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高三地理第三讲岩石与地貌归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岩石与地貌

专题5 板块运动

1、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读“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了解某地区位于哪个板块内或板块交界处)

岩石圈:由岩石构成的地球的坚硬的外壳。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2、板块在软流层之上滑动,板块作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对流。

3、板块内部相对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运动的活跃地带。因此,地震火山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思考:澳大利亚大陆为何地震较少?)

4、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大地貌的成因,如大西洋、喜马拉雅山等

板块运动特点形成地貌

板块张裂的地区←||→(生长边界)大洋板块张裂海洋大陆板块张裂裂谷

板块碰撞的地区→||←(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巨大山脉

张裂区(生长边界)

海上:海洋、海岭(大西洋)

陆上:裂谷、断层(东非大裂谷)

相撞挤压区(消亡边界)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交界处:

海洋:岛弧(太平洋西部的岛弧链—亚洲东部的库页岛、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就是太平洋板

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的)

陆上:海岸山脉(北美洲落基山脉南美洲安第斯山脉)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交界处: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的)

5、海底岩石年龄的分布规律:海底岩石年龄从海岭到两侧由新到老对称分布(观察地图册“海底岩石年龄分布图,分析原因)

6、在“震源和震中示意图”写出地震要素名称: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

7、地震发生时,人们先觉察到的是地面上下颠簸,接着而来的是左右、前后摇晃,原因是因为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表。

8、震级表示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大小;地震烈度表示地震的破坏程度。震级每升高一级,相应的能量就增加

约30倍(思考:震级相差三级,能量相差多少倍?)。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同一次地震所影响的地

区有多个烈度。

9、影响烈度的主要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的抗震性能、救援等。

10、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在“世界地震、火山分布”图上找到地震带分布,掌握主要地震国位于哪个地震带上,思考:为何我国地震灾害频繁?)

地质灾害主要类型

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

火山喷发: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月球、火星、金星也有火山活动。

分类:①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②死火山: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

③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地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包含泥沙、石块以到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如川、滇、黔接壤地带,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原因: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2)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防御

⑴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⑵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⑶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植树造林等综合措施。

⑷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1.地壳变动:地壳表面形态的变化

2.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

分类

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热能太阳能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

用、地震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隆起或拗陷,形成高山

和盆地

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内外力作用的关系相互联系,同时进行,一般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3.地壳运动

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运动方向平行于地球表面垂直于地球表面

表现形式地壳水平位移,岩层弯曲变形地壳抬升或下沉

产生结果褶皱山系、裂谷或海洋地表高低起伏、海陆变迁实例喜马拉雅山、大西洋青藏高原、台湾海峡

相互关系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产生原因结构特征

基本

形态

构造地貌地形倒置及成因

判断依据

褶皱岩层受

挤压弯

曲变形

岩层上拱背斜背斜成山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

碎,易被侵蚀成谷地)

中间老,两

翼新岩层下弯向斜向斜成谷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

不易侵蚀,成为山岭)

中间新,两

翼老

产生原因结构特征

组合形

构造地

举例

外力作用下的地

断层地壳变动引起地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中间岩层上

升、两侧岩层

地垒块状山

地或高

陕西华山、江

西庐山、山东

在断层构造地带,

由于岩石破碎,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