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2.小青把以下物品分成两类:①铅笔芯、铜线、盐水;②塑料尺、橡
皮擦、油。他分成两类后的物品分别属于( )
A.固体和液体
B.导体和绝缘体
C.金属和非金属
D.晶体和非晶体
答案:B
解析:从题目中的分类来看,铅笔芯、铜线、盐水都容易导电,属于
导体,而塑料尺、橡皮擦、油都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和S2,则( ) A.灯泡L1亮,L2不亮 B.灯泡L2亮,L1不亮 C.灯泡L1、L2都不亮 D.灯泡L1、L2都亮 答案:B
二、电路 1.电路的组成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电流的通路。
2.三种电路:通路、断路和短路
三种 概念
电路
特点
通路 处处接通的电路
() A.A、B两点间存在短路 B.A、B两点间存在断路 C.B、C两点间存在短路 D.B、C两点间存在断路 解析:闭合开关时两灯均不亮,说明电路中某处断路,或是两灯均
短路;用导线先并联在A、B两端时,发现甲不亮,乙亮,说明电路通路, 两灯泡不可能短路,乙不可能断路;因导线并联在B、C两端时,灯均 不亮,说明甲不可能短路,只能为A、B间发生了断路(开路)。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填空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一.两种电荷1.两种电荷:(1)摩擦起电:如图所示是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纸屑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①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
能转化为能。
②带电体的基本性质是吸引。
(2)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图甲说明:同种电荷互相。
图乙说明:异种电荷互相。
(4)电荷量:电荷的叫电荷量,简称。
电荷量的单位是简称符号。
(5)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
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两片金属箔上,使它们带上(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由于而张开。
所以验电器的原理是。
而且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的多少。
2.原子及其结构:(1)原子结构:原子由中心的和绕其运动的组成。
原子核带电,电子带电,原子核和电子之间互相。
电子是带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
通常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量等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电荷的数量,所以原子整体电性,物体对外也电性(填“显”或“不显”)。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
束缚电子本领弱的,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能力强的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由于缺少电子而带电,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电。
所以,摩擦起电不是电荷,而是电荷的。
(3)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了丝绸上,使丝绸有了而带电,使玻璃棒而带电。
3.导体和绝缘体:实验:如图两个相同的验电器。
A带电,B不带电。
(1)如图甲:用橡胶棒连接A、B。
观察A、B金属箔的张角。
说明橡胶棒是。
(2)如图乙:用带的金属棒连接A、B。
观察到A的金属箔张角,B的金属箔张角。
说明有一部分电荷通过从A移动到了B。
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说明金属是。
(3)导体:的物体叫导体。
常见的导体有、、、、等。
(4)绝缘体:的物体叫绝缘体。
常见的绝缘体有、、、和油等(5)金属导体:在金属中,部分电子可以脱离原子核束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这种电子叫,金属导电靠的就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单元测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单元测试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单元测试_电荷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第一节电荷摩擦起电1、电荷:带电体: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
这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带电体既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又能吸引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背景: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大得多,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绕核高速运动。
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通常用符号e表示。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6.25×1018个电子所带电荷等于1C。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九年级春季物理全一册听课笔记: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电流和电路
2024九年级春季物理全一册听课笔记: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电流和电路1.1 导入教师行为:•情境引入:教师首先通过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如夜晚城市灯火辉煌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五彩斑斓的灯光是如何被点亮的?它们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引出主题:紧接着,教师指出这些灯光的背后都离不开电流和电路的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流和电路。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或图片,感受电流和电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尝试从自己的角度解释灯光是如何被点亮的。
过程点评:•通过生动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对电流和电路的兴趣,为后续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1.2 教学过程1.2.1 电流的基本概念教师行为:•定义讲解:详细讲解电流的定义,即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并介绍电流的单位安培(A)。
•实例说明:通过水流与电流的类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流的概念。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电流的定义和单位。
•思考并理解水流与电流的类比关系。
过程点评:•通过定义讲解和实例说明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清晰掌握电流的基本概念。
1.2.2 电路的基本组成教师行为:•组成介绍: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元素,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并解释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示意图展示:利用电路示意图,直观展示各元素之间的连接关系。
学生活动:•跟随教师的讲解,记录电路的基本组成元素及其作用。
•观察电路示意图,理解各元素之间的连接关系。
过程点评:•通过组成介绍和示意图展示,使学生全面了解电路的基本构成。
1.2.3 电路的类型教师行为:•分类讲解:介绍电路的两种基本类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详细讲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如家庭照明电路、节日彩灯等),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区别。
•分析实例,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过程点评:•通过分类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电路类型的不同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
单位:库仑(C)简称库;
电荷的符号是Q,单位是库
原子中电荷分布图
电子
质子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数量上相等,整个院子,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
,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
当时把这些发明都申请专利的话,他可他却没有这么做,他是一个绝世天才他年一月五日晚间在纽约的一家小旅馆中因为心岁,一位被世界遗忘的伟人就这么默默地离开
半导体,具有单向导电性,即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
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三、电路的工作状态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2、开路(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四、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1、必须有电源,2、电路必须是通路。
五、电路图及元件符号: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常用的符号如下:
、电流有多条路径;2、各用电器互不影响,一条支路开路时,其它支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主要针
二、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判断串、并联电路: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走一圈,
串联电路电路图并联电路电流图
三、生活中电路
、串联电路:装饰店铺、居室、圣诞树的小彩灯,用电器和控制它的开关。
、并联电路:家庭中的电视、电冰箱等用电器之间,路灯,交通灯,教室的电
正出负进分支汇合开断无叉)
电流表的结构: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0-3A分度值是0.1A,0-0.6A
0.02A)示数。
电流表的使用(先看量程度针柱
电源直接连闭路针停查短路
)先要三“看清”:看清。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
并联电路特点
电路有多条路径,每一条电路之间互相独立, 有一个电路元件断开,其他支路照常工作; 干路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能 控制其所在支路。
混联电路简化技巧
01
先找节点
在复杂电路中,找到分流点和汇流点,标出字母。
02
等效电路图
从电源正极出发,根据节点,顺次将每个元件连接,最后回到小因素
实验目和原理阐述
实验目的
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解电阻定律 的基本内容。
原理阐述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 、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等因素有关。本实验将通 过控制变量法,分别探究这些因素对导体电阻的影响 。
实验器材准备和步骤安排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故障诊断
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等参数,判断电路 是否存在故障。常见的故障包括开路、短路和电阻值异 常等。
排除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故障,采取相应的排除方法。例如,对 于开路故障,可以检查导线是否断开或接触不良;对于 短路故障,可以检查是否有导线直接相连或绝缘层破损 等情况;对于电阻值异常,可以检查电阻器是否损坏或 连接不良等。
培养环保意识
了解环保知识,关注环境问题 ,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保
护地球家园。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串联电路是指电路中的元件或部件排列得使电流全部通过每一部件或元件而不分流的一种电路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特点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不影响控制 作用;若某一元件断开,则整个电路都无法工作。
并联电路定义及特点分析
并联电路定义
并联电路是使在构成并联的电路元件间电流 有一条以上的相互独立通路,为电路组成二 种基本的方式之一。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本章知识结构图:一、两种电荷1.两种电荷(1)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接触起电: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3)电荷种类:正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负电荷:把用羊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用字母C表示。
(6)验电器:2.原子及其结构(1)原子及其结构: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核外运动。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C1019-6.1 。
原子核带正电,它和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所以原子在整体上不显电性。
(2)摩擦起电的本质: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当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个物体的电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负电(等量的)。
由此可见,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电荷发生了转移,使正、负电荷分开。
3.导体与绝缘体(1)电荷的定向移动(2)导体和绝缘体导体绝缘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物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玻璃、橡胶、陶瓷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电荷原因导体中有大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相互转化导体和绝缘体没有严格的界限,在条件改变时可以相互转化二、电流和电路1.电流(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路要闭合)(2)在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说明:a.金属导线中的电流,主要是由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b.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丛电源的正极出来,经过用电器流回电源的负极。
2.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1)电路的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组成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电路。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两种电荷(人教版)
第1节:两种电荷知识点精析一、电荷1.物体带电:摩擦过的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电。
带电物体(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①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后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1)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如图所示。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和物体带电多少(带电多,金属箔张开角度大)。
(3)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量单位是库仑,简称为库,符号是C。
元电荷(e):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元电荷也是物理学的基本常数之一,常用符号e表示。
基本电荷e =1.6021892×10-19库仑,是一个电子或一个质子所带的电荷量,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
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铅笔芯)、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含杂质的水。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注意:互相排斥的两个物体所带的电荷一定是同
种电荷,但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却不一定是带异
种电荷,可能是不带电体和带电体.
5. 验电器:
(1)作用:检验物体 是否带电 .
(2)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
二、导体和绝缘体(10年3考,2018、2010、
2009年考)
1.导体:(1)定义: 容易 导电的物体;
(2)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力不
同.不同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对电子束缚力强 的物体得到电子,得到电子的物体带 负 电;
原子核对电子束缚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失去电 子的物体带 正 电. (3)实质:电子发生 转移 ,而不是创造了电荷. (4)能量转化: 机械 能转化为 电 . (5)带电体的性质: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
变式拓展5:(2019·襄阳)在如图12所示的电路 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 作. 过了一会儿,灯L熄灭,两个电表中只有一个 电表的示数变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可能是灯L断路,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可能是电阻R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可能是灯L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可能是电阻R断路,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8)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
出初步结论:
IC=IA+IB
.
(只写表达式).小梅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
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实验时应.
采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
(9)小海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 又设计了一个电路. 利用这个电路,不用更换 电流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的电 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的关系. 请在图丙中 的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解读)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系列(人教版)
测量
电流I 规律
与能量 的关系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 关系 I=I1=I2
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 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I=I1+I2
通过电路,用电器把电能 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本单元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认识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 2. 会连接电路、会画简单电路图、辨别通路、断路和短路。
第4节 电流的测量
1. 认识电流的大小,知道电流的单位、符号,关心生活中有关用电器 工作的电流值。 2. 知道电流表的用途、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 并会将电 流表正确接入电路,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3. 能认识电流表的量程,正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学习目标
节次
学习目标
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是一个重要的规律,是学习欧姆定律及电功率的 必备知识。本节内容中科学探究的技能要求比较突出,在教学中占有相当分量, 应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都能动手实验操作,真正经历探究的过程。教学内容则按 照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一一对应分析研究,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设 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评估和交流,初步领会 科学实验的方法。此实验是定量的电学探究实验,操作步骤较多,并且要正确地 分析实验数据,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①主要内容:由“电流的强弱”和“电流的测量”两个部分组成。 ②重点与难点:在画电路图和连接实物电路中正确接入电流表是这节的重点 内容,正确读出电流表示数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学中的难点是把电流表正 确地连入电路。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是一定要让学生多动手做实 验,在实验过程中多分析、多思考、多画电路图。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15.1 两种电荷1、摩擦起电(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两种电荷(1)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3、电荷间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验电器(1)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不能检验物体所带电荷的种类) (2)构造:金属球、金属杆、绝缘垫、金属箔(2片) (3)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4)使用方法:让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若两个金属箔张开,则说明带电,不张开则说明不带电。
5、电荷量(Q ):物体带电荷的多少 单位:库仑;符号:C6、原子及其结构 质子→夸克原 子 核物质 → 分子 → 原子 中子→夸克(核外)电子物质结构示意图7、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食盐水溶液)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陶瓷、塑料、玻璃、油)(3)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如:硅、锗、二极管、三极管) (4)超导体:超导现象:某些物质在温度很低时,电阻变成了0,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
§15.2 电流和电路1、电流(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正极 → 用电器 → 负极)2、等到持续电流的条件:(1)有电源; (2)电路要闭合。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蓄电池、发电机) 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灯泡、风扇、电铃、冰箱) 3、电路的构成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
4、一些常用元件及其符号5、画电路图的要求:(1)元件符号要正确;(2)整个电路图要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要横平竖直; (3)元件位置分布要均匀,不要画在拐角处; (4)各元件位置要与实物图一一对应。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电荷1、带电体:带了电的物体。
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电荷(1)正电荷: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负电荷: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2)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验电器(1)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泊片不动,说明物体不带电;泊片张开,说明物体带电);检验物体带电多少(泊片张开的角度越大,说明物体所带电荷越多);检验物体带何种电荷(先让验电器带上已知电荷,待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金属球,若泊片张角变大,说明与验电器带同种电荷;若泊片张角变小或闭合,说明物体与验电器带异种电荷)。
(3)带电体接触验电器,验电器与物体带同种电荷。
第二节摩擦起电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核外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荷。
2、原子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或对外不显电性,因为原子核所带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
3、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原子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强弱不同,束缚能力较弱的原子核将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荷,束缚能力较强的将得到电子,因有了多余的电子带负电荷。
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相互摩擦的两物体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4、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单位:库仑——库——C5、电子叫做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
e=1.6×10-19C。
其它带电体所带电荷量是电子所带电荷量的整数倍。
第三节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之所以善于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荷;举例: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靠正负离子)、自来水等。
2、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之所以不善于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举例:干木头、陶瓷、沥青、塑料、橡胶、玻璃、油、纯净水等。
注意: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以变成导体。
譬如,玻璃在常温下是绝缘体,当用火烧至红炽状态时,玻璃是导体。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15.1 两种电荷1、两种电荷〔1〕摩擦起电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圆珠笔杆在头皮上摩擦,可以让笔吸引纸屑等。
这种现象说明:梳子、圆珠笔杆都带了“电〞——电荷①电荷: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或者说带了电荷②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③两种电荷: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电荷量电荷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的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4〕验电器①构造〔如图所示〕②作用用被检验的物体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下面的金属箔X开,则说明改物体带电,反之则不带电。
验电器的作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③原理: 同种电荷排斥2、原子与其结构〔1〕原子与其结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
且电子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
〔2〕元电荷在各种带电粒子中,电子是带有最小电荷的粒子。
人们把最小电荷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 表示。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3〕摩擦起电的原因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不同的物体对电子的束缚本领是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对电子束缚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核内正电荷多于核外负电荷,对外显正电;反之对电子束缚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核外负电荷多于核内正电荷,对外显负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导体和绝缘体〔1〕电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的异种电荷可以相互抵消的现象,叫做电中和〔2〕导体和绝缘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大地、石墨等。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干燥的纸布等。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件)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
(4)导线:用来连接电路,输送电能。
知识点三、电路图
1. 一些常用电路元件符号
实物
干电池
符号
﹢﹣
实物
电灯
开关
电阻
电动机
导线
M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符号
相连的导线
知识点三、电路图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2. 电路图
(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区分实际电路与电
知识点一、两种电荷
第1节 两种电荷
1. 摩擦起电现象 用摩擦的方法是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带电的物体能吸引 轻小物体。 2. 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 (1)两种电荷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路一图、的测区量别。一枚回形针的质量
(2)画电路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电路元件的符号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不能自造符号。 ②要注意所画符号和实物的对应性,如符号中开关的状态(断开或 闭合)应与实物保持一致。 ③合理安排电路元件符号,要均匀分布在电路中,不能画在拐角处。 ④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尽量避免导线交叉,力 求把电路图画得简洁、美观、大小比例适中。
第1节 两种电荷
检验方法 验电器原理
知识点二、原子及其结构
第1节 两种电荷
1. 原子的核式结构
常见的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构成,有
的分子只由一个原子构成。
(1)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原
子核由质子与电子组成。 (2)电子: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学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15.2 电流和电路
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1.知道电路的组成。
2.会画电路图,会连接实物图。
3.认识断路、短路、通路。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内容由电流、电路的构成、电路图和通路断路短路四部分组成。
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会连接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辨别通路、断路和短路。
要突出教学重点,就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多画图、多识图,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都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和提供条件,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和动手画图。
在科学探究方面,重点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教学难点是对电流概念的理解和对短路、短接的理解与识别,同时让学生规范地画出电路图也是这节课的难点。
学情分析学生对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多数是基于从前科学课等课程的零碎认识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对电流和电路的认识更是不明确、不具体。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心智的迅速成长阶段,对新知识、新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电既熟悉又陌生、既好奇又有一定的胆怯,而且他们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思维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因此需要创设情境,尽可能多的联系生活,设计学生活动,在活动中思维,在活动中学习。
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动手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
4.能用电路元件符号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电流和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难点: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教学过程:新回忆上节课的一个实验: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电,B不带电,用不带电的金属棒CD将A、B连接起来,观察到A金属箔的张角变小,B金属箔的张角变大。
这表明电荷在金属导体中做了定向移动,但这种定向移动瞬间就结束了。
实际中点亮的小灯泡能持续发光,是因为有电荷不断地流过小灯泡。
那么,怎样才能使电荷不断地流过小灯泡呢?思考并回答问题续表:【设计电路与实验】(1)如图甲所示,没有电源,无论断开还是闭合开关,小灯泡都不亮。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笔记-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一节 i两种电荷一、两种电荷1、电荷的概念: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现象: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3、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4、两种电荷:(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表示;(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用“-”表示。
5、电荷间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符号是 C。
库仑是一个较大的单位,通常情况下,一片雷雨云多带的电荷也不过只有几十库仑。
7、验电器: (1)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2)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3)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8、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三种方法:(1)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2)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3)利用验电器。
二、原子及其结构1、原子模型: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氢原子的结构最简单,原子核中有1个正电荷(其电荷量与电子电荷量相等),核外有1个电子;氦原子核中有2个正电荷,核外有2个电子。
2、元电荷:电子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符号:e,e=1.6×10⁻¹⁹C。
氢原子与氦原子的结构3、摩擦起电的实质(1) 原子核内的正电荷跟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总量相等,整个原子不显电性;(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束缚能力弱失去电子带正电;束缚能力强得到电子带正电。
(3)在电荷转移的过程中,电荷总量是保持不变的,即电荷守恒。
归纳: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b、互相摩擦的两个物体带等量异种电荷; c、同种物质相互摩擦不起电三、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分类定义原因常见物体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导体中的大量自由电荷可以移动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中缺少自由电荷,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有移动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特别提醒: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可能导电,变为导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解读 本章是初中电学知识的开篇, 是后续电学部分的基础, 对于学好电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本章处于重要的基本地位。
其中电流的概念是学习其他电学概念和规律的基础, 是本章的 重要内容;本章的另一重点内容是串联和并联的知识,它是进一步学习所以电路知识的基础。
电流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电学串联仪器, 学会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是电学实验中学生必须具 备的技能之一, 所以电流表的使用和读数是本章的重点, 然而电流表的面板刻度比普通刻度尺稍复杂,它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加上电流表的接入也增加了电路的复杂性,所以用电流 表测串、并联电路的电流也成为本章的难点。
课标要求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知道串、 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能运用串联和并联电路电流的 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5、会使用电流表。
课时支配建议 第1节 两种电荷1 课时 第2节电流和电路 2 课时 第3节串联和并联 1 课时 第4节电流的测量 1 课时 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2 课时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1、备课时间: 2014年 9月 15 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4、知道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2、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 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用具】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观看动画 “怒发冲冠 ”、录象“女孩头发竖起来 ”。
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 “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 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这些现 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1、摩擦起电带电体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十五 电流和电路第一节 电荷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知道带电体的性质;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 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
习惯 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举例: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 上,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
介绍防止衣服产生静电的方法。
建议学生回去查找有关静电防止和应用的资料。
2、两种电荷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 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 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 演示实验: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 看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 。
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 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 看到的现象: 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 学生实验: 用手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捋的次数越多,看到的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 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
带电后的物体凡是 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 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 凡是跟毛皮摩擦过 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归纳: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1)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 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
例 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例 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2)用验电器来检验。
观察实物知道验电器的主要构造,通过实验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和作用。
实验演示: 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 此时金属箔 片带 电,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 角度变+表”示。
-”表示。
换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上面的实验。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说明了不同。
小结: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它是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几部分组成的。
它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4、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库仑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上所带的电量,大约只有10-7 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量,大约有几十库仑。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物质的组成、元电荷的概念。
元电荷:最小的电荷。
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
5、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观看视频:取两个验电器A和B。
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
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 仍然闭合。
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摩擦起电的有关知识,并且知道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同时我们从原子结构入手研究了摩擦起电的原因以及导体、绝缘体的相关知识。
四、反馈练习教材动手动脑学物理1、3 题五、作业:课堂作业第18 页板书设计】5.1 电荷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一-擦起电。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荷量的多少叫电量,单位是库仑(库),符号是C。
元电荷:最小的电荷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4.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教学反思:第二节电流和电路备课时间:2014年9月17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元件电路中的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能辨别通路、开路、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路中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经历连接简单电路的过程,通过活动认识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2、经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的过程,体会电路图的规范画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知道电流、电路的基本概念2.认识、使用电路图教学难点1.电流的形成2.规范画出简单的电路图【教具】短路演示器、电路板,灯泡,灯座,开关及导线,课件。
【教学过程】演示板上有一个电铃,还有电池、导线、开关等,怎样让电铃响起来?电铃响起来了,是因为有电流通过了电铃。
二.进行新课1.电流的形成和方向(1)连接好36页图15.2-1的电路,闭合开关,灯泡亮了,说明有电流流过灯泡。
分析:导线、灯泡和灯丝都是金属做的。
金属中有=大量可以自由电子,平时它们的运动方向杂乱无章,接上电池,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物理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注意:如果发生定向移动的是负电荷,则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2)问:按这个规定,当电路闭合时,电流在电源外部的流动方向是什么?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3)学生看视频“利用发光二极管判断电流方向” ,了解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让学生说出如何利用发光二极管判断电流方向。
2. 电路的构成(1)最简单的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学生回答)。
(2)各部分作用(学生总结)。
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元件。
导线:连接电路的元件。
(3)了解常见的几种直流电源(教师课件展示各种电源)。
①干电池:干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碳棒是干电池的正极,锌筒是干电池的负极;废旧电池里的化学物质污染环境,不能随便抛弃。
②学生电源③发电机3.电路图①定义: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②课件展示各种电路元件符号。
并让学生识记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电池、开关、灯泡、电动机、交叉相连的导线等。
③学生练习画出由电池、导线、开关、两个灯泡组成的电路图。
教师根据学生画的情况讲解画电路图的基本要求:尽量画成长方形;横平竖直,有角有棱;元件尽量分布均匀,不要画在拐角处。
课件展示并示范画电路图。
学生练习。
4.电路的状态教师拿实际电路演示通路、断路,并总结:(1)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的电路叫做通路。
(2)电路中某处断开的电路叫做断路。
通过引入新课时老师强调的“任何情况都不能把电源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引出短路的定义及危害。
(3)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叫做短路。
短路时电路中电流很大,可能把电源烧坏,这是不允许的。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不仅要学会看电路图,辨认通路、开路和短路,还要学会根据电路图来实际连接电路。
连电路使要注意以下几点:(1)电路的连接要有序(通常按电流方向);(2)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的;(3)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有无短路;(4)若连接无误,要试触(点接开关),观察有无异常现象,(若异常,应立即断开开关)。
反馈练习1.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叫;消耗电能的元器件是;导线的作用是__________ 开关的作用是 __________2.从电子显像管尾部的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高速撞击到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则该电子束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_ 流向________ 。
3.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正电荷的移动,才能形成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