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

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登记管理119【发文字号】淮政办[2016]26号【发布部门】淮北市政府【发布日期】2016.08.22【实施日期】2016.08.2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淮政办〔2016〕26号)濉溪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简化办事流程,稳步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发〔2016〕30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办发〔2016〕53号)要求,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整合行政资源,创新行政审批方式,强化部门协同,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实行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称企业)“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基础上,再整合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
(一)坚持标准统一。
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企业登记、数据交换等方面的标准,确保全流程无缝对接、运转顺畅、公开公正。
(二)坚持信息共享。
强化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企业基础信息的高效采集、有效归集和充分利用,以“数据网上行”让“企业少跑路”。
(三)坚持流程简化。
简化整合办事环节,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加快业务流程再造,务求程序上简约、管理上精细、时限上明确。
(四)坚持服务高效。
拓展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式,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和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行,让企业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
二、目标任务2016年9月1日起,申请人“一次申请”,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部门(以下简称工商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以“一照一码”形式实现“五证合一”,人社、统。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社会保险登记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社会保险登记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6.09.14•【字号】川人社办发〔2016〕122号•【施行日期】2016.09.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社会保险正文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社会保险登记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川人社办发〔2016〕122号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川办函〔2016〕143号)文件精神和《四川省工商局等六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的通知》(川工商发〔2016〕145号)文件要求,切实做好我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社会保险登记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明确登记制度改革的适用范围9月25日起,我省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统称“企业”)按照“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进行社会保险登记证管理。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未纳入“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管理的单位仍按原办法,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依参保单位需求,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发社会保险登记证,并逐步采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进行登记管理。
二、简化优化企业社会保险登记业务各地要及时完善社会保险登记业务,制定适合“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社会保险登记业务流程,为企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社会保险登记服务。
登记制度改革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企业社会保险登记,统一采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不再发放社会保险登记证,也不对已参保企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证换证,并取消社会保险登记证的年检和验证。
新成立的企业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时,同步完成企业的社会保险登记,改革前企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时,要求企业提供的银行帐号等指标项目,改革后由企业在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时提供。
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实施方案

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实施方案根据市政府办《关于印发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14X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改革内容在现有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和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两证整合”改革的基础上,再将49项涉及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下同)的登记备案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54证合一”。
二、改革任务(一)一窗受理。
申请人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一套材料”,市场监管部门“一窗受理”,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申请人不再另行办理整合到营业执照上的相关涉企登记备案证照。
(二)信息共享。
市场监管部门核发营业执照后,将企业登记信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X)进行公示,同时推送至省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由省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将登记信息推送至省级相关部门,省级有关部门收到信息后,及时将信息分发至所属各县级相关部门,实现部门间信息传输和共享共用。
(三)加强衔接。
已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企业,不需重新申请办理“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由市场监管部门将相关登记信息推送至省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证照被整合的职能部门通过省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及时接收认领相关信息,做好后续监管工作。
企业原证照有效期满、申请变更登记或者申请换发营业执照的,直接到市场监管部门办理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不再另行办理整合到营业执照上的相关涉企登记备案证照。
(四)部门互认。
“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实施后,全县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保险机构等,在办理涉企事务时,要认可“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法律效力,不得要求市场主体另行提交整合到营业执照上的相关涉企登记备案证照,不得要求企业提供额外证明材料。
对已整合到营业执照上的相关登记备案事项,相关业务部门不得要求企业重复进行登记备案。
实行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

实行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实施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的实施方案一、前言为了进一步营造便利创业创新环境,提升企业注册登记效率,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本次实施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的目标是将企业的多个证照合并为一个证照,减少企业的行政审批环节,简化企业注册登记手续,提高办理效率。
以下是该的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1.把“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推向全国各个地区。
2.加快实施工作,确保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
3.提高企业开办环境,吸引更多的创业者投资兴业。
三、实施措施1.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a)确定各级政府对企业登记管理的具体职责和权限。
b)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企业登记的标准和程序。
c)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鼓励企业注册登记。
2.建设统一的企业登记平台a)搭建全程电子化的企业登记平台,实现企业登记的全过程在线化。
b)统一企业注册登记的标准和流程,确保全国各个地区的一致性和互通性。
c)推动“一照一码”制度的实施,为每个企业分配唯一的标识码。
3.简化企业注册登记手续a)减少办理企业登记的材料和环节,简化手续。
b)实施“一次办好”原则,确保企业开办时间不超过3个工作日。
c)推行异地办理,让企业注册登记可以在户籍不在当地的情况下办理。
4.加强信息共享和数据互通a)加强各级政府之间的联动与协同,实现信息共享。
b)统一各类证照的编号和信息,确保数据互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c)构建统一的企业信息数据库,为政府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5.开展培训和宣传工作a)开展相关政策的培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b)宣传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
c)发挥媒体的作用,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的认知和理解度。
四、实施时程安排1.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2024年1月-2024年6月2.建设统一的企业登记平台:2024年7月-2024年12月3.简化企业注册登记手续:2024年1月-2024年6月4.加强信息共享和数据互通:2024年7月-2024年12月5.开展培训和宣传工作:2024年1月-2024年12月五、预期成效1.提高企业开办效率,减少创业者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浅析“放管服”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放管服”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浅析“放管服”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放管服”改革推动状况“放管服”改革推动以来,兴安盟扎实推动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动态管理,开展了“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试点改革,“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全面推行工商全程电子化逐步推动,实行了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程序,加强了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工作并实现了失信联合惩戒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动落实中。
但照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二、存在问题(一) 联合惩戒工作有待加强。
商事制度改革已进入“严管”阶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需要政府牵头,根据“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加强各部门监管连接,推动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相互协同、部门联动,从而达到“一处违法、到处受限”的目的。
由于我盟政务外网平台刚刚建设完成,自治区协同监管平台尚未完全启用,加之协同监管、联合惩戒需要政府部门牵头,目前,协同监管各项任务尚未完全落实。
(二)改革宣扬培训有待加强。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方面,诸多改革政策需要社会群众广泛知悉、共同遵守;另一方面,新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造成干部工学冲突凸显,由工商部门牵头开展的培训日益增多,需要上级在宣扬、培训方面赐予更多支持,以适应推动改革的需要。
三、几条简易在下一步工作中,我盟应连续根据自治区和盟行署的统一部署,有序推动企业年报公示、电子营业执照和工商注册全程电子化、“多证合一”、企业信息归集与联合惩戒、市场主体简易退出机制等改革,探究行之有效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不断推动商事改革取得新的成效。
(一)加大政策宣扬力度。
根据“放管服”工作各项要求,定期向盟委行署汇报改革进展状况,充分利用各种宣扬媒介,实行多种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加大“放管服”改革宣扬力度,不断赢得社会各界对改革的支持和认可。
处失信、到处受限”的局面。
(二)加强干部培训教育。
围绕改革相关的政策法规,持续开展好教育培训,使广阔干部精确把握政策界限,提高履职创新力量,有效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实。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行“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行“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9.06•【字号】吉政办发〔2015〕45号•【施行日期】2015.09.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户籍、身份证管理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行“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5〕45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5〕50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省政府决定从2015年10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刻制公章准许证明“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
为顺利推进改革实施,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便民、增效、实现管理现代化为目标,进一步整合行政资源,降低社会成本,推动简政放权,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切实维护交易安全、消除监管盲区,充分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为我省突出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提供保障。
二、总体要求(一)改革内容及目标。
“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是指将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监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社保部门核发社会保险登记证、公安部门核发刻制公章准许证明,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市场监管)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即“一照一码”登记模式。
通过实行“五证合一”登记制度,做到“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表申请、一照一码、一网共享”,进一步整合行政资源,提升行政效能,减轻企业负担,持续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
实行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最新)

实行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为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办发〔x〕x号)要求,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全市全面实行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以下简称“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在推行“三证合一”、“一照通”登记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简化申请材料和审批环节,再造审批流程,创新审批和服务方式,提高登记效率,方便企业准入。
通过“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份证照”,将由市场监管、国税、地税、人力社保、统计等部门分别办理、各自发证(照),改为由申请人“一表申请”,市场监管部门直接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企业不再另行办理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
营业执照统一加盖市场监管部门印章。
进一步为企业开办和成长提供便利化服务,降低创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就业增加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任务(一)改革步骤x年10月1日起,全市范围内对新设企业实行“五证合一”登记制度,由市场监管部门向企业颁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不再另行颁发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
改革前核发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或“三证合一”营业执照继续有效,企业办理变更事项、证照有效期满续办申请等情形下予以换发“五证合一”的营业执照。
(二)改革举措1.“一窗受理”。
全面实行“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表登记”的工作模式,受理和发照工作由市场监管部门“一照通”窗口承担。
积极探索推进“五证合一”申请、受理、审查、核准、发照、公示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加快实现“五证合一”网上办理。
2.“一表申请”。
申请人只需填写一张涵盖市场监管、国税、地税、人力社保、统计相关内容的申请表。
关于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XXXX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X政办字〔201X〕111号)精神,进一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充分激发群众“双创”热情,打造便捷高效的市场准入环境,市政府决定自201X年10月1日起,全市范围内在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四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再整合社会保险登记证,对各类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企业)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
为确保改革顺利实施,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简化整合办事环节,强化部门协同,再造业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优化营商环境。
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以“数据的流转”代替“企业的跑办”,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降低市场主体准入的制度性成本,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任务(一)将社会保险登记证纳入“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
企业只需要到市场监管部门办理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不需另行办理社会保险登记证。
(二)实行一站式服务。
全面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核发一照”,申请人只需向市场监管部门“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登记部门直接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将相关信息在河北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并归结至河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三)推进部门信息共享。
市场监管部门核发营业执照后,传递企业登记信息及变更(注销)信息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企业登记信息不能满足社会保险工作需要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开展业务工作时补充采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用人单位为其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后,要及时依法将涉及企业的相关基础信息反馈至河北省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共享应用平台,健全部门间信息查询和核实制度。
关于 “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完成情况的总结

**县行政审批局关于“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完成情况的总结为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经济发展环境,作为牵头单位,我局认真做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的各项工作,现就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一、总体进展从“三证合一”到“五证合一”再到已经实施的“多证合一”,两年多来,国务院办公厅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加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并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我局紧随改革步伐,认真梳理转发省市局系列文件,扎实稳步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
一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将“多证合一”改革摆上突出位置。
局领导按照承接一批,做好一批的原则。
做到重大方案亲自把关、重要措施亲自部署、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查,确保“多证合一”改革顺利推进。
二是注重整体协同推进。
审批局作为牵头部门,主动作为,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切实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统筹推进改革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是大力强化宣传培训。
我局紧紧围绕改革中涉及的法律法规、业务流程、文书规范、信息传输和档案利用等,开展专门的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始终把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改进工作作风放在突出位置,贯穿于“多证合一”改革的全过程,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方便企业和群众,用服务的高效能推动改革的高质量。
并利用审批局办证人多、人员流动性的特点,通过大屏及发放宣传页的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宣传“多证合一”改革的重大意义,扩大改革举措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
四是简化工作流程。
市场服务股专设“多证合一窗口”,在企业登记提交材料的基础上,逐步整合相关信息,实行“一窗受理”、“一表登记”、“企业信息一次采集”“同步审批”“核发一照”“加载一码”。
并将相关信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北)公示,并依托省“多证合一”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及业务协同。
我县“多证合一”改革推进以来,简化了审批流程、手续和材料,降低市场主体准入成本,有效提高了审批效率,营造了宽松便利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问题解答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问题解答一、什么是“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本市自2016年9月26日起全面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以下简称“五证合一”)登记制度。
在原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证“四证合一”的基础上,将社会保险登记证纳入,通过“一表申请、一窗受理”的方式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
同时为便利企业,将“一证通”数字证书调整到工商登记大厅发放。
二、“五证合一”登记实行后,企业如何办理社会保险业务?关于“五证合一”社会保险登记工作,企业可查阅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或“北京市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csibiz)”发布的《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关于做好“五证合一”社会保险登记工作的通知》(京社保发〔2016〕30号),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业务。
社会保险咨询服务电话:12333。
三、哪些类型的主体适用此登记制度?本市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含分支机构,以下统称“企业”)均实行“五证合一”登记。
个体工商户暂不纳入改革范围。
个体工商户申请转变为企业组织形式的,可以享受“五证合一”登记政策。
四、“五证合一”登记实行前登记的企业如何换发营业执照?原已按照“四证合一”登记模式换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企业,无需重新换发营业执照。
尚未换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企业,可以随变更登记一并换发。
换发营业执照时,已经领取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的企业,不再收缴原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
五、“五证合一”登记实行后,原登记企业换发营业执照是否有时间限制,未换发的证照可以使用到什么时候?“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后设立过渡期,本市至2017年12月31日止。
过渡期内,原已按照“四证合一”登记模式换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企业的社会保险登记证继续有效。
尚未换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原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继续有效。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工商总局等五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统计局、法制办: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办发〔2016〕53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加快推进“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确保“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如期实施,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推行“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是在全面实施企业“三证合一”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创业准入制度成本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实行“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确保从2016年10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推行“五证合一”改革。
二、突出重点,统一模式(一)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
在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统称“企业”)“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基础上全面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整合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以下称统一代码)的营业执照,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不再另行发放。
(二)有序做好“五证合一”改革的过渡衔接工作。
“五证合一”实行的登记条件、登记程序、登记申请文书材料规范和营业执照样式与“三证合一”改革相同。
改革后,企业申请设立登记的、原执照有效期满、申请变更登记或者申请换发营业执照的,由登记机关依法核发、换发加载统一代码的营业执照。
对营业执照的换发及统一代码的赋码方式、对企业原证照的收缴和管理方式继续按照《工商总局等六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工商企注字〔2015〕121号)(以下简称121号文)的要求进行。
关于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的指导意见“五证合一”、“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的相继实施有效提升了政府行政服务效率,降低了市场主体创设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新力,但目前仍然存在各类证照数量过多、“准入不准营”、简政放权措施协同配套不够等问题。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推行改革的重要意义在全面实施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和个体工商户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两证整合”的基础上,将涉及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下同)登记、备案等有关事项和各类证照(以下统称涉企证照事项)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是贯彻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的重要抓手;对于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互联网+”环境下政府新型管理方式、营造便利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和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营商环境,建立程序更为便利、内容更为完善、流程更为优化、资源更为集约的市场准入新模式,促进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作为,把这项改革的实施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采取切实有力措施,确保“多证合一”改革在X年10月1日前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认真梳理涉企证照事项,全面实行“多证合一”坚持“多证合一”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结合,按照市场化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各地区要按照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该减掉的坚决减掉的原则,全面梳理、分类处理涉企证照事项,将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一般经营项目涉企证照事项,以及企业登记信息能够满足政府部门管理需要的涉企证照事项,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被整合证照不再发放,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使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后即能达到预定可生产经营状态,大幅度缩短企业从筹备开办到进入市场的时间。
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新会区自9月1日起全面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改革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将工商、质监、税务、社保、公安等五部门原来核发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保登记证、刻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营业执照和一个社会信用代码”,极大缩短了办照时间,降低了创业成本,受到创业者普遍好评。
截止10月21日,新会区共发出676份“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一、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层反映,“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因涉及面之广、部门之多,在实施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明确政策,强化衔接,妥善处理。
(一)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相关改革措施、制度虽然已经出台,但是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并与《税收征管法》、《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等法律、部门规章的相关内容相冲突。
例如《税收征管法》第十五条规定,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报之日起三十日内审核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二)部门衔接不到位。
“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从横向上看,涉及工商、质检、税务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从纵向看,涉及国家部委和省、市、县四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相关部门衔接不到位,使改革效果大打折扣。
一是改革对象不统一。
个体工商户暂不适用我省“一照一码”登记模式(深圳、珠海除外)。
但从10月1日起,质监部门不再给市场主体(包括个体户)发放组织机构代码证,导致需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的个体工商户无所适从。
二是信息互换存缺漏。
在实施“一照一码”前,工商、税务、质监部门的编码规则存在较大差异,而相关企业反映,在办理换领加载社会统一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后,税务部门相关业务软件与18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并未兼容,“一企一码”的通用性还有待改善。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
制度改革的意见
佚名
【期刊名称】《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6(000)020
【摘要】<正>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辽政办发[2016]99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办发[2016]53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按照国务院要求,结合辽宁实际,在'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全面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整合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
【总页数】3页(P28-3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J], ;
2.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5]89号 [J], ;
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工商局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16]171号 [J], ;
4.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J],
5.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办发〔X〕53号)要求,加快推进我区“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部署要求,统筹组织“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进一步为市场主体准入提供便利化服务,降低创业的制度性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自治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改革内容“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是在全面实施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再整合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的登记模式,由工商(市场监管)部门(以下简称登记机关)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即“一照一码”)的营业执照,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不再另行发放。
(一)适用范围。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适用于全区各级登记机关登记的除个体工商户以外的各类企业,包括公司制和非公司制企业法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分支机构、外国(地区)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以下统称企业)。
(二)实施时间。
自X年10月1日起,全区各级登记机关向申请设立、变更、换照的企业核发“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三)登记流程。
各级登记机关的登记窗口负责受理企业“五证合一”登记申请材料,审核后发放“一照一码”的营业执照,做到源头统一赋码,准入登记与赋码同步完成。
相关部门不再向企业发放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
申请材料和审核信息在部门间共享,实现数据交换、档案互认。
电子登记档案与纸质登记档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政策解读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政策解读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精神,2015年3月,我市率先全国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三码”登记制度改革。
在此基础上,2015年8月末,在全市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办理社会保险的便利性,自2016年5月1日起,将社会保险登记纳入“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流程。
同时与市统计部门建立了登记信息定期共享机制(我市无统计登记证),基本实现了“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办发…2016‟53号)和•工商总局等五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的通知‣(工商企注字…2016‟150号)要求,我市进一步完善数据共享机制,10月1日起,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
一、什么是“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是在企业“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基础上,将社会保险登记和统计登记纳入“一照一码”联合审批流程。
在企业注册登记时,由登记部门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并将登记信息通过联合审批信息共享平台传递给社会保险登记和统计登记部门,视同已经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和统计登记,社会保险登记证不再另行发放。
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后,企业申请注册登记,由登记机关颁发“一码”营业执照,并将相关数据信息传递给代码、税务、社保、统计等部门,不再需要重复办理审核、审批,真正实现“一表申请、一门受理、一次审核、信息共享”。
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社保登记证等均不再发放,营业执照是企业主体身份的唯一合法凭证,各部门应予以认可、使用和推广。
改革前需企业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保登记证办理的相关手续,凭营业执照即可办理。
二、改革后办理登记要件程序文书有何变化?“五证合一”登记条件、登记程序、登记申请文书材料规范和营业执照样式与“三证合一”改革相同。
一照一码全面实施三个月来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问题

"一照一码"全面实施三个月来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问题按国务院统一部署,河南省于2019年10月1日起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
企业创立所需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一简化为工商部门发放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号与工商登记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合并为编码位数为18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改革以来,河南全省共发放“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215178份,包括新设企业营业执照100084、变更换发执照115094份。
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有一些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一、主要成效1、审批程序大大简化。
一家外资企业,原先的办照流程是:代码窗口办理预赋码——商务局办理批准证书——办理营业执照——公安局刻公章——代码窗口办组织机构代码证——国地税窗口办税务登记证,其中商务局的审批权限在其市局,其他部门都入驻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上述流程需要跑2个地方、5个窗口。
“一照一码”后,取消了预赋码,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减少了3个程序、2个窗口。
以前注册企业需要准备3套重复的材料,“一照一码”后仅需要1套,给企业带来较大方便。
2、办照时间大幅压缩。
以前办理企业设立时,申办营业执照用了3天,税务登记证书1天、组织机构代码证1天,再加上休息日,拿到证时已是一周之后;这次政府下大力气整合了办事流程,新设企业只用了2天,比原来缩短了一半以上,“确实称得上‘提速增效’。
改革让办事人员责任心更强、更加用心了,态度还好,登记变简单了,省心又省力。
”3、给企业经营带来较大方便。
12月8日,企业到窗口申请变更经营期限,可以“三证合一、一证一码”,这样不仅节省了去质监、税务部门变更的手续和时间,而且今后外出招标只要带一张营业执照副本就行了,十分方便”。
二、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一照一码”改革实施一个月之际,我们梳理上报了改革的进展及问题,得到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专门批示,据了解,人民银行与工商总局正在研拟文件,要求各商业银行认真落实个体工商户凭营业执照开户的规定,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需加以重视。
五证同发复制推广情况

五证同发复制推广情况(原创版)目录1.五证同发复制推广背景2.五证同发复制推广的具体措施3.五证同发复制推广的成果与影响4.五证同发复制推广的展望与建议正文一、五证同发复制推广背景五证同发是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的办理。
过去,企业需要分别办理这些证件,耗时较长,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推出了五证同发政策,以简化企业办事流程,提高行政效率,激发市场活力。
在五证同发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复制推广措施,使得这一政策得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落地生根。
二、五证同发复制推广的具体措施1.建立五证同发工作机制: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了五证同发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政策顺利实施。
2.优化办事流程:简化企业办事流程,将五证办理整合为一个窗口,实现企业“一站式”办理,提高办事效率。
3.推广电子证照:通过电子证照库,实现五证信息的共享,减少企业办事材料提交,提高办事便捷性。
4.强化宣传培训:加大对五证同发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企业了解政策内容。
同时,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培训,确保政策实施效果。
三、五证同发复制推广的成果与影响1.提高了企业办事效率:五证同发政策实施后,企业办理相关证件的时间大大缩短,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
2.减轻了企业负担:五证同发政策的实施,避免了企业为了办理多个证件而重复提交材料,减轻了企业负担。
3.优化了营商环境:五证同发政策的推广,使得企业办事更加便捷,有助于提升我国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投资。
四、五证同发复制推广的展望与建议1.持续优化办事流程:在五证同发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实现更多事项的一窗办理,提高办事效率。
2.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将五证同发政策推广至更多地区和行业,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政策带来的便利。
3.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持续加大五证同发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培训,确保政策实施效果。
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实施方案

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实施方案一、目标“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是指将现有企业经营所需的各种证照合并为一张执照,并通过数字化技术赋予每个企业一个唯一的电子营业执照码。
这项的目标是简化企业登记手续,提高政务效率,降低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
二、内容1.整合各类证照将企业经营所需的各类证照进行整合,例如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统计登记证、卫生许可证等,合为一张执照。
2.建立电子营业执照码为每个企业建立一个独立的电子营业执照码,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保存和管理。
该码可以实现实时更新和查看,便于政府部门实施监管和服务企业。
3.简化登记手续优化企业登记手续,将相关证照材料进行整合和归档,减少企业提交材料的重复性和繁琐性,提高登记效率。
4.推动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建立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不同部门间数据的互联互通,避免企业重复提交材料和信息。
5.创新监管方式通过建立电子营业执照码和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对企业的动态监管和风险预警,提高监管精准度和效果。
三、组织实施1.成立领导小组由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并定期评估效果。
2.加强法律法规制定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的法律依据和规范。
3.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强与信息化部门的合作,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4.培训人员和宣传工作加强对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同时,通过媒体宣传等形式,向企业和社会大众普及该的意义和效果。
四、推动措施1.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对于积极推进的部门和地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于推进不力的部门和地区进行督促和约束。
2.增加政府投入增加财政投入,加强的资金保障,用于信息化建设和培训工作。
3.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协商与企业代表协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中的问题和困难。
总之,“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是一项重要的政府任务,对于提高政务效率,降低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9.09•【字号】鄂政办发[2016]71号•【施行日期】2016.09.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公司、企业和经济组织登记注册管理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6〕71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办发〔2016〕53号)及《工商总局等五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的通知》(工商企注字〔2016〕150号)精神,现就我省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部署,从2016年10月1日起,在全省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基础上,整合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
遵循标准统一规范、信息共享互认、流程简化优化、服务便捷高效的指导原则,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力争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着力降低创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更好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改革内容与基本要求“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与“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适用范围一致,即:适用于全省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企业类市场主体(含企业分支机构)。
(一)完善一站式服务工作机制。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沿用“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工作机制,企业登记条件、登记程序、登记申请文书材料规范和营业执照样式不变,法人及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以下简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规则不变,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申请、受理、审查、核准、赋码、发照、公示登记流程,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工作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新会区自9月1日起全面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改革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将工商、质监、税务、社保、公安等五部门原来核发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保登记证、刻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营业执照和一个社会信用代码”,极大缩短了办照时间,降低了创业成本,受到创业者普遍好评。
截止10月21日,新会区共发出676份“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一、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反映,“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因涉及面之广、部门之多,在实施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明确政策,强化衔接,妥善处理。
(一)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相关改革措施、制度虽然已经出台,但是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并与《税收征管法》、《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等法律、部门规章的相关内容相冲突。
例如《税收征管法》第十五条规定,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报之日
起三十日内审核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二)部门衔接不到位。
“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从横向上看,涉及工商、质检、税务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从纵向看,涉及国家部委和省、市、县四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相关部门衔接不到位,使改革效果大打折扣。
一是改革对象不统一。
个体工商户暂不适用我省“一照一码”登记模式(深圳、珠海除外)。
但从10月1日起,质监部门不再给市场主体(包括个体户)发放组织机构代码证,导致需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的个体工商户无所适从。
二是信息互换存缺漏。
在实施“一照一码”前,工商、税务、质监部门的编码规则存在较大差异,而相关企业反映,在办理换领加载社会统一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后,税务部门相关业务软件与18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并未兼容,“一企一码”的通用性还有待改善。
(三)改革适用范围不全面。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意义是降低登记成本,便利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然而,目前各类市场主体中,暂不实行“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个体工商户占了最大的比重,是市场主体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大众创业的主体,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力量。
因此,逐步拓展“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的服务范围,提高个体工商户登记便利化程度,增强群众对简政放权改革的获得感显得尤为重要。
(四)配套服务不健全。
一是档案的查阅和保管问题。
根据《工
商总局等六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工商企注字〔2015〕121号,下称121号文)和《工商总局、税务总局关于做好“三证合一”有关工作衔接的通知》(工商企注字〔2015〕147号,下称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税务总局147号联合发文),工商部门收缴原纸质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并存档,并将缴证的企业登记基本信息共享至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但后续的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查阅权限如何,并未有实际操作规范。
二是登记流程问题。
由于工商部门采集的数据与税务部门系统设立登记的采集要求存在差异,虽比改革前增加了财务负责人、生产经营地等信息,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可能暂无法满足税务部门信息采集需要。
相关企业反映,取得“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后,后续去税务机关办理业务时,仍需重新提供资料作涉税信息补录,造成不便。
三是系统对接共享问题。
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通过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信息共享和有效应用。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部门的信息化系统改造并未有效推行,一些部门仍无法采集共享企业数据。
二、对策建议
(一)健全法律法规,加强顶层设计。
一是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按照法律法规修订程序,从国家层面梳理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尽快修订与“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
革相冲突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改革实施提供坚强的法制保障。
二是统一改革模式和步伐。
从国家和法律层面统一规范及模式,联合“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多个部门,明确改革的对象、范围、流程、后续监管等问题,确保“一照一码”有法可依,有律可循。
同时要统一全国模式,统一改革步伐、统一证照编码规则,改变各地进度不一、政策不一的情况,赋予“一照一码”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效力。
(二)加大宣传引导,形成改革合力。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办事大厅等媒介加强对“一照一码”便民化登记制度进行宣传推广,让各市场主体充分了解“一照一码”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实施规则,分享改革红利,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形成信息充分共享的全方位互动,确保改革取得预期效果,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是重视解释引导。
针对在过渡期内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例如,在对于2015年9月1日前设立登记刚刚领取了旧版营业执照(非“一照一码”营业执照),但没有来得及领取组织机构代码证和国税、地税登记证的企业,需做好思想引导工作,促使企业再申请换领加载统一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三是联合相关部门,口径一致。
目前,个别企业反映,工商、税务、质监等相关部门在对政策解读存在差异,导致企业无所适从。
因此,要联合相关部门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对政策解读形成一个共识,
促进各部门之间有效交流和沟通,并及时将最新操作规范下达到各基层单位,确保政策的统一性和高效性。
(三)加强工作创新,巩固改革成效。
一是探索推进个体工商户“一照一码”。
根据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需要,结合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总结企业“一照一码”实施情况,探索逐步开展个体工商户“一照一码”改革,进一步拓展改革发展范围,推进登记便利化。
二是建设市场准入网上申报和审批平台,推进电子营业执照改革。
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落实企业登记便利化,推进“一照一码”全流程网上办理,逐步探索五证合一营业执照办理零见面、无纸化,并力争在全社会实现电子营业执照五证合一,同时与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对接。
三是加强“一照一码”改革反馈、评估和完善。
因“一照一码”改革涉及多个部门,应加强对改革实施情况的回访。
由各部门基层工作单位采取后续跟踪回访的方式,了解各市场主体的“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在业务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总结和上报,形成有效的上传下达机制。
同时,不定期地以召开研讨会议的方式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市场主体,指引及督促其办理相关业务,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