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狼牙山五壮士
中国历史故事-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是谁?是谁救了跳崖的他们?
中国历史故事-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是谁?是谁救了跳崖的他们?狼牙山五壮士是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的抗日英雄,他们的故事被收入小学语文课本中,使得五壮士的英勇表现广为人知。
这五位抗日英雄分别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抗日根据地进行连续的扫荡。
当地抗日势力,受到很大的损害。
在日军的迅速包围之下,为了疏散和保护当地的百姓,团长邱蔚制定“围魏救赵”方针。
邱蔚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让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佂援。
一面让七连,掩护部队和老百姓转移。
在转移过程中,七连遭遇五百日伪军的猛攻。
他们在敌人必经道路上埋下地雷,炸死了五十多个人。
虽然受到重创,但是日伪军却坚持认为邱蔚已经被包围,所以不顾一切的往狼牙山扑去。
在对战之中,七连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指导员蔡展鹏命令马宝玉这班留下坚守。
为了拖住日伪军,让部队和百姓安全转移,马宝玉带领葛振等战士边打边撤退,将日伪军引向棋盘陀悬崖绝路,让部队得以转移。
当他们到了棋盘陀顶峰的时候,已经没有子弹,火力全无之下,只能举起石块向敌军砸去。
日伪军发现他们没有子弹之后,疯狂的向山上冲去,并高喊“抓活的,抓活的!”为了不让敌军活捉,五人最后选择了跳下悬崖。
跳崖之后,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当场死亡,而葛振林、宋学义则因为被山崖上的树枝挂住,侥幸活命。
虽然被树枝挂上,但是从那么高的地方坠下,肯定也是深受重伤。
光靠他们难以保命,最后是有人救了他们,才活命。
大家都知道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但是到底是谁救了两位义士,却并不知情。
救了他们的,正是河北师范大学的原副校长余药夫。
五壮士跳崖的时候,余药夫才十九岁,是易县青救会干部。
发现了存活的葛振林、宋学义,余药夫将他们从树上解救下来,搀扶他们到古庙休息。
第二天的时候,为两位壮士放哨探路,然后与古庙里的道士一道,送两位壮士归队。
当时他并没有留下姓名,一直等到1986年,在“狼牙山五壮士”第三次重修竣工典礼大会上,双方才相认。
狼牙山五壮士背景资料
狼牙山五壮士背景资料英模小传“狼牙山五壮士”,是指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 位英雄。
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 军分区第1 团第7 连第6 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 年8 月,日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
第1 军分区第1 团第7 连奉命掩护机关、部队和群众向老君堂方向转移。
完成任务撤离时,连队留下马宝玉等5 人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
5 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战斗,子弹打光后就用石块还击。
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被老乡救起,幸免于难。
马宝玉等5 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棋盘坨、莲花峰、五勇村……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河北省易县狼牙山,充满了英雄色彩。
70 多年前,这里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一分区的大本营,被侵华日军称为“最难对付的军事区”。
一分区军民在这里进行了210 多次较大规模的战斗,其中包括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的黄土岭战斗。
“他们5 个人,换回了几万人的命啊!”68 岁的刘宏泉,是“狼牙山五壮士”所在连连长刘福山之子。
他说,在1941 年那次反扫荡战斗中,他的父亲右眼被打瞎,腿也被打断。
由于五位壮士的英勇机智和无畏牺牲,刘福山和众多伤员,以及数万军民最后都安全转移了。
资料图:“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右)和宋学义(左),如今他俩都已逝世。
感恩:“要是没有共产党没有八路军,咱们活不了”刘宏泉的话,在狼牙山下几个村庄得到了充分印证。
在那支安全转移的队伍中,就有狼牙山镇东西水村76 岁村民李建国的母亲王贵兰。
“我母亲是当时的村妇救会主任,她常说一句话,要是没有共产党没有八路军,咱们活不了!”李建国回忆说,那时反扫荡斗争十分艰难,敌人封锁根据地,八路军一天只吃两顿饭,省下一顿给老百姓,他就是这样长大的。
2024年《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六篇)
2024年《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有一个百年的噩梦。
那是一段中华名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后,我感动万分。
这篇文章主要说了1941年秋天,日寇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
七连六班的五位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并让连队顺利转移,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并痛击他们。
就在五位壮士弹尽粮绝时,要被敌人俘虏时,五位壮士毅然跳崖,以身殉国。
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的壮歌。
深深吸引住我的地方就是五位壮士英勇跳崖那触目惊心的一刻:五位壮士顺利完成任务后,马宝玉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
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其他四位壮士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狼牙山上响起了壮士们壮烈豪迈的肺腑之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对于死,有的轻于鸿毛,有的重于泰山。
在这紧要关头。
五位壮士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只要能保护群众,让连队主力顺利转移,我们的牺牲又算得了什么。
只要连队主力还在,就能为我们报仇,赶走这些在我们中国领土为所欲为的侵略者。
五位壮士让我想起了曾今看到的故事:战士黄继光为了在规定时间内攻破敌人的营地,带着一些战士在如雨点般的子弹下一次次冲击。
就在他身边已经没有一个人的时候,他在子弹下一次次顽强地站起来。
最后关头,他有血肉之躯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壮烈牺牲了。
五位壮士与中华民族的许多英雄肯定都知道自己此去会九死一生,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这美好的品质难道不让人敬佩吗?中华民族的抗日英雄,他们是多么可歌可泣、顶天立地、宁死不屈呀!让我们把一句话铭记在心间:勿忘国耻,振新中华!2024年《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二)《狼牙山五壮士》是一部以狼牙山抗日斗争为背景,讲述五名年轻革命者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勇往直前,最终壮烈牺牲的故事。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作品,让我深深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无私精神和坚定信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15篇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15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四、五两部分,了解狼牙山五壮士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迹,学习五壮士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2、紧扣"壮"字,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五壮士的"壮言"、"壮行"、"壮志",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无限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五壮士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学情分析:本班48名学生,男生人数居多,男生喜欢英雄故事的兴趣比较浓,所以要诱导学生多读,读出英雄的气慨,让他们在读中悟出感情。
教学理念:1、以读为本,读中悟情。
本课我设计了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使情感升华。
2、重视自主学习,激发主体潜能。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让学生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一)谈话引入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
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的一个真实故事。
(二)板书课题“狼牙山”在哪里?“壮士”指什么人?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一)默读预习要求,联系课前预习,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读了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后,我非常敬仰他们。
因为这些战士太伟大了,哪怕牺牲自己,也不让敌人的奸计得逞。
五位解放军战士原本在掩护群众和队友的任务成功后,原本可以很快的追上队伍,到达安全地点。
但敌人紧跟其后,他们敌军发现大部队,所以,选择了一条让自己死,让更多的人活下来的道路。
并且他们不愿背敌军俘虏,在最后跳下了悬崖峭壁。
狼牙山峰顶响起壮烈的口号声,让我们感受到了日军的凶残和中国人民的坚强和不屈。
:“打到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如果不是这些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祖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就不会有现在我们的美好生活。
他们承载了中国人民所有的美好品质:无私奉献、英勇顽强、不屈向上、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战争是因为中国的落后、,中国人的懦弱,中国的失败使别的国家看不起。
中国是我们的母亲,以前,她没有美国、英国那些太太们强大、富贵,在日本小姑娘面前也很卑微。
他知道你们听到了吗,谁,在哭泣?是我们的祖国母亲,她在斥责:“难道我的中华儿女就那么的无能吗,难道我付出的心血都白费了吗?”
少年强,才国强。
只有我们努力学习,为建设祖国做出贡献,才能不让祖国收到欺凌,无辜的人民收到欺凌。
我们一定要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四年级语文教案 4 狼牙山五壮士-优秀奖
4.《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黑龙江省鹤岗市煤城小学:褚福英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教材简析: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舍身跳崖的故事。
表现了五位壮士热爱祖国和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了解五壮士的英勇豪迈,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为祖国勇于献身的精神。
2.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五壮士的精神,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无限崇敬之情。
3.学习本课应识、会写的字。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坐在这温暖、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感觉舒服吗?每天都能与小伙伴游戏、玩耍,觉得开心吗?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些人是不应该被我们所遗忘的,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跟随作者走进那硝烟弥漫的战场,继续学习第4课《狼牙山五壮士》。
(板书课题)(生齐读)二、通读课文感知内容1.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内容。
2.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学生汇报五部分的主要内容,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板书)三、抓重点词感悟文本1.“壮士”还可以换成哪些词?(生自由答)2.画出文章中能够体现出五壮士壮的句子。
用一个词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3.学生汇报:(1)生汇报找出的句子,师相机指导品读描写五壮士的句子。
①班长马宝玉的句子,让学生读出班长的沉着、勇敢和对敌人的仇恨。
②副班长葛振林的句子,指导读出战士们的“满腔怒火”。
③描写战士宁学义的句子,让学生也使出浑身的力气,读出感情。
④读描写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的句子时,让学生也绷紧脸,全神贯注地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第三部分:哪两个词体现了班长的果断和战士的英勇?(斩钉截铁热血沸腾)(3)读在第4部分画出的句子?①(出示:)找出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读出紧迫感。
五年级教案《狼牙山五壮士》4
五年级教案《狼牙山五壮士》4《狼牙山五壮士》教案实录(一、读课文。
二、质疑。
略)三、审题:师:《狼牙山五壮士》那个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生:“狼牙山”告诉了我们地点:“五壮士”告诉了我们人物。
师:什么缘故不叫《狼牙山五战士》?那个“壮”字是什么意思?生:“壮士”表示了对五位战士的佩服之情,对他们专门尊敬。
生:因为他们不是一样的战士,他们为了爱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敢于献身,因此他们确实是豪杰,是壮士。
师:说得好!不是一样的战士,那个“壮”字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生:“壮”确实是勇敢的意思。
师:谁还有补充?一样的勇敢的人能不能称为壮士?要勇敢到什么程度?生:一样的勇敢不能称为壮士,勇敢得为了胜利能献出自己的生命,如此的人才能称为壮士。
(板书:勇敢,不怕死)师:勇敢地献出生命,如此的人能够称为壮士。
同学们看《狼牙山五壮士》那个题目,除了告诉我们地点和人,还暗含着什么?看得出来吗?生:还暗含着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师:专门好!那这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就明白要写五壮士什么高贵品质啊?生:从课题上能够看出五壮士勇敢,为人民不怕死。
四、理文章脉络:师:专门好,歌颂了他们的勇敢精神。
现在咱们看一看,这篇文章从层次安排上,是不是围绕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写的。
现在看提纲(老师指黑板上的提纲)从文章层次的安排上,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生:写了一件事。
师:一件什么事?生:五壮士英勇杀敌的事。
师:谁再概括一下,这篇文章写五壮士一件什么事?生: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爱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师:就这么一件事。
按什么顺序写的?生:这篇文章按情况的发生、进展,结果写的。
师:哪是发生啊?生:“同意任务”是发生。
师:哪是结果啊?生:“跳下悬崖”是结果。
师:那剩下的三段是什么。
生(齐答):是“通过”。
师:题目叫《狼牙山五壮士》,要紧写的是五壮士,这五段里哪几段直截了当写的是五壮士,谁看出来了?生:“诱敌上山”、“引上绝路”、“跳下悬崖”这四段是直截了当写五壮士的。
《狼牙山五壮士》背景资料
《狼牙山五壮士》背景材料
一、创作背景
《狼牙山五壮士》,是1941年11月5日《晋察冀日报》刊登的一篇通讯,原名《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
同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等首长,签署的训令中,正式称为《狼牙山五壮士》。
从此《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从晋察冀边
“狼牙山五壮士”是在1941年9月25日的战斗中跳崖的,历经二十四天,沈重经过采访、构思、写作、修改、定稿,文章完成后,由交通员穿过敌人的封锁区七个县,行程二百三十多公里,才送到报社,很艰辛。
作为秋季“反扫荡”手记之一的通讯——《棋盘陀上五个“神兵”》一气呵成,并于1941年11月5日发表在由邓拓同志担任社长的《晋察冀日报》上,不久,延安《解放日报》转载了这篇文章。
了日军注意,使日军以为七连是八路军主力,在战斗中丧失了500多名日伪军。
9月25日,七连最后留下六班掩护,为了争取主力和群众撤退的时间,这个班将日军主力引向狼牙山主峰棋盘陀,与四面包围的日军进行激战。
在最后弹尽只剩下五个人的情况下,五人集体跳崖自尽。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
下面我就从以下八方面进行说课。
本课两课时完成,我说的是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本组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主题,展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百年沧桑,字里行间都包含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是本组的第二课,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本文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中要把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渗透思想教育融为一体,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勇于献身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和本组课文训练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名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
)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0个生字及生字所在的三组词语。
2、初读课文,能运用串联主要情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能按要求把课文的表达顺序补充完整。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懂第二自然段,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五位战士对敌人的仇恨,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重点:学会运用串联主要情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抓住“痛击敌人”一部分的人物动作和神态描写体会五位战士对敌人的仇恨。
难点:概括小标题。
四、学情分析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时间距离现在很久远,而现在的小学生出生在新时期,生活条件较好,受苦较少,他们很难想象到战争时代的苦难和当时危急的情况,很难理解壮士们的做法,这样就不利于激发起他们真正的感情,所以要善于引导,通过故事背景的介绍、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朗读的培养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敌人的仇恨。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_4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1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多少年来在中华大地作为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楷模而广为传扬。
在抗日战争胜利12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地阅读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故事发生在1941年的8月,侵华日军对我们晋察冀“大扫荡“。
敌人围攻在狼牙山地区。
七连六班的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5名战士接到了掩护群众主力转移的任务。
他们沉着、坚定、奋勇还击。
为了转移敌人视线,他们边打边撤,把敌人引上了绝路。
五位壮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
子弹打完了就用石头砸,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宁死不屈、义无反顾,一个个纵身跳下万丈深渊的深谷中。
马宝玉等五位壮士的举止,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坚定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们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烈诗篇。
看完了五位壮士的故事,我觉得热血沸腾,内心对他们充满了崇高的敬意。
想想现在我们的平安年代,是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经过千辛万苦与敌人殊死搏斗才换来的!因此,我们要更珍惜我们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
长大了回报祖国,这样才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2《抗战英雄》这本书讲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战英雄事迹,有赵一曼、陈中柱、杨靖宇……其中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壮举,让我深受感动。
在那炮火连天的枪林弹雨中,五位壮士为完成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的任务与猖狂的敌人进行殊死拼杀,子弹打光,就用石头砸,将敌人引上绝路,在小鬼子绝望的叫嚣声中,五位壮士大义凛然,纵身跳入万丈深渊,读到这里我热泪盈眶,五位英雄为了解放全民族,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诗篇。
当我们穿着崭新的校服,带着用先辈鲜血染成的红领巾,站在操场上,面对庄严而肃穆冉冉升起的国旗唱着国歌时,我深深体会到现在的和平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啊!那是许许多多革命先烈抛头颅、撒热血换来的,俗话说: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狼牙山五壮士课文原文
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五壮士》收入自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课、北京课改版六年级上册第25课、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22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6课、沪教版四年级上册13课和鲁教版四年级下册14课,作者沈重。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区大举进犯。
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
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一带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个一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战斗进行了很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
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的棋盘陀,那里三面都是悬崖。
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教科版语文四下《狼牙山五壮士》生字学习
水不试,不知哪深哪浅,人不交,不知谁好谁坏!
最近很流行的一段话: “如果我用
你待我的方式来待你,恐怕你早已 离去!” 这句话,适合任何关系 ! 凡事换个角度,假如你是我,未必 能有我大度。
男人是条狼, 选对了保护你, 选错了折磨你!
女人是条蛇,选对了缠着你, 选错了毒死你!
朋友是条路, 选对了帮着你, 选错了绕死你!
抡刀
岖 qū
1、形容山路不平。
崎岖
斩 zhǎn
1、砍断。
斩断
钉 dīng
dìng
1、竹木、金属制 1、把钉或楔子打 成的呈条形的、可 入他物,把东西固 以打入他物的东西。 定或组合起来。
钉子
钉箱子
沸 fèi
1、开,滚,液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内 部发生气泡,表面翻滚,变成蒸气。
沸腾
呱 guā
生字学习
寇
冀
批
抡
岖
斩
钉
沸
呱
嗖
屹
眺
掩
拖
狠
喷
瞄
截
砸
Hale Waihona Puke 锋昂寇 kòu
1、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
盗寇
冀 jì
1、希望。 2、中国河北省的别称。
希冀 晋察冀
批 pī
1、口头或用文字判定是非、优劣、 可否。 2、大量。 3、量词,用于大宗的货物或数量 众多的事物。
批判 批量 一批货物
抡 lūn
1、手臂用力旋动。
gū
1、声音响亮。 1、指小儿哭声。
呱呱叫
呱呱坠地
嗖 sōu
1、象声词,形容迅速通过的声音。
《狼牙山五壮士》4
师:可是文章不用“跟”,而用……
生(齐答):“紧跟”。
师:为什么要加一个“紧”字呢?你说!
生:加一个“紧”字,更说明其他四个战士心里想的和班长想的是一样的。
师:他们想的一样,面临牺牲,他们准备什么?
生:他们都想把敌人引上绝路,掩护人民群众。
师:那自己呢?做了什么准备?
师:很好,第三层实际上就是他们英勇杀敌的结果,更突出他们的勇敢精神。那前两层都写英勇杀敌,写法一样不一样?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既然都写英勇杀敌,为什么写两层呢?写法哪儿不一样?
生:第一层写他们英勇杀敌,是概括写,是写他们怎样把敌人引上狼牙山。而第二层写他们英勇杀敌,是具体地描写他们每一个人怎么样打敌人。第二层写他们对敌人刻骨仇恨,狠狠地打敌人。
生:准备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师:他们已经准备献身。
(板书:准备献身)
谁把描写五壮士准备献身的英勇气概读出来?
生:“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把敌人引上绝路。”
师:很好,坐下。那个“走”字应该怎样读?
生(齐答):重!
师:读得重,那个感叹号,表示什么?你说。
生:非常宏亮,非常重!
师:那是读法,表达什么感情?
师:把这四句读一读,读出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来。
生:“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满腔怒火。”
师:应该是“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我找四个同学一人读一句,看谁能够把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读出来。
(生读这四句)
师:好。这一段大家读得还比较好。咱们现在看看第三段写的是什么?
生:(齐答):引上绝路。
点评
近几年来,张光瑛老师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进行了些探索、研究。她改变了过去孤立地一篇篇讲解课文的做法,从不同文体文章的特点出发,进行归类比较,帮助学生认识同一类课文的共性与个性,的。这样教给学生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既减轻了过重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我想张老师的教学是符合叶老所谈的精神的,是可取的。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篇一】《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棋盘陀,山崖高,壮士的血花红;勇敢的八路军,5个好英雄......”这首《狼牙山五壮士》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5位八路军战士的英雄事迹。
1941年8月,侵华日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我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
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
这个部队完成任务后,留下第6班5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撤离。
他们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马宝玉带领战士们利用有利地形,打退敌人多次进攻。
次日,为了不让敌人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军引向狼牙山顶峰棋盘陀。
日军误认为他们是八路军主力,于是发起猛攻。
五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砸,一直坚持到日落。
面对步步逼近的日军,他们宁死不屈,纵身跳下悬崖,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一首壮丽的英雄诗篇。
【篇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首先,课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因此,教学时我扣住这个“壮”字,由课题入手,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壮”是什么意思?“五壮士”指谁?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让学生探明了学习的方向,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我挖掘了教材的创造性的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领悟能力。
如看完“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影片后,我设计的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既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又开发了学生如何读好课文的创造潜能。
《狼牙山五壮士》课件
词语积累 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惊天动地 舍本逐末 翻来覆去 声东击西 口是心非 扬长避短 大同小异 深入浅出 左顾右盼 异口同声 举足轻重 今击 播
造句:班长拔出手榴弹,拧开
放
盖子,用尽全身力气扔向敌人。
书写指导:左窄细,右宽扁 。“木”的捺 变成点。“留”的第一笔是撇。
dàn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弓
点 击
组词:手榴弹 子弹 炮弹
播
造句:在手榴弹即将爆炸的时
放
刻,班长用身体掩护了战友。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单”的最后一笔是 悬针竖。
辨 析
示“张紧,拉紧”“粗粗地缝上或用针别
上”时读(bēng) 。
解词义 ①(地势)险峻而处于要冲。( 险要 ) ②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全神贯注 ) ③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斩钉截铁 ) ④形容情绪高涨、激动。( 热血沸腾 )
⑤从高处往远处看。( 眺望 ) ⑥意志坚强,不可动摇或摧毁。( 坚强不屈 ) ⑦形容声音特别响亮。( 惊天动地 ) ⑧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部的“氵”要写 成弧形,右部“间”起笔在竖中线左边。
báo 结构:上下结构
部首:雨
点
组词:雹子 雹灾 冰雹
击
造句:这场冰雹给农民造成了
播 放
很大的损失。
书写指导:上扁下窄。“雨”字头四点分列 竖中线左右;“包”最后一笔伸展包上。
yì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山
点 击
组词:屹立 屹然不动
点击生字,播放动漫 我会写
寇副 榴弹抡贯棋悬
(敌寇()副将()石榴()子弹()抡刀()贯彻()下棋()悬崖)
语教科语文四年级下册 4.狼牙山五壮士(相关资料)
狼牙山五壮士简介
“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雄群体。
第 1 页共1 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优质教学设计4《狼牙山五壮士》北师大版
5.实践活动,巩固拓展
-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课文朗诵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关于英雄人物的资料,进行分享交流,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
6.情感教育,渗透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从五壮士的英勇事迹中汲取正能量,培养热爱祖国、珍惜生活、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的历史背景,掌握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感受其英勇顽强、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的语言表达中;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并传承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设想
针对上述教学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狼牙山五壮士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场景,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五壮士的英勇事迹。
2.词汇学习,深化理解
-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如“英勇顽强”、“临危不惧”等,通过例句、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汇;
2.认识到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重要性,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3.学会尊重历史、敬畏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增强正义感、责任感,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5.通过学习五壮士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生活、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 我们的任务顺利完成了!”
»说说,此时班长马宝玉是怀着怎 样的心情说的这句话。
同一个任务,课文里为 什么说两次胜利完成?
五位战士虽然安全了,但是连 队和群众的安全并没有得到完全 的保证。正是基于这一点,五位 战士才毅然地放弃了追赶大部队 的做法,冒着生命的危险,把敌 人引上绝路。五位战士对路线的 重新选择,实际上是为群众和连 队选择了生;为自己选择了死。
• “沉着指挥 大吼一声 抡一个圈 脸绷的紧 紧的 全神贯注地瞄准”这些词语体现了什么? • 体现了五位壮士的英勇顽强以及对敌人的仇恨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 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 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 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2、“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 3、战士们和班长的想法一致吗?从哪可以看出来? 4、“热血沸腾”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5、战士们在班长做出决定之后,为什么会热血沸腾? 6、战士们是怎么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的?
狼牙山五壮士
• 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 • 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
豪壮勇敢不怕死 的精神和英雄气概
学习第一部分:接受任务
• 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 说说五位战士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了什么任务? • 哪些词语突出了日寇的猖狂?说说对这些词语 的理解。
学习第二部分:痛击敌人
• 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 下命令狠狠地打。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 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圈, 好使出浑身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 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 敌人射击。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 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 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惊天动地”:声音很大,惊动了天地。
“气壮山河”:气魄像高山大河一样雄伟、豪迈。
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 队主力,________的决心和________的精 神。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体现出班长态度之____、决定之_____,饱 含着五壮士____的斗志和对人民的______的 爱,表现出崇高的_________的精神 。
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 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 声喊:“同志们!用石头砸!”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 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 向敌人头上砸去。
日寇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日本侵略者在我 们东北建立了一个“731”细菌部队,用中国人做实 验,向人体内注射鼠疫,手段极其惨忍。日寇在我国根 据地实行“三光”政策,也就是杀光、烧光、抢光。当 时,日本鬼子在我国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他们竟然杀死我国同胞30多万人。
文1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 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 向敌人头上砸去。
。这句话充分体现 出五壮士 英勇杀敌 的决心和与 敌人血战到底 的英雄气概。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 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 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 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 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 “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 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 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 然后走向悬崖,像每次发起 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 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 相继跳下悬崖。
读一读
•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 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 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 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 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 人头上砸去。 • 1、带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看看红体字可以用那些字
代替,换了以后好不好,为什么? • 2、这几个动词,表现了五位壮士怎样的情绪?
胡德林(1917-1941)、胡福才(1913-1941)
河北容县人,他们是叔侄关系, 胡德林是叔叔,胡福才是侄子。1938 年一起参加八路军,1941年9月25日, 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阻击日军战斗中, 弹药耗尽后,宁死不当俘虏,随班长 马宝玉和其他战友奋勇跳下悬崖,不 幸遇难。
葛振林(1917 -2005) 1917年8月生于河北曲阳, 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9月 25日,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阻击 日军战斗中,弹药耗尽后,宁死 不当俘虏,随班长马宝玉和其他 三位战友奋勇跳下悬崖,葛振林 因挂在悬崖树枝上而得以生还。
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 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 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 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表现 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 。
日军攻上棋盘陀以后,指挥 官下令全体日军立定敬礼,向宁 死不降的狼牙山五壮士致敬。
2005年3月21日23时10分,葛振林在衡阳病逝,终年88岁。
狼牙山壮士宋学义(1918-1971) 河南省沁阳市王曲乡北孔村人。 在狼牙山阻击战中,和另外四名 英勇的红军战士一起牵制了日军 主力,保证了大部队安全转移, 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
1971年6月26日在郑州逝世。遗体安葬在沁阳烈士陵园。
马宝玉(1920—1941年) 蔚县下元皂村人,1937年参加八 路军,两年后入党。1941年9月在易 县狼牙山为掩护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 安全转移,他带领全班4名战士(时 任班长)奋勇杀敌,同数千日军巧妙 周旋一整天,将敌人引上绝路,胜利 完成阻击掩护任务,宁死不屈,毅然 跳崖牺牲,年仅2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