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舟曲苯教文献解读

合集下载

论苯教在安多南北地区的传播及现状

论苯教在安多南北地区的传播及现状

论苯教在安多南北地区的传播及现状论苯教是一个宗教组织,起源于中国云南省思茅地区。

自2000年以来,在中国西南地区逐渐得到了广泛传播,现已扩展至青海、甘肃、四川等地。

尤其是在青藏高原的安多南北地区,论苯教的传播情况尤为广泛。

本文将探讨论苯教在安多南北地区的传播及现状,并举出五个例子证明这一点。

一、论苯教的传播情况与原因论苯教被誉为一种民间宗教,其特点是信仰波密听巴噶玛堪布,在修行中强调念佛、行善、追求心灵的净化与提升等。

在安多南北地区此类民间宗教和传统信仰向来较为兴盛,与藏族民间的传统信仰相辅相成,因此论苯教的传播在该地区具有一定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同时,论苯教组织的积极传教和宣传,也使其在当地逐渐得到关注和接受。

比如,在据有数千年历史的大秀乡村,论苯教组织从2007年开始,在当地搭建阁楼、修建小屋、安装音响等设施,每逢佛诞日和重要节日,便会传播宗教经文和法义。

在2012年的一个春节晚会中,论苯教组织在当地演出。

二、论苯教在安多南北地区的现状尽管在安多南北地区论苯教的传播和接受在逐渐增加,但它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受到政府限制在中国大陆,民间宗教受到国家政策的严格限制。

同样,在安多南北地区,宗教信仰也受到了政府的严格管控和限制。

论苯教也不例外。

尽管组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和传播,但是任何宣传和组织活动都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和执行官方规定,否则就会被视为违法行为。

2. 受到宗教传承困难与其他宗教组织相比,论苯教的传承较为困难。

因为波密听巴噶玛堪布在修行和传承上较为严格,需要进行长时间的领悟和学习。

而且,由于身份特殊或是其他个人原因,导致志同道合者凤毛麟角,很难进行有效的人员培训和传承。

3. 内部组织问题在安多南北地区,论苯教的内部组织较为分散,管理和控制难度较大。

这也是论苯教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4. 受到现代文明冲击在安多南北地区,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传统宗教已逐渐受到影响和冲击。

白马藏族地区苯教经书及仪式调查研究

白马藏族地区苯教经书及仪式调查研究

就是仪式的起头部分。据笔者的参与观察和平武
县白马藏族乡 “贝格”塔如的介绍,这些仪式主
空间神统治着,当人们的行为冒犯惹怒这类神
病、家庭衰败、村寨失序。这时候,就要举行仪
.式来禳解。白马藏族地区发现的禳解类经书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忿怒神回遮经》(
kh
r
obob
z
l
所有 “垛”(
t
o)仪式中,解毒 (
dugphyung)、
g
洗涤 (
t
s
ankh
r
u
s)、净晦气 (
mno
lb
s
ang)3 个



,除污类经书就是用
程序是必不可缺少的部分
来解毒、洗涤、净晦气的。
(三)护法类经书
这类经书是法师在举行仪式时念诵的,主要
古老的苯教,但是现有的研究缺乏对其苯教经典
用来呼唤护法神来保佑自己,增强法力,免遭恶
kh
r
obo)类、本尊拉
果 (
l
har
s
r
i
dr
a
l)类、
god)类、世间女王 巴护法类等,经文内容都是
gl
通过祭祀呼唤苯教的本尊和护法,获得自身的护
佑。其他 护 法 类 经 文 还 有 《呼 唤 护 法 神 经 》
(
b
s
r
ungvbodkhab
z
ang)、《酬谢鹏神和虎神经》


;文县非遗保护中心主
书,前些年被人买走了
·157·
巴苯教的经书;7部经书从纸质到书写明显是上
个世纪中期及以后传抄的,属于雍仲苯教的经

微型化了的寺院——藏族村落中的“苯噶”调查

微型化了的寺院——藏族村落中的“苯噶”调查

微型化了的寺院——藏族村落中的“苯噶”调查
王晓云
【期刊名称】《西藏研究》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苯噶”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半农半牧区藏族村落中特有的民众集体宗教活动场所.“苯噶”的建筑布局,上为佛殿,下为管事喇嘛的卧房及杂物房.管事僧人每日需按时燃灯、上香供佛.村落中老人每日的转经、念经,以及全村集体的宗教活动都要去“苯噶”.由此观之,“苯噶”有佛殿、僧舍、僧人、信徒,完全成为一个微型化了的藏传佛教寺院,部分替代了寺院的宗教功能.后来,“苯噶”除了村民们举行基本的宗教活动外,民众的议事、解决纠纷、扶贫物资发放等俗事也在此进行.而且,“苯噶”也慢慢成为村里老人散心、排解烦忧、锻炼身体、交换资讯的平台.【总页数】8页(P58-65)
【作者】王晓云
【作者单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汉语系,甘肃合作74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8
【相关文献】
1.拉萨河上游噶当派佛教寺院雪伟色寺遗址调查报告 [J], 江琼·索朗次仁
2.《囊秀:安多地区一个藏族苯教寺院及其家族》读书研讨会实录 [J], 翟淑平
3.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环境与藏族寺院经济——藏族寺院经济研究之六 [J], 东
噶仓·才让加
4.藏族寺院经济运行的历史与现状拉卜楞寺院经济调查 [J], 张庆有
5.拉卜楞寺院经济模式初探──藏族寺院经济现状调查之一 [J], 东噶仓·才让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藏乡舟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探索

“藏乡舟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探索

“藏乡舟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探索作者:袁艳梅来源:《新课程》2021年第14期摘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中,校本课程是改革的组成部分。

我校根据办学目标,充分利用我县的地域文化特色,开发“藏乡舟曲”课校本课程。

一方面是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藏乡舟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我校以新课改为发展方向,开发“藏乡舟曲”校本课程,站在全新的舞台上,向学生介绍家乡历史文化,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充分发挥舟曲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深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激发学生建设美好家乡的热情,培养学生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使命感与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一、开发校本课程文化特色舟曲县隶属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形复杂、山大沟深、交通闭塞,素有“陇上桃花源”“藏乡小江南”之美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舟曲历来是蜀道上兵家必争之地,史称“川陇钥匙”,三国时期蜀汉征西将军姜维屯田沓中;宋时,徐达部将付友德率兵灭元,在途中攻取此地后南下入川。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形成了浓厚而独特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绚烂文化:有闻名遐迩的陇右名山翠峰山、拉尕山、大峡沟、沙滩森林公园;有非遗项目博峪菜花节、东山转灯节、元宵松棚楹联灯会、巴藏端端朝水节、天干吉祥节、坪定跑马节;还有马家窯、齐家、寺洼文化遗址,异彩纷呈,引人入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丰厚博深的民俗文化。

这些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精彩生活及丰富的历史,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传承当地优秀民俗的文化,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皆有文化元素,只要用心挖掘身边的民俗文化,就会得到无穷的乐趣,同时,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多彩,吸收民俗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传承人类优秀文化营养。

原始苯教

原始苯教

苯教亦称苯波教,俗称黑教。

汉文文献中的苯波教、钵教、钵波教、崩博教等皆是其同名异写。

苯教崇拜日月、星辰、雷电、冰雹、山川、土石、草木、禽兽等神鬼精灵和自然万物,注重祭祀、跳神、占卜、禳解等活动。

苯教尊丹巴辛绕为始祖,曾先后呈现出过笃苯、恰苯、觉苯等三种形态,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笃苯”大致出现在聂赤赞普后之后六世德赤赞普时期。

其主要特点是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万物。

“恰苯”是苯教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大致出现在第八代吐蕃王统治贡赞普时期。

“恰苯”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出现了代替神灵说话、与神鬼打交道、并脱离体力劳动的职业巫师(或称咒师);二是出现了祖先崇拜;三是在其发展的后期逐渐从原始宗教演变为人为宗教,成为为吐蕃统治服务的工具;四是苯教巫师内部开始有了一定的分工。

在《西藏王臣记》等一些藏文史籍中将这些巫师分为“天苯波”、“地苯波”、“神苯波”和“大苯波”,“天苯波”一般主持祭天仪式,“地苯波”主要主持葬礼仪式,“神苯波”和“大苯波”则与盟誓仪式有关。

“觉苯”大约形成于吐蕃王朝的中后期,是苯教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是佛教化的苯教,是苯教在与佛教的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其重要特征就是将佛教中的一些经典、仪规加以改变成苯教的经典和仪规。

关于苯教的起源,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一种观点认为苯教起源于四川藏区的原始宗教信仰,然后向西传至西藏等地。

从目前四川藏区各地尚存的原始宗教信仰现象来看,苯教与原始宗教信仰间的确有许多相近之处,不排除他们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渊源关系的可能。

但是,目前还缺乏足够的史料支撑这一理论。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苯教起源于藏区固有的原始宗教, 最初流行于象雄地区(今西藏阿里地区), 后经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传播到整个藏区。

这一观点在许多描述吐蕃历史的藏文史籍中都能找到直接或间接的材料,所以,目前大多数学者都支持这一观点。

无论是起源于四川藏区,还是起源于西藏地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在吐蕃王朝时期,苯教在吐蕃的发展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

清廷对金川地区苯教信仰认识过程之考察

清廷对金川地区苯教信仰认识过程之考察

清廷对金川地区苯教信仰认识过程之考察
清廷对金川地区苯教信仰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争议和变迁的历史。

苯教是西藏地区的一种古老宗教,流行于青海、四川、甘肃等地区,金川地区作为苯教的传播中心,其苯教信仰对清廷的统治规训和统治秩序都产生了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清廷对金川地区苯教信仰认识的过程进行考察,探讨其历史背景、认识方式以及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清廷对金川地区苯教信仰的认识方式。

清廷最初对苯教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官方的考察和调查。

在清朝初期,为了确立对西藏地区的统治,清廷派遣了一些官员对苯教进行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和调查。

这些官员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了苯教的教义、历史和影响,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清廷。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廷的认识逐渐从表面的了解深入到了解其对当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与其他宗教的关系。

我们需要探讨清廷对金川地区苯教信仰认识的过程对其统治和政策的影响。

清廷对苯教认识的变迁不仅对其治藏政策产生了影响,而且也对当地政治秩序和宗教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廷后期开始加强对苯教的管控和打压,试图削弱其对当地政治的影响力,这也导致了一系列政治动荡和社会冲突。

清廷对苯教的认识还影响了其治藏政策,使得其在西藏地区的统治更加严格和强硬,加大了对西藏地区的统治力度。

清廷对金川地区苯教信仰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曲折和复杂性的历史过程。

清廷从最初的陌生到逐渐的了解和认识,对其统治和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段历史不仅揭示了清廷的统治策略和对西藏地区的认识,也对我们理解历史和文化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浅议甘南州古籍文化保护现状及对策

浅议甘南州古籍文化保护现状及对策

浅议甘南州古籍文化保护现状及对策古代文献书籍是我国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作的主要文明成果,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文明的魂宝。

甘南州是甘肃省民族文化最为富集的地区,古籍藏量在全省具有重要份额,尤其是藏传佛教和古藏文苯教文献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地位和价值。

本文阐述了甘南州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对图书馆古籍保护及修复的现状作了分析,并对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标签:甘南州古籍保护现状对策由于甘南历史悠久,藏传佛教古籍藏量丰富。

目前,夏河拉卜愣寺藏经阁收藏宗喀巴、西藏各大活佛、历世嘉木样大师的作品集等各类藏传佛教文献68730部。

极其珍贵的贝叶经两部,金汁银汁书写的《甘珠尔》各一套;一世嘉木样和一世萨木察仓亲笔书写的金汁《贤劫经》各一套;金、银、珊瑚、松耳石、珍珠等混合液书写《贤劫经》、《般若八千颂》经典60部;佛教论著有二世嘉木样大师所著的《第一世嘉木样传》、三世贡唐仓.贡去乎丹贝卓美所著的《二世嘉木样传》和《德哇仓罗桑东珠传》。

夏河左海苯教寺院现藏经文《甘珠尔》3套;《丹珠尔》一套;《五垢光荣经》5套;年麦师徒、四贤哲、詹巴南喀、夏尔扎等历代苯教高僧撰写的文集著作2000余本。

夏河县阿木去乎寺院现藏有朱砂写本《大成就才俉文集》、《律部.禅定》一函;拉萨版墨印本《宗喀巴前期著作》、《戒律》、《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帝光论》等三部;玛曲县齐哈玛寺院及周边牧民个人收藏经卷10万余册,其中那塘版《甘珠尔》100余册;采日玛寺院现藏经2000余册,其中古籍文献《广中略三种般若经》一部10卷;木西合乡牧民久高私人收藏古籍文献《广中略三种般若经》一部16卷。

这些文献涉及的内容包括天文历算、节候气象、卜蓍卦辞、祈福祈祷等内容。

一、甘南州古籍保护的历史遗产历代文献自产生以来,损毁现象即随之出现。

古籍遭受损毁,归根到底,就两种因素,即人为的损毁和自然的侵蚀。

纵观中国历史上古籍图书的种种“厄运”,大多数属于人为灾害;同时,水湿、火烧、虫蛀、鼠咬、霉烂等因素对古籍图书造成损害。

杨春家保存的苯教文献评介

杨春家保存的苯教文献评介

杨春家保存的苯教文献评介
达娃扎西;谢尔廓
【期刊名称】《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
【年(卷),期】2022()4
【摘要】文章中提到的苯教古籍文献持有者杨金春,家住甘肃省陇南市岩昌县新城子藏族乡,世代信奉苯教,新城子是陇南市岩昌县唯一的藏族乡。

保存在这户人家中的一本十分珍贵的手抄版苯教古本,共有四十段或四十个章节。

文章对该文献的书籍装贴、封面图纹和卷首神像、书中插图的题材和艺术特征、全文内容、字体和语法特征进行了分析。

通过与其他同时期苯教文献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该文献与岩昌县发现的其他古代苯教文献具有相同的特征,且内容和多麦地区比较流行的苯教“十三战神”教义相一致。

【总页数】11页(P87-96)
【作者】达娃扎西;谢尔廓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艺术学院;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6
【相关文献】
1.诠释信仰:回鹘与摩尼教关系的多维透视——杨富学著《回鹘摩尼教研究》评介
2.论斯巴苯教与雍仲苯教之间的关系——以古藏文苯教文献和雍仲苯教文献之间的关系为视角
3.春霞映梅别样红——记京剧表演艺术家杨春霞
4.甘肃宕昌藏族家藏
苯教文献学术蕴涵及出版特色考述5.民间苯教文献“夏当”初探——以卓尼车巴沟阿尼家藏“贡则夏伊”(■)为核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苯教在藏文化视野中的自观与他观

苯教在藏文化视野中的自观与他观

苯教在藏文化视野中的自观与他观作者:吕玉霞来源:《新生代·上半月》2018年第11期【摘要】:苯教在藏区由来已久,是藏族本土宗教,是藏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早在止贡赞普时期,原始斯巴苯教就已经传入甘南藏区,虽然在历史上遭遇几次次法难,但至今我们任然可以目睹苯教寺院、经文以及其他藏族苯教文化元素,它如同于藏族几千年来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活化石,透过苯教反射出来的各种文化都包涵藏族祖先聪明的智慧。

【关键词】:苯教藏文化自观他观苯教是藏族人民的根与魂,对藏民族的最终形成,以及对藏民族的道德观念、价值观、思维、各种节日和禁忌、风俗惯制、婚丧嫁娶,甚至对农牧业生产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渗透到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隐埋于他们的精神文化之中,支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

当苯教成为我们研究藏族文化的客体时,就要从这一客体提取一些重要的文化信息,不仅要从其自身分析,还要通过其他外在的元素来提取,而不能从研究主体的主观文化信息来验证客体的文化表现。

就文化自观与文化他观两者而言,后者应在尊重前者的基础上,结合文化环境、历史因素和自然条件,笔者就迭部地区藏族苯教文化作粗浅的探讨。

一、迭部藏民族的文化自观世代生活在迭部藏区的人们所认同的历史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既有语言、文献和文物传承,又有世代口头相传。

这里的藏族人非常认同本民族文化,他们传承的是藏族古老的宗教文化、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

这里藏族特色最浓的就是笨教文化,迭部地区有“迭部地区天为笨教之天,地为笨教之地,人为笨教之人”说法。

苯教是藏族固有的、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

它提倡自然崇拜,以万物有灵、灵魂不灭为思想基础;重鬼尊巫,推崇念咒、占卜、禳祓等仪式;主张宇宙三界说,即天神、龙神和念神;以“为生者除障、死者安眠、幼者驱鬼” ,“下镇鬼怪、上祀天神、中兴人宅”为准则,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苯教是藏族的原始宗教,以万物为神灵,崇拜大自然。

苯教文献

苯教文献

本教文献及其集成在本教文化的研究中,它大量的传世文献是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其内容之庞杂和数量之可观皆出乎人们意料。

因此,这些文献就成为研究本教文化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资料。

但在我国藏学界对这些文献本身的研究尚无人进行,更谈不上利用这些文献来研究藏族史、藏族宗教史、藏族思想史等。

而这项工作又是整个藏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本文试图从本教发展史的角度探讨一下现存本教文献的形成、发展及其集成。

一、 前宏期和中宏期及其本教文献关于本教前宏期、中宏期、后宏期的三分法出自本教徒史家之手,其具体分期也基本一致,认为从辛绕在吐蕃传播本教开始至止贡赞普灭本为前宏期;从布德贡杰赞普至赤松德赞赞普灭本为中宏期;其后就算后宏期了,只是有的学者只分两期,即前宏期和后宏期,以赤松德赞的灭本为其分界线。

但从本教发展史看来,三分法较具有代表性,也能比较切实地反映本教发展史的阶段性。

但不管三分法还是二分法,都是着眼于吐蕃王系对本教的态度以及本教在吐蕃的传播和发展的,与象雄的本或发展史无直接关系,从这一点来看又是不全面的。

从现存的本教文献看来,其大部分形成于十世纪以后。

但是,在传统本教史籍中认为本教文献早在本教前宏期就己存在了,并且描述了许多在前宏期和中宏期本教经历的历次法难中对文献的洗劫。

更值得注意的是,本教史家普遍认为本教五大伏藏之一的南藏中辛钦鲁噶挖掘的伏藏文献是止贡赞普灭本时埋入地下的。

但由于纸的传入及使用始于松赞干布及其以后,所以此时的所谓“文献”只应理解为早期文献,这些记载使人们不得不注意到有关赤松德赞以前本教文献的记载。

这也是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叙述本教前宏期和中宏期有关历史的直接原因。

吐蕃本教前宏期的上限是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的问题,但从《嘉言库》等现存本教史著看来,都普遍引述《强马》( byams ma )的记载来说明在聂赤赞普时期就有十二种因本在吐蕃盛行。

有些佛教徒记载也取此说。

笔者认为,说聂赤赞普时期有诸种因本在吐蕃盛行,其年代一点也不算早,极有可能的是远在聂赤赞普以前,各种原始因本就在吐蕃盛行了。

概述苯教的历史及教义

概述苯教的历史及教义

概述苯教的历史及教义作者: 噶尔梅概述苯教的历史及教义噶尔梅(法国的藏族学者)自序我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曾在东洋文库工作了6个月,期间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应邀作题为“概述苯教的历史及教义”的系列讲座。

从演讲的题目及后面的论述可以看出,这些演讲绝非专题性讲座,有些我愿意涉及的论题,例如:苯教与藏传佛教的关系及葬礼仪式均末包括在内。

我是按照宗教的历史发展之主线来选择论题的。

在东洋文库的工作一直使我感到十分愉说,我愿对那些在我逗留期间尽可能使我感到愉快的同行们表达我真挚的谢意。

一、魏摩隆仁今天,我们先讲述一下苯教的起源。

在以后的几个月里,我们将追溯其历史发展、教义、仪轨和宗教仪式。

这些具有导言性质的演讲必然只能勾勒出一个基本轮廓,因这苯教的历史起源和发展与其教义一样复杂。

传说,苯教最初起源于一个叫作魏摩隆仁的地方,据说那是大食的一部分。

学者将这个所谓的大食确认为波斯。

在藏语中魏摩隆仁的含义问题还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

传统解释如下:ol代表“末诞生”的意思,mo是“永不衰败”之意,1ung含有“辛饶之授记”之意,而ring 表示“辛饶永恒的慈悲”。

匆匆一阅,我们就可判断出,这是一个近期的现代解释,而且十分武断,显然是“魏摩狭长河谷”的字面含义。

在西藏本地也有同样的地名。

例如:本摩隆仁,但它似乎与大食的魏摩隆仁毫无关系。

不过,这些地名使人们对魏摩隆仁的周边地区产生混淆。

魏摩隆仁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还是像极乐世界那样是一块虚构的圣地呢?根据苯教的传说,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确定无疑的。

因为它位于西部的大食,因此它构成了现实世界的一部分。

然而,它是不会自行消亡的。

当这个世界最后毁于大火之时,它升到了天上,与天国里的另一个苯教圣地合二为一,被称为什巴叶桑。

物质世界不灭的观念并非苯教所独有。

在佛教中,当现实世界消亡之时,金刚座同样也升到天上。

对苯教徒来说,魏摩隆仁是否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无关紧要。

1959年以前人们常到魏摩隆仁朝圣,但我从未听说有人返回,人们猜测他们是在前苏联边境丧生的。

舟曲文化调研报告

舟曲文化调研报告

舟曲文化调研报告舟曲位于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舟曲进行文化调研后,我了解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舟曲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独特的文化。

舟曲位于高海拔山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舟曲的文化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舟曲人民勤劳勇敢,在艰苦的环境中自给自足,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其次,舟曲的藏族文化是舟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舟曲属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文化是舟曲文化的主要元素之一。

藏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生息,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舟曲的藏族文化表现在宗教、建筑、服饰、民俗等方面。

例如,舟曲有着众多的藏传佛教寺庙,如苯教寺、宗角寺等,这些寺庙是藏族人民信仰和教育的中心;同时,舟曲的藏族服饰以藏袍为主,色彩鲜艳,富有特色;另外,舟曲的藏族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如龙舟比赛、射箭比赛等,这些活动展示着藏族人民的勇敢与智慧。

再次,舟曲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样。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舟曲保留有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例如,舟曲县城内的轻纺机械厂址、文留川冰川遗址、阿娘寺古建筑群等都是舟曲独有的历史遗迹。

这些文化遗产记录了舟曲丰富多样的历史,也是了解舟曲文化的重要窗口。

最后,舟曲的文化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也是其独特之处。

舟曲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山清水秀,景色优美,这种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融合,形成了舟曲独特的山水人文风景。

例如,舟曲的壶口瀑布、变化多样的峡谷景色等都是舟曲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自然环境的融合赋予了舟曲的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

总之,舟曲文化是一个独特而多样的文化体系。

它既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又深受藏族文化的影响,保留了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舟曲文化中,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体验到藏族人民的勤劳勇敢与智慧。

通过对舟曲文化的调研,我对该地区的历史、宗教、艺术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的多元文化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陇南藏族地区首次发现手写笨教文献

陇南藏族地区首次发现手写笨教文献
区发现 了9 1 世纪的50 -1 0 余部古藏文手写文书,这是继
2世纪初敦煌出土少量苯教文献以来,在甘肃首次发现的 0
据悉,21 年 ,甘肃将完成 i0座 以上旅游厕所改 . 珍稀手写苯教文书,这批古藏文文献年代之久远、数量之 01 00
扩建任务,主要景 区、旅游餐饮场所、旅游线路沿线的厕 弘富、保存之完整,世所罕见。
该意见提到 的重点任务中,不仅要着力打造国家精
品线路,还将培育甘南一 陇南—定 西一 白银一 庆阳红色 旅游、天水一 陇南古三国历史遗迹旅游两条成长型旅游
游园区等四大旅游业态集聚区。把青城、连城、什川等六 个小城镇培育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镇。打造兰州经 河西连接新疆的丝绸之路游等九大精 品旅游产 品。
灯会的举办,使灯会 的知名度、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秦淮 近 日,考古学家在汉武帝陵园 ——茂陵的两个陪葬坑 中发掘 出8具成年马骨,给人们 了解 当时的汗血宝马提 0
供了 极为重要的科学研究资料。
灯会的传承和发扬力度进一步提高,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
化遗产项 目奠定 了良 的基础。该 区力争通过五年的工 好
式、遣词用句、纸张用料等方面分析 ,该文献属9 1 世 -1
陇南一天水旅游交通环线,建设敦煌一格尔木高等级公
纪的手写本苯教文书,内容多涉及苯教法师祈祷经文、苯 教古代各种祭祀仪式所诵经文及禳灾防暴时的咒文和古代 藏族社会生活、民情风俗等,对于研究中世纪藏族语言文 字、宗教信仰、医药天文、藏族书法艺术及早期文化具有
“ 十二五”期间,甘肃不仅要做大做强丝绸之路游 线、华夏文明黄河游线、大香格里拉游线三条国家精品旅 游线路,还将破除瓶颈,加快完善旅游交通建设。甘肃省 于21 年制定的 《 00 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 的意 见》提 出了 “ 十二五”期 间甘肃省旅游业发展 的重点任

试论“苯教是否为萨满教”问题的争论

试论“苯教是否为萨满教”问题的争论

试论“苯教是否为萨满教”问题的争论
孟万鹏
【期刊名称】《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22)002
【摘要】苯教,又称为“苯波教”,是根植于藏族原始文化之中,并对藏族文化的特性及传统有着深远影响的一种古老的宗教.学界一直都对苯教的研究保持着强劲的热情,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研究者及其颇具功力的论著,这种欣欣向荣的局面无疑是可喜可贺的.然而在欣慰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问题——如就“苯教是否为萨满教”这一问题的认识就存在不同程度的争议和混乱.对此,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梳理和规范.
【总页数】4页(P1-4)
【作者】孟万鹏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陕西咸阳712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33
【相关文献】
1.关于苯教研究中“苯教是否为原始宗教”问题的争论 [J], 孟万鹏
2.试析古代日本萨满教与西藏原始苯教的异同 [J], 昂青才让
3.藏族社会的苯教巫文化及其与萨满教的关系 [J], 丁莉霞
4.西藏苯教与北方萨满教的比较研究 [J], 张云
5.试论维吾尔族萨满教与日本民族萨满教的异同及国外萨满教研究的几个问题 [J], 王建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将舟曲优秀本土文化渗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研究

将舟曲优秀本土文化渗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研究

将舟曲优秀本土文化渗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研究
将舟曲优秀本土文化渗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研究
杨春林
【期刊名称】《课外语文》
【年(卷),期】2018(000)003
【摘要】优秀的本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传统美德,是滋养一地文化发展的重要营养资源.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县城,舟曲是甘南"文化大县"之一,具有许多优秀且多彩的本土文化.在舟曲幼儿园教育中融入这些优秀的本土文化,将会极大开阔幼儿的视野,完善幼儿的知识体系,进而提升幼儿的文化修养,对今后幼儿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进一步形成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舟曲优秀本土文化在幼儿园当中的渗透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探究如何更好地使这一教学策略在当地幼儿园中开展下去,并将会对全国其他地方幼儿园产生哪些借鉴之处.【总页数】1页(165)
【关键词】优秀本土文化;幼儿园教学;教学策略
【作者】杨春林
【作者单位】甘肃省舟曲县第一幼儿园,甘肃甘南 746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
【相关文献】
1.将舟曲优秀本土文化渗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研究 [J], 杨春林[1]
2.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本土优秀文化 [J], 刘定娥; 牟庆兰; 桑艳芳; 刘娟芳
3.例摘要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也可以提高。

甘肃南部山区藏族早期苯教藏文文献的分类研究

甘肃南部山区藏族早期苯教藏文文献的分类研究

A Study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Early Tibetan Documents Found in the Mountain Area in South Gansu Province about the Bon Religion 作者: 伊西旺姆[1];道吉才让[2]
作者机构: [1]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
出版物刊名: 西藏大学学报
页码: 116-123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6期
主题词: 甘肃南部;藏族;苯教;藏文文献
摘要:苯教是藏族文明的源头,在其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苯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藏族先民的主导宗教,但自佛教引入西藏后,吐蕃统治者扶植佛教,苯教的地位渐渐被佛教取代。

佛教后弘期起,佛教成为藏族人民全民信奉的宗教,而苯教则在边远地区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在这些边远地区,留下了大量反映悠远历史的苯教藏文文献,使人们对苯教以全新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2006年第5期J.N ORTH WEST UNIVERSIT 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No.5.2006甘南舟曲苯教文献解读看召本1,闵文义2(1.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30;2.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校办,宁夏银川750021)[摘 要]苯教文化源远流长,从内容到形式都与象雄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同外来佛教的长期斗争和磨合,苯教文化从本土文化的主流文化、中心地带渐渐走向边缘化,最终散落于偏远的山区。

甘肃甘南舟曲发现的苯教文献在内容、字词及标点符号,尤其在行文特征方面与敦煌文献有较多的相同点,对于研究古代藏族社会、文化、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甘南舟曲;苯教文献;解读[中图分类号]B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06)05-0005-04苯教是藏族土生土长的宗教,是藏族宗教的“活化石”,经过长期的演变和与外来宗教的磨合,一部分已逐步融入到后来的宗教之中,另一部分仍然流传至今。

现今我们搜集到的苯教文献是流传在民间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举行各种宗教活动时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研究古代藏族社会、文化、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宗教派别之间的斗争,使此类文献散落于民间,所以长期以来未被发现,也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一、象雄文明与苯教象雄文明是藏族文明的源头。

尽管象雄文明连同苯教遭到了几近灭顶之灾,但通过对苯教文献的研究,仍能管窥象雄文明的辉煌。

象雄人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进行占卜,通过占卜决定事情的性质,然后采取相应的宗教措施。

如砍伐时要祈求林神;动土时要祈求地神;有病时先进行占卜确定其性质,再根据病情举行宗教仪式或采取单纯药物治疗等。

据《格桑珍坚》《skal/bzang/mgrin/rgyan》记载,苯教的占卜形式很多,主要有圆镜占卜[pra/ltas/ mo]、算术[snang/mtong/rtais]、医术[nad/gso/sman]、赎命术vchi/slud/gto]等。

圆镜占卜包括魔法结绳占卜[srid/vphrul/ju/thig]、前知术、析梦术、降神占卜术4种,其中魔法结绳占卜术是所有占卜术之核心部分。

结绳占卜是将6条长短不一的绳子按规则打结,将产生360种结。

其中党麻[dwngs/ma]结有120种,属天界卦;宗麻[mdzangs/ma]120种,属人界卦;尼麻[snyigs/ma]120种,属鬼界卦。

此法是通过对各种结的比对、配匹进行占卜,复杂而深奥。

除上述占卜法之外,还有一种名曰“前知”[/ye/mkhyen/sgra/blavi/mngon/shes]者,此卦有5种数理推演法。

其中最主要的属堆车[ldevu/vphrul],此法之第一步是将42个石子分为13、15、14三份,每份除以4,余数填入九空格的第一行中,依次填完3个九空格,并对每一组方框内的数字进行纵向和横[收稿日期]2006-08-10[作者简介]看召本(1957-),男(藏族),甘肃夏河人,助理研究员,从事藏族历史、语言文化研究;闵文义(1958-),男(藏族),甘南舟曲人,教授,从事民族经济及藏族文化研究。

向分析;第二步是将3个方框横向排列,第一组方框取第一行,第二组方框取第三行,第三组方框取第二行进行分析;最后将两组方框横向排列,第一组取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对角线内的数字,第二组取左上角到右下角的数字进行分析。

据苯教史书记载,东巴西饶米奥钦应弟子们的要求教授了花白医术集成。

该医术号称有21000种诊疗方法。

主要从病因、脉搏、尿诊、生命元素4个方面进行诊疗。

首先要搞清是否是鬼病,如是鬼病,通过占卜弄清其性质,然后运用宗教方式驱除鬼魅。

一般病症要用饮食、行为、药物、火灸等方法治疗。

今天,我们已难以见到象雄的《十万诊疗法》[dpyad/vbum/khra/bo]和《十万药学》[smam/vbum/ dkar/nag]的原文。

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其已融入到《四部医典》里面。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四部医典》中有很多象雄文的药名,如苦参[sle/tres]、五味子[da/trig]等,还有只产于象雄区域的很多药物。

古代苯教对“五种元素”,即土、水、火、气、空等物质世界的认知很独特。

苯教认为“五种元素”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基础。

为了便于表达,根据“五种元素”的性质分别用狮子、龙、大鹏、虎、马来表示。

我们通常见到的“风马”便由此而来,狮子表示土,龙表示水,大鹏表示火,虎表示风,马表示空。

苯教认为人也由“五种元素”组成,当这些元素出现不平衡时,人体就会生病。

“贡西喇苯”(mgon/gshen)就是专门调理人体五种元素的。

苯教对世界形成的认识别具一格。

其认为最初没有地球,地球是由空中散落的元素与空气能量相互作用形成的由尘埃组成的球体。

苯教古代文献《气论》记载:从五元素的核心生出蛋体,蛋皮变为圣石,蛋清变为水,蛋黄中生出生命。

现代科学对人类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由鱼类演变,二是由猿演变。

不论哪种观点,只说了人类的演变,并未说明生命的起源。

苯教在举行各种仪式时有细致的分工,专业性很强。

如苯教分“五果苯”和“四因苯”等9种。

“五果苯”为宏塞[dpon/gsas](观想术)、黑水[chab/nag](即刻获益术)、藩玉[vphan/yus](持戒律)、白水[chab/dkar](祭神术)、托特[mtho/thog]。

“四因苯”为囊先[snang/gshen](司占卜、祈福、祭祀神、治病)、赤先[vphrul/gshen](通过“堆”[gto]和“耶”[yas]的仪式消灾避难、奠基、消除眼前和长远的障碍)、夏先[phyaw/gshen](占卜吉凶)、德先[dur/gshen](为生者消灾,为死者度灵,酿酒时避邪,看天文历算、驱鬼)。

聂赤赞普时有十二知苯:敬天寻得救主[lha/yar/gsol/bas/mgon/byed/pa]、祈福获得财富[gyang/tshur/blangs/nas/nor/pnyugs/vphel/ba]、施赎物满足鬼魅[glud/phar/btang/vdre/ba/thims/pa]、超度亡灵使其获得安宁[shi/ba/vdur/bas/bde/ba/thob/pa]、保持洁净使家神安乐[gtsong/sme/phye/lha/srang/bskang/ba]、驱除魔障保平安[dgra/bgegs/bsgral/bas/vthe/ba/med/pa]、养身使得延年[nad/gso/bas/tshevi/bar/chad/med.pa]、占卜能知过去与未来[rtsis/vdebs/phas/snag/phyivi/ltas/bzung/pa]、祀褐色赎物安抚鬼魅[kham/pvi/glud/bsngos/pas/vdrel/shags/vdebs/shes/pa]、塑面泥鹿能飞跃厉鬼之域[bag/phyevi/shab//btang/bas/btsan/gyi/yul/vphur/shes/pa]、祀卦神知救主[mo/lha/ban/bun/bsngos/pas/lha/vdrevi/yul/du/rab/vgros/byed/cing/lha/vdrevi/gn2 od/pa/zhi/ba]、祀植物能自由出入神鬼之域并消除其灾难[mo/lha/vdar/bas/legs/nyes/mgon/shes/gsal/ba]。

关于“苯”[bon]一词,根据藏文资料,“[bon]”是一个很古老的古藏文。

意与诵[bzla]相同,[sngags/ bon/pa]或[sngags/bzla/ba]是念咒语之意,“[bon]”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动词。

古人将念咒语或举行与之有关的仪式叫“[bon]”,其实施者加“巴”[pa]。

有些史书说“[bon]”与象雄文[gyer]相同,意为念。

在我们搜集的文献中多次出现该字。

一般认为,苯教是东巴西饶热米奥钦所创建的宗教。

其实,这是一个概念性的错误。

苯教古文献——6《斯巴吉底》《srid/pa/sbyi/mdos》记载:德苯[bdud/pon]和东苯[gdon/bon]在东巴西饶之前已存在。

东巴西饶坚决反对德苯和东苯的祭祀风俗,于是采取措施将其征服,并将其用活牛活羊的骨肉祭祀习俗改为用粮食来替代,鲜血祭祀的风俗改为用酒来替代。

如我们在煨桑时用七成炒裂的青稞、三成炒焦的青稞,合称“协子”,替代牛羊。

因为牛为黑色,羊为白色。

又因为羊小而数量多,牛大而数量少,所以其比例为7:3。

文献编号zbt09(其中Z表示舟曲,b表示苯教文献,t表示藏文)函中有“取野牛心敬献”的句子。

早先苯教祭祀野牛或家养牦牛时,将其摁倒后直接取出心脏敬献,后来用炒面做成一个心脏替代品(象征物)并染成红色来敬献。

藏传佛教的火祭仪式中也有此类内容。

东巴西饶对他之前已存在多时的各种苯布[bon/po]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使用了大量的替代法[glud]。

经东巴西饶改革的宗教叫作雍仲苯[gyung/drung/bon]。

从此,大多数苯布信奉雍仲苯。

现在所说的苯[bon/po]基本上指的是东巴西饶的雍仲苯。

雍仲苯可分为五部分:黑水[chab/nag]———消除水患之部;白水[chab/dkar]———征服鬼魅之部;藩玉[vphan/yul]———平等替代之部;宏塞[dpon/gsas]———禳灾祈福之部;净心部。

二、文献文本简介我们搜集到的文献出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的一个苯教世家。

文献共计十四函,全为手写草体,书写功底良好,文献质地为加厚型藏纸,其边缘磨损严重,显然是长期使用所致。

全函由十四人书写,字迹工整,属标准的藏文草体。

但辨认较困难,原因有二:一是文中出现大量未厘定之前的藏文书写方式;二是使用大量的缩写字词,两者均与敦煌文献类似。

文献归类如下:“朵”[gto]类十函。

“朵”包括内容较多,祭祀天[lha]、水神[klu]、地神[sa/bdag],其中除晦[grib/sel]和算卦[rtsis]各有一函。

苯教认为,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忽略或无知,如不注意卫生、乱伐滥砍、挖石毁地、乱捕乱杀等行为惹怒了相关神灵,从而给家庭或个人的时运、财运、生命等带来灾难。

为防患于未然,在伐木、采石、挖地时,首先要祈求相关神灵,然后才能付诸行动。

如果因疏忽等原因而招致灾难,就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除晦[grib/sel]。

晦有死尸晦、食物晦、房屋晦、病晦、木晦、人晦等。

中晦气后人会得各种莫名其妙的疾病。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苯教经常进行除晦仪式。

占卜疾病[nad/rtsis]。

即卜算组成人的五元素是否平衡。

主要根据星辰与时节的变化,认为人体的小环境随着宇宙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