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伦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C )。
A.善恶B.利己与利他C.道德D.伦理2.先秦时期系统提出人性善理论的是( B )。
A.荀子B.孟子C.孔子D.韩非子3.先秦时期注重义利统一思想的思想家是( D )。
A.老子B.孟子C.韩非子D.墨子4.先秦时期,提出“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论的思想家是( A )。
A.荀子B.孟子C.孔子D.韩非子5.明末清初,强调人性的“习而性成”说的是( C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傅山6.古希腊思想家( A )指出,只有不朽的灵魂才能有知识,只有节制一切身体欲望之后,才能出现不朽的的纯洁灵魂。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伊壁鸠鲁7.下面( D )不是康德提出的三大道德律的内容。
A.人是目的 B.意志自律 C.普遍的道德律 D.道德源自至善8.( C )是“合理利己主义”的提出者,对于传统经验主义的极端利己思想进行了某种程度的修正。
A.赫拉克利特 B.费尔巴哈 C.爱尔维修 D.霍布斯9.提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的思想家是( C )。
A.密尔B.费尔巴哈C.边沁D.爱尔维修10.西方伦理思想史上把“道德”与“伦理”明确区分开来的是( C )。
A.亚里士多德B.康德C.黑格尔D.哈贝马斯11.下列著作中( C )不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著。
A.《尼各马可伦理学》B.《大伦理学》C.《伦理学》D.《优台谟伦理学》1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 B )。
A.善与恶的矛盾运动B.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C.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问题D.道德主体的意志自由与道德规范必然性的关系问题13.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 A )一书中把道德哲学分为权利的学说与德性的学说两部分。
A.《道德形而上学》B.《伦理学导论》C.《道德与立法原理》D.《伦理学体系》14.伦理学一般可以分为理论伦理学与实践伦理学,下面( D )属于实践伦理学。
伦理学
A.抓住道德理论中根本问题即义利问题,在实践上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B.义利统一不仅是基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而且是建立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础之上的。
C.解决了怎样使最大多数人得到最大利益的指导思想和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功利主义
※道德建设中应坚持“四个有利于”:
(1)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道德。
(2)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道德。
(3)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道德。
(4)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道德。
第二,“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普世伦理道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第三,“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及和平建设时期形成的优秀道德传统的直接传承。
(1)道德修养的内在动力来自于个人内在的道德需要;
(2)道德修养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活动。
※道德修养的意义
(1)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
(2)道德修养使得人们从社会道德教育和道德评价中获得的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和人生观,变成自觉的道德行为,完成从道德意识到道德实践的飞跃;
(1)更新道德观念,使其逐渐融入真美教育之中;
(2)与科学技术、经济因素相结合;
(3)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使道德教育科学化与制度化;
(4)正面教育、积极引导、树立榜样、形成舆论;
伦理学 复习资料
伦理学复习资料伦理学复习资料伦理学是研究道德和价值观的学科,它探讨了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和原则。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对于理解伦理学的核心原则和应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些关于伦理学的复习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学科。
一、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指导人类行为的准则。
其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尊重个人的尊严和权利”。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被视为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权利和尊严。
这个原则要求我们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并尊重他人的自主性和自由意志。
另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最大化幸福”。
这个原则认为我们应该追求最大化人类的幸福和福祉。
这意味着我们的行为应该有利于他人的幸福,而不是对他人造成伤害或痛苦。
这个原则也强调了我们应该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仅仅是自己的利益。
二、伦理学的理论伦理学的理论是用来解决道德困境和决策的工具。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是“伦理相对主义”。
这个理论认为道德是相对的,因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和规范。
根据这个理论,没有一个绝对的道德标准,而是根据不同的文化和社会来确定什么是对和错。
另一个重要的理论是“伦理普遍主义”。
这个理论认为有一些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不受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根据这个理论,有些行为是普遍错误的,而有些行为是普遍正确的。
这个理论强调了道德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三、伦理学的应用伦理学的应用包括医学伦理、商业伦理、环境伦理等。
医学伦理是研究医疗行为和决策的道德准则和原则。
在医学伦理中,有一些重要的原则,如尊重患者的自主权、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保密性等。
商业伦理是研究商业行为和决策的道德准则和原则。
在商业伦理中,有一些重要的原则,如诚实和公正、尊重消费者权益和环境保护等。
这些原则帮助我们在商业活动中做出正确的决策,遵守道德规范。
环境伦理是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和责任。
在环境伦理中,有一些重要的原则,如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等。
伦理学复习资料打印(DOC)
【伦理学复习资料】1、什么是公共伦理?一、公共伦理概念之辨析公共伦理既不是公共管理伦理,也不等同于政治伦理,它是服务型公共管理模式下的一种新型伦理形态,是社会公共领域中的基本伦理维度与社会公共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在个性发展和道德约束间保持合理张力、规范公共领域中所有公共行为的价值准则。
它包括以下四层内涵:第一,公共伦理的主体是所有参与公共生活的组织与人员,既包括公共部门及人员,也包括参与公共事务的非政府组织,还包括其他所有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公民。
与公共管理伦理对公共行政伦理的进步一样,公共伦理扩大了公共管理伦理的空间与时间范畴,把所有参与公共生活的组织与人员都纳入了其中。
第二,公共伦理规范的是公共生活中的所有公共行为,既包括公共组织与人员的公共行为,也包括私人组织、非政府组织的公共行为;既包括公共领域中的公共行为,也包括私人领中的公共行为。
第三,公共伦理的核心要义在于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它直接决定着公共领域的道德走向与精神建构,因此,公益至上的公平正义、公共责任与合作是公共伦理的基本价值准则。
第四,公共伦理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平等性、服务性等特征。
公共性是公共伦理的本质特性,意指公共伦理是参与公共生活的所有成员,而不仅仅是公共管理部门与人员所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的空间与准则。
平等性是公共伦理的关键特性,指在公共伦理规范下人们的交往方式不再考虑社会地位与等级,每个人都单纯作为人享有平等权利。
开放性是指公共伦理有可进入性和可分享性的特征。
服务性则根植于服务型政府的服务精神,意指公共伦理是为公共领域以及参与公共生活的所有成员提供精神服务的价值体系。
【道德】伦理学中的“道”基本上是关照“天道”但又以“人道”为核心展开的,指示的是做人的根本原则、道理与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指示做人根本原则、道理与途径的“人道”有两个层面:一是作为集合体的类的人的做人原则、道理与途径,这是社会伦理关系与伦理秩序方面;一是作为单个人的做人根本原则、道理与途径,这是个人做人美德方面。
伦理学复习资料
伦理学复习资料1.伦理学的概念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是对道德现象进行哲学考察和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
2.道德现象的含义及特点含义:道德现象是行为过程,行为结果,心理活动,思想观点的综合。
特点:(1)道德一定是在两人以上的关系中发生的,一定是在他人有影响的行为中体现的。
道德最优先的内容是一种社会道德。
(2)道德一定是以合乎人的身份、合乎人性、合乎人道的方式对待人。
3.道德行为的概念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对此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
包括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两大类。
4.伦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伦理学的性质,伦理学是一门哲学理论科学,又是一门特殊的价值科学,还是一门特殊的实践科学。
第一,伦理学是一门哲学理论科学。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不仅对道德现象进行理论研究,而且还要揭示道德现象的哲学实质。
第二,伦理学是一门特殊的价值科学。
价值的评价是价值认识的主要方式。
进行价值认识就得有一定的价值尺度,在道德生活中这个尺度就是道德。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其特点在于它是功利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统一。
第三,伦理学是实践科学。
(规范层面)道德始终作为行为方式而存在。
道德意识只有转化为道德行为才是真正现实。
实践理性。
5.伦理学的任务(1)科学的揭示伦理道德的本质、起源、发展和规律。
(2)为人们的行为活动概况出科学、合理可行的规范体系。
道德规范对特定社会成员既有约束力,还有唤醒人们使自身、他人和社会不断趋于完善的能动精神,对人既有约束又有启迪。
(3)研究一代新人的成长规律。
伦理学的最终目的是把伦理道德的科学认识,内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进而转化为人们的自觉道德实践。
用道德规范体系培养社会需要的人。
6.当代伦理学对伦理学的分类(1)描述伦理学依据经验描述的方法,从社会的实际状况对道德进行经验性的描述和再现,也叫记述伦理学。
与传统规范伦理学相比,既不研究行为的善恶及标准,也不制定行为准则和规范,而是依据其特有的学科研究方法对道德现象进行经验分析、科学分析。
伦理学复习
伦理学复习1、比较道德、不道德、非道德、超道德。
名词解释“道德”与“不道德”,实质上就意味着“好(善)”或“对(正当)”、“坏(恶)”或“错(不正当)”,并常常依其用以定性人本身还是定性人的行为而定。
“非道德”是指没有任何道德观念,或是对正确和错误满不在乎。
“超道德”意味着完全超越于道德领域,本身就无所谓道德与不道德。
无所谓善与恶,不属于道德的范畴。
2、道德关系道德关系包括人与超自然存在物(宗教道德),人与自然界(自然道德),人与自身(个体道德),人与其他人(社会道德)。
道德的对象始终并且只有人。
3、道德的起源简答A,超自然论。
价值源自于超自然存在物或原则。
(柏拉图的善,上帝,佛,阿拉等)B,自然起源说:自然法则论。
价值蕴涵于自然界本身。
(康德)自然人性论。
道德和价值完全存在于人类自身,而在,人类之外则没有任何价值或道德可言。
C,契约说。
道德是人与人在理性的基础上共同制定的。
D,社会交往说。
道德是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的。
4、道德的层次A,底线道德和崇高道德。
B,习惯的道德和反思的道德。
习惯的道德是以习惯或传统为基础,经常在不加分析或批判性评价的情况下被接受。
反思性道德是对传统的道德进行批判的分析。
检验和评价后产生的道德。
5、道德与法律、宗教、经济简答道德并非以法律为基础,道德先于法律,道德为一切重大法律提供基本依据;法律把道德变成了可以通过奖惩强制实施的法规或制度,规定了道德的行为方式,法律是对社会道德的公开表述和支持。
二者在很多情况下一致,但是不能等同起来。
在早期时代,道德蕴含于传统、习俗、惯例和当时文化下的宗教活动中,宗教鞭策人们合乎道德地行动,宗教在历史上可能先于道德和法律,可能为道德提供了极为有力的有效支持。
但是道德不必要、实际上也不应当以宗教为唯一基础。
亚当〃斯密论证了商业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且认为商业蕴含了互助友爱、自由平等、诚实守信、勤奋节俭等美德,商业精神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及商业蕴含着道德的思想。
伦理学复习资料
伦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一、伦理学的含义: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是对道德现象进行哲学考察和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
当代伦理学界对伦理学的分类1、描述伦理学2、元伦理学3、规范伦理学描述伦理学1、含义:依据经验描述的方法,从社会的实际状况对道德进行经验性的描述和再现,也叫记述伦理学。
2、类型:道德社会学;道德心理学;道德人类学;道德民俗学;元伦理学1、含义:又叫分析伦理学、批判的伦理学、伦理学的认识论、伦理学的逻辑。
主张以逻辑和语言学的方法来分析道德概念、判断的性质和意义。
2、类型:直觉主义元伦理学;新实证主义元伦理学;元伦理学的性质与特征:1、强调逻辑分析,不涉及社会历史内容;2、强调“中立”,是一种无原则的道德和无道德的伦理学;3、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规范伦理学1、含义: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探究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本质和评价标准的理论。
2、类型:价值论—关于善和恶的学说。
(善、恶)义务论义务论—关于责任、应当的理论。
(道义论、功利主义)德性论——关于做人应该具备的品格、品德的理论。
(品德、美德)二、规范伦理学的性质和特征(一)性质:注重价值分析的规范科学,理论科学与实践科学的结合。
(二)特征1、以价值分析方法为道德研究的基本方法2、以“应然”统摄“实然”的规范性3、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当代美国的规范伦理学1、理论繁多,派别林立;(实用主义(杜威)、存在主义(巴雷特)、弗洛伊德主义(弗洛姆、马尔库塞)、现代功利主义(布兰特、图尔闵、辛格)、社会正义理论(罗尔斯)、基督教境遇伦理学(弗莱彻)、基督教伦理学(芬尼司))2、道德原则规范的构建服从于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理想;3、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的互补;4、道德规范的社会作用多尊重于个人生活;中国大陆的规范伦理学1、与前苏联规范伦理学同质;2、规范伦理学与理论伦理学、应用伦理学一体;3、注重道德规范的层次性研究;4、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思考题1、描述伦理学、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的含义;2、当代美国规范伦理学的特点;3、中国大陆规范伦理学的特点第二章3、西方古典规范伦理学的基本特征:1)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特点;2)理性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特征;3)崇尚真理,热爱智慧;4)意志自由,提倡自我认识,尊重人权;5)博爱主义,号召普爱众生,平等待人;6)崇尚功利,渴求快乐与幸福;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科学性体现1、从社会的客观存在和社会的道德生活事实出发去研究道德问题;2、坚持从现实的社会道德关系中引申出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3、承认道德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但道德归根结底是经济关系的反映人们总是从自己所处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
伦理学复习资料
伦理学复习资料1.亚里士多德第一个建立了伦理学,标志:《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出版2.伦理学是以道德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科学3.伦理的特点:1.广泛性2.永久性3.稳定性4.理论伦理学的三大类点:1.德性伦理学2.规范伦理学3.元伦理学5.道德的特点:1.具有很大的普遍性2.具有多方面的功能3.具有很高的理想性6.道德与政治的区别:1.道德与政治反映人们之间关系的角度不同2.道德与政治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方式不同3.道德与政治调节人们利益关系的功能不同7.道德与政治的联系:1.政治变革和道德发展相互促进2.政治制度、政治决策与道德体系、社会道德风尚相互影响8.道德与法律的区别:1.道德与法律反映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2.道德与法律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方式和内容不同 3.道德与法律调节社会关系的功能不同9.道德与法律的标准是道德更高10.道德与宗教的区别:1.道德与宗教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反映方式不同2.道德与宗教对人们行为影响和调节的特点不同11.道德与宗教的联系:1.相互作用: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宗教对道德的施行起过保证作用 2.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道德的宗教化和宗教的道德化12.儒家:1.孔子(“仁”的二重含义:一是爱人二是忠恕)2.孟子(性善论,四种善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13.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孝、悌、忠、信14.道家:1.老子(主张清静寡欲、与世无争,要求人们做到无欲、无为和无争)2.庄子15.墨家:墨子(提倡“兼爱”的伦理原则)16.佛教:基本的原则主要概括为三条:平等观念、克己观念和慈悲利他的观念17.玄学:核心哲学问题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18.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主要特点:1.在道德价值的应用上,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 2.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 3.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为维护血缘关系、宗教制度和君主专制,强调个体服从整体 4.在道德价值的取向上,具有“重义轻利”、“贵义贱利”的倾向 5.在道德价值的实施上,强调道德实践、知行合一。
伦理学复习资料
1.集体主义原则是对“集体”的规范和建设。
不能把集体理解为一种狭义的集体或小团体,小圈子,甚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某一阶级,某一政治集团或某一国家。集体相对个人而言,就一般意义上说,它相当于整体范畴或社会范畴,就特殊意义说,它必须具体化为代表整体的某一集团,阶级或国家,而不是一个空间和名词概念。
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仁”主要有两重意义:一是爱人,二是忠恕。
(2)孟子:他的伦理思想主要收入《孟子》一书中。他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八个
道德规范。提出“性善论”。
五.宋明理学的思想
(四)宋至明中叶:统治者为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提出以“天理”为宇宙本体和道德本源,把正统的儒家伦理思想发展到最高阶段。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学派,以朱熹和王守仁最为突出。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①统一的方面:集体利益是个人的集体利益,而不是绝对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利益实体;个人利益不是脱离集体利益的纯粹的个人利益,而是集体的个人利益。
②辩证的方面:集体利益不是简单相加的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对于个人起着过滤和导向作用;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也具有过滤和导向作用,能筛选真假集体利益。脱离了集体利益的个人利益,往往流于一己私欲欲,而忽视个人利益的集体利益,则会异化为专制主义、极权主义。
集体在代表整体或社会利益时存在真假程度问题,因而存在虚幻的集体。它声称代表社会利益,其实并非如此,历史上的各种占统治地位的利益,其实只代表本阶级的利益,而以牺牲其他阶级的利益为代价,因而是虚幻的。虚幻的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有体现。真实的集体是把社会普遍利益秘个人利益真实地统一起来,是一个理想的集体,是“自由人联合的集体”。
自1903年摩尔发表《伦理学原理》以来,宣告了元伦理学(Metaethics)的诞生,尔后半个多世纪,元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学王国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它的代表人物,除了摩尔,还有普里查德、罗斯、罗素、维特根斯坦、石里克、卡尔纳普、艾耶尔、史蒂文森、图尔闵、黑尔等等。元伦理学对于传统的批判,强调道德语言和概念的研究从而使伦理学日益严密和在科学化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它否定道德的客观内容,难免走向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之中。
伦理学基础复习资料
伦理学基础1.道德行为(1)道德行为是指行为主体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产生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社会行为。
道德行为是与他人或社会有利害关系的行为,是自知的行为,是意志自由的行为。
(2)非道德行为行为主体未受道德意识支配或者对他人或社会不具有道德意义的社会行为。
非道德行为明确指向那些不是由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也不涉及他人或社会利害的行为。
(3)道德的行为也称善行,指的是行为主体在善良动机支配下自觉做出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4)不道德的行为也称恶行,指的是行为主体在自觉地非善或邪恶的动机支配下做出的有害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2.伦理道德的必要性(1)伦理规范与社会有序运行➢社会伦理规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产物。
伦理作为一种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是在人类的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社会伦理反映了和平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客观矛盾的努力,社会伦理的目标就在于既要注重个人的发展和个人利益的满足,又要注重社会的发展和集体利益的实现。
➢社会伦理规范是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的手段。
社会伦理承担着调节人们的行为方向和相互关系、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的使命。
(2)道德要求与个体自我完善➢道德是个体立身行事的价值旨归。
➢道德是个体自我完善的精神力量。
3. 道德相对主义(1)道德相对主义者承认道德的存在,并且认为个人有个人的道德,社会也有社会的道德。
但相对主义者强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民族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
对于个人来说,道德是一种口味,各有所好;对社会来说,道德是一种习俗,各不相同。
道德是相对的,是相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的,或是相对于不同社会和群体而言的。
无所谓绝对的对和错,无所谓绝对的善和恶,无所谓绝对的道德和不道德。
正如不必强求人人有一样的口味那样,也不必强求人人有一样的道德。
强求道德上的一致性,反而不道德。
因此,没有必要进行道德教育。
(2)道德相对主义是一种立场,认为道德或伦理并不反映客观或普遍的道德真理,而主张社会、文化、历史或个人境遇的相对主义。
伦理学复习资料
伦理学复习资料一.伦理学的基本发展形态(基本类型)1、元伦理学:优良道德之制定方法有时称形式主义伦理学或科学主义伦理学。
它认为伦理学是研究伦理术语(如“善”、“应当”、“正当”等等)的意义和道德判断的逻辑及道德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它否定传统伦理的经验主义或理性主义方法,主张用逻辑实证,分析原则来分析道德,使伦理学形成象数学和逻辑学那样的“科学”。
元伦理学与描述伦理学、规范伦理学一起构成现代伦理学三大形态。
自1903年摩尔发表《伦理学原理》以来,宣告了元伦理学(Metaethics)的诞生,尔后半个多世纪,元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学王国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它的代表人物,除了摩尔,还有普里查德、罗斯、罗素、维特根斯坦、石里克、卡尔纳普、艾耶尔、史蒂文森、图尔闵、黑尔等等。
元伦理学对于传统的批判,强调道德语言和概念的研究从而使伦理学日益严密和在科学化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它否定道德的客观内容,难免走向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之中。
2、美德伦理学:优良道德之实现是以品德、美德和行为者为中心的伦理学。
在美德伦理学中,主要的、基本的目的则是成为善良人。
20世纪60年代以来,脱离规范伦理学而企图独撑伦理学大厦的元伦理学开始走下坡路,代之而起的,一方面是以罗尔斯的《正义论》为代表的传统伦理学的复兴;另一方面则是反对规范伦理学的所谓美德伦理学(Virtue ethics)的复兴。
代表人物有麦金泰尔(其代表作是《德性之后》)。
美德伦理学以“我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为中心。
美德伦理学家认为:做具有美德的人比做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更为根本、更重要、更具有决定意义。
因为人们如果没有美德,那么再好的道德规范也不可能被遵守,因而也就等于零。
但当我们进一步追溯美德来源时会发现,一个人的品德乃是他的行为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规范所得到的结果:“规范”和“做什么”是原因、前提,“品德”和“是什么”则是结果、结论。
3、规范伦理学:优良道德之制定是关于义务和价值合理性问题的一种哲学研究。
伦理学复习题
伦理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伦理学:伦理学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理论,是研究道德的产生、发展、本质、评价、作用以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规律的学说。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继承无产阶级集体主义观念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和个人与集体辩证关系的科学反映。
3、墨家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和基础,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旨,重功利,讲力行。
4、功利主义伦理学:强调以行为的功利或效用为道德评价乃至一般价值评价的唯一标准,同时又把功利或效用化为“快乐”、“幸福”,主张“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在充分确保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建立并充分扩大公共福利。
525、道德准则:指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性价值指导原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人们在处理道德关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也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是非、正邪、善恶、荣辱的根本评价标准。
(?)6、道德原则:指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性价值指导原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人们在处理道德关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也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是非、正邪、善恶、荣辱的根本评价标准。
7、社会主义道德基本规范:根据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特别是集体主义原则所确立的调节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它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原则的具体化,体现着集体主义的根本要求。
(178)?8、道德义务:指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道德责任,是社会对人们的基本道德要求。
9、良心:指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义务感、责任感和荣辱感有机统一的道德情感,能对行为及其动机做出道德评价的能力,以及对人们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产生道德调控作用等诸多道德心理因素的有机统一。
10、道德荣誉与耻辱:道德荣誉是指社会对人们履行了某种义务行为所给予的肯定性确认和赞赏性评价,以及行为者由此产生的价值认同和情感满足;道德耻辱是社会对有害于社会或他人的行为所给予的道德否定或贬斥,以及行为者由此产生的自责态度和羞耻感。
伦理学复习资料-定
伦理学思考题一、基本知识之一(单)1.第一个类型的阶级道德是奴隶社会道德。
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3.道德现象可分为道德意识现象、道德活动现象和道德规范现象。
4.道德的主要职能有教育职能、认识职能和调节功能。
5.在现实社会中,婚姻的道德基础是爱情。
6.社会公德具有全民性、自发性、易行性和时代性。
7.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社会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和家庭道德教育。
8.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9.在道德评价根据问题上有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效果论”,二是“动机论”。
10.伦,最初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辈分关系。
11.道德评价的方式包括道德舆论和自我评价。
12.公正作为一种原则是适应调整社会分配领域的矛盾的需要而产生的。
13.在对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中,所谓坚持正确的原则也就是要坚持弘扬精华。
14.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是社会利益。
15.道德社会评价的方式是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
16.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不构成简单的对应关系。
17.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包括道德原则、道德范畴和道德规范。
18.集体主义原则必须反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
19.动机是指行为主体在行为之前的原因。
20.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治国方略是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21.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2.道德起源的主观前提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23.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原始集体主义。
24.道德的一般本质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25.良心在道德行为之中具有彻底性作用。
26.理,最初是指治玉石。
27.道德起源的客观条件是社会关系的形成。
28.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个人主义。
29.关于道德社会作用问题上存在着两种错误观点,一是“非道德主义”,二是“道德决定论”。
30.伦理是_以姻亲关系为重心的人际关系。
二、基本知识之二(多)1.在进行人生价值评价时,应把握的原则有( ) A.坚持简单和复杂的统一B.坚持责任和贡献的统一C.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D.坚持自我认可和社会承认的统一2.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伦理学复习题
伦理学复习题伦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描述伦理学描述伦理学是一种对于个体或团体伦理观的经验研究。
从事描述伦理学的学者试图揭露人们的想法,这包括价值观、对与错的举止、道德主体的哪种特征是良善的等等。
描述伦理学只注重于表述出人们的价值观,即人们对于某种行为在伦理方面的对错看法,它不会对于人们的行为或想法给出任何判决。
2.元伦理学道德哲学理论之一,是以逻辑和语言学的方法来分析道德概念、判断的性质和意义,研究伦理词、句子的功能和用法的理论。
最初由新实证主义者提出,并为后来各派沿用,形成了直觉主义伦理学、感情主义、语言分析学派、伦理自然主义等派别。
在新实证主义看来,只有元伦理学才是真正科学的伦理学。
其侧重于分析道德语言中的逻辑,解释道德术语及判断的意义,将道德语言与道德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分开,主张对任何道德信念和原则体系都要保持“中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问题。
在具体的研究中,有时机械地搬用自然科学的机械符号和公式,具有形式化和脱离实际的倾向,此后曾受到许多伦理学家的批评。
3.规范伦理学把研究的对象指向现实生活,强调通过探讨善与恶,正当与不正当,应该与不应该之间的界限与标准,论证道德的价值,制定道德的规范,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生活实践。
其内部有三大理论,即功利论,道义论,美德论。
4.应用伦理学应用伦理学是研究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规律的科学,是对社会生活各领域进行道德审视的科学。
应用性和学科交叉性是应用伦理学的基本特征。
5.功利主义(论)功利论,亦称功利主义,功用主义,是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
狭义上主要是指边沁,穆勒为代表的西方功力主义,广义上不仅包括边沁,穆勒为代表的西方功力主义,还包括中国古代的功利主义,革命的功利主义。
6.道义论亦称义务论,它指人的行为必须按照某种道德原则或按照某种正当性去行动的道德理论。
这种理论与功利论是对立的,它主张动机论,强调道德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并形成了其道德理论的鲜明的特点。
伦理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讲伦理学导论●什么是伦理学?如何理解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伦理学是以伦理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关于道德问题的哲学思考和哲学考察。
伦理学学科的性质,决定于其研究对象——社会道德现象的特殊性。
伦理学既是一门哲学理论科学,又是一门特殊的价值科学,还是一门特殊的实践科学。
伦理学学科表达出以下特点:(1)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2)理论性与操作性的统一;(3)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研究对象:1道德的定义: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表现为善恶对立并以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个人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集体以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意识、原则规和行为实践的总和。
2道德现象的特征①多样性;(主流与非主流)②变化性;(历时态与共时态)③复杂性。
(层次之复杂与结构之复杂)●伦理学的研究视野有哪些? .视角个人视角整体视角●伦理学的研究任务1、揭示和论证道德的社会本质与其发展的规律2、概括和阐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规体系3、应用社会主义道德的一般价值评价标准、道德原则和规,具体的研究和回答当代社会发展中提出的大量实践问题。
4、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有价值的道德文明成果,积极汲取当代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有益经验,全面提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水准。
5、探求当代社会主义理想道德品质的构成,总结社会主义新人的道德成长规律。
伦理学研究的最高目的,是培养符合时代需要,具有时代精神气质的社会主义新人。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利益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或两个层次:一是经济利益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即是经济利益决定道德还是道德决定经济利益,以与被决定者有无反作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对道德的起源、本质、作用和发展规律等一系列问题的不同解决。
二是社会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即是个人利益服从社会集体利益,还是社会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道德原则的容,也决定着道德行为选择、道德评价、道德品质形成的途径和方法的差别和对立。
伦理复习题
1.道德本质:指道德作为意识形态、作为价值体系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的特殊性所在,最能体现道德所特有的特性。
2.社会公德:指为维护、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有序地进行,每个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生活的基地,是繁殖、抚育后代的人口生产的组织形式,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亲密的联系形式。
4.道德教育:一定社会活阶级为使人们接受和遵循其道德规范体系的要求,并按其价值标准处事做人,塑造人的品德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系统道德影响的活动。
5.环境伦理建设:指的是树立科学的环境伦理观念,并将科学的环境伦理观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中,也就是说,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等活动中,时时处处以科学的环境伦理观为指导,节用资源、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权利、对自然尽自己的道德义务。
6.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7.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履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职业范围内特殊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
8.道德建设:指旨在改善社会道德状况,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减少社会丑恶现象的一系列认识和实践活动。
9.生命伦理:指涉及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行为应该遵守的道德原则、规范和人们在涉及生命和健康问题上应该作出的价值选择。
10.道德评价:指社会或个人依据一定的客观的社会道德原则、准则,以善恶的价值观念,对人的思想感情、品质、行为或社会某种现象进行评价,或者说是人们对道德现象和道德行为、品质的判断及评估。
11.道德品质:又称品德、德性,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和凝结,是个体在其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13.道德调控:是指一定的社会或群体将其所认同的道德原则规范,在大众层面上广泛地通过各种社会力量来实施对社会成员的影响,使这些道德原则规范最终被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同和接受,从而能自觉地条适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的外在要求保持一致,以此达到社会调控所要求的目标。
伦理学
一、名词解释1、道德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
它以善恶为评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2、慎独指一个人独身自处、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并且还能不被人发现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按自己的道德原则办事。
3、道德内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和认同,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形成相应的具有个性特征的道德素质。
4、道德行为就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有利于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5、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具有本职业特点的行为规范以及必备的道德品质。
6、道德修养道德修养作为人生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个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等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行为活动,以及经过这些努力所形成的相应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境界。
7、道德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或阶级,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道德影响的活动。
8、道德品质又称品德、德性,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和凝结,是个体在其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二、单项选择题1、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 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 )。
2、( 《论语》 )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规范伦理学著作。
3、“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体现了( 消费决定论 ) 的道德起源观。
4、“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 )提出的著名论断。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观是( 义利统一 )。
6、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关键是(社会分工)。
7、(亚里士多德)被誉为“伦理学之父”。
8、一定社会或阶级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道德影响的活动叫( 道德教育 )。
伦理学复习资料
绪论部分1、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伦理学对道德的研究一般涉及三部分内容:一是道德的基本理论,包括道德的起源与发展规律,道德的本质、结构与功能等;二是道德规范体系,包括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等;三是道德活动或实践,包括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选择、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建设等方面。
2、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伦理学界存在多种看法,将伦理学基本问题概括为道与德、群与己、义与利三个方面,比较而言,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更切中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实质。
道德与利益关系问题是人们道德生活的基本矛盾,是人们必须面对并予以解决的最普遍最基本的伦理学问题。
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在伦理学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利益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二是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
第一章1、理解中国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特征①家国同构基础上的忠孝伦理②公忠爱国的整体主义精神③仁爱和谐的伦理情怀④以义制利的道德价值追求⑤修身为本的尊道贵德传统⑥包容会通的伦理文化胸怀2、理解西方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特征主要特征: ①价值两分的张力结构 ②神人二元的伦理互竞 ③个人和权利优先④道义与目的两分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的历史贡献答:①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发展的新局面,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②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伦理道德的通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③提出并建构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新型道德观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伦理和政治伦理第二章1、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是无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一)历史条件1、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和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2、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三大工人运动)3、自然科学的进步和重大发现。
(达尔文进化论)(二)理论来源1、英法唯物主义道德观;2、德国古典伦理学;3、西方传统伦理思想。
2、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变革、发展(重要人物及其思想、著作等)及意义(一)变革批判的继承,汲取其中的优秀成果1、第一,以唯物史观研究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使伦理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伦理复习资料
伦理复习资料伦理复习资料伦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道德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伦理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了解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对于我们正确判断和处理道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伦理学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伦理学的基本概念伦理学是研究人类道德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学科。
它探讨人们应该如何行为,以及如何判断行为的好坏。
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道德原则、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道德行为的规范性和价值性。
二、伦理学的主要理论1. 伦理相对主义:伦理相对主义认为道德标准是相对而非绝对的,不同的文化和个体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这种观点强调了文化多样性和个体自由。
2. 伦理普遍主义:伦理普遍主义认为道德标准是普遍适用的,存在于所有人类社会中。
它强调了道德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3. 伦理功利主义:伦理功利主义认为一个行为的好坏应该根据其结果来评判,即根据其对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和利益的贡献程度来决定。
这种观点强调了最大化幸福和最小化痛苦的原则。
4. 伦理权利论:伦理权利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些基本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不可侵犯的。
这种观点强调了个体的自由和尊重。
三、伦理学的应用领域1.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研究医疗行为的道德问题,如生命伦理学、医疗资源分配、医学实验伦理等。
在现代医学发展中,伦理问题日益凸显,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于医学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商业伦理学:商业伦理学研究商业行为的道德问题,如商业道德、企业社会责任等。
在商业活动中,伦理问题的解决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 环境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的道德关系,如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伦理学的挑战和反思伦理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反思。
首先,伦理学的理论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编伦理学教程道德的含义: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社会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整理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社会道德教育指一定的社会或阶级,通过各种机构和渠道,有意识地对广大社会成员施加道德影响的活动。
道德评价含义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对他人或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善恶是非的价值判断,以表明褒贬态度的道德活动。
集体利益,指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由全体劳动人民组成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经济、精神文化诸方面利益的总和;个人利益,指的是个人一切需求的总和,这些需求首先是个人经济上的需求,又指个人的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及精神利益等等所谓职业作风,就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
179所谓职业良心,就是人民在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职业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的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职业道德信念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
1社会道德是相对于个体道德而言的,它是指一定社会在其运行和发展过程中为协调各社会群体、各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形成的道德规范体系,道德价值观念及其道德实践活动的总和。
个体道德定义:所谓个体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中起一定作用的个人,为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标,并适应一定社会利益关系的客观要求而形成的道德意识和指导自身道德行为选择的内心准则以及个体道德行为的总和内化:社会行为方式或社会机能向个体心理机能的转化。
(道德内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和认同,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形成相应的具有个性特征的道德素质。
社会调控的基本含义指社会从宏观上对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进行约束,以协调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促使社会和谐发展的行为活动。
道德调控的含义指一定的社会或群体将其所认同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广泛地通过各种社会力量对社会成员实施影响,使其最终被社会成员普遍接受和认同,从而达到社会调控的目标。
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价值观:指人们对周围世界的价值反映,评判,并形成稳定的观点和态度。
它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人生观及其类型人生观:所谓人生观就是生活于一定社会条件和环境的人们,根据一定的世界观和生活实践经验,对于人生的目的态度和价值等重大问题所形成的根本看法、信念和态度。
简言之,人生观即人生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人生价值的含义:指个体的人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德行和潜能这些基本属性,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出某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用来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简单的说,人生价值就是个人生命活动的价值。
所谓教师职业责任,就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换句话说,人民教师的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现有价值:指现有条件下已实现了的人生价值。
2、应有价值:指现有条件下要求达到的最佳价值状态,也是社会发展规律要求,应当达到的理想价值目标伦理学:是一门以道德科学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阶级社会的阶级道德;1奴隶主阶级道德的特征2、地主阶级的道德特征3、资产阶级的道德特征4、历史上劳动人民的道德特征。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的依据:一,“为人民服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
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
三、为人民服务提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不同层次的要求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有三点,第一,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目的第二,把人民利益作为判断行为是非善恶的根本标准第三,在行动上真正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
集体主义的基本内容: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最好的发挥:当集体主义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主义为重,必要是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同时,要不断发展完善集体利益,以逐步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
为什么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准则呢|?第一,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
第二,集体主义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第三,集体主义贯穿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范畴中。
第四,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旧道德的根本标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根本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原则的调节作用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五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结构是怎样的答: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大领域道德建设为着重点,以建立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为目的。
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的一切文明,促进了人类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教师职业道德由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149一,教师劳动目的的特殊性,第二,教师劳动过程的特殊性,第三,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第四,教师劳动中人际关系的特殊性,第五,教师劳动结果的特殊性,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149页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与基本构成一教师职业道德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体现在三个方面1,社会经济关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客观物质基础2,社会经济关系对教育的目的和人才模式的影响,必然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道德素质。
3,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引起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变化。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由教育劳动的本质和目的决定163教师职业责任职业责任与道德义务的区别第一,职业责任、职业义务是靠外在的强制力量推动人们的职业行为第二,职业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与得到某种权利获报偿紧密联系,而履行道德义务,则不是为了得到权利和报偿。
教师如何履行道德义务?第一,教师必须自觉的做到学生负责。
第二,对学生家长负责。
第三,对教师集体负责。
第四,对社会负责。
教师的职业态度1,教师必须有主人翁的责任感。
2,具有从事教育劳动的光荣感与自豪感。
3,要有肯于吃苦的精神174教师职业良心78教师职业良心的具体提现首先,在教师职业行为的进行过程中,教师职业良心要依据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对教师行为的动机进行检查,对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动机给予肯定,对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动机给予否定,从而使教师做出正确的动机决定。
其次,在教师职业行为的进行过程中,教师职业良心能够起到监督作用。
再次,在教师职业行为之后,教师职业良心能够对教师行为的后果做出评价179培养和增强教师职业良心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具有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第二,具有高尚的师德品质第三,要有知耻心、自尊心、自爱心教师职业作风人民教师应该树立哪些优良职业作风呢?一,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二,工作积极,认真负责。
三,忠诚坦白,平等待人。
四,发扬民主,团结互助。
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1)热爱教育,乐于奉献(2)教书育人,精心施教(3)关爱学生,诲人不倦(4)为人师表、言传身教(5)严谨治学,勇于创新(6)团结协作、关心集体(7)依法执教,廉洁自律(8)与时俱进终身学关爱学生,诲人不倦196一、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二、树立现代教育的科学学生观三、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做到爱与严相济四、了解、尊重学生,理解信任学生现代教育中的学生观要求:首先,应对学生教育过程中应有的位置给与确认。
其次,应该认识到学生是发展变化的个体,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曲折的,甚至有反复。
最后,对学生的评价应是公正的、不偏私的。
197第二段社会道德的本质与特点与个体道德相比较,社会道德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普遍性和系统性二是他律性三是领域和层次的差异性228。
把个体道德的本质必须认清它所包括的一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个体道德作为一个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和内心道德准则,之所以是个体必需或必备的,既是为了适应一定社会、阶级或群体利益的客观要求。
另一方面,个体道德又不是社会道德的简单同等物,它是通过个体的自我意识,对社会道德信息的接受、选择、加工和转换才形成的。
个体道德具有如下基本特点:其一,受动性和主动性。
其二,共同性和独特性。
其三,持续性和反复性。
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关系从生成上看,不论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都既有自成的一面,又有相成的一面,是自成与相成的统一。
二,从运行过程上看,不论社会道德或者是个体道德,都既有自组、自控的一面,又有互动与互控的一面,是自组、自控与互动、互控的统一。
三,从社会功能上看,不论社会道德或者是个体道德都既有自为的一面,又有互补的一面,是自为和互补的统一。
社会道德内化的过程一,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心理因素的过程《1,形成道德认识。
2,培育道德情感。
3.坚定道德意志。
4 强化道德信念》二,道德心理外化行为实践的过程(外化过程包括三个阶段,首先,道德行为。
其次,道德习惯。
最后,道德品质。
)P238道德行为选择的责任1、选择内在地包含着责任。
2、道德责任的限度与道德选择的自由度成正比。
3、关于道德责任的几种错误观点P242(1)机械必然论(宿命论)善恶完全是社会环境决定的(2)唯意志论(自由意志论)个人对所参加的一切事件负完全责任。
二、道德行为选择的过程1、行为动机的选择动机与行为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1)同一行为可能出自不同的动机。
(2)几种动机共同作用诱发某种行为2、行为目的的选择3、行为手段的选择(1)手段目的的关系(2)手段选择的意义2、社会调控机制的构成(1)软调控方式指社会通过非强制力的方式来实现对社会的宏观调控。
特点是:它主要是通过个体内部入手。
(2)硬调控方式指社会通过强制力的方式来实现对社会宏观调控。
特点是从外部施力二、道德调控机制的特殊作用(一)家庭道德教育及其实现方式1、家庭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血缘亲情”是构成家庭教育的关键因素,学前家庭教育对儿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十分重要影响2、家庭道德教育的特点(1)家庭道德教育是以深厚的情感因素作基础。
(2)家庭道德教育是言传身教相结合。
(3)家庭道德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渗透。
(二)学校道德教育及其实现方式1、学校道德教育是向受教育者系统施加道德影响的重要途径,是主渠道。
2、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1)学校道德教育在内容上具有完整性、理论性、系统化。
(2)学校道德教育具有计划性、科学性。
(3)学校道德教育具有专业性(三)社会道德教育及其实现方式1、社会道德教育指一定的社会或阶级,通过各种机构和渠道,有意识地对广大社会成员施加道德影响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