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图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 什么是透视图

初中数学 什么是透视图

初中数学什么是透视图透视图是一种用于表示三维物体的二维图形。

在初中数学中,透视图是通过透视原理来绘制的,它能够给人一种立体感和深度感。

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什么是透视图以及如何绘制透视图的方法。

一、透视原理透视原理是指当我们观察一个三维物体时,远离我们的物体看起来较小,而靠近我们的物体看起来较大。

这种现象是由于我们的眼睛与物体之间的视线夹角导致的。

透视原理在绘制透视图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透视图的绘制步骤1. 确定视点和视线:视点是指观察者所在的位置,视线是指从观察者眼睛到物体的连线。

在绘制透视图时,我们需要确定视点的位置和视线的方向。

2. 绘制物体主体部分:根据题目给出的物体形状和尺寸,使用直尺和铅笔绘制物体的主体部分。

确保比例和形状准确无误。

3. 确定消失点:消失点是指远离我们的物体在透视图上看起来趋于无限远的点。

在绘制透视图时,我们需要确定物体上的平行线在透视图上相交的点,即消失点。

4. 绘制透视图:根据透视原理和消失点的位置,使用直尺和铅笔绘制物体的透视图。

在绘制透视图时,需要注意将物体的不同面和细节都绘制出来,以使透视图更加真实和立体。

5. 添加阴影和细节:根据光源的位置和物体的形状,可以添加阴影和其他细节,使透视图更加生动和立体。

三、绘制透视图的技巧1. 远近原则:在透视图中,远离我们的物体看起来较小,而靠近我们的物体看起来较大。

因此,在绘制透视图时,需要根据物体的远近关系来确定大小的比例。

2. 消失点:在透视图中,平行于视线的线段在透视图上会相交于消失点。

因此,在绘制透视图时,需要确定物体上的平行线在透视图上相交的位置。

3. 重点观察:在绘制透视图时,需要细心观察物体的形状、细节和阴影等特征,以使透视图更加准确和真实。

4. 多练习:绘制透视图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尝试。

通过多练习和观察真实物体的透视效果,你将能够掌握绘制透视图的技巧和方法。

绘制透视图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任务,需要不断进行实践和尝试。

透视图-2013.4

透视图-2013.4
不同方向不同灭点就有不同量点。
量点法作透视图
首先用M1和M2以及迹点,画出前面两条线的全长透视,再 求正面上各透视位置。
从迹点开始,按家具形体正面分割的实际尺寸,如图中a、 b和c,分别与量点L1相连,并通向M1的全长透视直线上各 点,即求得各点的透视位置。
同样,深度方向也这样求透视位置,只是注意在通向灭点 M2的全长透视上取点要用法另一量点L2,不能搞错。
三点透视:物体的正面、侧面、顶面均与画面呈一定 的角度,有三个灭点。往往用来表现高层建筑,宏伟 的纪念碑等,画家具则很少使用。
灭点的由来及求法
直线上无穷远点的透视称为灭点。 设基面上有直线AB,连SA,SB与画面P相交,得到AB的
透视,延长AB与画面P相交得交点K,则K称为迹点。
已知AB一直线,令A在基 线上,求出其透视。同法 求出AC、AD的透视。
为了更好地表现家具,一般画面与家具正面的偏角应该小 于与侧面的偏角。建议取20-40゜ ,用30゜较常见。
物体主要立面与画面的偏角
对一些形状特殊的家具,如正方形桌面的中式餐桌或茶几等,就 不宜用30゜偏角来画,一般用45゜ 。
但要避免两灭点位置完全对称,结果造成图形呆板,而且有一 条腿因遮挡而看不见。应该移动视点来改进。
视点选择举例
两点透视,偏角为30度。 已知家具高为1150mm,视高应该比此尺寸略高一些,为1400mm。 由视高*2=2800mm,为视距。 根据视距、偏角计算灭点、量点位置。
视点和画面位置的选择——画面的选择
物体主要立面与画面的偏角
偏角为0゜或90゜ :一点透视
物体主要立面与画面的偏角
视点位置
主视线方向——视线方向要考虑不同家具形态的特
点,避免视线不当而不能把家具形态表达完整。

工程制图 14-透视

工程制图 14-透视
JK系列
工程制图 14-透视
透视图的形成
透视图
JK系列
透视图的形成
当人透过玻璃窗看室外建筑物时,在玻璃窗上留下的图
形,就是建筑物的透视图。
透视图的特点: 近大远小,近高远低, 近长远短,互相平行的直 线的透视汇交于一点。
透视图的作用:
建筑物
玻璃窗 (画面)
视线
眼睛
根据建筑物的正投影图, 绘制建筑物的透视图(效果 图),可为人们评估建筑物 提供依据。
JK系列
例12 作室内的 一点透视图
H X
OH
平面图
S 站点
例12 作室内的一点透视图(续1) 灭点
H X
作室内 JK系列
的一点 透视图 (续1)
H X
引出透视 方向线 OH
求墙线和天棚 轮廓线的透视
S
OH
求各端点 的透视
作室 内的 一点 透视
图 (续
例12 作室内的一点透视图(续2)
H
H
X
X
JK系列
看清题意
作出画面上的点
的透视
p
作出竖直线的
透视方向
h
作出各水平线的
透视
加粗透视图
g
s' s
JK系列 例1 ( 一 点 透 视)
p
h
g
例2 作出基面上的方形 网格的两点透视。
延长这些线至画面
p h Vx
灭点
画面线 视平线
g
基线
JK系列 例
2 ( 两 点 透 视 )
p Vy h
灭点
g s 站点
例3 求形体的一点透视
c
视平线 H
a Xb
JK系列

透视图画法课件

透视图画法课件
1. 看清已知条件
2. 求灭点(主点)
3. 求各线旳透视方向
4. 求端点旳透视
5. 连轮廓线
6. 加粗轮廓线
第三节 透视图旳作法
一、一点透视(二)量点法(距点法) 所谓量点法,就是利用量点求作透视长度旳作图措施。 (1)量点法作图原理
A
B
A1
B1
量点M
TAB
FAB
心点s′
A0
B0
三、形体透视高度旳拟定
PL
PL
a
b
c
d
GL
GL
h
PL
PL
GL
GL
HL
HL
a
FX
FY
a0
S
S
S
FY
FX
S
FY
FX
课后练习:(1)作形体旳透视图。
(2) 求形体旳两点透视
(3) 求形体旳 两点透视
(4) 作台阶旳两点透视
例9(台阶旳两点透视)
先画两边挡板旳透视。
再画右挡板内侧台阶轮廓线旳透视。
S
fx
FX
FY
fy
A0
b0
B0
d0
D0
H
C0
视线法绘制形体旳两点透视
视线法绘制不与画面相交旳形体旳透视图旳作法
t
T
fy
fx
FY
FX
a0
A0
d0
例2 作出基面上旳方形 网格旳两点透视。
量点法
GL
GL
fy
fx
my
mx
L1
L2
L3
L5
L4
O
L1
L2
L3
L5

透视图的概念

透视图的概念
3
透视投影过程
4
二、透视图的特点
• 近大远小,近高远低。 • 近长远短。 • 近疏远密。
• 互相平行的直线的透视汇交于一点。
5
三、透视图的术语
基面H 画面P 视点S 基线p-p 视平面Q 视平线h-h 主视线பைடு நூலகம்s’ 主点s’ 站点s
6
站点 (s)—人站立的位置,即视 点在基面上正透影。 基线 — 基面与画面的交线。 在 主点(s')—视点在画面上的正投 画面上以 P-P表示基线,在平面 影。 图中以 PH-PH表示画面的位置。 视高 (Ss)—视点至基面的距离。 视点(S)—人眼所在的位置,即 视距 (Ss')—视点至画面的距离。 投影中心。 P 画面
A0
点的透视与基透视的连线必位于同一条铅垂 39 线上。
点的透视作图
A0
A0
GL
GL
VP GL
ax0
GL
40
(二)画面上点的透视
A0
A0
VP
41
(三)基面上点的透视
HL A0 A A0 VP PL GL A

HL
GL
PL
42
(四)画面后空间中点的透视
A0
A0
GL
GL
VP GL
ax0
GL
43
直线 位置 立体图 透视图 透视 性质
平行 基线
透视、 基透 视均 平行 基线
37
透视规律
各种位置点的透视求法 (一)点的透视规律 点的透视仍为一个点,点位于画面上时, 其透视为其本身。 点的透视与基透视的连线必位于同一条 铅垂线上。
38
点的透视——点与视点连线和画面的交点

透视图基本知识ppt课件

透视图基本知识ppt课件

三点透视具有三个灭点,能够 表现物体的多个角度和高度, 适用于表现俯视或仰视的场景 。
透视图具有立体感强、形象逼 真、易于理解等特点,能够有 效地传达三维空间信息。同时 ,透视图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透视变形、透视缩短等问 题需要注意。Βιβλιοθήκη 02透视图的绘制原理
Chapter
透视投影的基本原理
透视投影是利用中心投影法将三维物体投影到二维平面 上的一种绘图方法。
绘制透视线
从各个角点出发,分别向两个消失点绘制透 视线。
细化物体轮廓
根据透视原理,细化物体的轮廓和内部结构 ,注意两个消失点对物体形态的影响。
三点透视图的绘制方法
确定视平线、主消失点和两个次消失点
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的位置,选择一个主消失点和两个次消失点。
绘制透视线
从各个角点出发,分别向三个消失点绘制透视线。
06
透视图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Chapter
透视图中常见的错误类型
01
02
03
透视不准确
由于绘制者没有正确掌握 透视原理,导致透视图中 的物体比例、角度、距离 等出现错误。
消失点设置不当
消失点是透视图中非常重 要的元素,如果设置不当 ,会导致整个透视图的比 例和视觉效果出现问题。
线条不直
在绘制透视图时,线条应 该保持笔直,否则会影响 透视效果,使图像看起来 失真。
现代透视图技术
现代透视图技术借助计算机图形学 技术,能够实现更为精确和复杂的 透视图绘制,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 、动画制作等领域。
透视图的种类与特点
一点透视
两点透视
三点透视
透视图特点
一点透视是最基本的透视图形 式,所有物体都消失于一个灭 点,适用于表现正面平行的场 景。

透视图分解

透视图分解
3.求端点的透视 过站点向各端点连线与画面线相交,过交点引
垂线与各自的透视方向线相交即得端点的透视(若画面线与视平 线不平行,应量取相应距离到透视图中)。
4.连各端点的透视,加粗可见的透视轮廓线即得。
水平线的透视的 画图步骤(续)
1. 求灭点。
2. 求各直线的透视
方向。
PH
3. 求端点的透视。
4. 连各端点的透视 并加粗。
视点(S)—人眼所在的位置,即 投影中心。
站点 (s)—人站立的位置,即视 点在基面上正透影。
主点(s')—视点在画面上的正投
影。 视高 (Ss)—视点至基面的距离。
视距 (Ss')—视点至画面的距离。
画面 P
基面H 视 高 P
s'
视 距
P 视点 S
视 s高
站点
透视术 语
透视术语(二)
透视术

视平线(h-h)—过视点的水平面与画面的交线。
透视投影过程如图8-2所示
图8-1 透视图的效果
建筑物
玻璃窗 (画面)
视线 眼睛
透视图
图8-2 透视投影过程
二、 透视图的特点
建筑物上原来等宽的墙面、窗户等,在透视图中变得 近宽远窄;
建筑物上原来等高的铅垂线(墙体、柱子等的轮廓线) 在透视图中变得近长远短;
大小相同的建筑形体,在透视图中变得近大远小; 建筑物上与画面相交的平行直线,在透视图中不再平
d
俯视图
c
PH
画面线
h主点s'
视平线 bp

b
3 (




a

PH ap
h

透视图解

透视图解

造型图的绘法由于透视图反映物体外形比轴测图更具有真实感,跟人们直接观察物体的形状基本相同,所绘出的图形跟照片相同,故在家具造型设计中得到普遍应用。

建筑设计与服装的造型设计同样也是采用透视图。

为此我们必须很好的掌握它,应用它。

第一节透视的基础知识一、透视的原理1 、透视图的形成:在观看某一物体时,设想在人们眼睛与物体之间的视线被一个透明的铅垂面所截得的图形,称为透视图,简称透视。

可以设想从实物的每一个特征点跟视点引直线,每一条直线跟铅垂面(画面)有一交点——即特征点在画面上的投影,然后用线条把这些相应的交点连接起来,即为该实物的透视(如图1).我们把这个透明的铅垂面称为画面,把人们的眼睛称为视点。

所谓透视就是以视点为投影中心,以画面为投影面的中心投影。

画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园柱面,球面)。

由于曲面的视图失真性大,一般只用于美术作品的画面。

家具透视的画面一般是采用平面。

2、透视的特点:a 近大远小(透视变形)物体离视点愈近,其投影就愈大,愈远则愈小。

这跟我们眼睛视物的原理是一样的(如图2)所示。

从图中能看到,大小相同的物体,而在视网膜上的图像,是近大远小。

当我们在观看两条相互平行的铁轨时,但在我们的视觉中变得不平行了,它们之间的距离愈远愈小,最后相聚为一点。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在绘制透视图时,凡跟画面不平行的所有相互平行的直线,它们之间的距离,离视点愈远愈小,最后会聚到一点。

b、跟画面平行的地面垂直线的透视仍然相互平行。

但仍是近大远小,如图中的箱子的高度线。

所有家具的高度线——柜的菱角线都是垂直地面而又是相互平行的直线,故其透视也是相互平行的。

c、跟画面相重合的线段的透视,就是线段本身。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在绘制成角透视时,有意让被画物体的一条高度线(如衣柜前面的一条棱边)跟画面重合;d、跟画面相重合的平面的透视,就是平面本身。

在绘制平行透视图时就有意让物体的主视面跟画面重合,这就给绘透视图带来很大的方便。

《透视图画法》课件

《透视图画法》课件
《透视图画法》PPT课件
简介
探索透视图画法,介绍其概念、作用,以及本课件内容的总结。
透视原理
1
基本透视法
深入了解基本透视原理,如单点和两点透视法。
2
中心投影法
学习如何利用中心投影法绘制更真实的透视图。
3
平行投影法
了解平行投影法,
透视坐标系的建立
学习如何建立透视坐标系,确 保透视图的准确性。
透视线的绘制
掌握绘制透视线的技巧,使透 视图更具立体感。
透视图的投影部分
了解透视图的投影原理,绘制 透视图的投影部分。
基本图形的绘制
1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透视图绘制
掌握绘制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透视图的技巧和方法。
2 圆形和椭圆的透视图绘制
学习如何绘制圆形和椭圆的透视图,使其具有立体感。
3 右棱柱、右圆柱、右圆锥和右棱锥的透视图绘制
探索绘制右棱柱、右圆柱、右圆锥和右棱锥的透视图的技巧。
高级应用
多点透视法
学习利用多点透视法创造出更复 杂的透视效果。
空间环境的透视处理
探索如何运用透视处理技巧绘制 逼真的城市景观。
透视图的应用案例
欣赏一些以透视图为基础的独特 艺术案例,启发你的创作灵感。
总结
强调透视图画法的应用及其重要性,分享经验和技巧总结。
参考资料
推荐相关书籍和参考网站,帮助进一步学习透视图画法。

透视ppt课件

透视ppt课件

通过透视技法,可以在平面上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距离感 ,增强画面的真实感和视觉冲击力。
透视发展历史概述
01
古代透视起源
古代艺术家通过长期观察和实 践,逐渐发现了透视现象并尝
试将其应用于绘画中。
02
透视理论形成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数学 家开始系统研究透视理论,形 成了较为完善的透视理论体系
透视在艺术创作中应用
绘画领域
在绘画中,透视技法被广泛应用于风 景画、静物画、人物画等多种类型的 作品中,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 感。
设计领域
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 领域中,透视技法也被广泛运用,帮 助设计师更好地表现设计方案和效果 。
影视领域
在影视制作中,透视技法被用于场景 设计、角色造型、动画制作等方面, 为观众带来更加真实和震撼的视觉效 果。
PPT中透视效果实现方法
使用形状工具创建透视图形
通过插入形状并使用编辑顶点功能,调整形状的边缘以创建透视 效果。
利用图片透视效果
将图片插入PPT后,通过图片工具中的透视效果选项,调整图片的 透视角度和程度。
应用3D效果增强透视感
为对象添加3D效果,如旋转、倾斜等,以增强透视感和立体感。
透视在PPT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02
透视种类与特点分析
一点透视及其特点
定义
一点透视又称为平行透视,是指在60°视域中,观察正方体上下、前后及两侧六个面,不 论立方体在什么位置,只要有一个面与可视画面平行,立方体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就 叫“平行透视”。
特点
真实性较强,能较好地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但画面比较呆板,变化不丰富。
03
透视绘制方法与技巧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透视网格画出后,它可以进一步扩大、 细分,并且在其他绘图中一次一次的重复使用。 在许多情况下,只有网格的一部分对于绘制一些 特殊的细节有帮助;整个网格系统不需要每一次 都完整地画出。
绘制一点透视网格: 1、先确定视点,由于这是一点透视,所以通过观察者的视觉中心 线可以标出灭点的位置。
2、在基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代表投影面,或者画一个平行于它的 框。因为平行于投影面的线是不会改变的,所以这个框可以作为 参照面。
与视觉锥体相关的眼睛光学每只眼睛 会分别从稍有差异的角度看物体,这 样就给大脑提供了一个关于物体厚度 的强烈暗示,大脑将二维的视觉图像 进行整合,形成一个三维的图像。
画透视图时,必须要用单眼看物体, 透视系统是构建在单眼视觉之上的。 换句话说二维制图是以单眼视觉的二 维视觉为基础的。
双眼的间距在观察物体时是固定不变 的。因此,通过一个直觉形成的三角, 可以帮助我们估计出物体的距离,当 只是用单眼时,这种方法就无法起作 用了。事实上,绘制的图形总是与实 际观察到的世界有着明显的差异。立 体镜和立体照相机试图将这些景象以 细微的差异传送到左右眼当中,这样 就造成了一种人为的立体厚重感。
在表达视觉数据中,个人和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作 出了选择:他们凭借自己的经验决定一个经验的哪 些方面是可以表达的,哪些方面是不可以表达的。 这些选择有些是有意识的,有些则是无意识的。每 幅图片都表达了关于同一张桌子的不同信息,而每 幅都是“正确”的。
A同时表达几个视角。 B用平面或立面表达 各个部分。 C物体各个部分的安 排表达出了对物体的 感觉、情绪,以及物 体的重量。 D选择一个表现实际 所看到的物体的视角。
阴影的长度和形状取决于穿过物体边角和边线 时与的地平面的相交线。
对于那些与地平面没有接触的物体,需要画一 条由物体到地平面的垂直线。
在前面的 例子中光源 总是被假设 为太阳,因 此阴影的灭 点就落在太 阳的下方的 地平线上。 同样对大多 较小的光源 而言,阴影 的灭点会落 在地面上光 源中心的正 下方。
复杂的曲线 物体如船和 飞机则需要 使用更具体 表现方式。 在基本原则 相同的前提 下,必须将 物体分割成 数个部分, 用于标注构 成弧线的参 照点。这里 是一艘独木 船的简单平 面图和剖面 图,船身被 分割成一系 列或平行或 相交的平面。
轴测图
假如不考虑用复杂方法画出一个完全“准确”
的物体光学透视图,人们有可能也更愿意使用轴 测图法。轴测图是一种迅速画出物体三维图中一个优点就是可以迅速并且按比例绘 图,只需要使用简单的绘图工具(丁字尺、三角 板和直尺)。即使是徒手画,轴测图也可以神奇 的创造出逼真的三维图像,与我们要学的光学直 线透视相关的轴测图的优点就是,它可以为画出 完整的透视图或表现图所必须的线条、面和形体
构建透视网格系统
透视网格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特别是在 所画物体或空间非常复杂的时候。网格就是一系 列垂直的直线形成的等大的图形单位。在透视图 中,这些图形单位为从同一视角看到的物体的尺 寸、角度和比例提供了现成的参考。使用网格系 统画法是一种按比例绘图的标准方法。在下面的 例子中,会展示一些绘制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 技巧。
反射是一种简单的镜面现象,或者说是与物
体和它的透视系统相同的反向影像画平行反射 只需简单的将物体延长穿过投影面。
平行反射
成角反射
如果物体与 反射面毗邻, 反射图像只 是简单的重 复物体图像。 反射图像的 灭点与原物 体的灭点相 同。
反射图像的线 条与物体的线 条是连续的, 即使只反射了 物体的一部分。
阴影和反射
阴影由 光源、物 体形状和 物体的投 影面决定
反射 只不过是 物体在透 视范围内 投影到另 一个面或 另几个面 的影像
光源的位置是决定透视图上阴影形状的最重要因素
相连的物体其阴影必然相连。
当光源平行于投影面时,平行的光线会一直保 持平行,并且物体的投影形状取决于物体遮挡 这些平行光线的方式。
汇聚成一点,在这个点的位置,线与线的距离非常小,小得几乎看似消失。
大多时候,人们都是在双脚着地的情况下观察物体的, 这样,消失范围就会减小,实际情况下,主要有以下
三种:
这个扇面、 半球、圆实 际上共同形 成了一个锥体
视觉锥体:眼睛能够接受到的光的部分是半球形的,每只眼睛 大约可以接收到150度范围内的光线。将两只眼睛所看到的范 围加起来,就能从接近190度的范围内接收光线。
3、将长方形的边线等分成若干份。这里的长方形是8cm高12cm长。 观察者坐在稍微靠左的位置,单眼观察离地4cm。
4、把这些将长方形边线等分的点与灭点相连。这个空间就被分成 了许多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并且逐渐向灭点变窄、消失。
5、为了将平行的这些长方形等分,必须知道45度灭点的位置。从 这个灭点以任何角度射出的线穿过后退线在网格横线上产生了标 注点。这这里,45度线正好穿过图框的角。
等角轴测图法是几何轴测图画法的一个分支,它跟其他几何轴测图画 法一样,不是从一个平面或立面开始的,而是取决于立方体三个表面 交汇的各个角的角度大小。三个面上下平行的边线的长度可以用平面 轴测图的方式进行计算:可将直角边形为60度角或120度角。
与其他轴测图一样后退面均呈现出变形的样子因为后退直 线违反了其在比例上应逐渐缩小的定律。
找出比例,物体的比例可以从假象的现象玻璃投影面上获 得。手持一把直尺,伸直手臂,拇指按在直尺上,量长和宽 的比例,在绘图是可以按比例用任意的尺寸画出物体,务必 将持有直尺的手臂伸直,这样尺子到眼睛的距离就是固定不 变的。要记住的是,直尺实际上就代表了投影面。
找出角度,越来越远离观察者的物体的后退面与投影面形成了一定的角 度。为了确定这些角度,可以通过一个假想的透明量角器测量角度的 大小。但是这种方法是不太实际的,所以可以用一把直尺划一条垂直 线和视平线来估算角度。如果角度不是一眼就能判断出来,可以将它 与常见的角度对比,如90度、45度,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由于光源 在这个灭点 上方向四周 辐射,阴影 就会从各个 方向逐渐向 这个灭点的 方向消失。
当一盏斜射的灯的锥体光线以一定角度射到一个平坦的表面 上时,光影的投影形成一个奇特的鹅蛋形。在这个锥体光线范 围内的阴影会朝着光源下方一个位于地平面上的点逐渐消失。
当光源多于一个时,也会有同样多的阴影产生。 阴影重叠的地方,阴影的浓度也会相应的增加。
透过投影面观察物体的角度是决 定透视制图所用方法的一个重要 因素.
物体可以有一条平行于投影面的 主轴线。
物体可以与投影面成一个角度, 那么即使是它的45度对角线也不 与投影面平行。
(在这里“点”指的是每种视角的灭 点数目。)
一点平行透视
两点平行透视
两点成角透视
三点成角透视或者说平行透视
提供许多帮助。
A平行倾斜法
先画平面,然后 以其立面高度为 标准将它抬升或 下降
B立面倾斜法
以一定的角度将 立面的各个角往 后推
C等较轴测绘图法
这种方法则是以 几个已知角度的 拼合为基础
要画一张平面倾斜 轴测图要先建立一个 平面,使其能够展现 出最想要展现的那些 面,为了便于画图,最 好使用三角板的角度, 平面完成后,按立面的 高度将各个角垂直抬升 或下降。
任何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都有其优点,但也同时 失去了其他的可能性。因此,直线透视也只是很多表 现方式的一种,所以不总是最有效或最合适的表现技 巧。
物体从各个方向反射光线。只有反射到观察者眼中的光 线才传达了观察者绘制物体图像所需的视觉信息。
关于投影面,所有的物体离观察者越远,就越接近观察者的眼睛视平 线,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小。要注意的是,这里相互平行的线在眼睛视平线上
在立面轴测图中,消失线的长度可以用以下方 法简单的计算出。
后退线在图纸上的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例取决 于它与立面垂直的夹角与90度角的比例,例如 如果夹角是45度那么后退线的长度就比实际长 度减少一半。
这些立方体的 变形扭曲,实 际上所有的面 都是正方形。
通过公式计算 缩短了纵深的 长度,这些立 方体被“纠正” 了,一旦长度 被缩短了侧面 也按比例缩小 了。
根据不同要求,为 了方便起见有时会将平 面假设为物体的顶部平 面,这样立面就是从顶 部平面降至地面的部分。 其他情况下,最好以位 于地面的平面为起点, 将其抬升,然后将隐藏 的线条擦掉。
轴测图的缺点:在平面轴测图上,由于物体在远离观察者
的过程中实际上并不会逐渐变小甚至消失,所以图像在远 离观察者的那端看似变形了。比较这边的透视图和轴测图。
如果物体没 有与反射面 接触,为了 确定反射面 的位置,必 须在物体和 反射图像之 间用虚线连 起来。
如果物体在一 条轴线上与投 影面成一定角 度,但在另外 一条轴线上物 体与投影面平 行,反映面反 射的仍然是物 体相反映像。
如果反射面垂直于投影面,镜面上形成的几个 投影平面分别垂直或平行于投影面。
透视图
1、概述 2、从现实到透视 3、平面图、立面图和轴测图 4、阴影和反射、阴影和渲染 5、徒手速写和快速表现 6、空间透视
当人们注视着某一景物时,可以同时体验到这些 信息——颜色、联想物、象征意义、本质体态,以 及无限的涵义。因此,即使是一件像桌子那么简单 的物体,人的感知都不能将其完全表达。任何一种 表达经验的形式都是有限而片面的。人们对那些可 以表达或者想要表达的东西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 受到自身条件或者文化的约束。
只有当两只眼睛的视 野重合的时候,双眼 视觉才会发生。在这 个宽广的视野内,人 们实际上关注的焦点 在30度~60度的锥体 范围内。当物体位于 这个范围之外时,一 般把它看成是扭曲的, 就像透过广角镜头看 到的图像一样。 垂直角度上,人们的 视野大约在140度范 围内,进入眼睛的光 线会被眉毛、眼睑和 脸颊挡掉一部分。
立面倾斜轴测图以立面为起点,而不像上面那种以平面为 起点因此提供了侧面的视角。选择立面轴测图画法还是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