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检分诊制度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第一节门诊预检分诊制度
1、门诊分诊人员必须由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护士担任。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及有关工作制度。
2、医院门诊设置导医台,导医要采取一级防护措施,初步了解就诊患者病情并测量体温,对体温≧38℃的立即提供一次性口罩并引导到发热门诊。对其他患者或体温<38℃的引导到挂号室和普通门诊。
3、发热门诊和普通门诊医生接诊时必须询问流行病学史、职业史并进行登记。
4、普通门诊医生结合患者主诉、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等对患者进行传染病预检,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佳妙病分诊点就诊。
5、发热门诊医生需详细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和地址。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检查,明确为传染病属不需住院患者转传染病分诊点治疗,需住院患者转至感染性疾病科,排除传染病的可以转到普通门诊就诊。
6、发现原因不明病例或疑似传染病病例,妥善保存病历资料,组织专家诊疗小组会诊,尽快作出临床诊断。不能够及时诊断的送隔离观察室观察。
7、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病例,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患者的陪同人员和其
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8、分诊处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照规范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处理医疗废物。
第二节急诊预检分诊制度
1、预检分诊工作应由急诊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承担。
2、分诊护士对来急诊就诊的患者,需在5分钟内进行相应急救处理,判断病情危重程序并正确分诊,及时通知有关医生尽快接诊。对危重抢救者做出相应急救处理,先抢救后交费。
医院预检分诊的管理制度
医院预检分诊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预检分诊工作,提高门诊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的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门诊部门的预检分诊工作。
第三条预检分诊是指患者到医院就诊后,由医院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初步的问诊与检查,确定就诊科室或医生,并分诊给相应的医生进行诊治。
第四条预检分诊的目的是提高就诊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避免交叉感染,确保医院门诊的正常秩序。
第五条预检分诊应遵循患者第一原则,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
第六条医院应建立健全预检分诊工作流程,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职责,确保预检分诊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章预检分诊工作流程
第七条预检分诊工作应遵循以下步骤:
(一)患者挂号:患者到达医院后,需先到挂号窗口进行挂号登记,获取就诊号码。
(二)分诊:挂号后,患者前往预检分诊台,由护士进行初步的问诊与检查,确定就诊科
室或医生。
(三)分诊结果通知:护士将分诊结果通知患者,并引导患者前往相应的就诊科室。
(四)就诊:患者根据分诊结果前往就诊科室,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就诊。
第八条预检分诊台应设置在医院门诊大厅,并配备相应的医疗设备和工作人员。
第九条预检分诊工作应结合医院信息化系统,实现挂号、分诊、就诊等环节的无缝对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十条预检分诊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各类医疗设备,准确判断患者病情,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就诊效果。
第三章预检分诊工作管理
第十一条医院应建立健全预检分诊工作的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等。
预检分诊制度
预检分诊制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逐渐增长,医疗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如何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向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成为各国医疗健康部门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预检分诊制度应运而生,成为一种越来越被广泛采用的医疗服务模式。
一、什么是预检分诊制度
预检分诊制度是指在患者就诊之前,通过对患者的初步评估和分诊,将他们分配到不同的医疗机构和医生,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和医疗服务的高效性。预检分诊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医疗机构、医生、护士和患者等。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借助各种医疗信息技术,如医疗数据分析、医疗智能诊断等。
二、预检分诊制度的优点
1.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
预检分诊制度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将其分配到合适的医疗机构和医生,从而充分利用不同机构和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达到优化利用医疗资源的目的。这不仅可以缓解挂号就诊难的问题,还可以减轻医生和医院的压力,使医疗服务更趋于合理化和高效化。
2.提高就医效率和减少就医成本
预检分诊制度能够缩短患者就医的等待时间,简化就医流程,减少了患者的就医成本,也减轻了医院的医疗负担。通过将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初步评估和分诊,能够使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更加针对性和精准的医疗服务,提高就医效率。
3.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预检分诊可以使患者在医院就医前就能了解到自己的病情和就诊流程,也不会像普通门诊那样需要等待很长时间。且分诊的专业性和针对性,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三、预检分诊制度应该如何实施
预检分诊规章制度
预检分诊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确保患者权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医
疗行业标准,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预检分诊是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是患者接受医疗服务的第一个接触点,对患
者的就诊顺利和医疗安全至关重要。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门诊部门的预检分诊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门诊部门医务
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等。
第四条预检分诊工作应遵循“以患者为中心,服务至上”的原则,以提高就诊效率,提升就
诊体验,确保医疗质量,做到科学、规范、高效。
第五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预检分诊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配备专业人员,并提供必要
的培训,以保证预检分诊工作的顺畅进行。
第六条医院应当建立预检分诊工作的信息管理系统,做到信息共享、便捷查询,减少患者
等待时间,提高服务效率。
第七条医院应当制定完善的预检分诊工作流程,包括患者接待、信息登记、病情评估、分
诊安排等环节,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八条医院应当建立预检分诊的质量评估机制,对预检分诊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及
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第二章预检分诊的基本要求
第九条预检分诊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一)患者接待:对患者进行礼貌接待,引导患者正确登记个人信息,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提供必要的协助。
(二)信息登记: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准确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做到了解患者全貌。
(三)病情评估:对患者主诉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时安排相应的
医疗资源。
(四)分诊安排: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合理安排就诊顺序,确保重症患者得到及时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优化分配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成为一项重要任务。而预检分诊工作制度的引入,无疑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背景和意义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是指在患者就诊前进行初步的医疗评估和分流工作,通过对患者进行分诊,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及时处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该制度的引入,旨在解决目前就医难、看病贵的痼疾,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
二、实施步骤
1. 分诊登记
患者到达医院后,由预检分诊员进行登记,记录患者个人信息、主诉以及就诊需求等。同时,对患者进行初步的体格检查,如体温、血压等。登记流程需要简洁高效,避免不必要的繁琐程序,确保患者登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 事前评估
在进行初步登记后,患者接受事前评估,由医师或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并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和就诊的紧急程度进行分类。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应立即转至急诊科或相应的专科进行处理;对于非急危重症患者,可由分诊员协助选择合适的科室就诊。
3. 分流指导
在完成事前评估后,分诊员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分流指导。这包括告知患者去向及就诊顺序,引导其前往相应的科室等。同时,分诊员应做好与各科室的沟通协调工作,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就诊,减少等待时间。
4. 转诊和返诊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患者需要进行转诊或返诊。在进行转诊时,应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和信息交流,确保转诊流程的顺利进行;在进行返诊时,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跟踪观察,及时向患者提供相应的复诊建议和指导。
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及流程
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及流程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急诊部门的工作压力也日益增加。为了更好地处理急诊病患,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急诊预检分诊
制度应运而生。本文将介绍急诊预检分诊制度的定义、目的以及实施
流程。
一、急诊预检分诊制度的定义和目的
急诊预检分诊制度是指在病患到达急诊科之前,通过借助专业的医
护人员进行初步的筛查和评估,以便将病患分为优先和普通两个不同
的队列,合理安排诊治顺序,提高急诊科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实施急诊预检分诊制度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提高急诊科的工作效率:通过预先对病患进行简要的初步检查和
评估,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快速判断病情的紧急程度,并及时安排转诊、治疗或观察等措施,以避免等待时间过长和浪费资源。
2. 实现患者优先治疗:急诊预检分诊制度能够将病患按照紧急程度
进行分类,将危重病患优先安排在医疗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得到及时救治,提高生存率和康复质量。
3. 降低医疗事故的风险:通过事先对病患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
高危人群和需要特殊处理的病患,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和治疗,降低医
疗事故的风险。
二、急诊预检分诊制度的实施流程
1. 病患来院登记:病患到达急诊科时,由前台工作人员进行登记,
记录个人基本信息,并提供一份问诊表供后续医护人员参考。
2. 专业护士初步评估:病患登记完成后,由专业护士进行初步评估。护士会详细询问病患的症状、病史以及过敏情况,并根据症状和病情
判断病患的紧急程度。
3. 医生复诊确认:护士完成初步评估后,将病情和评估结果报告给
急诊科医生。医生在复诊过程中会根据护士的评估结果和病患自述情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一)预检分诊选址符合要求,位置醒目、标识清楚,相对独立且通风良好、具有消毒隔离条件,不得用导医台代替。在急诊、门诊大厅,设立测温设备,张贴告示,告知发热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
(二)预检分诊点要备发热病人使用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体温表、手卫生设施及预检分诊病人基本情况登记本。工作人员应督促和指导患者正确佩戴口罩和手卫生,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三)预检分诊工作人员着装规范,穿戴工作服、隔离衣、工作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使用医用防护口罩,必要时加面屏,如出现潮湿、污染等及时更换并严格执行手卫生。
(四)落实首诊负责制,接诊人员对就诊的患者测量体温、询问是否有咳嗽、咽痛或胸痛腹泻等症状。发现可疑患者,登记患者信息,指导患者及陪同人员正确佩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至相应隔离留观区域。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五)严格落实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工作保证通风良好,条件不具备的医疗机构应使用机械通风。做好消毒登记,留档备用。
(六)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包装、暂存、交接、转运。做好登记,留档备用。
(完整版)预检分诊制度
(完整版)预检分诊制度
一、引言
预检分诊是医院门急诊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通过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类,合理分流资源,提高就诊效率和质量。本制度旨在规范预检分诊工作,确保其顺利进行。
二、工作职责
1.预检分诊台的设置:确定预检分诊台的位置、布局和装备,保证其满足工作需求。
2.接待与登记:接待患者,核实个人信息,录入基本资料,并发放相关表格和号码。
3.患者初步评估:依据患者主诉和症状,进行初步问诊和体格检查,辨别紧急情况和不稳定病情。
4.分类和分流: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就诊需求和医疗资源情况,将其分配到适当的科室或专家门诊。
5.紧急处理:对急危重患者给予迅速处理,安排紧急治疗,并及时通知相关医护人员。
6.协助医生工作:根据医生的要求,提供患者基本信息和初步评估结果,协助医生制定诊疗计划。
三、工作流程
1.患者到达预检分诊台
当患者到达医院门诊大厅时,他们会被引导到预检分诊台。工作人员会迎接患者,并核实其个人信息,例如姓名、年龄、性别等。这些信息将被录入系统,以便日后使用。
2.接待和登记
在这一步骤中,工作人员会与患者进行简单的接待和登记程序。他们会询问患者来诊的目的、主诉和症状,并将这些信息记录下来。这有助于初步了解患者的情况,并为后续评估和分流做准备。
3.初步评估
接下来,工作人员将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他们会仔细倾听患者的叙述,并进一步了解病情的细节。此外,他们还会进行基本的体格检查,如血压测量、心率观察等。这些步骤旨在获取更多的临床信息,以评估患者疾病的紧急程度和稳定性。
4.分类和分流
根据初步评估结果,工作人员将患者分类为不同的就诊类型。通常有三类:急诊、普通门诊和专科门诊。急诊患者的病情较为紧急,需要尽快处理;普通门诊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可以按照号码在等候区等候就诊;而专科门诊患者则需要进一步安排预约时间和专家资源。5.急诊处理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范文(4篇)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范文
预检分诊是医院门诊排队就医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作用是通过对患者的初步评估,对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和分诊,以便尽快为患者提供适当的诊疗服务。为了确保预检分诊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预检分诊工作制度。下面是一份预检分诊工作制度范文供参考:
1.预检分诊工作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1.1 目的:为患者提供快速、准确、高效的就诊服务,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门诊工作效率。
1.2 基本原则:
(1)儿童、老年人、孕妇、急危重症患者等特殊人群优先就诊;
(2)严禁拒收急危重症患者,及时安排急救措施;
(3)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安排优先级,避免不必要的等待;
(4)注重患者隐私保护,保证患者信息安全;
2.预检分诊流程:
2.1 患者到达门诊大厅后,首先应前往预检分诊窗口接受初步评估;
2.2 预检分诊人员对患者进行询问和观察,了解患者主诉和病情,评估病情轻重缓急;
2.3 根据评估结果,预检分诊人员将患者分为急、危、重、一般四个等级,并给予相应的标识;
2.4 预检分诊人员根据患者等级,安排就诊先后顺序;
2.5 分诊人员将分诊结果记录在患者就诊卡上,并告知患者就诊流程和就诊地点;
2.6 患者按照分诊结果前往相应的就诊科室就诊;
3.预检分诊工作人员的要求:
3.1 应具备医学相关专业背景知识,熟悉常见疾病特点和紧急情况处理流程;
3.2 具备一定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询问;
3.3 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应变能力,能够迅速判断疾病轻重缓急;
3.4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其他医务人员密切配合,确保预检分诊工作的顺利进行;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5篇)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一、在门诊主入口处设立预检分诊台。
二、大厅预检分诊人员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对体温37.5℃以上伴流感样症状,且来自疫区或与疫区人接触的患者做好登记(记录到分钟),陪同到发热门诊。体温37.5℃以上伴流感样症的患者,询问无疫区人接触史者,分诊到普通门诊就诊。
三、经预检为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陪同病人到相应的诊室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四、分诊处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五、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2)
是指在医院或诊所等医疗机构中,为了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患者就诊体验,采取的一种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其主要目的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将患者分配到合适的医疗资源和医疗队伍中,以提高患者就诊效率和医生工作效率。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接待与登记:患者到医疗机构后,由专门的接待人员进行登记,包括个人信息、病史等,并根据患者的主诉进行初步的问题筛查。
2. 评估与分诊:接待人员会将患者的基本信息传达给医生或护士,由医生或护士进行初步评估和分诊。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需求,将患者分配到相应的科室、医生或护士进行进一步的诊疗。
3. 紧急处理:对于病情危重或急需救治的患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会优先安排其就诊,以保障其生命安全。
4. 信息交流:预检分诊工作制度要求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接待人员之间的紧密协作与沟通,确保患者的信息能够得到准确传递和处理。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一、总则
1.1 为规范医院门诊预检分诊流程,优化就诊流程,提高就诊效率,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本制度制定。
1.2 凡涉及门诊预检分诊工作的活动,应严格执行本制度。
1.3 预检分诊员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操作规范,保护患者隐私和信息安全。
二、预检分诊员的职责
2.1 接待患者,对患者进行预检分诊,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症状和就诊需求做出相应整诊方案。
2.2 对预约挂号患者进行回访确认,核实患者身份和就诊需求,合理安排就诊时间。
2.3 按照就诊顺序,合理安排患者就诊,避免患者拥挤,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
2.4 协助医生进行病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把握和掌握患者就诊的最佳时机和就诊顺序,便于医生的会诊和诊断。
2.5 向患者详细解释就诊流程和医疗服务内容,把握详询病情对医疗检查需要做的特殊预备,传送患者的转诊需求,帮助患者填写表单等。
2.6 做好患者突发病症的判断和处置,及时引导患者就医。
2.7 给患者健康科普宣教,向患者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健康素养。
2.8 给予患者人性化关怀和热情服务,加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和满意度。
三、预检分诊工作程序
3.1 患者到达门诊大厅,由预检分诊员询问患者病情以及查询最近检查检验报告。
3.2 根据患者症状和病史,对疾病进行初步判断,根据患者的情况,给出就诊方案并告知就诊顺序,如果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诊断,告知患者到何处预约等待。
3.3 确认挂号表单,核实患者身份和联系方式,并告知患者预检分诊员的姓名和工作时间。
3.4 安排就诊流程,根据情况参考医生的建议,确定患者就诊顺序,尽可能避免患者等待时间过长。
(完整版)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1. 背景与目的
预检分诊作为医院日常运作中的关键环节,旨在有效优化就诊流程,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患者的就医体验与安全。本制度旨在明确预检分诊工作的组织架构、工作流程、人员职责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预检分诊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2. 组织架构
预检分诊工作涉及多个部门与人员的协同合作,主要涵盖以下职能:
2.1 预检分诊部门
预检分诊部门作为工作的核心,负责接受患者来院登记、初步病情评估以及初步分诊。部门内设以下岗位:
部门负责人:负责整体工作的协调与监督。
分诊医师:负责根据患者病情初步评估并安排初步分诊。
登记员:负责患者基本信息的录入和登记。
2.2 医疗科室
各医疗科室接受预检分诊后的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每个科室设有相应的医生和护士团队。
3. 工作流程
3.1 患者到达与登记
患者到达医院后,前往预检分诊部门进行登记,登记员录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发放相关就诊号码。
3.2 初步病情评估
分诊医师对患者进行初步病情评估,了解患者主诉、症状等信息,判断病情的紧急程度。
3.3 初步分诊
根据初步病情评估,分诊医师将患者分诊至相应的医疗科室,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3.4 医疗科室诊疗
医疗科室根据初步分诊信息,安排医生和护士团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诊断和治疗,确保患者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3.5 分诊结果反馈
医疗科室完成诊疗后,将诊疗结果反馈至预检分诊部门,以便更新患者的就诊状态。
4. 人员职责
4.1 预检分诊部门人员职责
部门负责人:协调部门内外事务,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第一篇: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一、在门诊主入口处设立预检分诊台,在内科、急诊、发热门诊等重点科室门诊设二次预检分诊,参与人员做到一级防护。
二、大厅预检分诊人员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对发烧患者给予测温,体温37.5℃以上伴流感样症状,且来自疫区或与疫区人接触的患者做好登记(记录到分钟),陪同到发热门诊,与发热门诊分诊人员进行交接。体温37.5℃以上伴流感样症的患者,询问无疫区人接触史者,分诊到普通门诊就诊。三、二次预检分诊处人员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再次预检、分诊,将病人分诊到相应的诊室就诊。
四、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陪同病人到相应的诊室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五、分诊处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六、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第二篇: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一、在门诊主入口处设立预检分诊台,在儿科、呼吸内科、口腔科、皮肤科、急诊、手足口病等重点科室门诊设二次预检分诊,参与人员做到一级防护。
二、大厅预检分诊人员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对发烧患者给予红外线测温,体温37.5℃以上伴流感样症状,且来自疫区或与疫区人接触的患者做好登记(记录到分钟),陪同到发热门诊,与发热门诊分诊人员进行交接。体温37.5℃以上伴流感样症的患者,询问无疫区人接触史者,分诊到普通门诊就诊。三、二次预检分诊处人员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
(完整版)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一、概述
预检分诊工作是医院门诊工作的重要环节,旨在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医疗咨询和指导,确保患者得到合理、有效的诊疗。该工作制度明确了预检分诊工作的职责、流程、标准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旨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疗资源利用。
二、职责
1.负责接待患者,提供医疗咨询和初步诊断。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分诊,引导患者至相应科室就诊。
3.及时汇报急诊、重症患者的情况,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4.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病情、分诊结果、就诊科室等。
5.定期对预检分诊工作进行总结和改进,提高工作质量。
三、流程
1.患者来到医院后,首先到预检分诊台接受预检护士的询问和检查,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主诉、症状等。
2.预检护士根据患者提供的信息进行初步诊断,并引导患者至相应科室就诊。
3.对于病情较重或急诊患者,预检护士应立即汇报医生,协助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4.预检护士应及时记录患者相关信息,包括病情、分诊结果、就诊科室等,以便于后续的诊疗和管理。
5.定期对预检分诊工作进行总结和改进,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工作质量。
四、标准
1.预检护士应具备相应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提供专业的医疗咨询和指导。
2.预检分诊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进行操作。
3.对于急诊和重症患者,预检护士应立即汇报医生,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4.预检护士应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礼仪,对待患者热情、耐心,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五、责任与义务
1.预检护士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认真询问和检查,确保初步诊断的准确性。
医院预检分诊工作制度及流程
XXXX医院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及流程
一、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二、预检分诊流程
1、合理规划通道
2、第1级分诊
3、第2级分诊
4、第3级分诊
三、门诊预检流程图
一、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1、门、急诊设立预检分诊点,不得用导医台代替。
2、预检分诊点应设立在门、急诊醒目位置,标识清楚,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
3、预检分诊点要备有发热病人用的口罩、体温表、流水洗手设施或手消毒液、预检分诊病人基本情况登记表等。
4、医务人员按一般防护着装,即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接触病人后应进行手卫生消毒。
二、预检分诊流程
1、合理规划通道:进出口通道分开设置且有专人值守,所有进出口均测体温
2、第1级分诊:门诊大厅设立发热患者预检分诊合,监测所有人员体温,发现发热患者(体温超过37. 3C)立即复测体温,同时询问流行病
学史,如有流行病学史者且体温大于37. 3"C,再用水银体温计复测体温,同时给患者及陪同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由分诊人员陪送到发热门诊;无流行病学史者,给患者戴医用外科口罩,指导患者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3、第2级分诊:门诊各护士站设体温监测点,对所有就诊患者监测体温,及时筛查发现发热病例,重点针对呼吸科、感染科、中西医结合科等科室,同时询问流行病学史。若有流行病学史,给患者及其陪同人员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由诊区护士陪送到发热门诊;若无流行病学史,给患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指导患者前往发热门诊就诊,排除后返回门诊就诊。
4、第3级分诊:门诊医师接诊患者时应检测患者体温和询问流行病学史;对有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立即告知诊区护士护士给患者及陪同人员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由诊区护士陪送到发热门诊。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2个)及流程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2个)及流程预检分诊工作制度之一
一、在门诊主入口处设立预检分诊台,重点科室门诊设二次预检分诊。
二、门诊大厅预检分诊人员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对发热患者给予测温,体温37.3℃以上伴流感样症状,且来自疫区或与疫区人接触的患者做好登记(记录到分钟),陪同到发热门诊,与发热门诊分诊人员进行交接。体温37.3℃以下伴流感样症的患者,和手脚发现皮疹询问无疫区人接触史者,分诊到普通门诊就诊。三、二次预检分诊处人员注意询问病人有关情况,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再次预检、分诊,将病人分诊到相应的诊室就诊。
四、经预检为手足口病的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陪同病人到相应的诊室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纳需要的消毒措施。五、分诊处应当采纳尺度防护措施,依照规范严格消毒,并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六、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纵规范、惯例以及有关工作制度。门诊预检分诊制度及流程之二
1、门诊分诊人员必须由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护士担任。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及有关工作制度。
2、医院门诊设置导医台,导医要采取一级防护措施,初步了解就诊患者病情并测量体温,对体温≥38℃的立即提供一次性口罩并引导到发热门诊。对其他患者或体温<38℃的引导到挂号室和普通门诊。
3、发热门诊和普通门诊医生接诊时必须询问流行病学史、职业史并进行登记。
4、普通门诊医生结合患者主诉、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等对患者进行传染病预检,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点就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检分诊制度
一、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二、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三、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四、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五、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诊断及转诊制度
一、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二、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三、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县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四、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传染科(内科)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科进一步治疗。
5.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6.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7.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备注: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1.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2.报告的方式: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并按要求进行电话报告。
3.报告的程序为:传染病病例的报告由首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报告卡(按要求电话报告)—>疫情管理人员收卡、登记—>网络直报(需电话报告县CDC的按要求报告)。
4.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
1.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的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同时,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2.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等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3.对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进行报告。
5.个别病种的确认须由相关单位认可后方能上报:
1.脊髓灰质炎,要由国家确认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2.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须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3)艾滋病,应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6.每月29日前检查追踪上月和本月已报告病例卡片的诊断变化和转归情况,如疑似病例改为确诊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为已分型、死亡等,要对原报告卡进行订正报告。
7.在传染病漏报自查、检查和暴发调查中发现的未报告病例,要及时补充录入。
网络直报制度
1.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及人员配置
1.配备专用计算机1台进行疫情网络直报工作;
2.配备2名工作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集、录入、初审及相关传染病管理工作(1名为专职);
3.有人负责本单位网络直报系统硬件与网络维护,以保障其正常运行;
2.责任报告人填卡要求
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完整的合格的传染病纸质报告卡。包括初次报告、订正报告(含死亡订正)。医生填卡时,尽力询问病人的详细现住地址,得到病人的准确可靠地址,具体到乡镇、街名和门牌号。
3.直报人员职责及网络填报要求
1.直报人员之一必须为疫情管理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性病、慢病、居民病死亡原因、症状监测等项工作的网络直报及电话报告工作;
2.直报人员负责每日的收卡、录入、初审工作。常规收卡上、下午各一次;常规录卡应在17点30分前完成;特殊情况立即录入,不得延误;
3.将“现住址国标”下拉框逐级选至乡镇级,以避免红卡的出现;如遇到现住地址不详的卡片,即作为市内、省内和省际流动人口处理:录卡操作时,在“现住址国标”栏逐级选中“不详”,并在“现住详细地址”栏填写“不详”或已获得的内容。系统会自动将此类卡片统计在本地流动人口发病数内;
4.若病人为学生,必须在患者单位栏内填写学校正式全称及班级名称,勿用简称;
5.艾滋病、HIV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副卡;
6.妥善保管好用户编码及密码,确保直报系统处于正常、安全的运行状态;
7.纸质卡片是电子疫情资料形成的重要原始依据,要保留三年备查。
门诊住院登记管理制度
1.门诊日志
1.门诊日志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初诊和复诊、处理、报卡九项基本内容,必须逐项填写完整,不能用症状代替诊断;
2.门诊日志由临床医生填写,于次月5号前汇总交院办公室;
(3)挂号与日志登记符合率不低于90%。
2.住院病人登记:住院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须逐项填写,由各病区妥善保存。
检验登记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