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份全国各地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5
历史必修呀专题五 现代中国外交
现代中国外交
1:中苏建交,随后保加利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家
相继建交。
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3: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
系的基本原则。
5: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6:中国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7:第26届联大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8:乒乓外交,打开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9,基辛格秘密访华。
10:尼克松访华,签定《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上海公报》),结束两国敌对
状态,开始正常化。
11:中美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2: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
13:中日建交。
14: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
15: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16:江泽民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7:中国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8: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答案:
1,1949 2, 1950 3,1953 4,1954 5,1954 6, 1955 7,1971 8, 1971 9, 1971 10, 1972 11,1978 12,1979, 13,1972 14,1985 15,2000 16,1993 17,2001 18,2001。
2011年各地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
2011年各地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必修一)(之一)2011年各地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必修一)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一、选择题1.(2011·上海单科·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
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解析】C 本题考查商时期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商实行内外服制,商王控制着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
故选C项。
二、主观题(无)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选择题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解析】C 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而受封者在自己的封地内大权独揽,享有较强独立性,A项错在有效控制;土地与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国家手中,D项错误;周王对诸侯缺乏有效的控制,不可能大权独揽,B项不符合事实;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
2.(2011·海南单科·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答案】C 从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和国家的分裂战乱可以排除A。
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排除B。
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
2011年高考各省历史试题汇编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2011年广东文综,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考点】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
从材料可以看出孟子认为实行仁政必须从土地分界始即首先要解决土地问题。
故选择C项。
【答案】C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011年本课时没有命制选择题第3课宋明理学1.(2011年广东文综,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考点】唐宋儒家思想的发展——“三教合一”【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
B项在西汉末年,C项是唐朝与时间限制“唐宋”不符,D项“写实”与题干“故事本身是虚构”矛盾。
材料“虎溪三笑”反映的是儒、道、佛的融合,唐宋诗歌、绘画作品说明“三教合一”趋势,故选择A项。
【答案】A2.(2011年福建文综,16)《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考点】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唐朝治国方略)【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和材料解读能力。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唐律的的解释应该是以德礼为本,刑罚为用,礼法兼施,相辅相成。
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D。
【答案】D3.(2011年上海历史,1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
这里的“良知”是指()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考点】宋明理学——陆王心学【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
2011年高考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新课标)
综合检测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09年辽宁盘锦中学月考)某课题组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D.开国大典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解析: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答案:D2. (2010年福州质检)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并发表了重要演说。
一位支持者在整理他的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共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俄国二月革命已经推翻了沙皇统治,十月革命的对象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答案:A3.(2009年淮安四调)“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浩叹由衷。
”该对联评价的人物参与的活动不包括A.新文化运动〖WB〗B.五四运动C.中共一大召开 D.国民大革命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该对联评价的是陈独秀。
陈独秀虽然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举为党的书记,但他并没有参加中共一大。
答案:C4.(2010年广州测试)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
”该材料主要反映了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解析:注意时间:1920年,这时期A、D两项内容还没有成为现实;而中国无产阶级在1919年已经登上历史舞台,C错误;这段材料实际是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引导中国工人阶级进行革命,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和国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
• 2、提出: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在与印度就西藏问题谈判时,周总理首先 提出。
• 3、主要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 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 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 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遵循这个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也能和睦 相处,违背这个原则,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会发生尖锐对抗。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自首倡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国际风云变化的考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 力,成为当今公认的现代国际法和处理现代国际关系的共同准则,是处理国 与国关系的最好方式,也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
序 成就
历史意义
与苏等到10多国建 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新中国得到了
交
国际承认
2 1950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 巩固中苏友谊,保障中国国防安全,维护世
条约
界和平
3 1953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
原则
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有利形势:
⑴资本主义阵营(削弱) ⑵社会主义阵营 (壮大)
⑶亚非拉大批国家(独立)
2、不利形势: 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 3、最大特点: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4、国家利益:捍卫主权、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 是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 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 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 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独立自主。
必修一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一、课程标准 • 二、专题线索 • 三、知识梳理 • 四、教学方法 • 五、学科前沿
2011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 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了三大外交政策,其中“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体现的是( )A. “另起炉灶”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一边倒”D. 独立自主和不结盟解析:A “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即“另起炉灶”。
2. 下列邮票是1950年发行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纪念”邮票,它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 不结盟B. “一边倒”C. “另起炉灶”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析:B 中国同苏联签订同盟条约,反映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即实施“一边倒”的方针。
3. (2009·深圳模拟)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一边倒”的政策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新中国的企图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C. 新中国以安理会五个成员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D.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解析:C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故C项说法错误。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4. (2009·江苏模拟)小明在阅读《周恩来外交文选》时看到这样几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
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这最有可能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中的发言( )A. 亚非万隆会议B. 日内瓦会议C. 布雷顿森林会议D. 第26届联大解析:B 从材料中的“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可联想到日内瓦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会议最终签订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5. 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2011年各地历史试题分章节汇1
2011年各地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必修一)(之二)必修一第五单元: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选择题1.(2011·北京文综·22)国际工人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
下列文献按时间先后排列准确的是()①《共产党宣言》②《资本论》③《四月提纲》④《人民宪章》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①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②1867年③列宁发表于1917年④制定与1837年。
二、主观题必修一第五单元: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选择题1.(2011·广东文综·17)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解析】C 解题的关键在于扣住表1 中时间“1926年6月”、“1927年6月”,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南昌起义在1927年8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1927年月10月,与表中时间不符,故排除A、B项;1927年春,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主要阐明了农民问题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的重要性,并非导致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排除D项;1926年下半年起,随着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北伐大革命的胜利进军,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国民革命的中心从珠江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才会呈现出湖南、湖北、江西会员数的大幅度提升;故选C项。
2.(2011·天津文综·7)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魇成就。
”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解析】B 本题考查重庆谈判,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迁移能力。
从材料信息中“毛先生此次去重庆”,可以看出张治中指的是重庆谈判,这次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
【历史】必修一专题五: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每课名题2)
必修一专题五: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每课名题2)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按Crtl键+左键点击)选择题(共43小题,共0分)1.《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一大片”2.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
”文中的“礼物”指的是()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 B.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 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3.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下图是我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的照片,该会议应是()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第一次不结盟会议 D.第26届联大4.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印度,此次访问印度()A.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B.倡议把和平共处五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C.提出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办法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5.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下列各项不属于周恩来外交思想或外交实践的是()A.提出“一边倒”外交方针 B.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6.“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 “另起炉灶”C. “一边倒”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主要在于()A.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B.它是我国外交成熟的标志C.它是新中国的基本外交方针 D.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8.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第3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26张)
2.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材料一:中反国永对远霸不权会主称义霸,,永远不会欺侮 别人,永远维站在护第世三界世和界平一边。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材料二:邓小平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
自主的,是真正不的结不盟结政盟。策中国不打美国牌,
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材料三:任何一个国家,孤立起来,闭关自守
OVER
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中国积极参加世界维和行动
活动2.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成员国:6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 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总面积:达3018.93万平方公里,约占欧亚大陆面 积的3/5; 人口:14.8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4,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多极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
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材料一 (1984年)我们曾经谈到战争危险,现在我 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点变化。我们感到战争危险 仍然存在,仍要提高警惕,但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因 素在增长。 材料二 (1985年)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 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3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卢敏
课程标准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 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 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 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新时期对外政策的调整
新时期,新中国面临着怎样 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
70年代外交关系的突破
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推行新型的区域合作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和高考真题解析版汇编(历史)专题1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必修1)
必修一专题一: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每课名题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2小题,共0分)1.(2011年1月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统考2题)有学者认为“到战国时期,一些不同于西周礼制的新制度不但产生,而且已经相当成熟。
”这个“新制度”是()A.封国制B.井田制C.郡县制D.世袭制2.(2011年4月湖南仿真26题)“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不可以()A.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 B.征收辖区内的赋税C.管理辖区行政事务 D.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3.(2011年4月绍兴市质检12题)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
下列对图6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B.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C.第一次沟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D.加快了岭南地区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进程4.(2011年东北四校二模25题)某学者认为“即使葡萄牙的历史传统为其扩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因素,葡萄牙扔然不能调动足够的资源和人力去进行这样一次史无前例的远征,更不可能使这次远征在相对有序的情况下进行”。
该学者所说的“这个因素”是指()A.商品经济的发展B.地理位置的优越C.中央集权的确立D.航海技术的发达5.(2011年1月厦门市质检5题)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指()A.宗法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6.(2011年1月东莞市高三期末调研12题)王夫之在评论某制度时,认为该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
”该制是()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科举制7.(2011年1月绍兴市高三期末质检4题)秦国之所以国强民富,具有其它各国难以抗衡的实力,是因为它( )①在全国分设36郡,进行垂直管理②较早地“以牛田”,用牛耕种③兴建了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④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搜刮六国财富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8.(2011年5月南通市三模1题)秦王赢政在初并天下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皇帝”定为自己的尊号。
《浙江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与解析:必修一专题5》
浙江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0分)1.(2011年3月台州市调研14题)“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
这样的评价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
其演说的宗旨是()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 B.亚非各国坚持反帝反霸的方针C.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D.解决亚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问题2.(江苏金坛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20题)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美洲国家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A.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 B.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C.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 D.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3.(2011年2月温州一模19题)20世纪五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时代。
这一时期的下列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②万隆会议召开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4.(浙江台州中学2011届高三期中12题)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A.甲、丙、丁 B.乙、丙 C.甲、乙、丁D.丙、丁5.(2010年12月浙江省新高考联盟高三联考22题)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A.甲、丙、丁B.乙、丙 C.甲、乙、丁 D.丙、丁6.(2011年1月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6题)读下列“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是()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C.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重要力量D.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外交孤立政策7.(2011年1月宁波市高一期末7题)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出现在下列哪次双边谈判中( )A.中印谈判B.中缅谈判C.中苏谈判D.中美谈判8.(2011年1月浙江金丽衢联考25题)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示意图,图中显示出中国与外国建交的三次高峰。
安徽省2011届高三模拟历史试题汇编与解析:必修一专题5(人民版)
安徽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0分)1.(2010年9月安徽合肥一中高三月考10题)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坚决反对美国的单极世界构想2.(2011年4月皖北联考18题)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对材料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①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②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③共同点就是指双方如何处理台湾问题④新的开始指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2011年4月安徽百校论坛21题)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
”这主要是因为( )A.中苏两国制度性质相同 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D.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支持4.(2011年3月蚌埠市质检15题)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对于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B.是新中国根据当时形势做出的正确选择C.有利于中国的经济恢复发展和国家安全D.“一边倒”政策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5.(2010年12月安徽皖中名校高三联考14题)2011年是不结盟运动成立40周年。
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是第三世界中的最大国家,但在当时并未参加该组织。
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政策 B.苏联霸权主义政策的推行C.国内左倾错误所致 D.《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约束6.(2011年1月合肥市高三质检19题)1971年9月22日,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提出“关于代表权的决议草案”时指出:“(一)兹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并且建议它得到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席位;(二)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三)建议联合国一切组织和专门机构在决定中国代表权时考虑本决议的条款。
必修1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历史试题必修一专题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0分)1.(2011年3月台州市调研14题)“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
这样的评价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
其演说的宗旨是()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 B.亚非各国坚持反帝反霸的方针C.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D.解决亚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问题2.(江苏金坛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20题)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美洲国家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A.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 B.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C.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 D.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3.(2011年2月温州一模19题)20世纪五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时代。
这一时期的下列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②万隆会议召开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4.(浙江台州中学2011届高三期中12题)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A.甲、丙、丁 B.乙、丙 C.甲、乙、丁 D.丙、丁5.(2010年12月浙江省新高考联盟高三联考22题)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A.甲、丙、丁 B.乙、丙C.甲、乙、丁D.丙、丁6.(2011年1月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6题)读下列“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是()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C.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重要力量D.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外交孤立政策7.(2011年1月宁波市高一期末7题)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出现在下列哪次双边谈判中( )A.中印谈判B.中缅谈判C.中苏谈判D.中美谈判8.(2011年1月浙江金丽衢联考25题)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示意图,图中显示出中国与外国建交的三次高峰。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一 专题5【含点拔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一专题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1.(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27题)“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A.与尼克松会面时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答案】C【点拨】本题主要考查1955年亚非会议。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周恩来总理的这段话包含着求同存异的方针,故应该是在955年的万隆会议上提出。
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其中,“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就是亚非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这是亚非各国能够实现团结合作的共同基础。
C正确。
2.(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7题)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上海APEC会议【答案】B【点拨】战后美苏之间日益加剧的冷战对峙局势,严重威胁着亚非国家的独立与安全。
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认识到,为维护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并要求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决定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举行会议。
3.(2011年海南高考25题)《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答案】A【点拨】注意抓住关键信息“1955年”,“……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敌对情绪”,回顾对比所学知识,可以判定是万隆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各国的广泛认同,促进大会的圆满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9月份全国各地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0分)1.(2011年9月江西六校联考7题)以下关于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外交政策与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苏联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唯一国家B.“另起炉灶”的方针,改变了旧中国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C.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参加的第一次国际会议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答案】B【点拨】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联为首的17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了世界各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排除ACD,选择B项。
2.(2011年9月扬州市调研11题)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
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 B.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答案】B【点拨】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的区域性国际组织,B项符合题干中俗语的含义,ACD 三项均不能体现题干中俗语的含义。
3.(2011年9月兖州摸底5题)“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A.与尼克松会面时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答案】C【点拨】4.(2011年9月济宁市月考26题)由中央新影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
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答案】D【点拨】5.(2011年9月湛江调研7题)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60人,比1954年增加64%。
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一边倒”政策的实施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D、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开展【答案】B【点拨】从时间上来看1955年来中国的访问的国家比1954年的多,这要归结于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原则,促进了中外的交往。
A为建国时的外交政策,排除A;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为20世纪70年代的事,不符合题意;D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只能为B。
6.(2011年9月扬州市调研9题)为进一步缓和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一会议是()A.1919年巴黎和会B.1954年日内瓦会议C.1955年万隆会议D.1971年联合国大会【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了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有关内容。
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到日内瓦,出席有苏、美等国参加的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外长会议。
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了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7.(2011年9月台州中学统练13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说“毛泽东指出,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
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根据以上材料判断“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含义是①新中国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②不急于同帝国主义建交③指与外国(主要指帝国主义)建立外交关系需要合适的时机和条件④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国家建交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答案】D【点拨】“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新中国建立初确立的外交方针,指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以巩固新的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联系题意,第①项说法不正确,建交的国家不应包括长期敌视我们的帝国主义国家;第④项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制裁等,与题干所给信息不符。
据此本题应选D项。
8.(2011年9月南京市学情调研9题)2011年6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阿斯塔纳出席某组织峰会并发表讲话:“10年来,各成员国团结一致、密切协作,……我们创立了新型国家关系模式,把“世代友好,永保和平”的思想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标志着本组织成员国睦邻互信和团结协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该组织应是A.B.C.D.【答案】A【点拨】本题各徽标分别指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国、欧盟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联系题意“10年来,各成员国团结一致、密切协作,”标明这一组织成立于2001年,联系所学,这一组织指上海合作组织,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2001年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9.(2011年9月济宁市月考25题)1971年,当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时,毛泽东感慨地说:“不要忘了,是非洲的穷朋友们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这表明()A.两极格局瓦解B.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加强C.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崩溃D.中国政治,经济的国际影响增强【答案】B【点拨】10.(2011年9月台州中学统练14题)读下列“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是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C.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D.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政策【答案】B【点拨】根据材料1950—1970年这一信息,B项“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说法错误,两极格局1955年形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
现今新的政治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日本、俄罗斯、中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正成为多极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ACD三项符合所学知识。
11.(2011年9月济南外国语学校质检16题)在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
”对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没有迅速反应。
此后,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进行淡化处理。
美国这样做是因为( )A.迫予舆论压力,美国对在越南造成的灾难感到内疚B.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需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C.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D.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美国希望会议能顺利进行【答案】B【点拨】考查中国现代外关系中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知识点。
题干中“从美国这样做是因为”,说是分析原因应从美国角度,结合所学知识,这是因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希望以改善中美关系,以增加遏制苏联的法码。
12.(2011年9月武汉市新起点调研23题)“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A.与尼克松会面时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答案】C【点拨】分析材料,反映了“求同存异”的思想,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破坏,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
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万隆精神”。
13.(2011年9月温州八校联考15题)一代伟人邓小平经常妙语连珠,以下语录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一个国家,两种制度”;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③“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是真正的不结盟”;④“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一国两制”。
①为1984年提出,②为1978年提出,③为1984年《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提出,④为1992年日出。
14.(2011年9月唐山市摸底34题)20世纪70年代初,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由过去的“无知”“好战”“狡诈”“危险”等变为了“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1979年中美正式建外C.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D.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答案】C【点拨】15.(2011年9月湖北重点中学起点考试9题)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为周恩来。
左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因为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答案】B【点拨】本题解题关键是把握时间信息:1971年11月八日,试题主题是中美关系,“The Chinese are coming”,因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在1971年,正确选项是B;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A项排除;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则是在1972年,C项排除;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是在1971年3月,即是记不清多少月,但从主题上看,也可排除D项。
16.(2011年9月安徽泗县高三质检9题)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示意图,图中显示出中国与外国建交的三次高峰。
下列对90年代出现的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分析错误的是()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B.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C.中国积极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以建立和平的周边环境D.苏联和东欧部分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答案】B【点拨】本题要求回答9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根据所学,ACD三项符合题意,B项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主要是与已建交的国家扩大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所以不属于建交的因素。
17.(2011年9月温州十校联合体13题)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