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K3系统理论部分记录

合集下载

产业生态化理论综述及创新展望

产业生态化理论综述及创新展望

产业生态化理论综述及创新展望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生态化得到了发展,产业生态化是一种能有效改善经济、社会及自然关系的产业发展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发展模式,目前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并逐步成为学术界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产业生态化理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细致梳理,继而对国内外产业生态化理论研究进行综合评述。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理论综述;展望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4产业生态化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它遵循生态学原理与经济规律来指导产业实践,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生产低碳循环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是一种实现产业之间发展高度耦合、产业与自然发展动态平衡、产业与社会发展逐渐协调的过程。

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不断加剧,产业生态化日益凸显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重点研究课题,因此,梳理国内外产业生态化理论研究动态,探讨产业生态化理论存在的缺陷和困境,找到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可行路径,对于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国外研究回顾(一)关于产业生态化思想的起源产业生态化思想的起源最早是起源于马克思的生态经济思想,这是从源头追溯的。

当然,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没有指出生态经济、产业生态学或循环经济等这些明确的概念,但他在著作中提到了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相关的理论,被后代看作是产业生态化思想的源头。

马克思在《资本论》、《经济学批判大纲》等著作中多次将生物学概念即“物质代谢”运用到人类社会领域,并且还将“循环”概念创造性的运用于产业,“我们指的是生产排泄物,即所谓的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这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的循环中。

霍尔的三维结构模式-详解

霍尔的三维结构模式-详解

霍尔的三维结构模式-详解(重定向自霍尔的系统工程方法论)霍尔的三维结构模式(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硬系统方法论(Hard System Methodology ,HSM)目录• 1 什么是霍尔三维结构• 2 霍尔三维结构分析什么是霍尔三维结构霍尔三维结构又称霍尔的系统工程,后人与软系统方法论对比,称为硬系统方法论(Hard System Methodology ,HSM)。

是美国系统工程专家霍尔(A·D·Hall)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论。

它的出现,为解决大型复杂系统的规划、组织、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思想方法,因而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霍尔三维结构是将系统工程整个活动过程分为前后紧密衔接的七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同时还考虑了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样,就形成了由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所组成的三维空间结构。

其中,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全过程,分为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更新七个时间阶段。

逻辑维是指时间维的每一个阶段内所要进行的工作内容和应该遵循的思维程序,包括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

优化、决策、实施七个逻辑步骤。

知识维列举需要运用包括工程、医学、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艺术、等各种知识和技能。

三维结构体系形象地描述了系统工程研究的框架,对其中任一阶段和每一个步骤,又可进一步展开,形成了分层次的树状体系。

下如图所示,霍尔三维结构是由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组成的立体空间结构。

霍尔三维结构分析一、逻辑维(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某一大型工程项目时,一般可分为七个步骤:1.明确问题由于系统工程研究的对象复杂,包含自然界和社会经济各个方面,而且研究对象本身的问题有时尚不清楚,如果是半结构性或非结构性问题,也难以用结构模型定量表示。

基于脑肠互动理论探究神经营养因子在肠易激综合征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基于脑肠互动理论探究神经营养因子在肠易激综合征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基于脑肠互动理论探究神经营养因子在肠易激综合征中作用的研究进展马健,唐学贵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肛肠科,四川南充637002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无器质性病变,其病理生理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清楚。

脑肠互动是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之间的双向调节机制,而脑肠互动异常可导致胃肠道感觉、运动和分泌失常,从而引起IBS发病。

脑肠互动与神经-内分泌网络密切相关。

神经营养因子(NTFs)是一类由神经所支配组织和神经胶质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分子,是神经-内分泌网络中的重要组成,主要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和神经营养因子4(NT-4)。

其中,NGF、BDNF与IBS的发生关系密切,二者均可通过与相应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介导脑肠互动异常,从外周介导内脏超敏、参与中枢神经对疼痛增敏以及对精神心理调节等方面参与IBS的病理生理过程,两者作用机制有相似之处,但其介导途径又有所不同;而NT-3、NT-4与IBS的关系目前研究较少,二者作为有可能参与IBS发病的NTFs,其作用途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脑肠互动;神经营养因子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4.01.022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4)01-0089-05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无器质性病变,临床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以及排便习惯、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表现[1]。

根据罗马Ⅳ诊断标准,IBS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以及未定型四种类型[2]。

近年虽然对IBS发病机制的研究较多,但其病理生理机制仍未完全清楚。

脑肠互动是指中枢神经系统(CNS)与胃肠道之间的双向调节机制,此调节机制失常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目前认为,IBS的发生与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肠道免疫激活、肠道微生态紊乱、肠道动力异常、内脏超敏、精神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所致脑肠互动异常有关。

三体人体计算机原理

三体人体计算机原理

三体人体计算机原理三体人体计算机原理是指将人体的物理或生理特性和行为用于机器人控制的原理。

三体人体计算机原理意味着将人体的运动和感觉表现为用于机器人控制的能力,这一原理基于对传统机械系统控制经验的研究,这些经验显示着借由人体控制系统能够提供较大的机械运动控制的灵敏度和精度。

例如,研究表明,当人体运动的控制者被认为是机器控制者时,它能够做出速度和加速度控制要求,而这些要求是Robot不能够提供的。

将人体运动控制系统作为Robot控制器确实极大改善了控制系统的性能,因此,三体人体计算机原理一直是机器人领域中一直在实现更高性能的研究方向。

三体人体计算机原理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将人体的运动控制反馈回Robot来增强Robot的行为控制能力。

它首先由运动控制的闭环系统所创建,而其中的信号处理是由生物神经网络完成的。

此外,当需要三体人体计算机原理来改变和修正Robot的行为模型时,它们可以使用运动控制的启发式反馈机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方法与控制系统和内置AI在改变Robot行为模型时提供的强大灵活性是不同的。

此外,它还可以有效地检测外部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对Robot控制有影响的变量,自动调整Robot的行为模型,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三体人体计算机原理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体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和生物神经网络。

人体控制系统由运动感知器,速度和加速度传感器等组成,能够检测人体的运动和感知表现,将这些表现反馈给机器人控制系统。

机器人控制系统可以将这些信号转换为可以控制和完成某一任务的行为模型。

生物神经网络则是一种通过模仿神经系统的结构实现信号处理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复杂的数据,并根据机器人的行为进行调整。

因此,三体人体计算机原理将人体的运动和感知表现系统作为机器人控制的核心参数,以提高机器人的灵敏度和行为控制能力。

研究表明,此原理可以帮助机器人实现更自然,更灵活,更准确的行为控制能力,更加容易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因此在机器人控制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5-3 HMO(ws)

5-3 HMO(ws)

0 0 1 0 0 1 0 1

1 0
(4) 画出分子轨道 ψk 相应的能级 Ek 图,排布π电子;画出ψk 的图形。 (5) 计算休克尔物理量,作分子图。 (6) 根据上述结果讨论分子的性质,并对所得结果加以应用。
二 丁二烯的 HMO 法处理
1 A HMO treatment of butadiene
0 0 0
0 0 0 0
E 设:


Dn ( ) 为休克尔行列式, 展开行列式可解出能量 Ei (i=1,2,3…,n)。再将 0 E 代回方程,且利用归一 i 化条件能够定出各组系数 Cki,求得π轨道ψk 。

1 Dn ( ) 0 0
1
E 的一元 n 次代数方程,有n个解。
久期方程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是其系数行列式等于零:
H 11 ES11 H 21 ES21 H n1 ESn1
H 12 ES12 H 22 ES22

H 1n ES1n
H 2 n ES2 n 0
H n 2 ESn 2 H nn ESnn
一 休克尔分子轨道方法
The Hückle MO Method
1. HMO 法的基本假定
●平面型有机共轭分子中,σ 键定域,与C核一起构成分子骨
架。每个 C 余下的一个垂直与平面的 p 轨道以肩并肩的型 式形成多中心离域 π 键。
●用 HMO法处理共轭分子结构时,假定:
(1) σ 电子与 π 电子的运动分离: π 电子在整个骨架中运动,可将 σ 键 和 π 键分开处理; (2) 共轭分子的性质主要由 π 电子状态决定。因此,HMO只处理 π 电子 的运动; (3) 单个 π 电子的运动状态用单电子波函数 k 描述,其 Schrö dinger 方程为:

专业辨析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神话

专业辨析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神话

专业辨析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神话命基111 陈俊青10111115摘要:神经生长因子(NGF)是神经营养因子中最早被发现,目前研究最为透彻的,具有神经元营养和促突起生长双重生物学功能的一种神经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它对中枢及周围神经元的发育、分化、生长、再生和功能特性的表达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但是神经生长因子在临床应用上尚未成熟,它的诸多作用还是理论上的推测。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细胞、神经生长因子的中国神话正文:1.概念[3]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略称NGF。

在将小鼠肉瘤180移植于3日龄鸡胚体壁时,与移植片连接的脊髓感觉神经节及交感神经节增大20%—40%,基于比克尔(E.D.Bueker,1948)的这一发现,科恩(S.Cohen,1954)等从小鼠肉瘤180和37中成功地分离出具有同一活性的核蛋白质,以后从蛇毒中分离出具有千倍活性(Cohen,R.Levi-Montalcini,1956)和从小鼠颚下腺分离出具有万倍活性的蛋白质(Cohen,1960),这种蛋白质被称为神经生长因子。

NGF含于马、猪的颚下腺和小鼠肉瘤、小鼠胚胎及成体的交感神经细胞、小鼠尿和唾液、鸡胚的多种器官和一切哺乳类的血清中。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神经营养因子中最早被发现,目前研究最为透彻的,具有神经元营养和促突起生长双重生物学功能的一种神经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它对中枢及周围神经元的发育、分化、生长、再生和功能特性的表达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NGF包含α、β、γ三个亚单位,活性区是β亚单位,由两个118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通过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二聚体,与人体NGF的结构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生物效应也无明显的种间特异性。

2.发现人与研究历程[2]、[6]2.1 1953年意大利生物学家丽塔·莱维-蒙塔尔奇尼(Rita Levi-Montalcini)和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科恩(Stanley·Cohen)发现并分离提纯出神经生长因子(NGF)。

用霍尔三维结构系统方法分析考研问题

用霍尔三维结构系统方法分析考研问题

用霍尔三维结构系统方法分析考研问题(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用霍尔三维结构系统方法分析考研问题霍尔三维结构分为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

时间维(七个阶段):(1)规划阶段:2011届大学生是在2015年1月份进行初试,2015年4月准备复试。

现在是2013年9月份,时间还虽很充裕,也是应该有点紧张感的。

所以提前做好计划,准备。

(2)设计阶段:①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选择好自己要报考的学校及专业。

②2013年10月-12月开始第一轮复习。

○32014年1月-2月,基础班所学知识(3)分析或研制阶段:①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好自己要报考的学校及专业,全面了解所报考学校此专业所学课程,了解其考试内容,为以后的复习计划和复习内容做好充分准备,还有考虑是否报个辅导班。

②2013年10月-12月开始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

③2014年1月-2月,这个时间是寒假假期时间,我们学校寒假时间很长,可以考虑腾出一部分时间留校学习,在此期间可以对之前基础班所学知识进行一次巩固。

对于数学,还是进行题海战术,通过做大量题目进行巩固,而对于英语是个日积月累的科目,需要每天抽出时间来进行记忆复习。

④2014年3月-5月,开始第二轮复习,将数学和英语再进行系统复习第二遍,在复习过程中把重点难点详细的标上记号,以便以后冲刺复习时有重点可以看。

⑤2014年6月-7月,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开始进行第三轮复习,此阶段做大量模拟题目,在做数学英语模拟题目的同时,开始政治科目,专业科目的复习,并准备暑期复习,强化提高阶段。

⑥2014年7月-8月,此时间段是我学校暑期假期时间,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重点复习政治、巩固英语和数学,参加暑期班,做到三门公共课同步提高。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 绪 论【圣才出品】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 绪 论【圣才出品】

第1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本章作为《信号与系统》的开篇章节,是整个信号与系统学习的基础。

本章介绍了有关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给出几种典型的信号和系统的表现形式,讲述了各信号与系统的特点以及信号之间的运算和转换。

通过本章学习,读者应掌握:如何判断信号类型、不同信号之间的运算、信号的分解以及系统类型的判断。

一、信号概述
1.信号的概念及分类(见表1-1-1)
表1-1-1 信号的概念及分类
2.典型的连续信号(见表1-1-2)
表1-1-2 典型的信号及表示形式
3.信号的运算(见表1-1-3)
表1-1-3 信号的运算
4.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
阶跃信号和冲激信号是信号与系统中最基础的两种信号,许多复杂信号皆可由二者或二者的线性组合表示。

具体见表1-1-4及表1-1-5。

(1)单位阶跃信号u(t)
表1-1-4 单位阶跃信号u(t)
(2)单位冲激信号δ(t)
表1-1-5 单位冲激信号δ(t)表示形式及性质
5.信号的分解
一个一般信号根据不同类型可分解为以下几种分量,具体见表1-1-6。

表1-1-6
 信号的分解
二、系统1.系统概念及分类(见表1-1-7)
表1-1-7 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系统模型如下:
输入信号经过不同系统可得到不同输出信号,具体见表1-1-8。

表1-1-8 不同系统特性
1.2 课后习题详解
1-1 分别判断图1-2-1所示各波形是连续时间信号还是离散时间信号,若是离散时间信号是否为数字信号?
(a)
(b)
(c)
(d)
(e)。

3-2章产业生态学第四节

3-2章产业生态学第四节
53
产业共生体(symbiosis)
丹麦卡伦堡产业共生体(symbiosis)
54
产业生态系统组成部分
55
产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
自然生态系统
56
产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
分解者
产业生态系统---电脑中铜的流动
57
产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流动
产业系统有其特定的物质、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
26
27
2. 产业生态学研究的特点
(1)以系统论的观点观察和解决问题
(2)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3)以产品和服务为核心开展研究
(4)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5)可操作性强
(6)富有挑战性
28
3、产业生态学实践的意义
可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系统与自然生 态系统冲突的问题 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 解决方案 对其它学科将产生重大影响
原料生产 原料提取 组件加工 组件安装 原料加工 产品组装
翻新
使用
运输
包装
报废
制造过程中考虑环境影响
机械加工;
铸造、锻造、 冲压;
橡胶塑料加 工; 焊接;
涂装;
34 玻璃制造;
使用过程中考虑环境影响
汽车尾气;噪声;清洗; 漏油;废弃物;
35
考虑失效后的环境影响:茶壶的例子
茶壶
玻璃杯(再利用) 加热元件 金属部件(易于再循环) 橡胶/塑料(焚烧并回收能量) 外壳上部(易于再循环) 外壳下部(不易再循环) 废弃物(焚烧并回收能量)
• 生态系统与产业生态系统
产 业 生 态 系 统 • 产业生态群落
• 产业生态系统组成部分
• 产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流动 • 产业生态系统的平衡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圣才出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圣才出


d dt
2
t
a
d2 dt 2
y t b
d dt
y t
3 t cy t
c a
dvC1 t
dt
dvC2 t
dt
R0 R1
R0 R2
vC1 t vC1 vC2 t vC
t vC2 t et 2 t vC1 t e t
将状态变量 λ1(t)=vC1(t),λ2(t)=vC2(t)及各参数代入上述方程组,得
&1 t 21 t 2 t et &2 t 1 t 22 t et
12.1 复习笔记
一、状态变量分析法基本概念(见表 12-1-1) 优点:①有效处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②有利于分析系统内部特性。
表 12-1-1 状态变量分析法基本概念
二、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如果系统是线性时不变的,则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是状态变量和输入信号的线性组合, 方程形式与建立方法如表 12-1-2 所示。
0 2

B
1 1
,C
1
1。
12-3 给定系统微分方程表达式如下
a
d3 dt 3
y t b
d2 dt 2
y t c
d dt
y t
dy t
0
选状态变量为
1 t ay t
2
t
a
d dt
y t
by
t
3
t
a
d2 dt 2
y t b
d dt
Hale Waihona Puke y t cy t 输出量取 r t dy t 。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圣才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圣才

图 7-2-2
7-3 分别绘出以下各序列的图形。 (1)x(n)=sin(nπ/5); (2)x(n)=cos(nπ/10-π/5); (3)x(n)=(5/6)nsin(nπ/5)。 解:各序列图形如图 7-2-3(a)~(c)所示。
5 / 4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4 / 4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2)x(n)=-nu(-n);
(3)x(n)=2-nu(n);
(4)x(n)=(-1/2)-nu(n);
(5)x(n)=-(1/2)nu(-n);
(6)x(n)=(1/2)n+1u(n+1)。
解:各序列图形如图 7-2-2(a)~(f)所示。
(4)x(n)=(-2)nu(n);
(5)x(n)=2n-1u(n-1);
(6)x(n)=(1/2)n-1u(n)。
解:各序列图形如图 7-2-1(a)~(f)所示。
图 7-2-1 【总结】离散序列波形即离散时刻之间隔均匀且线段的长短代表各序列值的大小。
7-2 分别绘出以下各序列的图形。 (1)x(n)=nu(n);
n1
y n h n mx m
x n
m0
h 0
7.2 课后习题详解
3 / 4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7-1 分别绘出以下各序列的图形。
(1)x(n)=(1/2)nu(n);
(2)x(n)=2nu(n);
(3)x(n)=(-1/2)nu(n);
3
33
y
2
2
1 3
y

博士学位论文送审申请表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评语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送审申请表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评语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送审申请表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评语范文篇一: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Xxxx同学的硕士毕业论文《电信融合计费系统设计与应用》在相关文献研究和时事动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既可以维持运营商利益同时也使消费者利益最大化的融合计费方式,并结合现实运营商的计费系统,设计了几个场景,进行了模拟分析验证,论证了该系统功能够满足了融合计费的实际工作需要,达到了设计目标。

该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文以3G计费的基本流程为依据,采用全集中处理模式,搭建了集数据采集功能,预处理功能,计费功能,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融合结算分析等功能的融合计费账务系统平台。

该平台旨在实现客户的融合,即客户品牌与付费方式的融合;业务的融合,即实现跨业务、跨产品、跨客户的产品捆绑、交叉优惠,实现业务经营与计费策略的完整衔接;计费方式的融合,即在线计费与离线计费的融合;付费方式的融合,即预付费和后付费的融合[5]。

充分体现了3G网络下满足现有用户全部需求,发挥运营商服务到极致的工作目标,对目前电信融合方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论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研究方法较为科学。

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构建了融合结算分析的新模型,二是比较系统地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多角度分析影响融合结算的因素。

三是平台设计理念新颖,投资低,可操作性强。

论文有相当的理论深度。

论文观点鲜明,论证清晰有力,论据充分可靠,数据准确,资料详实,文献综述丰富而规范。

不足之处在于电信融合计费的实验论证还不够全面,有效工作量不够。

论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采用了递进式的分析结构,逻辑性强,文笔流畅,表达清晰,重点突出。

文章格式符合学术规范。

反映作者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

论文表明作者掌握了企业管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论文达到了硕士学位论文水平,同意其参加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篇二:毕业论文评审意见、导师意见范文、模板毕业论文评审意见、导师意见范文、模板又到一年论文答辩时,很多同学需要自己写评审意见、导师意见,下面列出了我通过收集的一些模板和范围,方便大家参考。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 反馈系统【圣才出品】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 反馈系统【圣才出品】

第11章 反馈系统11.1 复习笔记反馈系统的研究是利用分解与互联概念而获得成功的典型范例。

本章的应用背景着重于控制工程,考察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反馈系统模型并了解系统特性及应用,本章重点在于反馈系统框图及其系统特性。

通过本章学习,读者应掌握:反馈系统框图与系统函数的互求、根据系统函数画根轨迹图、开环特性稳定条件下的奈奎斯特判断依据以及信号流图与系统函数的互求。

一、反馈系统1.反馈效应的产生利用系统的输出去控制或调整系统自身的输入即可产生反馈效应。

(1)连续时间信号反馈系统模型如图11-1-1所示。

图11-1-1 连续时间信号反馈系统模型反馈系统的系统函数为:H(s)=Y(s)/X(s)=A(s)/[1+F(s)A(s)]。

(2)离散时间信号反馈系统模型如图11-1-2所示。

反馈系统的系统函数为:H(z)=Y(z)/X(z)=A(z)/[1+F(z)A(z)]。

图11-1-2 离散时间信号反馈系统模型【注】①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作相减运算,则称为负反馈或非再生反馈;②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作相加运算(即图11-1-1中加法器下面的符号改为正号),则称为正反馈或再生反馈。

2.反馈系统的特性及应用(见表11-1-1)表11-1-1 反馈系统的特性及应用3.利用反馈系统产生自激振荡(见表11-1-2)表11-1-2 反馈系统产生自激振荡二、根轨迹根轨迹是指闭环系统函数式中某种参量变动时,特征方程的根(极点)在s 平面内移动的轨迹(路径)。

1.根轨迹法的模量条件和幅角条件(1)模量条件1111||||||n n k k k k mm ii i i s pM K s z N ====-==-∏∏∏∏(2)幅角条件110π 0m ni k i k K r r K r ϕθ==>⎧-=⎨<⎩∑∑时为奇数时为偶数2.作图规则①根轨迹具有几条分支;②根轨迹始于开环系统函数A (s )F (s )的极点,止于A (s )F (s )的零点;③根轨迹对s 平面的实轴呈镜像对称;④若有一段实轴,在它右边的实轴上A (s )F (s )的极点与零点总数是奇数,则此段实轴是根轨迹的一部分;⑤两支根轨迹的交点可由方程d [()()]0d A s F s s=求出;⑥根轨迹为虚轴变点可由s =jω代入特征方程求出:1+A (jω)F (jω)=0;⑦当k→∞时,根轨迹各分支趋向A (s )F (s )的零点,其中有m 个分支趋于有限零点,另有(n -m )个分支各自沿“渐近线”趋向无穷远处零点,渐近线与实轴交角为lπ/(n -m ),其中l =1,3,5···,共有(n -m )个正奇数;⑧渐近线会交于实轴上的一点,此点称为渐近线重心,其坐标为:12120()()n m p p p z z z n mδ+++-+++=-L L 3.开环特性稳定条件下的奈奎斯特判断依据当ω由-∞到+∞改变时,在A (jω)F (jω)平面中的奈奎斯特图顺时针绕(-1+j0)点的次数等于系统函数分母G (s )=1+F (s )A (s )在s 右半平面内的零点数(即系统函数H (s )的极点数),此奈奎斯特图若不包围(-1+j0)点,则系统稳定,否则系统不稳定。

e34-2本章小结

e34-2本章小结

e34-2 本章小结DNA是唯一的一种损伤后可被完全修复的分子,这是因为,而其他生物大分子在受到损伤以后被或被。

导致DNA损伤的根源有细胞内在的因素和环境中的因素。

属于细胞内在因素的有DNA 在中发生的错误、DNA结构、细胞内的破坏作用。

属于环境因素的有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前者包括辐射和辐射,后者包括各种剂。

DNA损伤分为碱基损伤和DNA链的损伤。

碱基损伤包括、、和、。

DNA链的损伤包括、和DNA与蛋白质之间的交联。

在所有损伤中,最严重的是。

DNA修复可分为直接修复、切除修复、易错修复和重组修复等。

能够直接修复的损伤有和。

细胞内酶将断裂的DNA链重新缝合的修复也属于直接修复。

人体具有的直接修复机制主要是。

参与嘧啶二聚体直接修复的酶为DNA 酶,此酶能够直接识别嘧啶二聚体,使用机制将嘧啶二聚体送入其活性中心,再利用捕捉到的光能将嘧啶二聚体打开,最后再与DNA解离。

能量代价最大的直接修复酶是酶,该酶以方式参与反应。

切除修复就是先切除或,然后以另外一条链上正确的核苷酸为模板,重新合成正常的核苷酸。

整个切除修复过程包括、、和。

切除修复又分为和,其中直接识别具体的受损伤的碱基,而识别损伤对。

BER最初的切点一般是键,首先切除的是受损伤的碱基,由酶催化,该酶作用后在DNA分子上留下位点,被细胞内的酶识别后切除。

随后的修补合成有短修补和长修补两种途径,其中是主要途径。

对于DNA的自发脱碱基作用产生的损伤也通过。

NER最初的切点是损伤部位附近的键,损伤以的形式被切除。

整个修复过程、、、和五步。

NER分为全局性基因组NER和TCR,前者负责修复损伤,速度,效率;后者专门负责修复那些正在转录的基因在链上的损伤,速度,效率。

两类NER的主要差别在于的机制,TCR识别损伤的是,当它转录到受损伤部位而前进受阻的时候,TCR即被起动。

MMR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修复,主要用来修复DNA分子上错配的碱基,也能修复一些因而诱发的。

体外诊断实验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与结构

体外诊断实验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与结构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体外诊断仪器原理与实践实验项目名称: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和结构学院:医学院专业:生物医学工程指导教师:齐素文报告人:何旖迪学号:2011220025 班级:01 实验时间:2013-9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13-12教务部制实验目的与要求:1.简单介绍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计数原理。

2.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内部结构。

3.测试流程一、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计数原理(以下知识根据课堂学习和个人理解整理)1.1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电阻抗原理,又称库尔特原理(如图一),即血细胞作为一种物理颗粒,在通过电场时产生电阻,从而出现脉冲波(如图二):1.1.1脉冲波的数量—反映—>血细胞的数目1.1.2不同体积大小的血细胞—产生—>脉冲波大小不相同1.1.3不同脉冲波的大小—分类—>不同血细胞计数1.2全血进入血球分析仪:1.2.1白细胞进入白细胞计数通道(仪器计算机部分可将白细胞体积从35-450fl分为256个通道,每个通为1.64fl)1.2.2红细胞和血小板进入另一个共用通道1.2.3血小板储存于64个通道,体积范围为2-20fl)1.3血细胞图和按体积分类:1.3.1仪器在白细胞通道中按体积大小,将白细胞分成三组:35-98fl的为淋巴细胞98-150fl的为中间细胞(其中包括单核细胞,嗜酸和嗜碱性粒细胞)150-350fl的嗜中性粒细胞。

1.3.2仪器在红细胞和血小板通道中也按体积大小区别红细胞和血小板:3-30fl的被认定为血小板30fl以上的被认定为红细胞图一库尔特原理图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二、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内部结构(找了一台老师帮我测血细胞的那款分析仪)各类型血细胞分析仪结构各不同。

但大都由机械系统、电学系统、血细胞检测系统、血红蛋白测定系统、计算机和键盘控制系统等,以不同的形式组成。

图三: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图四:分析仪内部主要构成基本组成:(1)信号发生器:各种微粒通过检测小孔产生电阻抗脉冲信号的检测源(2)放大器:将血细胞微弱脉冲信号放大以触发电路系统(3)阈值调节器:调节能区分不同群细胞合适的信号电平(4)甄别器:去除非参考电平的各种假信号以提高技术的准确性(5)整形器:将不一致的脉冲波形信号调整为标准的波形后触发技术电路系统(6)计数系统:将整形后的血细胞脉冲信号显示为不同类群的细胞数三、测试流程(人工测定血细胞我做了亲身示范,印象深刻)这个测试流程我个人总结了一下分为两个部分写:仪器内的细胞计数流程和人工测定血细胞的流程。

Wernicke脑病RPLS学习教程

Wernicke脑病RPLS学习教程

第15页/共19页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七分。
第16页/共19页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七分。
第17页/共19页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七分。
第18页/共19页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七分。
感谢您的观看。
第19页/共19页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七分。
第2页/共19页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七分。
图1 头颅MRI Flair相示导水管周围灰质(黑箭头)及小脑上蚓部(白箭 头)异常高信号 图2 Flair相示第三脑室旁丘脑内侧(黑箭头)双侧对称性异常高信 号;同时示额叶(白箭头)异常脑回样高信号 图3 Flair相示导水管周围灰质(黑箭头)及视交叉和乳头体(白箭头)异
治疗 少见:SLE、白塞氏病
发病机制:脑血管痉挛学说和脑血管过度灌注学说 急性起病,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较高 临床表现:迅速进展的血压增高、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视觉障碍、癫痫发作
第9页/共19页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七分。
影像
大脑后部皮质下为主的、双侧对称性、斑片状的血管源性水肿 CT:低密度 MRI:T1WI等或低信号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七分。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
第8页/共19页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七分。
临床
病因: 常见:高血压脑病、先兆子痫或子痫、严重的肾脏疾病、恶性肿瘤化疗以及器官组织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
常高信号
图4 Flair相示经予维生素B1 治疗47d后复查相应部位病灶明显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由交易指标原来的相关文章只有几篇,都在火线论坛上,现在搜了一下,除了一篇讲裸K级别的其他的都没有找到记录,说明这个交易指标当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今天回顾他,是因为我弄懂了为啥他要用RSI,而不是KD……
大自由简单说,包括ema组及rsi组,但是和顾比有一些不一样,他没有分长短组。

简单说他的多空判断标准:均线一顺风展开,同时rsi 也是一顺风展开并且多空方向与均线相同时,此时顺均线方向开仓,当然最好开仓的位置在第一根K线收盘时,不要等趋势老了。

具体看下面的附图。

之前的erk2系统使用的是kd与均线配合,而不是rsi,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kd会产生钝化,由于erk2使用它的高低位(即大于80或小于20的位置)作为判断过滤,实际使用中就会遇到猛烈的趋势中找不到合理的KD回调(反弹)开仓位置,比如最近的eurusd的开始下跌的那段行情,他顺向钝化,而遇到较弱的趋势时,KD又会遇到连续交叉几次都走不出来的问题。

台湾那位写的双周期KD以及前段时间我推荐的另外一本国外的双周期KD交易系统中,都没有提到这两种问题以及他们的解决方法,反正我除了切换周期外没有想出有用的方法,但是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来说,不固定交易周期可能就是灾难,只有很少的交易高手能把周期切换用的顺溜。

所以当我无意中又把大自由想一遍时,才发现他用rsi组的好处,就是当rsi顺均线方向发散时,就是一个趋势可能展开了,而且不用考虑rsi所在的水平位置。

另外最重要的是,利用的是发散而不仅仅是交
叉本身,这一点可以参考顾比均线组或者瀑布线来理解。

原来没有弄明白这点是因为在初期的erk指标中,我只使用了2个rsi配合,大家可以看图,2个rsi交叉和3个以上的rsi发散的位置是有明显差异的,这一点与3条以上的均线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对应K线图,发散位置基本是K震荡区间突破的位置,而且对应小区域斜趋势线突破,而不是简单的N字高低点突破,这就可以替代KD完成回调反弹开仓,而不是突破开仓。

好了,早饭去,空了继续。

补图:
注意,均线和rsi发散时,必须是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也就是如果仅仅短期均线或rsi穿越均线组或rsi组是不能作为开仓信号的。

简单的复盘一下,由于行情拐头第一次信号时,止损多数比较大,所以第一次有效开仓信号一般在行情转向后第一次回调反弹结束后。

下面是今天的开仓位置以及之前的一个不符合开仓条件的位置示例,前一个位置的均线没有完全顺向排列:
另外注意的是,在这里不考虑背离开仓以及rsi的极值区域问题。

9.29 补充:使用这个系统时,均线组最好处于发散且倾斜向上(下)状态,即处于一个明显的趋势中,并且如果在趋势刚刚开始不久就更好了。

如果均线组处于收缩状态,K线来回穿过均线组,这表明处于震荡中,这时最好利用震荡区间突破来做单。

比较详细的说明大家可以参考老展的文章。

老展外保博文汇集.zip(51.4 KB, 下载次数: 22, 售价: 2 金钱)
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只用10/20/30ema反应会更快,在中短线交易中也许更好用。

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对于交易品种需要固定到1/2个,因为对于大多数交易者来说没有足够的资金同时交易多个品种,而这种趋势跟踪的交易系统,是没有好的办法提前预判多个品种中应该做哪一个,这在很多波段操作的书中都提及过。

2015.10.5 补充。

前个周末我结合一本新书《交易策略》 [美]贝伊思,书中讲解双均线加K线震荡区如何移动止盈时,受到启发。

其实大自由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多条均线(3或3条以上)来区分震荡和趋势区间,两条均线只有多空,没有这个功能。

如果我们在趋势开始时开仓,趋势转向时平仓就可以了,至于开仓,只要在趋势初期,用突破还是用回调反弹都可以,不是重点。

上图就是英镑的小时图,隐藏了K线,光看均线组的话,趋势一目了然。

下图是英镑下跌开始时的两种方法的可能开仓位置。

开完仓后,去掉其他的指标和K线,等着均线组自己慢慢走趋势吧,越远越好。

2015.10.6 继续更新。

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如果要使用RSI组或者KD配合寻找开仓位置,必须是在三条均线顺序排开的情况,比如在下跌行情中,有60>20>10和60>10>20两种情况,前一种属于趋势,后一种属于趋势中的震荡,有可能震荡结束后继续回到原来的趋势中,也有可能借此就拐头向上,所以当出现震荡时,不考虑开仓。

2、交易中只看当前操作周期,不看更小或者更大周期。

3、趋势拐点后首次开仓位置的止损可能比较大,此时等回调反弹。

趋势过程中,10和20ema顺向交叉点也是开仓点。

但是要注意,不论用哪种方法开仓,最好都集中在趋势刚开始时,趋势走出一段后最好只持有不动,越到后期的开仓点止损的可能越大。

2015年10月21日做了一段时间了,对系统的了解更深入,操作平稳些了。

突然发现这种用法,克罗早就在用,他用10、20和50均线,只不过没有用rsi……又发现了一个别人早发现的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