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_雨巷__2教案5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课雨巷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课雨巷教案

《雨巷》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味诗歌的意境。

2.能力目标(1)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2)通过诵读、欣赏提高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二、教学重难点1.分析独具特色的意象,掌握相关方法。

2.学会知人论世,探究并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设计(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上古的《诗经》、《离骚》到乐府民歌,从唐诗宋词元曲到现当代新诗,涌现了很多流派,出现了很多诗人,留下了大量的诗歌精品。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西方诗歌的影响,我国诗坛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诸如激情四溢的郭沫若,浪漫典雅的徐志摩,忠诚爱国的艾青。

今天我们来结识一位朦胧缠绵的“雨巷诗人”--戴望舒。

(二)自主收获1.了解作者及背景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8年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并逐渐成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

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早期诗歌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意象朦胧、含蓄,感伤气息较重。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时期,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就是这种心情的表现。

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

2.文体知识现代诗派:这个诗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

黑线这个刊物并且创作诗歌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

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这个诗派的鼎盛时期。

中国现代诗三首之雨巷(教案)

中国现代诗三首之雨巷(教案)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分析、讨论、比较等方式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 术特色。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培 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创作简 单的现代诗,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雨巷》所表达的孤独、迷 茫和追求美好的情感,引导学生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创作过程
诗人戴望舒在法国留学期间受到了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影响, 将法国象征派诗歌的韵味融入到了《雨巷》中,同时结合了 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美语言,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雨巷》的诗歌内容
主题思想
《雨巷》通过描绘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诗中描绘了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在悠长、悠长而又寂 寥的雨巷中彷徨,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苦闷和追求。
应用能力
学生能够评估自己是否能 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 生活中,如创作简单的诗 歌或表达情感。
教师评价
课堂表现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包括回答问题、小组讨论、朗读 诗歌等环节,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和表达能力。
作业完成情况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和写
作技巧。
进步与成长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
神。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问 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
文关怀精神。
02 教学内容
《雨巷》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知识分子怀揣着迷茫和 彷徨的情绪,追求着理想和希望。《雨巷》正是在这样的背 景下创作而成,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憧 憬。

高中必修一语文《雨巷》精品教案

高中必修一语文《雨巷》精品教案

高中必修一语文《雨巷》精品教案三篇高中必修一语文《雨巷》精品教案一一、教材地位及作用《雨巷》是高一语文课本第一册诗歌单元的第二课。

学习《雨巷》,体会典型意象所营造出的优美意境,同时巧妙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实现多方位情感的体验,从而使其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⒈知识和能力目标:朗读品味,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了解背景,咀嚼诗歌意象,把握中心意象,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整体基调,深入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激活学生感知、想象、体验、认识等多方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探究诗歌内涵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② 提供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雨巷》,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

理解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树立起对诗人的正确认识,对作品的共鸣。

三、教学重(难)点⒈通过朗读与鉴赏,领略诗歌的音乐美和整体基调;⒈分析意象,在把握意象的基础上了解其象征意义,提高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感悟诗歌意境的能力。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①.情景导入法:情景的创设一直以来都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一种手段,它能拉近读者与文本的时空距离,也为教学的开展做感情上的铺垫,尤其是诗歌的教学,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方法。

②.朗读感悟法: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即可让学生深入文本体会诗歌的情感又可以让学生充份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③.交流探讨法: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和创新,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学生在小组的交流与讨论中,就能很快突破难点,在意象和象征意义中寻找到沟通两者的桥梁。

④.拓展迁移法:通过拓展与迁移,指点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动手得到更深刻的审美体验,强化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课 《雨巷》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课  《雨巷》公开课教案

第2课《雨巷》教案一、导入新课听歌曲《雨巷》。

同学们,在正式进入新课之前,我想先请大家听一首歌。

听歌的时候请同学们一起闭上眼睛,感受一下歌曲的旋律和意境。

听完歌曲,教师提问:这首歌给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个画面?表达了怎么样的感情?这首歌曲《雨巷》是根据我国现代的著名诗人戴望舒的同名诗歌改编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优美的诗歌,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诗人通过这首诗歌到底要表达怎么样的感情,看看与同学们的理解到底一不一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雨巷》,走进戴望舒的内心世界……二、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

①相信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那就请大家一起带着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②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忧愁的,哀伤的)③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

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低沉的,感伤的)④对,咱们把它概括为低沉幽怨,行吗?(生表示赞同),那就让我们读出这种感觉来。

2、请一位学生单独朗读。

①那么谁愿意来给我们大家朗读一下呢?②表扬一下。

节奏把握得较好,能体现感伤忧愁的感情基调。

3、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些词语着意表现诗歌的这种凄美、感伤的基调?①诗人在描写"我"时,用了"彷徨""彳亍""冷漠" "凄清" "惆怅"等词语来表现诗人的孤寂、迷惘的心情。

②在描写"姑娘"时,用了"哀怨又彷徨""结着愁怨" "凄婉迷茫"表现了"姑娘"像"我"一样的迷惘、彷徨。

③在描写雨巷时,用了"颓坦" "寂寥"两个词,描绘了一幅寂寞、凄清的"雨巷"图三、创作背景,作者生平1、大家读了一遍,便有了这么多的感觉。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课《雨巷》优质教案.doc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课《雨巷》优质教案.doc

《雨巷》教学设计【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分析和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味,了解诗歌借意象抒情的方法2、鉴赏诗的语言美、音韵美,初步了解诗歌怎样运用语言加强抒情效果,能有感情地诵读此诗3、学以致用,掌握一点诗歌借意象抒情、用语言传情的写法二、过程和方法:1、“读,品,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2、情境诵读,品味诗歌舒缓悠扬的节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进步青年在白色恐怖笼罩的社会中苦闷彷徨的心境,理解诗人对美的追求2、感受诗歌的忧伤哀婉但充满追求的情感美,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雨巷,丁香等意象的含义,并指出意象在诗歌中的普遍应用性以及理解意象的重要意义2、难点:理解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意象,并领悟其象征意义,从中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提问法、点拨法、诵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哀婉的心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姑娘的芬芳。

请大家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我们先一起来聆听这一段录音。

二、整体感知,确立诗歌感情基调1.好,听完录音了。

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呢?(《雨巷》)(教师板书)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刚刚在听得时候,这首诗歌给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它是欢欣鼓舞、斗志昂扬、激动人心的,还是忧愁哀伤的。

没错了,这首诗歌从头到尾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子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教师板书:基调—忧郁、哀怨),那么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速度来读啊?(生回答),对了,一般来说,如果是表达比较热烈奔放的感情,我们读的时候语速要稍快一点,但是如果是表达这样一种忧郁、哀怨的感情(手指黑板),我们读的时候要用比较缓慢的语速来读。

好,请大家翻到课本第2课诗两首。

读诗歌我们主要是注意一些节奏停顿。

《雨巷》的教学设计实用五份

《雨巷》的教学设计实用五份

《雨巷》的教学设计实用五份《雨巷》的教学设计 1【学*目标】1、了解《雨巷》中及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2、在诵读、讨论、探究中感受这诗的诗情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3、理解作者孤独、苦闷和彷徨的感情。

【学*重点】1、通过掌握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

3、反复的手法及其作用。

【学*难点】象征手法。

【学*方法】诵读吟咏、欣赏。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1、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现代著名诗人,中国新诗发展中“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中国“左联”成员。

1925年进入上海复旦大学学法文,开始接触法国象征派诗歌。

建国后在国家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

代表作有《雨巷》(被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我用残损的手》等。

因《雨巷》获“雨巷诗人”称号。

2、写作背景:《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__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

许多热心革命的青年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

《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四一二”__后,戴望舒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

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再现了处于迷惘时期的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

3、丁香:丁香的形状像结,在暮春时节开花。

诗人们面对丁香花的时候,往往有一种伤春的愁绪,因此有人把丁香看成是愁品;丁香花的颜色以白色或淡紫色为主,颜色并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因此,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丁香花是美丽、高洁和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4、给下列词语注音。

彷徨()寂寥()彳亍()凄婉()颓圮()惆怅()5、解释词语。

彷徨寂寥彳亍颓圮太息凄婉惆怅6、朗读全诗。

7、听朗读录音,然后朗读、齐读全诗。

8、分析本诗思路。

人教版必修一《雨巷》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雨巷》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雨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必修一语文教材,主要涉及现代诗歌单元中的《雨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诗人戴望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品味诗歌中的意象美、音韵美和情感美,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人戴望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学会从意象、音韵和情感等方面鉴赏诗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诗歌、品味诗歌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激发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歌的意象美、音韵美和情感美,学会鉴赏现代诗歌。

难点: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隐喻,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一首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想象自己走在一条幽静的小巷,感受诗中的意境。

2. 新课导入:介绍诗人戴望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雨巷》的写作背景。

3.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音韵和情感美,分享自己的感悟。

5. 讲解分析: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6. 随堂练习:请学生举例说明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隐喻,并进行解释。

六、板书设计《雨巷》戴望舒意象美音韵美情感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雨巷》读后感2. 作业要求:不少于300字,要求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作业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掌握了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但在象征手法和隐喻的分析上,部分学生仍有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案(2)

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案(2)

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案(2)教学博苑09-05 1508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案(2)教学目标1、分析和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味,了解诗歌借意象抒情的方法2、鉴赏诗的语言美、音韵美,初步了解诗歌怎样运用语言加强抒情效果,能有感情地诵读此诗。

教学重点1、分析意象,理解“雨巷”、“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内蕴的情感。

2、入情诵读,通过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

教学难点1、学以致用,掌握一点诗歌借意象抒情、用语言传情的写法。

2、感受诗歌的忧伤哀婉但充满追求的情感美,理解诗人对美的追求。

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创设欣赏诗歌的情境。

2、对话交流,在合作探究中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素。

3、情境诵读,品味诗歌舒缓悠扬的节奏。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背景音乐――《雨巷》歌曲板书:走入美丽的诗歌天地(一)检查预习:诗主要写的是什么?你圈画出哪些直接表现情感的词语?帖此感受到全诗怎样的感情基调?主要内容:诗人追寻丁香女子而不得。

直接表现情感的词语:独自、彷徨、寂寥、忧愁、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等。

感情基调:低沉伤感,忧郁哀怨,惆怅无奈(二)情境导入:这首诗弥漫着一种忧伤的美。

大千世界,美是无限丰富的,不只是令人愉悦的东西才美,让人哀伤、打动人的东西常更具有美的力量,让我们在《诗经?氓》“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中看到弃妇忧伤而坚强的背影,让我们《孔雀东南飞》徘徊不忍离去的孔雀、梧桐下双飞的鸳鸯中听取爱情的悲歌,让我们在《离骚》的“江离辟芷”中感受到屈原忧伤而坚定的情怀……古诗如此,新诗亦然,今天,我们所接触的这位被誉为现代诗派“诗坛首领”的“雨巷诗人”,所学习的这首被叶圣陶称许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的诗作,能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忧伤的美丽。

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戴望舒先生作于80年前的名诗――《雨巷》。

确板书:课题二、读:入情朗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一)听示范朗读,初步体味诗的情境,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示范朗读1、请听示范朗读,听的过程中小声跟读2、结合自己课前标注的朗诵符号和大师的朗诵,思考:在节奏、语速、语调、重读等方面,要怎样处理?【师生对话,交流总结】1、全诗节奏:舒缓悠扬2、朗诵处理:缓慢、低沉(一般来说,激烈奔放的感情可用快读,而忧郁凄苦的感情适合于缓读。

《雨巷》教案-2

《雨巷》教案-2

《雨巷》教案【实用】《雨巷》教案3篇《雨巷》教案篇1【教学重点】如何在赏析意境和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探索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从多角度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设想】诗歌重在朗读,体会情感,有感情的朗读也被称为美读。

本课旨在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诗中的情感,在诵读的基础上,从意象入手分析意境,抓住情感基调,探究诗歌的内涵及艺术特色,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诗无达诂。

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力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上课前发一张草稿纸给学生,让学生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以及疑问,在课堂上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留待下节课或者课后探讨。

一、导入课文1、自由诵读。

2、再读一遍(可默读可有感情的读出声来),边读边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直觉感受,原初体验。

读一篇文章会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和精神上的影响,请2~3名同学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教师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整体感受。

3、尝试性美读,揣摩朗读技巧:学习诗歌的重要途径就是美读,读出感情来,读出技巧,读出美感来。

⑴ 请一位同学示范朗读;(教师和学生评点)⑵ 听录音范读;(提示学生看有没有新的感受,记在纸上)⑶ 学生再读。

(可齐读,尽量模仿范读的节奏和技巧,体会感情)二、进入诗歌1、探究诗歌鉴赏的一些方法:我们前面学了几首诗歌,做题也见过很多诗歌鉴赏的题型,你是怎样阅读鉴赏一首诗歌的?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可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通过代表交流,教师做适当的补充。

教师应着重引导而不是讲解,并且善于激发学生的疑问。

为避免场面失控或者意外情况发生,影响课堂气氛或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准备好以下素材备用。

)2、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可制成卡片或者幻灯片)3、诗歌意象和意境:什么是意境?什么是意象?为什么选取这些意象,其达到的表达效果是什么?《雨巷》的意境分析: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朦胧。

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一 《雨巷》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一 《雨巷》教学设计与反思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学生对诗歌并不陌生,但是本首诗在特定的背景之下主要意象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在诵读和对意象的把握中体味出诗歌内涵的多义性并力求个性化理解就成为重难点。所以我把重难点定为:
重点:把握诗歌整体内容,体味丁香姑娘,雨巷、油纸伞的象征意义难点:揣摩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知诗歌的意想及特征,并尝试新诗的写作。
过程与方法:1.本诗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扩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解疑及自我感悟。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理解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树立起对作家的尊重、对作品的喜爱的态度,进而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注自我的意识和情感。
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

大胆读出课文内容及老师讲的内容
能读出课文内容及老师讲的内容
不能读出课文内容及老师讲的内容
练习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8、板书设计
雨巷
戴望舒
意象意境情感
油纸伞
篱墙朦胧凄美
丁香迷惘
感伤希望
姑娘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这个案例符合新课标的理念,采用“四读”的方法,精选与课文相关的多媒体素材,我尽可能地从这一角度出发,通过诵读与创设氛围让学生进入诗歌境界,发挥想象描述自己心中的“雨巷”。利用视频、音频、电影剪辑手段做出精美的课件,加上老师在课堂上的启发、引导,把观赏、朗读、阅读、理解、体验、口头表达、深情吟唱、延伸、拓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活跃了学生的多种器官,激发了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在一节课里获得了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较紧,学生对课文的拓展,比如对丁香姑娘形象的分析还不够深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主要涉及诗歌的欣赏与解读。

具体章节为现代诗歌单元中的《雨巷》。

本诗是戴望舒的代表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寂寞的雨巷和一位结着愁怨的姑娘,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诗歌阅读水平。

3. 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生活中的美好与悲伤,提升学生的情感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诗句的欣赏。

难点:把握诗中的意象,领悟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一段雨巷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雨巷的寂寞和诗意。

2. 诗歌阅读:让学生自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内容解析:讲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4. 诗句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优美句子,体会诗人的情感。

5. 实践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尝试创作一首以“雨巷”为主题的诗歌。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雨巷》寂寞的雨巷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戴望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首以“雨巷”为主题的诗歌。

2. 作业答案:(示例)雨巷寂寞的雨巷悠长的雨巷我在这头你在那头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诗歌的欣赏和解读,让学生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生活中的美好与悲伤,提升学生的情感素养。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介绍戴望舒的其他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欣赏现代诗歌。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解析《雨巷》这首诗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文本表面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诗人的生活背景。

例如,“雨巷”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上的描述,更是诗人内心孤独和寂寞的写照。

诗中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爱情和渴望,同时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无奈表达。

《雨巷》教案(教师用)

《雨巷》教案(教师用)

《雨巷》优秀教案(教师用)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雨巷》这首诗,理解其主题思想,感受其艺术魅力,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2 教学内容《雨巷》诗文的理解与分析、诗歌创作的背景、诗歌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技巧、诗歌的情感体验。

第二章:教材分析2.1 教材简介《雨巷》是戴望舒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表达了作者在孤独的雨巷中偶遇一个丁香般的女子,寄托了作者对爱情和生活的向往。

2.2 教学重难点诗歌意象的理解、诗歌情感的把握、诗歌修辞手法的分析。

第三章:学情分析3.1 学生特点学生对现代诗歌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对其深层含义和修辞手法还需引导。

3.2 学习需求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更深入地理解诗歌,体验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雨巷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雨巷的氛围,引出本课的主题。

5.2 诗文朗读学生齐读诗文,教师指导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5.3 诗文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的意象、情感、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5.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文的理解和感受,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5.5 总结拓展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欣赏现代诗歌。

第六章:课后作业设计6.1 作业内容请学生根据对本课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写一段自己对雨巷的想象或感受。

6.2 作业要求文字表达清晰,能够体现个人情感和想象力。

6.3 作业评价关注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深度。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反馈等方式,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7.2 教学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雨巷》教学设计

《雨巷》教学设计

《雨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雨巷》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内容。

本单元学习现代新诗,要求学生能在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的情况下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把握其中丰富的意象,领悟诗歌独特的意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全诗带有浓郁的古典气息,它的意象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

通过意象解读诗人的情感并使学生达到认识诗歌意蕴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艺术价值的评价能力。

【学情分析】高一的新生正处在学习角色的转变期,从初中的学习内容转变到高中得学习内容上,对许多课文艺术手法和艺术技巧总是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状态中,只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和点拨,就能使学生们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学得正确的分析鉴赏的方法。

【课标要求】1.培养阅读诗歌的兴趣,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感悟诗歌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知识与能力】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2.感知诗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理解。

2.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领会《雨巷》的意象,把握诗歌主题,评价诗歌的艺术价值。

【过程与方法】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研究诗歌形式的音乐美、意境的朦胧美、情感的含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分析和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味,了解诗歌借象征抒情的方法。

2.能有感情的诵读此诗。

通过朗读品鉴,从作品中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3分钟左右)在皖北长大我们有时也想去南方走走、欣赏一下江南的风景。

同学们有没有去过南方?回想一下江南给你的印象:缠绵的细雨、如烟的杨柳、燕子的呢喃等。

下面请同学们伴随着优美的旋律欣赏几幅画卷:白板播放音乐《雨巷》,幻灯片放映江南雨巷图片。

高中必修一语文《雨巷》精品教案

高中必修一语文《雨巷》精品教案

高中必修一语文《雨巷》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雨巷》是高中必修一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现代诗歌,由余光中先生所作。

该诗歌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溯,抒发了诗人对家园乡土的眷恋,以及对城市变迁所带来情感和精神上的冲击和失落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 掌握本课诗歌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拟人、对比等。

3. 学习如何通过具体的事物来抒发感情和思想。

4.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

5.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导入(1)教师出示与本课诗歌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课诗歌的思考与猜测。

(2)播放一段关于城市街巷的视频,让学生对城市街巷产生感性的认识。

2.课文理解(1)让学生默读整篇诗歌,理解诗歌所传达的感情和思想,然后进行展示和讨论。

(2)让学生学习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特别是比喻,拟人和对比等。

(3)让学生通过把关键词语连成图表的方式来了解诗歌中的主要意境和感情,帮助他们理解诗歌。

3.情感体验(1)让学生围绕着诗歌的核心情感,以家园乡土和城市变迁为主题分别进行情感独立写作,以培养他们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2)老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以进行互动和交流。

四、拓展延伸(1)邀请家长来进行亲子阅读,以让家长体验桂林街巷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情怀。

(2)让学生通过收集本地街巷的历史文化,以形成本地特色文化的图书馆。

(3)利用课文中的学习所掌握的文学鉴赏能力,去感受其他名家的诗歌。

例如:李白、杜甫等。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学习者,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加强他们的文学鉴赏和文化理解能力。

在评价上,我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并及时反馈。

《雨巷》教学设计4篇

《雨巷》教学设计4篇

的韵尾、用音节的舒缓悠扬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而且在修辞上也使用了排比 的手法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
三、小结归纳: 1、怎样鉴赏现代诗歌? 明确:以意象为抓手,分析意象特征,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感 情。 2、在此基础归纳本诗主题。 通过丁香姑娘、雨巷、油纸伞等意象的,营造了一种孤独、凄婉而惆怅的意 境,抒发了诗人追求理想中的情人而不得的苦闷惆怅之情。 四、拓展延伸 总结:这堂课我们主要通过意象的分析,学习了《雨巷》这首诗。而优秀的 文学作品常常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请听歌曲《丁香花》,体会一下唐磊心中有位 怎样的姑娘? 结束语:据说这首歌的创作就受到了《雨巷》的影响。同时,这首歌的背后 还有一个凄美的故事,同学们课外可去查资料了解。 五、作业: 1、课外阅读舒婷的《致橡树》,并用今天所学的意象分析法学习,领悟诗 歌的意境。 2、模仿《致橡树》、《再别康桥》或《雨巷》,仿写一首诗,注意意象的 选用。
人为什么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呢?→小组展示:诗人遇到或想象中的丁香姑娘是怎 样的呢?→走出雨巷拓展延伸”:以《雨巷》为例,创作一首意象诗。的过程进 行。
(2)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研究诗歌形式的音乐美、意境的朦胧美、 情感的含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分析和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味,了解诗歌借象征抒情的方法。 2、能有感情的诵读此诗。通过朗读品鉴,从作品中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 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 3、学以致用,掌握诗歌借意象抒情、用语言传情的写法。 课前准备: 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布置预习内容,完成前置性作业,包括生字词作 者简介写作背景等,再进行自主质疑。 教学过程: 一、导入: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雨中国现代诗歌《雨巷》这几天广州又下起 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雨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宠儿,古往今来,有很多美丽的诗 歌都是歌颂雨的,请几个同学说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艳晴方好,山 色空蒙雨亦奇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 中…在中国的现代诗歌中的故事,也总发生在雨天。雨,总是会给诗歌增添几分 诗意、美感雨,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 把握,“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 那美丽而又朦胧的《雨巷》。

《雨巷》教学教案(精选

《雨巷》教学教案(精选

《雨巷》教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诗歌艺术》中的《雨巷》。

详细内容包括:1. 诗歌的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3. 诗歌艺术特色的欣赏;4. 诗歌情感内涵的挖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雨巷》的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内容;2. 学会分析《雨巷》的艺术特色,提高诗歌鉴赏能力;3. 感受并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如意象、节奏、韵律等;2. 教学重点:诗歌内容的理解,情感内涵的挖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雨巷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2. 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讲解戴望舒的生平及创作背景;3. 诗歌内容理解:带领学生朗读诗歌,分析诗歌的基本内容;4. 诗歌艺术特色分析:讲解诗歌的意象、节奏、韵律等;5. 情感内涵挖掘: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雨巷中的情感变化;6.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雨巷》的鉴赏题;7.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其他诗歌的艺术特色;六、板书设计1. 《雨巷》2. 内容:作者:戴望舒背景介绍诗歌内容艺术特色情感内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雨巷》中的意象,并说明其作用;2. 答案示例:雨巷中的“油纸伞”象征着诗人孤独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现代诗歌,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进一步培养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艺术特色分析;2. 情感内涵挖掘;3. 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

一、诗歌艺术特色分析1. 意象:诗歌中的“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既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又充满诗意。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雨巷》2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雨巷》2


个意象
包括现实中的意义



2、理解诗歌中复
2、讲解诗歌中出现的修辞手 2、理解教师所讲的修辞手法
二、

沓、叠句、重唱的

3、想象诗人与姑娘相逢的场景 多媒体
三、
4 分钟
修饰手法
3、讲解诗人与姑娘的相逢
投影

3、理解诗人此时的

思想感情
第 1、理解丁香姑娘走
1、 讲解诗人此时失望,忧 1、认真倾听教师讲解,做好笔
筒、音 响、 提前准 备好的
及诗歌内容
表演用

1、背诵诗歌
六、布置 2、以本篇诗歌的写 1 分钟 作业 作手法及形式,写 一篇小诗。
教师布置作业
学生课下完成
多媒体 投影
开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借曲引题,走进雨巷


播放《雨巷歌曲》,板书、并



且说明这是江涛改编本篇诗
认真倾听歌曲,认 真看诗歌,思考并
歌的歌曲,请学生起来回答

的思想感情
3、 讲解诗人此时落寞、惆 3、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四、 一 3、 知道诗的主旨 4 分钟
怅的情绪(雨巷、悠长、
认节
是“追寻希望”
独自等词)
多媒体 投影

4、 提出问题,引出下一节

(“姑娘”是谁?她结着
摩,
什么样的愁怨?)

1、理解“丁香”这
1、讲述“丁香”这个意象, 1、认真倾听教师讲解,做好笔
五、 后诗人的思想感情
愁的思想感情

六 2、分析“到了颓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复沓句式的妙用
第三节:“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 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 迷茫”.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 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 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 递进效果。 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 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④词的重叠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 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 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 的“彷徨”。 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而 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5压韵的位置错综 变化
原因探究
作者用雨巷、丁香、 丁香姑娘等典型的意象, 准确的传达出了“忧伤” 这种典型情绪。那为什么 戴望舒这么忧伤呢?
忧伤

社会的黑暗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 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 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 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 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 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 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 境的反映。 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 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艺术手法:
1、他采用了象征手法:丁香一样的姑娘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 理想的美好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 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 理想的幻灭
2、优美的音乐旋律。
①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 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 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 ②单字顿都设置在诗的首行 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起着 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
雨巷诗人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 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
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
人”的称号。
初读课文,
找出其中的 意象,体会 其中的意境。
找出这首诗的韵脚,以及思考这首诗歌在写作手 法上有什么特点?
音节特色: 押韵特色: 修辞特色:
雨巷
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 寂静,再加上蒙蒙细雨, 意境充满了朦胧美。
篱墙
这个篱墙是颓圯的,让 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 围。
丁香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 源于“丁香”二字。(丁香形状像结, 丁香结表忧愁,开在暮春时节,易 凋谢。开花为白色或紫色)。
代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句子有规律性的重叠、音乐性 强 押ang韵,形成了悠扬的旋律 排比、复沓,构成了声音和感情 的回环往复。
意象情感
全文当中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背景道具 油纸伞 雨巷 篱墙
丁香
人物形象
丁香姑娘

复古、怀旧、迷蒙
暮春时节,在寂寥的下 着小雨,凭添了一份冷 漠,凄清的氛围,撑着 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 象,把它放于独特的环 境中能产生独特的意象。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表面上 是说姑娘, 实际上是 在说诗人 自己。他 因为理想 难以实现, 心情是冷 漠,凄清又 惆怅的。
本诗主 题 《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
痛苦歌唱,尽情地抒发了自己的 伤感忧愁和迷惘:
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 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 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 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 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 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
丁香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美丽 高洁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哀怨 彷徨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表现诗人 对理想, 人生和美 好事物的 追求。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雨 巷
戴 望 舒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 梦鸥,浙江杭县人。他的诗深 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诗风的 遗韵,又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 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 表现出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 点。 后期的诗,因受抗争 激发,诗风变得厚重刚健,语 言更为洗练纯朴。 代表诗集:《我的记忆》、《 望舒草》、《灾难的岁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