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005

合集下载

【全版】锁定高考(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推荐PPT

【全版】锁定高考(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推荐PPT

二、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 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1_有__机__物__的能力,主要依赖于 □2_光___合__作__用____。 2. 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 质保持□3_稳__定__的__能__力___。
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多联系初中学过的中国和世界的有关区域地理的内容,以加深学生对区域整体性的认识。
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壤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
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多联系初中学过的中国和世界的有关区域地理的内容,以加深学生对区域整体性的认识。
从近几年高考看,有关本章的题目多以图表形式提供相关地理信息,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规律、形成原因及其对人类生产
3. ( ·广东高考)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 、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 过程是( )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 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 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 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答题流程
参考答案
(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 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2)植被变化:天 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导致地 下水位下降。
参考答案
(1)A (2)D (3)D

高三地理第五单元

高三地理第五单元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

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

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

(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

(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

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

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

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

据此完成下面题。

2.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C正确。

故选C。

3.图中所示④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较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

如图6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

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6分)(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

(12分)(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

(6分)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

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

完成下面小题。

5.该溪流()A.流向为自南向北B.侵蚀地表,形成断层C.晚于白垩纪形成D.西岸平坦,东岸陡峭6.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

2021版高考地理第3单元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5课时北美_美国教案

2021版高考地理第3单元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5课时北美_美国教案

第5课时北美—美国考点呈现素养达成1.北美的地形特点及东西差异。

2.北美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征。

3.北美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

4.依据美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美国农业分布、发展的特点及成因。

5.能够分析美国工业、人口、城市分布及特点。

区域认知:准确判读北美的地形、河湖、气候的分布;准确判读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综合思维:综合运用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分析北美的气候特征及成因;理解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及形成条件。

人地协调观:借鉴美国农业专业化经验,结合区域特征,探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读图夯基·课前预习一、北美地区1.位置和X围(1)海陆位置:位于__美洲__北部,北临__北冰洋__,西临__太平洋__,东临__大西洋__,南临__墨西哥湾__。

(2)经纬度位置:30°N~80°N,60°W~120°W。

(3)X围:包括__加拿大__、__美国__和丹麦的格陵兰岛三部分。

(4)填写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A__加利福尼亚__半岛B__佛罗里达__半岛C__拉布拉多__半岛D__阿拉斯加__半岛E__纽芬兰__岛F__格陵兰__岛①__白令__海峡②__白令__海③__阿拉斯加__湾④__加利福尼亚__湾⑤__墨西哥__湾⑥__大西__洋⑦__哈得孙__湾⑧__丹麦__海峡⑨__北冰__洋2.自然环境特征(1)主要地形A__落基__山脉B__海岸__山脉C__内华达__山脉D__阿巴拉契亚__山脉E__拉布拉多__高原F__大__盆地G__科罗拉多__高原H__滨海__平原I__密西西比__平原(2)地形分布及特征特征:__南北纵列分布,形成三大地形区,地势东西两边高中间低__。

分布:__西部冰川地形广布;科迪勒拉山系北段,主要包括落基山脉和海岸山脉;多山间盆地和高原。

中部是密西西比冲积平原和墨西哥湾沿岸平原;东部是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__。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2讲 课时27 板块运动与地貌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2讲 课时27 板块运动与地貌

课时27板块运动与地貌1.六大板块名称:A为亚欧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 为南极洲板块。

2.板块构造学说(1)地球岩石圈是刚性的,破碎成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即板块。

(2)板块上覆于熔融的软流层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板块运动与地貌(1)相向运动:形成巨大山系、海沟、岛弧等不同的地貌形态。

(2)相离运动:形成裂谷、海洋。

特别提醒板块判断容易出现的两个误区(1)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虽然在亚欧大陆,但属于印度洋板块。

(2)同为科迪勒拉山系的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而安第斯山脉则是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

如下表所示:板块运动张裂碰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边界类型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在大洋板块上形成海沟;在大陆板块上形成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图示(2022·6月浙江选考)下图为“世界局部图”。

完成1~2题。

1.图中海沟的成因是()A.欧亚板块张裂B.美洲板块抬升C.太平洋板块张裂D.太平洋板块俯冲2.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关键信息点拨]图示区域位于北太平洋海域,阿留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沟是由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而形成。

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海沟为太平洋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之下形成的,D对。

第2题,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在消亡边界挤压碰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俯冲边界处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一侧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岛弧或海岸山脉与海沟相伴,③④正确,选C;海岭、裂谷为生长边界的宏观地形。

2024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阶段性考试地理及答案

2024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阶段性考试地理及答案

镇海中学高三地理以测代练试卷(20240518)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地形对人口分布具有深刻影响。

下表是2000—2020年中国人口在不同地形因子下的分布比重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年份海拔500m以下起伏度140m以下坡度7°以下2000年78.71%71.19%70.34%2020年79.83%73.87%74.12%1.从人口分布比重变化推测,地形因子对人口迁移的吸引力()A.低海拔)低起伏度)低坡度B.低海拔>低坡度>低起伏度C.低坡度)低海拔)低起伏度D.低坡度)低起伏度)低海拔2.地形因子对我国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包括()A.人口逐渐向地势第三级阶梯集聚B.海拔越低地区人口密度增加越快C.人口水平迁移规模远超垂直迁移规模D.山上的乡村人口就近转移到山下城镇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空间分异图。

完成3、4题。

3.受轨道交通吸引力最小的功能用地是A.商业用地B.公共用地C.居住用地D.工业用地4.图中表示居住用地的是A.①B.②C.③D.④生物结皮是指藻类、地衣、苔藓等植物和微生物与土壤胶结形成的复合体,其发育演替过程依次为无结皮、藻结皮、藻—藓混生结皮和藓结皮四个阶段,纳尘量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生物结皮所滞纳的降尘量。

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地在8m/s风速下纳尘量与结皮相对含水率的关系。

据此完成5、6题。

5.与生物结皮的纳尘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有()①相对含水率②发育阶段③风速大小④气温高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生物结皮的纳尘作用对土壤发育的直接影响表现在增加()A.土壤分层B.土壤水分C.土壤养分D.生物总量我国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的最高点),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CO2“零排放”),下图示意1960-2021年全球空气CO2浓度变化。

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第五单元课件

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第五单元课件
1
• 地理坐标图判读错误
• 地理坐标图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其考 查内容覆盖广泛,图形设计新颖,主要考查学 生对图的阅读、判断、迁移、综合等能力,能 力要求层次高。考试过程中,考生往往由于时 间紧张、心里毛躁等原因对坐标图上各个地理 要素的信息解读不仔细,不能够清楚地理解反 映出两个或多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或比例 关系,因而对图表判读出现错误。或者,部分 考生能够正确解读题目中坐标图,但考生对数 据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综合分
12
解决方案之高考现场
地理坐标统计图的解题思路
• 要正确、有效地解读地理坐标统计图,进行试 题的正确解答,就要遵循坐标图解题思路按部 就班地进行:一是认真仔细审题,注意题目中 的关键词,明确设问指向;二是看清图名,图 名很重要,因为它能说明该图主题内容,其中 往往包含着地区、时间、图示要素等关键信息, 但这是容易被考生忽视的步骤;三是仔细研读 图例和坐标,特别是坐标,很多试题的统计图 与教材、复习讲义中的图很相似,但因为改变 了坐标上的数值大小或划分标准而呈现了不同 的内容,考生容易忽略这一点,而凭借“经验” 作出错误判读,同时,阅读图例、坐标,要13 注
• 答案 (1)A (2)B
9
• 常见常考的地理坐标统计图就是用横、纵坐标 表示两个地理事物或现象的二维坐标图。其中,
横坐标常表示时间的变化:包括一日内的变化 (如气温的日变化图、气压的日变化图)、一年 内的变化(如气温的年变化图、降水量柱状变 化图)、多年内的变化(如郊区农作物产量变化 图、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图、气温平均 值的变化图)。而纵坐标常表示空间的变化: 包括水平方向的变化(如夏至日太阳高度的纬 度分布图、海水温度和盐度随纬度分布图、降 水量随纬度的变化图)和垂直方向的变化(如海 水温度垂直分布示意图、气温的垂直变化图)。 此外,教材中还有许多具有材中地理材料的图 像化和重组优化,精读图像,理解图像承载的 信息。其次要专项进行关于坐标统计图解题方 法与技巧的练习:正确判读各类统计图形的坐 标系统,获得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向等信息; 根据数值反映出来的变化、构成特征等,与相 应知识联系对照,并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另 外,对于选择题中的坐标统计图解答,可以适 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因为统计图分析题的 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 排除的,往往通过图中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 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可以通过比较数值大 小等排除迷惑选项。

系列练习005(天气2)

系列练习005(天气2)

厦门一中2014届高三地理系列练习005(天气2)班级 姓名 座号读“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完成1~2题。

1. M 处的气压值可能为( )A.1 005,1 010B. 1 010,1 000C. 1 015,1 020D. 1 015,1 010 理由:2. 图示时刻石家庄和合肥相比可能( )A. 石家庄气温较高、天气晴朗B. 合肥气温较低、气压较高C. 石家庄正下大雪、气温较低D. 合肥有暴风雪、气温较低 理由:3. 读图,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30.3°N ,120.2°E)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

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 )1015102010251020杭州LH100510001010HH杭州①②③④图7A .①②③④B .③④①②C .①②④③D .③②①④理由:4. 下图为通过某天气系统中心、距中心正南200 m和距中心正北200 m分别作的三条东西向气压变化曲线图。

在天气系统中心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风力最大的是()A. 南面B. 西面C. 东面D. 北面理由: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1年1月4日14时和5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5~6题。

5.4日14时—5日8时,关于①地叙述正确的是()A.天气晴朗,气温、气压都降低B.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C.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D.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理由:6.4日14时—5日8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A.②B.③C.④D.⑤理由: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式,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

读图,完成7~9题。

7. 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A. 偏东风B. 偏南风C. 东北风D. 西北风理由:8. 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A. 14日14时B. 14日19时C. 15日4时D. 15日11时理由:9. 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式出现的月份最可能为()A. 华北平原,3、4月份B. 四川盆地,1、2月份C. 黄土高原,10、11月份D. 东南丘陵,4、5月份理由:10.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05年高考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全解

2005年高考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全解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晨昏线的判断 地方时的计算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 区时的计算 北京时间 世界时 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太阳直射点的判断 春分日(3 月 21 日) 夏至日(6 月 22 日) 秋分日(9 月 23 日) 冬至日(12 月 22 日) 夏半年的概念 冬半年的概念 地球侧视图的判读 地球俯视图的判读 昼夜长短的计算 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 昼夜长短的判断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天文四季 我国传统四季 欧美传统四季 二十四节气 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 低层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的组成 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 大气污染 大气垂直分层 对流层的主要特征 平流层的主要特征 大气上界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辐射定律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的保温效应 全球的热量平衡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热力环流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

2022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课件鲁教版

2022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课件鲁教版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
012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3形成时期
2形成时期
1形成时期
0形成时期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地壳经历了 ( )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思路分析】
【解析】(1)选A,(2)选A,(3)选D。第(1)题,据材料可知,平坦面上堆积着河流 沉积砾石,由于当前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故T3、T2、T1阶地由于位置较高,不 再受河流侵蚀、堆积作用影响,故面积不会扩大。而T0阶地由于受洪水期河流 侵蚀和堆积作用,会有泥沙沉积,因此面积会增大。第(2)题,阶地的形成是受 流水侵蚀,而阶地上面砾石的堆积,则是洪水带来的沉积物,河流流速越大,携 带泥沙的能力就越强,根据四级阶地上沉积的砾石的平均粒径T3>T0>T2>T1,可推 断T3形成时期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携带泥沙的能力最强。第(3)题,图中阶地 的形成经历两个过程,前期是河流侵蚀作用,形成平坦面,洪水期河流带来砾石
在此堆积;后期由于地壳抬升,使已经形成的阶地向上移动。据图可知,四个阶 地的高度位置不同,呈阶梯状,且每个阶梯上有一些砾石沉积,故该地壳的抬升 是间歇性的,在每个间隙形成沉积。
【关联知识】 关联1 河流阶地 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 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基础考点2 河流阶地的形成及对聚落的影响 【研析考题】 例题 河流阶地的形成 (2018·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 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粒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

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五单元

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五单元
(3)根据自然带的数量和分布高度判断南、北半球。 同一山地,阳坡的热量好于阴坡,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阴坡与之相反。如上 图中南坡自然带的数量较多,为阳坡,因而可推断出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雪线高。如上图 中,南坡积雪冰川带的海拔低于北坡,因而南部为山地迎风坡。 (5)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①东西走向的山——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 的为阴坡。如上图中同一自然带(积雪冰川带除外)分布的海拔南坡高于 北坡,因而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 ②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 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
解析 第2题,结合我国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可知,在离海较近的甲地发育了森 林,而丙地因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位于中间的乙地草原广布。第3题,引 起景观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从东向西离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答案 2.A 3.A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4~5题。
4.图中乙山地可能位于我国( ) A.西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5.影响图中针叶林带分布高度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问题探究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代表性 植被和土壤。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 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下图为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结合材料探究: (1)从图中看,从非洲中部向南北方向,自然带是怎么变化的? (2)非洲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怎样的分异规律?这种规律的形成基础 是什么? (3)亚欧大陆东部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分异规律?这种规律的 形成基础是什么? 提示 (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3)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

_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_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解析 第(1)题,图中从B到A的自然景观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体现由赤道到 两极的地域分异,主导因素是热量,C正确。没有全球性的海陆分异这种规 律;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垂直变化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是东西向 变化。第(2)题,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呈现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的变化规律,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导致这种变化的主 导因素是水分,A正确。
自然环境的地 成特点与表现
域分异规律 4.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地方性分异规律的特点及原因,提高学 生的地理实践力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地域差异
1.形成
(1)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
(2)地域外部条件包括 太阳辐射量 、 距海远近 等。
①同纬度地区。
地区
沿海地区
阔叶林带和草甸带的分布规律。
旁栏边角 练一练 阅读教材图5.12“喜马拉雅山脉的垂直地域分异”,思考: 1.喜马拉雅山脉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地带一样吗?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提示 不一样。随着山地海拔的增加,气温和降水随之发生变化,在不同高 度产生了不同的水热状况组合,形成了不同的陆地自然地带。 2.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的基带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提示 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北坡基带为高山草甸草原。因 为南坡山麓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属阳坡。而北坡山麓具有高寒 气候特征,不适宜森林生长,只能发育高山草甸草原。
(2)景观变化: 森林 带— 草原 带— 荒漠 带。
旁栏边角 练一练 阅读教材图5.7“世界陆地自然地带的分布”,思考: 1.沿亚欧大陆的东岸由南向北自然带是如何变化的?这种变化体现了哪种 地域分异规律? 提示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 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从我国渤海沿岸向西经过亚欧大陆中部到欧洲北海沿岸,主要自然带如 何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提示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带→温带草原带→荒漠带→温带草 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带。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 分异规律。

2005年盐城市高三地理综合模拟试卷(四)

2005年盐城市高三地理综合模拟试卷(四)

2005年盐城市高三地理综合模拟试卷(四)一、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乙和丙右图斜线部分表示9月7日,非斜线部分表示9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2-3题。

2、此时B点的区时是()A、9月8日9时B、9月7日21时C、9月8日3时D、9月8日13时3、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A、9月8日7时B、9月8日6时C、9月8日12时D、9月7日6时我国主要农产品中,粮、棉、油菜籽、肉类、果蔬等产量都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入世”后,中国农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回答4~6题。

4.加入WTO后,我国下列农产品中,受国际市场冲击最大的是 ( )A.粮食 B.肉类 C.水果 D.蔬菜5.我国新鲜蔬菜在日本占据大量市场,最主要的优势是 ( )A.生产成本较低 B.是绿色产品 C.营养丰富 D.运输成本低6.2001年春,日本对我国出口农产品实行配额限制,征收高额关税,保护了本国的相关农业。

这说明( )A.国家政策措施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B.我国出口农产品的质量有待提高C.市场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 D.农产品出口风险大,应立足国内市场下图是我国不同时间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等)气象预报等级分布示意图(3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4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大,5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判断7~9题。

7.5月28日,我国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省(市、区)是( )A.粤、桂、滇B.滇、川、赣C.浙、湘、鄂D.川、陕、鄂8.造成5月28日与8月23 日易发生地质灾害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壳活动B.地形状况C.雨带分布D.植被状况9.从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看,我国这些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 )A.4月至9月B.10月至次年3月C.6月至11月D.12月至次年5月右下图是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判断10~12题。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纲点击: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回顾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地理要素: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读图忆知陆地自然环境要素关联示意图“牵一发动全身”——理解和应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1)在自然环境要素中,容易受人类活动干扰而发生变化的是甲______和水文。

(2)“一发”牵动“全身”答案:(1)生物(2)下降侵蚀干旱增大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意义(名师点拨要点)表现举例说明意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对点演练(2016·淮南模拟)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A.⑧ B.⑦ C.⑥ D.⑤解析:1.A 2.D 第1题,①表示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高三地理试题与解析-南京市2025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地理解析版

高三地理试题与解析-南京市2025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地理解析版

南京市2025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地理2024.09本试卷共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学校、姓名写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不写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题2分,共计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时是以太阳日为标准来计算的时间,可分为真太阳时(各地日晷时问)与平太阳时(由各地经度计量的地方时)。

由于地球公转速度等因素的影响,真太阳时可能比平太阳时推迟或提前。

图1为“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的时差曲线图”。

据此回答1~2题。

真平时差=真太阳时一平太阳时图11.甲日南京(118°E)太阳高度最大时,北京时间最接近A.11:52B.1l:56C.12:04D.12:082.甲日至乙日,南京12时(平太阳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不同,其位置变动方向为太阳位置变动方位A变动方位太阳位置B太阳位置变动方位C变动方位太阳位置D 高三地理试卷第1页(共10页)图2为“赤道附近低空大气越赤道气流(沿经线方向)时空变化图”。

据此回答3~4题。

月份注:数值表示气流大小(m/s),正负表示南北方向图23.图示区域,低空越赤道气流时空变化特征为A.1月份以由南向北流动为主B.7月份各地流速均快于1月份C.主要在春分日前后发生变向D.全年最快气流通道位于印度洋4.图示区域,受越赤道气流影响较大的气候类型有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热带季风气候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图3为“我国某地地形地质图”。

据此回答5~7题。

500等高线/m-村庄图3高三地理试卷第2页(共10页)上白垩统砂岩下白垩统砾岩上二叠统泥页岩下二叠统泥灰岩上石炭统灰岩中石炭统页岩下石炭统页岩、煤层中泥盆统白云岩▲山峰5、关于图中两个村庄,说法正确的是A.均能够互相通视C.高差约为502米6.沿MN 绘制的剖面,正确的是ACB.均坐落于谷地D.均位于向阳坡海拨(1100-C₂BC₃C₂DNP₂PC₁M 1000900800700600600400300海拨(m1100-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K₁C₂C₁S₂K₁c₂C₁kP₂P₁K ₂7.K₁和P₁不整合接触的原因可能是地壳A.间歇性拾升B.下沉后抬升C.持续性下沉D.拾升后下沉图4为“树种线、树线和郁闭型林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新教材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十七章世界地理第51讲世界热点区域与国家学生用书

新教材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十七章世界地理第51讲世界热点区域与国家学生用书

第51讲世界热点区域与国家[课程标准] 高中课程标准没有专门要求,但是本部分是学习地理必备基础知识,是高考的重要内容知识体系导学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热点一东亚——日本中亚积累必备知识——基础落实赢得良好开端1.东亚(1)位置和范围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包括、蒙古、日本、韩国、朝鲜。

(2)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东,呈状分布。

②河流: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东部和北部为外流河,内陆以内流河为主。

③气候:东部为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部为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④灾害:东部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同时为台风多发地区。

(3)东亚的人文地理特征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 农业,水稻种植广泛;经济发展迅速,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2.日本(1)位置与范围 ①位置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25°E ~150°E,25°N ~45°N 之间。

海陆位置:东临A ,西临B 。

以G 为界与韩国为邻。

②范围:由C 、D 、E 、F 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2)地形特点(3)气候①气候类型⎩⎪⎨⎪⎧ 气候——C 岛和D 岛北部气候——D 岛南部、E 岛和F 岛②气候特点:具有明显的 。

(4)资源森林、水能资源丰富,但 资源缺乏。

(5)农业人多地少,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渔业发达,有著名的 渔场。

(6)工业3.中亚(1)写出图中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山脉B 高原C 丘陵D 平原E里海沿岸低地 F卡拉库姆沙漠①海②海③湖④河⑤河⑥河(2)位置和范围①地理位置:大约位于35°N~55°N,50°E~80°E,属于北温带;地处中部。

②主要国家:包括(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3)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以、平原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网校(版权所有不得复制)期数05 09 DLG3005 学科:地理年级:高三编稿老师:郎云华[同步教学信息]《地球在宇宙中》【综合训练】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煤、石油不属于太阳辐射能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所用能源D.太阳辐射能是大气、生物、水、火山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2.下列行星中,质量和体积最小的是A.水星B.地球C.天王星D.冥王星3.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九大行星绕日运动方向不同B.太阳系是太阳与九大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C.太阳是太阳系的质量中心D.彗星远离太阳时彗尾加长4.下列有关造就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条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C.九大行星及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且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D.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抑制了地球生命物质形成的进程5.如下图所示四幅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所注日期和图形相符合的是6.不属于宇宙空间特点的是A.高真空B.低辐射C.失重D.辽阔7.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A.20°N,30°E B.25°N,25°EC.23.5°S,60°N D.40°S,120°W8.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9.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A.恒星B.彗星C.宇宙中的气体D.陨石10.某天文台于3月21日20点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某恒星,若望远镜固定不动,则3月22日再次观测到该恒星时应是A.20点B.19点56分4秒C.20点3分56秒D.19点3分56秒11.有关太阳外部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色球层中,有时会向外猛烈地喷出高达几万至几十万公里的红色火焰,这叫日冕B.日冕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运动速度很高,不断地飞逸到行星际空间,这叫“太阳风”C.色球层的某些区域,在短时间内有突然增亮的现象,这叫日珥。

D.色球层外面包围着一层很薄的、完全电离的气体层叫做耀斑。

12.在赤道上,你看日出第一缕阳光应在A. 6点B. 6点30分C. 5点D. 不确定13.下列日期中,北京在一年之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A.国际劳动节B.我国植树节C.我国国庆节D.我国教师节1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阳光在地球表面直射点的位置是A.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北移动B.在北回归线上C.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南移动D.在南回归线以北并向北移动15.发生在太阳色球层的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有A.黑子B.耀斑C.日珥D.太阳风16.关于宇宙的开发和利用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探测宇宙已获许多实际利益B.用卫星进行军事侦察、气象观测是利用大气上界太阳能资源C.现在人类利用的大多是宇宙空间资源D.人类已开始利用月球及小行星中的矿产资源17.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A.广州B.上海 C.北京D.哈尔滨18.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正确叙述是A.自东向西 B.与公转方向相反C.在北极上空看作顺时针方向转动D.在南极上空看作顺时针方向转动1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公转的方向相同B.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4小时C.地球自转的中心是地轴,公转的中心是太阳D.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角来表示20.北半球夏至日时A.为每年的7月初B.地球公转速度正加快C.太阳直射点移到南回归线上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达一年内最多21.下列有关太阳高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B.是太阳光线与地球表面的夹角C.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D.太阳高度可用来表达一地所处的昼夜状态22.地球上同经度的各地A.地方时相同B.自转线速度相同C.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相同D.自转角速度相同23.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A.四季现象B.长江三角洲的发育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D.东京的地方时比北京早24.关于晨昏线的错误叙述是A.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相同B.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C.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将地球等分为两部分D.晨昏线上看不到太阳25.下列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本初子午线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0º纬线②本初子午线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③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④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6.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整个北极圈的时间范围是A.从春分到夏至B.从秋分到冬至 C.从夏至到秋分D.从冬至到秋分27.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点16分,则该地经度为A.116°E B.124°E C.104°E D.136°E28.从农历初七、初八到二十二、二十三月相变化的情况是A.月面可视面积小—大—小 B.月面可视面积大—小一大C.月亮落下的时间越来越早 D.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早29.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形成的B.是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C.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基本不变D.是太阳直射点产生回归运动的根源30.可能出现凌日现象的行星有A.金星和水星 B.金星、水星和火星C.金星、木星和土星 D.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共有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1.下列关于太阳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与降水变化呈正相关B.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C.太阳只有通过太阳活动才对地球产生影响D.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正负两方面32.宇宙环境中自然资源是指A.空间资源 B.生物资源 C.气候资源 D.矿产资源33.下列现象中,与地球公转有密切关系的是A.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B.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C.昼夜长短的变化 D.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34.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能量巨大,很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发电B.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主要能源C.太阳辐射能量中到达地球的占大部分,成为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 D.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35.关于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黑子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B.耀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黑子多少变化周期大约11年D.通常太阳黑子数目最多时期也是耀斑出现频繁的时期二、综合题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方向(用箭头表示)。

(2)地球运行到①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_________(填快或慢)。

(3)地球运行到②点时的日期是在_____月____日前后。

(4)地球运行到③点时,南极圈上昼长为_______小时。

(5)地球运行到④点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上。

2.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恒星①是____________星;角②的角度是_________(填度数)平面③的名称是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_____(选择填空);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可能的日期是_________(选择填空)。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3)当太阳直射点由E移至F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选择填空)A.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B.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C.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D.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4)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以一年为周期绕日运转,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之间往返移动,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周年变化,从而在地球上产生了四季的更替。

3.右图为12月22日光照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上左侧画出太阳平行光线,并用斜线来表示夜半球。

(2)此时正值___节气,太阳直射点在______线上。

自这一天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方向移动。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向南北两侧降低。

______线及其以________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

(4)这一天,哈尔滨、徐州、海口、杭州四城市白昼由长到短排序是______________。

(5)这一天,A、B两地日出较早的是___;B点的夜长为___小时;c点的昼长比A点的昼长___(长或短)___小时。

(6)再过3个月,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北半球的季节是___。

【综合训练答案】一、选择题1~5 :CDCDB 6~10 :BACDB 11~15 :BACCB16~20 :CDDBD 21~25 :DAADC 26~30 :AAABA31~35:BD /AD /AC/ BD/ CD二、综合题:.(1)(2) 慢(3) 3 21 (4) 24 (5) 赤道2.(1)北极66°34′黄道面(2)B D(3)B C (4)南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3.(1)(2)冬至南回归北(3)南回归线赤道(或0°纬)北(4)海口、杭州、徐州、哈尔滨(5)B 12 长12(6)昼夜等长春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