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层湍流资料处理方法对风工程参数的影响_宋丽莉
流体力学中的流体中的湍流边界层
流体力学中的流体中的湍流边界层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和性质的学科,湍流边界层则是流体力学中一个重要概念。
本文将对流体力学中的湍流边界层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论述。
一、湍流边界层的定义湍流边界层是指在流体中,当流动达到一定速度时,边界层内会出现湍流现象。
边界层是指流体靠近固体边界时速度逐渐减小,同时摩擦力逐渐增大的区域。
湍流边界层的形成使得流体流动变得非常复杂,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二、湍流边界层的特征1. 非线性:湍流边界层的速度和摩擦力分布呈现出非线性分布,即速度和摩擦力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发生剧烈变化。
2. 随机性:湍流边界层的湍流运动是随机的,速度和摩擦力的变化具有不可预见性。
3. 涡旋结构:湍流边界层中存在大量的涡旋结构,这些涡旋会不停地生成、移动和消失,对流体的运动产生明显的影响。
三、湍流边界层的数学模型为了研究湍流边界层的运动规律,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的数学模型。
其中最著名的是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RANS)方程。
RANS方程是一组描述湍流边界层中平均速度和摩擦力变化的偏微分方程,通过求解这组方程可以得到湍流边界层的平均流动特性。
四、湍流边界层的应用湍流边界层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飞机设计中,研究湍流边界层可以帮助减小气动阻力,提高飞行效率。
在水利工程中,研究湍流边界层可以帮助提高水泵效率和减少流体阻力。
在能源领域,湍流边界层的研究可以改善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设计,提高电能转化效率。
五、湍流边界层的挑战和前景湍流边界层的研究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湍流边界层的数学模型仍然不够精确,目前还没有能够完全描述湍流边界层的理论。
此外,湍流边界层的计算复杂度较高,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支持。
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湍流边界层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为各个领域的工程应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六、结论湍流边界层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非线性、随机性和涡旋结构等特征。
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可以揭示湍流边界层的运动规律。
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湍流衰减分析
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湍流衰减分析大气边界层是指大气和地表之间的相互作用区域,是大气中湍流产生和传播的重要区域。
湍流在大气边界层中存在着湍流能量的传递和湍流衰减的过程,对大气层的运动和气象现象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气边界层中湍流的衰减机制及其分析方法。
一、湍流衰减的机制湍流在大气边界层中的衰减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摩擦:地表的摩擦作用能够减弱湍流能量的传递,使湍流能量逐渐转化为内能而减弱。
2. 湍流混合:湍流传播过程中,不同高度上的气体发生混合,导致湍流的衰减。
3. 温度变化:温度的垂直变化会导致湍流的衰减,温度层结不利于湍流的发展。
二、湍流衰减的分析方法为了分析大气边界层中湍流的衰减情况,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方法和模型,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1. 相关性分析:通过分析湍流之间的相关性,可以了解湍流的传播和衰减过程。
相关性分析可以通过测量湍流速度、温度等参数的时间序列数据,并进行相关性计算得到。
2. 地面观测:利用地面观测站点测量湍流参数,如湍流强度、湍流能谱等,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湍流衰减的信息。
3. 模型模拟:建立湍流衰减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到湍流在大气边界层中的传播和衰减过程。
常用的模型包括Reynolds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和湍流动能方程等。
三、湍流衰减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观测技术和数值模拟能力的提高,湍流衰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1. 精细观测:通过使用多种精密仪器和观测手段,可以获取更准确的湍流参数数据,从而推动湍流衰减的研究。
2. 大气模式模拟:利用大气模式模拟湍流在大气边界层中的传播和衰减过程,可以揭示湍流衰减的物理机制和动力学过程。
3. 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结合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可以对湍流衰减进行更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为湍流的预测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湍流在大气边界层中的衰减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参数化方案
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参数化方案大气边界层(ABL)是地球上大气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层。
它直接接触地表,对于能量和质量的交换至关重要。
湍流是描述ABL中空气运动和混合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湍流的非线性特性和多尺度特点,准确地描述湍流过程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为了模拟和预测ABL中的湍流现象,科学家们提出了湍流参数化的方案。
一、湍流在大气边界层中的重要性在大气中,湍流通常由大尺度的运动驱动,而小尺度的湍流运动混合和传输能量、质量和动量。
在ABL中,这种混合和传输对于大气的稳定性、温度和湿度的分布以及气象现象的发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湍流参数化的概念湍流参数化的目的是通过简化湍流过程的复杂性,将其表示为数学公式或参数,以便在大规模气象模型中使用。
这样可以对ABL中的湍流进行合理的模拟和预测,从而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三、湍流模型的发展历程湍流模型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最早的模型主要基于实验观测和经验公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数值模拟方法的应用,湍流模型逐步向基于物理过程的形式发展。
目前常用的湍流参数化方案包括K模型、Eddy-Diffusivity模型、多尺度模型等。
四、常用的湍流参数化方案1. K模型K模型是湍流模型中最常用的一种。
它基于湍流动能方程和湍流能量方程,通过求解这两个方程来得到湍流各向同性扩散性能的参数。
K 模型假设大尺度湍流运动能的传输主导了小尺度湍流运动能的传输,适用于变化较慢的湍流过程。
2. Eddy-Diffusivity模型Eddy-Diffusivity模型通过引入湍流扩散系数来描述湍流运动的传输特性。
它假设涡旋扩散系数与时空尺度无关,适用于中等尺度的湍流过程。
3. 多尺度模型多尺度模型是一种结合了K模型和Eddy-Diffusivity模型的参数化方案。
它将不同尺度上湍流的传输特性综合考虑,适用于同时存在不同尺度湍流运动的情况。
五、湍流参数化的应用湍流参数化方案广泛应用于大气模式和气象预报中。
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能量谱分析
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能量谱分析大气边界层是地球上大气与地表之间的过渡区域,在大气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湍流是大气边界层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复杂运动形式,而湍流能量谱是湍流研究中常用的分析工具之一。
本文将探讨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能量谱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一、湍流能量谱的基本概念湍流能量谱是描述湍流内部运动能量分布的一种数学工具,它可以分析不同尺度上湍流能量的分布状况。
在大气边界层中,湍流能量谱通常是通过测量风速的时间序列数据得到的。
二、湍流能量谱的计算方法湍流能量谱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时间积分法和空间积分法两种。
时间积分法是将风速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谱密度函数。
空间积分法则是将风速场离散化,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到分析波数上的湍流能量谱。
三、湍流能量谱的物理解释湍流能量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湍流在不同尺度上的能量转移过程。
通常情况下,湍流能量谱呈现出一个范围较宽的能量分布,存在着能量聚集在大尺度和小尺度的现象。
根据湍流能量谱的特点,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湍流的动力机制和能量传递规律。
四、湍流能量谱在大气边界层研究中的应用湍流能量谱在大气边界层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通过湍流能量谱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大气边界层中湍流的空间分布特征,为风能利用和空气污染传输等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湍流能量谱还可以用于模拟大气边界层湍流,对天气和气候预报、飞行安全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五、湍流能量谱分析的挑战与展望在湍流能量谱分析中面临着数据质量、计算方法等方面的挑战。
未来的研究可以结合更多的观测数据和模拟方法,提高湍流能量谱分析的精度和可靠性。
此外,研究人员还可以探索湍流能量谱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完善湍流能量谱的理论模型和应用。
六、结论湍流能量谱作为分析大气边界层中湍流特征的重要工具,在大气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湍流能量谱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湍流在不同尺度上的能量分布特征,揭示湍流的动力机制和能量传递规律。
大气边界层湍流模型研究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大气边界层湍流模型研究及在工程中的应用1. 引言大气边界层是大气系统中与地面相互作用最为剧烈的区域之一,对于理解大气运动、气候变化以及工程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气边界层中,湍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其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湍流模型的研究一直是科学界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大气边界层湍流模型的研究现状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2. 湍流模型的分类湍流模型可以分为统计模型和物理模型两种。
统计模型基于湍流统计性质的假设,通过参数化湍流统计量来描述湍流传输过程;物理模型则基于湍流动力学方程的求解,通过数值模拟等方法来模拟湍流流场。
3. 大气边界层湍流模型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和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对于大气边界层湍流模型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以统计模型为例,目前广泛应用的湍流模型包括K模型、RANS模型等,它们通过对湍流长度尺度和时间尺度等参数的参数化,来描述湍流传输过程。
物理模型方面,LES模型、DNS模型等采用直接数值模拟的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湍流流场,但由于计算成本较高,目前仅在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4. 大气边界层湍流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由于大气边界层湍流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工程领域对于湍流模型的需求十分迫切。
湍流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包括风力发电、建筑物结构设计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例如,在风力发电中,湍流模型可以帮助预测风机受到的风载荷,从而设计更加可靠的风力发电装置;在建筑物结构设计中,湍流模型可以用于评估建筑物的风荷载,从而决定结构的安全性。
5. 挑战与展望尽管湍流模型在大气边界层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湍流模型对于复杂地形和复杂边界条件的适应性仍有待提高;其次,湍流模型的参数化和求解方法需要不断优化,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未来,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和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气边界层湍流模型的研究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湍流模型将在更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大气边界层湍流结构对风电场布局的影响
大气边界层湍流结构对风电场布局的影响大气边界层是指位于地面附近的一层大气环境,这一层对于风电场的运行和发电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其中,湍流结构是大气边界层中一个关键的参数,对风速分布和风能捕捉存在显著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气边界层湍流结构对风电场布局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影响因素分析1.1 地形地形是影响湍流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地形特征会导致湍流的产生和发展模式不同。
例如,复杂的山地地形会增加湍流的强度和频率,因为山脉会导致局地风速的剧烈变化。
因此,在风电场布局中,对地形的分析是必要的,以避免湍流对风机的损坏和发电效率的降低。
1.2 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是另一个影响湍流结构的重要因素。
大气稳定度的不同导致了湍流发展的差异。
在稳定的大气条件下,湍流强度较弱;而在不稳定的大气条件下,湍流强度较强。
因此,在风电场的布局中,需要考虑大气稳定度对湍流结构的影响,以选择合适的风机类型和布局方式。
二、湍流结构在风电场布局中的影响2.1 风速分布湍流结构对风速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较强的湍流会导致风速的剧烈变化,使得风机的受力情况不稳定。
这可能导致风机产生过大的振动,从而影响其安全性和发电效率。
因此,在风电场的布局中,需要充分考虑湍流结构对风速分布的影响,以降低风机的振动风险。
2.2 风能捕捉效率湍流结构对风能捕捉效率也有重要影响。
较强的湍流会使风机受到更多的阻力,从而降低风能的转化效率。
此外,湍流还会导致气流的不稳定,使得风机受力不均匀,进一步降低了风能捕捉的效率。
因此,在风电场的布局中,需要通过合理的风机间距和布局方式来降低湍流对风能捕捉效率的影响。
三、应对策略3.1 优化布局通过合理的风机间距和布局方式,可以降低湍流对风电场布局的影响。
这需要考虑湍流结构的分布特征,尽量减少湍流强度较大的区域。
通过科学的建模和仿真技术,可以评估不同布局方案的湍流影响,并选择最优方案。
3.2 技术改进针对湍流结构对风机振动和发电效率的影响,可以通过技术改进来降低其负面影响。
流体力学中的湍流流动与边界层
流体力学中的湍流流动与边界层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的学科,其中的湍流流动和边界层是流体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和研究内容。
本文将详细介绍流体力学中的湍流流动和边界层,并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湍流流动湍流是流体力学中流动状态的一种,具有不规则、随机、混沌等特点。
相比于层流流动,湍流流动更为复杂和难以预测,主要体现在流速和压力的不规则变化上。
湍流流动的产生与流体的运动粘滞性、速度梯度和流速等因素有关。
当流体速度达到一定值时,流体内的涡旋和涡核开始发生不断变化与演化,从而形成湍流。
湍流的特点包括涡旋的旋转、涡核的运动、速度的乱流扩散等。
湍流流动在自然界和工程领域中广泛存在。
例如,在大气环流中,气候系统中的飓风和龙卷风就是湍流现象的典型表现。
此外,湍流流动还广泛应用于船舶、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设计和流体动力学的研究中。
二、边界层边界层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流体运动中与边界接触的区域。
边界层中的流体速度和压力分布具有明显的变化,可以用来描述流体在壁面附近的流动特性。
边界层主要有两种类型:层流边界层和湍流边界层。
层流边界层是指流体在边界附近以有序的方式流动,流速梯度较小,流体粘性起主导作用。
湍流边界层是指在湍流环境下,流体在边界附近的混乱流动。
边界层的存在对流体运动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边界层中的摩擦力会对物体表面施加阻力,影响物体的运动。
其次,边界层中的速度分布对流动的稳定性和流体的传热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三、湍流流动与边界层的关系湍流流动与边界层密切相关。
在边界层内,由于速度和压力的不规则变化,往往会导致流动变为湍流。
特别是当流速较大或受到外界扰动时,湍流的发展更加明显。
湍流边界层的存在使得流体在边界附近的运动更为复杂,涡旋和涡核的形成与演化对流动的稳定性和传热传质过程产生了影响。
同时,湍流边界层的存在也为流体的混合和动量交换提供了机会,使得流体的运动更为强烈和混乱。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湍流边界层的研究对于流体动力学分析、流体传热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与混合过程研究
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与混合过程研究大气边界层是指地球表面与大气中最接近地面的一层空间。
在这一层中,湍流和混合过程对大气的运动和物质交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大气边界层中湍流和混合过程的研究进展。
一、湍流现象及其特点湍流是指流体中的各种无规则、复杂、混乱的运动现象。
大气边界层中存在着各种尺度的湍流,从微观的小尺度湍流到宏观的大尺度湍流,都对大气的运动和物质交换起着重要作用。
湍流的主要特点是不规则、非线性、随机性和多尺度。
二、湍流理论的研究进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的发展,湍流理论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目前,湍流理论的主要方法包括直接数值模拟、大涡模拟和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等。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湍流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三、湍流对大气运动的影响湍流在大气中的运动对大气的能量传输、物质混合和边界层高度的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湍流脉动的存在使得大气运动更加复杂,产生了风速垂直剖面的不规则性和高低波动。
此外,湍流还影响了大气中的空气质量和颗粒物的输送。
四、湍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湍流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湍流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地表热源和地形的影响,而气候变化又会改变地表温度和地形,从而影响湍流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湍流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五、湍流的观测与测量方法湍流的观测与测量是湍流研究的基础。
目前常用的湍流观测与测量方法包括风廓线雷达、气象声波探测器和气象探空等。
这些方法能够提供湍流的相关参数,如湍流动能、湍流强度和湍流时间尺度等。
六、大气边界层中的混合过程在大气边界层中,湍流是驱动混合过程的主要机制。
混合过程包括热量、水汽和动量的垂直混合,对大气的能量平衡和湿度分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湍流的存在使得边界层中的气溶胶和气体能够迅速混合并向上输送。
七、湍流模拟与预测湍流模拟与预测是湍流研究的重要方向。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模拟和预测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和混合过程,为天气预报和气候模拟提供基础数据。
大气边界层湍流相干结构对风力机气动性能及尾流特性的影响
大气边界层湍流相干结构对风力机气动性能及尾流特性的影响大气边界层湍流相干结构对风力机气动性能及尾流特性的影响摘要: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大气边界层湍流相干结构对风力机气动性能及尾流特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相干结构对风力机的性能和尾流特性都有显著的影响。
通过深入理解湍流相干结构对风力机的影响,可以为风能利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1. 引言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风力机的气动性能和尾流特性对整个风力发电系统的效率和运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而大气边界层中存在着复杂的湍流结构,这些结构对风力机的气动性能和尾流特性有着潜在的影响。
因此,研究大气边界层湍流相干结构对风力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湍流相干结构对风力机性能的影响湍流相干结构对风力机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动损失和风力机效率两个方面。
2.1 湍流相干结构对气动损失的影响大气边界层的湍流结构会引起风力机叶片表面的压力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气动损失的增加。
湍流结构中的涡旋会在叶片上产生不同程度的湍流影响,使得部分区域的叶片表面受到较大的湍流摩擦力,影响风力机的气动性能。
此外,湍流相干结构还会导致离心力的不均匀分布,增加风力机叶片的应力,降低叶片的使用寿命。
2.2 湍流相干结构对风力机效率的影响湍流相干结构对风力机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控制与调节方面。
湍流结构中存在着多种尺度的湍流涡旋,可以通过适当的控制和调节手段,实现对湍流结构的利用和消耗,提高风力机的整体效率。
3. 湍流相干结构对风力机尾流特性的影响湍流相干结构对风力机尾流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尾流速度和尾流湍流度两个方面。
3.1 湍流相干结构对尾流速度的影响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结构会引起风力机尾流速度的不均匀分布。
湍流相干结构中的涡旋会引起风力机尾流速度的颠簸和波动,导致尾流速度的不均匀分布。
这种不均匀分布会对下游的风力机产生干扰,降低整个风力发电系统的效率。
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问题的高精度方法及其数值模拟
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问题的高精度方法及其数值模拟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问题是流体力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高速飞行器、燃烧室、涡轮机等领域中,激波与边界层相互作用会产生湍流现象,对气动性能和传热特性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问题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在传统的研究中,由于边界层和激波的复杂性,通常采用经验模型和亚格子模型,其精度受到限制。
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的不断发展,高精度的数值方法逐渐应用到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问题的研究中。
高精度方法主要包括数值方法和数学模型两个方面。
在数值方法方面,通常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方法进行数值模拟。
CFD方法基于流体力学方程组和边界条件,通过数值离散和迭代求解,可以获得流动的详细信息。
在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问题中,通常采用Navier-Stokes方程组和湍流模型进行求解。
其中,Navier-Stokes方程组描述了流体的守恒性和运动性,湍流模型用于描述湍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在数值模拟中,需要采用适当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边界层和激波的相互作用。
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黏性镜像模型、湍流模型和壁函数模型等。
黏性镜像模型通过引入一个特殊的镜像黏性来模拟湍流现象,使得边界层内外的流动相互作用得以考虑。
湍流模型则用于描述湍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包括雷诺平均湍流模型(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简称RANS)和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简称LES)等。
壁函数模型则用于近壁区域的流动计算,通过将湍流边界层分解为无黏流动和壁摩擦通量来处理。
除了数学模型,还需要考虑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的问题。
在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问题中,由于流动场的复杂性,通常需要采用非结构化网格进行模拟,以获得更高的精度。
同时,边界条件的设置也对数值模拟的精度有着重要影响。
登陆台风近地层湍流特征观测分析
登陆台风近地层湍流特征观测分析宋丽莉;毛慧琴;黄浩辉;刘锦銮;植石群;刘爱君【期刊名称】《气象学报》【年(卷),期】2005(63)6【摘要】在对多个登陆台风实地观测的基础上,选取出较有代表性的实验观测个例:"黄蜂"、"杜鹃"和"黑格比"3个登陆台风,分析探讨在登陆台风的中心、靠近中心位置的强烈影响区域和台风外围环流影响地区近地层湍流特征,以期对登陆台风的边界层湍流过程有所认识.观测资料分析显示,在登陆台风的中心及其强烈影响的区域:(1)风速和湍流强度均有强烈的变化;(2)水平湍流积分尺度明显增大,越靠近中心位置,增大越明显,而垂直方向没有明显变化;(3)在湍流谱的低频和高频区,湍能均可增大1~2个量级,其中垂直方向湍能增大的幅度略小于水平方向;(4)湍谱在惯性子区u,v,w3个方向的分布均不满足-5/3次方律,存在较大偏移,而在台风外围环流影响区和无台风影响时,则无上述的4个特征.【总页数】7页(P915-921)【作者】宋丽莉;毛慧琴;黄浩辉;刘锦銮;植石群;刘爱君【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州,510080;广东省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广州,510080;广东省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广州,510080;广东省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广州,510080;广东省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广州,510080;广东省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相关文献】1.采用外场观测试验资料对登陆台风"黄蜂"的风场及湍流特征的观测研究 [J], 张光智;徐祥德;王继志;杨元琴2.采用外场观测试验资料对登陆台风“黄蜂”的风场及湍流特征的观测研究 [J], 张光智;徐祥德;王继志;杨元琴3.南极中山站至Dome A考察断面湍流参数特征近地层湍流参数特征 [J], 马永锋;卞林根;效存德;窦挺峰4.森林近地层大气湍流特性观测分析 [J], 许俊卿;陈蓓莹;隋晓霞5.森林及林木湿地上空近地层大气湍流特性的观测分析 [J], 李萍阳;蒋维楣;苗世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气边界层湍流观测与模拟数据的融合
大气边界层湍流观测与模拟数据的融合大气边界层湍流是地球大气层中一种重要的运动形式,对于空气污染扩散、气象预报、风能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准确地了解大气边界层湍流的特性和规律,需进行观测和模拟分析。
然而,单独进行湍流观测或模拟无法提供全面的信息,因此,将观测和模拟数据融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揭示大气边界层湍流的特性。
本文将讨论大气边界层湍流观测与模拟数据的融合方法以及其应用。
一、大气边界层湍流观测数据大气边界层湍流观测是通过各种观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来获取湍流相关的数据。
常见的观测设备包括垂直风速测量仪、温度湍流仪、湍流协方差仪等。
这些观测设备可以测量大气边界层中的风速、温度、湍流强度等参数,从而揭示湍流的空间分布、时空变化等特性。
观测数据通常以时间序列或空间场的形式记录,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到湍流统计特征,如湍流能谱、相关函数等。
二、大气边界层湍流模拟数据大气边界层湍流模拟是通过数值模型对湍流进行模拟计算,以获取湍流相关的数据。
常用的湍流模拟模型包括大涡模拟模型(LES)、雷诺平均模拟模型(RANS)等。
这些模型基于流体动力学方程和湍流参数化方案,对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进行数值求解,得到湍流场的各类信息。
模拟数据通常以三维网格或剖面的形式记录,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到湍流统计特征,如湍流能谱、相关函数等。
三、大气边界层湍流观测与模拟数据融合方法大气边界层湍流观测与模拟数据的融合是将观测数据和模拟数据相结合,通过统计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到更准确和全面的湍流信息。
常用的融合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数据同化方法:将观测数据与模拟数据进行同化处理,利用观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改正。
常用的同化方法包括卡尔曼滤波、变分同化等。
2. 修正模型方法:在模拟过程中,引入观测数据对模型参数或边界条件进行修正。
通过与观测数据的比较,优化模型参数,提高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3. 数据融合方法:通过建立统计模型或机器学习算法,将观测数据和模拟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得到融合后的结果。
边界层湍流度
边界层湍流度
边界层湍流度是指在边界层内,流体的湍流程度或波动强度的度量。
在边界层中,由于流体的粘性和湍流效应的相互作用,流体的速度和压力会呈现出波动和不规则的变化。
这些波动和变化的大小可以用来衡量湍流度。
在边界层湍流中,湍流度通常用流体的速度波动的大小来表示。
这些波动可以是由流体的内部流动引起的,也可以是由流体与边界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在某些情况下,湍流度也可以用其他物理量来度量,比如湍流的能量谱、湍流的统计性质等。
在边界层流动的研究中,湍流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流体在边界层内的流动特性和行为,以及流体与边界层的相互作用。
同时,湍流度也是评估流体流动效率和流体控制技术的重要依据。
例如,在流体机械、管道输送、航空航天等领域中,湍流度对流体的流动效率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湍流度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控制。
因此,对于不同的应用领域和研究问题,湍流度的度量和评估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相关研究时,需要结合具体的问题和背景,选择合适的湍流度度量方法,并对其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控制。
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输运
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输运大气边界层是指地球表面与大气之间的那一层空间,它是大气运动、湍流输运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区域。
湍流输运是指在大气边界层中,通过湍流的方式将质量、能量和动量等物质进行混合和输送的过程。
本文将从大气边界层的特征、湍流产生的机制以及湍流输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大气边界层的特征大气边界层是大气圈中最底部的一层,其高度一般在地面到几百到一千米范围内。
大气边界层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和湿度逐渐下降: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边界层内的温度和湿度逐渐下降,这是由于地面的辐射和蒸发作用引起的。
2.湍流活动频繁:大气边界层中的风速变化较大,湍流活动频繁,这是导致湍流输运的重要原因之一。
3.垂直混合强烈:由于湍流的存在,大气边界层内的各种物质会进行垂直混合,形成一个相对均匀的物质分布。
二、湍流的产生机制湍流是指在流体中,由于各种不稳定因素的作用,流体发生无规则的旋转和混合的现象。
在大气边界层中,湍流的产生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地表摩擦力:地表的粗糙度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会使得风向与风速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湍流的产生。
2.不稳定的空气层结:当大气层结不稳定时,会引起空气的上升运动,从而使得湍流产生。
3.地形效应:地形的起伏和变化也会对湍流的产生起到一定的影响,如山地、河谷等地形所产生的气流湍流会比平原地区更强烈。
三、湍流输运的影响湍流输运在大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会对气体、颗粒物、能量等进行有效的混合与传输。
湍流输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扩散:湍流运动使得大气中的物质能够迅速扩散,提高了物质的混合程度,促进了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稀释和消除。
2.能量交换:湍流运动可促进大气中能量的交换,从而影响气温的分布和变化,进而影响天气的产生和演变。
3.传输输运:湍流运动可以将大气中的动量、质量等物体进行有效的传输与输送,影响着大气中的空气流动和风速的分布。
总结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输运是大气运动中的重要过程,对大气环境、气象形成和空气污染扩散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边界条件模拟
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边界条件模拟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边界条件模拟对于气象、环境科学、工程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湍流边界条件的准确模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气运动规律,优化气象预报模型,改善环境污染模拟和控制措施,提高风力发电等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介绍大气边界层中湍流边界条件模拟的背景、方法和应用,并探讨其中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一、背景大气边界层是大气中的一个重要层次,位于地面附近,高度通常在几百米到几千米之间。
在这个层次中,气象要素(如风速、温度、湿度等)发生显著变化,湍流现象较为频繁。
湍流是一种不规则而复杂的气流运动形式,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
因此,准确模拟湍流边界条件对于大气运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方法为了模拟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边界条件,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和实测数据分析。
1. 物理模拟:物理模拟是通过实验室内的物理实验来模拟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边界条件。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风洞模拟大气流动,并通过测量仪器获取湍流边界条件的相关数据。
物理模拟方法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湍流数据,但存在成本高、实验过程复杂和受实验装置限制等问题。
2. 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通过计算机模型来模拟湍流边界条件。
研究人员可以建立基于流体力学方程的数值模型,并使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得到湍流边界条件。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有效地模拟湍流边界条件,但也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高精度的数值算法。
3. 实测数据分析:实测数据分析是通过现场观测获取大气边界层中湍流边界条件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人员可以借助气象监测站、气球观测、卫星遥感等手段获取湍流边界条件的实测数据。
实测数据分析方法可以提供真实的湍流边界条件数据,但存在获取数据难、站点稀疏等问题。
三、应用湍流边界条件模拟在气象、环境科学、工程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1. 气象预报模型:大气边界层中湍流边界条件的准确模拟可以帮助气象学家改善天气预报模型的精度。
大气边界层中湍流运动的模拟与分析
大气边界层中湍流运动的模拟与分析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运动对天气预报、空气质量评估以及风电场的建设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运动进行模拟与分析,能够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参考。
本文将介绍湍流运动的模拟方法以及相关分析技术。
一、湍流模拟方法湍流模拟是通过数值方法对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运动进行数值模拟,从而获取湍流场的详细信息。
目前常用的湍流模拟方法包括直接数值模拟(DNS)、大涡模拟(LES)和雷诺平均湍流模拟(RANS)等。
1. 直接数值模拟(DNS)直接数值模拟是一种以最基本的方程组为基础,对大气边界层中湍流运动进行精确模拟的方法。
它通过离散化时间和空间,使用计算机求解Navier-Stokes方程组,得到湍流场的精确解。
但直接数值模拟的计算量非常大,通常仅适用于小尺度或小时间尺度的模拟。
2. 大涡模拟(LES)大涡模拟是一种介于直接数值模拟和雷诺平均湍流模拟之间的方法。
它通过将流场分解为一个大尺度的结构和一个小尺度的湍动结构,只对小尺度湍动进行模拟,通过模拟大尺度结构来减小计算量。
大涡模拟在模拟大气边界层湍流运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3. 雷诺平均湍流模拟(RANS)雷诺平均湍流模拟是一种通过对时间和空间进行平均,将湍流场表示为平均量和脉动量的和的方法。
它通过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和湍流能量方程,得到湍流场的平均解。
雷诺平均湍流模拟在计算上相对简单,适用于大尺度湍流的模拟。
二、湍流分析技术湍流模拟得到的湍流场数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才能得到有用的信息。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湍流分析技术。
1. 自相关函数自相关函数是一种分析湍流场中各点相关性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计算不同点之间的相关性来获取湍流运动的相关长度。
自相关函数可以用于描述湍流场的时空结构。
2. 能谱分析能谱分析是一种通过计算湍流场不同频率分量的能量来了解湍流场特性的方法。
它可以用于表征湍流场的能量分布情况和主导长度尺度。
大气边界层湍流特性的风洞模拟实验研究
大气边界层湍流特性的风洞模拟实验研究边界层是近地面气体与地面之间的区域,通常定义为自由流的速度较小的区域,它包含了流体较强的水平和垂直的运动,这些运动包含大量的涡旋和湍流。
了解边界层内的湍流特性对于气象学、航空航天和建筑学等学科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风洞模拟实验可以提供一个便捷、可控、可重复的实验环境,用来研究边界层湍流特性。
本文将介绍一项大气边界层湍流特性的风洞模拟实验研究。
首先,将简要介绍实验的目的和重要性。
其次,将介绍实验的设计方案和程序。
接着,将介绍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最后,将讨论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一、实验的目的和重要性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是一种强烈的流动行为,其动力学复杂而普遍存在。
湍流对空气质量、能源和温室效应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边界层湍流也是大型建筑和飞机等复杂工程设计的重要因素。
因此,了解边界层内的湍流特性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工程应用价值。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风洞模拟实验,对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特性进行研究,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实验的设计方案和程序1. 实验设计方案本实验选取直井状风洞为研究工具,它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大气边界层的流动情况。
在直径为1.5米,高为5.5米的风洞内,通过两个放置在风洞底部和顶部的网格板和两个旋转的切片风扇,模拟出边界层的结构和湍流特性。
在风洞内部安装压力传感器和热敏电阻器,用来测量边界层中的压力、温度和速度。
2. 实验程序a. 执行基准实验在进行边界层湍流研究之前,我们需要先进行基准实验,用来检查风洞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数据的获取准确性。
在基准实验中,我们分别分别测量风洞内的压力、温度和速度,并将数据与标准值进行对比。
b. 模拟大气边界层湍流实验在进行模拟大气边界层湍流实验时,我们将根据实际环境的特点来设置初始条件,比如制造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障碍物,用来模拟大气中存在的复杂地形和建筑物。
然后通过调节风洞内的风速、风向和湍流程度,模拟出边界层中的湍流特性。
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传输与混合
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传输与混合大气边界层是指地球表面与大气中的相互作用区域,它是大气环流中最底层的一部分。
在这个层次中,湍流传输和混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大气的动力学和能量交换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大气边界层中湍流传输与混合的特点和影响。
一、湍流传输的特点湍流传输是指大气中物质的垂直和水平混合过程,主要通过湍流涡旋的形成和传播来实现。
它对大气层中能量、质量和动量的传输至关重要。
湍流传输的特点之一是不规则性。
由于大气边界层中存在着多种尺度的涡旋结构,湍流现象表现出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
这也导致了大气物理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湍流传输的特点之二是非线性。
湍流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中,各种湍流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耦合,体现了非线性的动力学行为。
这种非线性过程也增加了湍流传输的复杂性。
湍流传输的特点之三是非层流性。
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往往以非层流形式存在,具有不连续性和不平稳性。
这种非层流性导致了传统的连续介质假设的失效,需要采用更加复杂的数值模拟方法来描述湍流传输现象。
二、湍流传输的影响湍流传输在大气边界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大气的动力学、能量交换和物质传输等多个方面。
首先,湍流传输影响着大气中的能量交换。
通过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混合,热量可以从地表向大气中传输,进而影响大气的温度和湿度分布。
湍流通过垂直和水平的热量输送,调节了大气的垂直稳定和温度分布。
其次,湍流传输对大气动力学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大气边界层中存在的涡旋结构,通过湍流传输产生的垂直动量交换,驱动了大气环流的形成和演化。
湍流传输也影响大气层中的水平动量平流,导致风场的变化和大气环流的不断发展。
此外,湍流传输还影响着大气中的物质传输。
湍流通过垂直和水平的质量输送,将大气中的污染物、气溶胶和水汽等混合传输到不同海拔和地域。
这种物质传输对大气的污染扩散、云雾形成和化学反应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三、湍流混合的模拟方法为了研究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传输与混合,科学家们采用了不同的模拟方法和观测手段。
大气边界层的湍流结构与特征研究
大气边界层的湍流结构与特征研究大气边界层是指地球表面与大气中高空空气交接的层次。
在大气边界层中存在着湍流结构,这种结构对于气象、环境、风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大气边界层的湍流结构及其特征进行研究。
一、大气边界层与湍流结构大气边界层是指地球表面与大气中高空空气交接的层次。
其高度范围一般为地表附近几百米到几千米。
大气边界层中存在着湍流结构,湍流是一种流体运动的不规则性,它体现为速度、能量和质量的扩散。
大气边界层的湍流结构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风速和风向:风速越大,湍流结构越发展,风向变化剧烈时,湍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2. 地表形态和植被:地形起伏、建筑物和植被对湍流结构有较大影响,如山地、城市和森林等地形具有不同的湍流特性。
3. 气象条件:大气温度、湿度、辐射等气象条件对湍流结构具有一定影响。
4. 大气层中的层结和不稳定度:大气层中存在的温度、湿度层结以及不稳定度的变化,会对湍流结构产生影响。
二、大气边界层湍流特征大气边界层湍流具有以下特征:1. 三维结构: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运动是三维的,在水平、垂直和时间尺度上都具有不规则性。
2. 不稳定性:大气边界层中存在温度、湿度的垂直梯度,不稳定度较高,湍流结构也较为发达。
3. 多尺度性:大气边界层湍流在不同的尺度上都存在,从小到大可以有小涡旋、湍流爆破、辐合辐散等不同尺度的结构。
4. 波动性:湍流结构具有剧烈变化的特点,可以存在波动、混沌等非线性现象。
三、大气边界层湍流研究方法大气边界层的湍流结构研究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 实地观测:在大气边界层进行气象探测,通过测量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参数,可以获取湍流结构的一些特征。
2. 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可以模拟出湍流的演化过程及其物理特性。
3. 实验室模拟:通过实验室装置,模拟大气边界层内的湍流结构,探究湍流的形成机制和特征。
四、大气边界层湍流结构的研究意义对大气边界层湍流结构的研究具有以下意义:1. 预测和预警:了解大气边界层湍流结构的特征,可以为天气预测、灾害预警等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5卷第6期边界层湍流资料处理方法对风工程参数的影响*宋丽莉1)庞加斌2)毛慧琴1)刘爱君1)[提要] 对大气边界层湍流观测资料的处理常因分析目标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就不同地点(不同下垫面)、不同大气环流背景的多个大气边界层湍流观测个例的原始资料分别采取矢量法和模量法进行统计处理,并就其湍流脉动特征参数,例如平均风速、阵风因子、湍流度和湍流积分长度等,进行对比计算分析,得出了因对原始资料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同,而对湍流脉动特征参数产生的影响程度,以及产生差别的原因。
建议风工程中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关键词] 风工程 参数 矢量法 模量法 湍流特征参数 处理方法Differenc e of the Ch aracte ristics of Fluctu ating Wind C au sed by Different Analysis Methods to Ob se rvation Data in the Bound ar y Layer/Song Lili 1,Pang Jiabin 2,M a o Huiqin 1,Liu Aijun 1(1Guangdong Climate and Agrometeorology Center,Guangzhou 510080,China;2State Key Lab.for Di saster Reduction in Civil Eng.,Dept.of Bridge Eng.,T 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Abstract:T here are normally two major methods acc ording to the w ay to deal w ith the horizontal w ind velocity,they a re vector method and modulus method.Since the different definit ions of horizontal w ind composite s have be en e m -ployed,ana lyzed re sults of the turbulence c haracterist ic s(e .g.,mean w ind speed,gust fa ctor,turbulence intensity,and integra l length of turbulenc e)corre spondingly fall in disagre em e nt.Ana lysis is made to thre e groups of strong w ind records w hich w e re measured at three place s w ith different unde rlying surface and under the c ontrol of different syn -optic systems.The above tw o m ethods are c ompared so a s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betw een their statistical results and the rea sons to ca use the difference.K eyword s:vector method;modulus m ethod;turbulence charac t e ristics parameters1)广东省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广州,510080;2)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项目号:59895410);广东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课题(项目号:C32002)。
0 引言风速数据的统计处理有两种方法,即把水平风速矢量的两个分量看做二维分布或把风速和风向看做两个变量[2],不妨分别称之为/矢量法0和/模量法0。
矢量法将大气湍流风速矢量分解为纵向水平分量、横向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而模量法则认为自然风速仅包括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
两种处理方法的运用与研究者所处的工程背景有关,例如,结构风工程中注重风对结构的作用,由于结构的空间特性要求分析三维风速分量的相关特性,文[3],[4]等在对实测风速数据分析中均采用了矢量分解法;而常规气象观测多采用轴式风速仪,数据采集方式一般为模量法,所以在常规气象研究领域和气候统计学分析中,对水平风速处理常采用模量法[2]。
事实上,上述两种分析方法所得到的大气湍流特征参数存在着差别,但在相关实测资料的处理时常被忽略或混淆,甚至没有说明所用的方法,而对观测资料两种处理方法所得到的湍流脉动特征参数:例如平均风速、阵风因子、湍流度、功率谱密度和湍流积分长度等的差异究竟有多大,且对不同地点(不同下垫面)、不同天气型(例如台风)的影响,缺乏实际观测个例的对比分析。
下面利用近两年取得的实地观测数据,就此问题进行初步计算分析,以期对结构风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1 观测实例及资料处理111仪器观测均采用美国Campbell Science 公司生产的CSAT 3d 型超声风速仪进行,该仪器被广泛应用于边界层湍流和结构风工程的测量,仪器在输出数据的同时,能自动给出判别码,以识别观测数据的有效性。
该仪器使用环境温度-30e ~50e ,水平方向风速量程?60m/s,测量精度<30mm/s,垂直方向量程?8m/s,测量精度<4mm/s,其最大动态响应频率60Hz,并通过PC 机串口程序实时存储,从而实现风速长时间不间断记录[7]。
观测采用10Hz 采样频率进行三维瞬时风速数据采集。
112观测目标和环境表1是在广东、江苏沿海不同下垫面、不同大气环流背景下的大气边界层湍流观测实例,时间均为2002年。
大气边界层湍流实测状况表1实例观测地点观测环境观测高度(m)天气背景样本观测时间过程平均风速(m/s)极大风速(m/s)a 广州气象观测站城市地貌,20~60m以外周围有低矮树木、建筑物。
10受0218号强热带风暴/黑格比0外围环流影响。
9.12日22:00~13日6:502.212.4b 广东,吴川海边渡假村,周围有低于10m高的建筑物。
150214号强热带风暴/黄蜂0登陆点以及台风过后的晴朗天气。
8.19日19:10~20日6:308.339.7c 江苏,常熟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拟建)桥位南岸,平原和开阔水面地貌。
30春季大风天气,晴天。
4.03日17:20~20:206.410.5113野点和坏点数据处理对各个观测过程,取多个样本进行分析,样本长度为10min[8],每个样本包含6000组数据。
根据仪器判别码,先去除样本数据中野点和坏点,同时采用线性插值法将该点补上。
所选样本要求资料坏点和野点数[ 10s,即坏点率<117%,为了使每个样本尽量满足平稳随机过程的要求,对时间序列采用多项式(二阶)拟合方法进行去倾处理。
2分析方法211矢量法矢量法[3,4]的思路是:首先确定一定基本时距内的主风向,然后通过矢量分解将水平脉动风速分解为沿主风向的分量和与其正交的侧向分量。
设水平平均风速和风向角分别为Uv 和5v,则U v= u(t)2+ v(t)2(1)5 v =tg-1( v(t)/u(t))(2)其中u(t),v(t)分别表示基本时距内水平方向风速平均值,5v通过u(t)和v(t)的符号确定其所在的风向区域。
处理实测资料时,仪器输出的三维风速u(t),v (t),w(t)是基于超声风速仪坐标下的序列,在此先由u(t),v(t)求出主导风向角5v,将仪器坐标旋转5v 角,得到自然坐标,x,y,z轴分别代表主风、侧风和垂直风向,垂直方向与仪器坐标相同,则u(t),v(t)在x,y轴的投影即为u c v(t),v c v(t),由以下公式计算: u c v(t)=u(t)cos5v+v(t)sin5v-U v(3)v c v(t)=-u(t)sin5v+v(t)cos5v(4)将处理后的数据序列用于计算各湍流特征量。
212模量法模量法[2]的思路是将测风仪输出的u(t),v(t)分量直接进行统计分析。
水平风速um(t)和风向5m(t)用下式表示:u m(t)=u(t)2+v(t)2tan(5m(t))=v(t)/u(t)(5)式中5m(t)通过u(t)和v(t)的符号确定其所在的风向区域。
由式(5),水平平均风速为:U m= u m(t)(6)在基本时距内,水平脉动速度分量u c m(t)为:u c m(t)=u m(t)-U m(7) 213湍流特征参量(1)湍流度II u=R u/U,I v=R v/U(8)其中Ru,R v分别为脉动风速u c(t)和v c(t)的均方根。
(2)阵风因子GG u(t g)=1+max[u(t g)]/UG v(t g)=max[ v(t g)]/U(9)式中tg为阵风持续期,结构风工程中定义阵风持续期为2~3s[5],文中t g取3s。
(3)湍流积分长度根据T aylor假设,湍流积分长度可由下式计算[6]:L x u=UR2uQ S0.050R u(S)d S(10)式中Ru(S)为自相关系数,S为积分步长。
3矢、模量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比较由于模量法的计算结果只有1个合成的水平风,其物理含义与矢量法的主风向分量相近,因此进行上述两个脉动分量计算结果的比较,并以矢量法的计算结果为基准进行各参量的相对差值计算。
各湍流特征参量相对差值见表2。
311平均风速图1实例b的平均风速相对差值时程曲线由表2可以看出,矢量法计算的平均风速值较模量法的小,且对不同实例,其偏小的程度有很大差异:实例a代表了粗糙度较大的城市下垫面的状况,两者的差异平均为14%,过程最大差值可达2214%;实例c 代表了粗糙度较小的野外空旷下垫面的状况,两者的平均差异只有014%,过程最大值也只有019%,最小值只有011%;实例b代表了粗糙度较小的海边下垫面的状况,该个例经历了强热带风暴中心经过及登陆后的晴朗和风状况,两者的过程差异变化很大(见图1),各实例模量法与矢量法各湍流参数相对差值表2样本序号平均风速$U (%)湍流度$I (%)阵风因子$G (%)湍流积分长度$L (%)ab c a b c a b cab c 19.81 5.44(0.11)-11.50-5.08(0.00)-8.09-33.73-0.0830.8314.67-0.59218.48 4.78(0.11)-13.95-3.32(0.00)-1.610.35(0.00)20.60-14.81-0.42321.47[7.92]0.22-19.65[-15.19]-1.92[-14.49][-36.97]-0.1752.37)-1.83419.10 5.310.23-12.36-13.11-1.23-11.79-34.43-0.1649.32)-1.38515.94 3.170.24-10.08-4.47(0.00)-4.11-1.92(0.00)26.38 2.030.01613.35 3.730.23-15.11-6.06-1.61-10.58(-0.27)0.0921.107.460.77713.80 4.060.84-14.16-6.74-2.31-11.28-3.02-0.2312.45 4.12 1.5287.68 2.560.37-10.64-5.23(0.00)-5.57-1.140.088.68[35.52]0.149(6.80) 1.590.84-6.75-4.43-2.06-4.10-1.86-0.2413.63 3.81-7.441019.06 1.760.21-16.34-5.36-1.20-7.75-4.190.1530.27 6.71-2.6911[22.36] 1.850.73-19.81-4.98-1.20-9.82-2.35(0.00)23.6818.87-2.111214.37 2.260.36-15.37-4.62-1.35-1.63-1.89(0.00)[81.63]7.66-0.781314.34 1.460.75-15.66-3.70(0.00)-10.04-0.87-1.0714.420.95 6.75149.54 2.200.35-8.51-4.10(0.00)-8.10-1.29-0.3410.54 5.310.481517.16 2.380.34-12.10-3.10-0.98-10.02-1.14-0.0842.07 6.28-1.601613.63 2.440.49-9.73-2.70-0.96-4.43-0.42-0.23 4.9620.06-1.641713.47 2.470.32(-5.24)-4.44-1.3911.92-3.73-0.0821.80-0.75-1.861816.40 2.000.50-19.35-4.02-2.35-9.78-1.22-0.2510.55 2.900.831910.75 2.520.44-13.94-4.92-1.43-8.03-0.80-0.4215.78 6.09-4.382016.27 2.220.46-18.87-5.11-1.37-12.03-1.48-0.5811.81 5.630.57219.40 1.960.41-9.11-5.51-1.30-7.50-2.78-0.0862.63 5.450.652213.57 1.030.29-14.99-4.46-1.25-11.66-1.970.16 6.370.21-2.04239.28 1.250.33-13.44-3.03-1.67-7.83-1.03-1.659.28-32.640.962411.90 2.010.50-17.48(-1.94)-0.97-5.85-1.21-0.08(1.21) 2.98-1.572511.90 1.220.47-20.28-2.62(0.00)-9.06-0.94-0.54-1.38-0.01-1.112613.53 1.210.49-16.37-3.37(0.00)-9.60-0.89(0.00)13.25-1.510.252710.16 1.070.31-14.07-3.52-2.86-6.13-0.530.088.68-7.52-4.07289.25 1.120.32-10.26-3.45(0.00)(-0.04)-2.04-0.07 5.81 1.22-0.692917.640.860.34[-20.29]-3.50-1.18-13.94-1.33-0.4125.21-3.05-3.303017.230.910.34-12.89-3.16[-2.94]-7.32-0.67[-1.68]37.21-0.89 1.203112.23 1.020.52-12.84-4.40-1.09-9.41-1.840.0830.140.85-0.963216.00 1.26[0.91]-16.54-4.32(0.00)-8.93-2.71(0.00)23.60-12.721.883314.95 1.240.37-10.63-3.77 1.11-9.29-2.200.1532.03 2.24(0.00)3417.60(0.85)0.37-15.97-2.68(0.00)-12.13-0.99-0.2422.32 1.35[18.14]3516.73 1.600.37-12.01-3.32-2.35-1.22-2.87(0.00)33.16-2.60-5.313612.11 1.210.55-10.75-2.80-1.39-4.79-0.750.1621.43(0.00) 1.253712.86 1.970.56-10.96-3.17-1.11-4.85-1.02-0.5318.41 1.48-2.643812.02 2.250.34-12.98-3.21(0.00)-0.25-0.66-0.9012.24 2.53-1.78平均14.002.270.42-13.71-4.55-1.01-7.14-4.18-0.2422.752.50-0.39注:[]表示该列绝对值的最大值,()表示该列绝对值的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