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合集下载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华⽣⾏为主义⼼理学的基本观点⼀)⾏为主义的界定传统的⼼理学把学科的注意⼒放在研究意识上,所使⽤的⽅法⼜是主观性极强的内省,其研究内容、结果和⽅法都缺乏可观性,根本⽆法使⼼理学厕⾝于⾃然科学的⾏列,与物理学、化学、⽣理学平起平坐。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唯有改造⼼理学,改变⼼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法,使它的研究对象变为可观察、可测量、可验证,研究⽅法变得可控制、可纪录、可重复。

于是,华⽣揭竿⽽起,宣称⼼理学应把⼈的⾏为当作研究的对象,⽽把意识赶出⼼理的研究领域,从⽽在⼼理学中发动了⼀场⾰命。

⾏为主义的创始⼈华⽣宣称⼼理学应把⼈的⾏为当作研究的对象,那么什么是华⽣所谓的⾏为呢?华⽣认为,⾏为就是有机体⽤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

它的构成单位是反射,⽽反射就是刺激(stimulus)与反应(response)的联结。

(S-R)那么,什么是刺激和反射呢?华⽣认为,刺激指的是外部环境和⾝体内部组织所起的任何变化。

反应就是随着某种刺激⽽引起的肌⾁和腺体的变化。

根据这样的定义,华⽣把⼼理学简化为研究S-R的科学,任何复杂的⾏为,都是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理学就是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

于是,⼼理学终于被纳⼊了⾃然科学的⾏列。

(⼆)如何研究⼈类⾏为既然⾏为主义⼼理学认为⼈的⾏为就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那么,研究⾏为的⽅法就在于寻找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只要发现某⼀种刺激能引起哪⼀种反应,或发现某⼀种反应是由哪⼀种刺激引起的,就能找到⼀种刺激与⼀种反应之间的特定的因果关系。

这正是研究的⽬的。

⽤公式来表⽰,就是:华⽣认为,"刺激-反应"是⼀种最简单的模式。

其中,刺激和反应都可以由其它刺激和反应所代替。

(A)我们熟悉的条件反射就是刺激替代的结果。

例如:(B)不仅刺激可以替代,反应也可以替代,或者条件化。

例如:(点击展开)从上例中可以看出:反应的替代表现为⾏为的变化。

正是根据刺激-反应和形成的替代刺激-替代反应这样⼀系列的替代,才构成⼈的⽆限学习能⼒。

华生行为主义基本观点

华生行为主义基本观点

华生行为主义基本观点华生行为主义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它的基本观点是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环境的刺激和反应所形成的。

本文将从华生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实验研究以及对于教育和临床实践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华生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刺激-反应”,即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到外界刺激所引发的反应。

华生强调了环境对于行为的塑造作用,他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学习和经验所形成的,而不是天生具备的。

在华生看来,人类天生是一张白纸,我们的行为是逐渐通过学习和经验来形成的。

华生的实验研究对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通过对小白鼠和小白兔的实验观察,揭示了条件反射的机制。

他提出了“经典条件作用”,即通过将一个无条件刺激与一个无条件反应相结合,再将一个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同时出现,最终使得条件刺激能够单独引发条件反应。

这一实验结果对于理解学习和行为的形成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华生行为主义的观点对于教育和临床实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教育方面,华生认为学生的行为是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塑造和控制的。

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即通过对行为的操作和控制,来改变学生的行为。

这一观点在教育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例如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表现。

在临床实践中,华生行为主义的观点也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和行为疗法中。

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揭示出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从而帮助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行为疗法强调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思维和情绪,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这种基于行为主义观点的治疗方法在许多心理障碍的治疗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华生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行为是通过环境的刺激和反应所形成的。

他的实验研究以及对于教育和临床实践的影响使得行为主义心理学成为心理学发展中的重要学派。

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揭示出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从而帮助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华生行为主义

华生行为主义

华生行为主义华生行为主义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它的核心观点是个体的行为是由外部刺激所引起的,并且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改变和塑造。

华生行为主义起源于20世纪初期,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提出并发展。

背景理论华生主张,个体的行为是受到环境刺激所影响的,而这些刺激可以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塑造。

他强调了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行为的系统观察和测量,通过这些研究来建立行为和刺激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华生的理论中,行为的形成受到奖励和惩罚的影响。

他认为,行为会受到奖励加强或惩罚减弱,这种反馈可以改变个体的行为模式。

学习方法根据华生的理论,学习是通过刺激-响应-反馈的过程来实现的。

个体对于特定刺激做出反应,如果这种反应受到奖励,那么这种行为会被加强,反之受到惩罚,那么这种行为会被减弱。

在华生的研究中,他提出了各种学习方法,例如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个体通过关联两种刺激来学习;而在操作条件反射中,个体通过试图达到目标而学习适当行为。

应用领域华生行为主义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尤其在教育和心理治疗方面。

在教育中,华生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行为管理,通过奖励来增强积极行为,通过惩罚来减弱消极行为。

在心理治疗方面,华生的行为主义也被引入,如条件反射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通过改变行为模式来治疗各种心理问题。

总结综上所述,华生行为主义是一种强调学习和训练对行为塑造的心理学理论。

它提出了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影响个体行为的原则,并在教育和心理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华生行为主义,可以更好地认识个体行为背后的原因,并运用这种理论来指导实践和改变。

希望通过对华生行为主义的介绍,能够更加了解这一理论的意义和应用,为心理学和教育领域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克、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完善的发展。

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

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他把学习的历程分为两种类型:应答型条件作用和操作型条件作用。

经典行为主义研究的是前者,而斯金纳研究的重点是后者。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依赖于有机体作出一定的动作反应;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依赖于有机体的无条件反射。

同时,对待意识不像古典行为主义那样,避而不谈,而是承认意识的存在,但认为意识不过是有机体皮肤之内所发生的私有事件,它不作为行为的生理中介物,而是作为行为本身的一部分,因此感觉知觉都可把它们作为刺激控制形式来加以分析。

1.怎样看待知识:知识是联系及部分技能有组织的积累,是在基本的心理单元或各行为单元间形成各种有组织的连接。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

常见的学习理论常见的学习理论有: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始的一个心理学派。

其基本观点是:教育就是按照一定目标塑造人的行为;学习是经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其主要观点有:教育是“塑造人的行为”。

学习是由刺激引起的反应概率上的一种变化,强化是增强这个反应概率的一种手段。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是通过强调外在客观刺激的原理来实现的。

它把教师的“教”当作客观刺激物,学习者被放在接受刺激和被动反应的地位。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并非直接地、机械地联结,而是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作用为中介来实现的。

其主要观点有:学习是改变行为。

学习是否发生可以通过行为表现的改变来推断,学习目标可以用精确的行为术语来描述。

学习离不开内、外部条件。

人的学习固然与外界刺激分不开,但人是有认知机能的,在学习时,他总是利用这一机能,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主动地去寻求外部刺激,进入内部认知过程。

因此,学习既要重视外部事物的刺激作用,又要重视学习者内部机制的中介作用。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由结构主义发展来的一种哲学方法论,主要研究事物是否有结构,结构是从哪里来的,结构怎样建构等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后,结构主义被应用于教育领域,导致了一场教育心理学的革命,使认知主义学派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迅速发展。

这一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当前,建构主义学习观更强调具体情景对意义建构的作用。

其主要观点有: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学习不是外界客观事物对学习者的强化刺激,不是教师对学习者传授和灌输知识,而是学习者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一个处于中心地位的主动者,主动与所处情景(社会文化背景)发生交互作用,主动取得教师与协作伙伴的指导和帮助,主动选取学习资源、学习方法,主动根据自己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观点1. 行为主义的基本概念说到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大家可能会觉得这听起来有点深奥,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关注我们的行为,而不是我们的内心感受。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外面看到一只小狗摇尾巴,那其实就是它的行为在告诉你它开心。

行为主义就像那只小狗,专注于你能看到的东西,而不是那些你想象的内心斗争。

它的创始人之一,约翰·华生,简直就是个“行为侦探”,他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行为来了解一个人,而不需要去猜测他们的想法。

1.1 行为主义的历史背景行为主义在20世纪初期崭露头角,当时心理学界还在为心灵的奥秘而争论不休。

就好比当时的心理学家们像是在探讨一幅模糊的画,而行为主义则拿出放大镜,认真观察那些清晰可见的笔触。

华生在1913年发表的《心理学作为行为的科学》就像是点亮了一盏明灯,让大家看到了行为背后的规律。

后来,斯金纳更是将这个理念发扬光大,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了奖励和惩罚在行为塑造中的重要性。

换句话说,就是你做得好,给你糖吃;做得不好,可能就要被罚了。

1.2 行为主义的核心观点在行为主义看来,人的行为是可以被训练和改变的。

就像教小孩骑自行车,摔倒了再爬起来,慢慢就能掌握技巧。

这里的核心就是“刺激”和“反应”。

比如说,看到美食(刺激)就流口水(反应)。

所以,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家们可不怎么关心你心里在想啥,他们更关心的是你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就像考试一样,老师关注的是你答题的表现,而不太会去猜测你心里在想什么。

2. 行为主义的应用2.1 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行为主义的理念运用得可谓是游刃有余。

想象一下,一个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答对了就奖励小贴纸,答错了也不会大声批评。

这就是一种经典的“正强化”策略,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学习,就像小猫咪追着激光笔的光点一样,乐此不疲。

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还能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2.2 行为疗法再来聊聊心理治疗方面,行为主义也大显身手。

3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3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4.行为主义的习惯
华生认为,一个人的习惯是在适应外部环境和 内部环境过程中学会更快地采取行动的结果。 当人的内外刺激所引起的活动不再是随机的, 而是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有规则、有秩序后, 习惯便形成了。 习惯的形成,实质上是形成了一系列的条件反 射,条件反射是习惯的单位。p51-52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6.行为主义的人格
华生十分重视儿童早期的行为习惯对成人人格的影 响。 早期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在适当的情境中会重新表 现出来,对一个健康的人格来说是严重的障碍。为 了适应新环境,随着个人的成长,应该脱落一些孩 童时期的习惯。 华生认为,人格是由环境中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自 然也可以由改变环境来改变人格。p55
(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3.行为主义的思维
华生将思维划分为: 习惯的思维; 无声的思维;
计划性思维(建设性思维)。p51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3.行为主义的思维
华生认为,思维活动不仅依靠言语,还依靠动作和 内脏组织。 思维的机制是什么?行为主义不承认思维是脑的机 能,而认为它是全身肌肉、特别是喉头肌肉的内隐 活动。 从发生的角度,儿童的思维是从对白开始的,以后 逐渐发展到嘴唇的微弱活动,最后变成无声的言语 活动。p51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2.如何研究人类行为
根据刺激—反应和形成的替代刺激—替代反应, 可以进行各种实验研究,行为主义强调反应是 对刺激作出的运动或动作,那么,观察这些实 际发生的运动或动作,就是研究人的心理。 因此,观察法是华生坚持并广泛使用的研究方 法。p50

华生的观点

华生的观点

华生的观点华生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启发。

下面是一些与华生相关的观点的参考内容。

首先,华生强调了环境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影响。

他认为人的行为是根据环境刺激来决定的,而不是基于自由意志或内在特质。

他提出了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学习和条件反射形成的。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人的行为,而不需要关注个体的内在特点。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减少一个人的不良行为,可以通过改变其周围的环境来增加被惩罚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不良行为的频率。

其次,华生关注了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他提出了语言思维的观点,认为语言是我们思维的基础。

他认为人的思维过程是通过语言结构来决定的。

换句话说,我们的思维受到语言的限制,没有足够的语言,我们就无法进行复杂的思考。

这一观点影响了后来的认知心理学,推动了对思维和语言关系的研究。

此外,华生对心理学领域的方法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

他强调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并提出应该使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因素来解释心理现象。

他否定了精神分析和其他仅基于主观观察的研究方法,主张借助实验证据来支持心理学理论。

他的观点推动了心理学研究的实证化发展,使其更加科学化。

此外,华生对自我观念的研究也具有重要影响。

他指出,自我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理解和评价。

他认为自我观念是通过跟他人的交流和比较来形成的。

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是通过观察他人对我们的反应和评价来建立的。

这一观点对于理解人类认同感和社会互动中的自尊心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华生还对人类行为的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内在或外在的动机驱动的,这些动机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模式。

他通过研究动物行为和人类行为来寻找这些动机。

他的动机理论成为后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影响了后来许多理论的发展。

综上所述,华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对心理学和哲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行为主义观点、语言思维理论、实证主义方法论、自我观念研究以及动机理论等观点,都为我们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提供了重要的洞见。

华生

华生

三、学习律
一、频因律
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的
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
二、近因律
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
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
三、学习律
华生坚信,有什么刺激,必定会产生什么反 应,这使他成了一个极端环境决定论者。 “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 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 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 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 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无论他的 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先祖的职业和种 族是什么。”
三、学习律
华生的理论在教学中应用:
一、根据频因律注重练习,形成习惯。
二、根据近因律每节课最后总结,下节课上
课前复习。
三、要求学生上课前做预习。
四、学习气氛很重要。
四、评论
华生是心理学史上极富个性色彩的人物之一。
尽管华生的学术生涯很短,但他对心理学的
影响很大。
从哲学上讲,华生是从机械唯物主义论观点 出发的。
他认为,可以写一部心理学,不用“意识”
、“心理状态”和“心”这类术语,而是用
“刺激与反应”和“习惯形成”等术语来 表述。
二、基本观点
建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出发点有二:
第一,分析可观察到的事实,即分析人和动 物是如何适应其环境的; 第二,研究引起有机体作出心理学导引》对其理论和观点 作了系统阐述,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表明“从心理学中抛弃所有有关心智 的内容是可能的”。 第二,考察了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的各种方 法。 第三,提出了自己的学习理论。
一、人物简介
约翰•华生(John B .Watson,18781958),美国人。1900年在弗曼大学 获得硕士学位。1903年在芝加哥大学 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芝加哥大学任 讲师。1908年,受霍普金斯大学邀请 任比较心理学教授。1915年,他当 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观点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观点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观点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一种以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流派,它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限定在可观察的行为上,而忽略了内部的心理过程。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为是学习的产物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在环境中不断学习和改变的结果。

人们的行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反应,这些反应又会影响到下一次的行为。

这种学习的过程被称为条件反射。

例如,当狗看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

如果多次在给狗看到食物的同时响铃,最终狗听到响铃就会分泌唾液,这就是条件反射的过程。

二、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很大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很大。

人们的行为是受到外部刺激的影响,而不是由内部的心理过程控制的。

例如,一个人的恐惧可能是由于遭遇了某种不愉快的经历,而不是由于内部的恐惧感觉引起的。

三、行为可以通过强化和惩罚来改变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强化和惩罚是改变行为的有效手段。

强化是指对一种行为给予奖励,以增加该行为的出现频率。

惩罚是指对一种行为给予惩罚,以减少该行为的出现频率。

例如,如果一个儿童在学校表现优秀,老师会给他一些奖励,如表扬、奖章等,以鼓励他继续努力学习。

四、行为可以通过建立联结来学习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建立联结来学习。

联结是指两个或更多的刺激之间的联系。

例如,当人们看到火车经过时听到响声,他们就会建立起火车和响声之间的联结。

五、行为可以通过建立模型来学习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被称为模仿学习。

例如,一个孩子可能会观察他的父母如何处理冲突,并学习他们的行为方式。

综上所述,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类行为的学习和改变,认为行为是可观察的,可以通过建立联结、建立模型、强化和惩罚等方式来学习和改变。

这种心理学流派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行为治疗和教育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华生的行为主义

华生的行为主义

2014-10-21
2014-10-21
• (二)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 华生的一句名言充分体现了其环境决定论的理论取向,他 指出:“给我一订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 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彰b选其中一 个婴儿,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 律师、艺术家、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 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不过,请注意,当我从事这一 实验时,我要亲自决定这些孩子的培养方法和环境。”虽 然华生在提出此观点的同时,注意到了个体的遗传基础,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但他片面夸大了环境和教育在 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个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 创造性,忽视了促进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因。不可否认华生 的环境决定论观点确实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他使人们开 始关注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同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 也深刻地体会到了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 教育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巨大作用。
华生的行为主义பைடு நூலகம்
• 约翰· 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 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广告大 师。是美国第一个将巴氏的研究 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人。
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否认遗传的作用[1]
• 首先,华生认为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反应。从刺激可预测反应, 从反应可推测刺激。在华生看来,刺激是指客观环境和体内组织本身 的变化,反应是指整个身体的运动,手臂、腿和躯干的活动,或所有 这些运动器官的联合运动。他将思维、情绪、人格等心理活动都等同 于一系列动作。由于刺激是客观存在的,不决定于遗传,而行为反应 又是由刺激引起的,因此行为不可能决定于遗传。 • 其次,华生虽承认机体在构造上的差异来自遗传,但他认为,构造上 的遗传并不能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个体遗传的构造,其未来的形式如 何,要决定于其所处的环境。 • 第三,华生的心理学以控制行为作为研究的目的,而遗传是不能控制 的,所以遗传的作用越小;控制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华生否认了 遗传对个体心理与行为发展的作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经典的条件作用经典的条件作用又叫应答条件作用或巴甫洛夫条件作用。

他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形成的。

一个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的配对,最后能引起原来只有无条件的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这就是初级条件反应的形成。

在初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又可以引入一个新的中性刺激建立次级条件反射。

由于人具有概念和词语能力,可以用概念和语词替代任何具体的刺激物,所以人能够以语词建立极其复杂的条件反射系统。

华生曾经认为,经典性条件作用是一切行为的基本单位,意思是一切行为都可以通过分析还原为一个个(巴甫洛夫)条件反射。

这一看法后来由于对操作性条件作用和其它学习形式的发现被推翻了。

但经典的条件学习的确是许多行为的获得途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经典条件作用主要概念1、强化:伴随条件刺激的呈现给予无条件刺激。

强化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2、泛化:对一个条件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应,可以由类似的刺激引起。

反过来说,条件反应可以迁移到类似原条件刺激的刺激上。

在小阿尔伯特的实验中,小阿尔伯特由对白鼠产生的恐惧反应,可以由白猫、小兔、狗乃至一块棉花引起。

俗话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也是泛化的表现。

临床症状上许多恐怖症都有泛化情形,例如,一位妇女可能由一次外出偶然受惊而逐渐演变为害怕一切公共场所(广场恐怖症症状)。

泛化可能是许多症状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原因。

3、分化:分化是与泛化相对的过程。

在泛化发生后,继续进行条件作用训练,但只对特定条件刺激予以强化,对类似刺激不予强化,会导致有机体抑制泛化反应,只对特定条件刺激发生反应,这就是分化。

分化意味着有机体逐渐能够分辨刺激物之间的性质差异。

分化的形成是选择性强化和消退的结果。

4、消退:己形成的条件反射由于不再受到强化,反应强度趋于减弱乃至该反应不再出现,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

消退概念对两个潜在的意义。

其一是,如果一个行为得以维持,个体环境中一定存在使之得以维持的强化条件。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04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04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第四章行为主义发展理论一.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得基本观点ﻫ行为主义心理学就是心理学领域中得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得派别,虽然,现在它已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但仍有广泛影响,在一定得范围里,它仍然就是具有使用价值。

尤其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与行为矫治得领域中,仍被广泛使用。

那么,什么就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呢?行为主义心理学得基本内容可以从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与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班杜拉得观点中反映出来.ﻫﻫ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二。

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得体系我们通常把华生得行为主义称为经典行为主义,而把斯金纳得行为主义称为新行为主义。

那么,斯金纳"新"在哪里呢?学习完本部分得各小节之后,我们将会对斯金纳得各种观点有较为清晰得认识。

ﻫ行为主义得领袖—-—斯金纳ﻫ三。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得基本观点ﻫ华生强调刺激对行为得重要性;斯金纳强调强化对行为得重要性;而班杜拉则认为,儿童获得一个行为并不一定需要得到强化。

事实上,人得许多行为只要经过观察别人得行为就能习得。

于就是,班杜拉很强调观察学习.社会学习理论得重要代表人物---班杜拉四。

对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得评析行为主义心理学就是心理学史中得一个极重要得派别。

"行为主义就是心理学得一个特定得历史形态,它得出现就是西方实验心理学内在矛盾得产物,它得发展构成西方心理学历史逻辑得一个环节。

" (高申春:《人性辉煌之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92页。

)把行为主义放在心理学发展得历史进程中来加以考察,就能充分地认识到它得意义、价值与它得局限性.出于这样得基本观点,教材对华生、斯金纳与班杜拉得理论分别作出了评析。

(一) 行为主义得界定传统得心理学把学科得注意力放在研究意识上,所使用得方法又就是主观性极强得内省,其研究内容、结果与方法都缺乏可观性,根本无法使心理学厕身于自然科学得行列,与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平起平坐.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唯有改造心理学,改变心理学得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使它得研究对象变为可观察、可测量、可验证,研究方法变得可控制、可纪录、可重复。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4)个体的行为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后天环境决定的。华生关于先天遗传在行为中作用的立场,是从最初接受先天遗传的作用改变到断然否定先天遗传的作用的。这后一立场是在1925年宣布的。他认为行为最后都可分析还原为由刺激引起的反应,而刺激不可能来自先天遗传,所以行为当然就不可能来自先天遗传了。他认为人类行为中所有那些似乎像本能行为的方面,实际上都是在社会中形成的条件反应。他在《托儿所对本能应提供的证词》(1925)一文中断言“在人类的反射目录中,找不出哪一种相当于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所说的本能”。华生认为后天环境对行为具有压倒一切的影响。不管孩子出生时如何,只要控制环境,就能训练孩子成为我们所期望的人。他曾在婴儿的情绪行为上作了实验,使婴儿的爱、惧通过条件反射的改变而改变。他提出建立行为主义的实验伦理学。华生成了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者。
(2)心理学的任务在于预测和控制行为。华生认为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体表现于外的反应,但反应的形成与改变则归因于有机体所受的刺激,反应紧随刺激出现。这便导致了刺激—反应的简化的行为公式。华生在其《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中写道:“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为刺激与反应”。他认为最基本的刺激—反应联结叫做反射。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总不外乎是一套反射而已。华生强调心理学必须符合一般科学共有的预测、控制的基本原则。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从而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谁知刺激,以预测和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客观的方法而不是内省法。华生研究心理学抛弃传统的内省法代之以客观的方法的原因,固然是他不相信内省法的精确性,但也是他在心理学对象上否定意识的必然结果。他清楚地说过的客观方法有四种,即应用和不应用仪器控制的观察、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条件反射法是行为主义者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华生在其著作中曾因为条件作用方法而感激巴甫洛夫和别赫捷列夫。他用“刺激替代”的术语来描述条件作用。他说当一种反应同一个并非原来引起它的刺激联结起来时,那么这个反应就成为有条件的(巴甫洛夫实验中的狗听见铃声而不是看见食物就分泌唾液,就是一种条件反应)。华生非常赞赏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法,因为这种方法可使像感觉辨别这样的主观经验转化为反应差异的客观事实。条件反射法使华生掌握了一种完全客观的分析行为的方法。华生强烈地反对内省法,但有人批评他把言语报告法作为客观方法之一,是他将内省法从前门猛烈地扔出以后,又以言语报告法从后门拾了回来。他把言语报告法列为客观方法之一,是把言语当作反应来看待的,所以听取别人在接受某种刺激后的言语反应,并不违反行为主义所坚持的客观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华生希望严格地把言语报告法的使用限制在能够加以证实的情境中。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行为主义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创造的,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现实和客观研究。

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华生认为心理本质是行为。

心理、意识被归结为行为。

虽然,各种心理现象也只是行为的组成的因素或方面,而且可以用客观的刺激(S)—反应(R)术语来论证的,其中包括作为高级心理活动的思维。

华生的发展心理问题上突出的观点是环境决定论。

这种环境决定论主要体现在:1.否认遗传的作用否认行为的遗传是华生的环境决定论的基本要点之一。

华生明确地指出:“在心理学中再不需要本能的概念了”。

华生为什么要否认行为的遗传的作用?其理由有三个方面:首先,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反应。

从刺激可预测反应,从反应可预测刺激。

行为的反应是由刺激所引起的,刺激来自于客观而不是决定于遗传,因此行为不可能取决于遗传。

其次,生理构造上的遗传作用并不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作用。

华生承认机体在构造上的差异来自遗传,但它认为,构造上的遗传并不能证明机能上的遗传。

由遗传而来的构造,其未来的形式如何,要决定于所处的环境。

第三,华生的心理学以控制行为作为研究目的,而遗传是不能控制的,所以遗传的作用越小,控制行为的可能性则越大。

因此,华生否认了行为的遗传作用。

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华生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首先,华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即构造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上的差异足以说明后来行为上的差异。

其次,华生提出了教育万能论。

华生从行为主义的控制行为的目的出发,提出了他闻名于世的一个论断:“请给我十几个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我自己之特殊的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中,我随便拿一个来,都可以训练其成为任何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我都能够任意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可以训练他成一个乞丐或窃贼”。

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13年,创始人华生 J . B . Watson,1878 ~ 1958 )。

该学派反对心理学探讨意识,主张研究行为,把S(刺激)一 R(反应)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

这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它坚持客观研究法,面向生活,冲击了内容心理学,促进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和程序教学的开展。

[1]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

自行为主义心理学问世后,有很长一个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多是实际上的行为主义者。

认知心理学兴起后,虽然意识重新被重视,但认知心理学在方法上也尽量通过观察客观行为来研究主观经验。

相关书籍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关于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

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

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华生指出,一向认为纯属意识的思维和情绪,其实也都是内隐和轻微的身体变化。

前者是全身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后者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

20年代以来记录肌肉电位变化的技术不断提高,已经发现心理活动伴有轻微的肌肉收缩。

但连带发生的事件并不一定就是同一事件。

所以思维时有轻微的肌肉收缩,并不足以证明思维就是轻微的肌肉收缩。

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华生认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都可归结为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刺激,最后分析也只能是有机体内部和外界的物理或化学变化。

这样一来。

全部行为,包括通常所说的心理活动,都不外是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另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已。

因此,他认为心理现象都能够用物理和化学的概念来说明。

一位早期行为主义者A.P.魏斯把这种观点发挥到极端的还原论。

但华生本人则又主张心理学只应着眼于有机体整体的适应性行为,无须过问这些物理和化学变化。

华生自称行为主义是唯一彻底而合乎逻辑的机能主义。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1.华生:他主张心理学应该摒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

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2.托尔曼: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

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

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3.斯金纳:斯金纳认为,要确定因变量和自变量、第三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好的办法是依靠实验,通过设置和控制一定的实验情境,实验者操纵自变量,然后观察后继的行为变化。

4.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模式同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一起被称为解释学习的三大工具。

班杜拉在其观察学习的研究中,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并且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把强化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行为主义重刺激—反应和轻中枢过程的思想倾向,使解释人的行为的理论参照点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变5.魔弹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骇人的威力,将受众描写成受其本能驱使、人数庞大、缺乏教养、没有个性和独立见解的群众。

他们孤寂无援,彼此隔离,难以沟通,除了有限的社会规章、法制、契约外,严重依赖大众传媒跟社会发生关系。

他们被看作射击场里固定不动的靶子或护士面前昏迷的病人,是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只要枪口对准靶子,针头对准人体部位,子弹和注射液就会产生神奇效果。

华生及其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

华生及其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

华生及其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华生(John B. Watson)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华生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被客观观察和测量的事件,而不是研究意识等不可观察的内部过程。

他的理论强调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认为环境是塑造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

一、华生的心理学理论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华生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被客观观察和测量的事件,如行为、反应等。

他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等不可观察的内部过程,因为这些过程无法被科学地证实和验证。

因此,他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外部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以及这些行为如何通过经验和训练改变。

2.刺激-反应理论华生提出了刺激-反应(S-R)理论,认为行为是由刺激引起的反应。

这个理论强调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认为环境刺激是塑造个体行为的关键因素。

华生认为,通过分析和研究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可以预测和控制个体的行为。

3.情绪理论华生提出了情绪的刺激-反应理论,认为情绪是内外部刺激引起的生理反应。

他认为,不同的生理反应会导致不同的情绪体验,而个体对刺激的解释和认知也会影响情绪反应。

因此,他主张通过分析和研究刺激、生理反应和情绪体验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和控制个体的情绪反应。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的应用1.教育领域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他主张通过分析学习者的行为和环境刺激之间的关系,可以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和训练计划。

例如,通过观察和分析学习者的错误行为,可以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此外,行为塑造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如技能训练、语言治疗等。

2.工业领域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他主张通过分析员工的行为和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培训计划。

例如,通过观察和分析员工的行为和绩效评估数据,可以找出员工的需求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此外,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也提出了工作再设计等方法,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行为主义的界定
传统的心理学把学科的注意力放在研究意识上,所使用的方法又是主观性极强的内省,其研究内容、结果和方法都缺乏可观性,根本无法使心理学厕身于自然科学的行列,与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平起平坐。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唯有改造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使它的研究对象变为可观察、可测量、可验证,研究方法变得可控制、可纪录、可重复。

于是,华生揭竿而起,宣称心理学应把人的行为当作研究的对象,而把意识赶出心理的研究领域,从而在心理学中发动了一场革命。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宣称心理学应把人的行为当作研究的对象,那么什么是华生所谓的行为呢?
华生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

它的构成单位是反射,而反射就是刺激(stimulus)与反应(response)的联结。

(S-R)那么,什么是刺激和反射呢?
华生认为,刺激指的是外部环境和身体内部组织所起的任何变化。

反应就是随着某种刺激而引起的肌肉和腺体的变化。

根据这样的定义,华生把心理学简化为研究S-R的科学,任何复杂的行为,都是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心理学就是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

于是,心理学终于被纳入了自然科学的行列。

(二)如何研究人类行为
既然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就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那么,研究行为的方法就在于寻找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只要发现某一种刺激能引起哪一种反应,或发现某一种反应是由哪一种刺激引起的,就能找到一种刺激与一种反应之间的特定的因果关系。

这正是研究的目的。

用公式来表示,就是:华生认为,"刺激-反应"是一种最简单的模式。

其中,刺激和反应都可以由其它刺激和反应所代替。

(A)我们熟悉的条件反射就是刺激替代的结果。

例如:
(B)不仅刺激可以替代,反应也可以替代,或者条件化。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反应的替代表现为行为的变化。

正是根据刺激-反应
和形成的替代刺激-替代反应这样一系列的替代,才构成人的无限学习能力。

华生的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对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

直到今天,尽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了重大的改进和综合,但基本思想方法仍然受行为主义理论的左右。

(三)行为主义的思维
为了彻底改造心理学,华生开始用行为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

其基本原则:凡能用行为加以解释的就纳入心理学的框架,凡不能用行为解释的就把它赶出心理学,从而建构了一整套行为主义心理学。

那么,行为主义心理学如何看待思维呢?
华生认为,思维与言语是不可分割的,思维的本质就是言语活动。

思维与言语的区别仅仅在于有无声音。

言语是有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言语。

按不同的言语形式,华生将思维分为三类。

(请参阅教材第69页。

)由于言语活动包含一系列复杂的肌肉、内脏器官的活动,因此,华生认为思维不仅仅与言语不可分割,也与内脏组织不可分割。

只不过言语通常占据优势的地位,协调着人的肌肉骨骼活动。

这么一来,华生终于将思维纳入了心理学的范畴。

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华生以学习弹钢琴为例:
该图表明动作习惯是怎样形成的。

S1、S2、S3是乐谱上的独立音符,作为视觉刺激,引起了弹钢琴者的手指运动,在琴键上作出相应的弹奏动作RK1、RK2和RK3等。

(RK1、RK2和RK3等等是对每一个独立的音符予以独立的动作反应)。

这说明当你看到音符G(S1)时,你弹奏键G(RK1)。

这个图解表明了当你弹奏一首简单的乐曲是发生的情况。

S1--第一个音符(G)____展现在你面前,然后乐谱被拿走。

但你能继续弹奏,为什么?这是因为经过多次弹奏后,形成了习惯,只要出现最初的音符S1,弹奏者便引发出一系列的弹奏动作:RK1-RK2-RK3-RK4-RK5………其中除了RK1是由S1引起的之外,RK2、RK3等不再由S2、S3引起,而是由RK1引起。

每一个前面的弹奏动作都成为下一个弹奏动作的替代刺激。

这张图只反映了动作一个因素,事实上,在动作发生的同时,还产生言语和内脏的活动。

这个简单的图解表明了同样的事实--当我们对任何对象,比如说S1反应时,我们不仅用胳膊的横纹肌反应(RK1),而且语言(RV1)和内脏(RG1)也
参与了反应。

三种反应形成了有组织的反应系统。

在具体的思维过程中,反应系统中的三种反应成分的主导地位会有所变化,有时以言语反应为主,有时以动作反应为主,有时以内脏组织反应为主。

从左图中可以看出,思维过程中有一段时间不用言语,但反应系统中的其他成分有效地保证着思维的连续进行。

(四)行为主义的习惯
诸如思维这样的复杂的心理都纳入了行为,对华生来说,用行为来解释习惯就不是个难题了。

什么是习惯呢?
1、华生认为,一个人的习惯是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过程中学会更快地采取行动的结果。

人处在内外环境的不断刺激之中,刺激必然引起人的活动。

其中外部环境指人周围可以产生视觉、听觉、触觉、温觉、嗅觉、味觉刺激的外在世界的物体,内部环境指人体内所有内脏的、体温的、肌肉的和腺体所发生的刺激。

当人的内外刺激所引起的活动不再是随机的,而是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有规则、有秩序后,习惯便形成了。

换句话说,当人所处的情境与先前曾经发生过的情境相同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整合,能更为迅速和更多地活动起来达到目的,于是,我们可以认为他已"学会"或已"形成"了一种习惯。


惯的形成,实质上是形成了一系列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习惯的单位。

"当一个复杂的习惯被完全分解之后,这个习惯的每个单位就是一种条件反射"。

习惯的作用就是为了使动作更简便。

2、哪些因素影响动作习惯的形成呢?华生认为:
(1)年龄。

华生从对老鼠的研究中发现,年龄对习惯的形成存有影响。

在老鼠学习走迷宫的试验中发现:
但从实验中有一点可以肯定,年纪大的老鼠和年纪小的老鼠都能学习。

华生特意指出,人类停止学习的时间太早。

他相信:“如果形势很急迫,60、70岁甚至80岁的人也能学习。


(2)练习的分配
华生通过实验发现,在特定限度内练习的次数越少,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就越高。

例如:让几组白鼠进行50次的尝试(练习)实验中发现:根据实验结果,华生主张分散学习,不主张集中突击训练。

即使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学习,也应该在中间留出一段间隔时间来,这样会取得惊人的学习效果。

当习惯形成并巩固之后,实际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刺激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华生称之为条件反射的第二阶段。

究其原因是习惯了的动作本身的动觉刺激足以引起下一个运动反应,而下一个运动反应又引起再下一个运动反应,肌肉不仅是"反应的器官",而且也成了"感觉的器官"。

华生十分重视儿童良好习惯的形成,认为这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五)行为主义的情绪
学过儿童心理学的人都知道,关于儿童情绪的发展主要有分化说和原始情绪说两大学说。

华生属于后者。

他认为,情绪是身体对特定刺激作出的反应,是内隐行为的一种形式。

新生儿具有三种原始情绪(即非习得行为):惧、怒和爱,以后的习得情绪都是在这三种原始情绪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

为了证明自己的见解,华生将一名11个月大小的婴儿艾伯特作被试,成功地运用条件反射法形成他对毛绒绒动物的惧怕。

实验如下:
上面当实验提供了惧怕条件反射形成的证据。

但这一实验严重伤害了儿童的心理健康,出于道德原因,受到学术界的严厉批评。

(六)行为主义的人格
人格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华生却轻而易举地把它纳入到行为的行列:人格是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

在人的一生中,会形成许多习惯系统,每个习惯系统又包含许多个各自独立的习惯。

所有习惯系统的总和,便构成人格。

下图直观地表明了人从出生到成熟当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格结构的剖面图:
在人格的习惯系统中,有一些习惯系统占主导地位,很容易被观察到,有些习惯系统则不易被观察。

至于哪一种习惯系统如何支配人的行为,则取决于环境的影响。

例如:人格中的各习惯系统既有相互协调的,也有相互冲突的。

当相互冲突的习惯系统同时发动时,行为就发生冲突,导致肌肉、腺体在不同活动中发生颉颃。

这种状况如得不到及时解决,久而久之,便导致心理失调。

华生认为儿童期形成的行为习惯对成人的人格具有长远的影响,早期形成的行为在适当的情境中会重新表现出现。

在华生看来,人格既然是由环境中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自然也可以由改变环境来改变人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