计太单纯
5 该软件的优点
2
研究时间太短
用药对象条 件控制太严
法
律
政策法规介绍
我国药物临床研究模式的探索:
美国FDA的模式
欧盟EMDA模式
目前SFDA已经逐渐将FDA的相应的法规文件翻译成
中文,参考制定我国的法规
I期临床研究介绍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安全性评价
1 3 2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基础知识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必要性
6、药品上市后不良反应检测与安全性评价
培训介绍(四)
政策法规的介绍 I期临床试验的介绍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安全性评价
政策法规介绍
两会召开 代表提出议案:“健全机制、保证临床试验受试者的 权益” 1998年 成立SFDA 1999年 修订卫生部制定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 办法(GCP) 2003年 再次修订GCP 2003年以后 逐步形成相应的指导原则
毒性试验、安全性评估及代谢试验
毒性試驗、安全性評估及代謝試驗⏹毒性試驗⏹安全性評估⏹代謝試驗毒性試驗毒物學(Toxicology)的定義⏹研究化學物質與生物系統相互作用的科學。
其研究對象係以有毒物質對生物體的急性(acute) 或短期(short-term) 飼養試驗中所呈現的作用為主。
⏹美國工業化學學會對「有毒物質」的定義:每次以50mg/kg,採口服餵食體重為200 ~ 300 g rats 十隻以上,在48小時內能使其半數以上死亡的物質稱之。
一般毒性試驗一般毒性試驗包括急性毒性試驗、亞急性毒性試驗及慢性毒性試驗。
(一)急性毒性試驗(Acute Toxicity Study; LD 50study)急性毒性試驗為安全性評估的第一個試驗,急性毒性試驗用食品檢樣,只一次給予實驗動物,觀察24小時內急性中毒症狀,評估期間持續2週左右。
毒性的強度以實驗動物的半數(50%)死亡的劑量表示,稱為半數致死量(LD 50;50%of lethal dose )。
此數值越小的,毒性越強。
1.至少使用兩種動物: 一般實驗動物使用小白鼠(mouse )、大白鼠(rat )、天竺鼠(guinea pig )、兔子或狗等。
2.動物數目>10,實驗動物雌雄兩性都要使用。
3.一般以LD 50在30~300㎎/㎏b.w 者稱為毒物,30㎎/㎏b.w 以下者稱為劇毒物。
50當20~80%時為最佳直線迴歸mg/kg B.W.(二)亞急性(Sub-acute/Short-time Toxicity Study ) 試驗將檢樣食品每日少量攝取入體內,連續給予少量的毒性試驗,大致上可分為短期試驗及長期試驗,前者稱為亞急性毒性試驗,後者稱為慢性毒性試驗。
⏹亞急性毒性試驗之試驗期間約為實驗動物的壽命的1/10(數週到3個月)。
觀察動物的吸收、排泄、代謝等作用。
大白鼠和小白鼠約為2~3個月。
⏹可以判斷28天、90天餵食毒性試驗。
2.觀察項目:(1)臨床觀察:每天觀察兩次,確定死亡率;每天記錄一般中毒症狀。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46)_真题-无答案39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46)(总分99.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间接致癌物是A. β-丙烯内酯B. β-萘胺C. 镍D. 佛波酯E. 己烯雌酚2. 在致畸试验中,出现阴栓记为受孕第几天A. 1B. 2C. 0D. 3E. 43. 发育毒性的替代试验不包括A. 大鼠全胚胎培养B. 胚胎细胞微团培养C. 小鼠胚胎干细胞试验D. 致畸试验E. 发育毒性的体内预筛试验4. 致畸试验首选的实验动物是A. 大鼠B. 小鼠C. 豚鼠D. 家兔E. 狗5. 如果要做致畸实验,首选A. 金黄地鼠B. 小鼠C. 大鼠D. 犬E. 猫6. 毒物动力学中主要参数是A. 生物半减期B. 血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C. 表观分布容积D. 以上都是E. 以上都不是7. 谷胱甘肽和葡萄糖结合物排出的主要排泄途径是A. 与未吸收的食物混合B. 胆汁排泄C. 肠内排泄D. 肠壁和菌群E. 随汗液排出8. 下列关于外来化合物经肺排泄的影响因素中,错误的是A. 气体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经肺排泄B. 血/气分配系数高的化学物质,经肺排泄快C. 经肺排泄速度取决于在血流中溶解度、通气量和肺血流量D. 经肺排泄的主要机制是简单扩散E. 肺通气量增加,化学物质经肺排泄增加9. 毒物动力学中室的概念是A. 表示解剖部位B. 代表器官C. 是理论的机体容积D. 代表生理学的功能单位E. 代表毒物作用的靶1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代谢活化生成的活性代谢产物的是A. 亲电子物质B. 自由基C. 亲核物质D. 原癌基因E. 氧化还原物质11. 危险度是对A. 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能力的估计B. 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估计C. 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性估计D. 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量估计E. 外来化合物不损害机体的可能性估计12. 剂量-反应关系评定是A. 从定性角度确定外源化学物是否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损害及损害的程度和性质B. 以损害作用评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及接触评定的各种参数为依据,对外源化学物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作出估计C. 以化学品的毒理学资料及危险度评定为依据,结合其他有关因素和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法规,对化学品进行卫生管理D. 从定量角度确定机体可能接触外源化学物的剂量与机体损害程度的关系E. 确定人类实际接触的剂量及情况13. 激素样作用的致癌物是A. 己烯雌酚B. 2-萘胺C. 黄曲霉毒素BD. 砷及其化合物E. 双氯甲醚14. 确定化学物对人类致癌性最有价值的方法是A. 原癌基因激活试验B. 肿瘤抑制基因灭活试验C.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D. 姐妹染色体交换试验(SCE)E. 肿瘤流行病学调查15. 关于癌症病因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癌症是由多种病因诱发的B. 机体发生癌症的内在原因有遗传因素C. 机体发生癌症的外在原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D. 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辐射致癌和病毒致癌E. 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化学因素16. 关于直接致癌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直接致癌物的化学结构即具有亲电子活性B. 直接致癌物不需要代谢活化C. 直接致癌物可与DNA的亲核基团形成加合物D. 直接致癌物均直接具有致癌作用E. 直接致癌物的作用机制是因其细胞毒性,引起代偿增生而致癌17. 石棉是属于A. 遗传毒性致癌物B. 非遗传毒性致癌物C. 前致癌物D. 直接致癌物E. 近致癌物18. 可评价化学毒物的细胞毒性的是A. 大鼠全胚胎培养B. 胚胎细胞微团培养C. 小鼠胚胎干细胞试验D. 致畸试验E. 发育毒性的体内预筛试验19. 直接致癌物是指A. 代谢活化成终致癌物过程的中间代谢产物B. 不经代谢活化即有致癌活性的物质C. 需经代谢活化才有致癌活性的物质D. 兼有引发(启动)、促长、进展作用的物质E. 经代谢转化最后产生的有致癌活性的代谢产物20. 脂溶性外来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是A. 简单扩散B. 滤过C. 易化扩散D. 主动转运E. 胞饮和吞噬21. 大鼠胚胎的器官发生期为A. 5~8天B. 10~12天C. 9~17天D. 3~8周E. 11~20天22. 致畸原是指A. 能使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的物质B. 能使胎儿生长迟缓的化学物质C. 能使子代出生后具有畸形的化合物D. 能使胚胎死亡的化合物E. 能产生母体毒性的物质23. 化学物的生殖毒性表现不包括A. 性功能减退B. 月经失调C. 精子数目减少D. 受孕减少E. 胎仔畸形24. 不同化学物质的致畸强度的比较一般用A. 活产幼仔平均畸形出现数B. 畸形出现率C. 母体畸胎出现率D. 致畸指数E. 母体/发育毒性比值25. 对易化扩散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 物质分子由浓度高的部位向浓度低的部位分散B. 消耗能量C. 需要载体D. 转运系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E. 具有竞争抑制性26. 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A. 唾液B. 母乳C. 胃肠道D. 肾脏E. 汗液27. 许多毒物不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 血脑屏障血管内皮细胞结合紧密,细胞间仅有较小的空隙B. 血脑屏障转运体多药耐药蛋白的存在可将某些毒物运回血液C. 星状细胞包围毛细血管D. 中枢神经系统组织间液蛋白浓度较机体的其他部位低E. 脂溶性低的更易于通过血脑屏障28. 对于机体生理屏障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主要的体内屏障有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B. 体内屏障可阻止或减缓某些外来化合物分布到一定的器官C. 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不阻碍组织细胞需要的营养素的分布D. 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可阻碍水溶性、解离的、与蛋白质结合的外来化合物分布E. 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可阻碍脂溶性、未解离的外来化合物分布到脑和胚胎29. 外来化合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A. 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B. 滤过C. 简单扩散D. 载体扩散E. 胞饮和吞噬30. 可接受危险度A. 当接触某种化学物质人群发生某种损害的频率低于非接触人群,那么,这一频率可作为该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接受危险度B. 当接触某种化学物质人群发生某种损害的频率接近或略高于非接触人群,那么,这一频率可作为该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接受危险度C. 当接触某种化学物质人群发生某种损害的频率高于非接触人群,那么,这一频率可作为该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接受危险度D. 只有当接触某种化学物质人群发生某种损害的频率与非接触人群一致,那么,这一频率可作为该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接受危险度E. 以上都不是31. 在危险度评价中,进行危险度特征分析的目的是A. 确定化学毒物能否产生损害效应B. 确定人体接触化学毒物的总量和特征C. 测算化学毒物在接触人群中引起危害概率的估计值,及其不确定度D. 阐明化学毒物剂量与接触群体(实验动物或人)反应之间的定量关系E. 阐明待评化学毒物所致毒效应的性质和特点32. 化学致癌的阶段学说认为化学致癌是多阶段过程,至少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先后次序为A. 进展、启动、促癌B. 启动,促癌,进展C. 促癌,启动,进展D. 促癌,进展,启动E. 启动,进展,促癌33. 常用的短期体内诱癌试验不包括哪项A. 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B. 小鼠皮肤肿瘤诱发试验C. SD雌性大鼠乳腺癌诱发试验D. 小鼠肺肿瘤诱发试验E. 大鼠肝转变灶诱发试验34. 下列物质中已知的肿瘤促长剂是A. 四乙铅B. 佛波脂C. 秋水仙素D. 环磷酰胺E. 乙烯水杨酸35. 以下关于前致癌物(间接致癌物)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 细胞色素P单加氧酶是最重要的代谢活化酶B. 必须经代谢活化才具有致癌活性的化学物质称为前致癌物C. 催化二相结合反应的代谢酶没有代谢活化作用D. NA不能直接反应E. 前致癌物原型不是亲电子物36. 关于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其原型或经代谢活化后具有DNA反应活性B. 绝大部分的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原型或经代谢活化后为亲电子剂C. 其原型或经代谢活化后具有致突变性D. 有可检测的阈剂量E. 作用是不可逆的37. 适用于评价接触时间较短的化学物的生殖发育毒性,最常选用的方案为A. 三阶段一代试验B. 三阶段二代试验C. 三阶段三代试验D. 多代动物试验E. 三阶段多代动物试验38. 属于遗传毒性致癌物的是A. 铬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烟灰和焦油(含多环芳烃)、双氯甲醚B. 镍及其化合物、石棉、烟灰和焦油(含多环芳烃)、双氯甲醚C. 佛波酯D. 石棉E. 氯仿39. 体细胞转变为癌细胞需要A. 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活化B. 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灭活C. 癌基因的活化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灭活D. 癌基因的灭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活化E. 癌基因的活化和DNA修复基因的活化40. 生殖发育是指过程A. 体细胞的生长发育B. 生殖细胞的发育成熟C. 胎儿发育及分娩、哺乳D. 胎儿的发育E. 生殖细胞发生、受精、着床、胚胎发生、发育、器官发生、胎仔发育、分娩和哺乳41. 在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时,一般采用的受试样品应是A. 原料B. 半成品C. 实际使用的产品D. 杂质E. 纯晶42. 生殖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不包括A. 幼鼠体重增长率B. 受孕率C. 正常分娩率D. 幼仔出生存活率E. 幼仔哺育成活率43. 强发育毒性一般母体/发育毒性比值A. >1B. >2C. >3D. >4E. >544. 有关毒代动力学的时量曲线,以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用来表示血浆毒物浓度随时间的动态过程B. 以血浓度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C. 静注染毒时量曲线可以分为潜伏期、持续期及残留期三个部分D. 峰浓度一般与毒物剂量成正比E. 残留期长短与消除速率有关45. 外来化合物的排泄过程是指A. 外来化合物的重吸收过程B. 外来化合物的解毒过程C. 外来化合物的再分布过程D. 外来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过程E. 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向机体外转运的过程46. 对简单扩散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 物质分子由浓度低的部位向浓度高的部位扩散B. 消耗能量C. 依赖于外源性化学物质在脂质中的溶解度D. 不受外源性化学物质的电离状态影响E. 需要载体47. 毒物或其活性代谢产物经哪个途径排出后,仍具有特殊的毒理学意义A. 呼吸道B. 胃肠道C. 肾脏D. 乳腺E. 汗腺48.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在肺泡中分压越小,越易吸收B. 血/气分配系数越小,越易吸收C. 脂/水分配系数越大,越不易吸收D. 通气/血流比值越大,越不易吸收E. 以上均不正确49. 下列效应中不属于有阈值效应的是A. 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B. 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坏死C. 铅所致的低血红蛋白性贫血D. 阿司匹林所致的胎仔畸形E. 氢氟酸所致的皮肤灼伤50. 危险度评定的四个阶段不包括A. 暴露评定B. 结构活性评定C. 危害表征D. 危险度表征E. 危害识别51. 物种差异影响化合物的毒性的例子是A. 大鼠、小鼠、狗体内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B. 猴子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C. 家兔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D. 豚鼠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E. 猫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52. 以下致癌物中属于遗传毒性致癌物的是A. 细胞毒物、促癌剂、免疫抑制剂、激素、过氧化物体酶增殖剂、固态物质B. 无机致癌物、前致癌物、直接致癌物C. 促癌剂、免疫抑制剂、无机致癌物、激素D. 免疫抑制剂、细胞毒物、固态物质、直接致癌物、激素、过氧化物体酶增殖剂E. 前致癌物、无机致癌物、直接致癌物、固态物质53. 下列有关细胞转化试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 其不以致突变为观察终点,可以弥补以致突变试验来筛查化学致癌物的不足B. 试验的观察终点是恶性变的细胞C. 可检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D. 可检出遗传毒性非致癌物E. 可应用于细胞转化试验的细胞有:原代细胞、细胞系和病毒感染细胞54. 关于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不具有DNA反应活性B. 在大多数遗传毒理学试验中为非致突变物C. 经代谢活化可形成亲电子剂D. 一般具有可检测的阈剂量E. 作用一般是可逆的,需长期染毒55. 下列化学物中属于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是A. 烷化剂B. 多环芳烃C. 石棉D. 铬E. 镍56. 被动转运包括A. 简单扩散B. 胞吞C. 膜动转运D. ABC都是E. ABC都不是57. 生物转化的意义不包括A. 降低化学毒物的毒性B. 毒性增高,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畸、致癌效应C. 提高多数化学毒物的极性D. 降低多数化学毒物的极性E. 提高多数化学毒物的水溶性58. 蓄积作用是A. 化学物质发生慢性中毒的基础B. 分为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C. 是化学毒物分布的一种特殊形式D. 多来自小剂量的长期接触E. 以上均正确59. 用于哺乳动物细胞分化、组织形成过程的发育毒性研究的是A. 大鼠全胚胎培养B. 胚胎细胞微团培养C. 小鼠胚胎干细胞试验D. 致畸试验E. 发育毒性的体内预筛试验60. 致畸试验结果评定的指标除外A. 母鼠的脏/体比B. 活产幼仔平均畸形出现数C. 畸形出现率D. 母体畸胎出现率E. 致畸指数61. 危险度评定的核心内容是A. 定性评定B. 定量评定C. 剂量—反应关系确定D. 毒性评定E. 危害性评定62. 如果该化学物动物实验确定,但无人类致畸资料,则该化学物属于EEC和OECD提出的哪类发育毒物A. Ⅰ类B. ⅡaC. ⅡbD. Ⅲ类E. Ⅳ类63. 下列关于外来化合物经胆汁排泄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 对胃肠道吸收的外来化合物,肝脏有“首过效应”B. 经肝脏随同胆汁排泄,是次于肾脏的第二排泄途径C. 外来化合物原型和其代谢产物脂溶性高,则易于经胆汁排泄D. 与蛋白结合的、分子量在300以上的、具有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外来化合物可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胆汁E. 主动转运是肝脏转运外来化合物进入胆汁的主要方式64. 某种外源性化合物的pKa值是描述其A. 解离度B. 挥发度C. 反应活性D. 分散度E. 稳定性65. 分子量小的亲水性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A. 简单扩散B. 易化扩散C. 滤过D. 膜动运动E. 主动转运66. 易于透过血脑屏障的化学物是A. 分子量低、水溶性高、不与蛋白质结合B. 分子量低、脂溶性高、不与蛋白质结合C. 分子量低、脂溶性低、与蛋白质结合D. 分子量高、脂溶性高、与蛋白质结合E. 分子量高、水溶性低、与蛋白质结合67. 外源性化学物质吸收途径主要是A. 胃肠道B. 呼吸道C. 皮肤D. AB是E. ABC都是68. 毒理学试验中溶剂的选择原则不包括A. 受试物溶解后稳定B. 不被机体吸收C. 与受试物不发生反应D. 不改变受试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E. 本身无毒69. 危险度评定的几个步骤中不包括A. 对机体损害作用的评定B. 剂量—反应关系评定C. 确定接触途径及接触量D. 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E. 危险度估计70. 在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中,应选择的动物为A. 刚出生动物B. 初断乳动物C. 初成年动物D. 成年动物E. 幼年动物71. 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结果分析指标是A. 肿瘤发生率,肿瘤多发性,肿瘤潜伏期B. 肿瘤死亡率,肿瘤发生率,肿瘤潜伏期C. 肿瘤发生率,肿瘤多发性,肿瘤死亡率D. 肿瘤多发性,肿瘤潜伏期,肿瘤死亡率E. 肿瘤发生率,肿瘤存活率,肿瘤死亡率72. 为了评价化学物质对人类的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将致癌物分为四大类,其中第四类是指A. 对人类很可能或可能是致癌物B. 对人类肯定的致癌物C. 对人类很可能不致癌的物质D. 对人的致癌性尚不能明确的物质E. 对人类为间接致癌物73. 近致癌物是指A. 代谢活化成终致癌物过程的中间代谢产物B. 兼有引发(启动)、促长、进展作用的物质C. 需经代谢活化才有致癌活性的物质D. 经代谢转化最后产生的有致癌活性的代谢产物E. 不经代谢活化即有致癌活性的物质74. 下列哪项不是遗传毒性致癌物的特点A. 其原型或经代谢活化后具有DNA反应活性B. 作用一般是不可逆的C. 其原型或经代谢活化后具有致突变性D. 具有可检测的阈剂量E. 绝大部分的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原型或经代谢活化后为亲电子物75. 指单位时间内,机体排除的化学毒物占有的血浆容积值为A. 消除率B. 消除速率常数C. 曲线下面积D. 表观分布容积E. 生物利用度76. 大部分刺激性气体引起的呼吸道刺激作用,属于何种毒性联合作用A. 相加作用B. 独立作用C. 协同作用D. 加强作用E. 拮抗作用77. 毒性的上限指标有A. 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剂量最小致死量B. 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C. 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剂量,最小致死量D. 绝对致死量,最大无作用剂量.阈剂量,半数耐受剂量E. 绝对致死量,阈剂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78. 以下哪项不是发育毒性的具体表现A. 致畸作用B. 生长迟缓C. 功能不全或异常D. 胚胎或胎仔死亡E. 母体死亡79. 在胚胎及胎儿发育过程中,对致畸物最敏感的阶段为A. 胚泡形成阶段B. 着床阶段C. 器官发生期D. 胎儿发育期E. 受孕期80. 致畸敏感期是指A. 着床前期B. 器官形成期C. 胎儿期D. 围生期E. 出生后的发育期81. 影响外源性化学物质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胃肠道内pH值B. 血浆蛋白质水平C. 体内各种屏障D. AC正确E. BC正确82. 经皮吸收的主要影响因素有A. 化学物质分子量的大小B. 化学物质的脂/水分配系数C. 皮肤和血流和组织液流动的速度D. 皮肤完整性和通透性E. 以上均是83. 异化扩散与简单扩散的主要区别在于A. 前者需要能量,后者不需要B. 前者需要载体,后者不需要C. 前者没有特异性,后者有特异性D. 前者不需能量,后者需要E. 前者没有饱和性,后者有84. 下列关于外来化合物在机体分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分布是吸收入血的外来化合物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细胞的过程B. 分布可分初期分布和再分布C. 在初期分布,器官中外来化合物浓度与器官的血液灌注有关D. 在再分布阶段,器官中外来化合物浓度与组织器官的亲和力有关E. 外来化合物均匀分布于全身各组织细胞85. 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A. 肾小球简单扩散B. 肾小球主动转运C. 肾小球滤过D. 肾小管主动转运E. 以上都是86. 脂/水分配系数大,非离子型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A. 简单扩散B. 滤过C. 主动转运D. 异化扩散E. 膜动转运87. 管理毒理学是指A. 政府有关机构根据描述性和机制研究资料,作出是否允许人工合成的新化学物进入人类环境的判断和决定B. 提出相应的安全使用(接触)标准和管理措施C. 按照政策法令对现存的外源性毒物进行管理和控制D. 参与政策法令的制定并且履行监督和执法职能E. 以上都是88. 用于食品的化学品,慢性毒性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小于人体可能摄入量的10倍,则A. 应放弃,不用于食品B. 可进入下一阶段试验C. 应用另一方法验证D. 应重复进行一次急性毒性试验E. 应由专家作出取舍决定89. 促长剂是A. 镍B. 己烯雌酚C. β丙烯内酯D. 佛波酯E. β萘胺90. 关于癌基因致癌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内存在原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的表达不引起恶性突变B. 正常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必须经过活化,才能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C. 已鉴定了多种病毒癌基因,每一种都能在细胞中有相应的原癌基因,因此病毒是癌症发生的最重病因D. 原癌基因的活化机制主要为点突变、基因扩增和染色体断裂E. 正常细胞至少需要原癌基因两次突变才能转变为肿瘤细胞91. 使用大鼠对一农药进行长期致癌试验,每组的动物数至少应为A. 40B. 60C. 80D. 100E. 12092. 要确定化学物对动物致癌性最有价值的是A. 骨髓细胞的微核试验B. 程序外DNA合成试验C. 小鼠肺肿瘤诱发试验D. 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E. 细胞转化试验93. 属于间接致癌物的是A. 铬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烟灰和焦油(含多环芳烃)、双氯甲醚B. 镍及其化合物、石棉、烟灰和焦油(含多环芳烃)、双氯甲醚C. 烟灰和焦油(含多环芳烃)E. 双氯甲醚94. 铅、锰、镉、铊等重金属毒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主要是A. 简单扩散B. 滤过C. 主动转运D. 异化扩散E. 膜动转运95. 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的毒性终点指标为A. 机体死亡B. 生理、生化异常改变C. 基因突变D. 染色体畸变E. 肿瘤形成96. 外来化合物对生殖发育毒性作用的各环节包括A. 性腺的发育及交配过程B. 受孕及胚胎的发育过程C. 胚胎发育及哺乳的过程D. 对生殖细胞发生、受精、着床、胚胎发育及幼儿出生后发育过程E. 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发育过程97. 根据我国现行的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要求进行第三甚至第四阶段的某些关键项目测试的化学物质是指A. 进口产品B. 生活用品C. 我国首创的化学品D. 国外首创的化学品E. 化学物质纯品98. 下列哪种后果不是生殖细胞突变引起的A. 显性致死B. 显性遗传病C. 隐性致死D. 隐性遗传病E. 癌症99. 在致畸试验中,提示啮齿类动物“受孕”(交配)的证据是A. 雌雄动物同笼的时间B. 雌性动物的活动C. 有阴栓发现D. 雌雄动物数目的比例E. 雌性动物的体重增加100. 弱有机酸在胃肠道容易吸收的部位是A. 胃B. 小肠C. 十二指肠D. 直肠101. 生物膜转运外来化合物的机理中,具有一定主动性和选择性特点的转运方式是A. 简单扩散、载体扩散、吞噬及胞饮B. 主动转运、载体扩散、吞噬及胞饮C. 载体扩散、滤过、吞噬及胞饮D. 滤过、主动转运、载体扩散E. 简单扩散、滤过、主动转运102. 关于微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实质是DNAB. 是丢失的染色体断片C. 存在于细胞核中D. 存在于细胞质中E. 是丢失的染色体103. 毒物经由肾脏清除的物种差异可能的原因有A. 物种间尿液pH值差异B. 与血浆蛋白质结合能力差异C. 肾主动分泌差异D. BC对E. ABC都对104. 具有水溶性且分子量小的外来化合物经生物膜转运的机制是A. 主动转运B. 滤过C. 简单扩散D. 载体扩散E. 吞噬及胞饮105. 以下各项关于毒物在机体内的代谢转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色素P单加氧酶是主要的氧化酶系B. 此酶系主要存在于微粒体中C. 此酶系催化作用的专一性高D. 此酶系可被一些化学物诱导E. 肝是体内的主要代谢转化器官106. 有关危险度评定不正确的是A. 最初用于放射线及致癌物的评定,现已用于其他化学物的评定B. 属定量评定C. 确定最大耐受剂量是评定的关键D. 用动物毒性资料向人的危险性外推时多应用适当的数学模型E. 具有可预测性107. 在我国现行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中,列入第三阶段的毒理学试验通常包括A. 蓄积试验、致突变试验B. 亚慢性毒性试验、致畸试验C. 慢性毒性试验、致癌试验D. 急性毒性试验、皮肤黏膜试验E. 短期喂养试验、代谢试验108. 某化学物质经动物实验致癌证据充分,但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其应归类于。
211251897_促干剂对热风条件下西梅品质的影响
李玲玲,袁航,叶子,等. 促干剂对热风条件下西梅品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23,44(11):238−244.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2070378LI Lingling, YUAN Hang, YE Zi, et al. Effect of Desiccant on the Quality of Prunus domestica L. under Hot Air Condition[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3, 44(11): 238−24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2070378· 食品添加剂 ·促干剂对热风条件下西梅品质的影响李玲玲,袁 航,叶 子,陈国刚*(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1)摘 要:本研究以西梅为试材,通过自配促干剂(88%碳酸钾、8%乙醇、3%油酸乙酯、1%氢氧化钾)与市售促干剂(绿珠牌、伊兹木牌、新兴牌、翠绿牌促干剂)处理西梅,探究促干剂对果干失水率、果干产品质量、理化特征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自配促干剂与市售促干剂相比,在果干脱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相同条件下自配促干剂处理的果实失水最快,最高可达26.25%;此外,不同促干剂处理西梅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有明显增加,自配促干剂处理的效果优于翠绿促干剂;在质构特征方面,干制后的西梅硬度和咀嚼性均有增加,但是自配促干剂处理的西梅干硬度最小,为1034.62 g ,弹性和咀嚼性居中,可以给消费者带来较佳的口感;利用自配促干剂处理的西梅干,抗坏血酸、总酚、总黄酮损失最小,分别为25.48 mg/100 g DW 、358.54 mg GAE/g 、3.61 mg/g ;同时DPPH 自由基、ABTS +自由基清除能力较高,分别为79.75%、66.79%。
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试题及答案
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 药理学是研究( )A.药物效应动力学B.药物代谢动力学C.药物的学科D.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E.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2. 对于“药物”的较全面的描述是( )A. 是一种化学物质B. 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C.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D. 是用以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而对用药者无害的物质E. 是具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3. 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是属于( ) .A. 兴奋B. 兴奋或抑制C. 抑制D. 功能不变E. 产生新功能4.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是( ) .A. 药物用量过大B. 用药时间过长C. 毒物产生的药理作用D. 产生变态反应E. 在治疗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5. 普鲁卡因不可用于哪种局麻( ) .A.蛛网膜下腔麻醉B.浸润麻醉C. 表面麻醉D.传导麻醉E.硬膜外麻醉6. 阿托品抗感染中毒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 .A. 抗菌、抗毒素作用,消除休克的原因B. 抗迷走神经,兴奋心脏,升高血压C. 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增加重要脏器的血流量D. 扩张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兴奋中枢,对抗中枢抑制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吸入麻醉药中氟烷最易引起缺氧B. 吸入麻醉时禁用镇痛药C. 氧化亚氮比氟烷麻醉作用强而镇痛作用弱D. 氟烷能抑制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E. 兴奋期是麻醉药对大脑皮层抑制作用的表现8. 适宜用硫喷妥钠麻醉的情况是( )A.肝功能损害患畜B.支气管哮喘患畜C.喉头痉挛患畜D.作为麻醉前给药E.短时小手术麻醉9. 强心苷治疗心衰的作用是( )A.使心室容积缩小B.选择性地增加心肌收缩性C.增加心脏工作效率D.减慢心率E.降低室壁肌张力及心肌耗氧量10. 强心苷中毒时,哪种情况不应给钾盐()A.室性早搏B. 室性心动过速C.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D.房室传导阻滞E.心房纤颤11. 具有收敛作用的止泻药是( )A.氢氧化铝B.次碳酸铋C.洛哌丁胺D.地芬诺酯E.以上都不是12. 下列关于氢氧化铝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机制是()A. 抗胃酸作用较强,生效较慢B. 口服后生成的三氯化铝有收敛作用C. 与三硅酸镁合用作用增强D. 久用可引起便秘E. 不影响四环素、铁制剂吸收13. 乙酰半胱氨酸的祛痰作用机制是()A.使痰液生成减少B.扩张支气管使痰液易咳出C.增强呼吸道纤毛运动,促使痰液排出D.裂解痰中粘性成分,使痰粘稠度降低而易咳出E.使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痰液被稀释而易咳出14. N-乙酰半胱氨酸的祛痰作用机制是( )A.恶心性祛痰作用B.使痰量逐渐减少,产生化痰作用C.增强呼吸道纤毛运动,促使痰液排出D.使蛋白多肽链中的二硫链断裂,降低粘痰粘滞性,易于咳出 E.使呼吸道分泌的总蛋白量降低,易咳出15. 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的利尿药是( )A.呋塞米B.氢氯噻嗪C.螺内酯D.氨苯蝶啶E.乙酰唑胺16. 可引起高血钾的药物是( )A.呋塞米B.氢氯噻嗪C.环戊氯噻嗪D.阿米洛利E.乙酰唑胺17. 麦角新碱不用于催产和引产,是因为( )A.其作用比缩宫素强大而持久,易致子宫强直性收缩B.其作用比缩宫素弱而短,效果差C.口服吸收慢而不完全,难以达到有效浓度D.对子宫颈的兴奋作用明显小于子宫底E.以上都不是18. 麦角新碱的哪项作用可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出血( )A. 直接收缩血管B.促进血管修复C.促进凝血过程D.促进子宫内膜脱落E.使子宫平滑肌强直收缩,压迫血管19. 糖皮质激素用于慢性炎症的目的在于( )A.促进炎症消散B.防止粘连和疤痕形成C.收缩血管,降低其通透性D.减少蛋白水解酶的释放E.使炎症介质PG合成减少20. 接触性皮炎外用( )A.氟轻松B.地塞米松C.可的松D.ACTHE.氟氢可的松21. 阿司匹林适用于( )A.癌症疼痛B.胆绞痛C.术后剧痛D.风湿性关节炎疼痛E.胃肠痉挛性痛22. 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机制是( )A.抑制缓激肽的生成B.抑制内热原的释放C.使中枢前列腺素合成减少D.使外周前列腺素合成减少E.以上均不是23. 1.常量元素占动物体重的()以上A. 0.5%B. 0.05%C. 0.01%D. 0.1%E. 1%24. 硫酸锰可用于()A. 甲状腺肿大B. 白肌病C. 贫血D. 幼禽骨短粗病E. 皮炎25. 青霉素最常见和最应警惕的不良反应是().A.过敏反应B. 腹泻,恶心,呕吐C.听力减退D.二重感染E.肝、肾损害26. 下述氨苄西林的特点中,哪项是错误的( )A.耐酸,口服可吸收B.与青霉素G有交叉过敏反应C.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D.对耐药金葡菌有效E.对伤寒杆菌有效27. 下面哪一种属于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的防腐消毒剂()A. 甲紫B.新洁尔灭C.过氧乙酸D.乳酸E.来苏儿28. 甲苯达唑抗多种肠道蠕虫的机制之一是( )A.抑制虫体胆碱酯酶B.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C.兴奋虫体神经节D.抑制虫体呼吸E.以上均不是29. 对卫生昆虫最常用的拟菊酯类杀虫药为()A. 胺菊酯B. 敌敌畏C. 倍硫磷D. 伊维菌素E. 双甲脒30. 碘解磷定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是因为该药()A.能使失去活性的胆碱酯酶复活B. 能直接对抗乙酰胆碱的作用C.有阻断M胆碱受体的作用D.有阻断N胆碱受体的作用E.能对抗有机磷酸酯类分子中磷原子的毒性31. 治疗急慢性无机铅中毒时,解毒效果最好的药物是()A. 去铁胺B. 青霉胺C. 依地酸钙钠D. 二巯丁二醇E. 二巯丙醇32. 大多数化学物质的剂量-反应关系属于()类型A.直线型B.S形曲线C.抛物线D.以上都不是E.以上都对33. 下列那种叙述是正确的()A.弱酸性化学毒物在碱性环境中毒性增强B.水溶性高的化学毒物往往毒性也越大C.凡是在体内经过酶系统代谢失活的外来化合物,在幼年动物所表现的毒性就较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3
组别
阴性对照 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 高剂量组 阳性对照
动物 数 (只 ) 5 5 5 5 5
不定形 1 28 90 95 1 34 3 19
无钩 22 28 34 25 45
样品精子畸形试验结果
畸变精子数
香蕉
胖头
双头尾
10
11
3
10
8
3
13
9
2
12
5
2
26
20
3
尾折 16 19 27 10 35
合计 (个 ) 19 0 15 8 18 0 18 8 44 8
菌落数。如果受试物回变菌落数的增加超过自发回变 菌落数的 2倍以上, 并有剂量 - 反应关系者定为阳性。 整套试验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重复做 2次。
2 结果 2. 1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样品按以上剂量给雌、雄性 小鼠灌胃后, 动物出现反应迟钝、震颤等症状, 高剂量 组和次高剂量组动物更为明显 ( 表 1) , 并且高剂量组 动物在 2~ 24 h内全部死亡, 次高剂量组动物灌胃后 的第 4~ 24 h也陆续出现死亡 ( 共死亡 3 只 ), 小鼠以 625 m g / kg# BW 和 1 250 m g /kg# BW 的剂量组动物 灌胃后, 动物均无死亡, 24 h后恢复正常, 死亡动物解 剖观察可见胃肠道出血。生存动物观察 14 d后解剖 观察, 各脏器未见异常; 样品对雌、雄性小鼠的急性经 口毒性 LD50见表 1。根据 G B15193- 2003中的急性毒 性分级标准, 该样品属于低毒。按寇氏法剂量分组试 验观察结果, 经推算该样品 实际最大使用浓度 ( 质量 分数为 7. 0% ) 属实际无毒。
恒瑞 医 药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 国 药 准 字 H 32020857 ), 市购。
1. 4 方法 1. 4. 1 急性毒性试验 经预试验后采用寇氏法, 剂量 分别为 625, 1 250, 2 500和 5 000 m g / kg# BW; 配制成 质量分数为 3. 125% , 6. 25% , 12. 5% , 25. 0% 的溶液 备用。取 清洁级 昆明种 小鼠 40只, 雌 雄各半, 体 重 18~ 22 g, 随机分为 4个组, 每组 10只动物, 分别取对 应受试液按 20 mL /kg # BW 灌胃, 灌胃后连续观察 2 周, 记录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 1. 4. 2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采用间隔 24 h两次经口灌胃法进行 试验。取体重为 25~ 28 g 的健康清洁级昆明种小鼠 50只, 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10只, 雌雄各半。根据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 试验 设 384. 5, 769, 1 538 m g /kg# BW 剂量组, 分别取对应 受试液按 20 mL / kg# BW 灌胃, 蒸馏水作为阴性对照, 环磷酰胺以 40 m g / kg# BW 的剂量作为阳性对照, 取 4 m g /mL 的 CP 溶液, 按 10 m L /kg# BW 给予; 于末次给 予受试 物后 6 h 颈椎脱臼处死动物, 按常规取材、制 片、镜检, 每只动 物计数 1 000 个骨髓 嗜多染红 细胞 ( PCE )的微核率, 微核发生率以含微核的 PCE 千分率 计 ( j ) , 按 Po isson分布统计处理。 1. 4. 3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取体重 26~ 31 g 的雄性 清洁级昆明种小鼠 25只, 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5只; 试 验设低、中、高 3个剂量组, 各剂量组和阴性对照剂量 与给样方法均 同微核 试验; 环磷 酰胺以 45 m g / kg # BW 的剂量作为阳性对照, 取 4 mg /mL 的 CP 溶液, 按
近年来随着毒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食品添加剂 的安全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准确评价促干剂 对人体的安全性, 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毒理学依 据, 本试验依据国家标准 ( GB15193. 1- 2003) [ 3] 对杏、 葡萄促干剂的安全性进行了毒理学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 1 样品 由新疆农科院园艺所、新疆惠普园艺新技 术公司提供。 1. 2 试验动物与环境 清洁级昆明种小鼠及全价颗 粒饲料均由新疆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 实验动物生 产许可 证号: SCXK ( 新 ) 2003 - 0002。实验室环 境条 件: 温度 20. 0e ~ 24. 7e , 湿度 38. 0% ~ 48. 0% , 屏 障动物实 验室 实验 动 物使 用 许可 证号: SYXK ( 新 ) 2003- 0003。 1. 3 菌株及 S9制剂 Am es试验标准菌株由本实验 室保存, 其生物性状经鉴定合格; S9制剂由上海复旦 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卫教研室提供, 环磷酰胺由江苏
摘要: 目的 了解杏、葡萄促干剂作为食品 添加剂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和遗传毒 性试验对杏、葡萄
促干剂食口安全性进行 毒理学评价。结果 杏、葡萄促干剂 对雌、雄性小鼠的 急性经口毒 性 LD50分别为 2 679 m g /kg# BW - 1和 3 076 mg /kg BW, 根据 GB15193- 2003中的急 性毒性分级标准, 属低毒。 Am es试验、小鼠微核 试验和精子畸形
3 0 0 5 4 0 0
死亡率 LD50 (m g / kg# BW - 1 )
(% )
95% 可信限
10 0
60
பைடு நூலகம்
3 07 6
0
2409~ 3926
0
10 0
80
2 67 9
0
1990~ 3606
0
2. 2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样品对小鼠 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未产生明显改变, 各剂 量组小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 经泊松分布检验,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而阳 性组与阴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即 样品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 ( 表 2)。 2. 3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样品对小鼠精子畸形发生 率未产生明显改变, 各剂量组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相
5 @ 1000
5
1. 0 ? 0. 71
5 @ 1000
6
1. 2 ? 0. 84
5 @ 1000
5
1. 0 ? 0. 00
5 @ 1000
10 6
21. 2 ? 1. 64
P值
0. 7630 0. 7630 1. 0000 0. 0000
1. 0000 0. 7630 1. 0000 0. 0000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
1周体重 ( g)
2周体重 ( g)
0
0
0
0
30. 0 ? 2. 00
35. 2 ? 0. 84
29. 0 ? 1. 58
35. 0 ? 1. 87
0
0
0
0
26. 4 ? 1. 52 25. 6 ? 1. 14
31. 8 ? 1. 64 31. 2 ? 1. 64
死亡数 (只 ) 5
地方病通报 2010年第 25卷第 5期 Endem ic D iseases B ulletin 2010 Vol. 25, N o. 5 文章编号: 1000-3711( 2010) 05-0055-03
# 55#
杏、葡萄促干剂的毒性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徐晓辉, 亢建志, 袁江玲, 熊 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 乌鲁木齐 830002)
表1
剂量 (只 )
50 00
`
25 00
12 50
62 5
50 00
a
25 00
12 50 62 5
动物数 (只 ) 5
5 5 5 5 5 5 5
0周体重 ( g)
19. 6 ? 1. 67 19. 2 ? 1. 30 19. 2 ? 1. 30 19. 2 ? 1. 30 18. 8 ? 0. 84 18. 8 ? 0. 84 18. 8 ? 0. 84 18. 8 ? 1. 09
# 57#
PCE╱ N CE 1. 56 ? 0. 14 1. 59 ? 0. 21 1. 54 ? 0. 06 1. 47 ? 0. 16 1. 60 ? 0. 10 1. 61 ? 0. 28 1. 49 ? 0. 12 1. 54 ? 0. 14 1. 51 ? 0. 12 1. 60 ? 0. 10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而环磷酰胺阳性 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样品对小鼠精子未产生畸变作用 (表 3) 。 2. 4 Am es试验 样品以 8, 40, 200, 1 000, 5 000 Lg / 皿的剂量经两次重复试验, 其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菌 种本身自发回变菌落数的 2 倍, 而阳性组回变菌落数 均大于自发回变菌落数的 2倍, 表明样品 Am es试验 结果为阴性。
畸变率 (% ) 3. 80 3. 16 3. 60 3. 76 8. 96
试验均表明杏、葡萄促干剂没有遗传毒性。结论 杏、葡萄促干剂为无毒、无遗传毒性的食品添 加剂, 其最大使 用浓度为
7. 0% 。
关键词: 杏、葡萄促干剂; 急性毒性; 遗传毒 性; 实验
中图分类号: R 155. 51; TS202
文献标识码: A
葡萄干是新疆的名特产品,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 环境污染等因素, 葡萄的加工制干越来越困难, 同时原 有的制干法也存在制干时间长, 易 霉烂等困难 [ 1] , 严 重影响了新疆特产的生产销售和经济效益。杏、葡萄 促干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为乳白色粉末状化学制剂, 经促干剂处理的绿葡萄可缩短一半以上的制干时间, 并可提高绿葡萄干的卫生标准 1~ 2个质量等级, 使葡 萄干的总产量及经济效益有所增长, 增加了果农的收 入, 提升了新疆葡萄干这个名特产的声誉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