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俄国的改革》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互助探究生成能力】
任务一:结合教材,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内容;1861年改革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
任务二【合作探究】
1.(1)阅读教材,说出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
(2)列举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并分析概括其影响。
2.(1)阅读教材,概括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
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罗斯的由来: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人的一支,19世纪晚期建立()俄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俄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纪纪晚期终于统一了俄国。到莫斯科大公()即位后,正式采用“”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第2课《俄国的改革》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2课《俄国的改革》
年级
九年级
主备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内容;1861年改革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
2、归纳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列举其改革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流程】
【学案自学梳理知识】
11、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的根本原因是()
A军事落后B制度腐朽C经济凋敝D吏治腐败
1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经历了缓慢而谨慎的酝酿过程,其主要原因是()
①改革必然触动封建地主利益,阻力非常大②大力发展资本主义③害怕引起人民大规模暴动④为了维护封建地主利益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俄国历史上重要的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
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教材从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的历史背景、改革的过程以及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针对1861年改革这一历史事件,学生可能对其意义和影响认识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这次改革,加深对改革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难点:对1861年改革意义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基本知识,准备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激发学生对改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1861年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改革。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俄国历史上重要的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
这次改革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1861年改革的背景、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俄国历史的了解相对较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了解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理解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学生应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改革的意义与局限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认识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解改革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2.教学难点:改革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改革的意义与局限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4.案例分析法:分析改革过程中的典型事件,深入理解改革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改革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次改革。
提问:“你们认为这次改革对俄国历史有何影响?”2.呈现(10分钟)介绍1861年改革的背景,如俄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困境、社会矛盾的加剧等。
展示改革的内容,如农奴获得自由、土地制度改革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改革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
教师提问:“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哪些矛盾?如何解决?”4.巩固(10分钟)学生总结改革的影响,如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等。
人教版 九年级 历史 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俄国的改革 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内容及意义;了解俄国近代化的历程、俄国的领土扩张、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性质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的掠夺,从而加深学生对改革的目的和性质的理解;分析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初步学习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体会改革是强国之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历史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彼得一世和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影响。
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为什么普京说他此生最佩服的人是彼得大帝?他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本课我们将学习第2课俄国的改革(二)、讲授新课一、彼得一世改革1、俄国的由来: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基辅罗斯。
(1)9世纪晚期,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13世纪被蒙古人征服。
(2)在反抗蒙古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崛起,15世纪晚期统一俄国。
(3)、16世纪初统一了俄国。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2、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背景:(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2)、彼得一世即位后,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内容:(1)政治:①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2)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3)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4)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5)社会生活: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积极影响:(1)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九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农奴制危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沙皇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亚历山大改革的主要内容、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改革、改革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认识改革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改革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对于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来深入了解俄国改革的相关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掌握亚历山大改革和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改革内容,认识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理解改革过程中的复杂性。
四. 教学重难点1.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及其原因。
2.亚历山大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3.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改革特点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史料分析法:分析反映俄国改革的史料,深入了解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改革的意义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
2.教具: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图片等。
3.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书籍、论文、网络资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农奴制危机,社会矛盾尖锐,引出本课的课题《俄国的改革》。
2.呈现(10分钟)展示史料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如农民生活困苦、起义频发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亚历山大改革的主要内容,如解放农奴、推行地方自治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学案设计(无答案)
俄国的改革【学习目标】1.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认识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2.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意义。
【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内容、性质和特点。
难点:全面分析彼得一世改革对俄罗斯帝国崛起所产生的影响;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习过程】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1)15世纪晚期,__________公国统一俄国;(2)__________称沙皇,强化沙皇的专制权力;(3)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__________,封闭落后。
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时间:18世纪初3.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__________。
4.改革的内容(1)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__________的行政体制。
(2)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__________,要求__________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__________和才能提拔人才;(3)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4)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家,开办学校,创办报纸;(5)提倡人们学习__________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5.彼得一世改革意义(1)通过改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地外扩张准备了条件(新首都:圣彼得堡)。
开启了俄国__________的进程。
(2)__________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1.背景19世纪中期,俄国的__________危机严重,仅1858—1860年就发生300多次农民暴动。
这不但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还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__________被迫签署废奴法令,进行改革。
2.根本原因:__________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3.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4.内容(1)农奴获得__________,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__________,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 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主要介绍了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俄国农奴制改革这一课题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及其必然性。
2.改革的过程及特点。
3.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分享学习心得。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通过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改革的影响。
4.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比较俄国改革与其他国家改革的异同。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2.相关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
3.网络资源:查找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资料。
4.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19世纪中期俄国的社会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农民的生活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如农民起义、战争损失等,让学生了解改革的必然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改革的过程及特点,如解放农奴、土地分配等,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让学生深入理解改革的意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讲述了俄国历史上重要的改革——农奴制改革的过程和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改革的过程以及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教材内容较为丰富,需要学生对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可能了解不多。
学生对于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可能存在一些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改革的原因和过程,并深入思考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改革的相关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解改革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改革的原因和过程的深入理解,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方式,自主学习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史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改革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改革的过程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视频资料: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纪录片或视频片段。
3.史料资料: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4.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用于呈现教材内容和史料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呈现俄国农奴制改革前的社会景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改革的发生。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俄国的改革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学习目标1.分析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背景。
2.识记和掌握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内容。
3.归纳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影响。
代化的进程;1861年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重点: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之间的关系及两次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二.自主学习1.18世纪初,沙皇________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________。
他发出向________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2.彼得一世改革: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________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军事上,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____;经济上,他鼓励________,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____;文教上,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____,创办科学院,开办____,创办报纸;生活习俗上,他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3.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________,一跃成为欧洲________,为________准备了条件。
1700—1721年,俄国与____进行战争。
俄国获胜,夺取了________的出海口。
4.彼得一世改革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目标,开启了俄国________的进程。
但是,在他的统治下,________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5.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是,________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
6.1861年,________颁布了____________的法令。
法令规定:农奴获得________,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________。
7.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________,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________,推动俄国走上了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俄国的改革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学习目标1.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2.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影响。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二.自学提纲1.彼得一世改革(1)早期俄国: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___________崛起,到16世纪初建立统一的___________。
伊凡四世执政时期采用“________”称号。
(2)彼得一世改革①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_________,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②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_________。
③内容: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_________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军事上,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_________;经济上,他鼓励_________,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_________;文教上,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_________,创办科学院,开办_________,创办报纸;生活习俗上,他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④影响: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_________准备了条件。
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_________的进程。
_________进一步强化。
2.废除农奴制(1)原因:19世纪中期,_________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2)开始:1861年,_________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3)内容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_________。
(4)影响①积极: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_________。
改革废除了_________,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_________的道路。
②消极:_________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 教学设计
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行政体制;军事方面:创建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要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才能提拔;经济方面:鼓励兴办手工工场;社会文化方面:推行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的生活方式5、作用师:通过彼得一世自上而下的改革之后,俄国的社会得到了怎样的发展?过渡: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这是否意味着俄国可以像西欧国家那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呢?二、农奴制改革1、原因通过四段材料结合图片、数据表、史料来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有哪些?(农奴制的危机)提示: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对外——与英法在争夺巴儿干半岛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
2、时间、目的、内容师:阅读课本,找找这次农奴制改革的时间、改革者和主要内容有哪些?提示:通过材料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推行改革的目的是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主要内容:解放农奴(自由劳动力);“赎买”份地(对农奴的又一次掠夺)3、评价师:思考这场改革的性质,它对俄国历史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提示:积极: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改学生: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学生阅读课本学生阅读课本: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农奴制的法令。
学生阅读课本拓展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之间的串连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层面,让学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之间的关系及两次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学情分析】对彼得一世改革,教师应引导学生着重掌握改革的内容及影响,明确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在彼得一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俄国的改革》这一课主要讲述了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为了摆脱危机,沙皇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本课将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这些改革措施的内容、特点及其影响,使他们认识到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历史中的一些重要改革,如中国的戊戌变法、日本的明治维新等。
他们具备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但对于俄国的改革及其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新的历史现象,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19世纪中期的社会危机,掌握农奴制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改革的认同感,使他们认识到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 教学重难点1.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
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改革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播放历史视频等方式,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名单。
3.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历史图片和视频,为学生展示19世纪中期俄国的社会危机,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农奴制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改革的具体措施。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改革措施的作用及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改革的作用及其影响。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学案】(无答案)
第 2课俄国的改革1.知道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和结果。
2.能准确说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3.从俄国的这两次改革的影响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
(一)自查自纠1.(2018岳阳)“南美解放者杯”和正在俄罗斯举行的第21届世界杯,都属于世界足球的重大赛事,而“南美解放者杯”的创立是为了纪念( )A.华盛顿B.章西女王C.玻利瓦尔D.圣马丁2.(2018南充)学会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与“印度民族英雄”这一关键词相吻合的是( )A.华盛顿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 D.拿破仑(二)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彼得一世改革1、改革背景:(1)15世纪晚期,以莫斯科公国为主体形成统一的俄国。
伊凡四世(1533--1584年在位))即位后正式采用“”称号,强化。
(2)17世纪,沙皇专制统治之下的俄国盛行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劳动,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改革者:3、改革目的:改变俄国的,实现4、学习对象:5、改革措施:①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经济:鼓励兴办,准许工厂主购买整个村庄的。
③军事: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和提拔人才。
④文化:推行,派遣,创办,开办,创办。
⑤社会习俗:提倡的礼节与社会方式。
6、影响:积极:①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实力,为后来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条件;②使俄国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③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消极:①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
②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知识点二、废除奴隶制(俄国1861年改革或1861年改革)1、改革背景(原因):①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阻:19世纪中期,俄国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
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缺乏自由劳动力和市场(根本原因)②对外战争激化国内矛盾:俄国在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俄国军事、经济的以及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③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播:俄国“十二月党人”的活动宣传西欧民主进步思想的影响(思想基础)2、改革时间、改革者:3、改革目的:4、改革内容:法令规定:农奴获得,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俄国的改革》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的第二课,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俄国历史上两次重要的改革: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和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
通过学习这两次改革,学生可以了解到俄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改革对俄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等方面,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改革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俄国的改革及相关历史事件可能了解不深。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俄国历史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以及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俄国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了解改革必然会遇到困难和曲折,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
2.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
3.改革过程中各阶层的态度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历史感知。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4.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两次改革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历史图片、视频等素材。
3.课堂讨论分组安排。
4.教学辅助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俄国历史的认识,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设计(无答案):第2课 俄国的改革
教学内容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型 新授课 编号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理解历史) 结合图片、资料,细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以下问题,并交流收获,将正确理解 进行标识记录。
探究一:史料研读材料一 17世纪末的俄国现状: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地方势力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文化教育上,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只占23.6%……材料二 彼得一世的改革涉及全国几乎所有的领域。
他一生主持颁布了三千多条法令,改革行政机构、军队,建立军事工业,引进千余名各类专家,建立众多近代化学校和科学院,并派出一批批的年轻人到国外学习。
材料三:“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
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彼得一世改革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领域?3.材料三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4.综合上述材料如何评价彼得一世改革。
探究二:史料研读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讲话材料二:一个农奴的反应: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
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后拿到了一份。
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
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相媲美。
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向我十岁的【巩固提升】(学后做才使知识得以巩固;做中学才使能力有所提高)主备 审核 教研组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重点、难点 洋务运动的概况。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小组探讨 合作探究 学 习 活 动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了解历史) 浏览课本小标题及正文,写出本课学习的三个主要问题是什么? 问题:(1) (2) 二、合作学习,成果展示(识记历史) 阅读教材,请注重基本的知识点,并对有效信息加以提炼,注意在课本上勾画要点。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1)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
本课主要内容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农奴制改革,以及这次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教材通过介绍改革前俄国农奴的生活状况、改革的过程以及改革后的变化,使学生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俄国的历史背景,如封建社会的特点、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但他们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的事例和直观的图片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改革需要有勇气和智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过程和内容。
2.难点: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
3.对比分析法:将改革前后的俄国社会和经济进行对比,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改革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制作PPT和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本课的内容和目标。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和教学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过程和内容。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丰富的史料和详细的论述,展示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以及改革给俄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
本课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了解俄国历史的重要窗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本课内容,学生可能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和影响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运用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改革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改革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交织。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改革背景、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深入理解改革的意义和作用。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改革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历史下册。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俄国农奴制改革前的社会景象,引导学生了解改革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改革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改革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史料,分析改革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改革的意义和作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案
新课讲授一、彼得一世改革阅读课文第一框阅读课文第一框,根据自己的理解梳理知识点并在书中作出标记,再会答问题。
1、根据学生读课文对内容的理解教师讲述俄国的发展历程图示及文字说明东斯拉夫人---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伊凡四世继位称沙皇。
2、说出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列举归纳改革的内容教师引领分析其作用。
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内容作用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世改革设疑:1861年改革措施内容是什么?改革内容如何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归纳:法令内容规定,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解释: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②农奴在获得解放同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解释:农奴获得份地时支付的巨额赎金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
因此说1861年改革又是对农民的一次掠夺。
(农民解放的实质是对农民的一次掠夺)分析:从内容上看解放了农奴,给了他们自由,改善了他们生活,因此说这次改革具有进步性。
农奴虽然获得了自由,但是依然很贫困,因此还的依附地主。
所以说这次改革又具有局限性。
改革目的是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
改革的前提又是维护地主利益,改革又是由代表地主利益的沙皇实施的,这就是出现局限性的原因。
探究讨论:观点一:“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观点二:那些获得自由的农奴,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对他们而言,这次改革没有多少好处。
问题:你认为应当怎样认识这个问题?学生讨论交流举手发言:他们的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全面。
评价一件历史事件要看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客观影响,观点一强调农奴制改革的积极作用,观点二强调农奴制改革的消极作用。
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过渡导入:我们该怎样评价这次改革呢?点拨,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改变了社会性质.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自学目标】
1.了解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及其历史意义;思考和探究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认识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性质,认识到它们在俄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
2. 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措施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自学填空】
1.如何认识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
俄国的改革
2.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俄国近代历史的两次改革。
材料一17世纪末,俄国只有21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奴劳动。
中央政务由按沙皇意愿设置的几十个部门负责,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
地方的“督军”权力广泛,往往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
当时的俄国只有陆军,没有海军。
士兵一面当兵,一面还从事手工业和做买卖。
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
全俄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也只占总人数的23.6%。
材料二彼得一世热心向西方学习,他派代表团去西欧各国考察,学习西欧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聘请技师和专家,引进各种先进机器设备。
彼得一世也乔装打扮随同前往,他在荷兰认真学习造船技术,还拿到了毕业证书;在英国,他参观了科学院和牛津大学,拜访了大科学家牛顿;回国后,彼得一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推动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
(2)材料二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4)通过探究上述问题,你得到什么启示?
【巩固练习】
1.从客观上说,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仍然相当缓慢,其主要原因是这场改革没有改变( )
A.封建生产关系
B.俄国社会性质
C.农奴的法律地位
D.沙皇的专制统治
2.1861年改革的内容不包括( )
A.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地主不得买卖农民
C.农民享有参加选举等自由权利
D.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份地
3.下列对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强化了沙皇专制
C.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
D.减轻了人民负担
4.促使沙皇进行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西欧资产阶级革命对俄国的影响
C.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惨败
D.农民起义威胁到沙皇的统治
5.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这次“改革”的发起者是( )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列宁
D.斯大林
6.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
”材料中“废除农奴制度”是在( )
A.1860年
B.1861年
C.1868年
D.1869年
7.恩格斯说:“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的绝望的搏斗。
”其中,“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是指(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8.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它对日本社会所起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
A.使日本结束了闭关锁国的历史
B.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C.使日本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
D.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但在农奴制桎梏下,生产效率低下,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西方各国。
农业上,农奴主认为有大量的廉价农奴可以剥削,用不着改进生产工具和耕作方法,结果导致俄国农业生产处于长期停滞和歉收状态。
材料二19世纪中期,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皇室、贵族、教会、国家占有全部土地,农民租种地主土地,缴纳繁重的租税,服劳役。
他们的一切财产、人身、子女都属于农奴主所有,任凭地主打骂、买卖和转赠。
材料三自由派贵族人物卡维林也称农奴制:“使整个国家陷于不正常状态……如果这个制度原封不动,那么几十年以后就会将整个国家毁灭。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56年也表示:“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而发生许多不服从地方管制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
——上述材料均出自张桂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落后的农奴制是如何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
(2)根据材料三,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在1861年之所以能够成功实行的前提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本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