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 消化系统课件
• 二、咽(pharynx):
• (一)位置:位于第1~6颈椎的前方。上端附于
•
颅底,下端在第6颈椎平面接食管。
人体解剖学 消化系统
(二)分部与交通: 鼻咽:形态:咽扁桃体、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 咽隐窝(鼻咽癌的发部
位)。 交通:经鼻后孔通鼻腔;经咽鼓管通鼓
室。
人体解剖学 消化系统
口咽: • 形态:扁桃体窝内有腭扁桃体。 • 交通:经咽峡通口腔。
人体解剖学 消化系统
(1)上皮:单层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 (2)固有层:为细密结缔组织。
含:大量的胃腺:胃底腺、贲门腺、幽门 腺。
人体解剖学 消化系统
1)胃底腺: 位置:位于胃底和胃体的粘膜固有层内。 形态:分颈、体、底三部分,开口于胃小凹。 构成:壁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内分泌细胞、 未分化细胞组成。
人体解剖学 消化系统
第二节 消化管
一、口腔:(oral cavity) 二、咽(pharynx): 三、食道:(esophagus) 四、胃(stomach): 五、小肠:(small intestine)
六、大肠(large intestine):
人体解剖学 消化系统
• 一、口腔:
•
(oral cavity)
•2、固有层:由细密结缔组织组成。内含丰
•
富的血管、淋巴管、淋巴组织、
•
腺体等。
•3、粘膜肌:为薄层的平滑肌 人体解剖学 消化系统
人体解剖学 消化系统
(二)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腺体:食管腺、十二指肠腺。 皱襞:粘膜和部分粘膜下层共同向管腔内隆 起,形成纵行、环形或不规则形的皱褶。
人体解剖学 消化系统
人体解剖学 消化系统
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PPT课件
复习作业
1.简述人体全身骨的组成。 2.分别简述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的组成、
特征和运动。 3.分别简述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形
态、位置、起止和作用。 4.分别简述呼吸机的形态、位置、起止和作用。 5.分别简述腹外侧群肌的形态、位置、起止和作用。 6.分别简述进行肌肉注射部位肌的形态、位置、起止和
消化
消化
齿状线构成、区别、意义 肛柱下端肛瓣缘 连成锯齿环形线 线上粘膜下皮肤 供血回血分两端 线下神经属躯体 线上粘膜内脏管 内痔不痛外痔痛 辛辣不吃酒莫沾
消化
消化腺
消化腺
小消化腺: 唇腺、颊腺、舌腺、食管腺、 胃腺和肠腺等。
大消化腺: 大唾液腺、肝和胰。
消化
肝
形态:楔形。
位置:大部分右季肋区 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 左季肋区。
胆囊 肝左管 肝右管 肝总管 胆总管
胆道结石 黄疸
消化
胆囊和胆道
四部:底、体、颈、管 胆囊三角 肝胰壶腹
肝胰壶腹括约肌
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右锁骨中 线与右肋弓交点稍下方。
胆囊炎
胆囊结石
胆囊癌
消化
消化
胆囊位置分部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胆囊似梨形 位于右肋中 胆囊窝内藏 底体接管颈 右锁交肋弓 胆囊底投影 结石或炎症 此处有压痛
消化
消化
口腔
前壁:口唇 上壁:腭 侧壁:颊 下壁:口腔底 牙 舌
唾液腺
消化
消化
消化
口唇
人中穴 人中沟
鼻唇沟
消化
腭
腭帆 腭垂 腭舌弓 腭咽弓 扁桃体窝
咽峡 口腔与咽的通道
消化 牙
牙的形态 冠、根、颈、髓腔
牙的构造 牙质、牙釉质 牙骨质、牙髓
人体解剖学基础--消化系统课件
牙按形态可分为牙冠、 牙根、牙颈。
2.构造
牙的构造包括牙质、牙 釉质、粘合质。牙质为主 体,牙釉质覆盖于牙冠表 面,粘合质也称牙骨质, 包在牙根、牙颈周围。
3.牙的名称及排列 (1)乳牙的排列:
右上颌 Ⅴ Ⅳ Ⅲ Ⅱ Ⅰ│Ⅰ Ⅱ Ⅲ Ⅳ Ⅴ 左上颌 右下颌 Ⅴ Ⅳ Ⅲ Ⅱ Ⅰ│Ⅰ Ⅱ Ⅲ Ⅳ Ⅴ 左下颌 Ⅰ—乳中切牙 Ⅱ—乳侧切牙 Ⅲ—乳尖牙 Ⅳ—第一乳磨牙 Ⅴ—第二乳磨牙
2.空肠和回肠 (1)空肠:腹腔左上部,空回肠前2/5,管径较大,管壁较厚, 血供丰富。
(2)回肠:腹腔右下部,空回肠后3/5,管径略小,管壁较薄, 血供稍差。
六、大肠 (一)形态位置 大肠起自回肠,终于肛门。约1.5米,呈“门框”状包绕在小 肠周围。分为盲肠、结肠、直肠三部。盲肠和结肠表面有三个 特征性的结构,即: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结肠带共三条 ,交汇于阑尾根部。
二、肝
(一)形态
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呈楔形红褐色,质软而脆。 1.膈面 (上面) 以镰状韧带为界分为左、 右两叶。 2.脏面 (下面) 有两纵沟、一横沟,分为左叶、 右叶、方叶和尾状叶。 (1)左纵沟:前为肝圆韧带, 后为静脉韧带。 (2)右纵沟:前为胆囊窝, 后有下腔静脉通过。 (3)横沟:又称肝门,是肝 左右管、肝固有动脉、肝 门静脉、神经、淋巴管等 出入的部位。
肝血窦→中央静 脉→小叶下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
(五)胆囊和输胆管道
1.胆囊 (1)位置:胆囊位于右季肋区,肝的下方胆囊窝内。 (2)形态分部:似梨形。分为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胆囊管四 部。 (3)主要功能:暂时储存和浓缩胆汁。 (4)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稍下方。
胆囊位置分部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胆囊似梨形 位于右肋中 胆囊窝内藏 底体接管颈 右锁交肋弓 胆囊底投影 结石或炎症 此处有压痛
2.构造
牙的构造包括牙质、牙 釉质、粘合质。牙质为主 体,牙釉质覆盖于牙冠表 面,粘合质也称牙骨质, 包在牙根、牙颈周围。
3.牙的名称及排列 (1)乳牙的排列:
右上颌 Ⅴ Ⅳ Ⅲ Ⅱ Ⅰ│Ⅰ Ⅱ Ⅲ Ⅳ Ⅴ 左上颌 右下颌 Ⅴ Ⅳ Ⅲ Ⅱ Ⅰ│Ⅰ Ⅱ Ⅲ Ⅳ Ⅴ 左下颌 Ⅰ—乳中切牙 Ⅱ—乳侧切牙 Ⅲ—乳尖牙 Ⅳ—第一乳磨牙 Ⅴ—第二乳磨牙
2.空肠和回肠 (1)空肠:腹腔左上部,空回肠前2/5,管径较大,管壁较厚, 血供丰富。
(2)回肠:腹腔右下部,空回肠后3/5,管径略小,管壁较薄, 血供稍差。
六、大肠 (一)形态位置 大肠起自回肠,终于肛门。约1.5米,呈“门框”状包绕在小 肠周围。分为盲肠、结肠、直肠三部。盲肠和结肠表面有三个 特征性的结构,即: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结肠带共三条 ,交汇于阑尾根部。
二、肝
(一)形态
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呈楔形红褐色,质软而脆。 1.膈面 (上面) 以镰状韧带为界分为左、 右两叶。 2.脏面 (下面) 有两纵沟、一横沟,分为左叶、 右叶、方叶和尾状叶。 (1)左纵沟:前为肝圆韧带, 后为静脉韧带。 (2)右纵沟:前为胆囊窝, 后有下腔静脉通过。 (3)横沟:又称肝门,是肝 左右管、肝固有动脉、肝 门静脉、神经、淋巴管等 出入的部位。
肝血窦→中央静 脉→小叶下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
(五)胆囊和输胆管道
1.胆囊 (1)位置:胆囊位于右季肋区,肝的下方胆囊窝内。 (2)形态分部:似梨形。分为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胆囊管四 部。 (3)主要功能:暂时储存和浓缩胆汁。 (4)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稍下方。
胆囊位置分部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胆囊似梨形 位于右肋中 胆囊窝内藏 底体接管颈 右锁交肋弓 胆囊底投影 结石或炎症 此处有压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一节 概述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与功能
2
3
消化管:上消化道:口、咽、食管、胃、 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空肠、回肠、盲肠、 结肠、直肠
消化腺:肝、胰、口腔腺、胃肠小腺体 功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将食物残
渣排出体外,并有内分泌和免疫作用
4
消化: 是把食物成分中不能溶解、结构复 杂的、不能渗透的大分子物质,水解为简 单的、可溶的小分子物质,使其能透过消 化管上皮,再由循环系统运送至全身,为 组织细胞利用。
24
味蕾 结构与功能:卵圆形小体,是上皮细胞特化的一种味觉感
受器,感受酸、甜、苦、咸等味。 味蕾细胞组成:①味细胞,柱状,位于味蕾中央,细胞长
轴与上皮表面呈垂直排列,细胞顶部有味毛,基部有神经 末梢分布,与味细胞相突触。②支持细胞,梭形,位于味 蕾周围或与味细胞相间排列。味蕾顶端有味孔,通于口腔。
35
36
粘膜
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组成。
37
1)单层柱状上皮
形态:细胞排列整齐,顶部细胞质充满粘原颗粒。 在H-E染色切片中,顶部细胞质透明,核靠近细 胞基部。
功能:粘原颗粒排出后形成粘液,覆盖在粘膜表 面,能防止胃液内高浓度的盐酸与胃蛋白酶对胃 粘膜的损伤。
2)固有层
为结缔组织,有胶原纤维、网状纤维、血管与多 种细胞,如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嗜 酸性粒细胞和散在的平滑肌等。固有膜中充满由 上皮下陷形成的许多腺体,根据不同部位,可分 三种:贲门腺、胃底腺和幽门腺。
根据牙的形 态和功能可 分切牙、尖 牙、前磨牙 和磨牙。
19
20
21
22
4、舌
舌尖: 舌体: (舌系带) 舌根: 舌乳头 (舌扁桃体)
23
舌乳头 ①丝状乳头:多,个
体小,遍布舌体。 ②菌状乳头:较少,
稍大,散于丝状乳头 间,含有少量味蕾, 布于舌尖与舌侧缘; ③叶状乳头:位于舌 后两侧,含有味蕾。 ④轮廓乳头:约7-9个, 排列在舌根处,形成 倒“V”字形。
2、伸展性:伸展性大。 3、紧张性
11
4、自律性: 基本电节律(慢波电位):是消化道平
滑肌特有的电变化,是细胞自发性节律 性去极化形成的。慢波起源于纵行肌, 它是局部电位,不能直接引起平滑肌收 缩,但动作电位只能在慢波的基础上产 生,因此慢波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控 制平滑肌收缩的节律。
5、对理化刺激的敏感性
27
28
(三)、食管
食管的位置和形 态
上自第6颈椎下缘, 下至第11胸椎。
全长有三个生理 性狭窄区:
在食管起始部; 在与左支气管交
叉处; 在膈的食管裂孔
处。
29
30
31
(四)、胃
1、胃的位置和形态 胃3/4在左季肋部,
1/4位于腹上部。 胃壁: 前壁与腹前壁和肝
8
2、粘膜下层 结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比较大
的血管、淋巴管和粘膜下神经丛,又称梅 氏神经丛。食管与十二指肠部分,分别有 食管腺与十二指肠腺, 功能:有联系粘膜与肌层的作用。
9
3、肌层 ①组成: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为
骨骼肌; 其余均为平滑肌。 ②排列:内环行、外环行两层。两层之
38
(1)贲门腺 分布于贲门附近,为分支
管状腺,分泌物主要是粘 液。 (2)胃底腺 单管腺和分支管状腺。 胃底腺的细胞主要有四种 类型: 壁细胞 主细胞 颈粘液细胞 内分泌细胞
39
壁细胞
分泌盐酸。 胞体较大, 呈三角形或 圆形,细胞 质嗜酸性, 在H-E染色 切片中显红 色。
25
(二)、咽
咽的位置和形态 位于脊柱前方,
上方附于颅底, 下方在第6颈椎 下缘移行为食管。 咽属肌性管道。
26
分部 形态结构
交通
鼻咽 咽鼓管咽口 咽鼓 经鼻后孔 鼻腔 管 鼓室、咽鼓管 圆枕、咽隐窝
口咽 腭舌弓、腭咽弓、 经咽峡 口腔 腭扁桃体
喉咽 梨状隐窝
经喉口 喉腔、向 下通食管
7
2)固有膜 结构:胃、肠的固有膜含有类似网状结缔组织
的成分,并有小消化腺、血管、淋巴组织、神 经和少量分散的平滑肌。淋巴组织散分布或集 合成淋巴小结。 功能:淋巴细胞常穿入上皮组织内参加机体的 免疫作用。 3)粘膜肌层 为一薄层的平滑肌,一般排列为内环行、外纵 行两层。 收缩时,可改变粘膜的形态,有利于营养物质 的吸收,腺体的分泌和血液的运行。
12
四、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能分泌消化液,成分为水、无机盐和有机 物 消化液功能:
13
第二节 消化器官的形态与结构
一、消化管
14
(一)、口腔
1、唇和颊 2、腭
15
16
3. 牙
形态:牙冠、牙颈、牙根 构造:牙质、釉质、牙骨质、牙髓 牙周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 牙式:
17
18
间有肌间神经丛又称奥氏神经丛。 ③功能:肌层收缩与消化液、食糜充分
混合,以利于消化和吸收。 4、外膜 管壁的最外层,为薄层结缔组织,内含
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称纤维膜。若外 膜表面覆盖一层间皮,则称浆膜。浆膜 表面光滑,可以减少消化管蠕动时
10
三、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兴奋性: 消化管的平滑肌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为骨骼肌的1/4—1/20;;收缩过程都由钙 离子激活。
包括化学性消化 、 物理性消化 吸收:食物分解后产生的营养物质经消化 管上皮细胞膜进入血液与淋巴的过程为吸 收。
5
(三)消 化管壁的 一般结构
粘膜 粘膜下层 肌层 外膜
6
1、粘膜
粘膜分为三层: 上皮、固有膜、粘膜肌层 1)上皮 ①口腔、食管和肛门的上皮为复层
扁平上皮。 ②胃、小肠和大肠的上皮为单 层柱状上皮。 ③有的上皮下陷形成消化管 壁内的小消化腺,形成腺上皮,分泌粘液 和各种消化酶。 ④另外,在消化管壁上皮内 还有散在的多种内分泌细胞。
左叶的下面相邻; 后壁邻接胰、左肾、
左肾上腺和横结肠。
32
胃底:邻接膈和脾。 上缘称胃小弯,凹 向右上方。下缘称 胃大弯,凸向左下 方。
胃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口为贲门, 出口称幽门。幽门 表面有一条缩窄的 环行沟,有幽门括 约肌分布。
33
34
2、胃的组织结构
胃壁: 粘膜 粘膜下层 肌层 外膜
第一节 概述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与功能
2
3
消化管:上消化道:口、咽、食管、胃、 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空肠、回肠、盲肠、 结肠、直肠
消化腺:肝、胰、口腔腺、胃肠小腺体 功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将食物残
渣排出体外,并有内分泌和免疫作用
4
消化: 是把食物成分中不能溶解、结构复 杂的、不能渗透的大分子物质,水解为简 单的、可溶的小分子物质,使其能透过消 化管上皮,再由循环系统运送至全身,为 组织细胞利用。
24
味蕾 结构与功能:卵圆形小体,是上皮细胞特化的一种味觉感
受器,感受酸、甜、苦、咸等味。 味蕾细胞组成:①味细胞,柱状,位于味蕾中央,细胞长
轴与上皮表面呈垂直排列,细胞顶部有味毛,基部有神经 末梢分布,与味细胞相突触。②支持细胞,梭形,位于味 蕾周围或与味细胞相间排列。味蕾顶端有味孔,通于口腔。
35
36
粘膜
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组成。
37
1)单层柱状上皮
形态:细胞排列整齐,顶部细胞质充满粘原颗粒。 在H-E染色切片中,顶部细胞质透明,核靠近细 胞基部。
功能:粘原颗粒排出后形成粘液,覆盖在粘膜表 面,能防止胃液内高浓度的盐酸与胃蛋白酶对胃 粘膜的损伤。
2)固有层
为结缔组织,有胶原纤维、网状纤维、血管与多 种细胞,如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嗜 酸性粒细胞和散在的平滑肌等。固有膜中充满由 上皮下陷形成的许多腺体,根据不同部位,可分 三种:贲门腺、胃底腺和幽门腺。
根据牙的形 态和功能可 分切牙、尖 牙、前磨牙 和磨牙。
19
20
21
22
4、舌
舌尖: 舌体: (舌系带) 舌根: 舌乳头 (舌扁桃体)
23
舌乳头 ①丝状乳头:多,个
体小,遍布舌体。 ②菌状乳头:较少,
稍大,散于丝状乳头 间,含有少量味蕾, 布于舌尖与舌侧缘; ③叶状乳头:位于舌 后两侧,含有味蕾。 ④轮廓乳头:约7-9个, 排列在舌根处,形成 倒“V”字形。
2、伸展性:伸展性大。 3、紧张性
11
4、自律性: 基本电节律(慢波电位):是消化道平
滑肌特有的电变化,是细胞自发性节律 性去极化形成的。慢波起源于纵行肌, 它是局部电位,不能直接引起平滑肌收 缩,但动作电位只能在慢波的基础上产 生,因此慢波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控 制平滑肌收缩的节律。
5、对理化刺激的敏感性
27
28
(三)、食管
食管的位置和形 态
上自第6颈椎下缘, 下至第11胸椎。
全长有三个生理 性狭窄区:
在食管起始部; 在与左支气管交
叉处; 在膈的食管裂孔
处。
29
30
31
(四)、胃
1、胃的位置和形态 胃3/4在左季肋部,
1/4位于腹上部。 胃壁: 前壁与腹前壁和肝
8
2、粘膜下层 结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比较大
的血管、淋巴管和粘膜下神经丛,又称梅 氏神经丛。食管与十二指肠部分,分别有 食管腺与十二指肠腺, 功能:有联系粘膜与肌层的作用。
9
3、肌层 ①组成: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为
骨骼肌; 其余均为平滑肌。 ②排列:内环行、外环行两层。两层之
38
(1)贲门腺 分布于贲门附近,为分支
管状腺,分泌物主要是粘 液。 (2)胃底腺 单管腺和分支管状腺。 胃底腺的细胞主要有四种 类型: 壁细胞 主细胞 颈粘液细胞 内分泌细胞
39
壁细胞
分泌盐酸。 胞体较大, 呈三角形或 圆形,细胞 质嗜酸性, 在H-E染色 切片中显红 色。
25
(二)、咽
咽的位置和形态 位于脊柱前方,
上方附于颅底, 下方在第6颈椎 下缘移行为食管。 咽属肌性管道。
26
分部 形态结构
交通
鼻咽 咽鼓管咽口 咽鼓 经鼻后孔 鼻腔 管 鼓室、咽鼓管 圆枕、咽隐窝
口咽 腭舌弓、腭咽弓、 经咽峡 口腔 腭扁桃体
喉咽 梨状隐窝
经喉口 喉腔、向 下通食管
7
2)固有膜 结构:胃、肠的固有膜含有类似网状结缔组织
的成分,并有小消化腺、血管、淋巴组织、神 经和少量分散的平滑肌。淋巴组织散分布或集 合成淋巴小结。 功能:淋巴细胞常穿入上皮组织内参加机体的 免疫作用。 3)粘膜肌层 为一薄层的平滑肌,一般排列为内环行、外纵 行两层。 收缩时,可改变粘膜的形态,有利于营养物质 的吸收,腺体的分泌和血液的运行。
12
四、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能分泌消化液,成分为水、无机盐和有机 物 消化液功能:
13
第二节 消化器官的形态与结构
一、消化管
14
(一)、口腔
1、唇和颊 2、腭
15
16
3. 牙
形态:牙冠、牙颈、牙根 构造:牙质、釉质、牙骨质、牙髓 牙周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 牙式:
17
18
间有肌间神经丛又称奥氏神经丛。 ③功能:肌层收缩与消化液、食糜充分
混合,以利于消化和吸收。 4、外膜 管壁的最外层,为薄层结缔组织,内含
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称纤维膜。若外 膜表面覆盖一层间皮,则称浆膜。浆膜 表面光滑,可以减少消化管蠕动时
10
三、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兴奋性: 消化管的平滑肌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为骨骼肌的1/4—1/20;;收缩过程都由钙 离子激活。
包括化学性消化 、 物理性消化 吸收:食物分解后产生的营养物质经消化 管上皮细胞膜进入血液与淋巴的过程为吸 收。
5
(三)消 化管壁的 一般结构
粘膜 粘膜下层 肌层 外膜
6
1、粘膜
粘膜分为三层: 上皮、固有膜、粘膜肌层 1)上皮 ①口腔、食管和肛门的上皮为复层
扁平上皮。 ②胃、小肠和大肠的上皮为单 层柱状上皮。 ③有的上皮下陷形成消化管 壁内的小消化腺,形成腺上皮,分泌粘液 和各种消化酶。 ④另外,在消化管壁上皮内 还有散在的多种内分泌细胞。
左叶的下面相邻; 后壁邻接胰、左肾、
左肾上腺和横结肠。
32
胃底:邻接膈和脾。 上缘称胃小弯,凹 向右上方。下缘称 胃大弯,凸向左下 方。
胃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口为贲门, 出口称幽门。幽门 表面有一条缩窄的 环行沟,有幽门括 约肌分布。
33
34
2、胃的组织结构
胃壁: 粘膜 粘膜下层 肌层 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