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数字_误差分析与实验条件的选择
数据收集与处理:误差分析与有效数字
数据收集与处理:误差分析与有效数字引言在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数据中往往存在误差,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误差分析和有效数字的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数据收集和处理中常见的误差类型以及如何进行有效数字处理的方法。
误差分析误差分析是指在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中,对误差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识别的过程。
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类型。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由于仪器、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固有误差,这种误差会导致数据整体偏离真实值。
例如,使用不准确的仪器测量数据就会引入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由于实验操作、环境波动等因素导致的随机性误差,这种误差会使每次测量值波动在一定范围内。
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有效数字有效数字是指数据中具有意义并且可靠的数字位数。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我们识别哪些数字是有效的并且将多余的数字舍去,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有效数字的规则1.非零数字:所有非零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2.零:前导零不是有效数字,而中间和末尾的零都是有效数字。
3.小数点:小数点后的零是有效数字。
4.科学计数法:科学计数法下的所有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5.测量结果:最不确定的数字位决定有效数字的位数。
数据收集与处理的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误差分析和有效数字的处理,下面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进行说明:假设我们要测量一根铁路轨道的长度,使用误差较小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多次测量得到结果如下:3.14米、3.15米、3.16米。
这里,系统误差较小,随机误差相对较大。
根据有效数字的规则,我们可以将这些测量结果处理为3.15米,因为末尾数字5是最不确定的位数,决定了有效数字的位数。
结论数据收集与处理中的误差分析和有效数字处理是确保数据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通过了解误差类型、分析原因,并且正确处理有效数字,我们可以使数据更加可靠,从而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
有效数字和误差
误差与有效数字武汉市第六中学物理教研组 朱克生物理实验离不开误差分析和测量值与计算值的有效数问题。
本文主要目的是了解误差的有关概念,并对测量值与计算值的有数数字的保留个数做一个定量的描述。
一、误差1、误差的定义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绝对不能避免的,但是可以减小。
2、误差的分类(1)、从误差来源上分为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
①偶然误差是由于实验人和读数的不准确等偶然因素造成的。
它的特点是:当多次重复同一测量时,偏大和偏小的机会比较接近,可以用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偶然误差。
比如长度的测量,多次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估计值就会或大或小,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取平均值。
②系统误差是由仪器结构缺陷、实验方法不完善造成的。
系统误差的特点:多次重复同一测量的结果总是大于(或小于)被测量的真实值,呈现单一倾向。
比如采用打点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于空气阻力和计时器与纸带的摩擦,造成物体增加的动能总比..物体减小的重力势能小。
(2)、从误差分析上分为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①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注意:绝对误差有正负之分的。
比如长度的测量,要估计到最小分度的下一位,估读总是不准确的,测量值有时比真实值大,有时比真实值小,所以绝对误差有正有负,但绝对误差的大小一般不大于最小分度值(天平指感量)。
②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与测量值的百分比称为相对误差。
如果绝对误差用Δx 表示,测量值用x 表示,则相对误差就是η=%100⨯∆xx 。
严格讲,式中分母应为真实值。
实验估算时则用测量值代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P99)绝对误差由于仪器本身的原因造成,一般很难减小,所以在相同的条件下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应该考虑尽量减小相对误差。
比如用逐差法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如果所给的长度有五段,此时应该舍去一段,我们就舍弃长度小的哪一段,因为在绝对误差相同的情况下,长度小的相对误差要大一些。
二、有效数字1、定义:具体地说,是指在实验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
误差和有效数字
一、误差和有效数字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叫做误差。
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
⑴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多次重复同一实验时,误差总是同样地偏大或偏小。
⑵偶然误差总是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并且偏大和偏小的机会相同。
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可以多进行几次测量,求出几次测量的数值的平均值。
这个平均值比某一次测得的数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2.有效数字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做有效数字。
⑴有效数字是指近似数字而言。
⑵只能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不是位数越多越好。
凡是用测量仪器直接测量的结果,读数一般要求在读出仪器最小刻度所在位的数值(可靠数字)后,再向下估读一位(不可靠数字),这里不受有效数字位数的限制。
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运算结果一般可用2~3位有效数字表示。
二、基本测量仪器及读数高考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1.刻度尺、秒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使用以上仪器时,凡是最小刻度是10分度的,要求读到最小刻度后再往下估读一位(估读的这位是不可靠数字,但是是有效数字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凡是最小刻度不是10分度的,只要求读到最小刻度所在的这一位,不再往下估读。
例如⑴读出下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
(6.50cm)⑵下图用3V量程时电压表读数为多少?用15V量程时电压表度数又为多少?1.14V; 5.7V1 23V5 10150 1 2 3 4 5 6 7 8 9 1⑶右图中秒表的示数是多少分多少秒?3分48.75秒凡仪器的最小刻度是10分度的,在读到最小刻度后还要再往下估读一位。
⑴6.50cm 。
⑵1.14V 。
15V 量程时最小刻度为0.5V ,只读到0.1V 这一位,应为5.7V 。
⑶秒表的读数分两部分:小圈内表示分,每小格表示0.5分钟;大圈内表示秒,最小刻度为0.1秒。
分光计实验中误差和有效数字的运算问题
分光计实验中误差和有效数字的运算问题
在分光计实验中,误差和有效数字的运算是非常重要的。
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而有效数字是指测量结果中能够被认为是准确的数字位数。
以下是误差和有效数字的运算问题的一些例子:
1. 误差的计算
误差可以通过将测量结果减去真实值来计算。
例如,如果测量结果为10.5,而真实值为10,则误差为0.5。
在分光计实验中,误差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即误差=(测量值-真实值)/真实值×100%。
2. 有效数字的计算
有效数字是指测量结果中能够被认为是准确的数字位数。
在分光计实验中,有效数字的数量取决于仪器的精度和测量结果的精度。
例如,如果仪器的精度为0.1,而测量结果为10.5,则有效数字为2。
3. 误差和有效数字的运算
在分光计实验中,误差和有效数字的运算可以帮助确定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如果测量结果为10.5,而误差为0.5,则可以得出真实值为10。
同时,如果有
效数字为2,则可以确定测量结果的精度为0.1。
4. 精度和准确性的区别
在分光计实验中,精度和准确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精度是指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即多次测量的结果之间的差异。
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因此,在分光计实验中,精度和准确性的运算可以帮助确定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总之,在分光计实验中,误差和有效数字的运算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正确计算误差和有效数字,可以确定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从而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significant figures 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是指用来表示一个量值的数字中,对所测得的数值给出准确度的数字。
在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确定一个测量值的有效数字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或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有效数字的相关概念、规则和应用,并探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地应用有效数字。
一、有效数字的概念有效数字是指一个数字中能够表达出一个量值的准确度的数字。
在一个测量值中,有效数字通常是从左到右第一个非零数字开始,一直到最后一个数字为止。
对于测量值45.678,有效数字为4、5、6、7、8,因为它们都对测量值的准确度有贡献。
二、有效数字的规则1. 非零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测量值123.45中的1、2、3、4、5都是有效数字。
2. 在非零数字之间的零都是有效数字。
测量值305.007中的3、5、7都是有效数字。
3. 在小数点后的零都是有效数字。
测量值0.00340中的3、4、0都是有效数字。
4. 在科学计数法下,所有表示数量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科学计数法下的测量值2.34×10^3中的2、3、4都是有效数字。
5. 数字中除了有效数字以外的其他数字,都属于非有效数字。
测量值1.23中的1和2是有效数字,而3属于非有效数字。
三、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在进行有效数字的加减运算时,结果的有效数字取决于有效数字最少的测量值。
在进行有效数字的乘除运算时,结果的有效数字取决于有效数字最少的测量值中有效数字的个数。
对于测量值3.21和5.743的乘法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为3个。
四、有效数字的应用在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正确理解和应用有效数字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测量中,要根据仪器精度和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有效数字,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工程设计中,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选择合适的有效数字,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五、有效数字的误差分析在测量中,由于仪器精度和人为因素等原因,测量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
正确理解和应用有效数字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评估测量误差,从而更准确地判断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数据的误差与有效数字
数据的误差与有效数字在科学研究、实验、工程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我们很难获得完全准确的测量结果。
因此,了解数据的误差以及有效数字的概念对于正确分析和解释数据至关重要。
一、误差的概念和分类误差是指测量结果和实际值之间的差距。
它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仪器精度、操作技巧、环境条件等。
根据误差的来源和性质,可以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1.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的固有缺陷或操作方法的不准确性而引起的。
它具有固定的方向和大小,使得测量结果偏离了实际值。
系统误差可以通过校正仪器或改进操作方法来减小。
2.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由于各种无法预测的因素引起的。
它的出现是由于实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得多次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差异。
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测量并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
二、有效数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有效数字是指测量结果中具有实际意义和可靠性的数字。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根据有效数字的规则,我们可以将测量结果进行截断或四舍五入来表示。
1. 规则一:非零数字是有效数字在测量结果中,所有非零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例如,测量结果为12.345,其中的1、2、3、4、5都是有效数字。
2. 规则二:零位于非零数字之间时是有效数字当零位于非零数字之间时,它也是有效数字。
例如,测量结果为1.2034,其中的0也是有效数字。
3. 规则三:首位零不是有效数字当测量结果的首位出现零时,它不是有效数字。
例如,测量结果为0.0456,其中的首位零不是有效数字。
4. 规则四:末尾零位于小数点之后时是有效数字当测量结果的末尾有零,并且小数点在末尾零的右侧时,末尾的零是有效数字。
例如,测量结果为450.0,其中的末尾零是有效数字。
三、误差的表示和有效数字的应用在数据分析和科学计算中,正确地表示误差和应用有效数字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和技巧:1. 误差范围表示对于实验测量结果,可以用一个误差范围来表示。
有效数字和试验误差分析
有效数字和实验误差分析1 有效数字的定义有效数字是指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值,在该数值中只有最后一位是可疑数字,其余的均为可靠数字。
它的实际意义在于有效数字能反映出测量时的准确程度。
例如:用最小刻度为0.1cm的直尺量出某物体的长度为11.23 cm。
显然这个数值的前3位数是准确的,而最后一位数字就不是那么可靠,因为它是测试者估计出来的,这个物体的长度可能是11.24cm,亦可能是11.22cm,测量的结果有±0.01cm的误差。
我们把这个数值的前面3位可靠数字和最后一位可疑数字称为有效数字。
在确定有效数字位数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数字“0”来表示实际测量结果时,它便是有效数字。
例如:分析天平称得的物体质量为7.1560g滴定时滴定管读数为20.05mL这两个数值中的“0”都是有效数字在0.006g中的“0”只起到定位作用,不是有效数字有效位数及数据中的“0 ”:1.0005,五位有效数字0.5000,31.05% 四位有效数字0.0540, 1.86 三位有效数字0.0054,0.40% 两位有效数字0.5,0.002% 一位有效数字2 有效数字的计算规则2.1 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在运算时,按一定的规则舍入多余的尾数,称为数字的修约。
2.1.1 四舍六入五六双。
即测量数值中被修订的那个数,若小于等于4,则舍弃;若大于等于6,则进一;若等于5(5后无数或5后为0),5前面为偶数则舍弃,5前面为奇数则进一,当5后面还有不为0的任何数时,无论5前面是偶数还是奇数一律进一。
例如,将下列测量值修约为四位数:3.142 45 3.1423.215 60 3.2165.623 50 5.6245.624 50 5.6243.384 51 3.3853.384 5 3.3842.1.2 修约数字时,对原测量值要一次修约到所需位数,不能分次修约。
例如,将3.314 9 修约成三位数,不能先修约成3.315,再修约成3.32;只能一次修约为3.31。
数据分析与处理:误差分析及有效数字规则
数据分析与处理:误差分析及有效数字规则引言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误差分析和有效数字规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正确处理误差和严格遵守有效数字规则能够保证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误差分析的重要性,介绍有效数字规则的应用,并通过实例说明如何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正确应用这些规则。
误差分析误差的定义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在数据分析中,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类型。
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不准确或实验设计问题导致的误差,而随机误差是由于测量过程中的随机变动引起的误差。
误差分析的重要性正确的误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通过了解误差的来源和特点,我们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小误差,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误差分析实例假设我们对某物体的重量进行测量,测量值为50.3克。
通过重复测量,得到的数据为50.1克、50.2克和50.4克。
我们可以计算这些数据的平均值,并计算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从而评估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大小。
有效数字规则有效数字的定义有效数字是指数字中能够表达准确性的数字。
有效数字规则是一套用来确定测量值中有效数字个数的规则,旨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有效数字规则的应用•所有非零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零被夹在非零数字中间时,是有效数字。
•末尾的零,位于小数点右侧时,是有效数字。
•末尾的零,位于小数点左侧时,不是有效数字,为了明确有效数字,应该使用科学计数法。
有效数字规则实例假设我们测量了某液体的体积为25.60毫升。
根据有效数字规则,我们应该报告这个值为25.6毫升,因为末尾的零不是有效数字。
结论数据分析中的误差分析和有效数字规则至关重要,它们能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误差来源,并严格遵守有效数字规则,以提高数据分析的精确度和可信度。
以上是关于数据分析与处理中误差分析及有效数字规则的介绍,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误差和有效数字
误差和有效数字一、误差的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叫做误差。
造成误差的原因都有哪些?(学生讨论后回答,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1.仪器本身的缺陷、实验原理或方法不完善。
如:米尺的刻度不准,天平两臂不严格等长,电表刻度、零点不准等。
这种误差有什么特点?(总是偏大或偏小)怎样才能减小这类误差?(校准仪器、完善原理)2.实验者操作和读数不准确。
如:按停表的时机把握不准,读数时视线对不准而导致读数有偏差,伏安法测电阻时电表内阻的影响等。
这种误差有什么特点?(有时偏大有时偏小)怎样才能减小这类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二、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由于一些偶然因素所造成的误差。
系统误差:由于仪器本身的缺陷、实验原理或方法不完善所造成的误差。
三、误差大小的表示1.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值,叫绝对误差。
例1 用同一把刻度尺分别测一本书的厚度和长度,从PPT(见课件)所给出的图中可读出其读数分别为多少?其读数引起的绝对误差各多大?它们的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谁大?是否绝对误差小的准确度一定高?(引导学生从单位长度的偏差支考虑)——引入相对误差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测量值的比值,叫做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常常用百分数表示。
例2 上例中,测量长度和厚度的相对误差分别为多大?由此可知,当用同一工具测量时,被测数值越大,则其读数的相对误差就越小,结果的准确程度就越高,所以实验中我们应考虑的是怎么样去减小相对误差。
思考:用刻度尺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为尽可能减小误差,可怎样进行测量?四、有效数字从上面的读数中,可以发现实验时读取的数据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出来的,它是一位不可靠的近似数。
这种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做有效数字。
出示一刻度尺,请学生读出其有效数字:2.02cm ,3.27cm ,3.90cm ,5.00cm问:它们各有几位有效数字?若将其化为以米为单位,则应如何表示?若将其化为以微米为单位,则又应如何表示?为什么?指出:由以上分析可知,最末一位非0数字后面的0是有意义的,不能随意舍去或添加。
分析化学实验中误差及分析数据处理
(1)精密度与准确度都很高。
(2)精度很高,但准确度不高。 (3)精度不高,准确度也不高。
22
四、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和随机误差(Random Error) (一)系统误差 1.产生原因 由确定的、经常性的因素引起,对测定值的影响比较恒定。 方法误差 来源于分析方法本身不够完善或有缺陷。 例:滴定分析中指示剂的变色点(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 点不一致。 NaOH+HCl====NaCl+H2O 化学计量点 pH=7 甲基橙指示剂 滴定终点 pH≈4 方法误差
(二)偶然误差(随机误差,不可定误差)
由某些微小的偶然因素(如环境,湿度,温度,气压的 波动,仪器的微小变化等)引起的误差 如,同一坩埚称重 ( 同一天平,砝码 ) ,得到以下 克数: 29.3465,29.3463,29.3464,29.3466 对于天平称量,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天平本身有一点变动性 2)天平箱内温度有微小变化 3)坩埚和砝码上吸附着微量水分的变化 4)空气中尘埃降落速度的不恒定
可见,试样的质量必须在0.2g以上才能保证称量误差
在0.1%以下。
减少或消除系统误差方法
校准仪器:消除仪器的误差
主要校准砝码、容量瓶、移液管,以及容量瓶与移液管的配 套校准。
空白试验:消除试剂误差
不加试样但完全照测定方法进行操作的试验,消除由干扰杂 质或溶剂对器皿腐蚀等所产生的系统误差。空白值需扣除。 空白值过大,则需提纯试剂或换容器。
在科研论文中,常用标准偏差表示精密度; 在学生实验中,常用平均偏差表示精密度。
三.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系统误差 准确度 随机误差
甲 乙 丙
精密度
T
实验误差分析大全
实验误差分析大全测量值跟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任何测量结果都不可能绝对准确,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但用它可以衡量我们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误差越小,则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越高。
同时,通过实验误差的分析,还能对日常检测工作进行质量控制。
一、误差常见术语及定义1准确度准确度指检测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相符合的程度。
(检测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差别越小,则分析检验结果的准确度越高)。
2.精密度精密度指在重复检测中,各次检测结果之间彼此的符合程度(各次检测结果之间越接近,则说明分析检测结果的精密度越高)。
3.有效数字我们把通过直读获得的准确数字叫做可靠数字;把通过估读得到的那部分数字叫做存疑数字。
把测量结果中能够反映被测量大小的带有一位存疑数字的全部数字叫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指,保留末一位不准确数字,其余数字均为准确数字。
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数值是可疑值。
举例1:0.2014为四位有效数字,最末一位数值4是可疑值,而不是有效数值。
举例2:1g、1OOOg其所表明的量值虽然都是1,但其准确度是不同的,其分别表示为准确到整数位、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三位数值。
因此有效数值不但表明了数值的大小,同时反映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4.重复性重复性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重复性条件包括:相同的测量程序、相同的测量者、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设备,在短时间内进行的重复性测量。
5.再现性(复现性)在改变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定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改变条件包括:测量原理、测量方法、测量人、参考测量标准、测量地点、测量条件以及测量时间等。
注意:通常再现性好,意味着精密度高。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没有良好的精密度就不可能有高的的准确度,但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反之,准确度高,精密度必然好。
二、误差的种类、来源和消除1系统误差定义: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遵循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
(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误差和有效数字
高中物理实验误差和有效数字一、考试大纲中实验能力的要求能独立的完成知识列表中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二、考试大纲对实验的说明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做要求.三、有效数字1.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做有效数字.2.有效数字的位数:从左侧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位数字止,共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有效数字.例:0.092 3、0.092 30、2.014 0有效数字的位数依次为3位、4位和5位.3.科学记数法:大的数字,如36 500,如果第3位数5已不可靠时,应记作3.65×104;如果是在第4位数不可靠时,应记作3.650×104.四、误差1.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及特点(1)来源:一是实验原理不够完善;二是实验仪器不够精确;三是实验方法粗略.例如,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零点未校准;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用砂和砂桶的重力代替对小车的拉力等.(2)基本特点: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的偏差总是偏大或偏小.(3)减小方法:改善实验原理;提高实验仪器的测量精确度;设计更精巧的实验方法.2.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及特点(1)来源:偶然误差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和实验仪器的影响而产生的.例如,用刻度尺多次测量长度时估读值的差异;电源电压的波动引起的测量值微小变化.(2)基本特点:多次重复同一测量时,偶然误差有时偏大,有时偏小,且偏大和偏小的机会比较接近.(3)减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偶然误差.【例1】指出以下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A.测量小车质量时天平不等臂、或砝码不标准,天平底盘未调平所致的误差。
误差与有效数字
一个苹果的质量0.0510kg
电路中的电流0.38A
某人的体温37.21oC
一根导线的直径1.020mm 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3.84×105km 钨原子的半径1.37×10-10m
3.实验中应尽量减小相对误差
例:两物体的长度分别是1cm和100m,误 差为0.1cm和1m,哪个测量可靠程度要高 些?
例: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时,测
量的位移尽量的长一些;
二、有效数字
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
叫有效数字
1.小数第一个非零数字前的零不是有 效数字,只表示小数点位数 2.小数最后的零是有效数字 3.有效数字通常采用四舍五入 4.科学计数法
方法粗略。
特 点:多次实验总是偏大或总是偏
小
减小途径:校准仪器;完善原理;
改进方法
3.从误差分析来看,误差分两类 (1)绝对误差: 测量值-真实值
它反映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它表 示一个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但在比 较不同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时则不适 用。
(2)相对误差:
(测量值—真实值)×100% 测量值 它反映了实验结果的精确程度。
一、误差
1、概念 物理量在客观上存在着准确的数值 , 称为真实值。 实际测量得到的结果称为测量值。 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称为误差。
2.从误差来源看,误差分两类
(1).偶然误差
形成原因:偶然因素 特 点:多次实验中有时偏大 有时偏小
减小途径:取平均值
(2).系统误差:
形成原因:仪器不精确;原理不完善;
分析化学中的有效数字
分析化学中的有效数字1. 分析化学中的有效数字分析化学中的有效数字是指在实验中所取样本的数值的精确度。
它是用来表示实验数据的有效性的一种方法,可以用来比较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有效数字可以帮助实验室科学家准确地表示实验结果,以便在实验中取得准确的结果。
有效数字可以用来表示实验结果的精确度,以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它们可以用来比较实验结果,以便确定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有效数字也可以用来表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是在实验中取得的最大和最小值之间取一个中间值,然后以该值为基准,计算出实验结果的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实验室科学家准确表示实验结果,以便在实验中取得准确的结果。
2. 有效数字的定义在分析化学中,有效数字是指实际测量值的有效位数,它是指能够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位数。
有效数字反映了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它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测量结果。
有效数字是由几个因素决定的,包括测量仪器的精度、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在分析化学中,有效数字的定义是:有效数字是指实际测量值的有效位数,它可以反映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3. 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在分析化学中,有效数字是指在计算过程中,能够提供有意义的结果的数字的有效位数。
它是由精确值中最不可靠的位数决定的,也就是说,有效数字是指在计算结果中,可以信任的数字的有效位数。
3. 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计算有效数字的方法是:首先,计算结果中的最不可靠的位数,然后,减去该位数,就可以得到有效数字的数量。
例如,如果计算结果为12.345,则最不可靠的位数是百位,因此有效数字的数量是3。
此外,有效数字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计算。
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程序会自动检测计算结果中的最不可靠的位数,并自动计算出有效数字的数量。
4. 有效数字的应用在分析化学中,有效数字的应用可以减少实验结果中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有效数字是指实验结果中有意义的数字,它可以用来衡量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误差和有效数字
1.有效数字的位数:例:0.092 3、0.092 30、2.014 0有效数字的位数依次为3位、4位和5位.2.系统误差:一是实验原理不够完善;二是实验仪器不够精确;三是实验方法粗略.例如,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零点未校准;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用砂和砂桶的重力代替对小车的拉力等.3.偶然误差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和实验仪器的影响而产生的.例如,用刻度尺多次测量长度时估读值的差异;电源电压的波动引起的测量值微小变化.4.绝对误差: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即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实值|.它反映了测量值偏离真实值的大小.5.相对误差:相对误差等于绝对误差与真实值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它反映了实验结果的精确程度.绝对误差大者,其相对误差不一定大.6.不需要估读的仪器(1)游标卡尺:由于游标卡尺是相差读数,游标尺上每一小格与主尺上每一小格的差值即为精确度,所以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2)机械秒表:因为机械秒表采用齿轮转动,指针不会停留在两小格之间,所以不能估读出比0.1s更短的时间,即机械秒表不需要估读.(3)欧姆表:由于欧姆表的刻度不均匀,只作为粗测电阻用,所以欧姆表不需要估读.(4)电阻箱:能直接读出接入电阻大小的变阻器,但它不能连续变化,不能读出比最小分度小的数值,所以电阻箱不需要估读.7.需要估读的仪器在常用的测量仪器中,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弹簧秤等读数时都需要估读.估读的一般原则:(1)最小刻度是1(包括0.1、0.01)的仪器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采用1/10估读,如刻度尺、螺旋测微器、安培表0~3A挡、电压表0~3V挡等.(2)最小刻度是2(包括0.2、0.02)的仪器,误差出现在本位上,采用半刻度(1/2刻度)估读,读数时靠近某一刻度读此刻度值,靠近刻度中间读一半,即所谓的指针“靠边读边,靠中间读一半”,如电流表量程0.6A,最小刻度为0.02A,误差出现在0.01A位,不能读到下一位.(3)最小刻度是5(包括0.5、0.05)的仪器,误差出现在本位上,采用1/5估读,如电压表0~15V挡,最小刻度是0.5V,误差出现在0.1V位,不能读到下一位.【例】读出图中电流表的示数【解析】甲图中电流表量程为0.6A,最小分度为0.02A,读数应保留到安培的百分位上即安培为单位时小数点后第2位。
误差分析与数值计算方法
误差分析与数值计算方法误差是数值计算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代表着计算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在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对误差的理解和处理至关重要。
误差分析是一种量化误差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探讨误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数值计算方法中常用的误差分析技术。
一、误差的类型在误差分析中,我们主要关注两种类型的误差: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是计算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通常用绝对值来表示。
相对误差则是绝对误差与真实值之比,在实际计算中更常用。
除了这两种基本的误差类型,我们还需要考虑舍入误差和截断误差。
舍入误差是由于计算过程中进行近似表示引起的误差,而截断误差则是由于截断计算结果的小数位数而引起的误差。
二、误差分析方法1. 精度与有效数字在数值计算中,精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反映了计算结果的准确程度。
有效数字的概念与精度相关。
有效数字指的是计算结果中能够反映真实值的数字个数。
例如,测量结果为3.14时,有效数字为3。
在进行误差分析时,我们需要根据有效数字的要求来确定误差的大小和误差限度。
2. 误差传播误差的传播是指在数值计算过程中,误差如何从初始数据传递到最终结果。
误差传播的方法通常根据线性和非线性的计算过程来区分。
在线性系统中,误差传播相对简单,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
而在非线性系统中,误差传播更加复杂,可能需要使用数值方法来近似计算误差的传递。
3. 误差估计误差估计是一种用于确定计算结果误差大小的技术。
常见的误差估计方法包括局部截断误差法、全局截断误差法和统计方法。
局部截断误差法是一种通过近似表示截断误差来估计计算结果误差的方法。
全局截断误差法则是通过分析整个计算过程来估计误差。
统计方法则是一种通过多次计算并分析计算结果的统计特性来估计误差大小的方法。
4. 数值稳定性和条件数数值稳定性是指数值计算方法对输入数据扰动的敏感度。
当计算方法对扰动非常敏感时,称其为数值不稳定。
有效数字及误差分析
有效数字及误差分析一、有效数字在进行实验时,仪表指针往往停留在两条刻度线之间,这时就需要凭目力和经验来估计读数,估计出来的最后一位数字称为“欠准数字”。
实验数据或实验结果处理用几位数字来表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超过有效位数的数字上花费大量时间是没有必要的。
另外,计算结果中也并非保留的位数愈多准确度就愈高,因为小数点的位置与所用单位的大小有关,准确度的高低取决于实际测量的准确度。
例如:用100mA的电流表测量电流,如果电流表的指针停留在50mA和51mA之间,读数为50.4mA,则最末一位数字“4”是估计读出的,它可能被读为50.3mA,也可能被读为50.5mA,因此该读数的最后一位“4”被称为“欠准数字”,那么它的有效数字应该是三位。
实验时一般可估计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位,也就是说实验数据应保留一位欠准数字。
另外,50.4mA与0.0504A的准确度是完全相同的。
二、有效数字的正确表示(1)记录测量结果时,除最后一位数字外,前面的各位数字都必须是准确的。
(2)关于数字“0”要特别注意,它只有在数字之间和数字末尾才算作有效数字。
例如,50.4和0.0504都是三位有效数字。
(3)对于较大或较小的数字,必须用10的幂次前面的数字代表有效数字。
例如15000Ω这种写法,后面三个“0”无法知道是否为有效数字,为了明确表示有效数字的位数起见,写成1.5×l04Ω表示有二位有效数字;1.50×l04Ω就表示有三位有效数字;1.500×l04Ω就表示有四位有效数字。
同理,50.4mA应记为0.0 504A或5.04×l04 A,它表示有三位有效数字。
(4)表示常数的数字可以认为它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为无限制。
(5)表示误差时,一般情况下只取一位有效数字,最多取二位有效数字。
例如,±2%、±2.5%。
三、有效数字的舍入规则为了保证各数据有相同的有效数字位数,表示测量结果时对多余的位数需要舍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5. 0 13. 0 21. 0 32. 0 44. 0 55. 0
500
I
8. 0 20. 9 33. 6 51. 2 70. 3 87. 6
n
5. 0 13. 0 22. 0 32. 0 44. 0 51. 0
600
I
9. 5 24. 9 41. 9 60. 9 83. 4 96. 5
n 10. 0 20. 0 30. 0 40. 0 50. 0 60. 0 700
第8期
董 键, 等: 有效数字、误差分析与实验条件的选择
41
仔细研究 表明, 在 式( 6) 中, R g 敏 感地依赖 于
K g 的值, 所以, R g 的离散性来自于 K g 的离 Nhomakorabea性. 而
K g 的离散性来自最小二乘法拟合误差. 设式( 4) 的
实际斜率用 b 0表示, 拟合所得斜率用 b 表示, 二者
Rg = ( a 0* * - a000- 10) = * *
表 6 在更大的 R 1, R 2条 件下计算的 K g 和 R g
R1, R2/ k
3, 5
K g ( 10- 9A/ mm) 3. 01
R g/
28. 9
5, 7 7, 9 3, 9 3. 01 3. 03 3. 02 28. 9 - 17. 0 9. 8
I
4. 3 7. 8 12. 5 17. 8 24. 2 33. 8
n
5. 0 11. 5 22. 7 30. 9 40. 0 52. 7
300
I
4. 9 11. 5 22. 6 30. 8 39. 7 52. 4
n
5. 0 12. 2 20. 8 29. 0 40. 0 52. 0
400
I
6. 7 16. 0 27. 1 37. 7 51. 9 67. 6
-
R1-
R!
( 6)
其中
b= b1- b2
( 7)
R = R1 - R 2
( 8)
按照以上设计的实验方法进行了大量测量, 表
2 是其中的典型数据. 现只将斜率的拟合结果列在
表 3 中.
从 100~ 900 , 取相邻的两个电阻对应的斜率 b , 按式( 5) 式( 8) 计算 K g 和 R g , 结果列于表 4 中.
[ 2] 高铁军. 近代物理实验[ M ] . 济南: 山东大 学出版社, 2000: 41 45.
[ 3] 董键. 灵 敏电 流计 实验 中的 温差 电效 应[ J] . 物理 实 验, 2001, 21( 3) : 10 12.
可能不能证明电荷的量子性; 对后者的分析表明, 如果不 注意有 效数字的 匹配或 者选择 的数据 处理方 法不当, 都会 引起较 大
的误差甚至是错误. 分析的结论被实验数据 证实.
关键词: 有效数字; 误差; 实验条件; 数据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O 4- 34; O 441. 5;
文献标识码 : A
abc
< 10
<6
可见, 当所测量的电荷比较大时, 由于偶然误差
所引起的电荷的绝对误差将会掩盖电荷的量子性. 实验上也的确显示了这样的结果, 例如图 1 即为某 次实验测量的结果, 显示电量越大, 误差越大, 电荷 的量子性越不明显. 图中所测量的基本电荷应该在 1. 49 左右, 这是因为实验仪器( MOD5 型) 系统误差 大造成的, 但不影响量子性的结论. 由此所得到的 结论是: 要比较好地验证电荷的量子性, 应该选择时 间比较长和平衡电压比较高的油滴进行测量, 这样 所对应的电荷比较小, 否则, 电荷的量子性不能明确 地证明.
1 例子 1: 油滴电荷量子性的检验
密立根油滴实验验证电荷的量子性很经典[ 2] .
通过测量平衡电压 V ( 单位为 V) 和匀速下落时间 t
(单位为 s) , 就可以计算油滴所带的电量( 单位为
C) :
q=
1. 43 10- 14
( 1)
[ t ( 1+ 0. 02 t ) ] 3 V
在该公式 里, 时间 t 和电压 V 的测 量精度只 有 3 位, 考虑到基本电荷为 1. 60( 以 10- 19 C 为单位, 下
第 26 卷第 8 期 2007 年 8 月
大学物理 COL L EGE PHYSICS
Vol. 26 N o. 8 A ug. 2007
物理实验
有效数字、误差分析与实验条件的选择
董 键, 崔秀芝
( 曲阜师范大学 物理工程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65)
摘要: 对油滴实验和灵敏电流计实验进行了有效数 字和误差分析, 对前 者的分析表 明, 不 通过误差分 析来选择 实验条件,
法) 可以求得系数 b. 但是, 由于 b 中包含两个未知
数K g ( 电流常数) 和 R g ( 内阻) , 因此, 只有一个 b 不
能求得 K g 和 R g . 为此提出如下方法: 在电阻 R 取
R 1 和 R 2 时分别求得系数 b 1 和 b2 , 则
K g=
R! b R
( 5)
Rg=
b1 R ! Kg
文章编号: 1000 0712( 2007) 08 0039 03
很多时候, 人们往往把误差作为对真实值偏离 的估计表示在实验结果中[ 1] , 符合发表格式就万事 大吉了. 事实上, 对误差的分析如果能在实验前和 实验中进行, 对于选择合理的实验条件和计算方法 都具有重大意义. 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讲, 设法把结 果测量准比对误差的繁琐估计更重要. 这对于实验 教学更具有启发性. 下面介绍 2 个这方面的例子.
较小有关, 此时 R 只有 100 . 如果取 R 相差较
大的两组数据做计算, K g 的离散性就应当减小. 表
5 就是根据表 3 的结果重新做的计算, 这一次取的
R 较大, 很显然, K g 的离散性有了减小, R g 的离散
性也大大减小.
表 5 取较大的 R 按式( 5) 式( 8) 重新计算的 K g和 R g
图 1 电荷量子性和测量误差
2 例子 2: 灵敏电流计内阻测定
在大学物理灵敏电流计实验中, 所使用的电路 如图 2 所示[ 3] . 在该电路中, 灵敏电流计 G 内产生
收稿日期: 2006- 07- 14 作者简介: 董键( 1962 ) , 男, 山东济宁人, 曲阜师范大学讲师, 主要从事教育和教学研究工作.
I 22. 1 44. 3 66. 0 88. 0 109. 8 131. 7
n 10. 0 20. 0 30. 0 40. 0 50. 0 60. 0 800
I 25. 0 50. 1 74. 9 99. 7 124. 5 149. 3
n
6. 0 14. 3 22. 3 33. 2 44. 1 56. 7
式( 9) 的第一项表示实际的 K g0 , 第二项是误差, 它
是 K g 离散性的来源. 一般来讲, !i 和 !j 可正可负,
数值是未知的. 但是, 当二者反号时可引起 K g 较大
的误差, 同号时误差可能 小一些. 要注意的是, K g
的误差还与 R 有关, 当 R 较大时误差就小, 反之
误差就大. 表 4 中显示 K g 的离散性较大就 与 R
之差用 !表示. 在不同的 R 下测出的 b 分别用 b 1、
b2 、∃、bm 表示, 对应客观的 b 用 b 01 、b02 、∃、b0 m 表
示, 误差用 !1 、!2 、∃、!m 来表示, 那么, 根据式( 5) 得
K
g=
bi Ri-
bj Rj
=
b0 i - b0j R
+
!i - !j R
( 9)
R1, R2/ ( 100 ) 1, 8 2, 8 2, 9 3, 9 1, 9 3, 7 1, 7 3, 8
Kg ( 10- 9A/ mm) 2. 99 2. 99 3. 01 2. 99 3. 00 2. 99 3. 00 2. 98
R g/
29. 4 29. 4 28. 6 30. 3 29. 0 30. 3 29. 0 32. 5
40
大学物理
第 26 卷
的温差电动势为 E, 则有公式
( I- Ig) R != Ig( Rg+ R)+ E
( 1)
图 2 测量 K g和 R g 的电路
根据式( 1) , 如果固定电阻 R 的值不变, 则总电
流 I 将与流过电流计的电流 I g 或光标偏转距离 n
成线性关系:
I=
bn+
E R!
( 2)
表 4 按式( 5) 式( 8) 计算的 K g和 Rg
R1, R2/ ( 100 )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K g ( 10- 9A/ mm) 2. 99 3. 05 3. 01 2. 97 2. 97 3. 01 2. 94 3. 06
Rg/
表 2 验证 n 与 I 成正比关系, R ! = 1
R/
n/ mm, I / A
n 10. 0 16. 3 23. 0 31. 1 39. 1 50. 9
100
I
3. 9 6. 5 9. 0 12. 3 15. 3 19. 9
n
6. 0 11. 0 17. 9 25. 4 34. 7 48. 8
200
29. 4 24. 9 29. 2 35. 0 33. 2 26. 6 43. 9 10. 8
实验 中使用的灵敏电 流计为 AC15/ 4, 其标称 电流计常数为 3. 0 10- 9 A / mm, 内阻为 30 . 从 表 4 可见, K g 的离散性似乎不大, 为 2. 94~ 3. 06 10- 9 A / mm, 但内 阻 R g 的计 算结 果却 很离 散, 为 10. 8~ 43. 9 . 这样大的离散性是不能接受的, 原 因何在? 根据文章[ 3] 的分析, 实验中主要的系统误 差来自温差电动势, 当采取了消除温差电动势的措 施后, 如果结果依然存在明显的偏差, 则要么是测量 数据有错误, 要么是数据处理方法有问题. 经过检 查确认测量数据没有错误, 问题就归结到数据处理 方法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