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训练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附答案)(30篇)
(一)文侯与虞人期猎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
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
②罢:通“疲”。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①天又雨,公将焉之?译: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译:2.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二)齐宣王使人吹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加点的词:①处士请为.王吹竽:为②宣王说之.:之2.译下边句子①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译文②湣王立,好一一听之。
译文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三)邹孟轲母(节选)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乃去,舍市傍。
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⑷。
注:(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
(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4)渐化,逐渐濡染。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乃去.,舍市傍(2)及.孟子长2.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复徙舍学宫之旁。
译文:3.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内容:启示:(四)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
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
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③衽(rěn):卧席。
④濡(rú):沾湿。
⑤逾:同“愈”,更加。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精选)【含答案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精选)目录(一)陶公性检厉 (1)(二)楚庄王欲伐越 (2)(三)王羲之诣门生家 (3)(四)服虔匿名 (4)(五)丞相牛公应举 (6)(六)文天祥至潮州 (7)(七)庄子家贫 (8)(八)送李愿归盘谷序 (10)(九)喜雨亭记 (11)(十)苏轼其人 (12)(一)陶公性检厉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
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
咸.不解其意。
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
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
②正会:元旦集会。
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
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
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咸.不解其意:___________ (2)值.积雪始晴:___________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全,都(2)遇到,碰上……的时候2.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一点也不受妨碍。
3.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
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
【参考译文】陶侃性情检束而严厉,对政事十分勤勉。
他任荆州刺史时,命令造船的官员把锯木屑全部收集起来,有多少收多少。
大家都不理解他的用意。
后来正月初一大会僚属,恰好遇上久雪初晴,大堂前的台阶下雪后还很湿。
六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八篇带答案
六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八篇带答案第一篇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
(1)众皆弃去()(2)破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
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请举一例。
第二篇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A.嬉:B.贾人: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
第三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1)妻止之止()(2)遂烹彘也遂()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
第四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走()②因释其耒而守株释()③而身为宋国笑身()④冀复得兔冀()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很好很全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目录(一)敏慧1、黄琬巧对2、神童庄有恭3、曹植聪慧4、鲍子难客5、曹绍夔捉“怪”6、杨亿巧对7、解缙敏对(二)学习8、承宫樵薪苦学9、桓荣勤学不倦10、宋太宗学书11、崔景偁拜师12、为人大须学问13、读书五失14、颜回好学(三)仁爱15、张孝基仁爱16、陈实与“梁上君子”17、赵简子元日放生18、邓攸弃儿保侄19、张之万之马20、王安石辞妾21、宋仁宗忍饿22、范仲淹罢宴23、顾荣施炙24、逆旅主人无情(四)诚信25、陆元方卖宅26、昔齐攻鲁,求其岑鼎。
27、杨万里与“诚斋”28、和氏璧29、幽王击鼓(五)品性30、许生端方31、王安石待客32、范文正正直33、王安国直言34、海瑞清廉35、吕蒙正不记人过36、梁鸿尚节37、蹇材望伪态(六)文艺38、米芾索帖39、赵孟頫过扬州40、欧阳修不喜释氏41、唐伯虎识破术士42、朱文公受骗43、章惇书绝壁44、李白之死辨误(七)政事45、隽不疑之母46、徐有功秉公执法47、王翱秉公48、么恩与公法49、晋平公游于河50、子产不毁乡校51、董阏于法无赦(八)奇闻52、商陵君养“龙”53、钱货入瓶54、田真兄弟55、樵夫毁山神56、奇鹰57、雉鸟报复58、桑中生李59、县令捕捕蝗60、天敌(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完整word版)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篇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篇(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答:(二)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3.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答:(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题16套及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一)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匠人建国,水地以县①,置槷②以县,胝③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④。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选自《周礼·考工记》)【注释】①县:古同“悬”,悬绳。
应用悬绳,以水平法定地平。
②槷(niѐ):观测日影的木杆。
③胝:古同“视”。
④朝夕:即东西方向。
⑤一夫:古代井田制百亩为一夫。
1.“以正朝夕”中的“正”在文中的意思是。
(1分)2.《周礼·考工记》是中国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
选文中匠人建造城邑需要运用哪些方法来确定标准和方向?(2分)3.选文中匠人建造城邑要考虑哪两个主要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二)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徐文长为幕客①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
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
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
”胡公皆许之。
文长乃葛衣乌中,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
胡公大喜。
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
表上,永陵喜甚。
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
凡公所以饵汪、徐②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
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
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③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
有沙门④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
其信任多此类。
(选自《徐文长传》,有删改) 【注释】①幕客:指徐文长在胡梅林幕府中任书记,主文告事。
②汪、徐:汪是大藤峡叛乱中瑶民后代汪直。
徐是明代徽州歙县人,嘉靖年间的倭寇头领之一,后被总督胡宗宪(号梅林)用计诱降。
③健儿:军卒,士兵。
④沙门:原为古印度反婆罗门教思潮各个派别出家者的通称,佛教盛行后专指佛教僧侣。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分)(1)属.文长代作表(2)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中考语文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附答案)
【注释】①尚书:职官名称。
【文言知识】
说“比”。“比”是个多义词。一、指“比较”。二、指
“等到”。上文“比公乘之,驯良如故”,意为等到张尚书
骑上去,那马温顺善良得跟早先一样。三、指“并列”、
“靠近”。成语有“鳞次栉比”。又,王勃诗“天涯若比
邻”。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畜 ②遣 ③固 ④未几 ⑤询 ⑥盖
陈实与“梁上君子”答案 1.①躲②暗中③句首助词,无义④这(地步)⑤谁⑥慢慢 地⑦教育⑧反省⑨整个2.①当时荒年百姓饥饿(饥,荒年) ②严肃地教育子孙。3.小俞。
赵简子元日放生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 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 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 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注释】①邯郸:晋国的都城,今河北邯郸市。②正月元旦: 即农历正月初一。③简子:即赵简子,晋国权臣。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失 ②偿 ③愀然 ④几何
2、翻译:①夫人令执事左右
②家资尽没犹不足
③尽以钱赐之
3、比较文中的两个“妾”:①“吴夫人为买一妾”中的
“妾”是指
;②“妾之夫为军大将”中的“妾”是
指
4、理解:这则故事说明王安石
王安石辞妾答案 1.①沉、翻②还(债)③感伤的样子④多少2.①(你)夫 人让我在你身边服侍②家中财产全部用尽还不够③把所欠的 钱全部赏赐给她。3.①小妻②我(女子自称)4.遇事先为他 人着想。
【文言知识】
盗与贼。现代汉语中,盗指强盗,贼指小偷,而文言中恰恰
与此相反:盗多指小偷,贼多指强盗。上文“盗夜入其室”、
“盗大惊”中的两个“盗”,均指小偷;“无复盗者”中的
【小学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附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附参考答案)(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初二课外文言文训练(含答案)
初二课外文言文训练(含答案)卖XXX的故事从前有个农夫骑着驴子到城里卖柴。
有个官员称这是皇宫市场的柴,就把它拿走了,只给了农夫一些绢布。
之后,这个官员还想要农夫的驴子,让他送柴到官员的家里。
农夫哭了,用得到的绢布给官员,但他不肯收下,要求农夫送柴到他家里。
农夫说:“我还有父母、妻子要养活,等我把柴卖了再送你吧。
现在我把柴给了你,你还不肯离开,那就打我吧,打死我也无所谓了!”于是他就打了那个官员。
街上的警察把农夫抓起来,上面的命令让那个官员被罢免了,农夫得到了十匹绢布。
但是这个“宫市”仍然没有改变。
有很多人上书劝告,但是没有被听取。
直到新皇帝登基后,才禁止这种行为。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宫市()(2)索门户()3)遂殴宦者()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3、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1)皇宫市场(2)要求打开门户3)于是打了那个官员2、现在我把柴给了你,你不肯离开,那就打我吧,打死我也无所谓了!3、禁止官员侵占百姓财产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欺负穷人,不能侵犯百姓的利益。
B、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C、XXX/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D、XXX、XXX/异世而了/周旋动静/万里如一/XXX不师XXX/XXX亦不师XXX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简要阐述。
XXX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是指贤家君在太丘地区从事何种职业或活动。
元方认为,对于强者,应该用德行来安抚,对于弱者,则应该用仁慈来体恤。
而“正行此事”指的是实践这种理念。
家君没有效法XXX,XXX也没有效法家君,这句话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和追求。
XXX和太子被扣押在邯郸,他向XXX举例说明了“三人成虎”的道理。
他说,即使街市上本来没有老虎,但是如果有三个人说有老虎,就会让人误以为真的有老虎。
最新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篇含答案及翻译)资料
鹏展学校九年级中考语文辅导资料课外文言文练习(15篇)1、引婴投江【原文】有过①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②,婴儿啼③。
人问其故④。
曰:“此其父善⑤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⑥?以此任物,亦必悖矣⑦。
《吕氏春秋·察今》【注释】①过:经过。
②见:看见。
方:正在;正要。
欲:想要。
之:代词,代“婴儿”。
③婴儿:这里指小孩。
④故:原因;缘故。
⑤善:擅长、善于。
⑥虽:即使。
岂:难道。
遽:就,遂。
⑦以,用。
任:处理。
亦:加强语气。
悖:荒谬。
【知识链接】《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辑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
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阅读练习】:1、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⑴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A.拉开弓B.牵;拉 C.引用;征引D.导引;诱导⑵此其父善游()A.交际;交往B.旅行;游历 C.游水;游泳D.河流中的一段,如上游、下游等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3、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2、凿壁借光【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①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②大姓③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⑤问衡,衡曰:“愿⑥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⑦给以书,遂成大学⑧。
(选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注释】①发:启;打开。
②邑人:同乡人;古代“县”通称为“邑”。
③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④与:给。
⑤怪:对(这件事)感到奇怪。
⑥愿:希望。
⑦资:资助,借给。
⑧大学:大学问家。
【知识链接】刘歆(约公元前46年至公元后23年)字子骏,汉哀帝时为应诚纬而改名秀,字颖叔。
少子,西汉皇族,沛(今江苏沛县)人。
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西汉古文经学的真正开创者。
4.三阶 课外文言文分类训练
三阶课外文言文分类训练第一类古代散文(10年7考)一、(2023成都)(生活雅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共12分)种草花说〔清〕查慎行窳轩①之南有小庭,拓窗而面.之。
主人无事,日蹒跚乎其间。
即又恶乎草之滋蔓也,谋.辟而莳②焉。
或曰:“松、桂、杉、梧,可资以荫也,是宜木。
”主人曰:“吾年老,弗能待。
”或曰:“梅、杏、橘、橙,可行而列也,是宜果。
”主人曰:“吾地狭,弗能容。
”有道焉,去芜蔓者而植芬馨者,亦幽人之所流连也。
乃命畦丁锄荒秽,就邻圃乞草花。
山僧野老,助其好事,往往旁求远致焉。
主人乐之,犹农夫之获嘉种也。
盖一年而盆列,二年而卉族繁。
迄今三年,纷敷盈庭。
两叶以上,悉能辨类而举其名矣。
当春之分,夏之半,雨润土膏,乘时以观化,吾之生机与之俱动也。
已而含芬菲,饱风露,吾之呼吸与之相通也。
直者遂之,弱者扶之。
蚤③芳.者吾披之,晚秀者吾俟之。
茎萎而实坚,则谨视其候敛藏,以待来岁焉。
吾之精神,无一不与之相入也。
朝斯夕斯,阅春秋也;优哉游哉,聊以卒岁也。
客徒知嘉树之荫吾身,而不知小草之悦.吾魂也;徒知甘果之可吾口,而不知繁卉之饫吾目也。
彼南阳之梓漆④,平泉⑤之花木,非吾力之所逮⑥,岂吾情之所适哉!(选自《敬业堂文集》,有删节)【注】①窳轩:查慎行晚年居室之名。
②莳:种植。
③蚤:同“早”。
④梓漆:梓树和漆树,均为优质木材。
⑤平泉:指平泉庄,是唐代宰相李德裕的别墅。
⑥逮:达到。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拓窗而面.之面:面向B.谋.辟而莳焉谋:谋划C.蚤芳.者吾披之芳:美好的D.而不知小草之悦.吾魂也悦:使……愉快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1)去芜蔓者而植芬馨者,亦幽人之所流连也。
(3分)(2)茎萎而实坚,则谨视其候敛藏,以待来岁焉。
(3分)3.松、桂等是“嘉树”,梅、杏等有“甘果”,作者为何不选种它们?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分)二、(2021成都)(成都历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与答案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与答案(一)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④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
②折:调头。
旋:转弯。
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突然。
犯:碰到。
⑤柁:同“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其始折旋疾徐()乃四顾胆落()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椎鼓径进……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贼②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③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④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①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义士。
②胡贼: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称。
③委:丢下。
④班军:即班师,出征而回。
1、在下面语句中加上一个逗号,将其断开。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2、翻译下面语句。
吾今死矣,子速去!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匈奴“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手?”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六年级课外经典文言文阅读训练(共8篇)
六年级课外经典文言文阅读训练(共8篇)文言文阅读练1 - 寻隐者不遇内容简介:本文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绝妙小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寻找隐士却未与其相遇的遗憾之情。
阅读文本: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文言文阅读练2 - 归园田居阅读文本: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野竹成阴合,落英缤纷迎。
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百卉丛林静,谁知有此花?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船。
文言文阅读练3 - 渡汉江内容简介:这是唐代文人杨炯创作的一篇游水诗,描绘了作者渡过汉江的情景。
阅读文本: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尚忆杨朱曾隐几多百年`,最是一昌年。
良人留连恋不舍,春草年年绿。
灞陵苑径何萧瑟?灞陵苑径何萧瑟?烟中草木灞陵苑径何萧瑟。
红白胡同隔酒缸,青楼红梨千里香。
年少追求者杨柳,心中有望,几十鬼神堂。
厚禄冠城郭,济世安邦宽如海。
最爱别盟和异姓同胞,枭蛇悲鬼哭累累。
我看此志怅愢,蓦然方想,人生如梦,哪里不是长堤。
一手一舞紫荆扇,无缘舞汉洛人莫韩光。
寻骨觅迹,空挥灞陵苑径何萧瑟?灞陵苑径何萧瑟?文言文阅读练4 - 渔歌子内容简介:此篇为宋代苏轼创作的一首写渔村生活的诗,颂扬了自然和谐的渔人生活。
阅读文本: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文言文阅读练5 - 清明内容简介:清明是唐代文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清明时节的景色和人们的哀思。
阅读文本: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课外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1)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2)。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选自朱熹《童蒙须知》)【注释】①漫浪:随随便便。
②急.:要紧,急迫。
一、阅读训练:1.解释加点的词(4分)。
可以有得.收获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道理其义自见.同“现”,显现自晓.其义也明白2.翻译句子(4分)。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书读得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示出来。
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的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心到、眼到、口到之中,心到最要紧。
心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还会不到吗?3.读书要分哪两步进行?怎样才算达到了要求呢?(请用文章原句答)(2分)。
第一步要“熟读”,要能“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第二步要“精思”,要能“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4.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_“心到”_的重要,这是因为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2分)。
5.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读书要熟读精思,要做到“三到”。
5.结合自己的学习,简要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
(3分)答案略。
二、课后练习(准确翻译选文)译文:参考译文: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
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
……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
”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含答案及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一)陶公性检厉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
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
咸.不解其意。
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
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
②正会:元旦集会。
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
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
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咸.不解其意:___________ (2)值.积雪始晴:___________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全,都(2)遇到,碰上……的时候2.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一点也不受妨碍。
3.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
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
【参考译文】陶侃性情检束而严厉,对政事十分勤勉。
他任荆州刺史时,命令造船的官员把锯木屑全部收集起来,有多少收多少。
大家都不理解他的用意。
后来正月初一大会僚属,恰好遇上久雪初晴,大堂前的台阶下雪后还很湿。
这时陶公就让人用锯木屑覆盖在上面,人们出入一点都不受到妨碍。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doc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doc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共11题)1.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终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别当意,必再三易之别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书遂大进②终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2.将“少别当意,必再三易之别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答案】答案:【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终生关于写字,从来也别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略微有一点别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别怕烦恼。
所以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巧美好。
1.①书法②写字③临摹④有时2.略微别称心,必然再三地更改它而别感到厌倦。
3.本段文字称赞了文明学习书法仔细,一丝别苟的精神。
难度:中等知识点:人物传记类2.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原文】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如是者十四年。
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张无垢谪横浦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③就明而读④如是者十四年2.翻译划线的句子。
译文: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其如土石何A B如是者十四年其寝室有短窗 4.那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
“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那个方面的例子【答案】【译文】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
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
如此向来坚持了十四年这久。
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额头,双足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课外文言文训练
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一)(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
(13分)齐宣王好谀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①。
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②而止,皆曰:“不下九石。
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说之。
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
三石,实也;九石,名也。
宣王说其名而丧其实。
(《尹文子》)【注释】①石:重量单位,古代以120斤为一石。
文中的“三石”与“九石”均非实指,“三石”指强度一般的弓,“九石”指强弓、硬弓。
②关:同“弯”。
“中关”拉到满弓一半。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①左右皆引试之()②宣王埤其名()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三石,实也;九石,名也。
宣王说其名而丧其实。
13、宣王周围人的哪些言行呼应了标题中的“谀”字?(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1)“”(2)“”14、齐宣王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宣王始终努力追求个人实力提升B、宣王喜欢用事实来证明自己C、宣王乐于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D、宣王对自己缺少正确的认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
(12分)孙期传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
少为诸生,勤习典籍。
家贫,事母至孝,牧豕①于大泽中,以奉养焉。
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
里落②化其仁让。
黄巾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
郡举方正③,遣吏赍④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
司徒黄琬特辟⑤,不行,终○6于家。
【注释】①豕(shǐ):猪。
②里落:与后文“里陌”意思相同,村庄。
③方正:汉代选举科目,也指被举荐的士人。
④赍(jī):持有,携带。
⑤辟:召,征召。
○6终:死。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①相约不犯.孙先生舍()②期驱豕入草不顾.()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1A、远方的人跟着他这个学者,都拿着东西经过田野追赶他。
B、从远方来跟着他学习的人,都拿着东西经过田野追赶他。
C、远方的人跟着他这个学者,都拿着经文在田野中追着他(请教)。
语文高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附答案+翻译)
语文高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附答案+翻译)1.班昭续《汉书》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日“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注释]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
②班彪:当时著名学者。
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
[文化常识]女文史家。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
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
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竞_________②辄_________2.翻译:①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②师事焉2.蔡文姬求情董祀为屯田都尉①,犯法当②死。
文姬③诣曹操请之。
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④坐者满堂。
操谓宾客日:“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
”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操日:“诚实相矜,然文状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⑥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⑦祀罪。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注释】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
②当:判决。
③文姬:蔡文姬。
④使驿:使者。
⑤文状:文书。
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
⑦原:原谅,此指赦罪。
[文化常识]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
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
初嫁卫仲道。
夫亡后归母家。
遇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
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无后代,便以重金赎归,再嫁董祀。
课外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不死之药【原文】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yè)者操之以入。
中射之士(警卫官)问曰:“可食乎?”曰:“可。
”因夺而食之。
大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
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
’臣故食之。
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
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
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
”王乃不杀。
【练习】1、解释加点字。
谒.者操之以入()谒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不如释.臣()2、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的是()A.因夺而食之 B.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C.臣食之,而王杀臣 D.面山而居3、“楚王不杀中射之士”的原因是什么?4、中射之士“使人说王”的主要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
(2)。
2、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徐珂【原文】蔡璘,字勉旃,吴县人。
重诺责,敦风义。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
亡何,其友亡。
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 蔡笑曰:“劵在心,不在纸。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卒辇而至之。
【练习】1、对加点的词注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1)亡.何,其友亡。
(2)且父未尝语.我也。
A.(1)wáng 逃亡(2)yì 语言B.(1)wú 不(2)yù 告诉C.(1)wú 不(2)yù 词语D.(1)wáng 死亡(2)yù 语句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
(他)B.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却)C.且.父未尝语我也。
(将) D.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所以)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重诺责,敦风义。
(2)卒辇而至之。
4、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你认为是否还需要“重诺责,敦风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3、农夫卖柴【原文】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文言文训练(一)
(一)陈万年教子
万年尝病,召其子咸①,教戒②于床下。
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
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③(chǎn)也。
”
注释:①咸:陈咸,陈成年之子。
②戒:同“诫”,教训。
③谄:奉承拍马
1.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点字(2分)
(1)欲杖.之()(2)具.晓所言()
(3)咸叩头谢.曰()(4)大.要教咸谄之()
2.翻译:大要教咸谄也。
(1分)
3.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分)
(二)多言何益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檘,然而不听。
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
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 (《墨子·附录》)
注:檘(pì),同"敝",困,疲劳。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日夜恒.鸣()②然而
..不听()
③多言有益.乎()④时夜而鸣.()
(2)翻译下面句子。
唯其言之时也。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三)、对牛弹琴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转为牛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注:①操,琴曲。
②蹀躞(diéxiè),踮着小步。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伏.食如故()②不合其耳.也()
③孤犊之鸣.()④即掉.尾奋耳()
(2)翻译下面句子。
①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②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四)南桔北枳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注释:避席:离开座位。
这里表示郑重、严肃。
古时把席子铺在地上,人坐在席上,所以座位叫“席”。
徒:仅仅得无:难道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吏二人缚一人诣.王()②缚者曷.为者也()
③齐人也,坐.盗()④所以
..然者何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②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五)伯牙破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方.鼓琴而志在泰山()②终身不复.鼓琴()
③巍巍乎若.泰山()④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2)翻译下面句子。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六)、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①耕:耕田种地。
耕者,耕田的人,农民。
②株:树木被砍伐后,残留下来露出地面的树根。
③走:跑的意思。
④颈:脖颈,就是脖子。
⑤释:释放,把东西从手里放下来的意思。
⑥耒:耒耜,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就是犁耙。
⑦冀:希冀,就是希望的意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③冀.复得兔()④而身.为宋国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课外文言文训练答案之(七)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
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A自谓可使千里成壤。
经图列说干②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
B沟洫甫成③,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列说,到处游说;干,求见。
③沟洫,沟渠;甫,刚。
1.解释下列的字:
会:几:岂:惟:2.翻译画线的句子:
A.自谓可使千里成壤
B.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3.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请具体说明理由。
(八)中山猫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
猫善扑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
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若之何④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中山:地名②盍:何不③垣墉:墙壁④若之何:为什么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吾之患.在鼠( ) (2)告其父曰:“盍去.诸?”( )
(3)是.非若所知也( ) (4)不病.于无鸡乎?( )
2.联系上下文,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对上面这则寓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尚在所不惜。
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价都不想付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C、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评价任何事物,应着他的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
D、“有失才会有得”是本文的主旨。
(九)管仲不谢私恩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
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
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
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
(1)适幸及.齐不死(2)如子.之言
(3)封人怨.
之(4)我且.贤之用
2.选出与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相当的一项(2
分) ( )
例句:自鲁之齐到,往。
动词
A、乌封人跪而食之他,代管仲。
代词
B、如子之言的,助词
C、我且贤之用无义,宾语前置的标志
D、辍耕之垄上到,往。
动词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2分)
4.简要说明上文所含的主要道理。
(2分)
(十)贾人渡河
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③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④而下,舟薄⑤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⑥?”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
”立而观之,遂没。
【注释】①贾人:商人。
②浮苴:水中浮草。
③巨室:世家大族。
④吕梁:地名。
⑤薄:迫近。
这里指冲撞、触击。
覆:翻。
这里指翻船。
⑥盍救诸:为什么不去救他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渡河而亡.其舟
( ) (2)贾人急号.曰( )
(3)渔者载而升.诸陆
( ) (4)予.尔百金( )
2.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而”字用法同例句相同的一
项:( )
例: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
A、贾人浮吕梁而下
B、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
C、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D、然则何时而乐耶?
3.翻译句子:
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4.读了这篇寓言,你有哪些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