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新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2.1生物与非生物导学稿
浙教版七上科学2-1生物与非生物 课件
动物植物最根本的区别 --营养方式的不同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自身制造养料 动物:靠摄取食物以获得 养料
物体
非生物体
动物:靠摄取食物 以获得营养
生物体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自身制造养料
获取 营养 的方 式不 同
1、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是( A )
A、有没有生命 B、细胞生长
C、能呼吸 D、能繁殖后代
观察下图:你认为生物的共同特征有那些?
生物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新一代
种子萌发会长成植株
生物体会产生代谢废物(如水、尿 素和二氧化碳等)并排出体外
含羞草的小叶接受刺激后会合拢
活动:读课本34页,图2-2:
观察图2-2,可知生物的共同特征有
___能__呼__吸___________能__生__长_______
B 动物需要营养,植物不需要营养
C 动物能繁殖后代,植物不能繁殖后代
D 动物自身不能制造养料,植物自身能制 造养料。
你能在什么地方找到蜗牛?
谈一谈
你对蜗牛已了解多少呢?
常栖息于阴暗、潮湿、温暖、 安静的草丛中或石头下,喜欢夜间 活动,主要以一些植物的叶和嫩的 叶芽为食物。
形态多样,共有25000多种, 分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
2.下列不是生物体特征的是( B )
A 需排泄
B 会运动
C 能生长
D 能呼吸
3.下列现象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D )
A 自行车厂生产了大量相同的自行车。 B 锅炉中不断加煤,排出炉渣,放出二氧化碳, 进行物质变换
C 海浪拍打堤岸。 D 母牛产下小牛。
4.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在于( D ) A 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
什么是生物?
• 生物有什么特征?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2.1 生物和非生物(学生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观察生物2.1生物和非生物目录 (1) (2) (3) (5) (8)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是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
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便是非生物。
2.生物的基本特征:能生长、能繁殖后代、能呼吸、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3.生物和非生物共同构成了自然界,非生物是生物生存的条件,没有非生物就没有生物,生物最终转化为非生物。
二、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1.蜗牛是一种常见的软体动物,使用放大镜是为了能观察得更清楚。
2.蜗牛的结构:蜗牛的身体包括眼、壳、口、足、触角等部分,如图所示。
(1)蜗牛的壳呈螺旋状,壳内紧贴外套膜,里面有柔软的身体。
(2)蜗牛的触角有两对,前一对较短,后一对较长。
(3)蜗牛的眼睛长在较长的一对触角的顶部。
(4)蜗牛的口位于头部的腹面,口里有颚片和齿舌,齿舌上长有小齿,齿舌前端可伸出口外刮取食物。
(5)蜗牛的足是运动器官,足的下面有足腺,能分泌黏液,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
所以蜗牛爬过的玻璃上会留下痕迹。
3.蜗牛有味觉、视觉、嗅觉、触觉,但没有听觉。
1.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主要特征①除病毒外,生物都具有细胞等基本结构。
②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
③生物有生长发育现象。
④生物有繁殖后代的能力。
⑤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⑥生物有应激性,能对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⑦生物能进行呼吸。
(2)生物最基本的特征:能进行新陈代谢。
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生物可以进行新陈代谢,即生物有生命。
【难点聚焦】生物不一定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例如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能进行增殖,也属于生物。
3.蜗牛的感觉(1)视觉:蜗牛的眼位于后一对触角的顶端,能感受光线的强弱。
(2)触觉:蜗牛有两对触角,前一对短,后一对长,触角的触觉最灵敏,其次是足和壳。
(3)嗅觉和味觉:蜗牛的后一对触角有视觉、嗅觉和味觉的功能。
(4)听觉:蜗牛没有听觉,实验时用力鼓掌它也没有反应。
题型生物与非生物的识别判断4.生物的学习方法(1)仔细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二章.doc
第二章观察生物走进这一章,你就轻轻推开了生物世界的大门,首先你将会认识和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各种生物,熟悉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明确它们的类别;其次通过对生物微观世界的了解,你将逐渐建立生物个体的结构层次概念;最后让我们再放眼生物的整个生活环境,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一、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物的特征也就是生物与非生物区别的最基木标准,即生物的基木组成单位是蛋白质和核酸;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因此能通过新陈代谢实现|'|我更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并适应周围的环境;生物能进行生长和繁殖,并能将|'|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
在以上这些特征中最基础的是新陈代谢,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2、动物与植物的主要区别。
动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养活自己,属于异养;植物从外界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养;动物能进行|'|由快速地运动,植物却不能。
二、常见的动物1、动物的分类。
根据有无分节的脊椎,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又分别可称为低等动物和高等动物。
23、节肢动物门的特征。
节肢动物门约有100多万种动物,是种类最多的一个门,它可分为四个纲,分别是昆虫纲(典型动物一蜜蜂、蝴蝶),甲壳纲(典型动物一虾、蟹),蛛形纲(典型动物一蜘蛛、蝎了,多足纲(典型动物一螟蚣、马陆)。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和足都分节,并且拥有外骨骼。
4、昆虫的特征。
要判断它是否是昆虫,就要知道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分节的足,一般有两对翅,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酪。
5、无脊椎动物的分类。
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没有脊椎骨,它们的形态各异,按照形态和结构可分类如下。
三、常见的植物1、植物的分类。
自然界的植物共可分为五大类,即藻类植物、答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了植物。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二章--基础知识总结
第二章基础知识总结第一节生物和非生物1. 蜗牛的身体结构包括眼、口、足、壳、触角它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觉,没有听觉2. 自然界的物体根据有无生命,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生命特征有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等3. 动物和植物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第二节细胞1. 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的。
细胞学说又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来的,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是:①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③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2.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另还具有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隔开,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保护细胞)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相比,一般还多了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其作用主要是保护和支持细胞,植物细胞一般具有一定的形状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里面的液体叫细胞液(内含有味道、气味相关的各种物质)3.写出显微镜的各个结构:(1)镜座(2)镜臂(4)载物台(5)压片夹(6)遮光器(7)反光镜(8)物镜转换器(9)粗准焦螺旋(10)细准焦螺旋(11)目镜和物镜4.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安放5.使用显微镜要注意的问题:(1)如果从目镜看到要观察的物体在左上方,要移动到中间,载玻片该往左上方移。
(同向移动)(2)向外旋转粗准焦螺旋,物镜会快速下降;向内旋转粗准焦螺旋,物镜会快速上升;一般先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3)要使观察的视野最亮,可以把遮光器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且用反光镜的凹面镜观察(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5)显微镜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它的视野会变暗,细胞数目会变少,细胞的体积会变大,细胞结构会变得更清晰6、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将洋葱表皮展开后盖上盖玻片,不能留有气泡,最后滴上红墨水染色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发现1)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说明洋葱表皮撕的太厚或没有在载玻片上展平,2)视野中发现黑色圆圈,说明装片中气泡太多,应该重新盖盖玻片或重新制作装片7.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滴一滴生理盐水,做成装片后最后用亚甲基蓝染色8.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提纲总结
细胞分化使细胞种类增多,产生的各种细胞形成了生物体的各种结构。
特别注意:
1.细胞分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生长和分化是相伴进行的。
2.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是不断进行的。
二、组织
概念: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组织。
动物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植物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疏导组织、分生组织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构成系统。
写出下列系统的名称
2.4常见的动物
一、动物分类(写出无脊椎动物的特点)
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 )以及生物之间的( )等为依据进行分类的,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以“”构成分类的七个等级。
随着分类等级由大到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来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越来越近,生物种
高倍镜观察②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光照明亮,再微微调节细调节器,直到物象清晰。
5、显微镜复原
用擦镜纸揩净目镜和物镜,用清洁纱布揩净镜体。再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下降,然后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入镜箱内保存。
2.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细胞分裂:
概念: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特点:特点:
分布:皮肤、内脏器官的表面分布:分布较广,如血液、软骨、肌腱等
体内各种管腔内表面
功能:功能:
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特点:特点:
分布:四肢、躯体(骨骼肌)、心脏(心肌)分布:脑、脊髓和周围神经中
胃壁、肠壁(平滑肌)
功能:功能:
三、器官和系统
概念: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1、知道蜗牛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知道蜗牛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2、通过观察和思索,认识周围的世界,自然环境的组成,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动物和植物的区分3、学会使用放大镜,能设计并做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生物,学习做生物实验简单的记录方法4、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表达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培养学生观察和对比的能力教学重点1、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物。
2、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让学生尽量的都列出。
3、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关键的两点要强调。
教学难点1、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物。
2、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让学生尽量的都列出。
3、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关键的两点要强调。
【基础知识梳理】一、观察蜗牛1、身体结构:蜗牛身体结构分为五个部分(1)触角:蜗牛头上有四个触角,两个长,两个短。
(2)壳:蜗牛有壳,但是没有骨头,身体软绵绵的,能缩进壳里面去,也能从壳里伸出来(3)腹足:蜗牛没有脚,只有一片扁平的足,即是腹足,是蜗牛的运动器官,腹足会分泌黏液使蜗牛的身体在黏液中滑行。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蜗牛经过的地方有一条亮亮的足迹。
问:黏液对蜗牛的滑行有什么好处?(4)眼:蜗牛的眼睛在触角上(5)口:蜗牛有口,主要以植物的茎叶为食。
2、蜗牛的生活习性:陆生,有夏眠和冬眠的生活习性,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夜间活动。
对农作物有危害作用,是农业害虫。
二、生物与非生物二、生物的基本特征有七点。
这也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标准。
1、生物具有严谨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细胞结构,这个在后面会讲到。
2、生物体都能进行新陈代谢——时时刻刻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用来组成自身的物质,储存能量,例如:我们吃饭,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生物又能分解自身组成的物质,释放能量,并将废物排出体外,例如:我们运动,呼吸作用。
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生物与非生物》教学方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并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和讨论,学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并能够用科学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与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生物与非生物的特征和区别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并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准备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或实物样本观察记录表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系列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图片,包括动植物、矿物等不同类型的物体。
接着,引导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分类,并思考它们之间的区别。
在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你们认为这些图片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为什么?”这个问题将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特征差异,为接下来的课程内容做好铺垫。
当学生对生物与非生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可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生物的特征及其与非生物的区别。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详细讲解生物的共同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并对比非生物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为了巩固学生对生物与非生物区别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环节,如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和非生物,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
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检验他们对生物与非生物区别的掌握程度。
总之,通过展示生物与非生物图片、提问引导、讲解生物特征等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为今后学习生物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分类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新课内容讲解(10分钟)在自然界中,万物分为生物与非生物两大类别。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复习提纲
第二章复习提纲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1、观察蜗牛借助放大镜(放大正立的虚像)进行观察。
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以植物茎叶为食。
2、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但无听觉。
3、生物:①.有应激性(对外界刺激有反应)②.能生长③.能呼吸④.能进化⑤.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⑥.一般由细胞构成(除病毒)⑦.能生殖和发育⑧.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⑨.能适应并影响环境4、动物与植物的区别:获取营养方式不同,①动物需要摄取食物;②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
第二节细胞1、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细胞壁;布朗发现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施莱登与施旺提出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魏尔嘨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2、细胞学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3、细胞的大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
需用显微镜观察(放大镜观察不到)4、细胞的形态:蝌蚪状,椭圆形,梭形,扁平圆形,长方形等56、显微镜的构造:1,目镜;2,镜筒;3,物镜转换器;4,物镜;5,载物台;6,压片夹;7,遮光器(调节通光量);8,通光孔;9,反光镜;10,镜座;11,粗准焦螺旋;12,细准焦螺旋;13,镜臂;7、显微镜的使用包括:a.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镜筒在前,镜臂在后,放在左前方。
b.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同时睁开,调节反光镜(光线亮用平面镜,光线暗用凹面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c.放片:把要观察的物体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要观察的物体要正对通光孔;d.调焦:①眼睛盯住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②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2章观察生物2.1 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
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
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
没听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生物非生物1 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2 能生长不能生长3 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4 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5 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6 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 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 2 个区别:(1)运动: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2)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动物不可以。
2.2 细胞1.1665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
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椭圆形。
液泡: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6.1831 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
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新教材)
第二章观察生物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1、蜗牛的相关知识:(观察蜗牛用放大镜)蜗牛是软体动物,整个身体分为:两对触角,眼(长触角顶端),壳(具保护作用),腹足(运动器官),触角(两对、上长下短)、口。
蜗牛具有触觉(触角部位最灵敏)、嗅觉、视觉,但无听觉;蜗牛爬行时会在玻璃上留下痕迹,因为腹足部能分泌出一种黏液,防止爬行时滑落也为了留下信息。
蜗牛为何四处爬行?为了觅食、求偶、躲避天敌……。
食物主要为植物的根、叶和叶芽,因此对农作物的危害较大,所以是农业的害虫。
2、生物与非生物:最大的区别是有无生命。
生物基本特征:具严格的生物结构(细胞);有新陈代谢现象;能生长发育;有生殖、繁衍后代的能力;有遗传和变异现象;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第二节:细胞1、细胞学说创立的历史: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首先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木栓的细胞壁结构,提出了“细胞”这个名词。
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郎发现了植物细胞内的细胞核。
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有经验基础上,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0年后魏而啸进一步总结,得出最终细胞学说(书上37页最下面)2、动物与植物细胞的区别3、细胞的结构:(1)细胞的基本结构(动植物都有):细胞膜(保护,控制细胞内外之间的物质交换)细胞质(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与繁殖后代有关,在分裂时会出现染色体)(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具保护和支持作用,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液泡(内含细胞液水果的汁液就是液泡里的细胞液。
如番茄和西瓜的果汁)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内有叶绿素)洋葱表皮细胞中没有4、一个完整的生物体是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导致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
比如可以伤口愈合、头发长长。
细胞分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进而形成了各种组织。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2.1生物与非生物 导学案(教师版)
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四.例题精讲【例1】科学兴趣小组为观察蜗牛的形态特征,决定到野外捕捉蜗牛,三位同学结伴同行,途中对捕捉地点产生分歧而单独行动,小明向背阴潮湿的山沟走去,小刚向向阳干燥的高地行去,小红走进了杂草丛生的浅水中捕捉.经过一个小时的捕捉后,回校将蜗牛交给科学老师,老师发现其中有一位同学的蜗牛特别多,询问后给予表扬。
(1)你认为得到表扬的同学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小明B.小刚C.小红D.无法确定(2)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判断,三位同学出行捕捉蜗牛的时间是_________。
A.上午B.下午C.晚上D.一天中的任何时间(3)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捕捉蜗牛的出行时间和捕捉地点的依据是_____A.蜗牛夜间活动,栖息于阴暗潮湿处B.蜗牛白天活动,栖息于阴暗潮湿处C.蜗牛夜间活动,栖息于向阳干燥处 D.蜗牛夜间活动,栖息于近水处或水中答案:(1) A (2) C (3) A【例2】读图,回答问题:(1)请分别填写各部分的名称。
A._____;B_____。
(2)能分泌黏液的是[ ]_____,它是蜗牛的_____器官。
(3)对蜗牛自身起保护作用的是[ ]_____,获取食物的结构是[ ]_____。
(4)通过“观察蜗牛”的活动,知道蜗牛对下列哪项刺激不产生反应:_____。
A.触摸B.强光C.醋酸D.拍手声答案:(1)眼;触角(2)D;足;运动(3)E;壳;C;口(4)D。
解析:蜗牛属于软体动物,其整个躯体包括头、壳、足等部分,通过探究实验得知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没有听觉。
【例3】设计实验:探究蜗牛两对触角的感觉功能。
请完成下列部分实验步骤:(1)取40只蜗牛,随机分为4组,编号并进行以下处理:1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号去大触角,3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2.1生物与非生物导学课件新浙教
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
探究点二 观察蜗牛的基本特征
[情景展示] 猜谜语:名字叫作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
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
[问题探究] 在图中标出蜗牛身体部位的名称,同时讨论交流一 牛、养蜗牛、观察蜗牛中发现的问题及想法。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触觉 和 嗅觉 的作用
头部眼:着生在长的一对触角的顶部,具有 视觉
作用
口:着生在触角的下方,具有 摄食 作用
腹足:腹足是较肥大的足,是___运_动____器官,足内能
可以减小爬行时与地面间的摩擦和传递信息。
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
2.生活习性 陆生;有冬眠和___夏_眠____的生活习性;长栖息于___ 的环境中;喜欢___夜__间___活动。 主要食物是一些植物的叶和嫩的叶芽,对农作物有一 作用,是一种农业___害__虫___。 3.生理特征 蜗牛具有___视__觉___、___触_觉____、___嗅__觉___和___味__觉__ 有__听__觉____。
谢谢!祝生活愉快
I. Listen and number.(根据你听到的内容给下面的 图片排 列顺序 ) 1. --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2. --Let’s make a puppet. -- Great! 3. –How are you, Chen Jie? -- Fine, thank you. 4. – Let’s go to school! -- OK! 5. – How are you, John? -- Very well. Thanks. 6. –Hello, hello! How are you? II. Listen and tick.(根据听到的内容,判断与图片所 表达的 意思是 否一致) 1. 生物与非生物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导学案设计
2.1《生物与非生物》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区分生物和非生物2.会使用放大镜3.知道蜗牛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学习重点】1.放大镜的使用方法2.蜗牛的结构与功能【知识链接】1.放大镜的结构放大镜一般用玻璃做成,用手摸可感觉到它是呈中间厚边缘薄。
2. 放大镜的作用和特点放大镜能将观察对象放大,看到的是一个正立的的像。
3.放大镜的使用方法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放大镜不要与被观察的物体离得太远,观察时,可将放大镜在物体与人眼之间适当移动,使看到的物体较清晰为止【课前学习准备】到野外抓一些蜗牛上课用【预习作业】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A.大熊猫B.机器人C.电脑D.月亮2.根据生活经验请你举出一些生物和非生物的例子生物。
非生物。
3.根据预习书本知识,你能总结出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吗?;。
4.预习书本36页观察蜗牛的活动。
【课堂检测】1.自然环境中的物体可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
对刺激有反应,对刺激没有反应。
2.上海世博会上出现的下列“明星”,属于生物的是( )3.在蜗牛前3cm处放蘸有酒精的棉花,发现蜗牛会向远离酒精的方向爬行,这说明()A.蜗牛具有触觉 B.视觉 C.味觉 D.嗅觉4.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
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A.有细胞结构B.能生长和繁殖C.体小且绿色D.能对环境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5.你能对以下的物体进行分类吗?老虎、机器人、飞机、鹦鹉、郁金香、睡莲、苔藓、帆船、、小屋、石桥如果能你觉得可以分成几类?你的分类理由是什么?【个性化设计】【教学反思】。
七年级科学上册 2.1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1 浙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科学上册2.1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1 (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科学上册2.1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1 (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科学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教案1(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章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蜗牛的形态结构以及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2.通过介绍来认识周围的世界,自然环境的组成,初步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学会简便地区分动物和植物3.通过观察,初步认识蚯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技能目标:1.学会使用放大镜2.初步学会观察生物的方法,能设计并做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生物3.学会做生物实验简单的记录方法情感目标:1.体会科学实验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2.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4.培养合作的技能,对集体合作的意义有所体验5.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安排本节建议三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第1课时盛放蜗牛的解剖盘、放大镜、黄瓜、酒精、白醋30%蔗糖溶液、30%食盐溶液、电筒、镊子、铅笔书本蜗牛第2课时多媒体课件、含羞草、洋娃娃、柠檬、小刀、气球铅笔、书本第3课时录象片、放大镜、药棉、酒精(或食醋)、记录本、小木棒、小铁铲、蚯蚓铅笔书本第1课时观察蜗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蜗牛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知道蜗牛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技能目标:学会使用放大镜,能设计并做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生物,学习做生物实验简单的记录方法情感目标:体会科学实验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2.1生物与非生物导学课件新版浙教版
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
互动探究
探究点一 生物的基本特征
[情景展示]
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
[问题探究] 结合图片内容,思考它们是生物还是非生物?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的基本特征 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
探究点二 观察蜗牛的基本特征
[情景展示] 猜谜语:名字叫作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
[问题探究] 在图中标出蜗牛身体部位的名称,同时讨论交流一些你在捉蜗 牛、养蜗牛、观察蜗牛中发现的问题及想法。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生物与非生物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会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知道生物的基本特征
2、会用放大镜观察蜗牛,能描述蜗牛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3、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感受科学实验的方法
【重点难点】
1、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生物的基本特征
3、对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
【科学情景】
放大镜(英文名称:magnifier)
用手摸可以感觉到它是中间厚,边缘薄----像。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将物体放在放大镜的后方,前后移动物体,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象。
如果所要观
察的物体不能移动,可以同时移动观察者的头部和放大镜,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象
【课前预习】
1写出你判断的依据
你认为宰杀后的鸡是生物吗?为什么?
2、观察蜗牛,标出蜗牛的眼、口、足、壳、触角等部分。
【合作学习】
活动一:读图:P34图2-2分析总结生物的共同特征
思考与讨论:
狗在碰到墙壁时会转弯,有些机械狗碰到墙壁时也会转弯。
从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的角度,比较两者有什么区别。
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
活动二:观察蜗牛
阅读教材P36,根据活动要求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空格处。
小结:
①蜗牛身体中,体外有________,头部有两对________,两只________,一个________。
腹部有________,是蜗牛的________器官,其内有________,能分泌________。
②蜗牛有、、、等感觉,没有觉。
思考:蜗牛为什么要四处爬行呢?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了哪些新的想法?
【课堂练习】
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 B.珊瑚 C.发光水母 D.水稻
2、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生长,非生物不能生长
C.生物能繁殖后代,非生物不能 D.生物要呼吸,非生物不呼吸
3、蜗牛没有的感觉是( )
A.触觉
B.视觉
C.听觉
D.嗅觉
4、公鸡早晨会啼叫,这种现象属于( )
A.生物的繁殖
B.生物的生长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生物与环境的物质交换
5、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会灭绝,这是因为生物能________________。
生物能从幼小的个体变成较大的成体,这是因为生物能________。
6、通过实验可知,蜗牛在________情况下会缩进壳里去,这说明壳对蜗牛具有_______作用。
同时也说明蜗牛对外界刺激会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