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系统研究的开拓与发展

合集下载

现代地理学的热点问题、前沿领域、发展趋势

现代地理学的热点问题、前沿领域、发展趋势

•一、当代地理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1.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2.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3.自然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建设研究4.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和调控研究5.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和“数字地球”研究•1.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全球变化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学术界为迎接人类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而设计和实施的研究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超级科学计划。

研究学科涵盖大气、海洋、地理、地质、地球物理、环境、生物、生态、能源、人口、经济等诸多学科,研究人员涉及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的科学家以及政府和企业界的管理人员,研究方法强调学科的交叉和理论的集成,并将地球系统科学作为其研究的新方法。

全球变化研究目前由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 SITAS)等4个正在执行的研究计划组成,每个计划包含有一系列核心计划和交叉计划。

为保障各项计划的顺利进行,相应地设计了一系列数据观测与采集系统作为技术支撑,主要有:地球观测系统(EOS)、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全球环境调查系统(GOES)等。

全球变化研究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和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的推动下,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涉及古地理环境演变、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减轻自然灾害、典型区域环境定位研究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的对策等众多领域。

我国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区域和全球环境变化关系密切,正是地理学研究可以发挥特长、显示才干的领域。

2.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地理学的传统研究领域是发生在陆地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和空间组织。

认识这种分异和组织的规律,对于合理布局经济活动,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有着重要的价值。

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到人海关系地域系统_吴传均院士对中国海洋地理学的贡献

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到人海关系地域系统_吴传均院士对中国海洋地理学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7-12-14;修订日期:2007-12-24作者简介:张耀光(1934-),男,上海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海洋人文、经济地理与海岛开发规划研究工作。

E 2mail:zhan 2gyaoguang@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到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吴传均院士对中国海洋地理学的贡献张耀光(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辽宁,大连116029)摘要:世界近代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都必须依靠海洋。

中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

吴传钓院士是中国杰出的地理学家,他提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1]这一精辟的理论。

同时他也是中国海洋地理学研究的实践者、倡导者和组织者。

把人地关系的研究拓展到人海关系研究。

提出了“地理学要面向海洋”,多次提出:中国是个重要的海洋国家,地理工作不能限于“陆军”,还要建立“陆军海战队”,鼓励研究海洋。

对吴传钓院士亲自参加海洋地理研究的实践、对年轻人的提携、把中国海洋地理学的研究推向国际等作了较详尽的介绍。

关 键 词:吴传钓;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海关系地域系统中图分类号:F1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08)01-0006-04 2002年6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挂牌成立。

吴传均院士偕瞿宁淑先生,施雅风院士偕沈健先生,王颖院士以及丁德文院士等都到会祝贺。

吴传均院士在会上为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提了贺词(图1),内容是:“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中心将转向亚太地区中国要因势利导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角度加强研究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辽阔海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贺词虽然是对被庆贺单位的祝愿,实际也是吴传均院士海洋地理研究学术思想的体现。

吴传均院士不但对中国海洋地理的发展做了许多组织和倡导工作,而且他也参与了大量的海洋地理研究。

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方向正在变化的科学

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方向正在变化的科学

【内容提要】我国地理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跨入21世纪之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重大任务。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强烈地改变了我国自然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

我国及各地区的“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

地理学是实现这些国家重大任务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肩负着责无旁贷的重任,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中国地理学/发展进程/当前形势/未来任务geography in china/past progress/present situation/future direction.【正文】1 50年来我国地理学发展的辉煌成就1.1 根据我国自然利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1952年全国进行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一些综合大学建立了地理学系,并属理科。

在各大区与省师范院校中普遍设立地理学系,师资培养有很大进展。

在几十年的教学和研究实践中,地理学的方向和领域不断发展。

在“文革”前高等学校的地理教育,采用前苏联的教学体制,分专业教学,以二三级分支建立专业,加强了数理化自然科学,增加了实践时间,使地理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发展。

在为国家自然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过程中,地理学研究机构逐步增加,形成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

首先是在中国科学院建立了综合性的地理学研究机构和有地区特色且针对我国特殊的地理问题的专业性地理学研究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在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建立的研究机构更多。

80年代我国人文地理学得到复兴,促进了应用地理、计量地理、旅游地理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由地球信息科学家开拓的gis在全国学术界和社会许多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动了地球信息科学在我国的发展,初步建立起一个地理信息科学基本体系。

地理学研究机构和地理研究的发展,使地理学在为国家目标服务和科学问题的研究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2 “以任务带学科”,提高了地理学的应用价值“以任务带学科”是我国50年来地理学取得蓬勃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

地域文化研究的开拓和深化——陕西终南学社简介

地域文化研究的开拓和深化——陕西终南学社简介

西安翻译学院论坛Forum of Xi'an Fanyi University第28卷第1期2021年3月Vol. 28 No. 1Mau 2021◎校园内外地域文化研究的开拓和深化——陕西终南学社简介李志慧陕西终南学社依托于西安翻译学院,坐落于 终南翠华山下,是学院创始人丁祖诒教授创办的 一所学术文化研究机构。

2028年7月,学社经主 管部门陕西省文化厅批准同意成立,在陕西省民政厅正式注册登记。

2029年5月29日,学社在终 南山下西安翻译学院隆重挂牌成立。

2019年6 月,学社被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批准为“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陕西终南学社的宗旨是:广纳文化学术精英,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开展以终南文化为特色的中 国传统文化研究,“寻中华文化之根,串中华文化 之珠,扬中华文化之魂”,不断开拓和深化陕西地域文化研究,让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放射出 更加绚丽的光彩。

202。

年春日,习总书记视察陕西时,根据文化 学的基 , 地 的 ,总结了秦岭在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地: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天然空调,是黄河、长江流 域的重要水源涵养地,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南北分界线,是生物基因库,也是中华民族 的祖脉、中华文化重要象征。

这是对秦岭文化内涵和特征的最全面、最高层次的概括和总结。

习总书记特别强调: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 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记的深 论 , 为陕西终南学社 一展研究工作确立了指导性方针。

―、终南学社开展的业务作为一所坐落于终南山下、挂靠于西安翻译学院的学术文化研究机构,终南学社积极开展以 终南文化为 的文化研究, 办各式、各 的学术研 会和各 文化 术 流活动:一、开设“终南大讲堂”,邀请国内外知名 专家学者举办文化学术讲座,目前已先后举办十余次高质量的学术讲座;二、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 “终南读书会”,作为学社的文化学术窗口及与社会大众联系的平台,发布文化学术信息,探讨学术观点,发表学术研究成果,促进文化学术交流;三、编辑出版社刊《陕西终南文化研究》杂志,现已成为国内地域文化研究的一块重要阵地;四、编辑出 版《终南文库》,目前已经出版三辑,共计9本书; 五、汇聚同仁优秀学术成果,每年组织出版若干本优秀学术文化著作,彰显陕西文化综合实力;六、 组织优秀学术成果和文学艺术作品评奖,鼓励文 化学术同仁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七、开展国内外文化学术交流,加强国际交往,建立与国外相应学术团体的联系。

人文地理学论文

人文地理学论文

人文地理学近十年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摘要: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的发展历经知识的积累、学科的形成和理论的演变、学科的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上的革新等过程。

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

由最初的自成体系逐渐演变成如今几乎一致同意的系统分类。

中国人文地理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复兴以来,开始进入全面发展提高阶段。

本文从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几个方面介绍近十年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简单的科学展望。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中国、人地关系、发展趋势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又称人生地理学。

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

1、理论的发展1.1人地关系论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始终被视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与核心[2]。

从古代“天人合一”的协调思想演进到近代的人地关系协调思想,再升华到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演进主线基本围绕人地关系和谐这一核心伸展。

特别是近年来,伴随全球性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开展人地关系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人地关系系统的性质及人地关系理论内涵在演进中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环境友好型经济等等都是新形势下人地关系理论的具体实践形式,充分体现出人地关系论在指导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重大作用[3]。

以全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从哲学思辨转向理性升华,是近年来人地关系研究出现的新动向。

近年来一大批学者分别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学、管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不同层面,和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全球化等不同切入点思考人地关系的本质与内涵、基本特征、客观规律和学科分支等问题,实现了人地关系研究视角由单源切入向多源转化,从哲学思辨转向理性升华的转变[4]。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一、本文概述中国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演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持续进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深度也在逐渐加深。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贡献。

接着,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在人口地理、经济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和城市地理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特别是与新型城镇化、全球化、生态文明等时代主题相关的研究。

本文还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数据获取的困难、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以及跨学科合作的不足等。

本文展望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大数据、遥感、GIS 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不断深入,中国人文地理学有望在理论创新、方法改进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面对全球化和环境变化的双重挑战,中国人文地理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全球视野和时代特色。

二、中国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中国人文地理学作为一个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广泛且深入。

在历史演变中,中国人文地理学始终致力于探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以下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探讨文化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扩散和变迁。

在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尤其关注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融等现象。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着重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包括产业布局、区域发展、城乡关系等。

在中国,经济地理学在区域均衡发展、城市化和全球化等背景下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关注社会空间结构、人口分布和迁移、社区发展等议题。

地理学科发展史简述

地理学科发展史简述

地理描述
古代地理学家通过对地理现象的 观察和描述,积累了大量关于地 球表面的知识,如地貌、气候、 水文等。Fra bibliotek地图制作
古代地图制作技术不断发展,从 简单的示意地图到精确的航海图 和地形图,反映了人类对地理空 间的认知进步。
中世纪地理观念
宗教影响
01
中世纪地理学受到宗教观念的影响,地理知识服务于宗教教义
详细描述
地理信息科学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实现了地理数据的采集、存储 、分析和可视化。这一领域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灾害预警 等多个领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04
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研究
地理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
总结词
地理学与环境科学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 存在广泛的交叉,地理学为环境科学研究提 供了空间尺度和区域差异的视角,环境科学 则为地理学提供了更深入的环境变化过程和 机制的理解。
06
未来地理学的发展展望
地球系统科学的未来发展
综合研究
地球系统科学将进一步整合地质、气象、海洋、生态等多 个学科领域,形成更加综合的研究体系。
01
动态模拟
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地球系统科学将 实现对地球各系统的动态模拟,提高预 测和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02
03
跨学科合作
地球系统科学将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 的合作,共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推 动可持续发展。
地理信息科学的前景展望
技术创新
地理信息科学将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 析等,提高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能力。
智能化服务
地理信息科学将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各行业对地 理信息的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文地理学研究前沿

人文地理学研究前沿

人文地理学研究前沿人文地理学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前沿呈现出多元化、交叉性和跨学科的趋势,以下是对人文地理学研究前沿的探讨。

一、文化地理学的兴起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塑造和影响。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地理学日益受到关注。

研究者们致力于探讨地理环境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以及文化的空间分布和地方认同的形成。

此外,文化地理学还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建筑学等进行了广泛的交叉研究,拓展了研究领域。

二、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城市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的核心领域之一,研究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全球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下,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前沿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化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城市空间的不均衡和社会差异;城市治理和城市规划等。

如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三、地理信息科学的应用地理信息科学是人文地理学中的一门交叉学科,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等工具分析和处理地理空间数据。

近年来,地理信息科学在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社会经济研究等领域,地理信息科学的应用不断扩展,并与其它学科如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领域形成了紧密联系。

四、自然与人文地理相结合的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结合,致力于研究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人类活动提供了基础。

例如,研究者们通过考察自然环境对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加深了对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

五、后人文地理学的崛起后人文地理学是在对传统人文地理学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出现的新兴学科。

它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中吸收思想,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进行了重构。

论述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发展历程发展简史[教材]

论述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发展历程发展简史[教材]

论述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发展历程发展简史本文由秋楚寒霜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论述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发展历程发展简史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经知识的积累、学科的形成和理论的演变、学科的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上的革新等过程。

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 3 个阶段。

古代阶段这是地理知识积累的时期,以片断记述为主,出现了各种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

在中国地理古籍和其他古籍中,载有许多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其中既有《礼记·王制》篇中“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的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中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又有《孟子·公孙丑下》还有东汉时期王充的《论衡·明雩》篇中“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的主张人、地各有规律,反对人地关系绝对化的思想。

从公元前 5~前 3 世纪成书的《尚书·禹贡》开始,在许多地理古籍中还记述了大量的人文地理现象,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则讨论了人地关系的若干问题。

但是在中国古代未产生系统的人文地理著作来表述人地关系思想。

在西方,地理学一直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古希腊、罗马学者如希罗多德、斯特拉波等,都在其著作中对各地的人文地理现象作过论述。

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一些相互隔离、闭关自守的政教合一的君主制国家,经济、文化处于衰落状态,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相应处于停滞状态。

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的地理学获得较大发展,伊德里西等学者在著作中记述了不少人文地理现象。

地理大发现开始后,欧洲各国陆续出版了各种地理著作,其中有不少篇幅是关于世界各地人文地理的描述,大多偏重于种族、聚落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近代阶段 19 世纪初至 20 世纪 50 年代,地理学进入出现不同学派、学说纷出、各种学科建立并形成体系的时期。

中国的地理学科发展历程与学术成就

中国的地理学科发展历程与学术成就

中国的地理学科发展历程与学术成就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天然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其目的是理解地球的各个方面。

中国的地理学科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就。

本文将对中国地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及其学术成就进行探讨。

中国的地理学科在古代就有了初步发展。

中国古代的地理学包括了地志、地理、地图和地方志等领域。

《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学著作,它收集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地理常识和传说故事。

《水经注》则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它对中国各地的水系进行了仔细的描述和分析,对后世地理学家研究国家水利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近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在19世纪后期开始显现。

清朝时期的中国地理学家郭沫若在地理学理论和实践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了“五区理论”,将中国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是北方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区、黄河和淮河中下游平原区、西南高原区和青藏高原区。

这一划分在当时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中国地理学面临许多挑战和困境。

然而,在中国科学家们的努力下,中国地理学逐渐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与发展。

其中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是晏建国,他是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晏建国提出了地貌单元理论,将地理环境划分为多个单元,并研究这些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

他还发表了大量的地貌学论文,为中国地理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20世纪中叶,中国地理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新的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引入促进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使得地理学研究能够更加精确和高效地获取、分析和处理地理数据。

中国的地理学家们开始大规模使用遥感技术和卫星图像,研究地球表面的变化和动态。

同时,中国在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地理学学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地图制作与地图学的发展。

在古代,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制作地图,并且制作了一些著名的地图,例如《大明一统志》。

中国现代地图学的奠基人之一是冯如,他提出了许多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并带领团队制作了一系列优秀的地图作品。

现代地理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现代地理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引言从时间上看, 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现代地理学时期。

现代地理学是地理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人类进入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时间并不长,但它却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

其标志是地理数量方法、理论地理学的诞生和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卫星等应用的出现。

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对我们了解目前地理学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推动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现代地理学的特点1.研究方向趋于应用化古典地理学停留在描述阶段,近代地理学是处于解释阶段,而现代地理学面向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地理现象的解释由单纯的类型归纳,过渡到理论演绎、实验反馈和模式化的方法,进入了应用阶段。

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人口、粮食、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问题,都成为现代地理学的研究课题。

2.研究方法趋向系统化地理学将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看作统一的复合系统,地理学本身的结构和体系已趋向于世界性的一元化,围绕着人类与环境为核心的研究,日益体现这门学科的整体性、综合性特点。

不仅使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地理学中得到结合,而且地理学中许多新课题也展开了跨学科的研究。

这一趋势还促使区域地理的复兴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是以系统论的观点和系统分析的方法,用之于现代地理的研究。

3.研究手段趋于现代化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手段日趋现代化。

如新的观察技术(如遥感的应用),新的分析技术(如电脑的运用),以及新的制图技术等使地理研究出现了一个革命,获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成果。

尤其是电脑和遥感技术的运用,使现代地理学能获得和储存大量的信息,并为分析复杂的人地系统提供了可能性。

三、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1.学科内部的整体综合研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自然与社会要素所涉及的具有时空差异和变化规律的多个部门学科,它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

因此,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一直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特色,其综合性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地理学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领域课件

地理学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领域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21
▲ 室内模拟实验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对自然
发展趋势(5)
◆ 实验地理与技术手段现代化
▲数量化方法将得到普遍应用, 数学模式可表达 经验概念、实验结果, 揭示内在关系和规律;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紧密结合以及具有专 家系统水平的智能分析和决策等的深入应用, 必将为地理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 加强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
▲长期以来,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割裂对立的二 元论阻碍了地理学整体综合研究的发展.
▲自然地理研究原则上不应该是纯自然主义的, 人文地理研究也离不开自然地理和生态学基础;
▲统一的地理学或综合的地理学是客观存在的, 并且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可编辑课件PPT
18
发展趋势(3)
可编辑课件PPT
16
发展趋势(2)
◆ 加强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
▲地理学各分支的发展为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和在 综合指导下的分析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1930年代以来地理学专业分化的趋势比较明显; 1970年代以来综合倾向逐渐增强,进一步专业分 化和更高层次的综合同步进行;
可编辑课件PPT
17
发展趋势(2)
世 界的模拟能力, 并能产生新信息为决策服务;
▲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使地理学传统的综合性、区域 性得到充分的技术保证, 并形成了为地理战略咨询与 地理工程建设服务的信息(资讯)产业.
▲ 地理信息系统的成果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市规划、
作物估产、灾害预警评估等领域, 成为重要的研究和管
理工作手段.
可编辑课件PPT
27
前沿领域与重点(1)
陆地表层过程与格局的 综合研究
可编辑课件PPT
28

空间探索和利用科技的应用和前景

空间探索和利用科技的应用和前景

空间探索和利用科技的应用和前景远古时期,人类只能在地球上生存,甚至只能在有限的地域内活动。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开始探索和利用太空,开启了对更广阔空间的探索之旅。

近年来,空间探索和利用的科技不断升级,这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下面,我们将从各个方面来探讨这个话题。

一、卫星通讯技术的应用卫星通讯技术是一个空间探索和利用领域的先锋技术,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卫星通讯技术可以帮助人类了解地球、观测自然灾害、分享数据以及支持政府、军事、商业和私人领域等。

比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就是一种卫星通讯技术,它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导航、位置和时间服务,这项技术对交通运输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GPS,卫星通讯技术还能支持全球通信、广播和电视等应用。

卫星通讯技术在远程教育、医疗和科学研究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比如,前不久刚刚完成的中国首个火星探测任务,使用了卫星通讯技术来与地面控制中心进行通讯,实时传输探测器的数据。

卫星通讯技术的应用还在不断扩展。

未来,卫星通讯技术有望在环保、物流、农业、金融和能源等领域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和前景空间探测技术是实现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和利用的关键技术。

随着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和了解的不断深入,空间探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例如,近年来,人类已经成功实现了火星探测、月球探测和太阳系探测等任务。

这些任务的成功离不开科技的不断进步。

其中,火星探测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火星探测中需要用到多种技术,如火箭、卫星、着陆器、漫游器、通讯等。

这些技术的整合与协调是成功的关键。

从目前来看,未来的空间探测任务可能会更加复杂和艰巨。

比如,人类需要实现近距离探测冥王星、外星生命、黑洞等目标。

这要求我们在新材料、新能源、新传感器等技术方面有更高层次的创新和突破。

三、近地轨道经济的前景近地轨道经济是指以太空开发和利用为核心的经济体系。

随着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许多公司已经开始涉足近地轨道经济。

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与研究领域

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与研究领域
加强自然资源评价研究:原苏联的自然资源评价在50~60年代分为经 济评价、社会评价和生态评价3种。现在更注重生态评价。
应用领域多元化:地理学应用研究的范围、为社会服务的领域更趋多
元化。传统上地理研究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农业。现在,非农业应用领 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开始向城市建设、建筑业、旅游业、采矿业、 交通运输等领域扩展,其研究内容也更多样化。从基础研究到实践应 用通常需要有应用理论作桥梁。因而近年来,地理学比较重视发展应 用理论。原苏联的建设地理学实际上就是一门把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 地理环境定向改造、保护等一系列实践问题衔接起来的应用理论学科。
第5页/共22页
第二节 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1.地理学和相邻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更加广泛密切。 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从单一运动形态的研究
走向多运动形态及其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综合研究,从 各独立学科的个别研究转向相互联系的研究。跨学科、多 层次、多兵种、大综合的研究势不可挡。相邻学科之间的 横向汇合、交叉和渗透成为明显的趋势(陈国阶,1985)。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耗散结构和突变论等 横断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与地理学综合性、整体性的 认识论和方法不谋而合。它们为地理综合体的研究,特别 是多因素相关、多功能结构模拟、反馈特性分析、综合体 系统概括等,提供了理论武器,促进了地理学的现代化。 从研究对象范围看,以地球表层为研究客体的基础学科主 要为地理学和生态学;应用学科有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 涉及到地球表层的大型项目计划和任务如国际地圈生物圈 计划、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减灾十年、国土开发整治等。 这些必然促进相邻学科的汇合、理论和方法的移植,提高 了地理学的水平,不断扩大和开拓研究领域,出现新的生 长点,形成新的边缘学第科6页和/共交22页叉学科。

旅游地理学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旅游地理学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地理学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1 引言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作为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旅游地理学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应用性与学科交叉特点,其着重研究与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种地理问题,探讨旅游地域系统的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指导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930年,麦克默里(McMurry)发表的《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The Use of Land for Recreation),被公认为旅游地理学的开端之作,之后旅游地理学经历了不同阶段和理论的更迭。

20世纪30年代到二战期间,研究侧重于对某些旅游胜地、地区旅游开发及旅游流等的描述与方法探讨。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研究内容主要是对旅游业和旅游活动的分析,其实质是有关旅游经济地域结构最佳化问题的研究,并开始重视对旅游地理学理论方法的研究。

1976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2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上,首次把旅游地理单独列为专业组,标志着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被确立下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旅游地理学的跨学科、多视角研究使得其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包括旅游产生条件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通道、旅游资源、旅游地演化规律、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区划与规划、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等。

旅游地理学已成为了一门服务于人类生活、旅游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领域。

中国的旅游地理学者也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伴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改变了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生态环境结构,而且技术进步和相关学科发展带来一系列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因素、新模式和新业态,促进人类活动理念和模式持续变革,深刻影响着旅游业发展,并给旅游地理学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命题和实践问题。

自然地理学学科现状及发展前景

自然地理学学科现状及发展前景

自然地理学学科现状及发展前景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对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学科现状目前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关注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对自然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需求。

国际上实施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如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生物多样性计划等,包含着许多自然地理学的前沿研究领域。

我国各类科技计划也提出了一系列自然地理学的前沿研究议题。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与适应当今瞩目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是与长期以来人类活动影响的缓慢累积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几十年至百年尺度的全球变化事件的发生规律和特征;全球变化的成因、人类活动的诱发机制及主导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全球变化早期信号的捕捉、监测与预警;全球变化过程的建模、模拟与预测;重大全球变化事件的影响及后果;全球变化减缓、规避与适应对策。

2、陆地表层过程机理与格局研究强调不同空间尺度上多种自然过程的相互作用研究,以及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的相互作用研究,揭示陆地表层系统关键要素、过程的机制与演化规律,揭示区域可持续发展中人为作用与自然作用的关系。

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关键要素变化过程与机制;关键要素相互作用与模拟;界面过程与物质迁移转化规律;地理系统中界面过程的综合研究;格局与过程的综合研究,包括结构、功能、动态、驱动力、过程、机制。

3、海洋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研究与陆地表层系统一样,将海洋系统作为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范畴,研究海洋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资源效应。

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是:海洋动力过程与环境变化;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物多样性;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深海大洋环境与生态系统;极区环境变化与海-陆-气-冰相互作用。

4、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研究研究自然资源空间格局及变化过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机制,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现代地理学地热点问题、前沿领域、发展趋势

现代地理学地热点问题、前沿领域、发展趋势

•一、当代地理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1.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2.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3.自然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建设研究4.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和调控研究5.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和“数字地球”研究•1.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全球变化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学术界为迎接人类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而设计和实施的研究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超级科学计划。

研究学科涵盖大气、海洋、地理、地质、地球物理、环境、生物、生态、能源、人口、经济等诸多学科,研究人员涉及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的科学家以及政府和企业界的管理人员,研究方法强调学科的交叉和理论的集成,并将地球系统科学作为其研究的新方法。

全球变化研究目前由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 SITAS)等4个正在执行的研究计划组成,每个计划包含有一系列核心计划和交叉计划。

为保障各项计划的顺利进行,相应地设计了一系列数据观测与采集系统作为技术支撑,主要有:地球观测系统(EOS)、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全球环境调查系统(GOES)等。

全球变化研究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和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的推动下,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涉及古地理环境演变、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减轻自然灾害、典型区域环境定位研究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的对策等众多领域。

我国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区域和全球环境变化关系密切,正是地理学研究可以发挥特长、显示才干的领域。

2.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地理学的传统研究领域是发生在陆地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和空间组织。

认识这种分异和组织的规律,对于合理布局经济活动,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有着重要的价值。

论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论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论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1. 早期探索阶段(20世纪前半)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多以写实主义文学的形式体现。

代表作品
包括陈寅恪的《边城》、钱钟书的《围城》等。

同时,中外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2. 现代化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80年代)
在这个阶段,伴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国人文地理学开始进入系统化研究
阶段。

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陈慕华的《中国农村人居环境》、罗正福的《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等。

3. 开放改革阶段(80年代至今)
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国际化的视野和多样化的思想文化,也促进了人文地理
学的迅速发展。

在此期间,中国开始与国际接轨,不少学者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学习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中国人文地理学向多元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学者和学术成果,如郭建华的《忆江南》,谭其骧的《旅游概论》等。

总的来说,中国人文地理学从研究中国人居环境和社会文化特色的实证研究到
全球视野下的全面论述,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程。

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仍需要不断地挖掘本土文化和社会地理背景,同时也需要关注全球化趋势,并寻找与世界其他地域知识体系的交流和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的思想发展特点、学科性质与创新领域

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的思想发展特点、学科性质与创新领域

中, 经济 学 家和地理学 家共同做 出了突出贡献 , 如艾萨
德、 胡佛等。 16- 17 年 , 90- 9 0 世界迎来 了新一轮的区域 问题—— - 世界和各国的贫困与发达地区的矛盾 , 这引起 了地理学 家与经济学 家对传 统生产 布局理论 、 市场体制下 的国家 干预思想进 行反思 , 区域均衡 发展问题 ( 区域 开发与 如
型、 粗放 型转 向效益型和集约型 , 取得 了巨大成绩 : 经济 重心大规模东 移和南 移 , 南沿海 向内地梯度推移转 向全 方 位开放 与发展 , 资主体 多元 化与机制 复杂化 , 兴 投 新 工业 地 区和增 长极发展 迅速 , 民营经济快 速发展 , 引进 外 资加大 , 由产业经济增 长机 制转向 以区域经济为主体 的增 长机制 , 方性力 量得到大 力培育 与发展 , 地 区域 经 济发展成为国 民经济增长的新 动因。 与此 同时 . 区域 问题更 为严 峻—— 区域发展不平 衡
健全等 问题 , 学科的继承与创新提 上 日程 。 长期 以来 , ③
模型、 由利润最 大化 向效用 最大化 、 由部 门区位 向 区域 总体均衡及各要 素的影响方 向发展。 区域经济 的总体研
究方向分为应用经济学的区域科学方 向 分 析 方 向( 区域 经 济 地 理 学 ) 。
2 区域 问题 将 学科 推 向应 用领 域 .
12 90年 以后 , 全球 经济 危机与 市场两 极化 导致 的 区域发 展不平衡加剧 , 区域 问题 突 出, 济学家和地 理 经
学家提 出了诸 多理论 : 老工业 区的结 构性衰退 、 缪尔达 尔的 “ 循环 累积因果论 ” 、赫 希曼 的 “ 核心一 边缘论 ” 等 ,这些思想 受N- :战后 国家干预 的宏 观经济 学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 第9期2010年9月地 理 研 究GEOGRAPH ICAL RESEARCH V o l 29,N o 9Sept ,2010收稿日期:2010 08 10;修订日期:2010 08 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0701010)作者简介:吴绍洪(1961 ),男,广东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E mail:wu sh@igsn rr ac cn 地域系统研究的开拓与发展吴绍洪,尹云鹤,樊 杰,郑 度,杨勤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通过分析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域系统研究的开拓与发展历程,总结了 综合自然区划-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综合区划 重要发展阶段的创新成果,介绍了重要的格局研究所取得的进展。

地域系统研究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密切相关。

20世纪50年代,为了认识自然规律,为农业生产布局服务,开创了综合自然区划;20世纪90年代,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需求出发,将生态系统观点、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引入地域系统研究,开展了生态地理地域系统研究;随着地球系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从20世纪末开始探索综合区划研究,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有机融合成为近期格局研究的鲜明特色。

在此过程中,地域系统研究的方法论和技术手段不断创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值模型等的深入应用,极大地推进了该领域的研究。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的地域系统研究,始终与国家的重大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成为今后自然地理学乃至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地域系统;综合自然区划;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综合区划文章编号:1000 0585(2010)09 1538 08自然界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在空间分布上的异质性和相对一致性。

地域系统研究全面考虑各项自然要素,以地域分异规律为核心,综合反映区域自然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在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对全球性问题的认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地域分异规律了解和探讨的深度[1]。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技术手段的更新,观测网络、科学考察等各类基础资料的累积,自然地理、全球变化等科学研究的深入,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域系统研究全面开展以来,该领域研究得到不断发展和丰富,经历了自然区划-生态地理区划两个阶段,正迈入一个新的综合区划探索阶段。

1 综合自然区划研究20世纪50年代前,我国没有按照自然综合体的发生发展与区域分异规律,拟定比较严密的原则和方法,并据此进行地域系统研究的工作,更没有有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共同参与,发表的文献只有10余种[2]。

1931年竺可桢发表 中国气候区域论 标志着我国现代自然地域划分研究的开始,1935年丁文江提出要拟定一个比较系统的中国地理区域划分方案,并指导黄秉维编撰!中国地理∀长篇#;1940年黄秉维发表了 中国之植物区域 ,这些工作开创了我国地域系统研究的先河。

在我国,系统全面研究地域系统理论、方法与方案的工作是从1950年代开始的,竺可桢、黄秉维领导的以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为主要研究团队开展的全国综合自然区划,9期吴绍洪等:地域系统研究的开拓与发展1539以服务于农业生产布局为目标。

全国综合自然区划[3,4]的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1)依据自然界各现象的相互关系,综合了现代特征和进展因素,以地带性规律为划分原则;(2)首先考虑温度、水分的大体情况及其作用,划分自然地带综合考虑温度、水分与土壤、植被的形成和分布的关联性,在每一自然地带的范围内,依据地形和气候的大体差异划分自然区(划分依据见表1);(3)系统说明了全国自然区划在实践中的作用及在科学认识上的意义。

该方案是迄今我国最详尽而系统的自然区划专著,一直为农、林、牧、水、交通运输及国防等有关部门广泛应用,影响巨大,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和地方综合自然区划工作的深入。

表1 1959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温度带划分指标与特征[3]Tab 1 Index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zones in Chinese 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icalregionalization in1959[3]温度带主要指标辅助指标∃10%积温数值(%)最冷月温度(%)特征寒温带<1700稻、高粱、蓖麻等都不能生长,只勉强能栽培小麦、马铃薯、荞麦和谷子。

天然植被为明亮的的落叶松林,土壤为微酸性棕色灰化士。

温带1700~3200-8~-24若干喜热作物,如稻、高粱、玉米、蓖麻在大部地方都能生长,小麦、大豆、高粱则分别在不同地域成为主要作物,甜菜也生长很好。

不适于栽培棉花与冬季作物。

苹果、梨、葡萄等果类也只在南部可见,品质显然没有暖温带所产的好。

天然植被在水分充足地域为针叶树与落叶阔叶树混交林,此外为草原与荒漠。

土壤有灰化棕色森林土、黑钙土、棕钙土、灰钙土与灰棕荒漠土。

暖温带1700~32000~-8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一年生作物如棉花,除靠近北界的地方以外,可以生长得很好。

在水分较多的地方,天然植被主要由落叶阔叶树组成,完全没有常绿阔叶树,也没有亚热带木本作物,但多数地方的小麦,仍以冬播为主,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少数地方一年一熟。

所产苹果、梨、柿、葡萄等水果品质优良。

低地土壤有棕色森林土、褐色土、黑垆土和棕色荒漠土。

亚热带4500~80000~16天然植被有亚热带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混生常绿阔叶树的落叶林。

其中有热带树种,也有温带树种,针叶树也很普遍。

热带中的热带经济植物不能生长或不能正常生长。

多数地方的特征经济作物如柑橘、茶、油茶、油桐,稻可一年二熟,小麦各地都有栽培。

亚热带南部还有香蕉、菠萝、荔枝,龙眼、橄榄等多种热带经济作物。

地带性土壤有红壤、黄壤和黄褐土。

热带>8000>16低地植被主要为热带季雨林,基本上都是热带性的科属,主要林木属樟科、番荔枝科、桃金娘科、桑科、无患子科和豆科,绝少针叶树。

对热量要求较多的热带经济植物,如椰子、橡胶、槟榔、咖啡、木波罗等,都能生长,稻可一年三熟,甘薯可于冬季播种,温度情况对冬小麦生长不大适宜。

低地土壤为砖红壤。

赤道带~9500终年气温变化很小,热量条件适宜于各种热带植物生长高原暖温带耕作上限的海拔高度在4000米左右高原亚热带耕作上限的海拔高度在4000~4200米同时期国内的研究主要还有林超的自然区划[5]、罗开富的自然地理分区[6]、侯学煜的自然区划[7]等。

这个阶段由于文革的中断,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继续研究,主要成果1540地 理 研 究29卷包括黄秉维根据原有方案在实施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新问题而修订的全国综合自然区划[8],任美锷等的自然区划[9]、赵松乔的综合自然区划[10]、席承藩等的自然区划[11]等。

这些成果结合各自实际和对自然界的认识,把区划理论具体化,加深了对区域分异规律的认识,科学指导并服务于社会经济因地制宜发展。

2 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研究20世纪90年代,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出发,将生态系统观点、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引入地域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需要地域系统作为研究基础,郑度带领的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团队与张新时的研究团队,开展了生态地理地域系统的研究[12~15]。

该项研究的特点在于:(1)提出并完善了生态地理区域系统划分的原则和指标体系,该方案按照温度、水分、地貌组合的顺序,依次划分,建立了以生物地理学为基础的气候-植被分类系统;(2)系统揭示了不同生态地理区域土地退化及其整治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应用于生态与环境建设区域差异的论述与规划,阐明了各个生态地理区自然条件的差异、联系及其利用等问题;(3)在研究方法上考虑了全球环境变化对地域划分的影响,按照先水平地带,后垂直地带的方法来反映广义的地理地带规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界线拟定方面则是将传统的专家智能判定,与模型、数理统计和GIS的空间表达等结合(图1、表2)。

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为地表自然过程与全球变化的基础研究图1 中国生态地理区域图F ig 1 China's eco geog r aphical reg ion map9期吴绍洪等:地域系统研究的开拓与发展1541表2 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15]Fig 2 China's eco geographical regions温度带I寒温带II中温带III暖温带IV北亚热带V中亚热带VI南亚热带VII边缘热带VIII中热带IX赤道热带H I高原亚寒带H II高原温带干湿地区A湿润地区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D干旱地区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D干旱地区A湿润地区A湿润地区A湿润地区A湿润地区A湿润地区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D干旱地区A/B湿润/半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D干旱地区自然区I A1大兴安岭北段山地落叶针叶林区II A1三江平原湿地区II A2小兴安岭长白山地针叶林区II A3松辽平原东部山前台地针阔叶混交林区II B1松辽平原中部森林草原区II B2大兴安岭中段山地森林草原区II B3大兴岭北段西侧丘陵森林草原区II C1西辽河平原草原区II C2大兴安岭南段草原区II C3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原区II C4呼伦贝尔平原草原区II D1鄂尔多斯及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草原区II D2阿拉善与河西走廊荒漠区II D3准噶尔盆地荒漠区II D4阿尔泰山地草原、针叶林区II D5天山山地荒漠、草原、针叶林区III A1辽东胶东低山丘陵落叶阔叶林、人工植被区III B1鲁中低山丘陵落叶阔叶林、人工植被区III B2华北平原人工植被区III B3华北山地落叶阔叶林区III B4汾渭盆地落叶阔叶林、人工植被区III C1黄土高原中北部草原区III D1塔里木盆地荒漠区IV A1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大别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人工植被区IV A2秦巴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区V A1江南丘陵常绿阔叶林、人工植被区V A2浙闽与南岭山地常绿阔叶林区V A3湘黔山地常绿阔叶林区V A4四川盆地常绿阔叶林、人工植被区V A5云南高原常绿阔叶林、松林区V A6东喜马拉雅南翼山地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区VI A1台湾中北部山地平原常绿阔叶林、人工植被区VI A2闽粤桂低山平原常绿阔叶林、人工植被区VI A3滇中南山地丘陵常绿阔叶林、松林区VII A1台湾南部山地平原季雨林、雨林区VII A2琼雷山地丘陵半常绿季雨林区VII A3西双版纳山地季雨林、雨林区VIII A1琼南与中北部诸岛季雨林、雨林区IX A1南沙群岛区H I B1果洛那曲高原山地高寒草甸区H I C1青南高原宽谷高寒草甸草原区H I C2羌塘高原湖盆高寒草原区H I D1昆仑高山高原高寒荒漠区H II A/B1川西藏东高山深谷针叶林区H II C1祁连青东高山盆地针叶林、草原区H II C2藏南高山谷地灌丛草原区H II D1柴达木盆地荒漠区H II D2昆仑山北翼山地荒漠区1542地 理 研 究29卷以及环境、资源与发展的协调提供了宏观的区域框架,为土地生产潜力的提高、土地管理的政策分析、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与推广、自然保护区的选择与规划、自然规划的拟订等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