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滑坡体侧边界勘察与形态测试

合集下载

深部位移在震后滑坡的监测应用

深部位移在震后滑坡的监测应用

深部位移在震后滑坡的监测应用随着地震频率的增加,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地震引发的滑坡灾害是一种常见的次生灾害。

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和地下应力的变化会引起土体的变形和破坏,从而诱发滑坡。

对地震后滑坡进行监测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深部位移在震后滑坡监测中的应用,并分析该技术在地震灾害防治中的作用。

一、深部位移监测技术深部位移监测技术是通过在地表或地下埋设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地层变形和位移的技术。

在地震发生后,地下岩土体会发生变形和位移,这些变形和位移的信息可以通过深部位移监测技术获得。

目前,常用的深部位移监测技术包括地下应力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地下位移监测等。

这些监测技术可以实时、准确地获取地下岩土体的变形和位移信息,为地震后滑坡的监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1. 提供滑坡预警信息地震发生后,地下岩土体受到地震波和地下应力的影响,会发生变形和位移。

深部位移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下岩土体的变形和位移情况,为滑坡的发生提供预警信息。

通过监测地下岩土体的变形和位移信息,可以及时发现滑坡的迹象,并提前进行预警和防范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滑坡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2. 评估滑坡危险性深部位移监测技术还可以对滑坡的危险性进行评估。

通过监测地下岩土体的变形和位移情况,结合地震发生后的地质条件变化,可以对可能发生滑坡的地段进行危险性评估。

根据监测数据,可以对滑坡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进行科学评估,为相关部门制定应对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3. 监测滑坡的演化过程地震发生后,滑坡往往会发生演化过程,从初期的滑动到后期的扩展和发展。

通过深部位移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滑坡的演化过程,了解滑坡的活动规律和变化趋势。

这对于预测滑坡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深部位移监测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目前,一些新型的深部位移监测仪器已经应用于地震灾害监测中,提高了监测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微震监测技术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微震监测技术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微震监测技术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背景介绍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可靠的基础,以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微震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微震监测技术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一、理论依据与方法微震监测技术是通过监测地下岩石和土壤中的微小震动信号来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和地基的力学特性。

通过分析这些微小震动信号的频率、振幅以及传播速度,可以对地质特征进行判断,并为地基处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目前常用的微震监测方法包括振源谱分析、波形、信号的地震动脉冲、地震动自相关函数等。

二、地基处理中的应用1. 地质探测与评估微震监测技术能够追踪地下的不均匀介质,提供地质探测的重要参考数据。

通过对微震信号的分析,可以判断岩土层的层次结构、强度特征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这对于准确评估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地质灾害预警地震与地质灾害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微震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下的微小震动信号,从而提早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

如山体滑坡、地面沉降等。

通过及时采取措施,可以尽量减少地质灾害对地基的破坏,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

3. 地基稳定性分析微震监测技术可以对地基的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地震信号的频率、振幅等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地基的变形情况和承载能力。

这为地基处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帮助工程师做出准确的决策。

4. 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与优化微震监测技术可以实时反馈地基的变化情况,帮助工程师确定和优化地基处理方案。

通过分析微震信号的变化趋势,可以调整处理方法和施工参数,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三、微震监测技术的优势微震监测技术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具有如下优势:1. 非破坏性检测:微震监测技术不需要对地基进行破坏性探测,可以实现实时、连续地进行监测。

这减少了对地基的干扰,同时也降低了工程成本。

2. 高精度测量:微震监测技术能够对地基的变形、应力等参数进行准确测量,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滑坡是地质灾害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开展滑坡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勘查技术在滑坡防治工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一、勘查技术的创新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技术的创新是实现滑坡防治工作科学高效进行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勘查技术的创新点:1. 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通过卫星、航空或无人机获取的数据可以提供滑坡区域的高分辨率影像,帮助识别潜在的滑坡体。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滑坡的变化,从而了解滑坡发生的规律。

2.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改进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包括地震勘查、电磁勘探、地热勘探等。

这些技术可以探测地下岩层的构造、滑坡体的裂隙分布以及滑坡体内的孔隙水情况,为滑坡防治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3. 数字勘查技术的发展数字勘查技术利用计算机和数字化设备对地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了勘查效率和精度。

例如,通过建立滑坡数据库,可以系统地整理、存储和共享滑坡数据,以便后续的研究和预测工作。

另外,数字勘查技术还可以进行数值模拟和预测,为滑坡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勘查技术的应用创新的勘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勘查技术的应用案例:1. 地质雷达技术在滑坡勘查中的应用地质雷达技术可以探测地下岩层的构造和裂隙情况。

在滑坡防治工程中,地质雷达可以用于识别滑坡体的形态和边界,判断滑坡体的发展趋势,为滑坡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2.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滑坡区域影像。

通过对无人机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快速定位滑坡点、估计滑坡位移以及评估滑坡危险度。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规划滑坡防治措施和预警系统。

3. 数字勘查技术在滑坡防治工程中的应用数字勘查技术可以用于构建滑坡数据库,对滑坡的前期资料、监测数据和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整合和管理。

通过分析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实现对滑坡的长期监测、预测和评估。

211038315_地微动探测技术在山体滑坡勘查中的应用

211038315_地微动探测技术在山体滑坡勘查中的应用

- 115 -生 态 与 环 境 工 程0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山体治理面积不断扩大。

但频发的各类地质灾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国家建设的发展。

如何准确地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和防治,成为事关民生的重要课题。

地震勘探技术能够获取地下岩土体结构的一维、二维或三维的波速度剖面,从而对场地效应进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地质灾害灾害带来的损害。

该文以山体滑坡灾后的应急勘查工程为例,采用地微动探测技术查明地层结构和岩性界限,为进一步确定滑坡体范围提供依据,以期为山体滑坡治理提供参考。

1 微动勘探方法微动是指地球表层的微弱震动。

微动探测技术是指利用背景噪声或者微震对地层结构进行探测的地质勘查手段。

根据理论的不同,微动探测方法也有相应的区分。

例如H/V 单点谱比法和天然源面波勘探法。

前者首先获取某个测点的微动水平分量与竖向分量,然后计算傅里叶振幅谱比值,从而简略地对勘测区的场地进行估计;后者的基本依据是在层状介质中,由天然震源产生的瑞利面波所具备的频散特性,其主要的应用方法是空间自相关法,经过技术的发展,逐渐被扩展的空间自相关法所取代[1]。

由于天然源面波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不仅能够准确地探测地下水和土层岩性发生变化的分界层,还能够以排列范围为依据,确定地层的探测深度,而H/V 单点谱比法的探测深度具有局限性且无法确定所探测的具体深度[2]。

因此,本次勘查选择天然源面波法作为地质勘探手段。

2 项目概况2.1 工作区概况工作区及周边地表自下而上出露的地层如下:1)馒头组,岩性为浅海相的灰岩、泥质灰岩和紫红色粉砂岩,夹杂着少量的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

2)张夏组,岩性以灰色厚层鲕状灰岩、豹斑灰岩、结晶灰岩为主。

3)崮山组,岩性以灰色薄层竹叶状灰岩和黄绿色页岩夹灰岩透镜体互层为主。

4)炒米店组,岩性以竹叶状灰岩和涡卷状迭层石石灰岩为主。

5)三山子组,岩性以白云岩、含燧石结核白云岩为主。

6)东黄山组,岩性以灰色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为主,夹杂少量的角砾状白云。

微震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微震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微震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微震监测技术是一种高科技信息化的地下工程动力监测技术。

随着设备硬件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微震监测技术的应用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出现了对该技术的应用研究热。

标签:地下工程;微震技术;安全监测微震监测技术在地下工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包括监测岩爆和矿震,应力集中与重分配,岩体大冒落,边坡破坏,为地下结构设计提供参数和优化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灾害定位监测、预报和灾害预警,地下灾害安全救助,检测工程(如大体积混凝土、地下注浆等)施工质量,监测岩体和混凝土结构的损伤和老化过程等诸多方面。

由此可见,微震监测技术既可以用于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监测,也可以用于建成工程的使用过程的安全监测。

1 隧道围岩稳定性监测1.1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监测微震监测技术可以对岩爆、大冒落等地压灾害实现有效的监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

隧道工程安全监测可以采用便携式微震监测设备,进行流动的抽样监测;也可以对长大隧道进行固定式多通道微震监测,监测系统可以沿用到隧道使用阶段的安全监测。

1.2 隧道使用安全监测对一些重大的隧道工程如超长大隧道、过江跨海隧道等在使用期间,对围岩体和支护结构进行实时监测,监测岩体随时间弱化和混凝土老化,掌握结构内的微破裂前兆、损伤程度等,及时采区措施,防范灾害的发生,确保使用期间隧道的营运安全等有重要的意义。

2 边坡稳定性监测2.1 水电工程高陡边坡监测对于边坡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实时安全监测,可以实现监测过程的自动化和远程监控,可以克服常规应力、位移等监测技术的不足。

同时,在建立以微震监测技术的基础上,以该技术为核心建立高陡边坡安全预警系统,对于确保在复杂条件下的边坡安全和预防滑坡灾害的发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2 大型露天矿边坡监测与水电工程等相比,大型露天矿边坡并非是永久性的工程,其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因而其加固措施和目的也不同。

一般来说,由于对其的加固属于相对的短期加固,因此露天矿山边坡的安全性要比水电工程、公路工程边坡的安全性差,它是矿山重大危险源。

滑坡监测的方法简述

滑坡监测的方法简述

滑坡监测方法简述及新进展姓名:高峰班级:土木(岩土)10指导教师:田雨泽滑坡监测方法简述及新进展摘要:介绍了滑坡监测的内容,以及一些常用的滑坡监测技术方法。

本文着重介绍了近些年不断发展的GPS监测系统、分布式光纤传感器、TDP测试技术、无线传感器在滑坡形监测中的应用。

并且指出了不同滑坡监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相应的优缺点。

关键词:滑坡;滑坡监测;GPS系统; TDR监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无线传感器;1 引言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致使部分或全部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地面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国家之一,尤以滑坡灾害的影响最为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70多座城市和460多个县市受到滑坡灾害的威胁及危害,平均每年至少造成15-23亿元的经济损失。

如果能够对滑坡进行监测, 实现滑坡危害的早期预报,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滑坡所造成的损失。

因此, 监测既是滑坡调查、研究和防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崩塌滑坡灾害预测预报信息获取的一种有效手段。

2 滑坡监测的内容滑坡动态监测的内容包括滑坡变形监测、建筑物变形监测、地下水动态监测和滑坡推力实测。

目前,国内外滑坡动态监测的技术方法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已由过去的人工监测逐渐过渡到仪器检测,并正向高精度的自动化遥测系统发展。

监测仪器也在不断更新,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测距仪和高精度电子经纬仪等先进设备,正在逐步成为滑坡动态监测的新手段。

3 滑坡监测的方法从滑坡的监测内容来看,滑坡监测应该是由多种监测方法相结合的。

对于不同的监测目的、不同的滑坡发育阶段及不同的滑坡类型所选择的滑坡监测方法也不同。

目前滑坡动态监测中使用的技术大致可归纳为宏观简易地质检测法、大地精密测量法、设站观测法、仪器仪表监测法和综合自动遥测法。

3.1 宏观简易地质检测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对滑坡发育过程中的各种迹象,如地裂隙、房屋、泉水动态等进行定期监测、记录,掌握滑坡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

煤矿安全中的微震监测技术应用与分析

煤矿安全中的微震监测技术应用与分析

煤矿安全中的微震监测技术应用与分析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微震监测技术在煤矿安全中的应用逐渐被广泛认可。

微震监测技术可以有效地监测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演化过程,为煤矿安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本文将重点分析微震监测技术的应用和其在煤矿安全中的价值。

煤矿地质灾害是煤矿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包括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爆炸、地压事故等。

而微震监测技术作为一种能够实时监测煤矿地质灾害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煤矿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首先,在煤矿勘探阶段,利用微震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下岩层破裂情况并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可能性。

其次,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微震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下岩层的变形和应力状态,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最后,在煤矿废弃阶段,微震监测技术可以帮助监测矿山余压和地下空洞的稳定性,防止突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微震监测技术的应用主要基于对微小地震信号的采集、分析和解释。

在采集方面,需要配置高灵敏度的地震监测仪器,将地下微震信号转换为可供分析的数字信号。

采集到的微震信号包含了地下岩层破裂、地面移动和冲击等信息,通过对这些信号的分析,可以获得有关地下应力状态、岩层变形和裂隙扩展的信息。

而信号的解释则需要结合岩石力学、地质学和地震学等学科的知识,以及历史地质灾害的经验。

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微震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对煤矿地质灾害的演化过程和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评估。

微震监测技术在煤矿安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微震监测技术可以提高煤矿地质灾害的预警能力,使矿工能够提前获得有关地质灾害的信息,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次,微震监测技术可以为煤矿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帮助确定矿井的开采方案和支护方式,提高煤矿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此外,通过对微震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改善煤矿开采工艺,减少地下岩层破裂和岩层变形,提高煤矿采收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然而,微震监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非煤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报告

非煤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报告

非煤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报告
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从坡表变形监测到坡体内部空间非接触、全遥控、高智能、高精度的综合监测技术应用是未来边坡监测的发展趋势。

作为一种时空动态监测方法,近年来声发射(微震)监测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岩体内部破裂,可作为评价岩体稳定性的重要监测工具。

通过运用声发射监测系统,人们己经实现了声发射区域监测、声发射源的位置定位,实时在线监测等功能。

从而在工程的稳定性评价、预测预报大面积地质灾害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前苏联等国家早在70年代就把微震监测方法应用于矿山岩爆等灾害预测,国内徐州矿务局三河间等煤矿、凡口铅锌矿等冶金矿山针对岩爆或冲击地压也进行了微震监测研究。

岩石声发射技术在边坡监测方面的应用刚刚起步,文献用声发射和位移桩相结合监测边坡的稳定性,并根据声发射事件密度确定滑坡临界值。

从目前边坡监测分析来看,国内外采用的传统的监测仪器和方法有:
(1)坡表大地测量(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等);
(2)GPS监测;
(3)位移计:
(4)红外遥感监测法;
(5)激光微小位移监测:
(6)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ARinterferOmetry,INSAR)
(7)时间域反射测试(TDR)技术;
(8)坡体内部的钻孔倾斜仪、锚索测力计和水压监测仪等;
(9)声发射监测技术等。

但这些边坡监测系统中,主要是对边坡的外表进行监测,对于滑坡体地表以下的深部进行监测。

其中目前采用时间域反射测试光纤技术(TDR),通过监测埋入崩滑体监测钻孔内同轴电缆的变形状态,可获取崩滑体地表以下的变形信息,具有定位准确、全孔连续观测等优。

浅谈滑坡的变形监测_1

浅谈滑坡的变形监测_1

浅谈滑坡的变形监测发布时间:2021-07-12T06:49:12.656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7期作者:陈运林1[导读] 近年来,人们对滑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开展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重大进展。

了解滑坡的形态特征、变形特征、动力特征对滑坡的防治有很大的帮助。

了解滑坡的相关特性后,便易开展滑坡的监测,在滑坡监测期间要求滑坡监测基准点尽可能稳定,检测点的布点位置合理,检测网的形态可满足精度要求。

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相关监测点的位置,提高监测的精确度,根据滑坡的位移、变形程度并对变形的发展趋势进行较准确的预报,尽快采取减灾和防灾措施,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陈运林11.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74摘要::近年来,人们对滑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开展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重大进展。

了解滑坡的形态特征、变形特征、动力特征对滑坡的防治有很大的帮助。

了解滑坡的相关特性后,便易开展滑坡的监测,在滑坡监测期间要求滑坡监测基准点尽可能稳定,检测点的布点位置合理,检测网的形态可满足精度要求。

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相关监测点的位置,提高监测的精确度,根据滑坡的位移、变形程度并对变形的发展趋势进行较准确的预报,尽快采取减灾和防灾措施,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滑坡监测;基准点;监测点;监测网;监测点优化引言滑坡监测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了解和掌握演变过程的滑坡,收集信息的特征,滑坡灾害时间,并提供可靠的数据和科学依据正确的分析、评估、预测和处理滑坡。

滑坡的定义与组成要素定义: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滑坡的主要组成要素有:滑坡体、滑坡壁、滑动面、滑动带、滑坡床、滑坡舌、滑坡台阶、滑坡周界、滑坡洼地、滑坡鼓丘、滑坡裂缝以上滑坡诸要素只有在发育完全的新生滑坡才同时具备,并非任:滑坡都具有。

深部位移监测技术在滑坡勘察中的应用

深部位移监测技术在滑坡勘察中的应用
3 2
西 部探矿 工程
2 1 年第 1 期 01 2
深部 位 移 监 测技 术在 滑坡 勘 察 中的应 用
尧 林 , 彭小平 , 罗大 国
( 贵州 省交通 规划勘 察设 计研 究院股 份有 限公 司, 贵州 贵 阳 500 ) 50 1 摘 要: 通过 工程 实例 , 明采 用测斜仪 进行 深部 位移监 测 可直观地 获得坡 体不 同深度位 移 的变化情 说
为 了快 速 、 确 地 达 到 预 期 效 果 , 用 美 国 Sno 准 使 ic 测斜 仪器 公 司生 产 的垂 直 双 向数 字式 测 斜 仪 ( gtt Diil i
, 路中线

兰海 高速崇遵段 ,
图 2 监测孑分 布图 L
监测 孔设置 完毕 , 然后 向钻孔 内逐 节安放 测斜 管直
A = L・i, d=∑ = s0 n -
由测斜 管底部 测点开 始逐段 累加 , 可得任 一高 程处 的实 际水平位 移 , : 即
6=∑A = d =
i 1 一
式 中 : d—— 测量段 内的水 平位 移增量 ; A L —— 测量点 的分 段长 度 , 般 取 0 5 探 头 上 i 一 . m( i 两组 滑轮 间距 离一 般为 0 5 ; . m)
* 收稿 日期 :0 10 —3 2 1—22 修回 日期 :0 00— 2 2 1—30 第一作者简介 : (9 4) 男( 尧林 16 一 , 汉族) I; 内江人 , , r m l 高级工程师 , 事水文地质 、 现从 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 防治等方面的工作 。
2 1 年第 1 01 2期
/ /
K 埋 啦
I1 N, 一 一 一 厂 /
, \

一切以人民生命 安全为本——抚顺西露天矿南部边帮滑坡变形监测

一切以人民生命 安全为本——抚顺西露天矿南部边帮滑坡变形监测
定 的警戒 区域 ,矗立 着 “ 地质灾 害禁 止入 内”的警 示 牌。 目前 ,危险 区内人员 已全部撤 离 ,抚顺市有
关 部 门 不 定 期 对 西 露 天 矿 南 帮 危 险 区 进 行 检 查 , 防
3 0 国土资源 2 0 1 4 年3 F J 号
止人 员回流。危险 区内的企业 已于2 0 1 3 年3 月停产 ,
启动会 商机 制 。优化 应对措 施
抚 顺 西 露 天 矿 南 帮 滑 坡 变 形 明 显 加 剧 后 ,辽 宁
裂带后 ,发现 1 个 月内变形 加剧 ,滑体边 界在 东西段
形成显 著的4 5 度弧形 转折贯通 破裂带 ,提出尽快评
估既有应急工程效果 。2 月 ,专 家组 先后 深入 不同位 置调查 滑坡体变化 形态 ,根 据不 同角 度研判滑坡体
企 业 人 员 开 展 了 应 急 避 险 撤 离 演 练 ,一 旦 发 生 险 情 ,及 时 组 织 撤 离 。
条破 裂带变形 规律一致 ,但 变形量 整体具有显著 差
异 ,坑 底 以鼓 胀 变 形 较 以往 认 识 更 为 复 杂 ,建 议 关
注地下水疏干巷道情况和融雪 问题 。今年 1 月 ,通过 观测宏 观变形 、排 查千 台山裂缝 隐患 ,追踪后缘破
受 直 接威 胁 群 众 全 部 转 移 ,其 中 , l 7 6 人 南辽 宁 省 围
月 ,采 用 三维 激 光 扫描 仪 器 、地 脉 动微 震测 量 仪
器 , 对 重 点 部 位 进 行 扫 描 测 量 和 监 测 ,发 现 后 缘 两
土资源厅 实施 了搬迁 避让工程 。当地政 府还组织对
山体 发生裂缝 ,矿底 凸现鼓胀
抚顺 西露天矿 开采于1 9 0 1 年 ,采用 敞露 地表 由

基于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岩体失稳研究及其进展

基于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岩体失稳研究及其进展

基于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岩体失稳研究及其进展摘要主要叙述了国内外微地震监测技术在定位方法和技术以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微地震监测技术在矿山深部开采中的工程应用及其新进展。

提出了开发精度能满足矿山岩体破裂精确定位要求的快速微地震定位方法,对采动过程中岩层和煤层的三维破裂进行动态跟踪监测,对微地震事件与矿山灾害关系进行系统研究,探求岩体破裂场与采动应力场的内在规律,以解决如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矿山动力灾害的预测预报问题将是今后微地震监测技术能很好的解释和处理采矿领域问题的关键及研究重点,并介绍了这些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微地震监测技术定位方法岩体破裂序列岩层运动人们在长期的地下岩土工程实践中发现,在较高的应力水平,特别是在采动的影响下,岩石发生破坏或原有的地质缺陷被激活产生错动,能量是以振动波的形式释放并传播出去,因此,围岩结构在破坏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声发射现象。

由于微地震是岩石材料变形、裂纹开裂及扩展过程的伴生现象,它与围岩结构的力学行为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微地震信号中包含了大量的关于围岩受力破坏以及地质缺陷活化过程的有用信息,可以此推断岩石材料的力学行为,预测围岩结构是否发生破坏。

因此,以微地震监测为基础,结合其它学科最新科技成果,对岩土工程灾害进行充分的认识、了解,特别是定量监测和预测,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趋势。

近年来,微地震监测已在石油、水利、土建及矿山等岩土工程中逐步开展起来,并取得了宝贵经验,国内外一些学者采用微地震监测的方法,研究采场三维覆岩空间结构内的岩(煤)体的破裂和失稳,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用于采矿微地震监测的工具和方法大部分是从大地地震移植过来的,其精度不能满足矿山岩体破裂精确定位要求的,也缺乏微地震事矿山岩体破裂精确定位要求的快速微地震定位方跟踪监测,对微地震事件与矿山灾害关系进行系统研究,探求岩体破裂场与采动应力场的内在规律,以解决如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矿山动力灾害的预测预报问题将是今后微地震监测技术能很好的解释和处理采矿领域问题的关键及研究重点。

滑坡勘察报告

滑坡勘察报告

第一章概述受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委托,我院承担了诸永高速公路台州段第一合同(左K120+085-K120+169)段滑坡工程地质勘察任务。

第一节序言该边坡位于仙居市埠头镇红岩村, 诸永高速公路台州段第一合同段境内,由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里程左K120+085-K120+169路堑边坡,右侧为半溪1号桥。

设计路面标高393.11~391.152米,线路最大纵坡2%。

2005年8月右线桥梁开始施工。

2005年11月9日至14日连续降雨后,2005年11月16日下午2时许,突然发生山体滑坡,滑体长约75m,宽约80.0m,形成错落台高约12.0m,滑动方量约45600m3,右线已施工的桥梁人工挖孔桩柱被毁,并在已滑动边坡后侧形成一个更大的潜在滑坡危险区。

第二节目的、任务及依据的技术标准本次勘察的目的是查明滑坡的位置及分布范围,分析斜坡失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提出治理建议。

按照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诸永高速公路台州段第一合同(左K120+085-K120+169)段滑坡勘察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的主要任务为:1、查明滑坡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2、查清滑坡规模及破裂壁、滑床、滑带、滑坡台地、滑坡裂缝等滑坡要素特征;3、查明滑坡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滑动面的抗剪强度指标,对无法取得强度指标的碎石土类反演求得其C、φ值;4、分析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滑坡体稳定分析;5、根据滑坡体现状等提供滑坡治理措施与建议。

执行规范有: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5、《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第三节工作方法、过程及质量评述本次勘察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程钻探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微地震监测技术及应用

微地震监测技术及应用

微地震监测技术及应用摘要微地震监测工艺包括近震研究的定位与地壳构架成像,微地震监测各类定位手段需创建不同目标函数,地震定位情况的实质为求得目标函数的极小值。

NA拥有不依靠于模型初始值选用,不会收敛与部分极小值,比以往线性近似手段有更大的精度与稳定性。

经过地震信息的震相研究,走时拾取反演能够得到地震干扰区的地震波速度系统,当前已推行使用在石油、气田勘察开发和页岩开发领域;矿山开挖中矿震、岩爆,煤和瓦斯突出,承压水突水检测;水利项目施工坝址、边坡可靠性以及天然滑坡检测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微地震;监测方法;运用;研究1 微地震具体定位手段微震监测方法是在地震监测方法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其在原理上和地震监测、声发射监测方法一样,是依靠岩体受力损坏阶段破裂的声、能原理。

近震3D空间微地震定位忽视深度后能视为平面微地震定位情况,使用三点定位几何手段,在已知三个测量点坐标与地层介质传递速度基础上,经过三点到时就能够明确震源部位[1]。

O0是坐标原点,以R,R+ΔR1,R+ΔR2分别是半径作圆,三圆交点就是震源,如图1所示。

天然微地震出现频率相对偏低,地震震相容易区别,常体现出单事件特点。

精确的定位手段均是创建在3D空间前提下,常见的微地震震源定位基本手段包括Geiger法、网格检索手段等线性优化途径;还有遗传算法、模拟退火以及邻近算法等非线性优化手段[2]。

2 微地震监测运用2.1 矿山安全开挖微地震监测伴随开挖深度增大,地压、瓦斯以及地下承压水等安全情况突出,微地震监测技术起到关键的作用。

冲击地压属于矿山内损坏行最大的地压问题,出现时大小不同的煤块以较大的速度飞向巷道,对矿山设备以及人员生命的威胁较大,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作用[3]。

统计结构显示,大概50%的矿震是因为沙砾岩等重点层损害造成的,僅有少数矿震造成了冲击地压情况,表示矿震和冲击地压的差异。

冲击地压与地震一样均是和地球中物理损坏相关联的岩体可靠性现象,其出现时均表现为较短时间内散发大量的应变能。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滑坡变形监测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滑坡变形监测

收稿日期:2020-11-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1453)。 作者简介:张文旭(1997—),男,辽宁朝阳人。 通讯作者:李巍(1965—),男,辽宁鞍山人,教授。
· 136 ·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第 44 卷
SBAS- INSAR 与 传 统 D- INSAR(Differential intere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相比,
1 SBAS-INSAR原理及数据处理流程
1.1 SBAS-INSAR 技术原理 小基线技术可以得到监测目标 cm 甚至 mm 级
的形变情况 。其 [12-13] 原理就是在所有基线的组合 中进行筛选,选取时间和空间基线相对较短的像 对,分别进行差分干涉处理,再进一步通过奇异值 分解(Single value decomposition,SVD)方法解决 数据解算过程中出现方程秩亏产生无穷解的情 况,从而有效解决失相干等问题,利用相位信息观 察捕捉到微小的地表形变量,最终生成形变时间 序列图。
(1.辽宁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2.东北大学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摘 要:针对传统滑坡监测方法效率低的问题,以祁连县牛心山 2018 年 1 月 07 日-2019 年 9 月 23 日 Sentinel-1
数据为数据源,利用 SBAS-INSAR 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形成滑坡的累积形变量图、形变时间序列折线图,建立监 测成果数据库。研究结果表明,SBAS-INSAR 技术可以应用于滑坡的变形监测,且非常高效。
(4)对成功配对的干涉对进行差分干涉,去除 模拟地形相位,得到差分干涉图。差分干涉相位 包括地表形变、DEM 高程误差相位、大气相位、轨 道误差相位、以及噪声相位等。将差分干涉图通 过处理去除平地效应并滤波、相位解缠,使干涉像 对连通。

浅析多道瞬态面波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工程中应用

浅析多道瞬态面波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工程中应用

浅析多道瞬态面波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工程中应用【摘要】多道瞬态面波是一种常用于地质勘察的技术,其特点包括便捷高效、准确性高等。

滑坡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其勘察显得尤为重要。

多道瞬态面波技术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介绍了多道瞬态面波技术的原理,通过实例分析了其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中的应用,并对其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对比了多道瞬态面波与传统勘察方法的差异,展望了多道瞬态面波技术在滑坡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多道瞬态面波技术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工程中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应用前景,该技术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瞬态面波、滑坡地质灾害、勘察工程、多道技术、应用案例、优势、局限性、预测、发展前景、重要性、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瞬态面波的特点瞬态面波是指沿地表传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地震波,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速度快:瞬态面波在岩土体内部传播速度比S波快,通常高于500m/s,能够快速传播,有助于提高勘察效率和准确性。

2. 能量强:瞬态面波的能量集中在较狭窄的频带内,震幅较大,对地下岩土体的高频振动更为敏感,能够检测到地下构造的微小变化。

3. 适应性强:瞬态面波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结构和介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穿透复杂的地质体,传播距离较远,对地下结构具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4. 可靠性高:瞬态面波的特点使其在地质灾害勘察工程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提供准确的勘察数据,为灾害预测和防范提供重要依据。

瞬态面波具有速度快、能量强、适应性强和可靠性高的特点,使其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2 滑坡地质灾害的危害性滑坡地质灾害是指在山坡或者峭壁上由于重力作用使得坡体发生运动而引发的灾害。

这种灾害形式危害性极大,因为它可以直接摧毁房屋、道路、桥梁等建筑物,导致人员财物的严重损失。

滑坡还可能导致土石坍塌,形成堰塞湖,造成严重的次生灾害,危及更广泛的地区。

基于微动法的滑坡结构探测研究

基于微动法的滑坡结构探测研究

基于微动法的滑坡结构探测研究基于微动法的滑坡结构探测研究摘要: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基于微动法的原理和方法,对滑坡结构的探测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滑坡中的微动信号,可以有效地判断滑坡的稳定性和监测滑坡发展趋势。

通过实验和实地探测,本文验证了微动法在滑坡结构探测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滑坡防治和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1. 引言滑坡是由于地质构造变动、地下水位变化、降雨等因素引起的坡体迅速坍塌滑动的地质现象。

滑坡的发生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对滑坡的探测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滑坡探测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勘探、遥感技术、地震勘测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工作量大、成本高、实时性差的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精准、实时的滑坡结构探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 微动法原理与方法微动法是一种利用微动信号进行结构监测和评估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捕获和分析结构中微小的振动信号,来获取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从而判断结构的稳定性和发展趋势。

微动法主要包括加速度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微动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动力响应特性的分析等步骤。

3. 微动法在滑坡结构探测中的应用将微动法应用于滑坡结构探测中,可以有效地判断滑坡的稳定性和监测滑坡发展趋势。

首先,选择合适的加速度传感器并进行布置,将传感器放置在滑坡体上,捕获微动信号。

然后,利用数据采集设备对信号进行采集和记录,并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

最后,通过分析微动信号中的振动频率、振幅等特征参数,可以判断滑坡的稳定性,并预测滑坡的发展趋势。

4. 实验与实地探测为验证微动法在滑坡结构探测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研究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和进行了实地探测。

在实验中,利用人工模拟的滑坡体,设置不同的工况和边界条件,通过微动法对其进行监测和探测。

实验结果表明,微动法可以准确地判断滑坡的稳定性,并预测滑坡的发展趋势。

在实地探测中,选择了几个具有滑坡倾向的场地,在现场进行了微动信号的采集和分析。

物探方法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中的应用分析

物探方法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中的应用分析

物探方法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中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滑坡灾害频发且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

特别是我国地质灾害高发区的增多,滑坡灾害频繁发生,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

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准确、及时地勘察和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物探方法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物探方法的原理、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以期为滑坡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物探方法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中的原理,揭示其作用机制;2. 探讨物探方法在当前滑坡地质灾害勘察中的应用现状,总结经验和不足之处;3. 探讨物探方法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中的优势,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4. 探讨物探方法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中存在的局限性,提出改进建议;5. 分析物探方法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中的有效性,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1.3 研究意义滑坡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中常见且具有严重破坏性的一种,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而物探方法作为现代地质勘探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物探方法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中的应用意义,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提高灾害预警和预测能力。

通过物探方法收集的地质信息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灾害防治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有效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深入研究物探方法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中的应用意义,对于科学防范和减轻滑坡地质灾害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滑坡地质灾害概述滑坡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大规模坡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和滑动现象,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滑坡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危险性,常常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滑坡地质灾害可以分为自然滑坡和人工滑坡两种类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a n d s l i d e b o d y o f F u s h u n We s t O p e n - p i t Mi n e ,a n a l y z e s t h e s p a t i a l d i s t ib r u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d e t e r mi n e s t h e s p a c e s h a p e o f we s t s i d e f o l a n d s l i d e b o d y ,w h i c h h a s a n i mp o r t a n t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o r e s e a r c h t h e e f e c t me c h a n i s m o f l a n d s l i d e b o d y o n s l o p e
L I Mi ng
( C h i n a C o a l T e c h n o  ̄ g y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G r o u p S h e n y ng a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F u s h u n 1 1 3 1 2 2 , C h i n a )
进行 实 时监测 分 析 , 分 析其 空 间分 布特 征 , 确 定 滑体
西 侧边 界 空 间形 态 , 具 有 监 测 范 围广 、 经济 、 直 观 等 优点。
1 微 震监 测系统
1 .研 究 具有 重 要意 义 。 依 靠 常规 的 地 质 钻探 揭 露 滑 体 侧边 界形 态 , 投 入高 , 成本 大 , 施 工工 期 长 , 边 坡变 形 过程 中易卡 钻 ,

要: 采 用微 震监 测技 术 , 对抚 顺 西 露天矿 南帮 滑体 西侧 边界 岩 体错 断过程 中的微震 事件进 行
了监测 , 分析 其 空 间 分布 特征 , 确 定 滑坡 体 西侧 边界 空 间形 态 , 对 于研 究滑体 对 西侧 边界 外部 坑
口油厂 边坡 稳 定的 影响 机理 具 有重要 的意 义 。 关键词 : 滑体 ; 微震监测; 空 间形 态
s t a b i l i t y o f e x t e r n l a p i t o i l p l a n t s .
Ke y wo r d:l a n d s l i d e b o d y ;mi c r o s e i s mi c mo n i t o i r n g ;s p a c e s h a p e
Ab s t r a c t : T h e a u t h o r a d o p t mi c r o s e i s mi c mo n i t o in r g t e c h n o l o g y t o mo n i t o r mi c r o s e i s mi c e v e n t i n t h e we s t s i d e o f s o u t h s l o p e
边 坡 的破 坏是 由缓 慢 变形逐 渐 演变 到 突发 性 崩
溃 的 过程 【 1 ] 。随 着边 坡变 形 的演化 发 展 , 边坡 周 界逐 步显 现于 边坡 地 表 ,并逐 渐 闭合 ,形 成完 整 的滑 坡 体 。查清 滑体 侧 边界 形态 ,对 于 滑体 稳定 性研 究 及
释放 的特 点 , 采用 微震 监测 技术 , 对岩 体 的微 震 事件
L i n u x 操 作 系统 下运 行 。除 地震 方 面 , 许 多非 地 震岩
动 中 产生 的微 小 地震 事 件 , 来 监测 其 对 生 产活 动 的
影响 、 效果 及 地 下状态 的地球 物理 技 术 。 其基 础是 声
发 射 学 和地震 学,当地下 岩 石 由 于人 为 因 素或 自然
中图分类号 : T D 8 2 4 . 7
文献标志 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1—9 8 1 6( 2 0 1 5 ) 0 8—0 0 4 9— 0 3
Bo u n d a r y s u r v e y a n d s h a p e t e s t o f l a n d s l i d e b o d y b a s e d o n mi c r o s e i s mi c mo n i t o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露天采矿技术 2 0 1 5 年第8 期
D O I : 1 0 . 1 3 2 3 5  ̄ . c n k i . 1 t c m. 2 0 1 5 . 0 8 . 0 1 5
・ 4 9・
基 于微 震监测 技 术 的滑 坡体侧 边界 勘察 与形态测 试
李 明
( 煤科 集 团沈阳研 究院有 限公 司 , 辽宁 抚 顺 1 1 3 1 2 2 )
成孑 L 困难 。 微 地震 监测 技 术是 通过 观测 、 分 析 生产 活
本 次微震 监测 应用南 非 I Ms微 震 监 测 系 统 , I M S提 供 了数 字 化 , 智 能化 , 高分 辨率 的地震 监 测 和 控制 系统 , 具 有在 线地 震信 息处 理 , 分析 和 可视 化功 能 。该 系 统 易 于使 用 ,可 在 Mi c r o s o f t Wi n d o w s 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