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五节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第五节,态度的形成与态度的转变全
重复 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 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 效果均不好。如,唠叨
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一、态度转变模型 二、态度变: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某 种信息或意见而引起变化。就是说服的过程。
一、态度转变模型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一个态度转变模型
传递者
沟通信息
目标(接受者)
情境
可信
差距
信念
意图
畏惧
人格
这一模型绘出了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专栏2-12 角色扮演与态度转变
个体把自己当成是另一个人时,会按照扮演角 色的态度和行为生活。长期导致态度和行为模 式固定,从而态度转变。行为矫正可用。
如、追星模仿、学习榜样;演员入戏太深、印 象整饰
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
态度测量一般使用间接方法,由于态度是个体对人和事物的倾向, 目前还难直接测量。常用的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 测量。态度测量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
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个体的态度取决于态度对象对个体的价值。当个
体认为它有价值时,就会持有肯定态度;认为没有价值时,就会采取否
定态度;介乎二者之间采取中性态度;价值大小决定态度程度强弱。
态度对象的价值,不应忽视其客观价值,但社会心理学家更强调个体赋
予它的价值。
态度与价值观不同 价值观比态度更抽象一般、稳定持久;价值观不像态
有无目标的态度;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 稳定性 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易随
社会心理学5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信念
警告
意图
畏惧
人格
分心
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一)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1、传递者的威信 2、传递者的立场 3、说服的意图 4、说服者的吸引力
(二)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1、信息差异:传递者威信大小与差异大小的影响 2、畏惧: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到U曲线 3、信息倾向性:单一倾向的信息;正反两方面的信息 4、信息提供的方式:口头、书面;面对面、传媒。 (三)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1、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 2、人格因素:依赖性、自尊心、社会赞许动机 3、个体的心理倾向性:拒绝被说服。 (防卫策略:笼统拒绝、贬损来源、歪曲信息、论点辩驳等) (四)情景 1、预先警告 2、分心 3、重复(沟通信息的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间呈到U曲线)
态度的测量:常用的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主要 测态度的方向和强度两个属性。
单选:在海德的P-O-X模型中,两种关系否定,一种肯定,则存在()。
(A)不平衡状态(B)平衡状态(C)强平衡状态(D)弱平衡状态
(四)认知功能:对情景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
三、态度的属性 (一)方向;(二)强度;(三)深度;
(四)向中度;(五)外显度。
四、态度的形成 美国学者凯尔曼的理论:
(一)依从;
(二)认同; (三)内化;
第二单元: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转变
一、态度转变模型(霍夫兰德)
传递者 沟通信息 目标(接受者) 情景
可信
差距
(一)态度的特点: 1、内在性;2、对象性;3、稳定性。 (二)态度的成分 ABC理论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
C成分
A成分
B成分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态度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
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的内部结构由认知、情感和意图三要素组成。
三要素的协调程度越高,态度就越稳定。
一般来说,态度的三要素是协调一致的。
如果出现矛盾和不协调,则个体会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重新恢复协调一致。
当三者发生矛盾及需要转变时,其中的情感因素起主要作用。
因为在态度的转变中,认识的转变较容易,而思想情感的转变比较困难、缓慢。
积极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是有利的,消极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是不利的。
态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形成个体的积极态度,促进个体健康成长与完善,造福于社会。
表现为:其一,积极态度具有认识和情感的价值。
外界信息的接受、理解与组织都要通过态度的过滤。
因此,积极的态度常使个体在接触信息时,倾向选择正面信息,促使判断、理解产生良性的情绪体验;而对于负面信息也是有所认识,常给予排斥。
常此以往,必然促使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情感的形成。
其二,积极态度具有保护和激励的价值。
积极的态度促使个体敢于正视现实,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以及生活中的不愉快经历,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
同时常使个体追求符合需要和价值观的事物,促使自身不断努力,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其三,积极态度具有催生创造和完善自我的价值。
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优良的个性促进个体认识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
研究表明,许多高成就者具有优良的态度。
他们充满自信,具有乐观主义业精神状态,敢于面对失败,勇于承担责任,善于与人合作,视现实压力为挑战,惯于探索新的方式方法等。
这都有利于人的潜能释放,创造奇迹,实现自我。
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过程,是由情感、认知、意志三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心理结构。
人们在与他人、群体发生交往、联系时,总是受到自己态度的影响。
德育的对象是人,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需要或品质的实践活动。
11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知识精讲通关第五节态度形成与态度的转变.pps
6.基本的社交情绪种类:社交焦虑、嫉妒、羞耻与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嫉妒的种类:
占有性嫉妒 竞争性嫉妒 自私性嫉妒 恐惧性嫉妒
其他一些社交情绪:窘迫、羞怯、孤独
窘迫是指,在交往中,“主角”意外地完全失去了信誉 或丢了面子。实质是个人意外地成为注意的中心而产生的 情感体验。
羞怯的原因:设计的自我形象与实际表现方式不一致。
孤独:决定于一个人要求或需要达到的社会接触水平, 而不是其实际达到的水平。
第五节 态度形成与态度的转变
主要内容:
一、态度形成 二、态度转变 三、态度测量
本节共计10个问题:
1.态度: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 倾向。
2.态度的特点:内在性、对象性和稳定性。 3.态度的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三个成分。 态度的ABC 态度的ABC与合理情绪理论ABC相区别 4.态度与行为: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还受情境 、认知、过去行为经验等影响。(抽烟) 态度与价值观:价值观影响态度
E N D Thanks!!
(什么是价值观?)
5.态度的功能:工具性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 功能和认知功能。
6.态度的属性:方向、强度、深度、向中度和外显度。 7.态度的形成:依从、认同和内化。
8.态度转变模型:
理解
9. 态度转变理论:海德的平衡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社 会交换理论
10. 态度的测量
没有比说服更有说服力的手段。 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先从激起其情绪认同开始。 认知失调理论 戒烟与劝导 一份有趣的工作 推销术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的形成 个体的社会态度的获得过程,就是态度的形成。
美国社会⼼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态度形成有 4个条件:①经验的积累和整合。
从各个零散的经验中形成相同类型的特殊反应的整合。
②经验的分化。
开始是笼统的、缺乏特殊的,以后逐渐分化和个别化。
③剧烈的、外伤性经验,甚⾄是仅仅⼀次的经验,就可以形成永久性的态度。
④对社会已有态度的模仿及语⾔的学习。
从发展的⾓度看,D.克雷奇认为影响态度形成有以下因素:①个⼈的需要是否得到满⾜;②对某⼀对象的信息获得的质量以及信息源的性质;③所属群体或参照群体对个体的影响;④个体的⼈格特点。
凯尔曼于1958年提出态度形成的3阶段说:①服从。
或是出于主体的意愿,不知不觉地模仿;或是受到群体规范的压⼒,从⽽产⽣的服从⾏为。
②同化。
态度不再是表⾯的改变,也不是被迫,⽽是⾃愿地接受他⼈的观点、信念、⾏为或新的信息,这⼀阶段已经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没有同⾃⼰全部态度体系相融合。
③内化。
内⼼发⽣了质的变化,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已经纳⼊了⾃⼰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态度体系中的⼀部分,⽐较稳固,也不太容易改变。
到了这⼀阶段,态度才真正地形成。
后来,此假说被认为是⽆法得到证实的,凯尔曼也对此做过补充。
态度的变化 ⼴义指由于内部因素或外部因素使某⼀定时期内持续的、稳定的态度发⽣变化;狭义指的是由于社会的影响,特别是由于说服性沟通使以前的态度向相反的⽅向发⽣变化。
态度变化的⽅向按照施加影响的社会或他⼈所期待的⽅向发⽣变化的,称肯定性态度变化;按所作⽤的他⼈的期待及想法作相反⽅向变化的,称否定性态度变化。
社会⼼理学对社会态度形成和变化的研究有以下⼏种主要理论:①认知均衡理论。
出发点是⼈们在⼼理上有维持态度系统平衡⼀致的需要,当⼈们态度系统失去平衡后,总有从不平衡向平衡转化的趋势。
态度系统中诸成分的不⼀致性是促进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
按对⼀致性理解的不同,可分为⼏种解释态度改变的理论模式:F.海德的P-O-X模型,T.M.纽科姆的A-B-X模型,奥斯古德与P.H.坦南鲍姆的和谐理论,L.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等。
心理学——态度的形成和改变PPT课件
1. 预先警告 2. 分心
1. 对原有态度的信奉程度(自我卷入程度) 2. 预防注射 3. 人格因素(自尊,智力,性别)
人们对一致性的偏向程度,可以通过“一致性 偏好量表”的项目来测量。请阅读下面的每道 题目,然后用下列数字表示自己对此的态度。
1=强烈不同意 2=不同意 3=有些不同意 4=有点不同意 5=既不同意,也不反对 6=有点同意 7=有些同意 8=同意 9=强烈同意
基本观点:当个体的信念或态度与其他观 点或自身行为发生矛盾或不相一致时,人 之元素之间的冲突便会导致心理失调,进 而产生紧张、不适等负面情绪体验。随之 而起的一种动力倾向性推动个体进行自我 调整,或改变原有信念、原有态度,或否 定其他观点和行为,以达到或恢复认知上 的相符或一致。
主要有两种学说:平衡理论和认知失调理 论。
态度的形成是一个有理性的、主动决策的 过程。
有两种学说:预期价值理论和认知反应理 论
态度是个人为自己的得失而深谋远虑的结果 预期:人们对某一客体具有特定属性或某一行
为达成特定目标概率的主观判断 价值:人们对客体所具有的属性或行为结果在
多达成多上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主观判断。 U=E ×V 评述:过于夸大了人的理性,与现实情况多有
实验:木板上拧螺丝钉——20美元 VS 1美元 当以金钱或其他外在诱因激励个体去做其原本就喜
欢做的事情时,个体的内在动机就会因此而受损。 评述:只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 儒家反省法
1. 一般说服模型 2. 可能性模型 3. 启发系统模型 4. 态度改变的协同模型
外部刺激
信息源 传播 情景
目标靶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喜爱或 厌恶的情感体验
知态
度
情
意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行为倾 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
心理学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心理学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1.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2.态度的特点有以下三项:(1)内在性:是内在的心理倾向;(2)对象性(针对性):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3)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地改变。
3.态度的成分(ABC 模型)认知成分(C,cognition):个体对于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
情感成分(A,affection)——心:个体在评价的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
行为倾向成分(B,behavioraltendency):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
当ABC 不协调时,情感 A 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和行为取向。
4. 社会心理学家卡茨(DKnz,1960)提出,态度有四个方面的功能:工具性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知功能。
5.态度的维度(1)方向:态度的指向,即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否定指向。
(2)强度:指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
(3)深度: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4)向中度:指某种态度在个体价值体系及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外显度: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6.美国学者霍夫或弗兰德等人提出一个态度转变的模型,从这个中可以看出,发生在接受者身上的态度转变,要涉及四个方面的要素。
第一是传递者,第二是沟通信息,第三是接收者,第四是情境。
7.影响态度转变的沟通信息方面的因素:(1)信息差异:任何态度的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
对于威信较低的传递者,差异适中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
(2)畏惧:中等强度的畏惧的信息能取得较好的说服效果。
(3)信息倾向性(4)信息的提供方式8.影响态度转变的接受者方面的因素:(1)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2)人格因素(3)个体的心理倾向:人们通常利用一些自我防卫的策略来减少说服信息对自己的影响,比如笼统拒绝,贬损来源、歪曲信息、论点辩驳等。
社会心理学 第五章 态度及其改变
精选ppt
1
一、态度的定义与分析
1.定义:态度是个体对任何人、观念或事物 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和 意向三个成是有一定对象的。 第二,态度是比较稳定的,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 而不改变。 第三,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它存在于个 体自身内部。 第四,态度是具有一定的结构的。
效应、过度理由效应) 4、角色扮演与改变主客体相互作用方式 5、自我防御回避原则与渐进策略
精选ppt
10
逆反心理: 泛指个人用反向的态度和行为来对外界的劝导作出
反应的现象。
超限逆反 、自我价值保护逆反 、 禁果逆反
精选ppt
1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二)认知平衡理论(海德,1958)人类普遍有一种
平衡、和谐的需要,不喜欢不平衡状态。一旦在认知 上有了不平衡,就会从心理上产生紧张和忧虑,从而 促使主体按照“费力最小原则”将认知结构向平衡和 和谐的方向转变。 (三)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凯尔曼,1958) (1)服从(2)认同(3)内化
精选ppt
精选ppt
3
二、态度的功能
金盛华: (1)态度对社会理解的影响 (2)态度的记忆过滤效应 (3)态度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 (4)态度的激励作用 卡茨(态度的功能主义观点): (1)利益功能 (2)自我防御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 (4)认知功能
精选ppt
4
二、态度的形成
(一)学习因素: 人们可以像获得知识那样获得态度态度。
6
精选ppt
7
一、态度改变情境模型 二、态度改变的方法
精选ppt
8
四、 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
第5章态度
(一)Heider的平衡理论 • 心理活动是人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实现动 态平衡的过程
– 个人处于不平衡态,就会体验到不愉快,其所 引起的应力将驱使人将不平衡态转化成平衡态 – 态度转变遵循“费力最小原则”
• 人们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 P-O-X平衡性决定态度改变需求
• P-O的关系最重要
Fishbein&Ajzen1974的调查
采用自我报告、行为意图提问和五份量表填写等方法调查 了62名男女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
发现:被试的宗教态度并非必然与任何一种单一行动(或
施舍或遵守宗教节日)保持一致,但是和同类许多不同的 行动的执行有紧密的相关
多重行动:由同类几个行动组成的行为
多重行动尺度:以多重行动作为衡量态度的工具
(三)态度形成与认知因素
计划行为理论(源于:理性行为理论)
行为意图----实际行为
指向行为的态度
• 对行为结果的信念及评价------指向于内
主观规范
• 重要他人的期望及遵从动机-----指向于外
知觉到的控制感
• 对完成行为难易度的知觉-------自我效能
如何解释? 人类自发的、无意识的行为
5-1 态度概述
社会心理学的核心问题 沟通内外的桥梁
一)态度概述
1、首次使用:斯宾塞 2、最早的研究:朗格,运动肌态度实验
在一项研究反应时间的实验中发现,被试如果特别注
意自己即将要作出的反应时,即当被试心理上对自己 需做的反应有所准备时,则其所作出的反应时间比其 他被试快 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支配着个人的记忆、判断、思
• 平衡的几种可能性
• 不平衡的几种可能性
• 最重要的关系P-O – 平衡时的情绪强度 – 不平衡时的态度改变压力
社会心理学-态度及其改变
21
(一)信息源 1. 可信性(credibility)
☀ 专长性(expertness) Aronson等(1963) 高可信性能更多地转变被试的态度。这表明,信 息源的可信性往往比信息本身的逻辑性与合理性 更重要。 ☀ 可信性的持续性(continuity of credibility) Aronson等(1953) 睡眠者效应(sleeper effect):低可信性信息源对 态度改变的效果随时间的推移而上升。
4
4. 态度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三个成分彼此协调一致。 当三者发生矛盾时,情感成分将成为态度的 主要决定因素。
5
二、态度与行为
1. 态度会影响行为。 2. 态度与行为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 • •
Lapiere(1934)现场实验(field experiment) 一般态度预示一般行为; 特殊态度预示特殊行为; 态度测量与行为之间的时间间隔越小,它们 之间的关系就有更多的一致性。
9
态度与行为是有联系的,但这种联系 不是直接的。
10
第二节 态度形成的理论
一、学习论
1. 经典条件作用 态度的形成是一个中性概念与一个带有社会 积极和消极含义的概念重复匹配的结果。 2. 操作性条件作用 3. 观察学习 三阶段论:顺从、认同和内化。
11
二、诱因论
诱因论(incentive theory):态度的形成是由 诱因的相对强度决定的。 认知反应理论(cognitive response theory):人 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而非被动的信息接受者。 个体对于信息会产生认知反应(对事物的观点 和看法),这些认知反应将决定个体的态度。
29
二、投射法 1. 主题统觉测验(TAT) 2. 作业投射法
[社会心理学]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试论态度的形成过程摘要态度是一种内在反应倾向,通常进行研究的态度是具有行为能力的个体对周围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
态度由一定的对象所引起,诸如喜爱,讨厌都是态度的表现。
态度通常由认知、情感和意志三要素组成。
而这三种要素越协调,所产生的态度就越趋于稳定。
态度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体和社会间产生的化学反应。
人们在与他人、群体发生交往、联系时,总是受到自己态度的影响。
人的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社会化进程的结果。
【关键词】态度形成转变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逐渐发育成为社会人,具有一定的思想观念和对周围世界的态度。
如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持积极的态度,诸如喜欢、满意、热爱等,都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态度形成的过程是从不具有某种态度到具有某种态度,从简单态度到复杂态度,从不稳定的态度到稳定的态度的过程。
态度形成的过程与个人社会化的进程是同步的。
1态度的形成和转变态度是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不断增强态度的运动遵循的是这样一个轨迹,旧态度的改变必然带来新态度的形成,新态度的形成总是以旧态度的改变为先导。
因此,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并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态度运动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1态度的形成人从出生开始,必不具有对任何事物的态度,可以说,态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形成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态度的形成: 态度是对欲望的满足后形成的。
欲望是与生俱来的,理性的个体对凡是能满足欲望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会产生喜好的态度。
相反地,对阻挠其目标实现或引起挫折的对象,就会发展出一种厌恶的态度。
比如,增加部分服务性行业税收的制度出台的时候,很多餐饮等服务部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对态度。
个体与团体的相互影响,人生活在社会中,个体难免与的其他个体产生作用,个体的很多态度都可能与其它个体的态度相一致,这样就组成了团体。
态度和态度改变
态度和态度改变态度不是先天生成的,是人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人在对他人和各种事物认知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态度,态度会影响人的交往。
人的各种选择,决定人的生活方式、学习和工作方式以及一切社会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利用信息传播方式来改变人们态度的现象比比皆是。
无论是大街上处处可见的商业广告牌,家里的电视、报刊,还是在学校、企事业单位举办的演讲、报告会,无非都在通过传播一定的信息,来达到说服人们、使人们维持或改变某种态度的目的。
态度对于社会生活的重大作用,使它很早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早期的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甚至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关于“态度的科学研究”。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拓宽和深化。
态度及其转变的研究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翻页)一、态度的实质(一)态度和态度的要素态度一词在英语中最早指身体姿势、姿态,后来演变为专指心理状态的术语,特指主体对一个特定客体的行为反应准备。
对态度的定义,有多种说法,其中G w奥尔波特(G w AllPORT)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与神经的准备状态,它由经验予以体制化,并对个人心理的所有反应过程起指示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作用。
GW奥尔波特的定义被社会心理学家誉为态度的古典定义。
我们根据态度的基本特征,把它阐释为:态度是个体或群体对人对事物所持有的评价性系统和心理反应倾向.态度所具有的评价系统和心理反应倾向表现在每个人对待任何事物都会做出肯定或否定、赞成或反对的评价,同时还表现出一种心理倾向性;在人际接触中,人们同样彼此能够觉察到对方的接纳与拒绝、热情与冷漠的心理反应倾向。
所以说,态度既具有评价体系,又是一种倾向性的心理准备状态。
态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
但是有代表性的概念包括以下三种:奥尔波特(G. Allport 1935)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
社会心理学真题集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P102-113)1、G〃奥尔波特认为,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会受他人存在的影响,他人存在形式包括()。
(08-5三级)(A)虚拟的存在(B)现实的存在(C)想象的存在(D)隐含的存在【答案】BCD根据霍兰德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在()。
(08-05二级)(A)社会哲学阶段(B)哲学思辨阶段(C)经验描述阶段(D)实证分析阶段【答案】C2、F〃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包括()。
(08-5三级)(A)社会行为(B)社会影响(C)社会意识(D)本能行为【答案】AC3、F〃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的学科。
(08-11二级)(A)社会心理(B)社会意识(C)社会知觉(D)社会情感【答案】B4、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心理咨询师应该()。
(08-11二级)(A)不予干预(B)完全保持价值中立(C)表示同情(D)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答案】D5、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P指()。
(09-5 三级)A.行为 B.个体所处的情境C.个体 D.函数关系【答案】C6、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09-5 三级)A.观察 B.实验C.思辩 D.归纳【答案】A7、勒温认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必须同时考虑人和其()。
(09-11 二级)(A)情绪状态(B)过去的经验(C)个性特征(D)所处的情境【答案】D8、社会行为是由()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09-11 三级)(A)社会因素(B)现实生活(C)周围环境(D)即时情境【答案】A9、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E的含义是()。
(09-11 三级)(A)行为(B)函数关系(C)个体(D)个体所处的情境【答案】D10、G〃奥尔波特认为,社会的存在,也就是他人的存在方式包括()。
(09-11 三级)(A)现实的存在(B)想象的存在(C)隐含的存在(D)虚拟的存在【答案】ABC麦孤独(W.McDougall)用()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心理咨询师 社会心理学 第五节 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2)
真题分享
4.人们常用自我防卫策略来弱化说服信息的影响, 这样的策略包括( )。(多选) A.贬损来源 B.歪曲信息 C.论点辩驳 D.投射作用
真题分享
4.人们常用自我防卫策略来弱化说服信息的影响, 这样的策略包括( )。(多选) A.贬损来源 B.歪曲信息 C.论点辩驳 D.投射作用
答案:A
真题分享
6.一般来说,( )频率的信息重复,能取得较 好的说服效果。(单选) A.高 B.中等 C.低 D.偏高
真题分享
6.一般来说,( )频率的信息重复,能取得较 好的说服效果。(单选) A.高 B.中等 C.低 D.偏高
答案:B
真题分享
7.海德的态度转变理论是( )。(单选) A.角色理论 B.认知失调论 C.平衡理论 D.社会交换论
答案:AB
真题分享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多选) A.分心会削弱说服效果 B.预警会促进态度转变 C.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不易转变 D.自尊水平高的接受者的态度不易转变
真题分享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多选) A.分心会削弱说服效果 B.预警会促进态度转变 C.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不易转变 D.自尊水平高的接受者的态度不易转变
答案:ABC
真题分享
5.态度转变是在沟通信息与接收者原有态度存在 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要引 发最大的态度转变量,这种差异应该( )。 (单选)
A.适中 B.较大 C.较小 D.最大
真题分享
5.态度转变是在沟通信息与接收者原有态度存在 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要引 发最大的态度转变量,这种差异应该( )。 (单选) A.适中 B.较大 C.较小 D.最大
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摘要文章对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进行综述,主要从态度的基本概念及特性,双重态度模型,态度的形成及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态度的改变过程的三阶段、态度改变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平衡理论、海德理论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态度态度的形成态度的改变引言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
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
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
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
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1 态度的概念1.1 态度的定义态度通常是指个体自身对某一客体所持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的、比较稳定的评价与心理倾向。
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1]。
1.2 态度的心理结构1.2.1.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1.2.2.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1.2.3.行为因素行为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1]。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
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
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
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
05社会心理学
第四节 用科学的方法测量态度 一、总加量表法 二、社会距离尺度法 三、语义分析法 四、投射法 五、内隐态度测量法 六、生理反应法
第四节 用科学的方法测量态度 • 测量个人的态度主要是指其方向和强度两个方 面。方向反映的是个人对客体的反应,内容包 括喜欢或不喜欢、肯定或否定。态度的强度是 个人对客体的感觉强度,也就是其力量与深度
二、内隐与外显的双重态度 • 内隐态度,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 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 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
二、内隐与外显的双重态度
• 双重态度模型的基本观点:
1、相同态度客体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能共存于人的记忆中。 2、出现双重态度时,内隐态度是被自动激活的,而外显态度则需要较多的心 理能量和动机从记忆中去检索。当人们检索到外显态度,且它的强度能超越 和压制内隐态度,人们才会报告外显态度;当人们没有能力和动机丢检索外 显态度时,他们将只报告内隐态度。 3、即使外显态度被人们从记忆中检索出来,内隐态度也还会影响人们那些无 法有意识控制的行为反应(如一些非言语行为)和那些人们不试图去努力控 制的行为反应。 4、外显态度相对易于改变,内隐态度的改变则较难,那些态度改变技术通常 改变的只是人的外显态度,而非内隐态度。 5、双重态度与人们的矛盾心理是有明显区别的,在面临~种有冲突的主观情 境时,有双重态度的人通常报告的是一种更易获取的态度。
一、社会态度的要素结构
• (一)态度的认知功能 • 态度为个体的行为反应提供具体的信息。某一特 定态度一旦形成,成为一定的心理结构,就会影响 对后继刺激的接受,对于后继刺激所具有的价值能 够发挥判断作用与理解作用。
一、社会态度的要素结构 (二)态度的情绪功能 人们的某种态度决定了他的某种期望、某种 目标,与其态度相一致的事物将会给他带来满 足;与其态度相反的事物则能唤起失望感或不 满足的情绪。
心理咨询师三级2017考点: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心理咨询师三级2017考点: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心理咨询师栏目精心整理“心理咨询师三级2017考点: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一文,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更多相关讯息,请继续关注本网。
一、概述1、态度: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1)特点:内在、稳定、对象(针对)(2)成分:ABC,情感、行为倾向性、认知。
情感A(Affection)、行为倾向性B(Behavioral tendency)、认知C(Cognition)三种成分,也称态度的ABC模型。
一般地说,这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和行为倾向(3)态度与行为:态度决定行为,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比较复杂,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为,还受情境、认知因素、过去经验和行为的影响(4)态度与价值观:与态度相比,价值观更抽象一般,更稳定持久,不容易转变,没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
价值观对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
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
对象的客观价值对态度有重要影响,但态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个体赋予对象的主观价值。
2、功能(1)工具性:倾向于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态度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按照功利原则进行取舍的结果,是社会交换和社会适应的产物(2)自我防御:有利于确立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减少焦虑和消极情绪(3)价值表现:个体主动表现自己,通过表明态度来显示社会价值(4)认知: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
已形成的态度会影响对新情境的认识。
3、维度:方向(态度的指向,表现形式)、强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大多数人格量表涉及的是态度强度的测量)、深度(个体对特定对象的卷入水平)、向中性(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外显度(外露程度)。
4、形成:凯尔曼提出包括依从(表面的、暂时的,是权宜之计,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认同、内化(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将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二、态度转变:是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态度的维度
⒈方向(态度指向:肯定/否定态度对象) ⒉强度(态度方向的程度) ⒊深度(对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⒋向中度(态度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⒌外显度(方向和行为的外露程度)
16
四、态度的形成
顺从 (依从)
认同
在社会影响下,外显行为表现得与别人 一致,而对客体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情感, 是表面的,多受奖惩原则的支配。 (孩子对长辈的态度、宠物的态度)
出发,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 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 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人们在态度转变过程中遵循“费力最小原则”
20
海德的平衡理论关系图
P
++
O
X
+
P
-
-
O
X
+
P
P
+ - -+
O
XO
X
-
-
P代P表个体
P
P
P
O+代表+与P有关+系的另-一个体 - +
--
OX+-代代代-表表表与消积X两极极者的的O相关关关系系+的某X一事物O或人+ X O
X -
21
海德的平衡理论关系图
PO代代P表表个与体P有关系的P 另一个体
P
P
X+代表+与两者相- 关的某-一事物或+ 人 - - +
O+代表积X极的O关系 X O
XO
X
-代+表消极的关系 +
-
-
P
--
O
X
-
P
-+
信念 人格 原有态度 个体心理倾向
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见下页)
警告 分心 重复
18
传递者
沟通信息
目标(接受者)
补充资料 情境
┃
┃
┃
┃
可信
差距
(传递者的威信) (双方信息差异) (传递者的立场)
信念
(受者态度难变)
警告
(预先警告受方) (使受方改变) (正反效果)
┃
┃
┃
┃
意图
畏惧
(说服的意图) (受者心理防御) (是否操纵受方) (畏惧不能过强)
6
认知 成分
事实 知识 信念 评价
态度
情感 成分
情感 体验 情绪 反应
行为 倾向
预备 反应 行动 倾向
外显 行为
图:态度的成分及其关系
一般情况下,三种成分协调一致。 若不协调时,情感成分 占主导地位。
7
(三)态度与行为
态度含有行为的倾向。
以前的研究:态度决定行为,可以预测行为。
有研究表明:有时行为与态度不一致。 (如:吸烟、表里不一)
酬赏与他人的赞许,形成那些与他人要求一致并与奖励 联系在一起的态度,而避免那些与惩罚相联系的态度。 如孩子们对父母的态度就是适应功能的最好表现。
12
(二)自我防御功能
态度除了有助于人们获得奖励和知识外,也有助 于人们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这种观念来自于 精神分析的原则。比如某个人工作能力低,但他却 经常抱怨同事和领导,实际上他的这种负性态度让 他可以掩盖真正的原因,即他的能力值得怀疑。
│
│
[说服者吸引力] [信息倾向性]
(单一信息)
(正反两面信息)
信息提供方式
(口头优于书面)
人格
分心
(受者人格因素) (分散受者注意)
(依赖性)
(正反效果)
(自尊)
│
│
[个体心理倾向] [信息重复率]
面临压力 (中等频率较好)
(逆反心理)
(心理惯性)
19
三、态度转变理论
(一)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Heider 1958)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
13
(三)价值表现功能
态度还有助于人们表达自我概念中的核心价值, 比如一个人青年人对志愿者的工作持有积极的态度, 那是因为这些活动可以使他表达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而这种责任感恰恰是他自我概念的核心,表达这种 态度能使他获得内在的满足。
14
(四)认知功能
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态度有助于我们组 织有关的知识,从而使世界变得有意义。对有助于 我们获得知识的态度对象,我们更可能给予积极的 态度,这一点相当于认知图式的功能。
⑻爱情、婚姻、家庭
群体层次
2
第五节 内容提要
态度的形成 态度的转变 态度的测量
3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总的评价 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4
(一)态度的特点
内在性(内在心理倾向); 对象性(人、物、事件、观念); 稳定性(不易改变).
5
(二)态度的成分
认知成分: C (cognition) 情感成分: A (affection) 行为成分: B (behaveior)个体对态度的 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
后来拉皮尔教授又给他们经过的旅馆与饭店写 了一封信,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待亚洲人。结果在 28封回复的信中,90%说他们不会接待。很显 然,他们的态度与行为发生了矛盾。
10
(四)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是个体评价事物与抉择 的标准,是关于什么是 “值得的”的看法。
个体认为对象有价值→肯定的态度 个体认为对象无价值→否定的态度
8
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实验
拉皮尔(LaPiere 1934)的研究就想说明用
代初,绝大部分美国人对亚洲人持有负
性种族偏见。为了研究这种偏见的影响,拉皮尔 教
授邀请了一对来自亚洲的年轻夫妻驾车做环美国 旅
行。他的研究想要发现,他们所经过的旅馆和饭
店
9
结果在3个月的旅行中,他们经过的66家旅馆 只有1家拒绝让他们住宿,而184家饭店没有一家 拒绝他们用餐。
指喜欢某人或某群体,内心乐于与之 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与之一致的态度。
内化
即内在化。是把自己的情感上的认同
与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结合起来, 进行理智的判断而形成的态度。
17
第二单元 态度的转变
一、态度转变的模型
信息传递者
沟通信息
目标(接收者)
情境
威信 意图 立场 吸引力
差距 畏惧 信息倾向性 信息提供方式
第五节 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1
概
⑴概述:社会心理学定义和研究范围、
述
简史、研究方法、主要流派
个
⑵社会化、社会角色、自我、身份、自尊
体
⑶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印象管理、归因
社
层
⑷社会动机、社交情绪
会
次
⑸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心 理 学
人 际 层 次
⑹沟通、人际关系、人际吸引、人际互动
⑺社会影响:从众、社会促进、社会懈怠、 模仿、暗示、社会感染
O
X
+
P
P
+ - ++
介于两者之间→中性的态度
价值的大小决定 态度的强弱
态度对象的客观价值对态度有重要的影响, 但态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个体赋予对象的主观价值。
价值观对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 价值观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 11
二、态度的心理功能
态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态度的功能有以下几个:
(一)工具性功能: 也叫效用功能或适应功能,这种功能使得人们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